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的画面,轻快的音乐,纯真的爱情,然而,这段特殊年代中的爱情注定了结局的无奈。
刚刚开始就结束了的爱情总是那样令人惋惜, 那年夏天,永远封存在回忆中,然而回忆总是令人伤感, 那么,“请不要哭泣,记住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
中间那首英文插曲《yesterday when I was still young》真的很好听!
很久很久以前,我企图写一个小长篇,标题叫《最后一个夏天》,但我素来写不了长文章——流水帐除外,当然我并不想把它写成流水帐,于是它便和我的其他若干系列文章一样,成了烂尾文。
在我心里,夏天,似乎就是青春与单纯的代名词。
夏、summer——轻轻在心中默念——不同的语言,却都同样发音简单短促。
我似乎喜欢所有与夏天有关的东西,虽然炎热会带来让人优雅不起来的大汗淋漓,虽然夏天里总有残酷的别离,但也会永远记得夏夜里独自坐在走廊上感觉夜凉如水,繁星满天,风吹过枝叶沙沙响,永远记得那些歌儿、谁和谁的背影。
包括下载《那个夏天》(Once in a Summer),也冲着它的标题去的。
而这,果然是个残酷的故事,写着永别。
我在凌晨三四点钟,在显示屏散出的荧荧微光里,泪流满面。
影片过半,精彩渐渐开始。
黑暗的屋子里,硕英拉开厚重的窗帘,静因惊呆了——窗外是宽大的电影荧屏,那一边是全村的人们,而这一边,却只有两个年轻的身影坐在窗前,享受着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专场爱情电影。
甜蜜过后,却是静因被得知丧子失去理智的村长掌掴并推倒在地,当众羞辱她和她的父亲只会给村子带来灾难;同时,小图书馆失火,静因父亲建设起来的小图书馆只剩一片废墟。
虽然村长清醒后向静因道歉,但无依无靠的静因脸上再没了笑容。
是硕英,逗静因笑,给了静因一个承诺:“如果疼了,苦了,就说出来……从现在起,你可以告诉我!
”我以为这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象一些下乡知青的“始乱终弃”,到年老时再来忏悔。
但不是。
政局动荡,青年们匆忙返城,静因送走了硕英,无魂魄般地在雨中行走,却欣喜地看到硕英在山林小道上等着她,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静因答应跟硕英回首尔。
这本该是个完美的结局啊,然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他们的甜蜜生活还没有开始,就被大棒给打压下去。
硕英和静因在游行队伍中离散,都落入当局手中,静因带着硕英的包,里面有热血青年们制作的传单和手册,而静因的父亲本来就是“北韩间谍”,只要硕英配合,静因有罪而硕英则无忧。
硕英在父亲的施压、无数的殴打辱骂下,终于承受不住压力,说:“我不认识她。
”静因眼神里的火苗熄灭了,她望着这个自己深爱的人,象看着一个陌生人,不敢置信,却又心疼万分,配合地说:“是的,我和他不认识,只是在村子里见过几面而已……”善良的静因,柔弱却又那样坚强,硕英当时就愧悔入心吧,才会在被带出去前,挣脱拉扯他的人,转身紧紧抱住静因,抱得那样紧,用行动来否认自己刚才所说的“不认识”。
爱情,面对残酷的考验,硕英一开始放弃了静因,而静因,把生存和自由留给了硕英。
硕英的父亲,看起来是个大房地产商,拥有巨大财富,社会地位显赫,硕英在父亲面前低头,求他救静因。
大难之后,终于在一起,硕英将失而复得的她拥入怀中,带着悔恨和愧疚哭着说:“我会耗尽终生,守候在你身边。
”但硕英牵着她的手,在车站里,仰望着站牌,并不知道要往哪里走。
静因问:“我们要去哪里?
”硕英微微一怔问:“你想去哪里?
