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间
Între revoluții,Between Revolutions,Intre revolutii
导演:弗拉德·佩特里
主演:伊林卡·哈特纳,维多利亚·斯托伊丘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卡塔尔,伊朗语言:罗马尼亚语,波斯语年份:2023
简介:70年代,伊朗女孩赫拉在罗马尼亚上大学,她认识了一个叫玛利亚的同学。在79年反对君主制的革命爆发后,赫拉怀着政治变革的希望回国,此后再也没离开。接下来的几十年,赫拉和玛利亚通过书信传情的方式,交流她们对政治、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直到罗马尼亚也迎来苏东巨变。两场革命之间,是两个女人超越时空的精神恋爱。导演用详实的历史..详细 >
费比西奖
不需要具体的人,也没有固定的人声,私人的虚构从私人的真实中来,又一早被投射到更大的真实中去。可惜影像的表现力从里侧大幅消减,呈现结果像是文本配插图,动荡中的书写路径太清晰也太轻易,但或许这就是导演的真实性法则。
宣传中到处都是男导演的名字,但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女编剧Lavinia Braniște的名字,两个根据历史文件创作的虚构女性角色的信的内容写的太细腻太好了,果然是女作家才能写出的。在观看的过程中一边掉眼泪一边想念异国他乡的女性朋友们。历史宏大叙事的影像结合细腻的个体经历让人非常有感触,也很容易联想到现在的情况。男导演创作的内容也来自母亲和其他女性的经历,在影像archive的挑选和剪辑中细节处理地也很细心,但对于内容明显想的没有女编剧深。我在的场次Q&A只有男导演,感觉质量应该大不如有女剧作家的前两个场次,对于一些人物关系核心的内容都含糊其辞
#MSFF#我们的青春也曾掷地有声,不惧怕所有的压迫和反对,一如既往地用书信传递燃烧着的爱意,在笔墨之间进行着肆意的拥抱;可我们的青春最终却悄无声音,因为所有的书信都在某个时刻被翻箱倒柜了出来,变成一地灰烬,它们被埋葬在街道上震耳欲聋的呼号声与飘扬的旗帜当中,在一次次撼动地球的革命之间变洗掉了所有颜色。但那是我们永远的青春,它在时代的浪潮的确里是没人在乎的一朵小浪花,可对我们来说,那就是我们的整片宇宙,在这片宇宙里,只剩“我想你”“我爱你”“我要和你在一起”“我要与你渡过所有磨难”,是我们永永远远的宇宙。
6.5,诗真的太美了。
剧本远胜于拍摄,且镜头多次迅速移动或晃动已经到了需要加seizure warning的程度。
即使没有任何背景信息,也可以被时代洪流下人和人之间脆弱又强大的共振和挂念打动。没有一帧关于两人的影像资料,但通过编剧和蒙太奇搭建了一个穿越的时空镜头,这也是当今纪录片形式在不断混合的佐证。不拘泥于所谓的100%当下和真实,有一种力量仍然会穿越时间和空间而来。
上一個把一雙女子揉雜進萬萬人的動盪歷史與革命中給我無盡的震撼和感慨的還是碧雲的帶喜和銀枝。將女子拋進歷史,用女子開啟並講述革命,微細人身的榮枯在家國龐大敘事的興衰中虛浮,再大的悲哀,好像也沒那麼痛苦了。革到最後的,就是命了吧,眾女子在回歸中離散,一場開始,完成了她們的終結。那末革命之間呢?遊行,熱情,口號,呼喊,群眾,手挽手,肩碰肩,軍隊封路,硝煙彌漫,砲火連天,寫不盡的情書斬不斷的情絲是由一個女子到另一個女子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的細如冰裂的綿長呢喃,致最後的茱麗葉:離別時妳送我的耳環我仍在配戴,對鏡端詳,想像妳來到,於鏡中,我們合二為一;我多想與妳再見一面,流淚眼望流淚眼,談十晚再談十晚,不要為了保護我而離開我,我希望我們可以由頭來過,人世幾多不堪與狼狽,夜空煙花依舊嘹亮,妳未看到嗎?
看到最后真的很想暴哭😭😭😭
女同,一个来自极权国家,一个是宗教国家,一个国家已经变了,一个还没变。
唉
真实的影像,虚构的对话。Buff叠了太多,伤心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柏林电影节的作品还是这么样的政治挂帅;全片两女主都没露脸,她隐没在她们之间;伊朗的YSL革命与罗马尼亚的巨变有太多的地方可以互文;以“革命”之名,但革命的结果与初心相比,皆成虚妄;MSL女孩与社会主义女孩是另一重意义上的“两生花”。虚构与真实拼贴,电影还能这么拍!神。
用两个人的书信串联起两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影像。国家之间的历史进程是那样独特,却又那样相似。历史仍在不停地重复。这些原始影像的价值或许比故事本身更值得纪念。
以一对女同性恋人的信件对话呈现伊朗革命的历史和罗马尼亚社会的变迁,超越时空的情感,当女性和女性站在一起时自然成一首诗,不仅仅是浪漫的表象,背后还有汹涌的浪潮生命起伏的风帆,诗意只是她们织结历史的方式。不要只关注导演,要关注女性编剧,是她用她的文字串起了琐碎影像如一条闪光的项链,而最耀眼的依然是她文字中透出的力量
风雨激荡的70年代...看到后面才发现是虚构的,那这还能算纪录片吗? 影像资料➕虚构文本,这种形式蛮好,有种拼贴诗的感觉
胜利的果实也会被窃取,第一次对狂热的街感到恐惧
这个信寄出的时间需要多久~只能算神交吧!想法还行~
妳自言自语,我自顾自睡
纪录片还可以这样散发魅力。导演可能先发现了两位女性几十年的书信,然后想通过某种方式把她们的情谊表达出来,于是有了这部电影。罗马尼亚上学的伊朗女孩在在70年代末回国,此后几十年她与在罗马尼亚认识的另一女孩保持了书信传情的方式,信中有她们对政局、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到九十年代,罗马尼亚也发生了政局变化。一定程度上说,这个导演挺投机的,本来这些信件完全可以用剧情片的形式呈现,但用历史资料展现却也能有不错的效果,至少某些时刻我能被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