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看的片头,几位演员十七年后重逢,一一拥抱,控制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詹尼佛指着Joey和Chandler的房间门说,这门当年容得我们六个同时通过,演员们大笑,泪奔o(>_<)o
马特一边贴心的为柯特妮擦眼泪,边说有一次拍戏把她悄悄写在桌子上的台词擦掉了。
柯特妮哭笑不得的对马特说:"你太坏了!
"丽莎对最后一位出场的马修说:"Could you BE any later??"虽然只是纪录片,但已经拍出了老友记续集的味道。
熟悉的喷泉布景和主题曲转场,正片开始。
主持人问,谁会经常联络?
丽莎说,我们无论谁联系谁,都会第一时间接电话。
主持人追问,马修,谁会不接电话?
(马修心想,你直接念我身份证不就得了╮(╯▽╰)╭)马修说,我从没被联系过。
观众笑。
有时候,真心话被当做笑话。
马修成名后,一度无法应对名誉带来的改变。
再加上接受了手术,几乎很少出酒店,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
Chandler的名字,是制片人Kauffman根据纽约一位朋友起的。
事实上,Kauffman和Crane创作该剧的灵感,正来源于他们二十多岁在纽约打拼时,朋友即家人的经历。
制片人选角并不容易,演员试镜同样如此。
《硅谷》里饰演Jian Yang的Jimmy,刚开始试镜时连对方的指示都听不懂。
马特回忆,他为了准备试镜找人对戏,因为是关于朋友的剧,他们去了酒吧体验朋友聊天的气氛。
结果当晚马特酒醉,起身去卫生间时不慎摔倒,脸上磕了一大块伤疤。
Rachel的选角是最难的,也是最后一个决定的角色。
剧中,Rachel是一个备受宠爱的女孩,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詹尼佛的热情和真挚打动了剧组,在她的诠释下Rachel做的荒唐事儿都很容易被接受。
主流表演体系之一的布莱希特体系中,演员既是剧中人物,又是演员本人。
无论是马特,詹尼佛还是柯特妮,马修,丽莎和大卫,不仅都可以很好的进入角色,更有能力随时跳出角色。
《重聚特辑》也利用了演员这个特性,在过去的剧情与现实的重聚中无缝切换。
比如在读剧本时,丽莎的"My eyes, my eyes"是角色,她在访谈期间驱赶飞虫的一幕又是本人,但观众早已分不清谁是丽莎,谁是Phoebe。
之后的环节,活像一出晚会:欢迎观看《老友记》文艺晚会,首先由六位嘉宾表演群口相声《重逢》,接下来是菲比表演歌曲《Smelly Cat》,还有贾斯汀比伯领衔的《老友时装秀》,以及贝克汉姆发来的贺电...随着《难忘今宵(划掉)We will be there for you》主题曲再次响起,重聚特辑也来到了尾声。
Kauffman说,这部剧的主题是朋友成为家人,当剧中角色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就代表着把朋友视为家人时代的终结。
用Monica的话说:It's the end of an era.
