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过的《PTU》系列续集里最好的一部,它有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电影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敌对的氛围,当然不用往下看也能够猜到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两方握手言和。
从机动部队进入山区后,电影就好看起来了。
这样的迂回和反复的镜头切换让人充满了紧张感和期待感。
和杜琪峰的电影类似,最后的枪战让人觉得过瘾和刺激。
而且是静态的。
电影中,山里那个小房子和通道,以及那个天主教的村落,还有不断的写着“世界和平、天下太平”的老人,这些元素让这部电影好看起来,也从几部续貂的臭作中脱颖而出。
砸招牌了要,人物太呆板太没内涵,榨不出汁的感觉。
原班人马,老戏骨也不少,就是没有了化学反应,编剧技穷了吧,警匪玩不出花样了?
最后一段枪战拍成MTV。
中间MAY迷路撞邪交代的莫名其妙可有可无。
世界和平的疯子虽说担负了一点支线的任务,还是怎么看怎么别扭。
森哥到最后都不知道演技该往哪个方向发力。
嗯,砸招牌就这么简单的事情。
看之前就搜到评论说“最接近”
看完了觉得还行,“无惊无险又到五点”——就类似国家机关的工作,没有太大的过失,就可以了。
现在出差的这家国有公司就是这样:)什么公司?
ask me!整部片子只能说是没大的穿帮和失误,小问题也还是有的。
比如,明知有匪徒在山上干嘛派肥棠一个人开车上山?
被轮胎砸中头的匪徒,有必要把轮胎扛上山找他算账么?
看到后边,当三拨PTU全部误打误撞集中在一起,围捕教堂里的匪徒时,心里开始赞叹编剧前段的巧妙。
这样的想法没出多久,就被巨大的失望打击了。
七八个全副武装穿防弹衣的PTU(一把m16、一把雷明顿、其余点三八转轮手枪),对付窝在四面有窗的教堂里的4个匪徒(一支乌兹、三把手枪),居然让他们毫发无损?
墙上弹孔都没几个?
最后的败笔:让一帮匪徒在圣母像面前(近景虚化)举手投降·····哎
网易专稿银河映像创办于1996年,创始人便是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其中并不包括罗永昌。
毫无疑问罗永昌无论在天分或者资历上都无法向银河的四大元老看齐,所以这十年来做的尽是脏活累活:执行导演、剪辑、副导演,人手不够了还要被抓上去做演员,并且还会是女扮男装出洋相的那种(文雀)。
有一天杜琪峰突然愿意让他去导演了,却还是《暗战2》这种注水的续集,罗永昌在银河的命运可见一斑了。
2009年的开局对罗永昌来说还不错,先是《警例》在舆论界叫好,然后是《同袍》在内地上映,罗永昌也为此意气风发、踌躇满意,欲借此机会甩掉“候补队员”的帽子,跻身银河大佬的行列中去。
然而《同袍》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它在气氛营造、故事推进、人物描摹、情节掌控等方面鲜有亮点,于是无可奈何的流于平庸之作的行列。
《同袍》和《PTU》的差距俨然可以衡量罗永昌与杜琪峰之间的距离,比其杜琪峰的老道纯属,罗永昌只能算是稍逊风骚。
不懂如何发力杜琪峰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冷静、凝练、收放自如,罗永昌则恰好少了这点,练就这种本事究竟是很难(徐克都做不到),绝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力。
罗永昌在银河做了十年跟班,学到的东西依然是“模仿大过创新”,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警例》会有好评,《同袍》却会毁誉参半,说的简单点,《警例》是照葫芦画瓢,《同袍》是对着白纸画瓢,自我发挥的空间足够了,走形或者过火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了。