”就是这个回答,让静因在心里下了决定——她不要硕英为她牺牲、为她放弃,她的硕英面前,应该是一条坦途,绝不该是和她在一起的躲躲闪闪、流落人间。
她放开了硕英的手,假装微笑地看硕英跑出车站给她买药,然后永远消失在硕英的生活中……我多么恨静因,为什么要离开硕英。
有些人,可以离开你的生活,却永远在你的生命中,在你的心里——从开始,到结束。
静因再也没有见到硕英,而硕英再见静因时,只是看到她种下的会散发特殊香气的槐树长成静静的大树,看到她留下的遗物——几张和学校孩子们的合影,槐树叶做成的卡片和硕英送给她的鱼形石。
她的骨灰被撒进了大海,但所有的人都相信,她的灵魂,一直寄附在那棵树上。
硕英在泪光中,仿佛看到她笑靥如花地对他说:“这样可以让有些人知道,如果我送出这些叶子,我相信有一天有人会送到他手中,然后他就会明白,这是我们的密语——我很好,别担心,我很快乐……“当生活无聊的时候,我就回想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们不要泪水,只要怀念那些你和我曾经享有的美好时光……”硕英没有找到静因,他按她理想的生活方式走了那条坦途,成为了著名教授。
但静因没有想到吧,硕英一生都在守候着那个夏天的爱恋,形影相吊,直到老去。
我从来都恨这样以放弃朝朝暮暮而成全永恒爱情的曾经拥有,我宁可要平平淡淡,甚至相对成厌。
我喜欢天长地久,哪怕天长地久只是一个童话故事。
永远不要有最后。
Yesterday,when i was young,But history life was sweet.The thousand dreams I dream,The splended thing I planed.And only now I see,How the years run away.Yesterday,when i was young,So many happy songs,We were waiting to be songs.So many wild pleasures,Let it store for me.文章引用自:
《那年夏天》,李秉宪2006年电影作品。
是浪漫的爱情片,一眼就看了进去,特别喜欢的看了两遍。
在拍完《甜蜜的人生》取得巨大胜利之后,李秉宪成为了所有导演都梦想合作的演员,据说之后那几年几乎所有的韩国的电影剧本都先发给他邀请他出演,在一年里面都收到了100多个剧本的邀请,为了防止落入动作黑帮片的类型,他在众多剧本之中选择了这部爱情片。
这个剧组也等了他一年,才得以促成此次合作。
剧中他饰演一个贾宝玉类型的大学生。
在1969年的韩国,朴正熙总统搞军事独裁,年轻的学生们正在动员大家进行反DC的活动。
他被好朋友拉到动员现场,却心不在焉的问什么时候可以约到女孩子聚会。
接着他们和一群女孩子约会,男孩子谈政治,女孩子谈诗歌,他百无聊赖的用牙签搭积木。
晚上喝醉酒趔趄的往家走,碰到他爸爸的高档汽车还吐了,他爸爸对他很生气。
这里可以看出他家境优越,对政治不感冒,有些纨绔子弟的感觉。
之后他参加同学们暑期去乡下支援的活动,尽管他本身对此没有兴趣,但是也比去爸爸的公司工作有趣,在火车上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热血兴奋,他只是吃和睡,他们随着火车来到了一个封闭的小山村。
这个小山村非常闭塞,连电也没有通。
村民们以做农活为生,他们这些大学生帮助农民收割庄稼,盖仓库,普及生活卫生知识,放电影,做科学普及等等。
第二天早上他就闹的要走,因为浑身被蚊子叮了包。
结果当然不能走,他便骑着自行车在村子里闲逛。
来到了一片柏树林前,夏天清晨的雾气霭在树林中,宛若仙境。
进入仙境,他看到了一幢老房子和一位仙女。
老房子里面有一个在唱歌的女孩子,她背对着大门在浆洗衣服,洗累了站起来锻炼身体。
他看着她,觉得很有趣,在她后面偷偷的笑。
她发现了他,以为他在偷看她,把一盆水浇到了他头上。
短暂的解释和相识之后,她着急赶着去上班,他骑自行车超过她,顽皮的把头上的水甩她一脸,但是却掉了自己的学生证。
晚上,大学生们在开篝火晚会,她来给他还学生证,却被大家要求唱歌,她可爱的唱着一首歌,他看着她甜蜜的笑。
第二天她唱的那首歌成为大学生们的劳动号子,他来图书馆找她,看到一本书《摘花男人》,他拿着书打趣他。
她是村子里的图书馆员,这个图书馆是她爸爸建立的。
农闲时候,老村民们让她给他们读小说,她害羞的省去了书中的香艳描写,农民们意犹未尽的散开了。
他从谷堆上下来,嘲笑她愚弄这些听众。
他在村民中特别受欢迎,因为长的帅。
但是他始终围着她转。
她参加民兵训练,由于父亲是共产党,她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辛苦的比别人操练更长时间,他心疼的看着她。
等她训练完,和她一起回去,逗她开心。
一天,他看到女孩子要出门,立刻跟上,两人一起坐公车去镇里。
他们贴在唱片店的橱窗上贴着留声机里面的美国老歌,他看着她陶醉的模样,竟痴了。
由于错过了回程的公车,两个人只好走回去。
一开始他豪言壮语,说“腿不是就是用来走路的吗?
