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10》9.79亿的总票房排在第三,但是并没有媒体提及它,主流媒体都在提及《变形金刚》、《疯狂元素城》和《闪电侠》的疲软,它们对于《速度与激情10》的票房、对于第一第二名的中国电影《消失的她》、《人生路不熟》确实疲软,但并不代表好莱坞大片在我国观众之间没地位了,一但50块钱可以看生活中根本碰不到的香车、美女、海量欧美明星,同档期的我国影片未必能赢。
所以档期排片还是有学问的,票房也是一种金融数据,远远不是作品内容或者主题独挡一面的问题,不过电影这种艺术商品比房子、车子更可怜的地方就在于电影工业很新、普罗大众太过陌生,票房这一项金融方面的问题不好了就会去找明面上的作品内容问题,但其实暗涌的经济规律谁在乎呢?
话说回来,来看内容,拿《疯狂元素城》来说(因为我只去电影院看了这部),迪士尼的角色设计、剧本圆熟度、视效想法仍然是业界顶尖,找亚裔创作者来丰富内容、打开市场、包容创作依然是政治正确下的财务正确选择,包容已经成为美国各行各业创新的动力,等市场够好、份额足够多的时候,性别啊少数民族啊外国人啊这些政治上管它正不正确的主题都会被中国电影工业拿来使用的,因为谁会跟钱过不去呢,美国人不会,我们中国人也不会。
《疯狂元素城》好的地方电影从业者肯定会去学习,政治上不正确的地方肯定也要去批判。
娱乐业就是这样——都坐到头一把交椅的流量了谁不会被捧被骂?
它们赚的就是这个红黑钱。
可是普通观众呢?
捧或者骂可能都是转移了自己生活的重心。
还是很想说说 good dinosaur, onward, elemental 皮克斯这三部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影片居然有着一脉相承的点都有着很有意思的设定:如果恐龙没有灭绝、如果人人会魔法、如果元素们共同生活在一座城都是父子/父女情深,就算爹不在了也不妨碍妈仍然是模糊的背景板,偶尔出现说一句:你爹是个好恐龙/好人/好元素角色都不立体,这里面onward还好一些,另外两部从头到尾没有把主角立起来,失之单薄三部电影宏大的设定下其实出场角色都不多,都是讲了相对简单的故事,但即便如此还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淡。
恐龙和元素都像炫技之作,特效真是决战CG动画之巅,画面精致得让人几乎屏息,也更惋惜填充的内容没能把这精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留在影史之中这几部电影连起来想,让人觉得有些仓促,都好像是想到了一个很妙的设定,但还没有打磨细致就赶快动工了。
点子有了、技术有了,具体内容呢?
干脆就爸爸和孩子的矛盾吧!
就像这样,多少显得没啥灵魂的影片们就出现了,好玩的设定没展开,角色的性格也没展开,角色们的关系着力也不够。
和以前的作品们比起来,不会让人一直难忘,也不会让人看一次哭一次,不会让人边擤鼻涕边感叹:还得是皮克斯其实如果是别家的作品,大概也不会这样觉得了,只是因为它们是多年来堪称引领着动画电影的皮克斯出品的,才会有很高的期望,才会觉得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这样对仍然每年兢兢业业产出作品的皮克斯也许也有些苛刻吧,不过我作为观众,尤其是动画电影的忠实观众,还是不会停止对皮克斯的关注,会一直积极地等待和观看新作,不会因为某部作品的略显疲态而停止,同时也期待有再被它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一天其实这么说来我作为观众的要求也挺低的啦,有你陪着我就行了
太垃圾了,周末看了这么一部动画简直毁了我的好心情。
明明可以用一个10秒钟概述的俗套故事,偏偏要浪费一个顶级动画工作室做那么久。
写了短评还不过瘾,我一定要写篇长的文来diss这部动画来平息我的怒火。
千不该万不该、不看预告就相信制作方来电影院买票入场!!!!!!!!!
这部动画烂在哪里?
