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月8号上映的“惊奇队长”又让漫威火了一把,本来我也是想去电影院一睹为快的,但是本人不是漫威粉嘻嘻,中间差了几部没看(具体是哪几部我也不记得了),所以我就想这周末在家好好恶补一下这个漫威宇宙的时间线。
本来还没有打开爱奇艺,就看到了它公众号发的推文2019年2月度票房榜,当然这个榜单只是网络大电影的并不包含院线电影。
其实我之前也看过不少网络大电影,因为毕竟不是每天都有新的大片上,反正我年费会员看这些也不要,有的网络电影像灵魂摆渡黄泉都算的是精品。
在爱奇艺推的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两部据说千万分账的影片——济公和齐天大圣,济公我是看过的,因为电视剧版的活佛济公我也看过,网络电影版的济公还是陈浩民主演的,而且已经拍了不止一部了。
要说拍的多好吧也没啥,中规中矩的剧情无非就是想着借着这个口碑再赚钱呗。
其中爱奇艺官方在文章中用着重推荐了一部春节期间的口碑“黑马”——滚动的钢蛋。
被称为一股“清流”,爱奇艺站内8.0评分,豆瓣上也有6.3分不俗的成绩(网络电影的分数本来就不高)。
行吧既然官方都这样推荐了我就打开了爱奇艺一看究竟。
故事的开头其实还是蛮吸引我的,是在一辆大巴车上然后的蠢匪劫车,有点类似天下无贼里面的情节,通过这个交代出了3条主线,分别是主角钢蛋、的哥杀手四哥以及三人组成的搞笑犯罪团伙。
具体的情节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看过便知,我只是说一下我的感受。
电影类似疯狂的石头,其实现在很多黑色小成本的喜剧或多或少的都有疯狂的石头的影子,小人物遇到诙谐幽默的曲折最后大团圆皆大欢喜。
尽管有模式和成功案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成本电影都能做到这么尽善尽美,既要有故事情节又要有饱满的人物刻画,反观这一部滚动的钢蛋,从一个小人物开始讲起,戏剧性的开头,增添了几分趣味,贯穿始终的是那笔捐助款,钢蛋进城也是因为这笔钱,以及回来的途中发生的一系列搞笑事件,对于钢蛋扮演者李春啸导演,说实话刚开始看完影片,我其实并不知道他是本部影片的导演,钢蛋这个人物,放在他身上也丝毫没有局限和突兀的感觉,完完全全就是真的钢蛋,真正淳朴心善的大山人,和李易祥影帝的合作,让影片整个人物的形象都立体起来了。
网上有的评价说梗太老、演员难看、剧本经不起推敲,之于大多数人所刻薄刻意的嘲讽,我觉得是很没必要的,你特地去看一部电影,就算没达到你的期许,那都是很正常的事,哈哈哈,所以我整片看下来感觉还不错,有笑点有趣味很值得一看。
虽然最后结尾有点差强人意让我一秒就出戏了,但是总体我还是能感受到导演的用心,并不像别的网大只想着赚钱,导演是真正的把钢蛋演活了。
这可能就是钢蛋成为口碑和评分双“黑马”的原因吧。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这一票我站钢蛋。
好看 贴地气的电影 比有些大片好看多了。
人就得接地气 天天飘啊飘就会有许多空虚无聊的想法。
点赞,只能这这么多了。
下次再写。
好看 贴地气的电影 比有些大片好看多了。
人就得接地气 天天飘啊飘就会有许多空虚无聊的想法。
点赞,只能这这么多了。
下次再写。
好看 贴地气的电影 比有些大片好看多了。
人就得接地气 天天飘啊飘就会有许多空虚无聊的想法。
点赞,只能这这么多了。
下次再写。
网络电影,近年新兴产业,作为观众实话对网剧一直抱有怀疑及不看好的心态,毕竟它们一直都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敷衍的剧本、生涩的演技以及低俗的段子,而在最近一部叫做《滚动的钢蛋》却给我带来新的认知,这个片子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的用心,如同《流浪地球》的导演一样,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带来了诚意之作,全片剧情相对紧凑,故事概述完整,人物交代清晰,喜剧中带有人性反思,从段子、演员、音乐及服装场景等等都可以看出电影的用心,如:“你大名叫啥?
