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演员跳舞很努力,镜头表达很糟糕。
先谈谈镜头的问题,作为一部展现街舞的电影,虽然有主人公成长的故事,但拍舞蹈场面时,能不能专业点?
最后的大决赛,感觉十分潦草,很多好看的舞蹈动作根本就没有呈现出来好吧,白瞎了那么多优秀的街舞团队。
舞出我人生 (2006)7.72006 / 美国 / 剧情 爱情 歌舞 / 安妮·弗莱彻 / 查宁·塔图姆 珍娜·迪万真正能让人因为舞蹈PK燃起来的电影不是我说,大鹏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导演,对于镜头语言的把握,还是没有那些专业出身的准确。
尤其是有些镜头的剪辑,甚至还有点混乱,会十分影响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情绪(演员们很卖力,但是看的过程中就是燃不起来)。
众所周知,王一博偶像出身,热爱街舞,表演略显青涩。
但这部电影,就像是他的私人定制,将他所有的优点都展现了出来。
单纯的人设,干净的外表,专业的舞蹈......全程都能让你立体地感受到一个热爱街舞的年轻人是如何破茧成蝶。
这部电影,比他早期的一些作品感觉更适合他,而且由黄渤、刘敏涛这样的老戏骨配合,让他的融入更加自然。
喜欢奶狗的,这部电影就看一博,喜欢狼狗的,看卡斯柏 Casper Chu就行。
眼神凌厉,身形修长,二世祖的样子拿捏得分寸还不错。
其实电影最后,我挺心疼男二的,因为看一博就知道,想要跳舞跳得好,除了天分之外,肯定要付出无数艰辛的努力。
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他竟然能跳到这种顶尖水平,首先一定是因为热爱,其次就是他默默的努力。
虽然他不经常跟大家一起练舞,但舞技的精进总不会凭空产生吧,最后惊叹号夺冠后,他和教练和好的样子,让我有点小感动呢,这可能就是热爱的力量,也是一群人能化干戈为玉帛的原因。
Ps: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认识的张祐维和蒋龙,在这里面竟然都有戏份,出息了!
印象中算是国内舞蹈题材类型片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导演真的把这个命题作文的主题全程紧抓,所有的人物都为街舞这一主题服务。
有泪点,有燃点,有笑点…即便观影喜好不同,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点。
小人物追梦是这部街舞影片的主轴,影片中没有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物,他们都平凡如你我,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在琐碎的生活中依然抱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这一点在观看的过程中是特别触动我的。
这种电影是黄渤的舒适区,发挥起来游刃有余,岳云鹏和刘敏涛戏份比我想象中少,但出场就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王一博的表演出乎意料,被队友在商场打后,他脸上那种懵懵的可怜的表情,完全颠覆了一贯对他的印象,和本人反差太大了。
还有最后终极战主持人让他给对手放狠话,他说放音乐吧,这个真的很王一博。
想起他在这街同样的环节也是类似的回答,哈哈跳舞的部分非常燃,好几次差点忍不住用力鼓掌。
超燃!
一共两次比赛,给的笔墨很多,尤其是后一次。
前一次作为后一次的铺垫,重点凸显了王一博饰演的陈烁第一次站上人生中的重要舞台,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紧张,再到战胜自己的过程。
要说有什么短板的话,可能就是在叙事结构和节奏上再重点明确一下就好。
现在的感觉是想说的很多,但都没有表达到。
可能精简一些点,反而效果更好。
Ps.好多这街的老熟人,杨凯在镜头前不要太紧张哈哈卡卡从傻黑甜变成狠咖一点不违和乔治演技不错啊,真别说和王菲菲莫名有些cp感
热烈的故事情节比较中规中矩,还好讲得不无聊,可以吸引人看下去。
但我这说的只是故事层面哈。
整体上,电影看得很嗨,主要是街舞看得嗨。
可以说,虽然是个四平八稳的命题作文,但是稳扎稳打,水平也可以。
最后比赛那里,黄渤饰演的丁雷上场替补,是个小意外。
毕竟年纪大了还瘸,让人意想不到。
丁雷还故意大大方方露纸尿裤。
有一种“去你大爷的,老子就这样!
