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这种电影会有两类反应:1.装B片。
2.牛B片。
我觉得这片儿介乎于两者之间,倾向于前者——挺着B级片的身板儿偏要卖弄点超B级的范儿。
影片的前3/5可看性健在——虐童,报仇,朋友间的不信任与相互依存,精神分裂,真相,邪教;欧美恐怖片的悬疑剪辑和日韩恐怖片的视觉压力较好的糅合在一起。
个人以为影片演到安娜被曾经虐待过好友路西的组织抓住并了解其邪教面目后就可以了。
后2/5的剧情更像是一部虐待纪录片,最后导演还卖个关子——安排邪教头目听了安娜描述在濒死状态下看到的“真理”后自裁,让观众费力去想也弄不出个所以然。
末了还费劲巴拉地敲一排字幕,给出希腊文里Martyrs的含义,这就是典型的标题党装B了。
虽然是被导演强迫去思考,但是最后一幕还是琢磨了半天。
邪教头目老太婆最后究竟为啥自杀呢?
镜头里成为殉难者的安娜透过层层云朵看见一点亮光。
然后慢慢演变成不断变化的耀眼光晕,最后又归于暗淡寂静。
是不是就象征着人从出生到壮年再至死亡的过程呢?
这个邪教组织通过不断的折磨让人超越痛苦而终极见证将死未亡时所看见的边缘神迹。
所谓另一个世界,永恒的真理,最后被证明不过是一场虚无。
所以老太婆最后卸掉了脂粉,假睫毛,假发,干净的来,干净的走。
留下一句“Keep doubting”给众教徒,作为死亡背后真相的答案。
中文字幕翻译作“无止境的疑惑”,我倒是觉得是个祈使用法——意思是“你猜吧”。
召唤一个法语童鞋来听译,毕竟第一重翻译的准确度更高。
老太太为什么要自杀,很多人是不理解的。
至于老太太最后的话“无尽的困惑”更是有两种解释,第一是安娜说的,第二是老太太留下的,意思就是你们猜去吧!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句话并不是安娜留下的,安娜留下的话可能更加具体,所以这是老太太总结后的一句话,也是她自杀的原因。
对此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神秘组织。
首先,这个神秘组织的资金来源必定是最终出现的那些衣冠楚楚而又白发苍苍的富翁。
因为他们有钱,但又将要死掉所以急于想知道死后是怎样的。
进一步,他们想把自己在人间的富有和优势保持到死后的世界。
所以,他们资助了这个组织。
又因为这个组织如此邪恶,所以资助组织的人除了有钱还可能很有权利。
第二,组织里面有具体的执行者,他们的任务或者说是工作就是虐待小朋友。
他们住着好房子,有正常的家庭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房间里有一个可怕的地下室。
这些打手,很早就加入组织,他们的生活是组织提供的,他们的工作也是只有适用于组织的,因此他们对组织很忠心,但未很多成分是经济上的原因。
这只是一份工作!
第三,组织的核心人物。
组织的核心人物出现了两个。
一个是老太太,一个是她的跟班。
从年龄上来看,老太太远比跟班要大。
所以老太太不仅仅可能是组织的老大,也有可能是组织的发起者。
好了,有了资助者,执行者,和发起者。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组织成立的过程。
首先必然是发起者提供了一个创意,而后四处游说,寻求资助。
而后,在这个创意的感召下,有的人愿意加入出一份力,也有的人出钱。
然后组织成立,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获得实验样品,反复试验以求的发起者所希望的结果。
我承认我描述的过程像是一个科学实验室的成立。
其实这两者的却很相似。
确切的说,导演也正是用这个电影来讽刺人类目前自以为能够了解万事万物的“科学实验方法”。
这个先不说。
我想说的是,实验室的发起者,资历最老的那个人往往是对这套实验方法最自信,最狂热的人。
换而言之,老太太才是整个影片中唯一一个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人。
我认为,老太太发起组织的初衷绝对是给富豪提供信息那么简单。
我愿意相信,老太太是想通过这种伟大的实验,找到与未知世界沟通的方法,探究未知世界,造福人类!
