我想我是喜欢日本电影的表现手法的。
那么多与青春、成长有关的故事。
徐徐道来,回味深刻。
《蜂蜜与四叶草》早先看过动漫版本的,轻松搞笑中传达出青春的迷茫与躁动。
几乎每个镜头下都暗含隐喻。
真人版的最近才看。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关系,看真人版时总是无法专注其中。
印象极深刻的是海边的那一场,夕阳下的海滩,灰蒙蒙的天空,似有若无的落日余辉,追逐嬉戏的年轻人。
构成一幅青春的图卷。
不禁想起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在落日的余晖下,所有的一切,包括绞刑架,都被怀旧的淡香所照亮。
无论是多么迷茫混沌痛苦无奈的青春,在回忆中似乎都被升华了。
多年以后回忆起来,还是会发现青春它真美好。
Ps:动漫版的主题曲,歌词实在是好。
《蜂蜜与四叶草》有电影版和电视剧版,我比较喜欢苍井优的这个电影版,很喜欢看她戴着耳机的样子。
苍井优版的《蜂蜜与四叶草》在第33:49分播放的那首歌剧以前听着总觉得耳熟,这次终于能确定了,是CATALANI Ebben? Ne andrò lontana - La Wally (卡塔拉尼 那么我将去远方,选自《La Wally(瓦雷)》),版本应该是Eva Marton soprano, Munich Radio Orchestra, Pinchas Steinberg op 1990 (女高音:伊娃·玛顿,慕尼黑广播管弦乐团 指挥:平查斯·斯坦因伯格)。
收录CATALANI Ebben? Ne andrò lontana - La Wally 的这张CD我终于托朋友买到了(现在正在听,这首歌位于CD曲目的第5首)。
关于这张CD在网上也找到了贩卖的地址和相关资料: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B00003E4AT/ciaouk-music-mp-21/ref=asc_df_B00003E4AT366592备注:附上在线观看苍井优版《蜂蜜与四叶草》的入口: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yOTQzMTY=.html
所有关于青春的片子,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看得到汗水,看得到呐喊,看得到沉默,然后满都是友情和朦胧爱情。
五个人的青春,绕成一个大圈,彼此的追逐,彼此的惦念。
那个时候的时光,全部都是关于我喜欢你这件事。
我的眼里,看不到别人,只有你纯洁无瑕的眼眸,只有你创作的时候如火的热情,只有你酣睡时候微闭的双眼。
只有我们心中都存在的梦想,然后勇敢的前进,毫不在乎未来的样子,毫不关心别人的存在。
青春只为两件事而活,一件是喜欢的事,还有一件就是喜欢的你。
故事并没有俗套的大团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每句我喜欢你,都不是能够换来完全的回报。
而仅仅一句谢谢,就足以为我们的青春画上句号。
青春是五彩的油墨,我们用属于自己的情愫用力的画上专属的一笔,这样的画面永远不是由一个人完成。
我们的青春就被甜蜜的气息牵连在一起,暗恋着的时光,飘着樱花的天空,都为我们的青春慢慢展开。
而这一切都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没人发觉,当你一眼看见她时那就是青春的开始。
我们挥霍,我们犯错。
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充满坎坷和误会。