不需要你管!
你是哪根葱。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笑我的人!
”的意思。
那种不惧世人偏见,而且敢于面对真实自我,跟自己和解的非常彻底的感觉,真踏马棒。
对了,最后比赛那里,惊叹号的比赛服,那色系,啊哈哈,跟奥运会的中国队队服似的。
我们国家的奥运队服就喜欢红白配,好几届都这个色系。
这可真不愧是亚运会主题电影。
對岸今年最好的勵志片,雖然瑕疵不少,套的也是勵志片最常用的公式,但是這公式在大鵬對小人物精準、平淡、純粹的生活日常捕捉下,觀眾可以看到王一博飾演的陳爍那份對街舞的熱愛,即便生活再困頓、運氣再不佳、街舞的動作再高難,他都不曾想過放棄街舞。
因為熱愛,打三份工下班也照樣練舞;因為熱愛,當富二代的練習走位代打也甘願;因為熱愛,為贊助廠商當滑稽小丑跳舞也甘願,那份執著、那份倔強、那份為街舞甘願燃燒一切的熱情,在不知不覺中也感化了身旁的人。
黃渤的角色作為昔日跳街舞的老屁股,為養起一整個團的卑躬屈膝,到最後甘願放棄富二代贊助,只為與真正有熱情的人共跳街舞,是典型的理想主義回歸初心的展現。
大鵬對街舞的研究在第三幕的尬舞比賽直接來到高潮,前兩幕的平淡、日常化鋪陳到第三幕直接炸裂,街舞比賽調度走實景近拍的方式,營造出如親臨現場的熱血感,又燃又熱血。
王一博作為一位演員的努力到了第三幕我也確實能認可了,他對這個角色的努力都在第三幕高難度的街舞動作有了結果,為人生創造驚嘆號大鵬用了魔幻寫實的慢動作鏡頭,讓黃渤與王一博合攻,創造了定格一瞬間的驚嘆號,而那一瞬間的驚嘆號,便代表了街舞人在做高難度動作時那毫不猶豫、奮不顧身的奇蹟瞬間。
片尾曲直接拿五月天的《倔強》來放,聽著聽著也聽明白為何大鵬不找人做主題曲,而是直接買版權來放了,那份對夢想的不屈不撓,正是片中王一博飾演的角色的真實寫照。
《熱烈》作為一部勵志片套路且不完美,但可以在大鵬的鏡頭下感受到一股真誠,一股沒有主旋律渲染單純逐夢的真誠,衝著這份真誠確實能給予大鵬肯定了。
PS:目前看的版本是泰國愛奇異的4K串流版本配網友自己戲院錄製的音源,畫面沒問題就是環境音太弱,等國內網播了會特別為了第三幕的環境音營造再以5.1環繞聲道的規格重溫一次。
文/梦里诗书小人物的梦想是《热烈》预想表达的内核,但遗憾的是这个逐梦故事几乎没有关于细节的打磨,街舞在电影里的体现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版套路,当励志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看似喧闹下的空洞,使关于梦想的热血变成了苍白的口号。
励志电影是一个好拍却也难出经典的题材,说这个类型好拍无外乎就是有梦,追梦,梦成的三板斧,说其难出经典是很多类型电影都陷入了这个千篇一律的模版中,迷失了什么才是自己作品应该去抓住的重点,《热烈》最为明显的问题无外乎于此。
电影展现的是街舞,但作为一项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的舞蹈,电影对街舞的理解只我看来只停留在了炫技上,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人热爱这项舞蹈?
街舞本身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独特之处又在哪里?
