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消失的凶手,确确实实很想打五分。
因为整个影片的人物逻辑,包括人物价值观都很在线,都在用各自的行动诠释价值理念。
特别是我觉得松东路和傅源的价值观有类似,却又有不同。
松东路可以为救人而牺牲自己,且不愿意以少部分的利益去换取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不想伤害火车两边的每一拨人。
但复傅源既可以牺牲自己,同时也可以以牺牲火车人少的那端,她是理想化的。
与此同时,我想相信霍教授的初衷是救大多数人而选择伤害一小部分人,但是影片想呈现给大家的应该是他从始至终就是自私自利的人。
毕竟他说哲学是为了生活,所以最后为了黄金气质全无合理。
能作为一个普通人可能会比较像影片中的常胜吧,他既不是火车司机,也不是火车两端的人。
他更像是看台上的看客,既不会为了救别人而推下旁边的人,也不会自己跳下去阻挡火车,但是她会为了喜爱之人勇敢奔赴,可能她不懂那么多哲学,但是她既智慧又自得,既普通也平庸。
世界的推动还是得靠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对于我们这种平凡且平庸,既没理想也没欲望的人来说,火车难题可能不存在,要不在纠结中错失机会,要不尊重他人命运,不改变既定结局。
本来想给2星,看在演员的份上3星吧。
看标题赶紧查了下,果然是同一个导演,为毛不叫《消失的子弹2》岂不更有吸引力?
整体上还是保持了前作的画风,加了点浮夸,可我看到最后怀疑这是悬疑侦探吗?
故事主线也太不清晰了,倒像一部哲学片,满屏的装逼技能。。。
影片最大的槽点就是剧情,和第一部差了一大截,导演是去富士康实习了吧。
你给我解释解释凶手是如何志同道合的?
为何要杀害无辜人的性命?
最主要的是根本没交代是如何怂恿逼迫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一个个往下跳?
有意思么。。。
影片完全没有侦探点呢,谁能娶到江一燕是五百年前修来的福分,呵呵!
从开始挖地道就预感此剧没有逻辑,那个监狱在二楼,一面走廊,其他两面是隔壁监狱,都能挖地道就叹为观止了,果然越看越不知所云故作姿态太多了,整个布景道具充斥着廉价的舞台效果,实在没办法融入剧情,香港电影落到如此地步,还是编剧导演的问题,太急功近利凑几个卡司阵容就急急忙忙搞出来圈钱,也许现在的观众看得多片了对电影要求太高了吧,反正我是看不下去没看完就放弃了
整体节奏缓慢,说直白就是镜头拖沓,镜头量少,也就说信息量少,这对于标注为:悬疑 / 犯罪的电影来说简直不可原谅,基本没什么悬念,坏蛋一出来就知道是他了,如果在明示凶手的前提下,那么作案手法就无比重要,可惜作案手法简直是渣!人物性格单调,没有什么值得挖掘的深度,简直贴标签!情绪调动更是惨不忍睹,简直把观众当傻子,以为响一段震撼的音乐,众人重复呐喊就是能感动人?
简直幼稚!
这种情绪的力量应该是剧情推进,有逻辑地一步步累积起来,然后到达引爆点,最后引爆,这样才能自然地感动人,而不是你突然就爆炸了!
我感觉就像被人绑在椅子上,然后给你上了一盘菜,说这个很好吃,真的好吃,也不解释好吃在哪里,制作这道菜要多少工序,有什么难度,用了什么材料,有和高超的技艺,直接就塞你嘴巴里,然后还理所当然地说,真的很好吃!
说的是富商权贵剥削民众,草菅人命!但对于这个主题的铺垫压根没有!工人跳楼了很惨?
为什么跳,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卖儿卖女?
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饭就一个番薯?一天工作20小时,全年无休?
没有……反正跳楼了,衣服上写着XXX无良,还我血汗钱……我的感觉是:“好惨啊,跳楼了”“怎么了?