不懂如何发力,便是《同袍》最大的败笔,它让影片前四十分钟沉闷乏味到极致,又让后半段癫狂过火到极端,影片丧失了和谐,结尾也有太过仓促之感。
需要说的是影片前二十分钟皆在叙述“人民内部矛盾”,用的竟然是抓贼抢功、争风斗气的手段,这也就意味着罗永昌在未动之际已经先动,打乱了那种“慢慢升温”的延续格局,令之后的二十分钟陷入沉闷。
其实八个机动部队上山之前的那些怄气段落也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导演却偏要用力表现出来,自然是有些模糊了重点与非重点。
之后上山搜索的段落,罗永昌把队员分成了三条线,一条是两个警员和持刀小偷,一条是六名机动部队,另一条是肥棠与劫匪四人,意欲创造多线索的故事格局来加深影片的复杂性。
罗永昌用这种方式拓展了影片格局,却也显露出他掌控力的欠缺:肥棠在大搜查的前期成为了主角,PTU却好像不再重要;之后PTU合围劫匪,亦都是蜻蜓点水。
整场搜山的群戏只能说停留在一般“剿匪剧”的水准,它不但少了那种不断遭遇的“奇观事件”,更因为整体叙述的平均而模糊了事件的主线、人物的重心,这些方面的失败都要归属于罗永昌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着力点”。
难寻明确主题《PTU2:同袍》的创作思路来源于《PTU》里任达华的一句话“穿上警服就是自己人”,它的主题自然也该是海报上所写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不过影片在整体叙事表达上没有突出这点,反倒是用了半部影片的时间去交代警员之间的“窝里斗”,这种争斗从影片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有警员受伤,而之后所谓的慢慢的“和谐”竟然是在面对共同危险——匪徒的过程中产生,缺少了对“自己人”这个概念的理解。
事实上仇人在共同危难下都能同仇敌忾,那么这个“与子同袍”的概念自然不能用“大义”的精神去解释。
如果你看的仔细,那么体察到导演的意图也不难,任达华与邵美琪的对立才是影片着重表达的东西——警例和情义的冲突。
任达华并不是一心“往上爬”的那类警员,而只是要“争口气”,为的是兄弟面子;邵美琪也不是一心“抢立功”的那种警员,而只是要“分清楚”,为的是遵纪守法。
山林里冲突的一场戏是双方对立的高潮,任达华一定要舍命冲进树林救兄弟,邵美琪却一定要坚持在外边待命,这并不仅仅是两种性格,更代表了两种行为和处世法则,所以我们看到最后的结局里邵美琪为任达华“义气”所感染而坚持留守,却依旧以“长官”的名义明令手下去护送群众。
然而罗永昌没有把这一点凸现出来,造成了主题上的迷茫,而支杂事件的颇多又无可奈何的左右了人们对影片不同侧面的解构。
譬如说《同袍》和《人性》一样描写了人性,林雪也再次来了一回“无间道”,降职做司机仍然是源于赌博和欠债;警员遭遇小偷被刺,小偷也仍然是为了拿回那个钱包;四个匪徒说“我们是为了求财”,人物和台词俨然是脱胎于上一部续集《人性》。
所以必须说《同袍》没有集中表现于一点,而是铺陈过宽,影响了核心主题的表达,更何况导演也少了杜琪峰将其融为一体展示“宿命”的那种功力。
少了淋漓尽致莫要被海报上的盔甲长枪欺骗了,《同袍》的火力并没有这么猛,搜山队员总共是8人两队,平均四个人才有一杆半自动步枪,枪战亦仅仅是集中在最后的教堂争斗,缺少“大格局,大火拼”的风采。
敌人举手投降的“主旋律”结局更是遭人诟病,这明显弱化了银河映像对“宿命”这一命题的理解,并彻底堕落进内地剿匪剧“和平解放”的俗套之中,况且教堂中乒乓作响开了那么多枪居然无人伤亡,亦是奇事。
要说杜琪峰的《PTU》里,结尾黑帮大战震撼有力,林雪在最后关头寻回手枪也有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感;到了游达志《非常突然》,警察、劫匪在最后全部暴毙街头,悲情又不乏刺激;韦家辉的《一个字头的诞生》,更是用戏谑手段达成一种畅快。
这些银河电影的结尾都不乏一种气魄或者力量,能够很好的达到一种“收”的效果,与之相比《同袍》的“大和谐”结尾却显得不伦不类了,也许这样的操作为它进军内地打开了方便之门,只是谁愿意看这种“港片格局,内地结尾”的怪形电影呢?
