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回到家中小小房间。
开大音响,把灯关了,静静地把《大雄与绿巨人传》看完。
现在长大了看多啦A梦,发现总是会有泪水。
越来越喜欢大雄,这个具有一切平凡缺点却异常善良的男孩。
看着他与多啦A梦在一起经历了很多,还有他的三个朋友们,总是不舍得他们长大,十多年过去了,这群从来长不大的小孩们一直是我们的最爱。
发现漫画里面更多加入了对当今世界的警示与启发。
今次的主题跟越来越差的环境有关,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按照目前形势发展下去,地球会毁灭的可怕景象。
更多的是,作者用唯美的画面,表现了人与绿色之间的互动与和谐。
或许,这充满了作者对人们的呼吁与期望。
战争在片中变得更加恐怖,恶性循环的互相报仇只会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把自己毁灭。
互相扶持,才是永恒的爱。
还记得木木身处危境时,大雄将一桶桶水泼到根上。
每次都是那么艰难,每次的成效只是一点点,但他仍然坚持,即使自己被累得不成形。
“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呢?
”公主愤怒地喊。
“不知道,但我只能这样做。
”摔倒在地上的大雄昂起伤痕累累的脸。
最后,大雄望着一路看着成长共同经历磨难亲如弟弟的木木,还是含泪放开了双手。
因为深爱,所以舍得放手,让它去看更大更美的世界。
亲爱的大雄,什么时候,你已经成长成这样令人心痛的一名男孩子。
望着你忍泪的双眼,颤抖的下巴,就觉得你是夜空中最光亮的那颗星。
虽然你粗心,偶尔懒惰,但你将会是一个善良的男人,保护静香直到永远。
至于多啦A梦,听说最终话时你会离开大雄,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你的缺席。
一起成长的大雄不知又要掉多少眼泪。
听说是如此,多啦A梦坏了,停掉了,可是如果要维修,就会失去以前的一切记忆。
那么,多啦A梦是真的要向大雄告别了。
护航了这么久,大雄也应该学习一个人长大了。
每次看多啦A梦的电影,总是学到很多看似简单实际深奥的道理。
但所有的,都仍然是爱。
P.S. 最喜欢这样的夜晚。
窗外倾盆大雨,而我安逸地坐在温暖的昏黄灯光下。
静静地,安稳地,我知道我总有个避雨的地方,一个充满爱的地方。
哆啦A梦的电影看了很多,刚刚看完大雄与绿巨人的传说,盼望很久的电影,因为中国不上的原因所以一直从三月等到了现在,大雄的恐龙以及魔界大冒险一直没有给我带来剧情上的惊喜,不如以前看到的猫和狗的王国和风使者。
刚刚看完的绿巨人的传说完全是一种震撼,延续了魔界大冒险的风格,越来越生活化的哆啦A梦,在电影里面不同的表现,将故事延续。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结,从过去到现在,慢慢的将哆啦A梦的电影版看了遍,慢慢的故事开始走感人路线,已经不适合儿童观看,适合哆啦A梦迷年龄偏大的人欣赏,故事情结的复杂化,对事物的理解都区域成熟。
而这次故事中,全环保的主题,迎合了当今世界的变化,木木的造型虽然不是创新,在藤子·F·不二雄的漫画中也出现过,但是却不同于任何哆啦A梦的小角色,不同于风子,不同于小一,跃然纸上,但带来的确实一种感动,是近年来哆啦A梦电影里面最打动人的剧情,在大雄为木木取水,和木木变成绿巨人之后不顾一切解救这个生命完全显示了一种团结友爱的精神,而这样的感觉并不是中国垃圾动漫中单纯的露骨的友谊,而是潜移默化的在故事发展中慢慢表现出来的。
木木的成熟也慢慢的让大雄成熟,细细算来大雄到现在也该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而他的故事却一年又一年的吸引我驻足,期盼。
哆啦A梦在这部电影里面的生活化让人关注,延续了上部魔界大冒险的造型,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了,变的更有人情味,有点毛绒玩具的意思。
