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有emsemble film(群像电影)之说,典型代表《高斯福德庄园》(Gosford Park),三谷幸喜的《有顶天酒店》显然也属这类型。
并且为了了让观众更加切身同步感受,导演特地用了与现实同步的时间来讲述这个主要围绕在五星级酒店“有顶天”內,发生于除夕夜晚上十时至凌晨十二时一连串事件。
不过与《高斯福德庄园》不同的是,本片仅仅在展示黑色幽默的同时,顺便点出了剧中各人的过往,并且给予了众人意料之中的结局,并未带有前者那般想要揭示阶级分化的社会现实的主旨,在力度上难免让人觉得过于轻描淡写。
但不能否认的是,情节的连贯做得极其流畅,场景的切换设置得顺理成章,前一个场景总会顺带做好下一场景的铺垫,比如椅子的摆放位置与被困在房内的获奖者、变魔术夫妇的争吵与总经理的涂脸……尤其政治家武藤田胜利即将自杀,却被隔壁房屋的歌曲所激励而放弃那一幕,用上了先前交代的隔音效果不好等线索,把以当艺人为理想的行李员、演出排练怯场的大老师等不动声色的聚集在一起,理所当然的让我们听到那首日本民谣般曲调的歌曲。
当然了,这片子总的来说还是在于渲染贺年欢庆的气氛,目的是让观众会心一笑,同时也起用了许多大名鼎鼎的明星,包括松隆子 / 唐泽寿明 / 小田切让以及红极一时的日本剧集和电影《新选组》(Shinsengumi)主角局长近藤勇扮演者香取慎吾等。
与此题材类似又同样发生在酒店的有Bob Giraldi的《五星级杀人夜》(Dinner Rush),同样极富张力的一个片子,在狭窄的空间里将故事讲得头头是道,千头万绪中巧妙解决了错综复杂的事情。
美国连续电视剧《24》其实也应该算是同样类型,而如果说到文学方面,那应该是村上春树的《天黑之后》。
这是本电影感强烈的小说,宛如场景分割般并且标出具体时间的章节,作者以客观冷静的口吻叙述了发生在阿尔法城”旅馆、 “丹尼兹”饮食店、浅井爱丽的房间以及小酒吧内在深夜23:56到6:52的事情。
像这种叙事时间与现实时间大致同步,在短时间内插入大量信息多线程叙事野心勃勃的片子,似乎越来越成为主流,如去年和今年的奥斯卡获奖作品《撞车》和《巴别塔》。
附:片中香取慎吾所唱的那首歌是幻象的话 就马上消失吧是梦的话 就永远不要醒来也有没有结果的爱恋 就放弃掉吧但没有不会成真的梦想 要永不言弃唐吉柯德 桑丘.潘沙 驾骏难得和我在远离故乡的地方 天堂出生相互取一个奇怪的名字 能够笑着流泪的奇怪的名字(这时大老师打手里拿着的那个乐器发出像电流一般的声响特别好听,鼓也打得不错,另外咱们的局长嗓音也很好哇,但吉他不知道是不是他弹的,有点像后期配的)
我们的生活总会遇见一个又一个糟糕,大到生活学习工作恋爱,小到喝口水都会呛着。
其实为了不给未来一点点时间呢。
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寻找自我,在寻找的过程中又不断的迷失,我们会收获失败,收获不信任,收获各种离开,收获生老病死。。。。。。
但是,别忘了,还有希望。
就像我最近一样,我曾经无限怀疑过自我,但现在,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把它所能给我的都不断的给我了。
只要顶我位置的人上岗,我立马会调到要职,我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很久了,现在终于来了。
有时候我想要的东西总在未来不远处某个时间点等着我,我也不知道这些自信的根源来自哪里,所以我害怕,但当它们都来的时候我往往又会说“呸,我应该自信的”。
命运在我身上拿走了很多很多,比如健康,比如完整的身体,比如西门,比如爱情,比如时间,比如我曾爱过的姑娘们。
馈赠我的则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看透生死的觉悟。
片子很容易让人想起《疯狂的石头》,多线程,诙谐幽默,这是半年来唯一一部把我逗乐的片子。
“并不是所有人的梦想都能实现”。
对,喜欢,就坚持下去,生命中除了钱,总得有些东西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就像我对于运动的狂热,对于文字的迷恋,对于电影的贪婪,对于码字儿的热爱。
大家都说,我得找个能认真听我说话的姑娘,我也这么认为的。
“人应该对自己诚实,我其实早就该明白了”。
对我们不能自欺欺人,我也明白了自个儿是什么货色,有时候不甘心,但想想吧,我其实挺幸福的。
和《情定大饭店》一样,酒店必有三个个性格突出的高管,两男一女,一个屌丝,一个沉稳。
一个喜欢沉稳男的大龄女。
心情不好的时候很适合看这种热闹腾腾的片子,就像在下雪的冬天吃火锅。
其实那个骷髅版买红妹唱歌还挺好听的,不过想被潜先要看看自己的胸,不想被潜也不能打别人,对吧。
今年元旦我也要举办个这种派对,带动物头套的。
片中的人物感觉他们都。。。。。。
好忙。
政客胆小怕事;小三修成正果(话说和这么老的家伙在一起性生活有质量吗?