事实上罗永昌的个人特点已经在《警例》里看的明了:模仿功力足够,创造性则不强,刻画人物颇具功力,处理事件就易过火。
罗永昌在《同袍》里抛弃了他擅长的塑造人物的一面,而集中去展现“大事件”,不免就进入了一个不明的创作误区,拍竞的作品也自然难以让人满意。
况且罗永昌太追求影片内在的“工整”,不免缩手缩脚,加上他所得到的题材往往是“命题作文”,所以像《暗战2》、《同袍》等作品都不免流露出一种“学生作业“的味道。
导演稍逊风骚要评价罗永昌的导演地位,看他在银河的地位就知道了。
在银河映像,杜琪峰是天才,游达志是天才,韦家辉是天才,他们大多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及个人化的创作理念,从而打造出缤纷各色的银河作品。
游乃海也是天才,他的剧本便是银河品质的保证,后来蒙杜琪峰提携导演了处女座《跟踪》,便立刻获得金像奖最佳电影的提名。
反倒是罗永昌,在银河拼打了十年,什么也没得到。
罗永昌也不够潇洒,这体现在电影里就是人物的弱智化表现,《暗战2》里的许绍雄化身为娘娘腔的同性恋,林雪就变身和郑伊健猜硬币的弱智警官,更有刘青云和郑伊健跑路追逐的雷人段落;到了近作《同袍》,连警员们奔跑捉贼都是用一种滑稽的动作,就更不用说林雪那亮嗓子唱赞歌了。
换到银河映像的其他导演作品中间,你可曾遇见如此的表达方式?
罗永昌没有杜琪峰的凝练,也没有韦家辉的狂想,却偏偏想把二者融为一体,这样的观念延伸到作品里,就只能引起观众的笑谈。
杜琪峰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导演,不过他创意十足、观念透彻,又懂得收发,所以会走出一条十几年的光荣之路。
至于罗永昌这样的候补队员,功力一般,创意贫乏,预计也只能在杜琪峰手下检检包袱了此余生了。
文/灰狼
我与香港电影2---银河映像因为想更多的人看到,所以我会在qq、xiaonei、blog、douban都贴上呢个series。
本来写银河映像,是想像很多影评那样说银河映像一共有5、60部电影,我看过的边部边部,我觉得最好看的是****。
不过这个形式baidu都搜到。
于是还是按演员来分类吧。
银河映像第一批戏应该都是刘青云吧。
某些评论说《一个字头的诞生》是第一部。
没有什么好说的,没有看过呢出电影的人就不算看过hk黑帮片吧。
我和阿初都不止一次讨论过呢出片。
很多人都说刘青云同吴镇宇的对手戏有几甘几甘犀利,不好意思,我都忘记了。
我只记得张达明的小人物,刘青云被子弹入脑最后成为残缺大佬的几幕。
当然还有我们的小龙女,是这么的硬朗。
小时候看古天乐版神雕侠侣,说李若彤是谁啊。
大学的时候看银河映像,才发现她是御用硬朗女主角(第一期的),又如《两个只能活一个》。
现在想来,怎么大家会发现她不吃人间烟火的一面?
刘青云同李若彤还合作过好多,在97之前,深刻印象的当然有三合会啊之类的,还有吴镇宇偏题了,继续是刘青云哦。
98、99应该是黄金时代吧,“暗”系列激动了我们的心(杜琪峰是很赞自己的暗系列的,现在将暗杀给了古天乐做,可想而知他有几中意古天乐了,噢,古天乐不是第一期的,打住。
)。
还记得当初我在电视里看到刘德华刘青云那时激动到死,虽然刘德华搂住蒙嘉慧的小巴镜头和刘德华在水杯中喷血是最深刻的镜头;而在电脑上的刘青云梁朝伟被我回顾过无数甘多次,虽然不出声的梁朝伟比光头刘青云更加吸引。
但是但是,呢个时期,刘青云就已经deserve影帝了,可能是《十万火急》 《非常突然》太过入我心了。
这时还有还有一部真心英雄,当初阿初传给我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烂片,看到片名的时候,但看到10几分钟,刘青云同黎明饮红酒的时候,我就知道,银河映像,必属佳品了!
