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年少时看的一部末日爽文:一个来自外星球的女主降落在丧尸横行的地球上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一部开始,生化危机开始变得有点莫名其妙起来,剧情的设计也让人很难有迅速的代入。
这部开始设定为爱丽丝是主要研究方向,保护伞以她为样本开始制造生化人进行实验,有着密密麻麻的生化人尸体。
从这里开始就奇怪,变成保护伞公司在哪里都能在地下建个试验机构,然后用投影开会,领导干部发现博士有问题也不及时处决,还等着他把病毒打在自己身体里;拿丧尸做实验一把枪都不带,一点防护措施不做,没从内部沦陷真是主角光环。
爱丽丝也从第二部结尾被小队救出来开始变成独行侠,听到广播就去救人,一点防备心里都没有,还在已经被改造过了,很强。
说道改造就更生气了,前两部好歹还是人和丧尸对打,稍微有点离谱的但也是强悍的人能做出来的,这一部直接改造成机器人了,用卫星上的芯片控制,还能控火,我直接好家伙,成玄幻片了。
还有一个挺离谱的,就是那个牛仔被咬了,不说,哎,我就是不说,然后女朋友为了保护他活生生被丧尸鸟弄死了。
我寻思着你反正也感染了,保护下女朋友不行。
果然关键时刻尸变,把小姑年给咬了。
不过说归说,第三部还是有可取的地方。
首先就是车队的出现,开展了末世世界下的一种新形态,有能力的保护弱小的。
白皇后也是真的很可爱,比红皇后多了一点小朋友的感觉。
爱丽丝最后和教授的决战也是相当精彩,密密麻麻的克隆人也是蛮震撼的。
当然,第三部虽然在名场面方面比不得第一二部,但在倒下的车座里拿出一根烟然后英勇就义还是很帅的。
从几年前丧尸游荡的地下实验室开始,到拉昆市因为病毒的蔓延而被核弹毁灭,再到整个世界的沦陷,我们知道了这一切灾难的源头在于那支被人恶意摔碎的蓝色试管。
由此,一个悲剧性的蝴蝶效应在生化研究中再现。
于是,《生化危机》电影系列完成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灾难从起因到蔓延,再到爆发的故事的讲述,也完成了有史以来游戏改编电影的第一个三部曲。
三部《生化危机》,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且,每一部的结尾都巧妙的连接了下一部电影,而在下一部的开始又承接了上一部的结局。
三部电影有着同一个编剧,三个不同的导演,这也形成了三部电影各不相同的风格,画面的主色调也不尽相同。
第一部压抑的地下实验室里故事充满了悬疑、惊悚,说其为恐怖片并不为过;第二部病毒蔓延到了地面上的城市,紧张的逃亡过程加上大量的爆炸与打斗让这部电影成了一部动作品;第三部荒凉的沙漠,令人绝望的充斥着丧尸的世界,一部灾难片。
从票房上讲,《生化危机》系列是成功的,平均不过5000万美元的投资换来的是每部在全球范围超过1亿1千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而且,每一部的票房都要比前一部的票房高,无论在北美还是世界范围。
系列的第三部电影在全球取得了1亿4000万美元的票房,超过了系列的第二部《生化危机2:启示录》。
由此可见,《生化危机》系列是有史以来游戏改编电影最成功的范例。
如果有人想拿《古墓丽影》电影版说事,请先看看其每部平均过亿的投资。
回到现在最新的第三部《生化危机》电影,个人感觉第三部电影是整个系列中最好看的,因为电影不仅有超越前两部更大的场面,更绚的特效,更为凶险的环境,而且,也比前两部电影显得更为人性。
至少,艾丽丝几次伤感流泪的镜头可以说明这个超强的女战士不只是第二部中面无表情的杀人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有爱有恨的女人。
这也为这个以动作特效为主的灾难片带来些感人的因素。
另外,还有为了救小孩而牺牲的护士贝蒂,为了所剩无几的人们逃亡而作为清道夫牺牲的卡洛斯等等都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电影给我印象较深的有几个片段,第一个就是开场时克隆艾丽丝准备逃出实验室那一段,在走廊里,她听到了街上的喧闹,仿佛外界仍是一个车水马龙充满生机的世界,在她被射杀后,我们跟着镜头看到了一条艾丽丝沟,很震撼,再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已经近于毁灭的世界。
也许对于那个克隆人来说,死亡是最好的归宿,因为外面的世界已经使人绝望;另一个就是在大群乌鸦袭击车队前,艾丽丝独自走在沙漠以及车队在黄沙的世界中逃亡时,都充满了世界末日的荒凉与绝望。