但是因为有你们陪我在一起,我就能一一跨过。
白纸的人生就从青春这一时段画起,却在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再没有那一笔,比青春那幅画画的绝美,画的浪漫。
我们用不同的方式结束我们的青春。
不是每一句我喜欢你都能够等来结果,我会在你肩头哭泣,我会带你走出困境,或者用一段旅行告别那美好却无法再来的日子。
我们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曾经的“我喜欢你”都已经烟消云散。
也许只有再次看到蔚蓝色的海时,我才能想起来,当年你呐喊的那句青春,原来这么真实的存在着。
原来当时,青春的所有意义,都在那一句“我喜欢你”里。
我是为了苍井优才看的这部电影,很久以前就放在豆瓣“想看”里的,但以前以为是一部根据漫画改变的电视剧,由于我载下来的《野猪大改造》都还没看,所以一直也提不起兴趣再去追看一部电视剧了。
今天意外地发现,原来苍井优演的那一个版本,是一部电影,名字也叫《蜂蜜与四叶草》。
前些时间校内上一个相册,让大家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女生,我选的就是苍井优。
结果,肖姐说我口味好重,我立刻就明白了,她和很多人一样,都分不清苍井优以及苍井空。
其实这两个我都欣赏,尽管是两个极端。
后者是一种把所有的欲望全部拆穿后的坦诚相待,相比于那些掩藏的虚假的做作的的面孔,我更爱她那令人魂牵梦萦的亚美蝶之声以及仿佛还未经开化的夏娃式的微笑。
但是,我更爱苍井优。
如果天使真的存在,我想其中有一个就是这个样子的。
她是那种安静下来可以把整个世界都安抚并加以润华上色的人,而一旦绽开笑容,那之前抹上了色彩都会像沾了水的颜料沿着画布开始一寸寸地融化浸染。
就像电影里,她扮演的小育,我真希望这个世界能在她的抽象画中重现呈现出一个新的样子。
还有,我喜欢她微卷的前额的细茸秀发以及那颗点在右眼下角的红痣,应该称之为泪痣,但却不曾见她流泪的样子,她总是微笑微笑微笑。
为什么我没有早一点看到这部电影,或者多看一些动漫。
这样的故事,对早几年的我来说,简直就是真实的现实写照和励志暖心的咖啡杯。
当面对的那个对手如此强大自己相形见绌而又无能为力的时候,该怎么办?
只能说出那种小学初中生的幼稚话语,并且还无法代表任何人的立场吗?
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一路走过来而又保持了现在的相对比较健全的身心的,真庆幸。
现在深感,年轻的时候,应该多看一些优秀的日本漫画或是青春剧,尽管我都几乎没看过,但我发现它们都不是像我们本土的偶像剧或是肤浅的成功励志剧。
它们都是在一种缅怀青春的略带伤感情怀下来描述青春的,里面所有的人物都是那样年轻美好,充满了理想和斗志,虽然难免遭受挫折,但是永不言弃,虽然现实残酷无情,但仍坚持自己的梦想决不妥协,虽然前途的道路艰难,但是姿态昂扬永不止息。
以前的自己那么无知,但是又没能看到这些可以为我指航的东西,现在看到算作对自己的补习和重新认知。
所以当看着竹本骑着脚踏车日以夜继地前进,路过高山,路过庙宇,路过草地,路过大海,那样没有目的但又在不懈追问着自己的孤独旅途,最后在陆地的尽头找到了自己然后又奔向自己的来处,向自己心中爱人表达那纯真的爱意,这个时候我也颠覆了开始对他的印象并产生好感。
我相信,旅行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之后开始一点点长大成熟(很多人一辈子不成熟,只有衰老,衰老本身并不带来成熟)。
还有那个由中村狮童大叔客串的木匠一开始对竹本的蔑视到最后的刮目相看,以及他最后的鼓励以及自我感慨:“年轻真好!