我大名叫李易峰;”“孙悟空暴打唐僧!
碰瓷?
还是被瓷”“厕所蜜汁对话”一句句搞笑的段子,穿梭在影片中,没有那种刻意的“尬”,这是很多搞笑片中难得之处,主线围绕着“真、假”一步步的触碰人的真性。
今年的电影可谓百花争艳,创意、大牌、个性及童真全面覆盖,众家在起跑线上可谓是各显其通,《流浪地球》这只黑马在众片中脱颖而出,他的成功告诉我们现在的观众更看好的是影片的质量,而不再是所谓的流量电影。
当今社会,电影的发展渠道已经不再局限院线,网络成为新一代的主力军,年轻的观众更加的开始平均化选择观看电影模式。
虽然网剧还不能给我们带来大制作电影那种震撼人心,也存在许多瑕疵之处,不过这次《滚动的钢蛋》让我明白,无论电影的制作大小,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只要是用心的电影,我们观众就应该鼓励他们的作品,瑕疵是完美的蜕变,中国电影我们值得期待……
人物戏剧化,喜剧化,很容易吸引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每一部影片都它独特的意义和要表达的内涵。
《滚动的钢蛋》从一个小人物开始讲起,戏剧性的开头,增添了几分趣味,贯穿始终的是那笔捐助款,钢蛋进城也是因为这笔钱,以及回来的途中发生的一系列搞笑事件,对于钢蛋扮演者李春啸导演,说实话刚开始看完影片,我其实并不知道他是本部影片的导演,钢蛋这个人物,放在他身上也丝毫没有局限和突兀的感觉,完完全全就是真的钢蛋,真正淳朴心善的大山人,和李易祥影帝的合作,让影片整个人物的形象都立体起来了。
之于大多数人所刻薄刻意的嘲讽,我觉得是很没必要的,你特地去看一部电影,就算没达到你的期许,那都是很正常的事,哈哈哈,所以我整片看下来感觉还不错,有笑点有趣味很值得一看。
在《滚动的钢蛋》之前,我并没有看过网络电影,在影院上映的电影都有可能踩雷,何况是网络电影。
但其实想想,院线电影踩雷之后浪费的电影票的钱,买个会员看网络电影即使踩雷了也没什么损失。
《滚动的钢蛋》是一部全片都是河南话的喜剧电影。
河南话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笑点,方言+包袱可以起到喜剧效果的双重保障。
但是我觉得钢蛋的方言并不全是搞笑的目的,毕竟,我觉得在普通话里加几句点睛的方言更好笑。
也许,导演是想通过一部全部是家乡方言的电影来表现自己对于家乡的一种情感吧,或者是让观众更好的了解河南吧。
电影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钢蛋的爷爷,那个包工头。
看到村长让钢蛋去找他爷爷拿钱和他爷爷是个包工头的时候,我就以为包工头的爷爷可能要赖账吧。
看到后面,发现包工头爷爷真的是个好人也。
自己有钱了,还捐钱给村里,也没有看不起钢蛋,真的是个好人辽。
原来包工头不一定都是赖子哈哈哈哈。
后面包工头爷爷看到路林画的钢蛋的画像说“这不是我吗”这个梗真的很好笑(可能我笑点和别人不一样吧哈哈哈)还有师徒三人“碰瓷”那一段,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真的很少了。
我一直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的。
因为那些碰瓷的人误会那些真的想要好好处理问题的人真的好吗。
钢蛋真的很“钢蛋”了,看电影的时候你绝对不会想到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与其说他傻,不如说他单纯善良憨厚。
他不傻,他知道会有坏人,知道把钱放在防盗内裤里;以为是老头把钱拿走了,他知道去老头的包店找他的家人。
但是其实相较于很多人来说,他也挺傻的。
看到恶霸依旧能够口出直言;老板说面不用给钱,他还是给了。
要是“聪明的人”,看到恶霸就会选择明哲保身,不给面钱了吧。
最后,钢蛋和笨贼老大打架真的超好笑哈哈哈哈哈。
个人觉得,路林这个角色真的很帅了。
所有的父母在孩子有危险的时候,都会选择不顾一切的去就孩子吧。
也许他之前做过一些坏事,但是当他答应拿着枪去杀人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好父亲。
而且在孩子被绑架的时候也没有失去理智,他没有杀他要杀的人(那个穿着佩奇内裤的男人演过特种兵耶),最后报警自首了。
虽然电影有些镜头不是很稳,但是并不影响它的好笑。
超喜欢电影有些画面的切换好像漫画过渡的那种种感觉。
最后方言的作用不只是搞笑,还有情感的表达。