夕阳,沙漠,一个人,那种怕自己给他人带来不幸的自责感和独处的孤独感在沙砾的随风游走中展现。
末日,应该就是这样的景象吧。
电影和游戏情节的不同是很多游戏迷所不满的一点,特别是这一部,游戏的故事依然在小范围内进行,而较新的四代和五代似乎已经脱离了T病毒这一线索。
作为游戏改编的电影,《生化危机》沿用了游戏中大的背景,部分主要人物,而在剧情上另谋道路,讲述了和游戏不一样的故事。
虽然和游戏不同,但个人认为这也正是这系列电影的成功所在,特别是现在的第三部,从剧情上讲,电影不再取材游戏,而完全采取原创,虽然借鉴了若干电影中的场景,但已经基本脱离了游戏剧情的限制,所以,《生化危机》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游戏改编电影了,而是一个成功的科幻电影系列,而且,也会作为同类影片的代表在将来不断被提及。
商业片的拍摄是为了赚钱,这一点不假,但我们依然可以在生化系列中解读到一些对现世的批判与折射。
片中的世界,及其庞大甚至有能力将在把一个城市毁灭后压制住社会的舆论的保护伞公司影射着现实生活中美国军方和微软的结合体。
而且,毁灭世界的T病毒极有可能在某个科学狂人的手中诞生。
要知道,现在的生化科技的发达程度对于作为局外人的我们来说已经无法想象了。
片中沙漠化的大环境正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写照。
而对于片名的灭绝,所指代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灭绝,更是所有生物的灭绝。
也许你不知道世界上正有大量的我们知道以及我们还没来得起发现的物种正在因为人类的行动而灭绝。
人类的科技的确成就了人类,但也足以毁灭人类。
影片有一个富有悬念的结局,也许承接了下一部生化危机电影,也许已经是真正的完结。
当然,你可以说商家总是会食言的。
但是,也许第三部已经是整个系列的终结篇。
试想当世界大部分已经毁灭,即使我们有艾丽丝,有很多的艾丽丝,那还有什么用呢?
仅存的若干幸存者在遍布丧尸的世界里四处逃命,这样的世界已经无法拯救了。
也许,在银幕上没有展现的无数个艾丽丝睁开眼睛的那一瞬,至少意味着希望。
《机械公敌》告诉我们一个机器与人矛盾的未来;《未来水世界》呈现了一个在温室效应影响下百十来年后的世界,而《生化危机》展现给我们的,是被黄沙覆盖着的破败凄惨的人类文明。
谁能肯定这样的未来一定不会真的到来?
而且,我们能否幸运的拥有电影里那个无所畏惧的正义的英雄?
在“灭绝”之后,我希望看到更多《生化危机》的电影,但永远不希望看到生化危机的世界。
■附《生化危机》电影系列票房:《生化危机3:灭绝》2007北美票房:5000万美元($50,648,679)海外票房:9680万美元($96,798,004) 全球票房:1亿4700万美元($147,446,683)《生化危机2:启示录》2004北美票房:5100万美元($51,201,453)海外票房:7800万美元($78,193,382) 全球票房:1亿2900万美元($129,394,835)《生化危机》2002北美票房:4000万美元($40,119,709)海外票房:6000万美元($62,321,369) 全球票房:1亿美元($102,441,078)
T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扩散。
女主开始四处漂迫,为了躲避丧尸的围啃和埃塞克博士的追踪。
逗比阿杰被丧尸咬了,变丧尸后被卡洛斯一枪爆头。
丧尸乌鸦群围攻了护卫队。
女主用超能力,团灭了丧尸乌鸦群。
埃塞克博士在“蜂巢”,复制出数量庞大的爱丽丝克隆体,用来研制能够扭转丧尸的抗体血清。
由于爱丽丝克隆体比较弱,所以没有研制成功。
埃塞克博士坐直升机来到女主附近,并投放了一个里面装满“智慧丧尸”的集装箱。
埃塞克博士准备远程关闭女主,然后抽取其血液用来研制扭转丧尸的抗体血清。
但是女主用强大的超能力,摧毁了保护伞公司用来追踪自己的卫星的CPU芯片,然后准备干掉博士。
博士坐直升机逃跑时被“智慧丧尸”咬了,回到“蜂巢”后给自己注射了大量的解毒血清,结果变成了一个拥有自愈能力的触手怪。
女主和护卫队获取了直升机的坐标,来到“蜂巢”外围,这里已经被丧尸包围了。
卡洛斯被“智慧丧尸”咬后,牺牲自己为护卫队开出了一条血路。
护卫队所有人员都上了直升机。
女主选择留下,进入“蜂巢”和88号克隆体联手干掉了“触手怪博士”。
最后女主和88号克隆体解锁了所有的克隆体,准备向保护伞公司的所有高层发起进攻。