这些本该是《热烈》的着重点,但在这部电影中却是语焉不详的。
在一个本就没有孕育街舞文化的环境里,当街舞成为了可以被随意替换成任何舞蹈的运动,电影里所展现的一切自然也就成为了无垠之水。
拿王一博饰演的陈烁来说,开始电影给出的设定,只是一个自学街舞,平平无奇的少年,但电影为了把他一步步推向神坛,可谓一路开挂,这导致所谓的小人物逆袭,是建立在一个万中无一,且不需要成长的绝世街舞天才之上的,这已然不是主角光环了,而是草草了事的敷衍。
对人物塑造的敷衍,并不只是在陈烁身上,包括陈烁的家人身上都有着明显的工具人问题,电影的情感线本就依赖于亲情和教练情,但这两条线在电影中的存在既没有多少打动人心的泪点,相反还使电影变得冗长乏味,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岳云鹏饰演的舅舅,这个角色除了给观众带来了些许的笑意外,毫无存在的必要,即便是完全删除这个人物,对电影剧情也不会产生丝毫影响,那为什么大鹏要去做这样一件事呢?
无外乎就是增加电影的噱头卖点。
当一部关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励志电影,既讲不好运动本身,也没有真挚的情感,《热烈》所做的只能是一味用小人物来去鼓吹热血,甚至还要去找一个富二代来扮演反派,以此激起普通观众对逆袭的“爽”感,这种做法看似使电影有了戏剧张力,但仍旧无从掩盖其本质的空洞乏味,而如此编排的励志,更早已完全脱离了实际,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其最终完成的只是导演大鹏对小人物生硬造作的的假嗨。
梦想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是人砥砺前行的动力,而这也是这类电影本最该让人热泪盈眶的地方,但《热烈》所做的只是用套路的模版加流量明星熬制了一碗让人难以下咽的热鸡汤。
抱着非常谨慎的期待看了「热烈」,说实话有超出预期。
主要是这类古早亚文化说“热爱”真是说烂了。
这些年综艺节目跟商业合作也是把这些文化透支得不轻。
感觉要把这类故事说出新意是不那么容易的。
这片子让我有点惊喜的地方就是在,它讨论的终于不光是“对文化的热爱”了,终于进展到“文化和商业的关系”了。
它终于开始聊这些圈子里的名利选择,聊常见的“资本运作”,也能聊其中的商业妥协了。
虽然聊得也是很浅很刻板,但是至少是有点与时俱进的诚实在的。
我个人是觉得,单讲“热爱”是早都讲不清楚这类文化了。
因为近十几年来,这类文化的核心挑战早都不是“兜里没钱少年穷”了,而是“桌上钱太多,少年欲望搂不住”了。
大概十年前,我访问过的圈内人的故事还老是“我没钱吃饭了/我跟腱跳断了/我家里人跟我一刀两断了,但我还是爱跳舞”。
但现在更常见的新闻变成了“xx品牌赞助xx节目”“xx政府鼓励xx类文化发展”“xx街舞品牌获得xx轮融资”,甚至“xx街舞明星被前女友锤渣男”。
在创作里,Underdog的故事是相对容易讲的。
但是你一旦不是underdog了,甚至成为流量堡垒了,当你开始有名利、有计算、有资本、有考量,这个故事就妥妥不“燃”了。
【至少在我们目前的舆论主流价值观下,以及编剧能力内,是燃不起来的。
所以这个片子的处理方法,就是找了个代表“资本玩法”的人来当反派。
他砸钱,他买名额,他不重视队友,他引入外国参赛者,他搞收购,他一整个就巨不real,巨不值得respect的样子。
但是咱说现实点!
抛开这种编剧捷径!
任何亚文化圈里,你要是能碰到这种老板,他砸钱,他给租场地,给发工资,给请教练,他买团队,他搞海外人才引进,他亲自带着打比赛,关键他自己还玩贼好,那这绝对是碰到菩萨+财神爷了好嘛!
请立刻去烧香还愿感恩上苍好伐!
都不光是替你自己磕,这是值得代表整个行业整个文化磕一轮的程度!