赞!
另外,08年他的回归,也是令我们很激动的事。
是了,讲开李若彤,不可以忘记蒙嘉慧同黄卓菱。
李若彤是第一期的话,她们两个就是第一期后期吧。
虽然蒙嘉慧每次都是扮演“女朋友”的角色,但是她的形象还是很好的。
而黄卓菱,就一如现在阿may(maggie姐姐啊)的有型。
另外说一句,真心英雄的梁艺龄,凭这一部片拿了金像奖影后啊!!
其实她个image很适合银河映像啊,不知点解后来没有合作。
当然刘德华郑秀文也是银河映像的,不过我不想提。
虽然010203他们的票房好好,电影好好睇,但是……都不是一type。
我就说为什么我在初中的时候没有看过什么印象深刻的电影,原来是因为hk没有拍过什么。
说一句,我以为《大只佬》是一出普通的电影,原来这么这么正!
可以说是《神探》之前的实验,刘德华是应该做影帝的银河映像第二期直到现在,都是林雪啊当然不可以忽略任达华。
我想是因为无间道的关系,令《黑社会》得以出现。
直到现在我都会说,无间道对我影响好好大,黑社会对我的影响更加多!
于是林雪、任达华、张兆辉、张家辉、林家栋、古天乐的电影都是必看的电影了。
不得不提的是,在05年,黑社会的同年,在hkiff的开幕片是open road,古天乐陈冠希周杰伦吴建豪的那部短片,我的校内应该有分享。
林雪,在《枪火》中就有他了,开始提名最佳男主角。
大家都知道他是从场记开始做起的吧。
很正的阿雪。
然后习惯在每一部男人片都有他,ptu其实他都算是主角了,虽然任达华做了影帝。
在黑社会他好型!!
在ptu系列就好傻仔啊好似在同袍度仲要showshow自己的xxl肚腩。
呵呵。
可爱的啊雪。
我到现在脑海里都一直回放住他唱“未入过ptu,苦也未算苦”的歌声。
不过,稍嫌一下,他在新宿事件里唱歌的时候是那套动作,在同袍那里也是一样啊。
(ps,究竟阿雪系未好烂赌呢,似乎他出现的每出戏都是烂赌的……)张家辉。
看红河首映的时候,doris说张家辉做过边出戏的主角啊。
我几想打她个头然后话,你当《放逐》死架!
唔知点解,我也是很推崇这片的,甚至令我要去澳门稳观音山。
呢个时期,何超仪做了一下银河映像的女人,当然在大事件里面,kelly也有做一下。
她们都是有点tough的女人。
在红河首映,当讲起影帝呢个话题,有观众大喊实至名归,可怜的张家辉是说,望系甘望啦。
听到我肉到赤埋。
不过讲真,我不是太得《证人》。
记得我在blog就已经说过,点解张家辉要说平时选剧本,好的角色就已经被刘德华他们选晒,他就只有其他一般角色,但是证人的角色他就好中意。
我觉得飞机呢个角色好适合他啊,难道他想做jimmy仔……放逐也是很正啊。
比起证人,我觉得他在保持通话里面仲正啊,好多台词一听就知道是他自己说的,阿雪在ptu系列肯定有参照他的演技添。
不过大家都觉得他在证人甘实至名归,看来我要看多一次了。
任达华 罗过影帝啦,在ptu。
虽然他在黑社会做得好好,ptu也是,不过令我最深刻的都是跟踪。
依然是和梁家辉哦而文雀,我看过4次……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今届的最佳电影音乐不是它,那些淅沥沥的雨声!