《生化危机》系列:水波纹效应 □文/火神纪 往平静的水面投掷石块,从落点开始泛起了涟漪会一圈围着一圈地向四周逐渐扩散。
然而不管泛起了多大的波澜,它们始终只能从中心点泛去而永远也逃不离。
一石也许激不起千层浪,可是却可以泛起百层波。
——火神纪。
题记。
这个系列电影总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窘境: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在票房上的坚挺成绩,与在评价上的低劣成正比;吃力却并不讨好,毕竟众口难调。
改编自经典作品的电影似乎总是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尤其是改编自一套发行量与口碑都极佳的《生化危机》更是如此;讨好了纯粹的影评和普通的游戏粉丝,却永远也无法讨好铁杆粉丝,因为它无论做出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来,对铁杆粉丝来说总是远远不够的。
比不上游戏里耳目能详的经典场景,比不上游戏里熟悉的情节设置;于是电影远不如游戏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被抨击以及被否定的命运永远也逃不离。
我们是否应该客观地看待与评价这个号称改编自PC游戏最经典的一个系列电影呢。
从开始的地方重新开始,在结束的地方结束;环环相扣层层周裹,在结束的地方设置一个开始,又在开始的时候衍接一下结束。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在前后作的衍接上既做到了承前启后的连续性,又保持了每一部作品的独立性。
从这方面来说,这个系列电影应该算是系列电影作品中的上承之作。
我不是狂热的游戏迷,所以我不知道《生化危机》在游戏里的地位是何其尊贵;如果宽容点地看待,这个系列电影应该还算是比较成功也优秀的电影作品。
这种涉及到科幻和生化污染的电影总会给我们以某种程度上的绝望和悲壮,但也总会给我们留以某种程度上的希望和祈冀。
所以号称《灭绝》却灭而不绝;在于人道,在于为善的人性根本,在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种种灾难后依旧幸存所获得的坚毅与勇敢。
同时与之相背的也是人性丑陋面和阴暗面所折射出来的贪婪与欲望。
如果说无辜的受众所得到的池鱼之祸大都是缘于人性的贪婪,那么人性的善与生存的渴望则成了拯救世界的动力。
在许多同类型的电影里,其最初始的根源大都在这相背的二者之间的争斗。
生化科学的发展在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的同时也会带给我们同样多的担忧。
对于生命和物种的自然进化进行人为的干预和促进的同时,已经远远领先于地球上的其它物种的人类是否也被赋予了如同上帝一样的职责;或者我们所做的仅仅只是在拔苗助长。
这样的争论似乎从来都不曾停止过。
在现阶段来说,生化技术的不成熟以及这种技术所带来的不可预知性,给了我们太多可以想像却不愿意面对的忧患意识。
保守担忧派会展开许多可怕的想像;这种想像体现在电影里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末日电影。
没有什么东西是可预知的,当我们以为自己在完整这个世界的时候,谁又能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在自掘坟墓呢;所以幻想一下所有可怕的结局,并不只是一种自我放逐和被迫害妄想的杞人忧天。
比如与《蜘蛛侠》相对应的就有一部叫《变形蜘蛛人》(Earth vs. the Spider)的血腥电影,同样是因为蜘蛛而变化,可是却是完全不同的结局。
生化上的无法预知给了我们太多的幻想。
然而我也记得老本大叔那句经典的台词:被赋予了多大的能力,则同时也被赋予了多大的责任。
我们人类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能力来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自身的未来,我们也有能力来毁灭这个世界毁灭人类自身;然而我们是否又被赋予了同样的权力。
我们所必须思考的是关于未来的前路,以及我们如何去运用我们手中的这些能力。
大部分科幻生化电影所喋喋不休的,就是我们以为我们可以自由地使用我们的能力后所带给我们的种种灾难性的后果以及面对这种后果的时候我们将会如何自救。