王一博角色这类抱持热爱的青年,在文化发展上里是过江之鲫,但这种老板,可绝对是屈指可数的中流砥柱啊。
我看完这个片子,就突然理解了自己为什么很喜欢讲nike的那个片子「Air」。
那是个非常四平八稳的商业片,但是它牛逼的地方就在于能把商业跟资本也讲得很“燃”。
这种叙事可能性本身,就证明了商业的成熟,也验证了文化的成熟。
抛开电影讲。
当一个文化能够去面对复杂的商业利益和决策,当消费者能明白“资本”也不只是该挂路灯,当商业知道自己该去尊重文化,咱们文化消费环境会比现在好很多。
许愿五年之内,能比现在好点儿吧。
成功「躲开」了预告片,我甚至不知道这是一个讲街舞的故事片,超出预期,好几段又让我留下了鳄鱼的眼泪最近优秀电影比较多,显得我的眼泪有点「廉价」,但别打动是真实的,让我感动,感情投入的电影,我都会推荐,毕竟影院里公映的大多数是大众娱乐作品,看的就是共情和情感释放通过《热烈》我发现我忽略了街舞综艺节目在年轻人群中的普及,无论文化传播层面还是拍摄技术迭代层面,让这部《热烈》都来得恰如其分,让这部电影不只是一部追黄渤或者王一博的追星电影——它是一部关于普通打零工低收入年轻人通过街舞运动自我成长的故事,感谢导演让王一博演了一个穷小子,不至于让这个故事变成一个富二代跳街舞的悬浮故事,之所以能成立,还是导演大鹏的某种信念感最近《我爱你!
》和这部《热烈》,特别感谢主流娱乐电影里还能讲低收入普通人的故事,而且尽量做得扎实,的确听到不少人说最近几年国产电视剧里没有穷人了,希望国产电影不至于如此导演和制片人的好,就是能在合适的时代契机下想到这个题材并找到最匹配的明星演员,黄渤的过往能歌善舞不用说了,王一博应该参加过《这就是街舞》好几季的录制,也就是两位明星是真的爱舞蹈,很多场戏,看两个人的表演,各自呈现出了这种演员本人的热爱,不只是用表演在表演,好几刻演员本来的内心样子显露出来,特别对于王一博,这是好事,跳舞时的他,特别自信,帮他进入了角色故事是大概能想到的通俗故事,有一定预判性,毕竟underdog逆袭的故事我们是看不厌的,但最后的高潮还是做到了有创意,中间有几处情感高潮戏,身边的不少观众都在抹眼泪青春街舞热血励志电影,上次这样的创作成功国产电影是哪一部?
我印象里特别少,所以这次大鹏和他的团队,这就是最大的创新,而是导演创作手法越来越多元和成熟,且不忘幽默的底层气质,里面小沈阳,小岳岳戏份不多,杨迪惊鸿一瞥,都很有效果这是一部比我预想要更大众,大众得多的电影,至少比《保你平安》更大众,会让更多全年龄观众进入影院通过这一部,大鹏和他的团队的创作脉络和最擅长的个人气质,越来越明显了,真的很不错#播客观影会 下周末肯定做一场,大家可以提前点映去抢票,然后在上海我们挑一个大一点的影院,映后一起听大家来聊聊自己的青春梦想与曾经的热血
热烈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继煎饼侠和缝纫机之后第三部以梦想与热爱为主题的电影,形成了追梦三部曲。
煎饼侠是大鹏的自白,倾诉他对电影的追求,以及他在影视圈浮沉的心得。
缝纫机乐队讲的是他对音乐尤其是对乐队的热爱。
依稀记得大鹏去参加蒙面歌王的节目,巫启贤就说内地影视圈唱歌唱最好的演员中就有大鹏,足可见他对音乐的态度。
讲过了影视和音乐的梦想,接着讲一部关于舞蹈的故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前两部是完全的草根寻梦,甚至都不是行业内的人,只是过去有这么一个热爱和冲动,当快被生活打败的时候,想要搏一把,重拾最初的梦想。
热烈的起点明显高得多。
且不说惊叹号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街舞团之一,教练丁雷也是能够做国家队教练的人选,并且当年也是很牛逼的舞者。
再说主角陈火乐,他应该是算是家道中落,舅舅是去法国学雕塑的艺术家,父母和叔叔都是剧团成员,父亲是霹雳舞者,母亲是歌者,可以说他是在一个开明的艺术环境中成长的,天赋有遗传。
连作为竞争对手的凯文,都设定成不能跳出成绩就要回去继承家产的公子爷。