”,过了一会儿就撒娇的要休息,说走不动了。
夕阳下的山谷,他和她并肩走,他说:“我和你在一起很快乐,你呢?
”到了夜晚,需要过一条河,她挽起裤腿就淌水往过走,他在后面兢兢战战,心想着要淹死了怎么办呀,犹豫着要不要下水。
这时听到她的落水声,他立刻下水去救她。
原来是她在顽皮的捉弄她。
在静谧的月光下,两人站在水中,好像世界上就他们两个人。
回到村里,他送给她一块鱼形石头。
他们在老房子里面烤火暖和自己,互相更加了解彼此,回到宿舍的他忽然觉得他不再想回汉城了。
这一天,大学生们给村民放露天电影。
他为她在简朴的条件下,为她营造了一个两个人的浪漫影院,在幕布的后面两个人静静的看着爱情电影,两个手牵在一起,两颗心越来越近。
但是突发事件让女孩在人群的围观下被殴打,由于她的家世,她不得不承受这些委屈。
虽然他不能挺身而出保护她,但是他深深的心疼她,默默的守护她。
虽然辅导员警告他如果他和她的事情被村民知道,她会被驱逐。
这时候,她爸爸留下的图书馆着火了,大家奋力的扑火,可是图书馆还是变成了残垣断壁,她心中最后的依靠倒掉了,她伤心不已。
第二天,村里通了电,村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村民们围着看人类的第一次登月,看见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他找不到她的身影,在河边找到她孤独落寞的身影。
他给她说笑话,一个人假装着他们两个人说话,模仿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走路的样子,让她露出笑脸,她笑起来真好看呀。
他对她说,“如果有什么苦,有什么痛,你一定要说出来呀!
”“说给谁听?
”,“说给我听”。
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他要回汉城了,短短的十天像是已经在一起一生一世。
他坐上了火车准备离开,她遥望着车站的方向,躲起来伤心。
在雨中走着,她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淋着雨也不觉得湿冷。
忽然抬头,蓦然看见他在她的眼前,伸手抱着他,紧紧的,紧紧的,再不分离。
她问他为什么回来,她说她放他走已经鼓起了毕生的勇气。
他回来后他们再也不能分开了,她同意和他一起去汉城。
一起坐火车到了汉城,先回学校报到。
她累了,抱着他的包在路边等他。
忽然间,政治运动大张旗鼓的开始了,两个人被裹挟在传单和示威的风浪之中,看得见却够不着。
他被来镇压的军警打晕了,被抓了起来。
在牢里,他的爸爸问他是否认识她,让他不要承认认识她,因为她爸爸是北韩间谍。
他被严刑拷打,让他招供和她的关系以及他的那些同学在哪里。
他被打怕了,被打傻了,最后屈服了,说不认识她。
警察带他去和她对峙。
看到他,她开心的笑了,眼睛里闪着星光。
他被打,他喃喃的说,他不认识她。
她眼睛里的光黯淡下来,眼睛睁的像小鹿,为了不让他继续被打,她说,是的,我不认识他。
她要被当作间谍送到情报机关。
这时他爸爸把他救了出去,临走前他挣脱出来紧紧抱住她,哭的好伤心。
出狱之后,他跪在地上求他的爸爸把她救出来。
他爸爸答应了。
他天天去监狱门口等她,终于等到了。
两人紧紧相拥,他说他再也不离开她。
两人到了车站,她问他,我们去哪里?
他问,你想去哪里?
是呀,他们没有地方去,他们能去哪里?