理由就是,老太太给安娜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头衔——圣女!
(虽然富豪听到都对这个不感兴趣)。
要知道,没有一个科学家会给自己的小白鼠封一个“圣鼠”的头衔。
因为科学家不认为实验中的小老鼠是值得尊敬的,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老鼠符合实验条件。
但老太太却把这个名号封给了,安娜。
这里面隐含了两个信息。
第一,老太太认为安娜很了不起,并对她的牺牲怀有敬意。
这证明老太太对殉难者还是怀有尊重。
第二,老太太自信她所封加的称号能够抚慰殉难者,她相信假如殉难者知道自己能被人如此尊崇将含笑九泉。
可是问题在于,一个小小的邪教,成员不过万如何能让老太太自信她的封号可以告慰亡灵?
因此,可以断言老太太是想把这个邪教发扬光大的!
她相信自己所作的是正当的,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更相信自己才是真理。
好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老太太的自杀,就变得容易得多了。
安娜临死前说的话必定让老太太很失望,不仅仅是失望而是彻底的绝望。
老太太从安娜的话中明白了,她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弄明白死后的世界。
那么安娜到底说了什么,我相信安娜的话语中没有任何具体的形容《诸如:白光,飘荡,温暖。
也绝对没有任何不配合的言辞,比如,我就是不告诉你!
安娜的回答很有可能是说,我完全形容不出来;世上没有任何词语能够形容得出;超出我们一切的想象。
好了,这些话一说出来,老太太绝望了,她的方法,她的事业,她的雄心,她的未来全部都没有了希望。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年非人性的折磨人瞬间由高尚的追求真理变成了万恶不赦的罪过。
于是老太太,彻底的绝望!
同时,是否有负罪感我就不清楚了。
但重点是她的绝望促使了她的死亡!
分析王老太太的死,我回过头来说,这部片子已经达到了不可触及的深刻。
血腥的镜头无非是能够进行商业运作的元素。
片子所探讨的深刻的命题才是导演真实的意图。
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有两点,第一,人类还很渺小,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就相信自己的那一套就是真理!
第二点,导演告诉了我们一个评判善恶的标准。
也就是要守住你的底线!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歹徒,用枪逼着你去虐杀一个小女孩,如果你不做他就立刻杀掉周围100个人质。
你被要求必须活活割掉小女孩的舌头,挖出她的眼睛,斩断她的手脚,最后锯开她的头颅,用勺子吃她的脑前叶。
你会怎么做?
一面是一条人命,一面是100条人命。
如果你够理性,那么虐杀小女孩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你跟我抬杠说,杀完小女孩歹徒也会一样让你杀其他100个人。
好吧,这种可能性也存在,但我就假设,这种可能性不存在,歹徒在你杀掉小女孩以后,就会放掉那100个人,这是他们10年来一贯的作案手法,报纸都登出来了。
那么你怎么办?
当然也有的人可能想蒙混过关,装得晕过去。
好只要你不动手,歹徒就会杀掉这100个人。
你还敢不敢装?
我觉得很多人会尝试杀掉小女孩,虽然动气手来可能战战兢兢。
如果你这样选择,那么你就具备片中老太太的潜质。
因为人类所有残忍的屠杀,都是在一个华丽的理由的感召下。
你不能指望全世界的人都有足够的理性,足够的智慧区分出善恶是非,因此如果我们没有那种无论如何都不能做的底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来实现我们的残忍和罪恶。
因此,所谓善并不是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别人的人,而是有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下不了手的底线的人。
这就是这部片子导演想告诉我们的另一个深刻的内容!