电影里面没有赋予他更多的道具,而是让故事变的曲折起来,不再是以前战斗最后的敌人都是哆啦A梦的游戏,道具的变少并没有是剧情变的生涩无味,而是加大了团结友谊和爱的力量,在力量的历练中慢慢的克服困难,让人看到希望。
每次最吸引我的就是大雄这个角色,很小就希望自己也有一只机器猫,能让生活变的多彩,而大雄的改变却并不单单依靠哆啦A梦,自己本身就在发生变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加深了五个小朋友的友谊,虽然有时候略显懦弱,但是却是有情有义,最坚强的人。
感触很深刻,但是无法多加评论了,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这个蓝色的机器人,同样喜欢新的电影,绿巨人的传说。
好不容易在我们国家的影院看到了引进的版本,很是高兴。
要知道这比起很久以前真的算是一个进步,虽然我们还要比国外晚一年多,但是我知足了。
多啦A梦最好的绝对是漫画,节奏感和幽默感都体现得最好,但是动画确实借助音乐和效果实现了更好的气氛渲染。
这部《多啦A梦大雄与绿色巨人传》实际上是藤子老师一个小短篇的延伸。
在原著漫画里,树君没有绿茸茸的身子和包子般的脸,就一个绿毛团加上四肢,还有个长长的鼻子,而且远没有这只会gigi的小东西吵闹,基本是幼齿般的出木杉,特深明大义。
最后是靠小树说服了外星人,最后挽救了地球。
机器猫和大雄同学基本没有起什么作用。
但是到了剧场版,总的凑时间吧。
于是就特别蹩脚地叫入了一个公主,加入了老蘑菇,加入了什么绿巨人,加入了什么原住民。
最可怕的是这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逻辑,没有任何深入的角色刻画,人物性格背景都是一样的苍白单薄,甚至连剧情的发展也是凌乱不堪一团糟。
给这个编剧0分都毫不为过,真正是无重点无亮点。
差点就毁了一部片子。
还好多啦A梦本身魅力够大给挽回一点颜面,因为其中的喜剧成分给孩子的快乐是实打实的。
前半部分确实挺好看我也乐在其中。
至于什么说教,什么环保。
多啦A梦说的从来都不少,只是没有宫崎爷爷那么狗血。
但是多啦从来都离不开环保这个传统的。
其实从那个漫画短片中,作者就在传达一种万物互相依赖而生的观念。
只不过在这部剧场版里加入太多什么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之类的蹩脚思想,使得作品本末倒置混乱不堪,说来说去还是编剧毁了这个很好的题材。
在未来这个问题上,多啦A梦的世界永远是乐观的。
一个他们相信科学的力量,二个他们相信有未来就有希望。
所以这个系列的主角是一支来自未来善良的狸猫和一群善良的孩子,纵然他们有很多缺点。
我觉得只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下一代就好了,把那种单纯的快乐留给下一代就好了。
至于剧情编剧怎么样烂,就留给我们这群尖酸刻薄的成人们在茶余饭后聊聊图个乐子吧。
放下现实中的浮躁和繁华,才能真正去感受存在于作品中的感情。
我觉得,这一部哆啦电影是偏向于全年龄向的,我看过这一部电影看过两次,一次是成长前,一次是成长后,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也许就是阅历的魅力所在吧。
小时候,只感觉到环境保护和冒险的精彩与有趣,但现在我却发现,这部剧不仅仅是告诫我们对于环境的爱护,其实也是一种对人性的追求和肯定,是对于和平的追求,是一种博爱精神。
以前总觉得剧中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长大了才知道要真正付诸于行动需要多大的勇气,才知道善良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拥有的,也许随着成长,自己变得冷漠了,再看看这一部电影,有多大的感触,才想起自己早已失去童年时的美好品质,才能真正重新拾回一切,重新用自己的一份坚守来面对生活。
最后的结局是电影的一次升华,而不是缺失,实际上,缺失的是我们自己。
