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是典型的政治讽刺电影。
政治讽刺脱口秀的主持人在观众的起哄下宣布竞选总统。
既然人家本来就是干讽刺这活的,竞选的时候自然要吧对手大大的数落一番。
尤其是在竞选辩论时的一场演说相当精彩。
在大堆看似无厘头的描述之后一针见血,倒是很值得学学。
加上之后面对媒体的率性,以及巡回演说中唱着的讨厌两党的歌,想必是很讨好那些整日在底层抱怨的观众的。
政客是职业说谎家,现在有个不忌讳说真话的人出现,自然就会很兴奋了。
至于后半部分就平平了。
这家伙在投票系统的bug下赢得竞选,真的成了总统。
而系统设计者之一的女工程师还是想办法告诉了他真相。
于是总统诚实地宣布了结果,回到了电视里。
这部分大约是想表现下人性中的真诚,可大家是冲着讽刺来看这电影的,没了讽刺也就没啥兴趣了。
另:在这个2流演员当过总统,动作明星当着州长的国家,也许真的有一天会有个喜剧演员来领导大众。
一次投票方式的创新,一个计算选票系统的错误,一个为了公司抑或是私人利益而捂着耳朵粉饰太平的IT公司老板;一个演而优则“仕”的喜剧演员,一个不甘真相被埋没的项目主管;再加上美国四年一次的选举“闹剧”,汇成了一出对美国民主政治的讽刺大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Tom Dobbe应该庆幸自己最终选择了回归电视屏幕。
虽然为此,他可能丧失了4年的白宫生活;但他得到了一段爱情,也得到了往后更大的成功。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他选择了隐瞒真相,谁知道会不会有另一番精彩呢?
是的,也许他真的有这种才能,毕竟,作为一个总统,并不是一个人,幕后其实是一群人,很多时候,总统可能也就是一个新闻发言人而已。
但是,关键是,Tom最后还是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心,一如他开始决定参加总统选举那样。
不管他是否自信自己有统领一个国家的能力,他至少清楚自己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尽管不知道真相前,他也曾想过把“愚弄”观众,改为“愚弄”政客。
合适的位置——也许并不是外人看来的最好的位置,so what?
我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电影看一半就憋不住跑出来写影评……。
以下是我看到1:10左右的时候写下来的短评:“基本可以算6星了。
妙就妙在女程序员的出现,让这部片子加了很多人性元素在里面,否则就只能是部稍有妙想的美式爆米花喜剧罢了,总统本人的反应,公司的反应和程序员本身的反应,都让这部片子真正的有血有肉了。
哗众取宠的演讲片段是典型的美式噱头,真实性微乎其微,但居然有人以为这是精华……”然后当我多看了几分钟以后发现剧情急转直下。
并没有按照我YY的那种人性推敲片狠狠演上几把,剧情并没有像DOBBS的竞选辩论演讲那样,不光找准G点,而且还狠狠的猛戳了一把,只是像个找不准重点的freshman一样粗略的浮游而过,漫不经心的输掉了全垒打。
如果女程序猿继续YY纠结,DOBBS和她没有任何暧昧,两人包括整个团队就仅只是纠结于正义和民主之类哲学命题,然后轻则温暖鸡汤型心灵片,重则团队内部窝里虎斗最后以赢家收场好好上一节政治流派课——那么这片本该是多么清新华丽呀。
就类似于HOT FUZZ式的剧型急转,从嗷嗷叫的噱头美剧,到严肃认真的人性文艺片,该是多么美好的收尾,而且轻松和反思各占一半,观众看得不费神,演员演技全方位,简直是讨喜死了!
唉西,这片本该这样演来着。
其实里根当选之后,就为360行的状元们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也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娱乐。
比如,如果一个脱衣舞娘当总统,那大家有很多的漂亮桌面可以下载,而且只有性,却没丑闻,多好。
如果一个笑星当总统,他会说:政治家像尿片,得勤着换,这样才能保持清洁。
为什么政治家不像运动员一样,在衣服后面贴上赞助商的名字再开始竞赛?
我没有和人发生关系,虽然我很想……Nasa花了3千万美元来研究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能写字的笔,而俄国人用5美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铅笔嘛!