和剧中人一样,演员们继续着人生旅途,当初的火花已经褪色。
撑起Ross和Rachel感情戏的,是现实中大卫和詹尼佛的互相吸引。
《老友记》的张力,来自于六人无坚不摧的友谊。
《重聚特辑》中,大卫和詹尼佛相视一笑,淡忘了年轻时的分分合合。
马修和马特的相拥,没有了作为室友的亲密,留下的是时间冲刷后的惺惺相惜。
《老友记》拍摄期间,六人中午雷打不动的一起吃饭,最初甚至连周末都在一起。
他们在开拍前总会围成一圈,做个简短的仪式,只有马特手臂受伤的那一次例外。
大卫和詹尼佛趁着休息时会抱在一起,在沙发上小憩。
马特和马修真的就像剧中一样,即便在电话里口齿不清的说话,两人都能心有灵犀的互相理解。
就连Monica的父母都说,六人把他俩真的当成父母看待。
在"Friends: The Reunion Digital Red Carpet"中,Carol的扮演者说,印象最深的回忆是看到詹尼佛,丽莎,柯特妮三人在片场像孩子一样嬉戏打闹,她说她们三人的深厚感情是这部剧成功的原因。
若干年后,六人不仅不住在同一个城市,也都有自己的事业。
之前最接近重聚的一次,马修因为在伦敦拍戏,只能视频连线。
(后来看了"Friends: The Reunion Digital Red Carpet",柯特妮说2005年六人在詹尼佛的家重聚了一次,吃了晚餐,但被马特否认了😂)这也是为什么《重聚特辑》不可能是《老友记》续集。
人生若只如初见,老友重聚难再现。
有批评说,《老友记》里的感情过于随便。
比如Joey的恋情总难持续,Monica说他只需要洗一次澡的时间就能忘掉前任。
剧中有个情节,是Ross和Emily相识仅仅6周就订婚,然后很快就去伦敦举办婚礼,结果Ross在婚礼上说成了Rachel,导致他跟Emily分道扬镳。
其实,Ross说错名字的原因,未必全都怪罪于Rachel跑去伦敦参加婚礼,或者Ross心里放不下Rachel。
Emily无情的提出要求,让Ross不能再见Rachel,也未必是为了惩罚Ross。
他俩的潜意识里,多半还是觉得两人的婚姻行不通,因为生活的交集太短促,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感情基础。
缺乏牢固的关系,才是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老友记》的好看源自六人情感的紧密。
马修在《重聚特辑》结尾说道,无论在哪个场合,如果六人中有人相遇,那他们一定会对其他人说抱歉,离开同伴用剩下的时间来陪伴彼此,因为那是一份过于特殊的感情。
之前一遍遍刷《老友记》,以为我喜欢的是剧中Chandler讲的笑话,是Joey演的情场浪子,是Rachel做的各种啼笑皆非的事情,是Phoebe唱的Smelly Cat,是Ross和Monica跳的The Routine。
看了《重聚特辑》才终于明白,在《老友记》喜剧外衣之下,内核在讲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我并非执着于搞笑的情节和对白,而是渴慕六人对待彼此的方式。
我在乎的不是这部剧,而是剧中的关系。
确切的说,我在乎的其实是:得到开心的消息,有朋友像电视机前的五人看Joey在"我们的日子"的演出那样和我分享喜悦;在悲伤时,有朋友像Rachel,Phoebe,Monica陪着刚分手的Chandler那样陪着我;在事业不顺时,有朋友像Joey假装Monica员工那样挺身而出;在无聊时,有Joey和Ross那样的朋友,哪怕是扔球游戏都能玩儿的那么精彩。
Crane和Kauffman说,他们也不确定如何安排Ross和Rachel的结局,本来是想设计一个模棱两可的开放式结尾,最后出于满足观众的目的,才让他们又在一起。
其实结局如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他们生命里有彼此之时,他们都在认真经营那段关系。
我是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老友记,从高一开始,断断续续看了三年,(当然我是零零后,不是实时更新的追)。
放在什么时候看呢?