想着他爸爸和她说的,“出狱后你要为他的好着想。
”她假装头疼,他心疼的帮她去买药,她紧紧的拉着他的手,迟迟不愿分开,心里默念,下次我一定拉着你的手不分开。
他回来之后,她消失了,他到处找她,一直没有找到。
他一生孑然一身,尽管已经成为成功的教授,可是他依然在等她,守候着两个人的约定。
四十年后,通过柏树叶信笺,他发现了她的痕迹,赶到一家孤儿院,她已经香消玉殒,只留亲手种的柏树,那里有她的灵魂。
镜头回放,多年前在他前往她说的寺庙去寻找她的时候,她就躲在旁边看着他,依旧是个雨天,她多么想冲向他,可是还是默默的看他离开,只是捡回了他留下的信物,鱼形石头……特别好看的电影,前面半部分就是一个纯纯的爱情片,一见钟情,几个场景都好甜好甜。
后面回到汉城,在残酷的政治下这份纯美的爱情被击的粉碎。
人终究抗争不了时代。
十天很短,但是由于这份毁灭,却把爱情固定到了一生一世,天荒地老。
“我一生荒芜,但是始终记得和你一起的日子”。
女主秀爱貌不惊人,看着就是纯纯的奶茶妹妹款的。
但是演技非常好,笑起来梨涡浅笑,甜的沁入心扉,后一场监狱里的戏,眼睛睁的大大的,那种惊讶,失落、伤心,心疼,全在里面了。
真的是非常棒。
李秉宪充分证明了他什么都能演,演什么就是什么。
一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纨绔子弟,情窦初开,喜欢上漂亮女孩子,只想和她在一起甜甜的,各种浪漫招数,甜蜜的像蜜罐子,但是哪知要承受这么沉重的后果。
监狱那场戏他把那种受惊吓到手足无措的感觉演的特别到位,在监狱里面也挨了不少打,而且是真打。
女孩子走了以后他的面部表情真的演绎的太传神了。
他俩颜值个头都非常搭配。
不足:造型上衣服太土了,尤其那条黑白条纹裤子,太毁三观。
老年妆画的太惊悚了,一点也不细致。
很好的一部剧,非常喜欢。
影片里有大片大片美不胜收的风景爱情在里面浪漫得跟支歌曲一样女人轻轻地唱:开满起翘花的山上男人笑着,露出一整排干净的牙齿恋爱的开始都是美好的在沿途美好的风景里我们看得见两人无比的情意有鱼的石头,专属的电影院,那首英文歌,那封没有文字的柏树叶做的信……记忆总是异常的晴朗女人说:当我们再碰面的时候,就不分开了这个“再”,成了绝唱他们还是没有在一起即使,都深爱着对方在监狱里男人说“我不认识她”时我失望了觉得月亮突然间就缺了个口但后来他挣脱别人抱住她时我笑了很欣慰的笑他没有让我失望下辈子约好在那个和平的日子里再 一起幸福
直到我们遇到生命里那个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发出它本该有的光芒。
直到硕英出现的时候,静因才不再觉得自己是孤单的,必须低着头的人。
硕英听她说鱼生石的故事,硕英和她一起伏在窗户外听音乐,硕英给了她一场只有两个人的电影,硕英,硕英……。
那年夏天,因为硕英,她的绿色裙子分外跳跃璀璨。
儿女情长,总是逃不过社会变革,逃不过最残酷的暴力机关。
“那时,我说我不认识她,并不是因为她,而是为了我自己……”我们总是有恐惧,恐惧死亡……又或者是,如果我能够顺利脱身,便能转过身来救你。
在那间暗室里,两个人奋力的拥抱,拥抱……“为什么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湿湿的呢……”这是一段用夏天的雨水,以及离别思念的眼泪浸泡出来的爱情。
原谅我还是相信,如若是爱情,必然是要持续一生的。
不管是否能够和那个人相携一生。
那个人就如生命里的那棵树一样,随着你的生命一起成长。
不会随着岁月而磨灭,而是因着岁月愈加茁壮。
生命里的那棵树,在那年夏天,一起种下。
有一天,她说想种一棵树。
她精心照料那棵树。
她说等树长成了摘它的叶子。
要让某个人知道,如果我不断地送出这些叶子,我相信有一天,总有一片会送到他的的手上。
这样他就知道了,这是我跟他之间的暗号。
“我很好,别担心,我很愉快。
”
一个无聊的下午,看了韩国爱情电影《那年夏天》,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知名影星李秉宪、秀爱主演,俊男美女的组合,一度让我误以为又是一个“文革式”的小清新爱情电影,却没想到是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倾城之恋”,看完只觉:清新扑鼻、感人至深!