);年度男纠结自己的艳照;总经理终于洗脸了;鸭子回来了;魔术师老婆回来了;爱情回来了;吉他头巾男也回来了,大家皆大欢喜欢天喜地。
这也算是另类的治愈片吧,这种诙谐的方式表达励志比口遁要好看多了。
下面,让我们着重说1下松隆子,就一句话---长得好漂亮!!!
话说武藤田胜利长的好像107路公交车鄂E 1D611那个司机。
类似于香港的贺岁片,卡司强大到让你觉得错过可惜,多线情节,合家欢结局。
各个情节单独看还是有趣的,只是觉得没什么意义,就是让你看两个钟头的无离头故事。
贺岁很好,作为三谷幸喜略有失望。
好在可以看到众多明星作为补偿。
12年《喜剧的忧伤》大火的时候看了原作《笑之大学》,也知道了三谷幸喜。
后来看《魔幻时刻》,第一次没看完,前几天才重新看了,原来前面10分钟铺垫过后才是高潮。
然后昨天看了《有顶天酒店》。
看完只有一个感受,就是从此偶像多了一位,三谷幸喜。
之前两位是金庸,周星驰。
这部电影也有三星评价。
的确,内涵不是那么深刻,给人的震撼也不特别强烈,也不像宫崎骏动画或者蒂姆伯顿或者韦斯安德森的电影那样给人别样奇幻的感受。
说到底,也只是喜剧而已,某种意义上,还是传统喜剧手法,不如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开创性以及破坏式的心理慰藉意义。
但作为一个编剧,必须要对三谷幸喜膜拜,因为他的电影是纯粹编剧技巧的展现。
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具体冲突及突围,从铺垫到展开和解释,可以说天衣无缝。
喜剧最原始的手法是制造巧合与误会,三谷幸喜一定是对这个手法用的最熟练最高明的编剧之一。
单说《有顶天饭店》吧。
这是一个严格遵守三一律的群像喜剧,所有人物和情节在一个晚上4个小时内登场发生,每个人的矛盾交错着。
单是创造这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并为之赋予可信服的故事就足够难,更别提把这么多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每个人何时出场,如何交错,如何结束,想想就觉得无从下手。
之前看过《大饭店》,应该是这个类型的始祖。
这种戏剧结构对编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
我认为敢写大饭店结构(姑妄称之)的编剧才算真正的编剧。
这种结构多半用于喜剧,因为人物众多,时间集中,人物间容易发生冲突和联系,产生巧合与误会,而误会往往产生喜剧。
就算是《大饭店》那样讲述人物各自命运的正剧,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笑点。
三谷幸喜用这样结构讲述一个喜剧,之所以说是喜剧是因为电影中的角色全部带有喜剧个性(夸张、神经、话唠、傻)。
以饭店为发生场所,将饭店服务人员、不同的客人(政客、学者)、演出者、妓女等众多人物的故事一起上演,交错联系,并一一突围得到启发和感悟。
我看到里边穿插有三个情怀点,分别是坚持梦想、做自己、敬业(日本人的专一工作情怀真是值得圈点,让我想起那个寿司老先生)。
副总管新堂(役所广司饰)是电影中戏份最多的人物。
电影发生的背景是准备即将到来的除夕倒计时晚会,这是所有故事发生的推动力和时间压迫,是这部电影的主要线索,而新堂作为副总管要参与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本片的线索人物,将其他人物和情节串联起来。