说完任达华就一定要提邵美琪了。
从ptu就一直有他,黑社会也有,梁家辉的老婆啊don’t forget 于是习惯了每出男人戏都有她,may姐或者阿仪。
林熙蕾应该都是银河映像的女人吧,呵呵,对她的印象,就是她和林家栋一场又一场的**戏,铁三角啊文雀啊还有很多哦说起林家栋,大家可以baidu一下他的8卦,很神奇的一个人。
不做电视做电影有他的原因,和刘德华很熟也有他的原因。
呵呵他昨晚在金像奖很可爱啊 他也是我超喜欢的一个男人,演技很好,始终会轮到他的!
古天乐,小小期待他的一场又一场的新片,暗杀啊,尔冬升的那一出啊,等等。
唔知点解他和导演们都好好关系哦,黑社会最后是他做大佬,然后这么出名的暗系列又让他做男主角,尔冬升和他做完门徒之后又是一出接一出,张艾嘉又是。
我是从看完一个好爸爸之后开始喜欢他的,其实是足以拿影帝的,只是可能由于太靓仔,大家都忽略了。
回想昨晚的情形,吴君如都忽略他了,说了4个影帝候选人就没有说,要曾志伟提醒她才提他的名字,小小hurt啊。
不过他也太多fans了吧,居然在红地毯上大喊……(——||)。
不过对比张家辉,我中意张家辉的人多d,因为觉得他比较正常,古天乐在呢几年有点“刘华”化了,很不正常人,对自己太strict了,唔搞笑。
张家辉就真系好真,会话“好心你快d(讲个得奖者)啦”,会显露出自己的eager。
呵呵写了甘多,唔知下篇写咩好添
说起PTU,第一部的记忆还是挺深刻的,银河映像的片子,想记不住都难。
多线索,多人物,以及一个宿命式的结尾,太喜欢这种电影了。
在看“同袍”之前,还上当下了一部“PTU2”,当“同袍”看的,其实是“PTU:警例”,“PTU”四部电视电影之一。
虽然是电视电影,可都是原班人马,除了不怎么打枪,情节和人物还是一样的棒。
相比之下,这部正宗的大银幕续集,就有点小小失望了。
就系列基本的情节和人物来讲,本片不算很差,也突出了“同袍”的主题。
一群在追逐权利中渐行渐远的曾经的战友,在外力的压迫作用下重新团结起来,找回了同志的感觉。
这道理跟打江山,创业之类是一样儿一样儿的,人的丑陋本性。
影片的内在都不错,可是外表太差了。
因为情节需要,大段时间是在山里面,光线实在是太差,影响观看。
其次,影片的节奏感也不如前作,铺垫的太多,爆发点太少。
其实一贯看银河片子的人对情节都能猜个大不离了,都憋着看高潮呢,中间实在是没必要铺垫太多,更何况为了突出“同袍”之谊,特意拎出了一条跟主线无关的支线,实属多余。
结局放在天主教堂,还放圣歌,还写“世界和平 天下太平”,这也太象征意义了,够喜欢解构电影的同学分析一阵了。
罗永昌毕竟不是杜琪峰,也再次证明了续集的不可靠。
跟银河的其他片子一样,内地公映版被剪至81分钟(也有记者看片会是75分钟的版本),估计把所有宿命论的情节都剪了。
同样的票价,我们愣是比香港同胞少看10分钟啊,哎,能骗多少是多少吧。
非典型港片、非典型主旋律就变成了非典型的《PTU2》。
看惯了典型警匪港片的人可能会不适应这样的片子,从城市里的飞车追逐变成了丛林里的迷雾追踪;从单纯的正邪对立变成了多线联动。
《PTU2》似乎是想表达更多典型港片之外的话语。
不过看这样的片子,总给人有些做作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三十岁的人被人要求写一篇小学六年级的命题作文。
虽然你完全有能力驾驭这个题目,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总让人感觉不伦不类。
《PTU2》大量的篇幅被用来讲述追逐,这让我想起了《放逐》里面的追逐戏,但显然《PTU2》达不到《放逐》的层次,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PTU2》的追逐戏又有点像《杀破狼》,只是《PTU2》大量的弹药都被倾泻在了教堂里。
这样的枪战场面和片尾打靶归来的场景,让我很是怀疑:这还是港片吗?