《殉难者》很异端,即便在恐怖片中也是异端。
对于能吃下——疼痛视效、阴冷基调糅合宗教思考——这一口的恐影迷来说,电影在巴·劳编导的风格力场下,既有商业恐怖的精准编排,也有俯拾皆是的可解读细节,谈得上处处珠玑,于是是我奉若珍宝的低分烂片之一。
法国这批以极端变态为名义的电影,蜻蜓点水地看过《高压电》、《身在其中》、《边域之城》、《生吃》等,都是潦潦草草,烟云过眼,直到一天回看《反基督者》,因似曾相识的氛围,唤起和《殉》相近的压抑观感,特来补标并留下记录。
剧作 起承转合处,基本都作了一波三折的安排,满是商业性叩击。
像背身人影飞窜而过、被窝探头Jump Scare这样西方一贯盛行的横刀直入式楔子;刽子手家庭场景引入时,用追逐戏一时间营造女儿受困的一场虚惊;清障过程中,安置一息尚存的女人这一意外,引出中段的人物对峙和精神分裂,形势自此急转直下;以及影片过去了近半程,真正的女主角方才接棒;又有面上的反派,饮弹自杀,全片应枪声而止,观影者如堕云雾……不胜枚举。
视听 前半段,镜头紧跟人的肢体、细小物件的风吹草动,极近特写快剪、动态跳接、手持高晃的第一视角,制造和放大了恐慌感、焦灼感(参看灭门后—安娜赶来之前,露西整段独处戏)。
声音张力,风、雨、林的自然声,若有若无、忽远忽近的哽哑、嘶吼声,喃喃切切的低语声,监牢里铁枷尖脆的颤栗声、凳腿乏力的顿地声,刀刃划入肌肤和衣物纤维声,汤匙和人齿抵触的龃龉声……一个个声场真实幽闭,鬼影憧憧。
妆造效果,盘根错节的肢体与筋肉,创口愈合或缝过的褶皴,青的灰的发浊的眼瞳,时而皱起的肿胀眼帘,纤毫毕现的皮下血管、斑纹,用心和投入可见。
血浆用得恰当,同时大程度上借助镜头和剪辑渲染暴力。
捶杀女主人段落为例:先是露西半途杀出,面部特写正嘶叫——头颅被击中,女人飞出,推近景——连续快剪正反打,露西甩脱安娜的纠缠——女人缓缓试图起身,露西跪直在后,上方压制位,切到挥锤、切到头颅被狠狠锤落在地板,显出狠劲——安娜二度上前拉扯被摔开,从后方歪歪倒倒地爬开,其间露西作为不受控的主宰者,一直无比侵略性地占据镜头前景——摄影倒伏贴地,平视女人侧脸,钝器再度锤击伤处,无反应,大眼圆睁,似有不甘——持续击打,锤头一挥而过的空镜、背后仰拍手部动作起落,凶器显得格外巨大、迅速、有力——以血液依稀凝结的头顶毛发特写结束。
此镜中,这段落表现出癫狂的支配力。
这让人想起《旧日噩梦》里的击打镜头,都十分精彩。
楔子 第一段,逃脱戏。
露西惶惶环顾、频频回头,镜头一致地呼应着人物的视线逻辑,制造出被追逐感。
远处似机器的轰鸣、伤痕特写、跑动跳接,这段跟摄直观传达了和她一起奔逃喘息的视角。
跑出一段距离,镜头回看,房子大张着嘴,仍然占据大半画幅,传递出压迫力。
最后是低机位广角镜,低矮繁复的库房夹着窄道,破败的厚墙,漆黑狭小的窗,画面全是荒芜、全是阻隔,镜头不去交代前方奔逃者所见,因环境是陌生的,因从背后的东西逃离是第一迫切。
哭喊声撕裂开来,像预示阴影会长久跟随。
废弃厂区这里选景很好,且和后文场地相对比,组织的发展不言自明。
第二段,老式磨花胶片。
家庭旧录像带的影像形式,并采用小比例画幅(不多见),让观众将目光集中在人物情态,露西从不直视镜头,时而背对、侧身、头发遮挡面部、移开视线,始终是躲闪或怔忪。
这样一来,镜头的观看,就有了窥视感,有了距离感。
顺带一提,转场方式用了漏光,金红色漫过冷色的场面,温暖中的血红、光明中的刺眼,类似于“阳光下的罪恶”,不免生成一种不适感。
驯养家庭 正篇。