立着写倒着写都好使,喝5瓶伏特加之后,还能写。
……那政治就还会沉闷吗?
在美国,每个人都知道政府的无能,每个人也都知道需要改变,每个人也都能滔滔不绝的控诉令人失望的现实,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美国总统的。
Tom Dobbs的确是一个talk show的好手,他总是能一针见血的刺中政府的痛处,他总是能很好的调动民众的气氛。
然而当那些十分解气的言论让你笑得前仰后合后,似乎他也并没有提出任何改变这样的状况的措施。
他只是不停的批判,不停的挖苦,不停的讽刺而已。
也许作美国总统并不需要太多的本事,因为这本来就是政治集团集体决策的,但显然Tom Dobbs不适合这个位置,因为他过于诚实。
虽然他对第一次见面的Eleanor Green的态度之好以及之后对她的牵肠挂肚和Eleanor Green对工作的热爱程度一样的不可思议。
也许Tom Dobbs就应该作一个talk show主持人,他不适合礼节性寒暄,他更适合尖酸刻薄。
那个关于内裤的笑话,还真是充满智慧。
电影的后半段让Eleanor搞的像一部动作悬疑片,但笨手笨脚的反派让这个假设没能成立。
影片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还不如那几段talk show精彩。
一个方式比较有创意的comedyp.s. 美国人怎么老喜欢拿总统开涮..剧情还在开展时我就跟J说要是我我就不说其实我心里还在暗想这女的有病竟然一定要说出去不顾影响要是我我就先去迅速了解一下各位canditates然后迅速decide要不要不说要是不说就要在Delicacy敲一笔敲完了迅速修复系统然后要死了再在自己的人物传记里面写我改变了美国历史,当然,前提必须是Tom是一个优秀的总统可是我只跟他说了句 要是我我就不说说完我立刻觉得被他鄙视了。。。
切后来她竟然跟Tom说了哎。
不说就当总统了,但是老了会得心病。
还是说好,说完就成就了我的英雄形象了。
有名有利还没有压力。
完美。
我说他沉默。
然后剧情就这样走了,跟我说的一样哈哈哈哈哈哈你个老不死的
Bobin Williams,名字和坏小子Robbie Williams很像。
以至我最近才知道曾经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唱Blame Canada的是他而不是后者。
就个人而言,我觉得这部《年度人物》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整个故事背景可以用老套来概括,但是具体的情节和演员的发挥还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好久没看到罗宾·威廉姆斯的片子了,从这部看起来还是宝刀不老。
能在好莱坞站住脚跟的喜剧演员总要有两把刷子。
金·凯瑞据说曾经每天花费几十分钟对着镜子练习做鬼脸,才有了在变相怪杰里的惊人表现;本·斯蒂勒更加全面一些,但是他如果演一个倒霉的痴情小人物总是让人觉得莫名的合适;罗伯·施奈德通过《憨直舞男》一下子走红,面无表情的样子倒是很配塞翁失马的剧情;至于史蒂夫·马丁,演起蹩脚自恋的人物也是轻车熟路。
相比较他们,罗宾·威廉姆斯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欢笑带着温情的感觉,就如很多人说的——“笑声中含着眼泪”。
最喜欢的罗宾·威廉姆斯的电影是Jack《家有杰克》,讲叙一个以四倍于常人速度成长并且衰老的孩子的故事,一颗流星的故事。
到现在还记得一个有些秃顶的中年人模样的罗宾·威廉姆斯背着双肩书包,踩在马路牙子上自娱自乐的情景。