(串联,不是参与和调动)新堂年轻时是话剧舞台总监,以舞台表演为梦想,因为坚持梦想而与仍然深爱的妻子离婚。
后来剧团解散,他来到有顶天酒店并一路做到副总管,他稳重宽让,有许多尊敬他的员工,可以说成功。
但曾经的梦想仍然是他心头的痛楚。
因此,当酒店的大堂领班宪二辞职要回到家乡时,他一反往常的公事公办而提出挽留。
宪二来到这里八年,在酒店工作之余在地下通道唱歌,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直到他最后一个观众都离开时他决定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把自己的吉他、作为吉祥物的玩偶和一直戴的丝巾送个其他小伙伴。
新堂拿到那个很不吉祥的吉祥物玩偶。
倒计时晚会很快就要到来,但酒店的各种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令人头大。
因为腐败政客藤田住在酒店,酒店门口聚集一群问罪的记者,阻碍酒店正常运营。
酒店清洁工小花(松隆子)竟是藤田的前女友。
小花和另一个女员工被叫去打扫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住户像个堕落的富家小姐,小花看着那些衣服首饰好像看到另一个自己而产生共鸣。
另一个女员工因为刚刚一起过夜的男朋友(也是酒店的员工)穿自己的内裤(…)而和他冷战,男员工一边工作一边找机会道歉。
零点要飞出的横幅“新年快乐”竟然有字写错,需要重写。
艺人部的表演道具,一只叫胖子的鸭子丢失不见。
艺人部社长带着一个女歌手找到新堂,说希望能让女歌手上台唱歌,并交给新堂一把客房钥匙,暗示女歌手会在那里等他(…)。
一个妓女(筱原凉子)不合时宜地混进酒店,每次赶出去都被她偷偷溜进来。
来这里领奖的研究鹿的科学家崛田,赫然发现这个妓女自己睡过,而他刚刚得知去年的获奖者因为嫖娼(狎妓?
)而被取消领奖。
更巧的是,崛田的妻子正是新堂的前期,那个新堂因为梦想而分离的爱人。
歌星(西田敏行)住进来后竟然想要自杀。
总之种种问题,种种危机,交错发生进行。
梦想新堂遇到前妻,一向镇静冷面的他竟然变了个人似的,他不想让前妻知道自己放弃了舞台梦想,慌忙中他装作是来领取年度最佳工作者”奖,因为他错把“stag(鹿) director”看成“stage director”(舞台总监),却不知真正的领奖人正是前妻的丈夫。
前妻和助理多次想说清楚(拆穿他),都被他巧妙错开了(三谷幸喜的神奇之处,怎样延续误会强化笑料)。
于是,新堂上演了一幕幕皇帝的新衣般的愚蠢喜剧,观众和前妻、助理一起看着他出糗,笑果满分。
直到最后知道真相的新堂瘫倒在地上。
但也因此,他知道自己对过去放不下的执念是愚蠢的,他得以正视自己的前妻,所谓放下。
助理登纪子(户田惠子)戏份也很多,但多是辅助新堂或者其他人物情节出现,辅助渲染作用,没有自己独有的困境和突围。
但观众并不觉得她的角色单薄没有深度,因为从她一直跟在新堂身后,看新堂的眼神充满信任和爱,我们可以想到之后会发生什么。
爱一个人,就是她的戏剧,用眼神就足够表达。
因人手不够宪二被登纪子找来接待歌星西田敏行。
宪二同村的少女——一个梦想成为空姐的人认为这对于他是一个机会,可以将自己写的歌唱给西田敏行,尽管她自己的空姐服还是偷来的,梦想并未实现。
宪二只好鼓起勇气再试一次。
歌星吓了宪二和空姐一跳,他闹着自杀,忘歌词,萎靡不振。
于是宪二唱自己的歌给他听,歌星听完后精神振作了。
宪二很激动,认为自己的歌打动了歌星。
但是歌星的助理告诉他,歌星每次表演前都是这种状态,崩溃症,上台前就好了。