”都令我想起了自己和那个前不久做出的新的决定,年轻好啊,还好年轻啊,我想要做一个做自己而令自己骄傲感动有一天回首过去能够热泪盈眶的人,我是我大学剩余两年的目标。
“我还年轻,我要上路。
”以前我并不真正懂得凯鲁亚克的这句话何以感动那么多青春已逝或正整装待发的年轻人,现在我读起这句话来,可以感觉到浑身充满了斗志力量,以致我整个下午看了两部电影没有打瞌睡没有中暑还能兴之所至敲敲键盘。
四叶草,在日本,人们认为找到它就会得到幸福,所以又称之为幸运草。
我至今还没亲眼见到这种稀有物种,但我相信,蜂蜜会有的,四叶草也会有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关于我爱你,你爱他的青春片。
竹本 森田 小育竹本爱小育,而森田与小育,我却看不明白。
两人共同喜欢艺术,喜欢画画。
森田很有艺术天赋,他的行事风格也与常人格格不入,他年少轻狂不服输,在第一眼见到小育的画便毫不吝惜夸赞。
小育是个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画世界的女孩,在看到森田的画被明码标价在画展售卖时,心里极不认同这样的做法,艺术在她心里是神圣的。
在海边时,森田亲了她,而她却跑开了。
之后陷入创作的低潮期,她不愿循规蹈矩跟着老师的步伐,便一直封闭自己。
竹本对小育的爱深沉而卑微,他不愿看到小育这样,便让森田去解开她的心结。
当森田将自己的那个创作品烧毁时,他说:“我烧掉的不是我的作品,而是一大把钞票而已。
这样有帮到你吗?
”小育点头。
而当森田告诉她,是竹本一直在默默关心她,让自己来找她时,影片的最后,竹本表明心意,而小育也对他露出了笑容,说了声“谢谢。
”至于结局如何,却是不得而知。
真山 山田 理花 真山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架着一副眼镜给人感觉很像理工男的男生,喜欢跟他同一工作室大他许多的老板理花,一度向她表白,却因此而被炒鱿鱼。
山田一直喜欢真山却被真山明白地拒绝。
某种意义上,两人其实很像,都是爱而不得。
影片给理花的镜头不多,或许只是存在于真山心目中的美好女神形象。
山田即使被明确拒绝也依然不愿死心,就跟真山被明确拒绝也依然不愿死心一样。
在影片末尾,抽着烟的真山突然在窗口看见路过的山田,便叫她参加明日的花本宴。
或许那个时候的真山,其实内心思考了很多,会想是不是该放弃,接受山田也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当两人跑出去,山田似乎喝多了,蹲在地上,而真山弯下身子将山田背起。
扑在真山背上的山田一直对真山说:“真山,我喜欢你,好喜欢你。
”真山也答:“谢谢。
”这几个人的结局都只能料想,但我觉得,竹本的爱一定得到了小育的回应,真山也试着放下理花,接受山田了。
这或许会是一个好的结局吧。
当五人在海边时,对着海呐喊时,那个样子,或许便是青春的模样。
蜂蜜与四叶草 (2006)7.52006 / 日本 / 爱情 / 高田雅博 / 樱井翔 伊势谷友介
故事多半从相遇开始,向离别前进,由无数的偶然与巧合支撑,以团聚、再见或者再也不见收场,你我早已熟悉的《蜂蜜与四叶草》一如是。
漫画原作与动画版第二击相继落幕之后,真人版电影版也于去年上映并且终于发行了DVD版。
以原作FANS的眼光来看,它确实不够完美,反倒更像是一部同人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美好与执念。
为了青春最后的祭典长篇漫画改电影版最大的问题无非是篇幅容量,把动画版拍了三十多话的内容塞进短短一部电影里,角色形象也难免地要各自削弱,或是用别的方式予以突出。
樱井翔出演的竹本憨厚呆傻一应俱全,有寻找自我的自行车之旅却没了青春之塔——又或者是被拆成了他家里堆满的那些建筑模型;真山的温柔体贴没法逐一体现,倒是在他的幻想中两次出现了来抓尾行变态的警察叔叔与审讯必备的猪排饭;山田的铁人飞腿与陶艺特技也被删除,幸好扑通扑通的少女情怀依然在;而森田实在不够华丽——相比原作里的奥斯卡奖,区区一个个展算什么?