故事发生在人类第一次登月的1969年夏天,男主人公伊硕英与同学一起下乡支援,爱上了村图书馆管理员徐静因,静因因为父亲投靠了北韩而遭受村里人的歧视。
男女主人公在这样一个美丽封闭的小山村里相爱了,电影在乡间的部分,拍摄得宛若油画、清新扑鼻,硕英与静因走在金色夕阳下的乡间小道上,在瓜田雨棚中躲雨的尘腥味,在青色月夜下淌溪接吻,在一池碎荷边的蛙声中温情告白……画面美得让人窒息,绝对是一部值得上影院观赏的佳片。
片中伊硕英因突发事件须立即返回汉城,因不忍留下静因独自在村中受欺负,于是再度返回村中,带静因一起“私奔”回了汉城。
时逢举世闻名的韩国“光州事件”(这里导演在处理时间上有些错乱,历史上“光州事件”发生于1980年),两人被游行示威的人群冲散,后被当成叛乱份子逮捕,身心遭受了残酷的虐待和折磨。
硕英在父亲的游说下,因害怕被当作北韩间谍,一度拒绝承认认识静因,但很快他便后悔,在被父亲救出监狱后,跪求父亲救出了静因。
在无情的时代面前,静因因担心自己的政治背景继续连累硕英,选择了在火车站独自消失。
当坚持独身20多年后的硕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通过电视台试图找到静因时,却发现静因已经在孤独和等待中逝去,只留下了一生的爱与遗憾。
男女主人公在监狱分开时扑上前抱头痛哭,及静因出狱后默默流泪的相拥,在哀怨悲凉的小提琴声的映衬下格外动人,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令人感动的电影了。
一段简单美好的爱情,放在这样一段激烈混乱的历史背景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个人的爱恨,在那个毫无道理的时代面前卑微苍白,充满了悲哀与无力,无处诉说,注定是一场悲情与遗憾。
少年的爱情 总是和夏天有关承受一切无论 相聚 别离无论 甜蜜 痛苦岁月沉淀一份美好 在心底
我一生荒芜,但我记得和你在一起。
不要哭泣,记住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珍贵时光。
那么真挚的爱情也抵不过一个时代的命运,这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留给他们最最珍贵的东西。
女主干净清新,将那个年代里特有的纯朴演绎得很有质感;男主笑容明媚,常常笑起来会让人暂时忘记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
电影很容易让人珍惜现有的静好时光,好在我们的爱情无需面对一个时代的阻碍,好在我们还能安好的在一起。
会看这部电影的动机很简单,全因为当中的某句台词——“我一生荒芜,但我记得和你在一起”——偶然从别人签名里面看到的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堪比那句“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那个人到底要有多好,那段情到底要有多深,以至于能让这一生其它的美好黯然失色,念念不忘到死。
就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开始看这部电影。
影片是以倒叙的方式展开的,电视台类似一档“真情寻人”的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向一位著名老教授提出帮他寻人的建议,于是这趟寻找“死之前很想见的人”的旅程随着回忆展开来。
时光回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澎湃的学生运动。
一群要变革国家、推进民【我怕你是豆娘的骚点】主政改的热血青年占领着校园,广场上做演讲、喊口号,甚至是联谊会上的话题,都是政治、政治、政治。
青春过剩的荷尔蒙奉献给祖国,当然无可厚非。
可是总有一些与主流不兼容的小众,想要选择用别的方式安置青春的躁动。
可惜高度同质化的学校生活并没有给硕英多少这样的自由。
为了逃避,或者说是怀着一丝侥幸,希望在别处能找到不一样的生活,硕英随着“上山下乡”的学生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在这个连电都没有通上的朴素山村,在无聊的农活和更无聊的日常之中,硕英邂逅了美丽的姑娘静因。
这未必是一见钟情,但试想,在生活已经毫无悬念的环境里,出现一个清纯少女,有点傻气又很纯真,连生气的样子都那么好看,动心起念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像所有烂俗的小说电影告诉我们的,一来二去,两人互生情愫,最终到了爱情的程度。
一般清浓意切之后,爱情都会面临岔路,要么白头偕老要么分道扬镳。
有开头就会有结局,爱情也不例外。
但是这里的爱情却没有。
在爱情本身老去之前,命运横刀直入,将分离作为唯一的选项摆在了他们面前。
时局变动,下乡学生要返城。
这一别,很可能就是海角天涯再无相见之日了。
痛定思痛了一番,两人决定一起走。
回到各处充斥着政改口号的校园,两人的喜悦和满足还未消退,飞舞的传单、激动的学生、弥漫的烟雾弹、挥着警棍的警察,就淹没了他们。
在监狱醒来,随即就是逼供,交代组织、交代背景。
是不是间谍,有没有像静因那共产【骚点有木有】党的爹一样投靠朝鲜。
在威胁、毒打之下,逼问两人互相是否认识,是否一起叛国。
最后借由硕英父亲的力量,两个人总算平安释放了。
硕英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剩下的人生时光中他们再也不会分开的时候,静因偷偷地离开了。
一直到生命终结,两人再没相见。
这段爱情的终结看似是因为静因的不坚持,但这不坚持却是因为绝望。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静因无法预料时局会怎样,硕英的父亲会怎样,甚至硕英会怎样,而唯一能肯定的是自己敏感的身份会带来无穷尽的麻烦和伤害。
对未来的不再期望,导致了对爱情的无望。
一份看不到可能性的感情,怎么还会有生命力,怎么还能让人坚持?