”“不知道啊,都跳楼了,还不惨啊。
”“为啥子跳楼了啊?
”“工资低吧。
”“工资低就跳楼了?
”,你起码都给一些例如被邻居鄙视,老丈人辱骂,妻子嫌弃,同事又排挤等等事件让一件事情达到死亡的高度啊,哦,你就拍个跳楼,然我来YY画面是吧?
突然就屠村了?
富商啊!
还是军阀啊!
有必要吗?
一家子能藏几两棉花啊?
对生意有啥子影响啊,烧了棉花不就得了!
人物简直了,以下高能,含剧透,不过剧透了也不怕。
林家栋出现得那么突然,那么道貌岸然,戏剧反转效果那么明显,他一出来我心里就想,完了,是他了……然后导演还安排了许多“怕你傻不知道”的镜头,我看得索然无味,悬念是啥??
似是而非!!
似!
而不是“是”!
更无解的是,你说教授因为扭曲的公义而走上错误的道路,还有一点点的合理性!
你TM前面没任何画面镜头渲染说他贪钱,到了临尾要结束的时候,你TM告诉我他不是为了心中所谓的公义而伤害无辜,而不是为了挽救5个人才牺牲1个人,而TM是为了黄金??
TM他后面穿越过来的吧?
灵魂附体了!?
原谅我的咆哮体……里面BUG无数……那傻逼警察,在医院那里既然开枪打了反派喽啰头子,居然还TM露脸,对别人笑笑,就是我干的!
帅吧然后等着别人带了一群人上来报复?
有必要??
你TM狙击手不能直接爆头?
那么远能打到握枪的手打不中脑袋吗?
干了谁TM知道啊!
最不能忍:里面唯一能看的角色——江一燕,这种做出肖申克一般越狱行为的奇女子,阴谋的发动者,居然在套上屋顶的时候瞬间变为凡人,惊慌失措……你干脆让她对一切镇定算了……这种人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个局,被铁锤敲手能笑,你……我实在不想说了……感觉绿巨人在核弹爆炸中徐徐走出,毫发无损,结果在去吃麻辣烫的路上摔阴沟里死掉了一样……结论:愚弄观众。
纯粹个人吐槽,有话说话。
侦探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其他的人都是错误的。
哲学老师的选择,是实力。
他有没有良知?
有。
他当时家里遭遇变故,很艰难凑出来一张船票,从此这张船票一直被他收藏。
他有没有想着要惩治恶人?
但是他为什么选择利用这么多无辜地生命作为代价。
很显然,他选择用牺牲一个无辜地人换取整个列车的平安。
而且不仅如此,他最终还选择将好处自己占有。
女囚选择让恶人后悔。
她帮助哲学教授造这个局,她最后煽动那个父子二人的关系。
李小璐选择一直追自己喜欢的人。
很努力地去尝试。
警察和那个学生选择配合哲学教授,以此为代价来惩治恶人。
侦探选择最终查明真相。
他排雷,这样不会伤及更多无辜。
这个时候,他和哲学教授他们是对立的,他是向着那些群众的,但是群众并不知道真相。
他不接受李小璐,他不接受女囚。
所有了解他的意图的人都扮演者他的对手戏,他所服务的真相、天理,最终收益的平民百姓,却并不熟知他,不懂他。
最后,他牵了一条狗,他真的活的像条狗。
这样太累!
首先,这部电影是值得肯定和推荐的,虽然有各种不足,但是作为华语电影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只是简单说说,我观影过程中,感受到的几点不和逻辑的地方。
按照影片的顺序来吧!
最初江一燕的消失,影片中轻描淡写,就以一个心理暗示作为原因,说人们只看到他们愿意看到的。
但是再怎么瞎,也不至于一个大活人运动到车旁边都看不到吧?
如果这一点忽略,那我提另外一点。
江一燕已经是一位被关押半年的囚犯了。
并且她自己的意思是,因为关押了半年,所以大家都忽略了对她的关注。
那请问,大人物来慰问那天,狱警会记得打开她的牢门吗?