但是换个角度想,不够华丽的森田,倒也写实了些,与整部电影的气氛相得益彰——像华丽的蓬蓬裙拆下梦幻的蕾丝边,方才让人们想起它碎花棉布的本来面目。
一定要挑的话,电影版里最符合原作的角色第一名是喵三郎,第二名是毬男和类二这对双胞胎人妖大叔(尽管个子不够大),而第三名……看来看去还是阿久。
原作里的仓鼠LOLI特色在真人身上很难表现,还好苍本优笑容够纯净气质够清新,唯一的缺点是……(相比原作)太高了。
或许就是因为她不够娇小,所以电影中完全没有体现阿久那与身量形成强烈对比的超大型雕塑创作才能;也或许还是因为她不够娇小,所以原作中阿修的LOLICON言行也在电影版中基本被剔除干净……以上纯属臆测。
电影版的阿修身上还剩下的,依然是一位有时会因为眼前的年轻人们而想起过往种种的温柔老师所该有的注视者角色与指导者形象(倘若他依然是原作里母鸡护雏似的阿修,电影版里的森田是绝没可能大晚上的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阿久用最破的车拖出去约会的)。
附带一提,花本修司的扮演者,今年三十三岁、曾在《战斗妖精雪风》中为主角深井零配音的界雅人在《蜂蜜与四叶草》和《秘密花园》里那幅温和无害恋爱无能却又别有深思的样子和围巾风衣造型,让一直力挺“真人版杨威利就是TONY梁叔叔!
”的我都忍不住瞬间倒戈了……为了尚未确定的未来由这些人所谱写的电影版,其实截取的是整个原作里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时候阿久的手还没受伤,那时候真山与山田依然各自执着野宫也尚未出场,那时候森田的复仇还在拼命努力的过程而非尝不出胜利喜悦的终点,那时候傻竹本依然忙着迷茫。
个人觉得不喜欢的地方只有两处:一是森田对阿久的围巾绞杀吻被搬到海滩上于是变得十分普通,二是个展上森田对阿久说的那番话让人不大舒服——如果森田忍仅仅是个“很有才的普通大学生”,那么在初次个展上露出一些对现实社会的不安以及试图学习圆滑的姿态倒也无可厚非(并且也为之后的纵火事件铺下了伏笔),可他从来没有“普通”过——原作里那个穿着高中运动裤的邋遢森田鬼点子叠出又自恋,也干不出“把作品整个烧掉”这么浪费的事情——但是正如前面说到的,这样的华丽程度被整个降了一档的森田,才是与电影版的整体氛围相一致的森田:并非是天才,不过是一只有点儿才华的暗自忐忑的菜鸟。
除此之外,电影版为FANS诟病之处,前面已经说了,根本原因是长篇改短篇因此每个人都被削了不少,连原作的爆笑场面基本也都全没了,有点昏昏欲睡。
不过原作里阿久的颤栗圈圈眼和森田的华丽星星眼如果都用真人来表现,想来也比交响情人梦真人版里的惊悚翻白眼好不到哪里去。
青春系文艺片多半有点闷,其实也算是日本电影的光荣传统,HC的电影版,更有一种微妙而温暖的整体气氛,像下午三四点的感觉,安静中带着一丝躁动,既想泡壶茶拿本书消磨掉一下午,却又因为天空晴朗得太诱人而觉得如果不出门,就实在太对不住这白驹过隙的青春。
这样的氛围,加上在“美术大学”的故事背景下必不可少的丰富色彩,再搭配菅野洋子大神谱写的BGM,也烘托出了不少电影版里忠实原作或完全原创的动人细节:比如在森田和阿久面前熊熊燃烧的木雕;比如他们一起画的那幅画——那时所有肆意挥洒的青春,都凝结在了片尾曲定格照里那两只紧紧相握、涂满油彩因此难分彼此的手上;比如原作里最让人难忘的场面之一,真山背着山田回家时,她泣不成声的告白;比如大欠人大疯子大天才森田忍用酱油画的那条龙;比如森田给竹本手信时说的那句话:“不论如何,这是我做的东西,十年后会很值钱的,足够让(你的)小孩子进私立学校了”—— 天才永远都是这种台词最伤人心。
再比如,原作里大家一直心驰神往,但实际上却从没一起去过的海边。