你想象一颗金黄色的贴了大大商标、有着品牌保证的巧克力,拨开之后它也散发着巧克力的醇香,放在嘴里刚开始融化的时候也有丝滑浓郁的口感,结果你越含越发现味道不对劲,一股冲鼻的屎味在占据你的大脑,一股企图掩盖屎臭的浓香在让你的味觉失效,你寻思着、疑惑着、不敢置信着这一股屎味究竟从何而来,于是你转头问旁边的朋友:“你闻到一股怪味没有?
”接着你的朋友眉头紧锁、身体后仰,一脸闻到屎的表情看着你。
你才恍然大悟——吃到屎的是我。
就是你,一部屎作《疯狂元素城》!
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幻想精英or富庶阶级的完美男人,和你命运般偶遇,万般包容你的一切,发现你从来没有人发现过的美,最后不离不弃、怎么都推不开帮你寻找自我,实现自我(指他利用社会关系,走后门给你一个顶级公司的实习)。
哈?
有病么?
请问编剧、导演、制作人没有一个感觉到有问题么?
动画是幻想的艺术,但不是脱离生活的艺术!
幻想舞台上上演了灰姑娘看后都觉得自己新潮得不了的童话故事!
是脑子被撅过了吗?
既然脑子没有被撅过,那为什么会觉得一个人的人生应该是由别人帮助你发现,并且有别人才能帮助你成就自我的?
那那些永远遇不到这种人的女孩呢?
那些看了之后开始抱有幻想的女孩呢?
那些已经发现自我了、但被人反问你是不是通过男人达到这个成绩的女孩呢?
好好好,就算是动画不会扩散到现实世界,没人会觉得自己能和动画主角一样惊奇的遭遇。
那就说说这个故事本身。
(回忆故事中……)哦,想了一分钟发现没啥可说的,因为低潮低不下去,高潮也高不上来。
我甚至觉得,在我看到女主会忍不住自己的怒火的时候,觉得这要是一部:女主和自己的天性(爱发火)和解,并且学会原谅自己的负面情绪,坦然接受自己就是那种容易发火,情绪并不是很稳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十分善良的好人。
最后,她明白一个人的情绪并不是她的全部,和人交往并不是只依赖对方的情绪来判断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要合理发泄,也能是一个很棒的人,接着她和自己的天性和解,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又快乐得生活了下去的故事都比给我一个“她原来是不想继承商店才会发火的”解释要好得多!!!!!!!!
而且这个动画,前面那么久,完全没有铺垫过女主不想继承商店,就是突然间她不想继承了!
why?
然后也没有任何铺垫的,她的艺术天赋就蹦跶出来了?
你起码在前面哪怕画上一丢丢女主对于艺术的向往和天赋也好啊啊!!!!
本身学美术的人要气死了,因为这个动画里表现出的天赋和努力不挂钩是对所有艺术人的蔑视。
而且女主突然就被发现天赋惊人,接着推荐,让我看到无数走后门开个展、进艺术家协会、画价暴涨、营销满天飞的关系户。
也就是说,人脉觉得你有天赋,你才配得到机会。
太恶心了。
原来有天赋不是靠努力和坚持展现,而是靠富二代男友引荐。
你一个不富裕家庭出来的女孩,想要改变环境,靠男人。
某种程度上,又讽刺般得真实。
伯乐听了都要哭,他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和千里马有一场恋爱,然后还要给千里马推荐到自己认识的马场里跑圈,并且告诉千里马:你在马厩里跑不是你想要的!
你来我知道的大——马场跑圈才是你的真心!
真的快吐了。
皮克斯,你才是那个太让我失望,从专注角色自我觉醒,转到了迪士尼模版合家欢狗屁故事里超一流大厂。
可我又不是你爹,我做不到动画里父亲那样,你作出这么狗屎动画让我失望至极,我还能爱你的程度。
能不能给我退个票钱,然后把我打失忆?