开场无异于寻常中产家庭的餐桌谈话,讽刺与伏笔:从阻塞水管揪出的小白鼠,指代试验品,家人嬉闹,啧啧避开它的尸体,袒露似是而非的嫌恶,父亲戏称煮来加菜;儿女双全,和被殉道者年纪相仿,一一安坐,讨论钱、早恋、荣誉、择校、前途抱负;提议儿子学法律,以“法律处处有用”诫之,行事悖法的人,在法理的社会阳奉阴违,如鱼得水;周日休工一问,契合规律无休的高投入事业。
此外,作为组织的门面和驯养人,会对来人不设防,或许是剧作的疏漏和不严谨,也或许是常年安逸法外,丢失了戒备的嗅觉。
罪孽的羽翼下,没人能置身事外。
儿子在席上不敢妄动,可以是不知情,对上枪眼,张不了开脱乞怜的口,也可以是知悉一些捕风捉影的故事,于是壮不起胆去组织谎言……对质问,他惊惧欲泣,本能地耸耸肩。
这回答方式模棱两可,选得微妙,很好的处理。
驯养人家的结局,是被扔进下水坑道里——在他们物理上自掘的坟墓葬身。
而露西不同,她是被仇恨的阴影引导着走向死亡的,一对罪人、一对(或许)无辜的孩子,和一对跨越十五年的受害者,牵连进来的人,死后被打手们草草填埋,得到了同等的对待。
恶和苦的轮回里,仇恨一直壮大,把一个、一个的不幸死死捆在了一起。
房子 自始至终,这幢现代别墅是主场地。
房子兼有多项功能属性——试验场,培养皿,囚室,坟墓,祭坛。
它原来有体面的外壳,可以掩饰秘密,直到被闯入、被血洗后,房子的茧衣动摇了、破溃了,在不经意间,向安娜敞开腐朽的子宫。
安娜爬下狭小曲折的产道,探入深邃腹地,羊水中胎儿紧攥着拳、向尚可安身的角落瑟缩,体无完肤,不成人形。
可怜的婴孩被安娜剖出,至于她自己,被迫见证了秘密,和两个她想拯救,究竟没能拯救的女孩,一起葬身在这个秘密,成为了秘密的一部分。
一项Bug:安娜在现场无端逗留是惨剧的导火索。
拙见将联络母亲提前,作为话亭内的第二段通话,表决断要帮助露西,而现场的通话,调为类似于拨号、语塞、思忖、挂断的一串戏,以表混乱迟疑,并删节她在放置尸体的沙发上毫无顾忌地熟熟睡去,后又闻声惊醒这段匪夷所思的戏,会否更紧凑通顺呢。
信众集会 教众身着黑衣,纷至沓来,团聚一室,他们问候致意,不时交头耳语,其人大多白发苍苍,是半截身子进了棺木的人。
集会没有宣读规制一类的前言,直截公布了召集事项——见证本教与人类认知史的突破。
眼睛们迸射出祁望的光,“殉难者”在于这些,与其说是神媒,更是救命稻草。
上等阶层要殊于他人,殊于他人的终点是踩住唯一不受控的东西,时间。
有人选择从年青到年老,捯饬保鲜,取饮沐浴处女血,有人选择做长生的科学尝试,寻仙问道炼丹,这里的老伙计们也是一种路线,他们要把身后事一探究竟,平抚对生的挂碍、对死的忧伤。
看上去这并不成为信仰的集会,这是上下翘首的股东大会,成果供奉检阅,回馈衣食父母。
Martyr “Martyr”有种本土特色的译法是烈士,原义中殉道者为信仰作见证、受苦赴难,是出于自愿的接纳和献身。
在此意义上,女孩们不会是真正的殉道者。
而黑头巾太太,能殷切庄重地主持事务、慷慨陈词,也做到夸饰其谈、冠冕堂皇,既深思熟虑,又执迷不醒。
她是循道者中的代表,最后,她是唯一真真实实地以身殉“道”的人。
殉难者的初筛标准,是年幼年青的女性,所谓这一人群是高度的精神可塑性、忍耐力及开解力的统一体,也是金主可以隔岸观火的安全地带。
至于神化殉难者,让教众与她们产生距离,是非常必要的异化同类、摒除同理心过程,行刑准备期间无需集体参拜来直面惨状,想必有相似的考量。
邪教体系 地下人体试验团伙,怎样跨界进阶成为了邪教。
通过严密组织、巧立名目,将话术系统化。