为了从没一起去过的海边所以我说,HC电影版不算一部出色的改编作品——长篇漫画不改电视剧而改电影却还能成功的实在太少了——却是一部挺不错的同人。
它像我们每个人写同人时一样,总会忘记许多细节然而气氛始终在心头弥散,总无法面面俱到顾全每一处设定,却又总是忍不住设想太多,因此最后也终究会任性地决定,只去突出自己心里念念不忘的、希望圆满的或是没完没了地想像着的那几段幻觉,只想再讲述一次他们的故事,只想再多给他们一些笑与泪,只想让他们一起去一次,去一次他们实际上从没一起去过的海边,在他们的大学时代,在他们青春最后的一段旅程,在纵情欢笑手舞足蹈放声大叫裸足狂奔之后,在那幅立在沙滩上的蓝色的抽象画面前。
http://9.douban.com/site/entry/18186257/
看这部电影的时间是在零六年的夏天。
当时从一个陌生女孩的博客里看到几张截图。
当下就为苍井优纯美的笑容和影片的色彩所惊艳。
干净鲜艳的画面一直是我所喜爱的。
迫不及待把影片找来,凌晨四点的时候坐在床上把音量开得很小。
看完的时候发现天色发白了,然后才睡去。
在电影之前我没有看过原著的漫画,动画也没有看过。
所以电影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题材,不受任何因素影响。
之后我也没有去了解过原本那些漫画迷们对于改编的看法。
但我认为这个电影至少有一点是非常成功的,那就是看过电影之后,会很想要去看看原著。
尽管后来我看了原著之后发现剧情差异还是比较大。
不过先入为主的原因,对电影依然喜爱非常。
看电影是一种享受。
如果这部影片人物有你喜欢的,音乐有你喜欢的,画面有你喜欢的,剧情有你喜欢的,那就已经足够了。
苍井优扮演的阿久出场的那个画面,拿着画笔,戴着大的头戴式耳机,粉红色连衣裙,脸上有一点面对陌生人的惊恐神情以及小鹿一般清澈的眼神。
也许不只是竹本,许多人看到那个女孩,都会瞬间心动。
然后或许脑海中就会一直盘旋着那张脸。
阿久在这里,是纯真的代名词,也应该是坚定的代名词。
森田在海边问她人为什么要画画,她微笑着说因为想画。
这和人为什么活着是一个道理。
言语中流露出难以撼动的直率。
她的世界里,绘画是一直存在的信念,从来没有放弃过,也从来没有不喜欢过。
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单纯。
单纯到不知道自己的感情。
所以森田低头吻了她的那个瞬间她转身像逃难一样的跑开。
电影里,她和森田之间的感情描绘得很朦胧。
更浓烈的,或许是两个在艺术方面的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
竹本,那个总是被森田和真山欺负的对象。
他是那种平凡得没有太大存在感的人物,但是有他在你身边,你也许会觉得很安心。
他也单纯,丝毫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
在第一次见到阿久时流露出的欢喜与心动旁人一眼就能看出。
他陪阿久吃饭,听到旁人议论她的时候会带她离开是非地,努力想一些话题来打破沉默,旁人看来笨拙又可爱。
他不愿意看她受到伤害,从来没有发过脾气的他去对森田说教。
骑着单车去找寻自我的那一段短短的旅程,是属于他自己的成长。
还有山田,那个异常勇敢的女人。
对真山的感情果断坚决。
真山跟踪理花,她也偷偷跟踪真山。
那个画面有些搞笑,但是看到她脸上的表情还是觉得悲伤。
只是想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这个却仿佛永远也实现不了。
真山对理花不能死心,她对真山更不能死心。