我们高中是每个月放两到三天假,算是一个迷你长假吧,鲜有人留在学校,大家都作鸟兽散,各回各家。
早就听闻过老友记的名号,说是学习英语的神剧。
某天放假在家,便随意点开看,那时候搜狐对老友记还有版权,放的还是未删减版,good old time,所以初遇老友记还得感谢搜狐平台。
当那个经典的season1episode1 Central Perk映入眼帘时,我第一感觉其实是——OMG,年代太久远了吧。
当然美好如老友记,不出一会儿,你仿佛就置身于咖啡馆或是Monica’s apartment,和老友们一同欢笑起来。
哈哈现在想起来,当时追老友记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印象很深的是高二的秋天,到家后我把书包往床上一扔,从冰箱中掏出一个红心火龙果,拿起勺子便打开电脑看老友记,当时看的是season3episode25,他们去海滨度假的那一集。
我吃的满嘴红色,狼狈不堪,仍然津津有味的坚守在屏幕前哈哈大笑,看Ross’s choice。
那时候身边的朋友都没人看老友记,我就在放假的间隙里看着老友记兀自偷着乐儿。
老友记陪伴了我整个高中时代,我还弄了个小小的仪式,将老友记的最后一集选在高考前一天看,因为我想让我深爱的老友记为我同样美好的高中时代画上完美的句号。
我从未将老友记当作英语学习工具来看,而是情怀,是念想,是浪漫,是温暖,是爱。
大一的时候将老友记拿出来完整的又看了一遍。
这时候看,那感觉和高中就很不一样了,高中纯粹就当sitcom在看,记在脑海里的场面是嬉笑打闹,印象深刻的台词是一个个的joke,对整个剧集的评价是形容词funny。
但重温时,我仿佛跟着六个人的步伐,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和Ta们一块生活了十年,和他们当了十年的朋友。
十年的朋友啊,早已是家人一般的存在。
看最后一集时,犹记得我一个人待在宿舍里,镜头环绕apartment一周,空荡荡的,桌子上摆满了人手一把的钥匙,画面定格在紫色大门上挂着的黄色镜框前,我哭的稀里哗啦。
那种感觉,就是你熟识了十年的朋友突然间离开了,回到了你看不到的Ta们的现实生活中,继续生活下去,而我很想念Ta们。
看老友记已然成了一个习惯,而这个习惯,或说之后每次对老友记的重温,准确来讲无非是对十年来与老友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好在循着老友记的脚印,能就此搜寻到一大堆与此有关的纪录片,采访,演员们拍的广告及背后的故事,又有了念想。
还专门跑去开通了微博,继续深挖蛛丝马迹,方才知道名叫杜鑫(更习惯称他为Gunther)的人竟将Central Perk完美复刻了,后来还在三联周刊2019年第45期上读到了他的故事。
Gunther是我了解到的爱老友记最深也是最勇敢的nerd,与其说北上广深的Central Perk是Gunther把“将来的事”放在现在实现了,不如说这是一个富于情怀的人为老友迷们打造的精神圣地。
加了Gunther的微信,了解到疫情期间他是通过卖挂耳咖啡的方式硬是将咖啡馆撑了下来,平日里看他在朋友圈分享老友记以及咖啡馆的日常,被这个默默坚持的咖啡店老板感动得一塌糊涂。
前年国庆专门为了朝拜珠江新城的Central Perk而去了熙熙攘攘的广州,当然,摩肩接踵的是广州塔那儿,Central Perk安安静静的缩在一群高楼大厦里面。
当时和好友K见过面后,兴致勃勃地拉着她去咖啡馆,可惜她不是老友迷,对咖啡馆屏幕上播放的老友记无感,对神还原剧集场景的咖啡馆的每个犄角旮旯更是无动于衷。
而我,在看到咖啡馆玻璃上Central Perk贴纸的那一刻,内心便止不住的感叹,“Finally!