因此这部电影可以说与前两部又有根本的不同。
前面讲的是生活再困难也要保持最初的梦想,而这一部电影更多是在说有再多有名利场的诱惑,也要坚守梦想。
从丁雷教练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这样。
陈烁只是为了帮助家里偿还债务,才一天打几份工,然而家里的餐馆生意红火,叔叔的演出团也一直接的到活,打工的洗车店更是好车如云忙都忙不过来,他想练舞也一直都可以练下去,可见他距离潦倒还隔了十万八千里。
但其实从角色配置上,感觉找张艺兴和孙红雷来演父子还挺合适。
每次黄渤对王一博说你是不是傻,总觉得是在对张艺兴在说。
不过这一次这个陈火乐的角色定位倒很适合王一博来演,不得不说大鹏退到幕后专心当导演,调教演员的能力也挺不错。
王一博这一次演出角色表情比较丰富,笑起来很自然,哭的也很大方,没有给人僵硬的感觉。
可见一个演员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和合适自己的导演也挺重要。
大鹏从演员到导演以一部热烈彻底退居幕后宣告完成,只是用自己比较擅长的主题去完成这样一个蜕变显得比较安全。
反而吉祥如意和保你平安这样的故事才是更适合作为导演去拓宽的道路。
不得不说这片的故事架构挺像月初的那部《八角笼中》,都是聚焦底层小人物如何在荆棘丛生的社会中奋斗出来。
故事的流畅性很不错,没有太多的说教和上鸡汤,黄渤的表演是高水准的,但这却也让电影暴露出了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和黄渤搭戏的对手演员没有一人能接住戏,这就造成了表演画面有强烈的分割感。
所以,有时候在找戏骨和流量时最好也找一些介于中间地带的演员,至少可以平衡表演带来的舒适度。
另外,小沈阳的那个角色真的应该由大鹏来演,反正总之,大鹏演这种底层小人物更有代入感,就如年初的《保你平安》一样。
最后,不得不说这片最致命的打击便是摄影。
摄影师估计是没看过国际街舞大赛,镜头的远景一定是要多于近景的,因为远景能带来团队整体的一致性和完成度,一般近景则用于solo和breaking动作难度的展现。
可本片在街舞比赛时有太多的近景了,很多时候根本就没完整的表现出团队整体设计的风格,真的是给影片的画面感大大减分,希望制片人在影片的监制过程中,在一些专业领域里多多学习和交流。
看完激动得不想说话,剧透也没啥剧透的。
基本看着就知道结局是啥,但是不影响我强推这部电影,真的太好看了,比肩摔跤吧爸爸,充满了杭州街头巷尾的气息,也有着源自于国外的街舞文化。
气氛轻松自然,好笑好哭结尾燃得我直起鸡皮疙瘩。
不像开心麻花的烂梗,为了搞笑而搞笑,很自然的让你笑,让你哭,让你激动,让你燃炸,看完一直回味。
豆瓣开分必过 8.5,冲击 9 分,今年国内最好的一部电影,热烈,没有之一
个人感觉「吉祥如意」和「保你平安」是导演在拍电影的道路上前进了两步,「热烈」给人的感觉又倒退了一步,退回「缝纫机乐队」时期了。对于大鹏来说拍这样的电影太简单太过程式化了,期待他有更多的突破吧。
王一博简直就是大鹏公式里的变量。遇到没办法掌控的演员,结果就公式就失灵了。
刘敏涛老师唱歌那场戏,我脑海里自动循环播放《红色高跟鞋》👠
【B-】不得不感慨大鹏作为一名类型片导演,极其冷静理智的全局式创作观,实际上片子有非常多小问题,换个导演可能就会死磕,但大鹏知道要保证最好的观影效果并不是拼命做到完美,而是竭力扬长避短,所以他无视了那些问题,并选择强化出彩部分。故事套路没关系,舞蹈才是卖点。中段无趣没关系,结尾燃炸即可。剪辑突兀没关系,保证节奏和视听奇观更重要。人物前期铺陈不足没关系,后期情感戏做到位就行。并最终把一部主旋律任务(迎亚运)变成了水准之上的娱乐产品。这样的“精明”还体现在很多地方:题材既可满足下沉观众的刻奇幻想,又能承载小人物励志;量身定做的角色让本色出演的爱豆展现出生涯最佳演技。而精明之外,又依然看得到大鹏坚持的一贯表达:对成功无限渴望但也赞美失败,圆滑融入世俗却又总被赤诚纯真打动。电影市场这钱,他不挣谁挣?