趴在真山背上流下的眼泪是一种释放。
一遍一遍说着好き、大好き。
感情也并非只能到此为止。
真山的那一句ありがとう对她来说,也许已经算是很好的回答。
不得不说的是电影的配乐。
菅野洋子的名字许多人都已经不陌生了。
之前我有印象的是《下妻物语》。
这里面的钢琴曲非常耐听。
一直听了有一年多。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一开头竹本抬头望着樱花树的那一小段配乐,只有48秒钟。
但是把整个电影纯美的基调烘托得非常好。
然后就是山田跟踪真山和后来真山追着山田在学校里跑的时候那首钢琴配乐。
节奏很情况很跳跃,有一种诙谐的感觉。
这部电影是属于青春的。
竹本在樱花树下坐着包饺子,阿久拿着画笔在大的画布上涂抹,森田打造雕塑时候认真严肃的神情,山田偷拍真山睡觉的模样,真山看着理花的恍惚和专一。
阿久和森田用手在画布上肆意地涂抹颜料,竹本骑着单车穿越的那一条隧道,真山的臆想,山田手下未完成的陶器。
竹本气喘吁吁的那句紧张的表白,和阿久轻声细语的那声ありがとう。
都让人心心念念地想着。
这些细碎的镜头拼凑起来的画面,这些朦胧的情愫串联起来的情节,这些跳跃音符连接而成的歌谣,这些色彩,这些声音,都是属于青春。
好想得到幸福,我喜欢这句话从真山嘴里说出来的样子,软软的,一点点坚强一点点疲惫。
我们期待的幸福,总是用尽力气也得不到,无比沮丧的心情,却又忽然的振作起来。
怎么样才能死心呢,那就不要死心啊。
好象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就黑暗了。
于是我逃走了。
我在晚上看完了这部片子,然后决定离开一天。
从学校走的时候天还没完全亮,已经有学生起来自习,很平静的随着大家走,出了校门,搭了一辆公共汽车,车里塞满了馒头豆浆的味道,好幸福好温暖。
在自己的生活里沉溺了太久,需要陌生的地方,才感觉到生活是有血有肉的。
我想起片子里,大家在海边,竹本喊着青春时的样子,果然是真实的。
我们正是因为有着青春,才可以这般鲜活,悲伤快乐也来得更猛烈。
我去了火车站,我是喜欢火车的,与陌生人在小小的盒子里,看着大家的生活,仿佛自己的吧,于是开心起来。
当小育面对白色的画纸,我知道那时才是最恐慌的,当漆满黑色时,她已经赤裸了自己的恐惧。
当真山在山田肩膀哭泣时,是她最坚强的时候,坚强就是敢承认自己的软弱。
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反而更顽强的成长起来。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寻找,可以重新来过了。
消失的事物和那些从没有存在过的事物,会一样吗?
我看过苦涩的青春如“四百击”,呐喊的青春像“大暴走”,感受过“Touch”里燃烧的青春,“情书”里忧伤的青春。
听说过有人死于青春,有人走过青春,还有人忘却了青春。
确仍被能见到这样蜜糖般丰盈的青春,和这些努力破茧而出绽放生命的人而打动。
一群单纯而善良美大的学生。
面临没有结果的恋情,找不到出路的未来,被才能囚禁,被往事羁绊,失去自我,绝望中挣扎,仍满怀希望和热情。
没有结果的恋情 “能与你相遇让我变成了一只夏天的小蜘蛛/在地上打滚轱辘轱辘缠绕起来/如同恶作剧的风一样” 无论你如何努力生长都无法开出美丽的花朵。
山田看着真山的背影,明知道一个人的爱恋不能幸福,还是认真执着的走遍每个他可能出现的地方,想见他哪怕一面,说一句话。
穿上美丽的和服,婀娜的身姿,旁人的夸奖都无法满足,却只要真山一句赞许的话语,就能开心的哭出来, 如同烟花般短暂的快乐,点燃了黑夜。
是不是总有这样的人,让你感动、怜惜、爱护却无法爱上?