如果没有打开,她是怎么逃脱的?
因为影片中,狱警发现她消失以后,是有一个打开牢门的动作的。
总不至于告诉我,监狱的牢门都不锁吧?
这是电影中,没有表达清楚逻辑的地方。
人物的设置问题。
郭晓冬的儿子,还有凤小岳,这两个整部电影都显得有故事的人,但是最终表现出来的故事,完全就是高开低走。
尤其是郭晓冬的儿子,感觉是埋伏了很深的线,但是几乎后面就断了。
难道就是为了最后让江一燕冤枉他的时候,可信度高一些吗?
凤小岳这个警察,有必要狙击松东路吗?
最大的问题是林家栋,并不是他演的不好,而是他一出现,我居然就猜到了他是凶手。
关键还不是因为他的表现,而是从影片的卡斯级别猜的。
刘青云是男主,不可能是凶手(如果真是凶手,那这部电影就是类型片了)。
江一燕是女主,不可能是凶手,剧情也明摆着告诉你她最多算同谋。
凤小岳卡斯级别不够,智商不够。
郭晓冬这种资本家,不会闲的蛋疼。
那么,能配得上刘青云这个级别男主角的卡斯,就只剩下一个林家栋了。
我被自己的分析惊呆了!
郭晓冬终于摆脱了文青范儿,来了一把民国富豪范儿。
以他的演技,这种角色驾轻就熟,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刘青云对于这类角色,也完全就是手到擒来,没有什么难度。
林家栋近年总是做王牌绿叶,可圈可点。
影片里给我最大突破感的居然是李小璐。
她给我的突破感,并不是演技,而是颜值。
她的脸到底发生了什么,影片的开始,我完全没有认出来她是李小璐,以为是哪个嫩模小演员。
我一度以为她只是开头出来打个酱油,最终万万没想到,她打了一整集的酱油。
消息的凶手不可怕,就怕消失了逻辑!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对所看的电影还是挺包容的,不是特别挑剔的人。
以前有不少被人评价说不好的电影,我看过之后会觉得其实还好(当然也不排除那些出名的烂片我都没有去看)。
然而今天,我在电影院看了《消失的凶手》,激起我多年没写影评的冲动。
我没看明白这部戏到底讲的是什么鬼,估计也讲不清这部戏讲的是什么鬼,如果有人看懂了,麻烦告诉我一下。
开篇是个监狱接受巡检,一个半年没出过牢门的女犯人消失,在墙壁上发现一个洞的入口,立刻联想到《肖申克的救赎》。
最终发现这个洞没有通向外界,女犯人(江一燕饰)是趁人不注意躲到了来巡检人的车底下。
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她的举动呢?
片中给出的理由是,人们只能看到自己所注意的东西,比如你手里拿的是个锤子,那你只能看到钉子。
她已经半年没被人出过牢门,所以大家理所当然认为她在房里没出来。
嗯,这解释挺有哲理的。
可我在想的是,为什么监狱弄这样一个大活动,连清点人数的工作都没有?
都没发现今天多出来一个人?
然后男主角(刘青云饰)作为警察,开始追这个女犯人。
这时冒出了一个大赌场的女掌柜(李小璐饰)她曾经差点要成为男主角的老婆,但男主角逃婚了。
她表演了一次听骰子的能力,最后这个能力用来发现炸药放在了游行队伍的哪个棺材里,炸药也没事,拔掉引线就可以了。
男主很快发现了女犯人。
她领着他听了一堂哲学课,关于公义。
一条铁轨山有5名工人,另一个铁轨上1名,火车朝有5名工人的轨道上开去,你会不会去移动铁轨,让之转向另一条铁轨?