歌星还打击宪二说像他这样水平的歌手有很多。
但这足够让宪二动摇,然后宪二又意外的得到自己的吉祥物、手帕、吉他,宪二重新拾起自己的梦想。
写字房的书呆子写手每天忙忙碌碌写请帖,这会儿被新堂要求写从未写过的大字“新年快乐”。
他写了很多稿,最终写出一版不错的。
这时新堂说你可以随意写一版,不用那么正式。
写手说我不是书法家。
新堂鼓励他写。
最终他写出来一副夸张写意的“新年快乐”,一直中规中矩,偶尔疯狂一次,也令人慰藉。
嬉闹崛田因为怕自己和妓女的事被知道,因此一直在寻找妓女,要求她不要来到颁奖会现场,并让她删除手机上拍的“扭扭”视频(一个胖子在跳扭扭舞)。
他找了一整部电影,发生各种倒霉的事,但最终也没删掉手机视频。
有了困境,但没有突围,没有自己的人物弧光,占了很多戏份但深度不够,纯嬉闹了。
为他的老婆(新堂的前妻)感到难过。
妓女也是,是一个穿插其中的喜剧角色,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困扰和改变。
她或许因为孤单(没有表现)一次次赖在酒店,寻找潜在的客人。
先是遇到崛田于是去找他,然后遇到失意的政客武藤田,又成了陪伴和安抚武藤田的角色,为武藤田的困扰而匆忙。
武藤田离去后她再次孤单一人,好在被登纪子留下跨年,“哪里跨年不是跨年呢”,让人感到一丝暖意。
这个人物的孤独和内心可以再挖掘一下的,作为一个搞笑的嬉闹角色有些浪费了。
做自己小花看到女客人的奢侈衣服首饰后情不自禁地穿戴打扮上,却被误认是该客人而被人叫出去谈判。
来的人是一个富豪的儿子,误认小花是父亲的女朋友直美,劝说直美离开自己父亲。
小花认为自己能体会到直美的心情(她的确能),她认为直美并不是为了老头子的钱,而是真爱老头子。
于是她替直美谈判,并见到老头子告诉他不要顾虑周围人的看法,应该娶直美。
这里有错认,冒名顶替,产生许多笑点。
并且这件事三个人得到改变,老头子、直美、小花,得以正视真正的自己。
老头子和直美因此可以在一起。
而小花也可以不用因为过去的自己——武藤田的情妇而躲躲藏藏隐姓埋名。
武藤田作为政客被卷入贪污案,他无路可走,什么都不作为就会被认为是贪污政客遗臭万年,说出幕后的大佬他的政治生涯就会立刻结束。
他一直躲避记者的围追堵截,如丧家之犬,忽然他不想躲了,打算走第三条路——自杀。
被新堂妓女宪二等人救下后,他又转变心意,决定向公众披露真相。
此时小花赶到,她拦下武藤田并告诉他,你这辈子只能做一个无耻的贪腐政治家了,你自己也贪污了,你放不下你的政治理想,就让别人骂吧,坚持做你自己——贪污政客。
这话说的乍一听有些三观不正,但这种不择手段追求梦想坚持做自己的慷慨陈述,一时间还是很激动人心的。
艺人部的女歌手最终面对自己,做歌手,而不是用身体贿赂。
她勇敢冲向舞台,唱出自己独特嗓音的歌。
敬业之前有铺垫。
助理登纪子(还是别人?
)问新堂新年愿望是什么?
新堂给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回答,他说,希望能对新年第一个客人说“您回来了”。
新堂送武藤田逃走时,新堂说,我们就像是客人的家人,每当客人来时我们都会说“你回来了”。
武藤田会意一笑,“我可能会回来的晚一点儿”。
零点倒计时终于有惊无险地结束了,所有人陷入欢乐的海洋,但此时新堂却满腹心事神情严肃地走向另一位主管三井,忽然推三井摔倒后他冲向门外。
他去干什么?
我猜想难道是去见总监抢总经理的职务?
结果新堂来到大门外,对着镜头一个鞠躬,“你回来了”,脸上浮出笑容。
哦,原来是迎接客人啊。
不由的心头一阵暖意。
这样的酒店,这样的服务人员,如何不令人感到温暖呢?