虽然大导演科波拉和罗宾·威廉姆斯没有为这部电影带来很高的票房,但却是一部经典的含着泪的喜剧。
罗宾·威廉姆斯是个天才,天才的演员,诙谐的句子脱口而出。
在《早安·越南》里面其实他就已经崭露头角。
然而天才却并不等于大师,相比较其他人,年少得志的罗宾·威廉姆斯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沉溺于酒精不能自拔。
但是,正如同他的电影一样,他顽强的又站了起来,诚实的面对自己的过去,把人生演成了一出眼泪中的喜剧。
成功的演员有很多,但不都是天才。
就像金·凯利,无数次梦想着奥斯卡的小金人却始终难以如愿。
我觉得金·凯利是喜剧的天才,但却不是演员的天才。
为了心目中的小金人,他一度放弃了喜剧,转向《楚门的世界》和《美丽心灵·闪闪内涵光》之类的片子,却都没有预期的成功。
以至于又要回过头去《上帝也疯狂》一把。
又像强尼·戴普,他可以是蒂姆·波顿孤独奇幻世界里的主人,却总不能被主流观众完全认可,以至于《加勒比海盗》系列的成功对于他而言也许更是个苦涩的讽刺(还好他没有因此拿到奥斯卡奖)。
罗宾·威廉姆斯似乎从来没有为自己在观众眼中的形象过于担心,我喜欢他在《死亡诗社》里的魄力,在《勇敢人游戏》里面的无畏,我更喜欢的是,他看起来狡狡黠但却诚实的笑容,他滔滔不绝但是善意的一个个笑话。
战胜自己的天才,就是大师。
罗宾已老.言语中的笑料尚可.可惜罗宾已经没办法让我们笑得太多.拿政治说事是美国人强力的调侃材料.好玩又充满黑幽.比较喜欢罗宾竞选时的那几次演讲.
电影《年度人物》(The man of the Year)这里特指2006年罗宾.威廉姆斯的版本。
这是个好名字,估计很多导演都爱用。
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顺手买来,因为罗宾.威廉姆斯曾经给过我《逃离魔幻纪》、《窈窕奶爸》、《小飞侠》,他对我有种特别的意义。
等回到家,这片子给了我两大惊奇。
一是它居然转录自俄罗斯版,俄罗斯人甚至给它压了一条俄语文配音的音轨道。
二是豆瓣居然没有人看过,被我抢了头名。
如果没有罗宾.威廉姆斯,在十分制下,这部片子可能只有四分,也就是说它是一部纯粹的烂片。
有了罗宾.威廉姆斯则可以勉强评到6分,那是对罗宾.威廉姆斯演技的肯定。
他现在似乎成为了烂片救星,专门下凡打救这些本来无可救药的片子,好让投资人晚些跳楼从而降低美国的自杀率。
《年度人物》的故事老到不能再老:脱口秀明星罗宾.威廉姆斯经常在节目里讽刺政治人物,屡遭好评。
观众HIGH了,就难免说些疯话,类似:您为什么不去参加总统选举呢?
结果,罗宾.威廉姆斯说着说着就假戏真做了起来,参加了总统竞选。
花开两朵,当时美国已经实现了电脑计票,承办选举的公司里有一位动人的程序员姑娘发现了系统有BUG,统计结果因此会出错。
她向公司CEO投诉了这件事,但是被封杀。
花又开回来,罗宾.威廉姆斯在系列巡回演讲中并没有捞到多少得分。
但是,在投票前进行了公开辩论中,他充分发挥了他脱口秀主持人的专业水准,大出风头。
言大众心声,赢得掌声一片。
一般来说,他在那一夜闪光完毕也就算了,大家都知道他作为独立竞选人出来的目的就是替美国人民出口恶气,但是脱口秀主持人都能当总统的话,脱衣秀女郎都可以当国务卿了(当然,历史上的确有脱衣舞女当议员的事情发生过)。
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罗宾.威廉姆斯以57%的绝对优势在三人中压倒性胜出,成为下任美国总统。
在总统预备期里,那位程序员姑娘找到了他。
身为钻石王老五,他莫名其妙地爱上了这个有些错乱迷惑的姑娘。
当然,他也知道了真相。
面对姑娘和总统宝座,他会选择什么呢?