男主从砖块中出来前,我没想过打四星。
这种大俗套电影谁都知道男主会复生,只是不知道怎么复生。
就感觉被一个十分钟前不在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打了一拳,大写的戏剧性。
困在海绵里是他一生的阴影,可困在砖块里救了他的命;一个男的如此敏感脆弱让他的出场非常不讨喜,可他的敏感救了他的命。
敏感就是敏锐,是对自己和他人超强的感知力,是对生命和爱的珍惜,是他浪漫的原因。
因为敏感,他与家人和爱人都有极强的情感连接。
这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力量。
如果恐惧救了他是命运的玩笑,那么敏感救了他就是他敏感的回报。
而女主记得他讲给她的这些关于生命和爱的挽歌。
她虽然没有哭,可她记在了心里,她在乎这些故事。
敏感可以被压抑,但不会消失。
敏感是需要条件的。
在刚解决温饱的世界里,敏感是不被允许的;敏感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我们刚解决温饱。
不被允许的就是错的吗?
在物质需要得到极大满足的世界,敏感是张扬的。
此处也凸显出本片一个很大的优点: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彰显平权意识。
女生载男生,女生驾驶热气球载男生,女生堵住缺口。
女生坚强、男生柔弱。
可女生再坚强碰上喜欢的人表白也会流泪,男生再柔弱在情感上也无比坚定,能为爱生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正是因为他们势均力敌,水和火才能共生共存。
片中还有一种纯粹的力量。
它不出自任何一种本能,它就是本能。
那就是挣脱命运的力量。
挣脱父辈、挣脱属性、挣脱别人告诉你的命运。
男主女主的烟缠绕在一起,仿佛心心相印可以感动主宰命运的上天。
听起来如此精妙,可因为俗套看起来如此乏味。
男主、女主、女主爸爸对于爸爸都有心结,只是男主和女主爸爸的心结都是为了烘托女主的心结。
女主的心理太亚裔了。
她把父母的期待内化为自己的需要。
开始她一直表现得很想继承小店,直到面对真的梦想(可她的水壶做得太一般了,美术的精力都放在画城市了吗)。
父母和孩子纠缠到骨子里。
女主爸爸也因为背井离乡一直得不到他父亲的原谅,而他终究是踏上了征程。
但女儿这一辈,父母学会了放手,踏上征程前依然有犹豫有留恋,可得到了父亲的祝福。
作为一个大团圆,男主不仅助力了女主的梦想、融入了女主家,还挽救了女主家图腾一般的蓝火。
完美到想吐槽一句:干什么啊这是。
女主实现了两次阶层跃迁。
从火山乡到镇,从镇到市。
最近看一篇文章把这类人称为“阶层旅行者”,比如我们说的凤凰男与孔雀女。
文章的大致内容是:“金凤凰有三层羞耻,在城市为自己的小镇身份羞耻,为自己父母的行为羞耻,为自己为父母羞耻而羞耻。
凤凰会格外看重对父母的回报,因为父母为他付出了一切。
”可也因为只表达了阶层差异,显得与《疯狂动物城》的差距越发巨大。
男女主的指涉太过明确具体,也让本片格局变小。
《疯狂动物城》对政治正确的表达如此丰富精确才让它作为一部新片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本片的男主或女主一家完全没有介意或放下介意对方家庭,让人觉得它在回避这些问题。
对本片的失望是因为大家抱着《疯狂动物城》的期待去的,结果看到了勉强的叙事和浅层的社会观察。
它甚至还直白地模仿《疯狂动物城》,热气球、公务人员、城市规划等,每一次模仿都彰显了自己的拙劣。
它美术甚至更华丽了,有这功夫好好写剧本不行么,更生气了。
在舆论环境和审核制度越发严苛的今天,电影最终的呈现比以往更像是各种势力的平衡和妥协。
这是一部没有感动和期待的迪士尼电影。
看似花团锦簇的包装下,故事的核心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常常困惑,为何情感都发生得“无缘无故”,大部分都靠主角自己说,导致观众情绪上也不会跟着跌宕起伏。
小焰说着自己爸爸对家庭的付出,但是完全没看出来除了开店谋生外还有什么地方对家人有过照料和关心。
当初爸爸离家理由也没看懂,暴风吹翻了房顶后就要背井离乡?
(审核原因?