差不多就这些了,太多太杂,总结起来都这么难,创作更可想而知。
片中亮点很多,但最闪亮的可能是乡村歌手的绿色布偶,辗转多位主角之手又回到自己手中。
类似前后呼应的点还很多,三谷完美地把控全篇结构。
戏剧就像是编剧或者作家的玩具,玩的越巧妙越快乐。
开始颇为凌乱,可能是因为人物设定太多的缘故,有小三的年度人物获得者,脱线的酒店总经理,落魄忧郁的政治家,尽职尽责又不善言语的部门经理,差点放弃唱歌梦想的酒店服务员,智勇双全的侦探,有着秘密的酒店女服务员,因为“内裤事件”闹意见的小俩口,任性撒娇不自信的剧唱家等等,每个人之间都有着联系,每个人之间又交错影响着他人,各个人物之间的角色错位带来的各种荒唐事儿也让人不禁捧腹,而笑声又总是和感动交织在一起......哦,对了还有一只鸭子,其也是个重要角色!
还有许多细小的设定,比如幸运娃娃传了一圈又回到原来主人手里的,反正就是随着故事的展开越往后越精彩,三谷幸喜的功力果然了得。
PS:现学现卖一个,“有顶天”在日语里是“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的意思,无怪乎影片起这个名字。
这部戏虽然并非三谷的舞台剧改编,不过仍然可以看出剧本仍然是舞台剧模式的。
这同时也许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舞台剧式电影。
先说一下演员演技的突破。
松たか子回到了她最擅长的舞台剧领域,所以比起普通的影片来说,这次的突破很明显。
舞台剧演员始终要回到自己最能驾驭的舞台,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寺島進很遗憾地重蹈覆辙,完全没有突破可言,最近几年的他,已经愈来愈不像90年代中期那时,每次都能给人带来新惊喜了。
役所広司的表演已经达到了化境,所以所谓的突破也同样不存在了。
香取慎吾算得上不过不失,诠释这种角色可谓得心应手。
麻生久美子在不多的戏份下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不过仍然重复从前的表演方式,用很讨好的方式塑造了角色。
唐沢寿明的造型很是惊艳,不过也仅此而已。
原田美枝子果然很像40代版的広末。
西田的无厘头已经有些让人厌倦了。
幸好YOU这次展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演技,委实令人耳目一新。
西村雅彦在结尾的惊艳一瞥令人意识到了这果然还是三谷的舞台剧。
至于石井和佐藤,诠释角色的方式与以前几乎雷同,不过对于三谷的御用来说,这种程度也已经足够了。
场面调度和复数场景的穿插,很好地弥补了舞台剧的缺憾。
舞台剧的话,场面的转替没有办法像这部影片般随心所欲,有些细节的伏笔和一些追拍戏也没办法完成。
从这点来说,这部电影就是四场同时进行的舞台剧的综合剪接。
剧情的话,仍旧是三谷手笔。
通过道具和细节来完成场面的交代。
比起剧情来说,无疑这种全新的舞台剧电影的制作方式更令人激赏。
今天这5部喜剧片,即使你的笑点再奇特,只要你喜欢周星驰,喜欢那种无厘头的搞笑方式,都能get到它们的笑点。
1.《我的家人和其他动物》2005导演: 谢雷·福克森主演: 尤金·西蒙 / 马修·古迪豆瓣评分:8.4
这部电影根据一个动物学家的爆笑自传改编。
为了躲避英国潮湿阴冷的天气,单亲妈妈带着四个熊孩子搬到了美丽的小岛上生活。
这四个熊孩子都在同一个家庭长大,但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喜欢喝酒和写作的大儿子,做事讲究“腔调”,可惜,疯狂射击爱好者老二总是会惹出些乌龙。
他们在岛上不堪寂寞的三妹总想谈恋爱,但小弟却总往家里带一些奇奇怪怪的“动物”,让她的少女形象尽毁。
这样一群人,再加上一只可爱的小狗,为本来平静的小岛增添了无限生机。
如果你恰好喜欢英伦型男马修·古迪(《傲骨贤妻》《唐顿庄园》),千万不要错过本片,帅出了新高度。
饰演小儿子的是《权力的游戏》里希瑟的小男宠尤金·西蒙,小时候嫩得能掐出水来。
2.《毕加索的奇异旅程》1978导演: 泰治·丹尼尔森主演: 约斯塔·埃克曼 / 汉斯·艾尔佛森豆瓣评分:8.7
这部电影一定会让你们想起“星爷”,因为这种无厘头风实在是太熟悉亲切了。
电影讲的是毕加索的风流韵事,但这里的毕加索不再是我们脑海中那个高大上的大师,而是一个孩子气十足的小伙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吃着饭和服务员唱起了歌,和不同女性来往,爱上奶奶又爱上孙女…此外,你还能在电影中看到各种“奇观”:火车横着走,母亲见到儿子从脚到头亲个遍,卢梭拉着小提琴飞向了夜空中…电影这么搞,你也许会想:WTF?