上课的教授身上有伤,每天都要打吗啡止痛,命不久矣。
之后,男主与女犯人挽着手,如情侣般大晚上在街上走,到分开的地方要戴上手铐时,突然有人跳楼死掉。
男主立刻跑去看,转头发现女犯人跑了。
后来说女犯人越狱是为了帮死去的奶妈复仇,想让男主帮忙查案,这是开始。
影片背景是大萧条时期,为了稳定价格,掌控着一切的大商人命人将牛奶、棉花倒掉烧掉, 甚至不惜让自己的保安队去屠村。
还把工厂关掉再重新开,这样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招募工人。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大商人还是想筹划拿着黄金跑路。
可不断有工人跳楼,身上都写着这个大商人逼工人为奴,要求还回尊严的血字,工人不断游行引发冲突。
男主角要做的事情找出谁在策划工人跳楼,女犯人的目的是要让这个大商人后悔一辈子。
看着他们好像是一起弄大商人,最后发现他们之间没啥关系。
编辑真的是在说个很复杂的故事,问题是啥都没说清楚,很多情节根本无法理解。
比如说,女犯人要被保安队带走,男主二话不说就让带走。
结果转身骑了匹马过来抢走女犯人,然后上演了一出“车追马”的剧情,这匹马能上楼、能躺地装晕。
所以说,挡住让人带走是因为男主没交通工具吗?
影片里有个剪着半寸头的大姐大,是酷酷地保安队队长,我看她出场以为肯定会有一场精彩的打戏。
最后发现她在片中只拿棍子打了几下那个教授,枪都是拿来摆摆的。
她拿枪要杀男主,被暗处一个懦弱的警察打中了手,马上举手投降。
投降回去又喊了一帮保安队的人到警局去,枪哗啦啦几十条举起来,一直懦弱不已的警察突然反抗起来,跟工人一起吓走了这帮凶神恶煞的保安。
是的,吓走。
他们没枪,人数也不多,就凭一股气势吓走了这伙曾经屠过村的保安。
这种突然之间就奋起反抗,或者好坏突然转的情况,在这部影片里简直就是突如其来。
最后一次工人游行,保安队开枪打死一个人,游行的学生傻了,抱在一起哭泣,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眼看游行就要崩盘,保安队里一个人是好像是被他们的悲伤打动了,走出队伍脱下衣服给死者盖上,然后说了一句大意是,“够了,回家吧。
”以为游行要散了,没有。
这个保安突然跺起了脚,然后所有人跟着跺起来,气势挺整齐。
然后他们继续朝前走,保安队很神奇的让开了路。
那个酷酷的大姐大队长似乎不想认输,一直举着枪一动不动,游行的人从她的枪面前一个个走过去......所以,谁能告诉我,大姐大这个人物的价值在哪里?
还有,这伙曾经冷酷无比可以屠村的保安队,怎么就突然幡然醒悟了?
这边游行,男主跟差点跟他结婚的女人,一起在队伍里找到了炸药。
他们发现那个将死的教授才是坏人,在他的策划下,工人是被他的学生,以及那个懦弱的警察逼得自杀的。
他学生听他的我能理解,为什么那警察也要帮忙?
为什么要逼死工人跳楼呢?
目的是为了引发矛盾,逼那个大商人尽快携黄金跑路,因为教授想夺走这笔黄金。
这个嘴里说着公义,暗地里却只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教授确实是个大反转。
怎么查出来的?
没看明白......我更好奇的是,一个说不定哪天就会死的教授,要这么多黄金做什么?
金葬吗?
他可不是为了什么大义,他在最后还想用石头敲死男主,最终没下的了手。
然后男主醒来时,就看到他躺在了地上像是死了,怎么死的不知道。
女犯人在做什么呢?