所以,真山说他一定会好好拒绝山田,山田喝醉的那晚,在真山的后背一直哭一直哭, “—喜欢你,真山,喜欢你……好喜欢…… —嗯。
” 真山认真而沉默地回应。
折断的枝叶已经不能生长就要揪掉,否则植物就无法健康成长。
可所谓喜欢一个人不就是哪怕他不喜欢,也不会放弃么?
野宫就是这样守候着山田。
恋情是为了两个人永远在一起才开始的,而不是以伤害为前提的。
他总是能看透她,在她微笑的背后拥抱住她,任她放声大哭,在她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开车9个小时赶回东京,最后终于见到她时,累得抓住她的手倒头大睡。
他就是这么让人无法抗拒,霸道得牵起她的手,带着她逃跑,逃离悲伤,逃离伤害。
他明白这些,因为一直守望着山田,只是她没有发现而已。
在她垂头丧气的时候,真诚的倾听,温柔的劝慰,不敢进一步的呵护。
“—山田,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告诉我。
—好的,但是为什么呢?
—问为什么,是因为喜欢你啊。
” 如果你爱的人也爱着你,这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了。
真山爱着伤痕累累的理花,那个在车祸中失去丈夫的女人。
就那么傻乎乎的爱着,爱一个人没有技巧,没有捷径,就那么守护着,哪怕她身上布满了荆棘,也要紧紧地抱住,刺进心口。
他喜欢安静地凝视着她,竖起耳朵聆听她,她会哼一首不知何时看的老电影中播放的曲子,仿佛身体只要动一下,声音就会消失一般,他屏住呼吸,侧耳细听。
如果最近梦见有人呼唤你,就是她在思念你了。
看完了漫画回过头来再看电影版,才真正觉出欠缺来,这整部电影,就好像竹本的寻找自我之旅一样半吊子。
相比起一路从东京骑到了稚内的漫画,电影中连帽衫都未曾换过的竹本实在是显得有些诚意不足。
这无疑是可惜的,倒不是可惜漫画的精髓没能显现什么的,因为漫画还有足够优秀的动画嘛,可惜的是……或许,大概,是能够拍得很好的?
因为至少在我的眼中,苍井优和阿久的适配性真是不能再好了!
樱井翔的竹本虽然没这么合适(再年轻点来演会更好吧)但也还不错的。
如果改编地更用心点儿,或者说篇幅能够更长点儿,呈现出来的成果应该会更加好,因为他们本身是可以更好的。
因为讨厌男女主演,所以剧版我是绝对不会去看的。
有搜到评价说剧版远比影版要好得多,最开始的时候比这剧照对这种说法发出嗤笑,但想了想两个载体可以承载的剧情长度,恐怕人家说的也是实话。
觉得可惜的点太多了,没办法一一数出来,真的数起来也就没完没了了。
但即便将所有原作啊改编啊这样的外因全都刨除,我也有些没有办法说它是一部好的青春电影。
仅说森田揍完美术评论家,三人追着他和阿久从场馆里奔出来,听完事情原委,五人一起大笑出来。
这段,唉,让人没办法陪他们一起笑起来啊,明明该是个肆意逼人富有感染力的场景来着,怎么只做到了这个程度。
有一点值得说一下,在漫画中,因为种种原因这五个人直到天涯四散也没能一起去一次海边。
而在电影中,剧情尚未过半,大家就轻巧地坐着破车来到了海边。
不知道是否算是对漫画中这处剧情的一个圆梦。
小竹本看到大海脱了皮鞋甩上天,结果脚上明明还有一双袜子就冲进了水里,连裤腿也不记得卷。
还挺好笑的,这不是明明记得脱鞋的嘛,为什么不连袜子一起脱了呢。
竹本在目睹了阿久被森田亲吻后蹲下身躲到破车后面。
阿久在被亲吻之后大受震动,转身就跑。
她掩着嘴巴跑过正躲藏着的竹本身边,两个心绪混乱的人都没有看向对方,阿久无心,竹本不敢。
他蹲在斑斓的车门前微微颤抖的样子,靠在车里喃喃:“我这人最讨厌竞争了!