难道这就是毕加索真正的样子?
其实,导演自己也说这里边有95%是恶搞,只有5%才是真事。
但任何一个了解毕加索画的人,都明白,他的个性就是如此天马行空,放荡不羁。
导演用了毕加索的方式讲述毕加索的一生,也许是合适的办法。
3.《白头神探》1988导演: 大卫·扎克主演: 莱斯利·尼尔森 / 普瑞希拉·普雷斯利 / 里卡多·蒙特尔班豆瓣评分:7.6
这部《白头神探》连同大卫·扎克的另一部《空前绝后满天飞》,给后来的喜剧带来了无穷灵感,包括周星驰式无厘头喜剧。
主角“白头神探”经常正襟危坐,一头银发亮闪闪,看起来十分高大上,但实际上他笨手笨脚而且总是出尽洋相。
他用机智躲过“捡肥皂”:《白头神探3》情节用黄段子让人哑口无言:在《逃学威龙3》里有句台词形容他:“白头神探,就是白吃白喝的头号神探。
”他做的那些事,即使在三十年后看仍让人捧腹,太值得多看几遍了!
4.《人生七部曲》1983导演: 特瑞·琼斯主演: 格雷厄姆·查普曼 / 约翰·克立斯 / 特瑞·吉列姆豆瓣评分:8.2
你也许不熟悉这部片,但你应该听说过《巨蟒与圣杯》(IMDb前五十唯一一部无厘头喜剧片),这部电影就是由这个“巨蟒团”原班人马打造。
人生七部曲——七个沉重的话题加了些荒诞的佐料,变成了七段脱线荒唐的故事。
老师一板一眼的讲课内容,转眼却换成了性交;超胖美食家狂吃猛吃吃到自己爆炸;儿童合唱团高唱:每一只精子都是神圣的;问题是,你在爆笑之余,还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5.《有顶天酒店》2006导演: 三谷幸喜主演: 役所广司 / 松隆子 / 佐藤浩市 / 香取慎吾豆瓣评分:7.9
三谷幸喜在日本喜剧界是犹如周星驰一般的存在,他电影的脑洞常常突破天际,开创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这部《有顶天酒店》曾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11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
故事发生在东京的高级酒店里,马上就要到除夕了,店里非常忙碌。
焦虑的副经理希望能够顺利过完这最后的两个小时,可惜现实偏偏事与愿违,小状况不停的出现。
首先,他竟然在这里遇见了他的前妻,他不想让前妻知道自己放弃了舞台剧的梦想,开始拼命隐瞒。
而随后来住宿的房客们,也各有各的心事跟烦恼……所有人物,巧妙碰撞,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圈。
有顶天酒店,其实是个让人爆笑的酒店。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豪华酒店的副经理,此时距离新年到来还有两个小时,你需要安排好今晚的倒计时晚会,以此获得总经理的青睐,与另一名讨厌的同事竞争。
但今晚实在是状况百出:丑闻缠身的话题政客要在酒店开新闻发布会,现今大热的歌手要为晚会献唱,各路记者以及歌手的粉丝已将酒店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得力的服务生在今天辞职,应召女郎混在酒店里招揽客人,新年的祝福横幅还未准备好,总经理不知怎的消失不见;为了晚会而请来的演艺团也是一团乱麻:经纪人逼迫不情愿的女歌手上台,魔术师夫妇在闹矛盾,玩偶师弄丢了一只动物搭档,这只叫“胖子”的鸭子此刻正在酒店里四处乱窜。
与此同时,与你15年未见的前妻,带着陈年的过去与记忆,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在这样一个除夕夜,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这家“有顶天酒店(Hotel Avanti)”中。
《有顶天酒店》的故事取材自两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黑白电影《大饭店》与《摇摆乐时代》,以形形色色的酒店工作人员、客人、演艺人员交织而成。