罗宾.威廉姆斯本来就是脱口秀演员出身,所以扮演起这个角色驾轻就熟。
难道他这一次没有大量讲黄色笑话,反而多了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影片因为有了他才让人看得下去。
小布什最近两年来风水不好,触了霉头,这部片子本来的用意怕也是想从这里入手,吸引美国观众。
不过,以这部片子本身的质量,怕是根本打不赢《波拉特》。
美国群众对于玩弄总统已经毫无兴趣,他们似乎更喜欢看哈萨克斯坦人波拉特先生如何在美国出丑。
尽管片子不好,但是我发现了一种观赏的新角度:和《星球大战》的音乐一起欣赏。
不是要你边看DVD边放音乐,而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回想《星球大战》的主题曲。
罗宾.威廉姆斯的闪亮登场,那是星战的第一乐章。
简短的过度以后,进行曲一般的音乐和电影里罗宾.威廉姆斯的节节胜利完全对应。
然后是一段柔和的音乐,电影里出现了爱情的小火花。
一阵不和谐的音调,预示着电影里邪恶势力的出现,双方展开了斗争。
最终,罗宾.威廉姆斯去职,回到自己的女人身边,乐曲在几记鼓声中干脆利索地结束。
这就是一个美国式故事的节奏,和《星球大战》的音乐完全步调一致。
我猜中国观众会不大喜欢这部片子,因为罗宾.威廉姆斯的脱口秀速度实在是太快,字幕很难跟上,而且我看到的版本里字幕翻译质量并不高。
而他的美式幽默可能对于美国人来说每句都意味深长,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显得莫名其妙。
但是有爱情,片子有段动人的爱情这也就够了,不是这样吗?
不知道爲什麽,很多電影在描述本身的主題之外要還要加入其他不同的元素,特別是愛情這一方面。
我想這部電影也不例外。
本身是一場政治鬧劇,偏偏加入了有少許感人的愛情故事。
我不禁聯想到是否要用純潔的愛情來襯托這骯髒的政治,恕我想得太多了。
Dobbs到最後還是放棄了江山,要了美人。
先不說美人,看到后半段,我們都會想到結局,就是Dobbs會把真相說出來,放棄做那個位總統的位置。
但出人意表的是,他竟在talk show中向世人告白——一個talk show jester要當選總統了到他在talk show節目裏對大家說“謝謝大家支持,因爲電腦出錯,其實我不是總統。
”這是多麽的玩味。
這不是一部喜劇片,不過憑著主角幽默的臺詞博得了眾君一笑。
在沉重的政治話題面前,有時幽它一默也挺不錯,可惜我國不行,國情不一,開了玩笑要入“文字獄”的。
不扯遠,片中Dobbs作爲節目的主持人,雖然愛開玩笑,但是他爲人是正義的。
這一點和女主角Eleanor Green不謀而合,這正是片子發展到後面事件的原因(當然不排除Dobbs本來就對自己沒有信心當選總統,結果出來后他也覺得unbealiveble)。
最後,真相大白了。
Dobbs做回了自己talk show的主持人,還娶了Eleanor Green。
試想你如果有了美人又有了稱心如意的工作還會去做總統嗎 ^-^
……喜剧照进现实,乌克兰已经有喜剧演员当上总统。
整个故事的构思很好,可惜许多情节,细节处理过于敷衍, 使得整个电影显得平庸。
平民总统
i love those jokes
牛……
做不做得到,其实自己心理最清楚。
有趣的脱口秀以及美国的民主和言论自由。
各种精彩小段子~~
个人觉得让这哥们做美国总统蛮不错。
尿布用久了就得换,因为同样的原因,政治人物也一样
有些位置是不适合自己的。
听力练习
06年就预言了一位草根候选人横空出世以与众不同的言论以及互联网的支持当总统,牛叉的政治预言啊
强烈推荐,美国人玩这个东西很有水平,就像前一段的《感谢你抽烟》,对白风趣幽默,高潮迭起,精彩的小幽默层出不穷,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美国民主政治、选举制等等的一些幕后问题。喜剧老男人Robin Williams,我很欣赏他!
政治+幽默
我还是希望有脱口秀主持人可以当总统
美国的一方面
真正的政客可没一个这么诚实,好政客都善于说瞎话,过于理想化。美国式幽默和美丽的女主角是亮点
罗宾 威廉姆斯 优秀的喜剧演员 宝刀未老..... 他的片子 总让人笑得很舒服和温和. TALKSHOW的段子果然精辟...
BECAUSE THE FUTURE IS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