”的样子,怯懦迷茫混着不甘心,颤抖的躯体就像那座摇摇欲坠的青春之塔。
让这段因为着急而几乎损了漫画大半氛围的剧情也显得没那么不讨人喜欢了。
啊——要是再年轻一些的,头发还棕黄棕黄的樱井翔能够演一次足够竹本的竹本就好了——真是好喜欢这个角色,几度差点为他掉下眼泪,是青春之塔本身,是寻找自我之途本身,在最后与阿久拥抱再道别,嘴里塞着浸着蜂蜜和四叶草的三明治大哭,说所有并无所成的回忆也非无用的,笨拙怯懦细腻倔强的竹本。
想看啊。
不治愈。就是冲着伊势谷友介去看的
好的
看的时候还不认得YJX。。。
完全没有漫画好看,太差了
有点不明就理。。。还是更喜欢亲爱的宫崎小姐。。戴眼镜那个男的也不错..
为了小优才看了这个片子……什么玩意儿……我早该知道日本动画改编偶像电影就没有成功的。
怎么能拍得这么闷,小津可比你们有滋味多了。。
我感觉苍井优像标签一样、、被导演贴在了这部片子里面、、男主角、除了戴眼镜那个靠谱点、、一个脸好肥、一个嘴巴下面有大痣、演员嘛、不就该是漂亮的帅的、、纵观整个片子、我琢磨了、高山导演压根就没打算把它整成电影、哎、、呼觉
不怎么懂,全是单恋。值得看的就是小美女啊和她的画,还有音乐很好听。
角色人选都很合我心意。去掉了漫画里kuso的部分,保留了青春探索的迷茫和成长,加上很嗲的BGM。虽然最后竹本对阿九的表白如果是在灿烂的礼花下会更完满吧,不过更重要的是那句aligado。
要看就看动漫版
优酱~
没看过原著和漫画,北京国际电影节那天路过保利国际影城旁边的书店,翻了几页书。男孩对女孩的暗恋与爱慕,女孩对男孩的倾心与痴念,就像花本手里的颜料和画笔一样无从下手。青春最美好的地方或许不是爱而不得,不是拥有或失去,彼此相遇是最好的注脚。竹本踩着脚踏车穿过隧道独自去看海的一幕想起了《壁花少年》,那一夜的宿醉谁都没有捅破心事,只是一个吻就让小育本就自闭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地震,也让竹本内心无限怅然。艺术就是要燃烧自己,青春就是最美的徒劳无功。苍井优傻呆稚拙的样子真可爱。
颜色鲜艳的抽象画\呐有点恐怖的天使木雕\苍井优被颜色弄脏的双手&奇异的裙子&可爱的笑容&戴耳机作画\很有feel的ost\些许陈旧的画面色调\淡淡的有点悲伤的关于青春的爱情与友情的回忆\还有某些台词吧。映画有些部分还真有够令人费解的。
喜欢里面苍井优的发型,一直期待做成那样的小卷
距离原作改动了很多没有看原作时的那种感动虽然不错但和原作没法比毕竟是我最爱中的最爱
确实很一般,优很惊艳,无他
演员阵容豪华,角色的还原度也高。但这部原作漫画一共十本的关于爱与青春的史诗,始终还是无法浓缩成为一部精彩的两个小时的电影。竹本寻找自我纵贯日本的自行车之旅成了为爱出走。而真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跟踪狂,所幸加濑亮的声音始终那么温柔。最后再来哭一哭我的森田学长。。。
除了伊势谷友介 全垃圾 苍井其实很美 但只被当成了青春的花瓶
最初的爱恋跟暗恋,青春里干净的样子都在这儿。有点疑惑的是,那只诡异的黑猫怎么会是那么模糊的一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