本片登场人物多达56位,“各色人等交替出现,或喜或悲,或带着某个决定来度过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除夕总有种悲伤的气氛。
虽然华丽无比,但又好像要和什么作别,这部华丽的作品里飘着这么一丝淡淡的愁绪。
在这个夜晚,酒店的副经理新堂先生并不是唯一一个烦恼的人。
服务生小花与今晚入住的政客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她虽然不愿提及,但似乎仍未走出这段过往;腐败政客此时也正在为自己的政治生涯而为难;服务生宪二是一个边打工边卖唱的创作歌手,由于歌唱事业迟迟不见起色,于是在新年到来之际,他打算放弃音乐梦想,辞职回老家。
在临走之前,他将自己的物品送给同事们,以此作别;其中一个丑陋的玩偶,他选择送给最敬爱的副经理新堂先生。
导演三谷幸喜十分善用长镜头和场景调度,在本片中,几乎每一场戏都是长镜头,这样让观众更有参与感,而且本片出场角色众多、故事线彼此交叉,因此本片很少变换镜头视角,这样也使得全片少有剪辑之处。
我之所以执着于使用长镜头,是因为这部电影讲的是发生在除夕夜里两个小时之间的故事,我想让现实的时间和电影里的时间同步,就像纪录片一样。
像是偶然把摄影机放进了除夕这天的酒店里,同时拍下酒店里各色人等身上发生的故事。
宪二是整个故事的连接角色,在观众跟随主角——副经理新堂先生——的视角参与到这混乱而欢乐的夜晚中时,虽然已经辞职,但由于人手不够又被叫回来帮忙的宪二也穿梭在每个角色之间,他与新堂先生的角色故事分别代表了本片的两个主题:“有人为未来下定决心,有人和过往挥手告别。
” 与之相区别的角色是服务员小花,和宪二的连接作用不同,小花自己拥有较为单独的一条故事线:她与政客的故事,是“过去”这一主题的代表。
政客因为腐败事件被曝光而一直在逃避,而小花也一直生活在过去这段感情所带来的阴影中。
不过,在经历了一场乌龙事件之后,小花放下了过去,并且促使政客也做出了真正遵从内心的决定——虽然这个决定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小花一出场,就借由其翻阅的报纸封面,暗示其与腐败政客之间相连的故事线。
(扮演者松隆子还特意将报纸版面向镜头多次展示) 本片作为喜剧电影,基调自然是轻松而愉快的;酒店总经理、演艺团的艺人、年轻的一对服务生情侣、道貌岸然的教授客人等角色,贡献了全片大部分的搞笑元素。
其中,在酒店四处串迹的应召女郎洋子,以及演艺团走失的鸭子“胖子”,在触发笑点的同时,也承担着连接剧情的“道具”的作用——由于角色特性,TA们得以出现在任何一场戏之中,因此TA们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保证每场戏之间的连贯性。
这其实也是本片的魅力之一:导演并未给每个出场角色都生硬地赋予背景故事,而是让观众自然地跟随角色的视角,参与进整个故事之中,仿佛自己也是酒店的一名住客。
“找鸭子,捉鸭子”也是主线剧情之一。
在本片几乎没怎么变化的镜头角度之中,将观众至于鸭子的视角,也是一个小小的恶搞包袱。
至于宪二送出的那个丑娃娃,其实也是串联全片的道具:故事每到一个新的节点,这个娃娃就会被转手,由上一个人送给下一个,开启新的内容,推动剧情发展。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技巧:以人物或特定物品作为连接故事情节的道具。
在导演三谷幸喜的作品里,类似的技巧有很多,这使得他的作品总能显得流畅、连贯,从而弥补其在剪辑上的缺陷。
不过,这个代表幸运的丑娃娃,由宪二分发出去,却还是辗转回到了宪二的手中——以一种宿命般的方式。
宪二分发出去的所有东西,最终都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故事的结尾,新堂先生彻底地放下了过去,完满地办成了晚会、小花诚实地接受了自己、被经纪人控制的女歌手勇敢地上台演唱自己的歌、拘谨的酒店工作人员也大方写下“恭贺新年”的潇洒横幅;而电影开头就已经辞职的宪二,则留在了酒店继续当服务员,最终还是没有回老家。
至于他到底有没有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呢?