)再说小焰本身,原先遇到男主妈妈之前也没觉得她是不想继承家业的,然后突然就非常不想继承小店了, 至于有什么梦想电影里原先也没有交待.男主感觉也是有家庭故事的人,但是也没说看到他和他爸爸之间的故事。
所有主角的印象就是非常脸谱,无法和主角共情。
网上搜索了下被删减了10分钟,不知道那10分钟究竟讲了什么,有几个场景不知道是不是最终妥协的结果。
譬如火族的下一辈远游用的是非常亚洲的磕头礼,但长辈也需要相同回应这么大的礼,看的时候十分尴尬。
中国除了信仰外,目前不太看到有人行那么大的礼,感觉这部电影是很亚洲的,但是呢电影又让长辈回了个大礼,感觉是西方提倡的亲子关系的平等?
另外就是火族夫妇刚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入关时由于对方无法念清楚他们的名字,就被工作人员重新起名了,以及小焰小时候被爸爸带去看时光花的时候,被禁止入园,这些感觉都是可以讲讲,但也一笔带过。
亮点还是有的,张新成的配音完全听不出是本人,非常符合动画形象中胖胖高高憨憨的形象。
画面中的水和玻璃的质感也很逼真。
我本以为《二分之一的魔法》稳坐皮克斯最差电影宝座,直到今天看了《疯狂元素城》,我再次被如今的皮克斯所“折服”,差啊,真差啊。
皮克斯最差动画今天算是易主了。
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这是讲了个《瞬息全宇宙》的故事,后来仔细一想这是讲了个华人赴美二代移民女孩爱上美国本土白人男孩但是深受父母对子女期望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最后被白人男孩拯救的故事。
这么个从《瞬》之前就开始讲到《瞬》已经被充分剖析并且在《瞬》里去除了刻板印象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再次被加满了偏见、傲慢和刻板印象。
这样一部“陈旧”的电影就这样在2!
0!
2!
3!
年!
被皮克斯拍出来,恍惚间我还以为穿越到了2018年《包宝宝》的时候。
最可笑的是,这充满刻板印象到近乎种族歧视的价值观甚至都不是是本片无数缺点中最大的一个。
可怕啊……一直听说皮克斯的动画人才早已经被迪士尼自己的动画部门给掏空了,看着这几年的迪士尼和皮克斯两家的动画电影质量,这些人怕不是被迪士尼暗杀了吧。
第一个矛盾是孩子和父母的矛盾。
Ember的感受东亚的孩子们应该会特别懂。
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寄托给孩子,希望他们的孩子能走完自己没能走到底的路。
而 Ember,就和大环境下受道德氛围影响的东亚孩子们一样,从小到大就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父母生我养我,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我就应该听他们的话,做他们的乖女儿,替他们完成他们没能完成的梦想。
潜移默化地,他们可能真的会把父母的理想当成自己的理想,直到他们逐渐长大,开始发现真正的自己——这时候,矛盾也就激化了。
而父母这种类似的道德绑架真的很恐怖啊:电影里最后发现是误解,爸爸只是爱女儿,一直以为她接手店铺后会过得很幸福,所以最后也放弃让Ember接手而let go让女儿自由发展。
但现实生活中呢?
有多少人从小饱受这种冲突的折磨?
有多少人为此和家庭决裂?
又有多少人放弃了成为自己?