去电影院看了剧场版的哆啦A梦,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在大银幕上看到A梦跟野比,真的好激动。
大概是同病相怜的关系,一直觉得自己就是野比,只是没有机器猫罢了。
就像《变形金刚》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一样,机器猫的漫画也是我儿时仅有的慰藉。
我喜欢那个悲剧的结局,野比是个精神病,机器猫是他幻想出来的……上海译制片厂的配音,不错。
现场很多小孩,不时发出尖叫。
后排的评论音轨好业余,旁边的中年男子吃着爆米花,好吵。
9.8.17下写于外公家
和前几个替写的片子来看,表情好很多了,变细腻了,甚至还有出彩。
小树刚刚出来时候好像七仔剧本扩展好多啊画风和技术优势真是和原来不可同日而语啊。
小树长成之前野比没带眼镜的那个眼睛,画的好细。
这个系列一直都很和谐~
爱上多啦A梦,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有过幻想的年龄,希望可以像大雄一样幸运有多啦A梦陪伴成长有过纯粹的热爱,在每一家书店里寻找漫画书当我们一天一天长大,知道多啦A梦只是我们的幻想当一天一天成熟,那样纯粹的热爱也已经一去不复返很久以来都只是会对别人说 我喜欢过多啦A梦仿佛只是喜欢过而已一部再单纯不过的动画片却让我感动的流了泪当大雄他们和木木一起战胜绿巨人当木木已经超越了植物本身而成为他们的伙伴当莉蕾摆脱了公主身份的束缚享受一个普通女孩的快乐当一切的一切都开始好起来当所有的人们都明白了绿色和平的真正含义当木木要离开大雄去探索广阔的宇宙当大雄笑着说好的我知道了当木木乘风而起离开地面当大雄接住木木的鞋子痛哭流涕当世界开始运转当时间恢复正常当大雄搂着妈妈的腰撒娇一样的幸福当多啦A梦幸福的扑向爸爸的怀抱生活是那么单纯而美好
带着惯有的小叮当式的思维,打开了这部我幻想中的奇幻旅程,电影播完,却给我留下了宫崎骏式的人文关怀。
可是,这算什么?
文化交融的典范?
还是自身文化的磨灭?
我这样说,并不是我讨厌宫崎骏的动画里“人与自然共同和谐”的主题,恰恰相反,《千与千寻》,《天空之城》这些早已是我如数家珍的宝贝经典,可是我却在公主刚出现的桥段里依稀发现了《风之谷》的影子,真的没办法接受这些发生在《哆拉A梦》的世界里!
小叮当一开场就把口袋里的物品打包送走,所以,后文所有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不再是那个神奇的口袋,而片子的主角也变成了“木木”——一棵会动的小树,一切的戏剧冲突都因它而起,而一切事件的归宿也因它而结。
纵观最近的这两部哆拉A梦剧场版,同样是引进创新元素的《新魔界大冒险》明显更成功,无论是新故事的完整性,还是对哆拉A梦法宝的继承,都可圈可点。
不得不说我很佩服编剧们敢于尝试哆拉A梦的新路子,在记忆中小叮当的近乎全能的神奇,大雄傻傻而单纯的可爱,小夫富家子的势利眼,胖虎爱揍人的暴躁,静香乖乖女的个性……已经陪我度过了我最美好的童年,无法想象,当小叮当成了一个普通人,当大雄不再鲁莽冲动,当小伙伴们都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这部片子还有什么可看的价值。
当小叮当也开始变得说教味浓重,这是文化的升华还是缺失?
这一部改编自《哆啦A梦》特别篇《春之章》的《再见了,树宝宝》,加了不少内容,典型的教育片。
每次以其它物种进攻人类为主线的教育片,都会引起人类观众的强烈反弹。
全宇宙的植物人代表大会,为什么没有地球的植物代表参加?
狂妄的植物人敢针对地球上的人类,我只问他们,怕不怕火和除草剂?
还是马勃老爷爷出来讲了一句公道话。
这次植物人搞的动静够大了,要把整个地球都染成浅绿色吗?
请出的远古黑魔法,威力很惊人,这不符合《哆啦A梦》的科幻风格。
高潮部分有点摸不着头脑,植物人就因为看到自己星球的古代废墟,就停止了对地球的战争?
植物人把后山附近搞得一片狼藉,怎么又突然恢复原状了?
既然地球的时间已经暂停,为什么地球自转还在继续,天色也变晚了?
为什么大雄种棵树苗也要偷偷摸摸的?