看来只能交给之后的时间来定夺了。
好多人:店长 & 前妻 & 获奖者 & 妓女 & 政治家真小三 & 无名歌唱家 & 著名歌唱家假小三 & 老富豪服务员夫妇白脸总经理书法家串场鸭子然后合家欢大结局。
还挺有意思的一部片子,让我想起了《布达佩斯酒店》。
里面的情节非常的丰富。
并且穿插了很多戏剧性的情节在里面。
那个变态获奖嘉宾和那个拍了他裸照的妓女。
那个妓女和那个名人,那个名人空洞的生活,那个误打误撞的清洁工装扮成老头的女朋友,那个酒店的高高个子的服务员和他请来的写书法的职员,那个抹了白粉的酒店经理……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如此的富有情感而饱满,让这个即将迎来新年的酒店显得有声有色。
结构完美,但是冷冰冰的人际关系,所以不喜欢。看起来索然无味,就像结构精巧的房子缺乏点睛的一笔,就实在平庸
1.开心酒店使人看着并没有开心到哪里去2.三谷幸喜主导的一出大锅炖,每个演员都似于跑龙套,佐藤浩市,妻夫木聪,寺岛进,生瀬胜久,唐泽寿明...都在打酱油,失去了电影本身有高潮起伏的乐趣3.役所广司的感情线也交代的不清不楚4.作为喜剧幽默电影,如果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把社会隐藏的问题暴露出来,未来的人看现在的电影才能感受到历史与社会的变迁,那一定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而这一部似乎并没有做到
人物多又杂,故事散又乱,情节若有似无,角色之间的关系弱到无法连接剧情,演员表演又偏刻意,让人失望的一部电影。
高级的贺岁喜剧,三谷幸喜的片子很适合大银幕或好多人看,因为总有一款适合你,但有些长某些时段就显得乏了。资料馆胶片。
這還是第一次愛看松隆子的戲份的戲呢。劇情交錯有序,確實很見功底。You那首歌很可愛。對香取拿著名片那一瞬的表情深有同感..おじぢゃん、我想你老了之後大概就會跟新堂桑差不多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梦想的。”“人应该对自己诚实,我其实早就该明白了。”“你得活得忠于自己。我也会这么活下去的。”电影热热闹闹的,好像是一锅热腾腾的火锅,特别适合冬天观看,给平静的夜晚带来无限的暖意。
看似富有深意,但也多了许多刻意之笔。明星脸反而是让我最嗨的地方,或许当初在日本的贺岁效应也如此。
笑料什么的着实平平,多线叙事起点很高无奈最后还是归于平庸。唯一惊喜的是三谷幸喜高超的场面调度能力,两个多小时的片子拍得行云流水,这个得记一星。
俗套。
失望,并不觉得搞笑,可能是电影本土化太高的原因
2012.12.22和《魔幻时刻》《了不起的亡灵》《了不起的偷怕》相比,有顶天仿佛是在底色里就有一笔哀伤存在的油画,无论表面上再盖了一层油彩,还是隐隐会要透出来一样。凉子姐姐换掉制服就巨女人,西田太可爱了,让君我实在没话说,好喜欢他这个唯唯诺诺的样子,佐藤永远是佐藤……唐泽我给跪,大爱麻生
这么多大卡司一起恶搞。。。
莫名的无聊诶
把很多人物角色的故事都充分自然地糅合进一个场景之中,幽默又不乏深度思考,贺岁片中佳作,推荐。
日剧粉丝的饕餮大餐啊
三谷幸喜的群戏真是太好看了,全家欢贺岁剧,神级卡司,闷骚役所广司大叔的魅力真是萌,松隆子最亮眼,让叔的发型……
郑重提示:针对日本人的贺岁片,特定的语境下定制的梗。早知道就不看了。想要毁掉自己丑事证据的秃头疯狂找手机,撞见了拿手机逃跑的人——想要公开手机里政治丑闻的秘书。秃头夺了手机当场毁掉,兴奋大呼。太讽刺了。
2023 HKAFF BC 76$ 焦點影人:役所廣司好笑好玩日本就連酒店業都好有匠人精神啊,難以想像這是半天之內發生的episodes lol這種巨多人的群像戲在中後段講得亂七八糟都能圓回來還是有一點點點實力啦
很正能量啊!那么多人,热热闹闹的,居然没散架!无论如何新年总会如期而至。
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