第二点还是“异乡人”的冲突。
火,作为元素成的第四批居民,是外来人,是受歧视的弱势群体,所以也很好理解为什么爸爸这么仇视水。
EVA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无法消除的,A.T.Field绝对存在,而异乡人的身份则更大大加重了这一层屏障;但疯狂元素城就恰恰相反,他想告诉我们“水火亦相融”,再大的隔阂,阶级啊,种族啊,文化啊,都是可以被像爱情这种伟大的力量给突破封锁的(这就是庵野秀明和皮克斯的区别了)。
所以说呢,这大概就是童话故事吧,矛盾都是能奇迹般迎刃而解的,爱情也是从天而降唾手可得的。
但是我就是喜欢童话故事呀。
P.S. 1. 感觉电影唯一的问题是后面的感情线有点跳脱2. 最后女儿敬礼爸爸回礼的时候真的差点给人看哭了😭真的好感动😭
Pixar 一直以稀烂的说教和精致的美工闻名。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对年轻火夫妇,来自一个火焰岛的遥远国度,名字很难发音,吃很辣的食物,父母子女之间有磕头拜谢等传统,请大家自行想象火焰岛是什么国家,一旦猜错,鄙人绝对不负责。
虽然在繁忙豪华的城市定居,但是火爹火妈因为体质易燃,很难签约到公寓,只好自己找了个角落定居下来,开了个店,卖很辣的吃的,还养大了一个易燃体质,脾气火爆,性格焦虑的小闺女,请大家自行想象这是什么族裔的闺女。
某天从水管里跑出来一个时而有肌肉,时而很丧的感情丰富猥琐男,猥琐男每份工作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看着也不是很需要这分工作的样子,但是又不想完全没有工作,虽然他工作态度拉跨,水平一般,但是他的上司依然没有炒他鱿鱼,反而还勾肩搭背的一起用上班时间去看球赛。
他的人生就是开挂的easy 模式。
猥琐男虽然和火焰焦虑症患者就房屋建筑许可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但是他完全无发做到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而是用这个机会约焦虑症患者出门看电影。
本来就与世隔绝的火焰女坐在黑咕隆咚的影院里点亮了影院影响了大家的观影体验,她不得不非常尴尬的把自己盖起来。
就这样,在一个社会规则和利益完全倾向猥琐男的城市里,他利用职责的便利,环境的不适,对火焰女发起了性骚扰。
火焰女更焦虑了,但是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焦虑的原因,她一边是封建家长制的传统文化,每天PUA她在家族小店里笑脸相迎难产的打砸抢顾客群,自己希望的店长promotion被老爹一拖再拖,既得不到父权家庭的认可,也得不到舒心的工作环境,天天被一群粗俗愚蠢的顾客言语冒犯自己的感情生活和私人生活。
在另外一边,又是一个到处都TM是水可以熄灭自己的城市,一个完全没有许可证,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政府雇员可以关掉自己的店,一个工作时间看球赛的cloud puff不仅忽略自己的职责,让大量洪水流向城市火族聚集区而无作为,还可以左右火族的小商业命运。
火焰女逛个公园看个花,发现公园在水下。
她去吃个饭做个客,发现人家客厅都是水,只能坐在一个贼拉小的椅子上,小心翼翼恐怕被熄灭了。
她在自己家店里被粗鲁的顾客trigger,只能跑去地下室消化情绪。
在多重困境下,我们woke的编剧,导演和制片人给了一个“全优”的答案,那就是,为了缓解你的焦虑症,你的救赎就是被一个智商平平,能力拉跨,感情丰富的白男接纳,并且融入他的家族和价值链!
Pixar堆砌了无数diversity的话语概念,却充满了白左救世主情节的高人一等。
它们无意了解移民的双重困境 - 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压迫 + 社会的规则为它们水族云族设计,也不愿意审视自身的无能,而大肆利用这个机会控制火族的第二代,让她们离开自己的企业而为它们无能二代的玻璃企业打工并且引以为荣。
在洗脑和剥削的双管齐下后,救世主白左又极大地满足了自己DEI initiative,坐在自己不可一世的高高云端上,欣赏着自己无与伦比的优秀。
论艺术和技术的创新,迪士尼除了阿凡达系列就是皮克斯了,这是基于历史,那么它最新一部的《疯狂元素城》又创新了吗?
答案是创新了,而且是投资未来型创新,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动画设计上创新——把人类最久远的理解自然的思想“金木水火土”拿来做主角。
电影的主角配角只有火、水、木、云,通过赋予它们技能,火能融化砂石、让水变蒸汽;水亦有型亦无形;木能成碳也养花;云散如气凝如雨,从而让金木水火土五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转换。
这不是西方自然哲学的理念,但是皮克斯通过吸收新族裔的创作者——这次是越南导演——的背景文化和创意来实现包容万象,看见皮克斯《疯狂元素城》的创作团队还有这个故事本身火族在新大陆落地生根、移二代寻找身份融入的,似乎能明白美国电影对于美国梦的不停强调。
其实这一点儿都不容易,所以固有的白人优越感也会时不时的从这个故事的裂缝中透出阴霾来:火族父亲、母亲来到移民处的时候就被移民官擅自改了英文名字。
但是对于迪士尼来说值不值?