首先,我对这个电影期望值并不高,毕竟河南电影厂没有拍过几个好电影最近,除了几年前的不是闹着玩的,正巧里面的主演都是李易祥等,就下载看了,比期望的更差劲。
1,电影时长不到90分钟,故事情节凑都凑不够一个标准故事的长度,更何况导演居然还选择多线叙事2,剧本太烂,除了时间不够外,里面故事冲突跟儿戏一样,根本没有起承转合,高潮几个点3,人物,里面的人物都没有成长,非常扁平,纯粹是作为符号存在,形象老旧俗,毫无美感4,情节对话没有逻辑,你能想象在8021年了,拿把镰刀去打劫,真枪假枪分不出来,打劫不报警等等5,猪脚强行给自己加戏,猪脚怎么能吸引白富美到自己山村支教,毫无说服力,不过最后发现猪脚是导演,就有点理解了6,方言戏过多,这种类似方言剧里面的方言是调味品,你当主料上去了,只能让人吃的恶心7,演员难看,哎,这个不多说,唯一好点的女主的大白腿,还能欣赏8,梗太老,网上段子太多了,不一一说了对比不是闹着玩的,这个真不算是电影。
说说觉得好的。
一般而言一部电影的前三个镜头就能够知道整部影片的大致水准和风格,前几个镜头太重要了,创作者们都会全身心设计。
能看出来,导演也在这部分下了很大的精力。
本部影片的开场镜头运动设计与演员的表演,均比较优秀,起到了让观众情绪迅速代入的目的。
虽然交代人物背景的方式已经并不罕见,但是完成度很好,人物背景交代和角色转换顺畅自然,流畅度很高。
本片剪辑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影片的成色。
说说觉得还可以提高的。
影片整体上的观影感觉,能看出来片子一直在故意赶节奏,但是效果却朝着反面发展,节奏比较松弛。
造成的原因,应该有三个方面。
1.剧本。
影片不错的开场之后,并没有保持这个节奏(表演,摄影,桥段),随后展开的剧情,有一些是为了制造矛盾、冲突、笑果而强行安排,并非原创的梗,所以略显尴尬。
李易祥老师的角色设计有些仓促的感觉,交代的方式让这个角色形式感太强。
影片中其他角色,看到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他们的人物小传,并且快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但是李易祥这个角色,形成不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以至于影片最后出租车内的电话戏份,观众反而觉得多余,原因应该是对这个角色认同感弱。
2.表演。
演员的表演真的是尽力了,但是在表演的层次、节奏上把握得并不是很好,有些剧本设计合理且应该出彩的地方,因为表演的问题,反而弱化了这部分剧情应该发挥的张力。
尤其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密室中的演员,表演几乎全部失衡。
连一直维系不错状态的韩三明老师,在这场戏里,表演效果也掉了下去。
密室之外车里的几位演员也是如此,甚至掉落到平均水平之下。
演员的表演,让影片高潮部分显得拖沓。
3.视听语言。
光线。
本片摄影的用光与剧情,产生了较明显的割裂。
比如密室与农村。
看得出来摄影师在设计光线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全面。
摄影师只是去追求并且也很好完成了光线的精致,冷暖光的运用,也比较精雕细琢,但是缺忽略了光线促进叙事的目的。
光线没起到促进演员情绪,表现人物心理的目的。
密室部分,光线感从画面里跳脱了出来,与剧情中演员的状态隔离感很强。
造成的观影过程中,画面视觉抢夺演员表演,这其实是对整个影片不利的,摄影手段应该起到辅助作用,补充的作用。
当演员的表演并不是特别优良的情况下,摄影手段就应该藏起来,光线感就要藏起来,不然观众的视线被画面夺走,会对演员的表演认同感更弱,观众的注意力不集中在演员的表演上带来的后果就是对剧情不投入。
镜头。
本片的镜头,大部分选择的是中焦和长焦。
铝厂的戏份,是整个影片镜头处理上最好的段落。
手持,固定,镜头调度都成熟且有大片感。
但是除了这个段落,其他场次的镜头处理上有点太稳重,太规整,人物的荒诞感,戏剧感,从镜头上并没有起到加强的作用。
因为镜头焦段,运动方式上的选择,造成的结果是需要演员有更强的表演力来撑破稳重的镜头,如果演员的表演力弱,没有撑破稳定的镜头,那喜剧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这部电影,演员调度,片子的完整度都是很不错的。
整体水准上是不错的。
现实主义,荒诞主义题材的喜剧电影,里面有导演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对生活里某种人的调侃,所以本片情感是很真实,也有真情实感。