大商人儿子之前作为嫌犯被抓了,大商人跑路前直接杀去警局救儿子出来。
也没杀多少,就杀了一个警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警察局就一个警察在家守着。
大商人儿子与女犯人关在对面,女犯人说自己知道了商人要跑路的事情。
大商人就对女犯人刑讯逼供,用锤子砸手,那镜头跟韩剧一部凶杀电影很相似。
逼供什么内容我忘了,最后他用枪指着女犯人,女犯人就说是他儿子。
趁着大商人离开的瞬间,(为什么离开我忘了,因为当时有点看不出下去想走的冲动,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下来了........),女犯人扣动大商人儿子的扳机,射穿了自己。
回来看到的大商人失去理智,打死了自己的儿子,从此追悔莫及。
女犯人达到了让他痛苦一辈子的目的。
大致就是这些内容,其中还有通过类似填字游戏的预示将要发生事情的情节,我也没明白那情节存在的价值。
另外,这部戏还是个3D,我也不知道意义在哪里。
因为除了一个往楼下看的镜头,让我这个恐高的人觉得有点怕之后,原本应当非常刺激的列车追逐戏,也没一个炫酷点的镜头。
好了,吐槽完了。
当然,也可能是我脑袋不够用,智商偏低看不懂。
整个故事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
学学谷阿莫吧:一个和男主角神交已久的女主角为了给奶妈报仇,和一个爱财的大学教授,利用想报仇的一个打酱油年轻人和一个假正义的警察,策划了逼人自杀陷害大魔王的复仇计划。
最后,男主角带着单相思的女配不负众望的查清了真相;女主角则自杀让大魔王误杀自己的儿子而愧疚终生来报复大魔王。
男主角带着女主角的尸体回到监狱。
接下去我来说说几个角色吧我是分割江一燕演的女主的分割线-作为一个资深的犯罪片爱好者,我一上来就懵逼了。
这样就越狱了?
哪儿跟哪儿啊?
来视察的高官是托吧!
不然怎么这么容易就出去了?
然而,我错了!
我高达140的智商居然猜错了!
(编剧你出来,我们好好谈谈!
咦,我的板砖呢?
)还好后来有解释,为什么这么容易躲车底啊?
因为“人们只会看到你们想看到的”,TM监狱守卫想看到的不就是有没有越狱吗?
再说谁家视察的时候可以让高官的车停在囚犯的边上啊!
你TM一个月不出门人家把你忘了,可不代表你就隐身了啊!
好!
你有女主光环,想隐身就隐身,想挖洞就挖洞,想装逼就装逼!
我给你打98分,1分扣没有马震,1分怕你骄傲!
---我是羡慕刘青云演的男主特异功能的分割线---你丫是有特异功能的吧。
可以和动物说话对吧。
那尼玛还推理个屁啊!
直接问问那匹马兄弟不就知道马厩有尸体了?
直接问问平安不就知道谁是凶手了。
案情分析TM就是忽悠老板玩的吧。
好吧,其实真的不怪刘青云,他的演技是在那段催眠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啊,一秒钟入戏!
这才是我们的影帝!
就是影帝实在是很喜欢瘦瘦矮矮没胸没屁股的女孩啊(参考影帝老婆和女主的身材)!
我是完全看不懂林家栋演的教授为什么要钱的分割线---前半部分还是满出彩的。
尤其是上课的那段,这才有民国时期的大学该有的风格,尤其是讨论那段撞死一个救五个和推下一个救五个的时候很有feel!
不过从中间开始楼就歪了,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一个死要钱的人了啊!
这TM转变也太快了吧。
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啊!
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可能就是吗啡的原因吧!
所以: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我是心疼李小璐全程打酱油的分割线--拆炸弹不用剪刀,拆炸弹不用剪刀,拆炸弹不用剪刀!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除了这段之外我就看不懂她在做什么了。
还有,催眠真的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就可以的!
--我是完全没认出郭晓冬的分割线--史上最可怜的大魔王啊,没有之一。
你说你征地就征地,为了征地杀些人也不是没有过的,但是杀了人没拿到地我就看不懂了,你特么就是去杀人的吧,不是冲着地去的吧。
再说说你手下的保安队,神转折啊,当初屠村都没有手软的,因为一个胖子死了就叛变了?
你拖欠他们工资了吧,就说有些钱不能省不能省,省出事情了吧!