电影里所有的那些虚幻的故事给了我们看清楚这些事件背后真相提供了思考的机会。
在所有的那些可怕的结局并未到来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电影进行反复的实验与揣测;如果我们非去要求所有的科幻电影的现实意义的话,也许就是这个了。
纵观整个三部曲系列,生化技术的开发并非如同我们所想像的那么丑恶,而仅仅只是一位残疾的父亲为了自己所深爱的女儿能够更健康快乐地生活而发明的生化药物,激发已经死去的细胞突变而变得强壮。
然而当这些药物被“保护伞”公司抢走了之后却被实验应用在了生化战争以及改造生化士兵的基础上继续研发,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可怕的后继事件。
这里所告诉我们的是,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决定权在于掌握者的秉性和如何去运用这些技术。
从《变种生还者》开始,到《启示录》再到这部《灭绝》,这个系列的电影是越打越好看了;越来越注重动作以及打斗场面的设计让《灭绝》很有看头。
视觉上的效果却反而与电影的剧情设置成反比了,之前的两部也许在视觉上略微,可是在剧情上却比较丰满,从悬念的设置到剧情的发展都要比这部《灭绝》显得自然而流畅些。
总体上来说,整个系列电影铺陈着一种沉重的抑郁,但是之前的两部电影在这种抑郁的氛围里依旧漫延着生机。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在《变种生还者》投下了一颗重磅的炸弹,而之后的《启示录》以及《灭绝》则是这种投掷后的水波纹效应的余波。
从地下的实验室漫延到了地面上的城市,从城市漫延到了全世界,文明被彻底地毁去,漫天飞舞的黄沙给了我们无尽的悲凉之感,荒凉凄惨的破败景象取代了昔日的繁华,人类社会的所有一切都将在这场灾难之后彻底死去。
本能而简单的机械动作伴随着传染力极高的T病毒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迅速地覆盖了整个地球。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完全是对生化科学所带有的那种危机意识后的惶恐。
最近上档的《灭绝》在视听上效果以及在动作设计上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在剧情方面却显得比较苍白了。
只是从视觉上去要求这部电影的话,我们并不会失望;可是如果从整体上来说,这部电影只能算得上是整个《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水波纹效应的最后余波。
在电影的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下一部的悬念,只是在我看来,这个系列在这里已经嘎然而止了。
因为接下去的剧情看似有的悬念并不足以吸引我下次的目光了,当全世界只剩下如同碉堡的“保护伞”公司以及没有感知能力的丧尸,还有一大群具有超强能力的艾丽丝,剧情也许就只剩下一场最后决战了。
而这场最后决战的胜利,并不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分毫了。
绝望,彻底的绝望将也许有的第四部续集仅有的希望都给扼杀了,我不想看到一部让人完全绝望的电影;或者说,一部不带任何希望的电影其实并没有多少让人观望的欲望。
水波纹效应的最后余波留给我们的,只有无限的感慨以及渐渐淡去的平静。
而这部电影所做的,是把希望留给也许不会有的第四部续集。
《灭绝》,虽说灭而不绝;而其实并不曾许给我们多少明亮与希望。
看完这个系列电影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米拉·乔沃维奇;这个曾经在吕克·贝松《圣女贞德》里演绎了一个疯狂臆想版的贞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个系列电影里她更多地展示了她多方位的表演技能和极高的可塑性。
模特出身的米拉有着优雅的身段,在这个系列里的一些动作场面以及各种风格造型的展现都极其到位。
或妖艳、或端庄、或高贵、或残酷、或勇猛……在我看来,米拉是这个系列电影给予我们最大的惊喜。
2007-09-29;丁亥年己酉月丁卯日。
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一个结尾呢?
发现这部片子,不怎么恐怖但是总觉得结尾让人很难受到底还有几部呢?
我tou!!!