大雄的其中一本漫画的作者写着渡边步,那不是这部剧场版的导演的名字吗,导演也在片中夹带私货。
大雄的爸爸真是见多识广、见怪不怪了,见到小树人也同意让它留下来。
这次妈妈对宠物的态度是截然不同,就算在家里到处乱写乱画也没关系。
小树人也会丛林守护者的宁静技能。
植物人也说霓虹语。
植物人的城镇真有阿拉伯风格。
小夫在夏威夷学过开快艇。
部分画面还有宫崎骏的风格。
植物人的那个傲娇的莉蕾公主是堀北真希配的音。
这一部没有唱《哆啦A梦之歌》的。
一直从第一部开始看,一部一部下来都非常有意思,大雄和不同的生物相遇,获得各种超有趣的体验,不管遇到什么危机,只要哆啦A梦在,总能化险为夷,成功打败大反派,大雄这个善良又废材(?
)的少年也总归能拿出一点点的勇气来面对恶势力,虽然剧情框架差不多,但总是百看不厌,哆啦A梦的道具像是魔法一样填充了我们少年时期所有天马行空的幻想,这就是哆啦A梦能称为经典的原因吧,今天看到《大雄与绿巨人传》,这个估计是我看到的最莫名其妙的哆啦A梦剧场版了,整个剧情稀碎稀碎的,风格整个变了,充满了文艺范,更像是用哆啦A梦的人物去表达某种情怀。
“一切生命都因互相扶持而得以延续,这是大爱”这句话需要用一整集来反复强调吗?
而且地球那么遥远,到底变成怎么样你管的是不是太宽了?
还跑去消灭人类?
剧情太牵强了,都说不过去了!
整集主角变成木木,所有主角变配角,最后木木突然开始说话什么节奏?
前期强行卖萌,一开始还感觉挺可爱的,看到最后对木木的喜欢越来越少,最后木木也突然就成了智者都不带打招呼的,整部剧也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公主的性格也超古怪,突然傲娇,突然善良,突然任性,又突然别扭,整个人设都崩塌了好吗?
好想知道公主到底是个啥性格……还有公主嘴里老提的爸爸到底做过什么事情啊?
给了好几个镜头的死人结果没有任何线索剧情,啥情况?
那么想做关于环保的动画就单独做一个新动画啊,整个剧情脱离哆啦A梦的设定也完全没问题的,为什么要用哆啦A梦来做?
太毁灭了!
总之整体都是怪怪的感觉……不喜欢……冲着哆啦酱只给两星不能再多!
P.S 不过最后的最后两人回到家,爸爸看着哆啦酱,张开双手笑咪咪地说:”可以哦!
”的时候好暖好慈祥啊!
哆啦酱像真正的小孩子一样冲上去扑倒爸爸怀里撒娇地说:”爸爸~ ”的时候超可爱!
瞬间觉得看这部剧就为了最后的这几秒!
看100遍也看不厌!
在哆啦A梦的世界里只有哆啦酱会卖萌就够了!
宇宙之中充满着爱~!
从这部开始哆啦A梦剧场版走上了恶意卖萌的不归路
影院版气场果然和电脑不同,很多比较经典的段子还是被煽动了。国语配音挺不错的,非常满意。不知为何在此片里总是看到《风之谷》的影子,比如公主飞空,以及城市中晃荡的巨神兵。其实在主题上两者也很相近。末尾的情节进度太快,表现比较抽象。小朋友看的话,不知道是否能够理解。
一塌糊塗的角色設計,這裡偷一點那裡拿一點湊成一堆不知所謂的垃圾。模仿對象包括宮崎駿和EVA。連基本的線條風格都做不好,連我媽都吐槽。偽環保偽正義教壞小孩的爛作品——曾經滄海,見好就收,無謂獻世。
奇怪的跳转剧情。依然淚目。
超多泪点!!!飙泪到不行TT一定要写出这样子的童话故事!!!
不好看
小绿的配音超懵啊
啊……剧情还是有点糙……
这是我看过最烂的一部机器猫超长篇 编剧是中国出来的吧 编得跟中国的红色教育片似的 给一星
大雄神了,这部用最稚嫩的声音表达最深势的感情
治愈系的妥妥
当你消失在天空变成遥远而闪烁的一颗星,我知道你离开了。环保的主题,永恒的主题啊~积极向上的感动,还是让人下泪嘞。
没有机器猫的感觉,可能是大了
我要小叮当。。。
受不了...我老了..orz
还是环保主题呢
2008
那个树变成的小人的kiki的叫声很让人崩溃……
那个kikiki 听得我头疼……片子一向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