BTW,孙佳君短发好有feel,我无耻的硬了!
本来是在几天前就用万达停电作为补偿的“贵宾券”买了预售,结果去取票的发现居然是火星救援,仔细回想就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手抖买错了电影票。
当时看到票的感觉真是恼怒恼怒恼怒。
立马查了影讯,《消失的凶手》排期少之又少,27号上映,有家影院甚至今天排完就跳到了12月1号才有。
后来一查才知道,这算是各大影院对乐视新品营销手段的抗议?
回正题,这么好的片子。
我记得之前的《消失的子弹》上映的时候没去看,但是后来看了三遍。
跳过杨幂不说,真的是一部国产推理佳作,完美犯罪完美布局,一个精打细算的女人。
子弹的破案成功少不了江一燕完美犯罪的自首,算是点醒了刘青云?
《凶手》围绕江一燕展开,开头越狱的梗赤裸裸的照搬《肖申克的救赎》心里还有点失望,结果看下去会惊奇的发现,完全不是的。
《子弹》围绕案件展开,破案的每一步牵引着你走,结果和凶手都让人觉得出乎意料,而《凶手》则完全不一样,先把结果甚至凶手告诉你,然后带领你去探究为什么。
为什么霍教授要自己亲口告诉松东路。
颠覆了之前《子弹》的做法,真的,影片开始一半我已经在心理默默赞叹了。
就像上一部《子弹》,《凶手》反复提到了公义,何为公义,“火车难题的引入”,以及影片最后东路和霍教授火车的戏份,东路巧妙的避免两辆火车相撞带来的巨大损失,算是“火车难题”的另一种解答吧。
然后就是影片的配乐,很赞真的很赞,每一段都起到好处。
至于3D效果,除了赚钱没什么必要性吧,当然可能是因为刚从万达的IMAX厅转场别的影院,没有很好的感受到3D效果的原因吧。
刘青云这个老戏骨,演技赞。
刘青云和江一燕的感情戏也很赞,也只有像傅源这样聪明的女人才会懂松东路,所以松东路在最后看到那封空白的信的时候其实是后悔到痛苦的,虽然清楚跟着自己的女人不会有好下场。
火车快要到了,让我们好好走完这一段······
金钱引发的血案“金钱”是什么?
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理解为面包米饭,那难免对于“金钱”有点不尊重。
很多人只是看到金钱的表面,而金钱的本质应该是对于资源分配的一种权利。
世界存有人才、自然、文化等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物物交换的方式无法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
于是我们寻找金钱来作为衡量标准,企图以量化的方式而达到最高的效益。
这部影片穿插了网易公开课《公正》中的“火车难题”。
这也谈及到资源分配的问题。
第一种情况,我们作为火车司机,许多人都赞成牺牲一人救活5人,这就是边沁等人功利主义所主张的内容,把一切东西量化,从而计算出对社会产生最大效益的结果。
而在第二种情况,我们变成一个旁观者,我们不仅只有两个选择,而是拥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开始关注到人生命能否作为一种资源?
如果可以,选择什么标准衡量?
我们如何对一个人进行估价,是以人一辈子的时间还是对于家人的重要性,亦或是其他?
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们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这个问题的讨论很有意思,也很能提升电影的境界。
但是电影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止于教授的一己贪欲和松路的自我牺牲。
如此平面化的人物性格塑造和剧情发展很快耗尽大家的兴趣。
从教授角度而言,大boss 既然设定为一个哲学教授,性格中必不可少的是文化人的理想主义和政客野心之间的冲突,虽然影片中打着“公正”的旗号谋取金钱利益,只是把生命资源转化为教授一人的私欲分配,这种摆明错误白痴的做法只能遭来观众的吐槽和谩骂,但并没有引起思考。
相反,如果教授把用生命换取的黄金又进行新一轮的资源分配,分配中遇到各种挫折,理性主义被一点点击破,教授在原来牺牲生命的基础上一点点失去别的原则,最后成为另一个“高敏雄”。
这样纠结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
从侦探松路来看,他选择自我牺牲在我看来是一种对于问题的逃避。
这就像是一个沙漏,各种问题像沙子般逐渐聚拢到最小的口,但穿过这个口却带来更多问题。
选择自我牺牲也是如此,虽然解决当前问题,但是未来他家人的安置问题,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问题又如何衡量?