对于越南裔导演来说值不值?
片子的票房会给出答案,还有这位导演今后的职业发展,但是都是历史要给出的答案,我们拭目以来,我也会持续跟进。
而且为了艺术美感和效率——迪士尼科研部门做了关于《Efficient Neural Style Transfer For Volumetric》的研究——为了更快的让二维动画师的手绘更有体积和美感地transfer到3D。
这篇发布于2022年9月的10页英文论文由迪士尼科研中心的专家们撰写,主要是探讨技术层面如何有效率地实现动画家们的想法,让这样无边界的形态角色更容易被捕捉、被制作。
《疯狂元素城》是这个技术的第一部动画,今年6月在我国上映,目前它在中国的票房接近1亿人民币,票房并不算高。
但是作为一个导演和影评人,我看到主角们的动态变化还是惊喜无比,因为极为简单的大小、型态、物态变化能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
回头发现实现这样看似简单的剧本事件,背后其实有科研团队在为提高效率、在为以后继续使用而科研投入,不禁也有了敬畏,刚刚百岁的迪士尼动画如果是位老人,这老人要将我青年人甩到哪里去?
我想肯定是我不懂动画制作,我们也很棒的写实3D动画了,可是总感觉姜还是老的辣,我很想看到一家中国动画公司能够壮大如迪士尼,养着科研人员和电影创作者,两者相辅相成,做好中国电影工业的现在和未来。
视效什么不说了,都是它应该做到的。
生气是因为我花钱去电影院看了它。
一部为了票房完全迎合精英白左虚荣心的电影,在电影院忍得很辛苦才没有大声骂出来。
Privileged rich white guy saves second generation immigrant Asian girl from the pressure of her family and offers her a ticket to the better world?
这种沉醉于“我不歧视你诶我真有教养”、正义凛然地指责“你为什么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呢”、完全不去了解对方的背景理解对方的困境、还特别感动于自己的爱情和牺牲,我真的会🤮世界观设置不了了之。
城市对火人的不友好丝毫没有改变。
结局我寻思着至少高潮高光有男女主合作解决洪水危机、一劳永逸地堵上大坝造福火人区吧?
啥也没有。
剧本完成度差到令我震惊——这还是皮克斯的电影吗?
现在已经这么不重视剧本了吗?
情感转折莫名其妙。
前一秒还在甜蜜约会感动贴贴,下一秒男主一句话让女主想起爸爸马上开始吵架,之后两人关系再次恶化。
哇,豆瓣评分4.X的爱情片都知道做个情节来合理化情感转折,你搁这儿忽悠谁呢?
不是不能做爱情。
《疯狂动物城》一样的不同种族跨越偏见、天敌成为partner,为什么观众看狐兔嗑生磕死,看《疯狂元素城》尴尬到脚趾抠地?
狐兔甚至没有在谈恋爱诶!
作为一个在美国留过学的亚裔女生,我看完这个片子觉得深受冒犯。
很想知道各个年龄层的ABC们看完是什么感觉。
2023年了。
移民的经济文化困境,前有《瞬息全宇宙》,后有《怒呛人生》。
针对这些困境做wish fulfillment有太多方式,主创偏偏选了放晋江都会秒沉的狗血俗套爱情。
Shame on you Disney. Shame on you Pixar.