从宗教要素看这一组织: 核心教义即世界观上,存在死后的世界,人人得救的世界,化用许多宗教中受难与超脱的联结,女孩从哭叫,到疲乏,到顺从,消亡她们的姓名、人格、心性,即所谓放下一切、解放、超脱,视周遭为无物,终于离苦得乐。
关于此教是否明晰“神”的理念,这里持怀疑态度,“加诸万恶于其身,而他超脱一切,见到真理”,拟人化神的宗教,怎样能寥寥数语把恶与受恶人定论,把其因果给撇清。
倾向于是无神的,朴素自然法则的信教。
信仰观念上,这里建立迷信,是通过对科学未解的迹象,对人在濒死状态瞳孔失焦的扭曲解读来实现的。
殉难者化身为媒介,通往死的奥秘,殉难者与其神秘体验本身,共同被固定为崇拜对象。
活动仪式上,房子是固定的崇拜场所。
地廊由冷光灯点亮,墙上布置着巨幅的殉难者图像,这是建立、印证、呈现信仰的通道。
在这将持续地培植殉难者,集体聆听指示,以期接近真义。
组织建制上,此教为传承发展可见地规范了纪律结构,有权亲耳接收真言的使徒、向教众传话的布道者、仪式执行人、信众团体、接应、打手,层级完整分明,而业务员本身也纳为信徒。
表象来看,精神文化制式十分单薄,没有理论成册,没有教育经典,这使得其教在现实层面并不完善成型。
但作为一部电影,给予一项维系下去的稳定因子就够了。
邪教与教众,在世俗意义上互利互惠,前者服务上层的需求,美名殉难求真,高尚而诱人;后者握有交结同好、发展交际的机会,双方也当然地有做事干净、共担风险的自觉。
仪式 培植安娜,用了长达二十分钟去施暴。
观众需要和她一起按捺住,忍耐几近无休止的视觉虐待与痛感累加,直到我们也麻木了,方迎来最后的,十分钟的戏剧高潮,一场仪式。
“殉难者”被固定在刑架,刑架设计得状如一台日晷,她在转动,就像在推转着地轴与昏昧的时间,金属活动发出活泼声响,如同在代难主开口呻吟。
仪式感的耸立与坍弛同构于一场一镜:洁净无血、肌理通直,这一人体场景有种郑重的神性,而铁青的器械布置,又将场景异化得格外残忍。
又及,使者俯闻殉难者口授,欲将神迹布道于世,然其追寻的真义在短暂回光后,仅留枪声——徒劳的空响,这一回响,萦绕在那神使受难的崇高图景上,二者惨烈地并存着。
尾声 太太问,E,你能想象死亡后面是什么。
这话放在平时也许动忌讳,既然有抽象话语体系存在,怎能直截了当地剖开组织实质,况且是对一位传话下级的交谈。
那么这一问话,是出于不管不顾,万念俱灰,所以男人一听纳闷,悟到了事情不好。
什么是“无尽的疑惑”。
认为没必要太去解构它,这是绝望于信念的自述,无论殉难者的原话是什么,但凡听来是可信的,让人清楚,这儿不存在死后的世界,或者说,死后的世界并不好过生活的世界,听者都会大失所望。
惭愧不了解法文,从末一句台词的英译来看,“Keep doubting”,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是陈述,而如果作为祈使句理解呢——不必明说,E,你和外面那群人保持好奇吧——恐怕你们一样无法接受,何必知情呢,我先去一步了。
这样设想,也或许合理。
电影用了半开放的表达,很好。
它告诉人一点,人可以有非凡想象,说得多了,人还不乐意呢。
安娜 安娜是怎样的女孩,坚韧,道义,是滑向道德的人。
一个滑向道德的人,往往是圣贤,也是羔羊。
安娜之于露西,是独木难支的救赎。
引用顾城《英儿》里的话,“跟你在一起,动真情,也就离开了魔鬼了,跟自己在一起,就和跟魔鬼在一起一样”,看看她们的故事,毫厘无差。
源于这点,安娜的疑虑和仁慈,对露西来说,不过是透顶的背弃、出卖。