在金钱引发的斗争中,高敏雄拥有黄金,而教授则拥有群众。
此处的群众包括工人、学生、警察、农民等。
为什么教授有能力让群众死心塌地服从他的安排呢?
无论是选择自杀他杀闹事等?
让群众们牺牲生命想要换取得又是什么?
还不是对于自身资源利用的自由。
他们看出高敏雄倒闭工厂又重开工厂的阴谋,经历了屠村的悲剧,接受文字解谜游戏的浸染……教授正是利用他们对于自身资源利用的渴望,在群众们迷茫之际加以方法的指导——跳楼,以换取更多的舆论的关注。
像是去年香港的“占中”游行,参与者往往以为是为“民主”、“自由”而战,但是背后往往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一切。
“占中”游行后股市大跌就是表现,根据物质守恒定律,金钱和物质一样,不会凭空产生或者消失,既然金钱在香港消失了,肯定就是转移到另一群人的手中。
这部影片也是如此,教授利用舆论力量策划一场类似于富士康几连跳的事件吸引眼球,从而发动一场游行,企图制造混乱以转移金钱。
问题:女主半年时间时间挖监狱隧道的可行性?
半年不出门被无视的可行性?
以及女主报仇计划的可信性?
最后大boss意图和行为的不可衔接性,前面也有提及。
侦探主角的平面化,像是柯南剧场版发展趋势一样,主角日益神化,而凶手日益弱智化。
动作、犯罪、悬疑的元素辅之以刘青云的影帝级演技,这就是一部成功商业市场卖座片的高配,李小璐、江一燕泼辣和温婉围绕松东路左右,凤小岳、郭晓冬等演员用传神演技雕刻出众生相的富商、警察、教授、学生就好像这座城市的移动浮雕,轮廓鲜明、入木三分,正是他们准确的诠释才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三星全给江一燕,漂亮
此片最大的贡献就是江一燕这个bitch终于挂了,就是在《四大名捕》这种烂片中她的演技也是最烂的,真心希望江一燕滚出电影界
稀烂
不是水军太多了,是屌丝太多了
天马行空,狗屁不通。 和老婆在福建旅游时看的,看得人昏昏欲睡。
很多情节看起来像盖里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我称此片为中国版福尔摩斯,部分情节和画面都有模仿大福,但是放眼全片,剧情还是很不错,另外,国语和粤语配音都不是很好。
乐视送的票,看了50分钟受不了出来了,垃圾剧情,各种bug
牵一发而动全身……
还可以 出品人智商堪忧
以命为代价的复仇方式
一般
松东路骑马带着傅源的追跑部分干脆来了一段西部片的热辣风,那感觉好像是必胜客新推出的地中海风情披萨,有种混搭的浪漫感。让人意外的是,本片还加入了一长段踢踏舞场面。不是歌舞配乐的做法,而是在工人游行中用工人们单脚跺脚的动作来增强气势和节奏感。喜欢《大河之舞》的朋友会找到乐趣。
个人认为满分。国内满分,不和其他比占。
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片子了
中南剧场1001天河影院 3D 2015.11.29 18:46 短发女居然是孙佳君!unbelievable!!!13.19*2
模仿痕迹太重,推理太弱野心太大。刘青云与林家栋还是值得三星的
无论如何都要对罗志良导演始终坚持进行(悬疑)类型片创作而心怀敬意。这是刘青云的又一个“夺命金”的故事。
………
历朝历代暴乱充当先头部队炮灰的永远是学生和工人嘛,影片再不济好歹也是消失的子弹正牌续集,怎么豆瓣分数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