以上只是观影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我只是一个初级的影视从业者,对电影理解有局限性,以上这些很大可能说的不准确、不妥当。
最后,希望导演拍出更好的作品。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大婶气质少女心(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10173224/平凡人的不平凡,小成本的大梦想这部电影成本只有300万元,拍摄时间一个月,是地地道道的小成本电影,电影成本虽小“五脏俱全”,全剧分为四条线索,每条线索相互交织,戏剧性十足。
讲述了一直生活在农村的钢蛋,为了取村里小学的的建造捐款,踏上了去往城里的路,在这个过程中的搞笑经历。
钢蛋这个人物的塑造的是一个真正的小人物,在我看来钢蛋是个智商尚可,情商为零的人。
这种人设让人觉得很讨喜,因为之前无论网络电影也好,院线电影也好都或多或少的塑造过傻子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存在是为了制造喜剧效果,但是往往以这种人设为主人公的电影确是让人们图个乐呵,却没有什么引人深思的东西。
但钢蛋与这种人设有所不同,钢蛋智商尚可,在遇到抢劫的时候还知道用计谋帮大家解围,但是他又确实是“傻”的,不会看别人眼色,情商为零。
这样的人设好似有些矛盾,但剧情给了我们的合理地解释,因为村里没有小学,钢蛋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没有接受过教育的钢蛋,自然不知道如何为人处世,可见村里建小学的必要性,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伏笔。
没什么文化的钢蛋只是想好好完成任务,给村里的孩子一个学校,平凡的钢蛋经历了一些不平凡的事最终归于平凡。
剧里的钢蛋好像剧组的写照,《滚动的钢蛋》剧组小成本有个大梦想。
剧组的梦想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本剧在最后里面写到,本片致敬那些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的人们:邵逸夫、李灵、田家炳、古天乐等等。
这样看起来,剧组的梦想一点也不大,让人们记住这些有贡献的人并不困难,可是剧组也有一个大梦想,希望通过钢蛋这样人物的塑造,这段故事的讲述让人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让人们关注中国还有孩子仍然没能顺利的接受9年义务教育,关注中国还有很多孩子无法接受教育。
我想剧组把故事设定在河南也是有寓意的,毕竟河南是我国著名人口大省,在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省市普及教育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主创以点盖面让人们关注到当前的教育问题。
小成本并没有降低主创的热情,相反主创们想用这样的小成本呈现一个好的故事给人们,剧本剧情合理又具有戏剧性,在娱乐中唤起人们的思考。
真实中的荒诞,幽默中思考说完了剧情的设定我们来说说这部电影的调性,这部小成本的电影不是仅仅讲了个故事那么简单。
剧情中真实带有荒诞,幽默中又有思考。
剧中一条线索是三个劫匪,在劫匪劫持了人质后打电话向家属要赎金,家属虽然猜测出家人可能遭遇不测却没有在意,原因是劫匪要的钱太少,虽然看起来有点荒诞扯淡,但是这就是很多中国犯罪的真实写照,很多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很多人抢劫杀人往往就是为了几十块钱,那些大案要案有时电视剧要比生活中多得多。
剧中的三条线索,整体来说并不是个欢乐的气氛,不少人各有各自的难处,整体的社会呈现出的还是一个有些压抑的气氛,但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又加入了不少搞笑的成分,这种带有压抑的幽默在让人发笑的同时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当然这部电影并非没有缺点,这部电影故事虽然完整,但是对于主题的突出不够明确,十万元在故事开头交代了是捐款建小学后之后的剧情只有4-5句话交代了村里孩子的教育情况,结尾钢蛋的事迹感动了企业家,企业家来给小学捐赠,至于为什么要捐赠我回想剧情很久才梳理清,这部分的关系算是影片的主要线索一部分却还需要观众自己梳理,难免显得剧情不够完整,中心不够突出。