随着强光丝丝撤退,精神支柱倒塌,露西被交付给阴暗面时,尘霾如期而至,魔鬼现身了,第一次与安娜同在,再不能被她的呼唤声驱散。
死灭是露西避不可避的结果,但不应是安娜的结果。
鬼不肯和解,叫嚣要同归于尽,露西只好选择死灭。
而安娜呢,善良的无心之失竟会引发悔与罚,这是良善的无奈,是对观众的折磨,是无限放大的道德挞伐。
影片外化人的心理受难。
我们见到露西眼中真实与幻象的交错,可直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安娜看见了什么。
当她的时空里有了其他,有了爱人,木然,只看着,没有哭泣。
镜头局限的视域中,没有对方的样子,没有美的或丑的事物,只有暗影,像凝滞无间的苦海,只有人,还镶在广阔的尸床上。
双姝情 录像中,安娜比露西年幼,她离开了母亲,自己成为母亲,用未全的羽毛来包容、保佑了女孩。
自小陪伴,情难自禁的亲吻,爱惜地为她清洁尸体,节制又自然。
所以,露西来了,安娜就安静了,温顺地张嘴,接受喂食、施暴,接受苦难,这时有一段很美的钢琴,温情平和,百感交织。
作为一部法国电影,影片这段双姝情的动人地方,不同于以往的刻板印象,那些纯真的罗曼蒂克的目光勾连,或青梅竹马的田园牧歌,而是跨过恐怖片类型与宗教社会性议题,把情感放在一道辅餐,连同那个没来得及挂断的电话里,母亲坚持的、反复的询问声,简单动人,如有回响。
这些片段的意义,在于激起观者最大的不忍,不忍之后,反邪教的终点,也就前所未有地接近我们了。
有剧透!!!!
不是一般的恐怖片。
是哲学恐怖片,是对人类苦难的一种思索。
安娜与露西的对话是关键。
安娜之所以成为殉难者是因为她接受了一切苦难,因为露西的存在。
俗气一些说就是爱的执念使她摆脱了与苦难的纠缠,接受了她的痛苦,超脱进入另一个世界了。
那里露西在等待她。
有点佛教的意义。
片尾的小电影都是她和露西的快乐时光就是进入极乐世界了。
魔头老太太为什么自杀,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必须在剧痛之中选择原谅,接受人世的一切苦难,因为爱的理由或者一个美好的执念超脱出自己的苦难才能走入极乐的永生世界。
可是老太太是个变态,谁也不爱,也没有美好的执念,脑子里都是邪恶的东西,意识到自己永不得超生,进入极乐世界,万念俱灰,崩了自己。
她的死也许意味着邪教组织的分崩瓦解,因为已群龙无首,并且首领的自杀意味着整个行动的失败,但愿但愿。
此片真的与单纯追求感官刺激的廉价恐怖片有很大区别,强烈推荐,有可能二刷去找一些细节。
电影让我看得很难受,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苍白的血腥配上日式恐怖的心理压抑,这真不是普通人能看下去的电影。
感觉一直处于地狱之中,本以为地狱的尽头能是天堂,可尽头还是残酷的地狱!
一些人想探索死亡背后的异世界,但即使你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只能带来更多的疑问。
利用极端的折磨使他人看到异世界,人类的欲望是多么的残酷和自私。
每个人都有权利信仰和不信仰,如果剥夺别人的生命看见神迹,看见上帝,那我想说去他的神迹和上帝,活着才是最好的!
人类连自己的现实世界都没认真的弄清楚就想去探索那和现实世界无交集的异世界,这不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吗?