哇跳得好好看 还用了《逝去的日子》笑点不少hhhh 后面观众的反应也很逗 岳云鹏每次出场都有笑声 “嫂子也玩头转啊?” 好呆好好笑
《热烈》真的是片如其名,足够热烈!当之无愧作为上映节闭幕影片!尤其是电影的结尾,溢出银幕的燃爽真的有点儿把观影现场点燃的劲头,有那种沉浸式体验的感觉了。相信这次王一博可以凭借本片大幅度赢得路人好感度。而大鹏真的算是当下中国大陆最擅长拍摄商业类型片的导演之一了!在本片的处理上,非常娴熟,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简洁、纯粹以及热烈,充分展现了街舞本身的魅力,最后总决赛的剪辑也非常凌厉。而大鹏最近也在上影节成为新晋金爵影帝,给他颁奖的也是本片的主角黄渤。考虑到前不久上映的《保你平安》口碑票房双丰收,这次《热烈》也有希望在暑期档创造不错的成绩,大鹏或许真的是这个夏天最幸福的电影人了。我相信《热烈》是一部看完以后忍不住想要去安利一下的电影,而中国电影市场也需要更多像大鹏这样优质的商业片导演。
同样是可以用“精明商人”来形容的导演,相对于还在刻意追求无谓反转和一些不必要对立的陈思诚而言,一直都在关心普通人物命运的董成鹏显然更得人心。从上半年关注网络谣言与校园暴力的《保你平安》到这部关注街舞这一在中国并未形成潮流但却有着坚定拥护者的运动的《热烈》,他用自己贴合实际的眼光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能量。而相对于《保你平安》还有些伤感的主题而言,本片的“燃”也更加让人热血沸腾,合情合理的故事主线,绝佳的各项技术配合,以及永远真诚的,让人共情的主题,让观众心满意足,同感热烈。
这次的大鹏确实很稳 有点摔跤吧的节奏 ... 真好
大鹏为自己开了一个类型片:励志片
6,大鹏现在活确实是不错,他把街舞的亚文化和青年人属性与当下年轻人的青春成长相呼应,讲的就还是被哪吒反复把玩的“不认命”主题,这套话术确实是有效拿捏了当下市场观众的审美阈值,辅以街舞综艺中各大街舞达人加持的专业动作场面,作为一个院线片绝对是及格以上的水平。电影比较鸡贼的点在于电影几个转折都来源于黄渤这个角色丁雷的良心发现,这个就不太具有说服力了,电影的人物弧基本都在丁雷身上,但最后上大招的又是陈烁,主次不太统一。
努力就会成功的常规表达,套着街舞的外壳,但是街舞这种形势在电影中作为主要元素还真的极为少见。
我不满的是对生活的苦难是没有想象力的。一个一天打三份体力工种的年轻人,真有体力晚上能再坚持学街舞吗?一个家庭重担压在身上的人,真的有试错成本让他抬头去追逐梦想,让他在五万块钱面前动摇都没有动摇过吗?这是什么真空想象力,对人性毫无洞察。这个故事整个立足点好像是倒推回去的,拍一个巨星在成名之前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但不是啊,这个故事不明明是一个无名小卒如何在一片迷雾一样的未来里,怎么样不确定自己能成功的情况下,依然想离梦想靠近一步的故事吗。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是,你只管刮,一定是特等奖。我以为这个故事的剧本底层逻辑是,我已经刮出一个谢字了,可我还想刮刮看。
看到说好燃就去看了,真的很难看,故事情节老套,街舞镜头晃得难受,最让人难受的还是某流量演技太尬,长得和普通人没啥两样,表演像在做导演功课,那个笑让你都跟着尬,还有那个地铁是专门为他俩开的?最后替黄渤不值!