不过我终于还是明白了,为什么内地在引进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刀未剪”了。
不过电影拍多了,的确容易撞车,《PTU2》大概也想有自己的风格,但是还是让我想到其他港片的影子。
我在想如果警察都被打死了,是不是电影更有观赏性一些呢?
这个想法立马就别灭了,因为这样的结尾游达志已经在《非常突然》里用过了,作为“铁三角”之一的杜琪峰自然不会偷食别人的冷饭。
不过杜琪峰近几年真是没有什么好作品可看了,还不如学学游达志,拍三部好片子,剩下的就捞钱行了,没有必要费尽脑筋玩深沉了,玩不好,还要挨人骂,何必呢!
早就听说出来ptu2了,最近才心血来潮的想看,从同学那里拷贝来的,(幸好不是删节版,庆幸)。
从开始的格调就感觉不是很爽,到了丛林追捕,居然还玩出了惊悚的味道,哎,看得我是在很压抑。
到了最后的教堂枪战,才感到了些许的 杜琪峰式的风格,各种人物都汇集到了一个类似宿命的小圈子里。
有些的失望,但还是希望导演多努力
记得好像是6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是为了证明挫折感能带来攻击行为的。
随机在夏令营中选择两组小朋友,分别给他们组成两个小队并取了名字,例如叫雄狮队,猛虎队。
然后在下面的活动中,故意安排如下的事件:在开饭前,把一半的盒饭做的十分的槽糕,另外一半正常。
可是当放饭前,先让一队小朋友去吃,正常情况下,先吃的小朋友就会把正常的盒饭尽数吃光,留下的全是糟糕的盒饭。
就这样,两个小队的梁子就结下了。
并在后面的所有活动中,两个小组成员开始从语言的冲突逐渐发展到肢体的冲突。
在实验结束前,为了抵消实验的负面效果,研究人员用了个简单的方法就把两队的敌意彻底消除。
把两个小组放在一辆车上驶向山顶。
半路车抛锚了,现在需要两个小组的成员全部下车一起合力才能把车拉向山顶。
好了,当他们从山顶下来的时候,敌意开始消减。
等到了营地,突然发现停水了,需要大家一起动手,才能吃到水。
到了晚上大家都喝到水的时候,两队的小朋友已经好的跟一家人似的。
如果心理学的实验都能换个名字换个地点拍成胶片的话,可拍摄的话题和人性且长了呢。
关于罗永昌的同袍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都看了,就往好了说吧。
简单的老实验,如今回锅作了盘新菜,味道很一般。
“我做了十几年警察了”阿森说当看到另一小队兴高采烈的过去,镜头转向他鬓边的白发,一种沧桑扑面而来;
杜琪峰对我的号召力相当于尼古拉斯凯奇
7,不到火候的小故事
最后收尾的那一场销魂的枪战
看的删减版的不解释。。互相埋汰吧就 不过还是患难见真情的
这一个系列的也就凑合这样了吧
收尾太差
本以为看得杜琪峰的那部!而后发现情节对不上!这部情节交代不清,各种假把式,枪战起来子弹满天飞,无一人受伤,莫名其妙的一帮歹徒就地投降!
如果不挑骨头,这是四平八稳,能拿80分的一部。
野战!
虽然某些情节不是一般的弱智,但是“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与“天主堂”的确是点睛,意味悠长。
超喜欢,从来没见过树林里能的追追跑跑拍的如此有张力,节奏也是很银河的酷感十足
“山顶郊游之捉迷藏”
世界唔和平,天下唔太平
在进入教堂之前的戏,把握人性的这一点很不错。一直以为林雪会牺牲,上司会出现反讽的效果。但是后面的戏太差了,真的,好像是小学生作文最后的万能句,不带动点脑子的主旋律画面。不知道是不是结尾被D洗NAO了。
《机动部队》系列貌似只看过这一部。
挺好的
胡来,纯属胡来
城市森林里的疏离感在真正的山林中得到消弭。老杜监制。罗永昌剪接
最不PTU的一部PTU
差强人意的杜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