即使看到到死亡之后的世界,你也不可能去了解,生命死后都将化作虚无,看到的异世界只能是无尽的疑惑!
她是她的彼岸花,在去黄泉路上的一场梦。
血肉模糊,浆水迸裂,肠穿肚烂的场面在这部电影面前只能显得乏善可陈。
看了这部片子才知道原来法国人才是最真心的变态,结合了西方的血腥与东方的心理暗示,但又同时超越了前两者,做到了真正的恐怖!
别看这部电影,如果对这个世界的真相不感兴趣。
Pascal Laugier has confessed that he wrote the screenplay for the film in a state of clinical depression, bordering on suicidal thoughts, which is why the film is said to have a nihilistic and depressing subject matter.Mylène Jampanoï and Morjana Alaoui, actresses that played Lucie and Anna, both stated in an interview that they would never work with the director Pascal Laugier again.
怎么说呢,血腥的电影是不讨我喜欢的。
但是Martyrs至少存在一点现实意义。
至少,他让我稍微明白邪教们的神经质状态。
至少,看完这么恶心的画面,能让我更恶心地想到,这样的事情有在现实世界发生,正在发生!
做为一名医生,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一边啃着鸡爪喝着奶茶一边看着皮肤性病学图谱上各种恶心的烂疮,所以各种血腥的镜头都不过是小菜一碟,但是看完此片,心理还是很压抑的,上次有这感觉是看《黑太阳731》小哑巴被活体解剖的时候,不同的是上次是在骂小日本变态,这次在骂导演编剧变态。
影片各种血腥暴力情节,让人无法忍受,特别是地牢里壮汉一遍又一遍的暴打安娜,基本是为了血腥而血腥,为了暴力而暴力,情节上也有很多经不起推敲之处,比如说,阁下的那个邪教组织,认为受尽虐待的将死之人能够看到死后的世界,我只能说编剧太有想象力的,要我说,即使他们看到了什么,也只能说是他们精神崩溃以后出现的幻觉,还有阁下跟安娜说,露西死前幻想被人追杀,另外一个被解救者幻想自己被蟑螂吞噬,两个受害者心里想的什么,她如何得知?
如果她能知道两个人心里怎么想的,就没必要把安娜剥皮以后再去问她看到了什么!
如果导演安排露西受刑也就算了,不管出于复仇还是什么,露西杀了四人,再次受难不为过,安娜做错了什么?
她性格孱弱,在地牢里受尽折磨却从不反抗,她心地善良,处理尸体的时候发现女主人没死还试图救她……当然,说因果难免有些俗套,但是起码让人心里好受些吧。
本来想给一星的,但是总体还算制作精良,所以姑且给三星吧。
好了,不卖关子了,现在来谈最重要的:安娜到底跟阁下说了什么?
我们一步一步的来分析:1.安娜确实跟阁下说明了她看到的所谓另外一个世界的影像:安娜跟阁下耳语的时候,可以看到阁下的表情是若有所悟,并且从阁下把那帮老富豪们召集过来的情况看,阁下肯定是知道了什么,并想公之于众。
2.安娜所描述的世界肯定是可以用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很简单,安娜唯一可以描述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语言了,如果语言还表达不清楚的话,那阁下根本无从所知了。
3.阁下并没有想私吞所谓的研究成果:那些老富豪是这个项目的资助人,他们花了钱,当然有理由享受所谓的研究成果,私吞对阁下也没有任何好处,如果真是想秘而不宣,阁下就不会把那帮坐大奔的老富豪找来了。
4.阁下为什么临时决定取消发布她的研究成果:因为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感到了无尽的疑惑,对什么疑惑呢?
当然是对她的研究成果!
正因为她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怀疑,所以取消了发布会。
5.阁下为什么自杀?
她先是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真理,后来又对自己的成果产生了怀疑,进而她对自己多年付出的心血感到疑惑,她早已等的不耐烦,于是干脆扣下了扳机,自己去探索那个未知世界去了。
6.重点来了:安娜到底说了?
安娜看到的另外一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片尾安娜与露西玩耍的画面看到了吗?