不得不说,实在是大失所望的皮克斯动画,我太喜欢机器人总动员,导致滤镜太高,不过看了导演是韩裔,一下子就懂了这种拧巴感,导演即使到了美国还是无法挣脱财阀制度的根深蒂固,又融合了白左思想,土洋结合的割裂感,老掉牙的灰姑娘王子情节,毫无创意的剧情裁缝工,矛盾设置的莫名其妙,最后居然也没有勇气使水火两族阶级的颠覆,起码是平等?以女主放弃家族产业给上流人士打工为结局,实在是“保守,死板,样板戏”
一切都过去得太容易了,就算是为一场童话吧
欲盖弥彰虚伪至极 为什么新城区的建筑都用玻璃制作而天生擅长做玻璃的火族人却没人参与?为什么火族人集中住在炉火镇不住元素城里?为什么炉小焰几进元素城路上都没见到几个火族人?炉小焰一开始没说错,阿波确实不能懂她
本片是在美的韓裔創作者對美國文化和價值觀的一次服膺的投誠,片中角色和情節的形象學意義鮮明得無以復加:火族(亞裔)家庭建基於獨斷專行的父權制度,強調保證血統的純潔和穩定(以世代相傳的藍焰為象徵物),在後代的職業發展上也因循守舊,要求子女守成於家族店鋪的一畝三分地,母親則汲汲於巫術;水族(白人)的中上層家庭性別平等、代際民主,不僅有良好的審美和情趣,還具有道德的高尚和優越性,對種族和階層有差異的準兒媳親切和藹且極具包容性——除了影片所立基的導演個人的感情經歷,此種設計也是為當今美國主流社會中階層和種族問題所提供的一種想象性的紓解方式。影片沒有貫徹到底的一點大概是,火族(亞裔)家庭竟在美國嚴格執行了計劃生育,只生養了一名女兒。中國巨幕3D版,2023年6月16日17:00於中影中船匯1號廳。
不想看谈恋爱,想看女主吹好看的玻璃
【3】有这样愚蠢且陈旧的体系建构,就少不了自以为是的价值观输出时刻,火之城的景观就够让人无语了。除此以外的Rom-Com写作是还不错,局部的情感强度一直保持得够高,但最后还是拐到大可不必的以危机事件的牺牲来解决心理内耗并换取爹的理解,偷懒且庸俗。以及结尾互拜是正常人能写出来的?
你永远可以相信皮克斯!
太他妈的老套了,我都不知道哪里可以打动我
大概是皮克斯有史以来最套路最无聊的一部电影
前60分钟还能找出几处有趣的地方,后面就越来越困 。格局小了,一切都是熟悉的套路。
有点期待结果这么主旋律吗
故事不新角色可爱,爱情咕噜咕噜冒泡,眼泪哗啦哗啦流淌,就是说如果anber没有玻璃艺术的天赋会不会就是被爱情哄骗抛弃一切的天真少女
老婆看完就一句话 他们怎么生孩子呢
真受不了这么浪漫的理想主义电影,Wade说“你给我的东西,有的人一生也未得到”的时候我爆哭,东亚人的一生就是在找寻自我以及与家庭和解中成长起来的,可惜不是每一个小火人都能找到治愈她的小水人的😢
虽然也不喜欢亚裔的一些天生羁绊,但中间男主及家人的一系列天真的冒犯真的让人倍感不适。以及造了个元素城就为了讲一个种族爱情故事?
这真的是皮克斯比较差的作品,画面特效还是很好,但剧情和逻辑实在太弱了,完全失去了吸引人的一面
第一次带女儿看电影,感受快乐和感动。虽然有不少是动画电影的套路,但架不住剧情内核是鼓励理解和善良的,不止是族群之间的理解,也是代际之间以及最重要的,对自我成长变化的理解。女主角很棒
其实又套路又俗气,设定有zootopia在前也没有特别惊艳,但是想讲的一切都让我流泪
非常抱歉的是,我不是一个能相信爱能抵万难的人了,这也不是一个容得下爱能抵万难式空想的时代了。男女主的弧光都写的很差,人设和目标摇摆不定,单拎出来二人的情感发展脉络还算合理过渡,但是放在“水火相容”这个命题之下就很牵强了,显得力度不足,说服力低下。而且对于种族跨越的映射和整部片子儿戏化的现实矛盾与阻力非常割裂,两人的相爱好像很难又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女主的事业线也十分敷衍,自始至终也没有证明她就是喜欢玻璃工艺的,剧本粗糙到主角的未来要么只能是a要么只能是b,要么做擅长的要么做父辈的。结局的三叩九拜更是美国版娘道,父慈女孝的两声响头把我磕晕了,今夕是何年啊!
6.5/10 分。2024.03.31,初看,蓝光。整体普普通通。没想到皮克斯的电影沦落到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