一部电影想要叫好叫座还真tmd不好弄粗略看了看首页上豆油们的评论:alice是superwoman,不尊重原游戏。。。
晕死,都是些啥想法,有时候大家看电影思想是不是太bt(跳跃性思维,不是变态,我怕有些豆油网盲不懂,他们太tm想让变态这个词往自己头上套。
特此解释,老网民可跳过这句)我也是玩生化过来的,就差生5没玩了^_^,对于尊不尊重原游戏的问题,我觉得一开始就对游戏改编了,只是主要的故事大纲取材与生化的剧情而已,玩友们何必死盯着游戏捏,这是一部游戏改编的电影,请注意:这是游戏“改编”的电影,所以不能用游戏剧情的框框架架来约束电影,要是只是3d画面变成真人画面的生化电影,而剧情和游戏一样,大家会觉得好看么第三部的剧情已经开始创新而且还不错,因为:够简单。
火爆华丽的动作和枪战,超凡的视觉特效,简单的剧情,它完全摆脱了第二部的剧情繁琐问题,而第二部我也觉得是最不好看的,商业片有的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对人性,生命那些比较哲学东东的思考用《恐怖中心》的一句话评论来总结这部电影:无休无止的惊险动作场面,超凡的视觉特效,足够让你战栗的血浆……第三集影片完全弥补了《生化危机2:启示录》的所有缺陷。
——《恐怖中心》
生化危机3,我看后觉得有太多似曾相识的感觉。
1.太多的丧尸,爆炸的油车和自我牺牲的人们。
有些像《僵尸的黎明》2.大批的克隆人,又有些像《逃出克隆岛》了。
不知道这是编剧的才思枯竭还是续集的滞后性呢?
我不知生化危机第四部 又会怎样?
期待中!!!!!!!!!
1
一直听同学说生化危机那叫一个恶心啊 终于,鼓起勇气看了 先看的第三部,饭差点吐出来,寝室同学还给我营造气氛:全睡了,灯也关了,就剩我自己在哪儿紧张,吓死我了... 今天晚上又看了1,2, 更多的感觉已经不是恶心了,而是,如果这些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办?
人类的欲望真的是无限,想出各种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T-virus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增强军事力量,起死回生。
可是,人们往往又把自己想成上帝,以为什么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结果呢?
害人害己。
生化危机1,2,3就是讲了这么一个过程。
由于一个人的私心,将T-virus泄露,结果导致Hives得智能监控系统为了防止病毒泄漏到陆地上,不得不封了整个实验室,杀了所有人。
是错吗?
为了更多的人的安全,没错吧!
于是,另一小组的人接到命令,要关掉这个系统 Red Queen,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仅留下了两个creature:Alice和Matt,叫他们creature,因为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算作人类。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人类的疯狂探索欲望还没完,由开发量一个“复仇女神”计划,想弄清楚Hives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下好了,引狼入室,把地下的变异人全弄到了地上。
于是乎,刚开始想救,后来发现变异的人越来越多(被变异的人咬一下,不久后就会变成一样的),发现管不住了,就开始封城屠杀。
人类惯用的伎俩吧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
而我们美丽,性感,伟大的Alice,冲破重重阻碍,和仅剩的几个人努力逃出这座“变异城”。
眼看就要成功,却被和自己一样的人类抓住了。
很讽刺吧,再多的怪物都难不倒我们,最后栽倒自己人手里。
这里不由得跑一下题:大家有没有看过刘德华一部电影,跟俞飞鸿一起拍的,我忘了叫什么名字。
刘德华是一个军人,接受了任务。
在他千辛万苦的完成任务,还牺牲了自己的队友的时候,最后,却死在了自己上司的枪下。
当时,我的眼泪哗哗的流啊,简直对人类失望透顶。
背叛仿佛是人类最大的本事。
这部电影也是一样的。
只是,比刘德华幸运一点,他们最终还是成功了。
当初那个Matt,不是被抓伤了吗?
后来就变成了“复仇女神”,几乎已经失去了心智。
然而在最后一刻,他却记起了Alice,终于分辨出了好坏,将枪口对准了那些披着狼皮的人。
更讽刺了吧,不是人的生物在内心深处还都存有一丝丝的人性与分辨是非的能力,而活生生正常的人类,却被什么蒙蔽了呢?
权利,利益,还是永无止境的欲望?