爱情最终败给了命运。
多伟大都没有用,因为最强悍的是命运。
村长之前就告诉过静因,因为我们生存在这个时代,我们没有选择。
是啊,没有选择呢。
正如那个时代,你不能选择回避政治身份,你不能选择不被卷入纷争,你也不能选择爱一个人,我们这个时代,虽然增加了很多可能性,身份、地位、甚至距离都不再是问题,但是变得更轻易的爱情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容易。
有的人爱太多,有的人爱不得,有的人错过,有的人倦怠,有的人不断在替换,有的人一直在等待,或许不匹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给爱情的考验。
每一个时代的爱情都有不同的模样,也因此有着不同的结局,或悲或喜,任由天意。
想来真叫人唏嘘。
Ps:我是一个有着诸多偏见并不以之为耻的人,尤其是做某些评价的时候,爱憎的情绪反应直接决定了我的态度。
即便从理智上来讲,事物本身有可取之处,但仍不妨碍我继续保持厌恶。
譬如对《半梦半醒的人生》这样的电影,创意和演员都可以给高分,可是我固执地打了一星,为了与这样高深的内涵片相区别,以示我是个纯正的百分百的形而下、庸俗甚至粗俗的人。
所以在看本片之前,对韩国爱情片【请注意是爱情片】的嫌恶之情先入为主地占据着我的判断力。
在断断续续的看片过程中,几乎每个煽情时刻都会停下来干点别的事,但是最后仍然被感动了。
看完一直想着这首歌:http://www.xiami.com/song/1699478不过嘛,韩国电影,尤其是言情片,就是太沉迷于细节,活活把节奏拖慢了,导致大量雷同的情绪不断绵延,根本没有故事的起承转合之感。
就像一袭花样精致的布,美则美矣,没有剪裁,到底不算一件衣裳。
当然片段是极好的,尤其是逼问两人是否认识的那一场戏真是拍得太好了,两个人的表情随着事态逐渐变化,丝丝入扣,极其富有感染力啊最后要感慨一下,女主角真好看呀纯得相当天然
唯美。。。喜欢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看的DVD导评版。拍蚊子、抓飞蛾都是李秉宪自己给自己加的戏;秀爱性格非常内向,基本上没怎么说话;导演一个劲地夸李秉宪,沉浸在李秉宪的魅力中无法自拔,莫非导演有断臂的想法?
电视放的
多少事在夏天成为过去!
哭的比较惨
如果一部平庸的韩国电影和一部平庸的中国电影比,那么韩就多了那么点故事进行中的小细节和一个升华式的结尾。还有,每次看到语言那栏写:朝鲜语,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荒谬的年代发生的一切荒谬都是合理的。我们至今都在为可以不荒谬而抗争。
我是看在男主的面子上~
就好像是韩版的文革时代的故事,一句马上回来就成了陌路,成了诀别。用那句最俗套的话,但求曾经拥有。又见很多熟悉的面孔,还是李秉宪大叔那张坏坏的沧桑的脸经久耐看啊
除了影片本身,韩国政治往事,会让我们回忆些什么。
做足疗的时候看的- -没看完,囧。女主角挺好看
棒子真是丑!
有点闷。
看到睡着了。。。
每当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和你在一起的日子
印象深刻的韩国纯情电影
这个电影的背景年代真是不合我胃口!。。哎哟我艹东方电影竟然说全城戒备票房跟大地震抗衡了一刚、原来上当的还大有人在嘛。。
给四星完全是因为秀爱 太TM像前女友了
纯的出水,土的旧碴,但还是有点……人的感动点真低……
韩版山楂树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