但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故事完整,主题鲜明,展现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真实的现状,叙事中又带些荒诞的喜剧意味,优于当前很多网络电影。
最近朋友圈有不少朋友在推荐《滚动的钢蛋》这部电影,抱着最近也没有什么好电影看随便找部电影看的心情,我打开了电影,说实话刚开始看得时候我没太看懂(原谅我一开始看到那乡土的造型,我不感兴趣的心情)可是想着朋友在推,而且网友评价还不错的份上,我继续看了下去,然后我发现我居然看完了。
说实话《钢蛋》不是什么大制作的电影,它没有什么特效镜头,紧紧就是一些简单剧情,三条叙事线,把三群不相干的人凑到了一起,钢蛋为了去城里拿回给村里建小学的钱,在去的公交车上遇上了抢劫,本来跟他不相关的事,但是他有着农村人的善良,所以他拿着小伙伴给他的玩具枪冒充了警察,但是因缘际会之下却跟为了救自己儿子而答应帮忙杀人的路四林把枪给换了,于是路四林就开始一路找寻钢蛋,想要换回真枪之旅。
钢蛋继续自己的要钱之旅前往城里,但是车上的抢劫3人组,因为发现被钢蛋骗了,心怀愤恨。
在无意中发现了被打晕的钢蛋以及他怀里的钱,于是他们抢走了钢蛋的钱,并绑走了刚好路过的包店老板,然后打电话给老板家人要赎金。
醒来的钢蛋发现包丢了自然开始找,之后就反生了一系列搞笑的事情。
三群不相干的人,却因为总总原因扯在了一起,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导演在剧中情节的互相穿插,台词的巧妙设置,剧情不拖沓,给了观众想看下去的欲望。
《钢蛋》虽然不是大制作,但是它却拍出了一些大制作都没办法拍出来的效果,它完整的表达了它想表达的故事,没有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值得大家观看的电影,希望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这部轻松喜剧片《滚动的钢蛋》!
奉上河南灯光,壮丽河山!
说起家乡情怀每个人都会有,尤其是出门在外的河南人,更是深有感触,碰到了老乡则是格外亲切,不是有句河南话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吗?
何瑶,一个河南的普通小伙子,还记得他创作的《河南人怎么了》以及《河南人,中》这两首歌吗?
十年前这两首歌让他在河南家喻户晓。
每位听过的朋友都会很自豪地跟别人推荐“来看看俺老家的风景,听听俺老家的方言。
” 可能在鲜肉横飞的时代,这种实在小伙已经不能受到太大的关注了,但是,他为家乡唱的歌,现在很多老乡听到了之后,还是会觉得当年就是为了他的歌而感到对家乡深深的自豪!
乖乖了,咦乖乖了,来到河南包你学会一个字,中。
十年后,他和导演李春啸一起为家乡拍了一部电影《滚动的钢蛋》。
相信很多朋友这两天已经被朋友圈刷屏了。
这部来自大河南的独特喜剧,这部展现河南人淳朴善良的情节故事,这部突显河南美丽风景的电影之作。
这部电影最后的主题曲,就是升级版的老乡情怀《来我大河南》。
真枪假枪重量一掂就知道了啊,大bug
其实真的好看
感觉仿石头的痕迹比较重…
河南味的宁浩和赵本山我还第一次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梗好老但是好好看哦
憨得挺有趣的 但没啥别的亮点了
虽然有笑点,但模仿《疯狂的石头》模仿的这么差。居然还能有6.3分?宁浩看起来养活了很多人啊。
2.5。韩三明啊。
把意大利炮拉上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电影好幽默~
网络段子傻逼贼
大学生毕业作品的水平,想学多线叙事,可惜能力有限,故事太牵强,忍不住吐槽!
给俺河南电影点赞!
我觉得挺好看的,比很多所谓的大制作好看,冷幽默,很难得。
两星不能再多了。感觉像是河南省为了发展文化事业拍得宣传片。剧本是硬伤。
不错,多线叙事,低配河南版疯狂的石头
兩星給分鏡剪輯。一星鼓勵本土製作。中~
多线叙事,笑死我了
还可以吧,一明一暗两条线
最后瞎扯
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