真得好难看,画面色调像网络大电影,那一段替身登上舞台倒是设计了很多,但还是很难接受这部电影的无聊程度,就像是可以缩短为8分钟以内的短片硬是拖成一部电影的程度。
不好看,故事线就是公式套用无功无过;配角着墨太少了,一个强调团队配合的主线,居然一个团员都没印象;街舞戏没热烈起来,音乐声太小不卡点,镜头跟不上动作只能瞎晃;各方面都差了点,但也算不上难看,杀时间就那么回事吧。
大鹏面对的功课也许他自己是知道的,正如这部影片在开分前不敢放开的“最新”评论区那样。
4.3 大鹏再次飞跃,导演能力令我不敢信,可以说更优于保你平安,他真的很会拍小人物,那份真挚也能体现到电影中,各种细节接地气,拿捏得很稳,喜剧元素不玩尬,情绪渲染不刻意,就那么自然丝滑。励志,首次看王一博的戏,不知平时他就这性格,还是角色设计如此,就莫名挺匹配,动人,作为竞技题材,不喊口号,真的能感受到小人物刻苦追逐自己所热爱的事情的辛酸与现实,热血,街舞battle设计也很有看点,街舞走心版"少林足球"
大鹏一如既往精明鸡贼。观众很容易把对于“希望小人物成功”的这种看综艺比赛打怪式的期盼,并且最终成功的喜悦心情,不自觉地替换成对片子的好感;就像之前《保你平安》,观众会因网络暴力的痛恨,转换成对大鹏的支持。他对题材的摘选是有商人式的深思熟虑的。但是在多处的底层逻辑上,我感觉自己跟大鹏的价值观真是有壁,以及依然感觉他有埋藏的厌女。妈妈登台唱歌为什么哭成这个鸟样?是觉得妈妈抛头露脸很受委屈了?
质感近似于男主家饭馆里那堆蜡像,很难指望在这种商业类型片中看到什么真正的群像塑造,和对现实残酷面的责问,因其刚有苗头探出,便湮没在了稀碎的过场蒙太奇中,以至于像克服“舞台恐惧”这种原本重头的情绪点,处理得相当乏力。能让人硬着头皮夸的,也就是匹配“街舞”这个核心元素的各种镜头和剪辑调控,但明显没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执着追梦的穷小子领着若干失意者,身着耀眼红袍,战胜了一帮由富二代和海外精英集结的战队,媚主旋律意味过浓了。结尾的俯视镜头让人幻视《奇迹·笨小孩》,方觉文牧野的可贵所在。
“替我们跳下去”那里感动了一下,但从文创仓库跳回文工团舞台有啥隐喻?舞跳得确实都挺好,但黄渤和王一博跳街舞的精气神都不太对,决赛也明显没有对手团厉害,人物行为逻辑可以说是靠煽情硬煽起来,为达胜利甘愿被无偿剥削的苦情无产阶级对决不想回家继承财产的富二代和境外势力……还是那句老话:这种越拍越好的任务电影,有点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