那就是安娜描述的另外一个世界的景象,她告诉阁下:我看到了我小的时候,跟小伙伴一起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玩耍,对此,阁下是怎么理解的呢?
她认为,原来这就是我一直探索的未知世界,人死之后,又把自己的此生又重新演绎了一遍,并且周而复始的一直循环下去!
这里我们不禁要怀疑阁下的智商了,普通人一看便知这个情景其实是安娜濒死时候对往事的回忆,为什么阁下却固执地认为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呢?
所谓当局者迷,从种种情形看,这是阁下所有实验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并且她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上一个十五年,所以不管是什么结果,她都会欣然接受,就算有不合理之处,她也会给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让自己相信这就是她一直探索的真理。
但是阁下毕竟还是成功人士,毕竟还是智者,虽然有短暂的不理智,但是冷静下来以后,她开始产生疑问:这到底是真实的另外一个世界的影像,还是殉难者对往事的回忆呢?
她探索了几十年究竟得到了什么?
她不愿意接受自己失败的事实,但是她还是隐隐感觉到自己已经失败了,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呢?
干脆自己死了去看看另外一个世界长啥样吧!
于是,编剧把始作俑者判了死刑……
影片是在一个施虐邪教的角度来拍摄的,这个组织相信极度施虐引导下受害者会脱胎为“殉难者”,看见死亡的真相。
这种思想有点类似于竖锯的经历苦痛才能获得新生,修道士钉子头的痛苦和折磨才是真理,一种用苦行僧式的接受磨难来印证自我存在的行为。
虽然举的例子是施虐者,但创作人无外乎都是以痛苦和接触死亡为主题的。
自我施虐者应该是认为人活着是麻木的,只是在虚假地活着,只有在不断保持肉体痛苦的情况下,人才会保持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其实每个人大抵上是会有自我毁灭的倾向,也即是死亡本能 ,只有死亡才是真正的平静,才能从紧张和挣扎中获得解放,是一种以死亡为彼岸的生命虚无主义。
剧中女教头听完安纳的话后,饮弹自尽,遗言是死亡之后是无止尽的疑惑。
也许是安纳的讲述是无意义的念叨,精神上已经失常了,老女人听完后感到失望,毕竟为信仰花了这么多精力,最理想的殉难者也没有带来死亡的真相,便自己动手亲自去见证死亡之后了。
电影还是偏向普通,更像是导演借着一个疯狂的实验在表达自己对死亡的迷惑,不过暴力和血腥度还是足够的。
一般不可多得噶好电影
太血腥了!受不了!
死亡之后是无尽的疑惑。
看完各种抑郁
事实告诉我们室友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并且好奇心太重也是不好的
难以置信,居然看完了。。。
。演员演得好很逼真。但是不喜欢宗教题材。更不喜欢邪教。恩。越来越不喜欢法国片儿了。
整一个上流社会SM沙龙。本想揍导演和编剧来着,看了看发现导演编剧本来就是一个人,那倒好,省力气不用分开来揍了。
吓死我了,看完无比压抑,一直到现在都不愿意碰此类片子了。剥皮那点我捂眼了
是啊,不就是死前翻白眼么?有的照片还他喵的模糊成马赛克了还非要说翻白眼多神奇,想虐人只说啊,找神马蹩脚理由,全片看得那个痛啊
前半部没头没脑的恐怖片,后半部一跃而成宗教片。。。
看过DVD几年了,今再看高清蓝光版本,等于重新再看。
导演大概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想要报复这个世界,充分展现人性之恶,于是把自己最黑暗扭曲的想法都放进了电影里。
浪费姐的时间 什么破玩意
邪教啊~邪教啊~咋能这样呢?
女主是整个创作团队病态设想的完美受害者吧,完美得不像有思考能力的正常人,泛滥不分场合的圣母心,没有对危险一丁点的判断力,人物虚假到悲伤和愤怒都像按程序设定走的,就为了最后让大家看她被虐。
很血腥,有想法
full of violence,skull and bones exposed,hell or heaven,endlessness is not good.
好装逼了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