他们逃出来以后,飞机却被摧毁整个城市的核弹的冲击波打了下来,坠毁了,而Alice又被带回了实验室,于是,新一轮的“Alice行动”开始了。
他们放走Alice以及那几个逃出来的人,想看看经过再次改造的Alice又有什么样的威力。
这时,整个世界都已经被 T-virus感染了,他们这组人组成了一个小组,保护那些仅存的,非"科学家"的人类。
当然,他们的敌人除了那些变异人之外,还有研究Alice的若干所谓的科学家。
小组由于受了一个笔记本的指引,发现可能拉斯维加斯还有survivors, 于是赶往那里,一路上,与怪物斗,与人斗,当然,死伤无数,最后,就剩了两个小组人员以及若干平民,当然还有Alice。
美国人的确挺搞笑,正常的人都是欲望无限,而且是自己为上帝,而那些不太正常的人,别如Alice,却是是非分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最终也摆脱了控制。
Alice再送走那些人之后,只身前往老巢与消灭那个最终毁了自己的科学家。
当然,她胜利了,消灭了已经变异的科学家,也找到了更高层的控制者,为生化危机4留下了悬念。
看完以后,恶心与恐怖当然是有的,但更多是觉得好好的,干嘛要弄这些东西来威胁自己呢?
探索固然可嘉,可是好像当对一件事过于沉迷的时候,就接近成魔,变得好坏不分,黑白不辨了。
如果这一天真的会到来怎么办?
如果你身边的人真的被T-virus感染怎么办?
你是在他还是人的时候,杀了他,还是眼睁睁得看着他们变成怪物,然后不得不下手。
不能想象,也没法想像吧!
希望这永远只是科幻,只是在警告我们生化武器不能碰啊
生化危机3:灭绝 (2007)7.52007 / 美国 法国 澳大利亚 德国 英国 / 动作 科幻 恐怖 / 拉塞尔·穆卡希 / 米拉·乔沃维奇 奥德·菲尔到了这一步,生化危机我看完之后只能够用,说特别爽来看,因为这部电影里面有那个出现了大面积的上司被击杀,还有人类用车碾压上市,好像碾压蚂蚁一样,真的是场景看的特别解压,真的是看这一部生化危机看得我整个人很澎湃一把,我希望以后的丧尸电影能够学习这一步一样大面积的搞大场面,这样才好看
第三部是沙漠系列。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开场女主好像去一个废弃车站,里头有一些幸存者领头的是一个老太太,然后幸存者们开始对女主动手动脚,两男将女主按墙上,结果可想而知,女主杀光了所有人。
中途好像有僵尸助攻,记不太清了不过我能记清老太的脸,还有伤疤和皱纹,幸存者们在此安居,死了多少同伴,当然肯定也有欺骗和背叛,但这个灭绝的时代,谁有资格进行道义上的审判?
幸存者是被生化危机爆发后的环境选择下来的,傻白甜如果没有光环只能给僵尸做粮食,存活下来的人,是罪恶的吗如果不是,女主算不算凶手?
无意挑战底线,只是生化危机这类电影,包括很热的行尸走肉,里面的危机把一些底线的话题推到我们面前,我们看爽了特效和剧情,但有时候让我更爽的,是里面赤裸裸的人性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仿佛回到远古的非洲大草原上,适者生存。
脑残的人太多 这种片子才有市场
逐步无聊
好看,场面有新意
快点出4!!!!
我觉得三还是比较好的一部了,至少我很喜欢里面的救援团,整个气氛好了很多,不只是单纯的打斗了轻松了不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真的好喜欢里面的沙漠戈壁的感觉,很西部的说,但说实话女主的肤色弄得有些假
看见这么多的自己 真恐怖
这系列最喜欢的一部
我已经斯德哥尔摩得觉得还是有点看头的。
终于有点末世感。
僵尸+超能力?想象力枯竭了吧!
我爱那女的
這牛逼吹大了,又是沙漠化,又是特異功能了。
本来打3颗星..看在对生化的喜爱,就多一颗吧
味道变了可惜
喜欢整个系列。
我希望看到更多《生化危机》的电影,但永远不希望看到生化危机的世界。
难道三部曲到第三部的时候都带点活不起的感觉?没几个人都,哎,天大地大啊
暴走丧尸+女超人+克隆人+火焰风暴烤乌鸦+末世情结+养眼各色演员!
我只有一个念头:我想去扮僵尸玩儿!
喜欢丧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