”我是带着踏入圣殿一样的心情缓缓走进咖啡馆的,因为我深知,现实生活里,起码自己身边,不会有百分百还原的老友故事发生,但却真真实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为你打造了Central Perk,起码让你所有无处安放的念想有了寄托之处。
晚上店里人不多,我慢慢把咖啡馆逛了一圈后,坐定和店员闲聊,我以中了彩票般惊喜的心情向Ta们分享对老友记的喜爱,讲述自己反反复复将老友记看了多少遍,店员倒是挺镇定,他说来这儿的人多多少少都将老友记看了好几遍。
我看着屏幕上播放的Friends,随便点了些东西草草吃完。
由于时间关系,坐不了太久,离开之前和店员打了声招呼,店员热情地说“再来玩”,我笑着点点头。
可惜我第二天就得启程回武汉,再来也不知道会是啥时候了。
在Reunion里面,很多super star对老友记的初印象以及爱不释手的片段做了分享,字幕po上了Ta们的名字,身份,成就,还来了镜头特写,我反倒对那些来自各个国家ordinary people的一幕幕采访难以忘怀。
我喜欢看到在老友记延伸的无限大的温情之网下微小而平凡的个人的成长故事。
来自Mexico的Liz说,“Like every Chandler,I found my Monica.”来自Ghana的Nancy说,“They have saved more lives even if they don’t know them.”来自India的Pabitra说,“No matter how much pain, anxiety, or trouble you are in, if you are staring at a screen which is playing Friends, you are gonna laugh.”老友记带给我的是家人一般的陪伴与感动,通过对老友记的喜爱,还认识了解到其他同样痴迷于此的陌生朋友,了解到他们的故事,也算是很棒的体验,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如此奇妙。
正如Matthew在采访中说到,“We picked up where we left off.”看到六人重返当年的摄影棚,环绕在经典的橙色沙发旁,看到再熟悉不过的Gabriel Weiss字体,听到场景切换间谙熟于心的bgm以及六位老友们不变的声音,看到Courtney将台词写在苹果上,看到Lisa对虫子做出Phoebe式的反应,看到Matthew开玩笑地说”I don’t hear from anyone.” 看到Jennifer和David讲述彼此短暂的crush story,看到Matt 穿着厚厚的一沓衣服做着弓箭步说着那句经典的“Could I be wearing more clothes” ,好似老友记从未离开过。
Reunion最后,六位老友环抱在一起,the end of an era。
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事物近乎痴迷的喜爱,其实是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你会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初见的是哪一个,最令你难忘的可能就是那一个;在你最艰难的日子里陪伴你的是什么,你选择想要永远继续陪你走下去的可能就是什么。
Rachel在刚刚学会自我独立时,看到身旁一群支持着自己的朋友认真的玩着游戏,对着电话心满意足的说,“I‘ve got magic beans!
”我想隔空对与老友记有关的一切说,Friends is my magic bean.
I be there for u👩🏻🍳👰🧝🏻♀️🕺👨🏻🔬❓So no one told you life was gonna be this way: 👏👏your jobs a joke, you re broke, your love life s D.O.A. 💃🏼🚶🏻It s like you re always stuck in second yearAnd it hasn t been your day, your week, your month, or even your year, but I ll be there for you, when the rain starts to pour I ll be there for you, like I ve been there before I ll be there for you, cause you re there for me too. You re still in bed at ten and work began at eight You ve burned your breakfast, so far things are goin great. Your mother warned you there d be days like these Oh but she didn t tell you when the world has brought you down to your knees that I ll be there for you, when the rain starts to pour I ll be there for you, like I ve been there before I ll be there for you, cause you re there for me too. No one could ever know me, no one could ever see me Seems you re the only one who knows what it s like to be me. Someone to face the day with, make it through all the rest with Someone I ll always laugh with, even at my worst I m best with you, yeah. It s like you re always stuck in second year And it hasn t been your day, your week, your month, or even your year. I ll be there for you, when the rain starts to pour I ll be there for you, like I ve been there before I ll be there for you, cause you re there for me too. I ll be there for you, I ll be there for you, I ll be there for you cause you re there for me too... 🉑️
很少看这种几十年后的回忆杀似的特辑,因为真的不喜欢用访谈的形式混淆电影或剧里的角色与扮演他/她的演员,我们爱的是那部电影、那个故事、那个角色,这和爱那个演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可能也是我从不是迷或粉的原因,但这个特辑还是看了。
虽然整体上还是落了乏善可陈的窠臼,该有的煽情一点也没落下,但胜在《老友记》的经典段落俯拾皆是,任选其一,播放在二十多年后的大屏幕上,屏幕前坐着这些剧外已然白发苍苍或大腹便便的他们和我们,提醒着所有人时间的平等、公平和恐怖、无情,只这一点,足矣!
我好像经常关注一些别人不太会关注的东西,比如,当穿的大红大绿的Gaga拎着吉他用她标志性的高亢嗓音唱着《Smelly Cat》时,我竟觉得这是这个特辑最大的惊喜。
而其后,Gaga对Phoebe说的那段话,更是证明了这个惊喜:我们爱《老友记》,爱的其实并不是那些笑话、那些整蛊、那些啼笑皆非的段落,爱的是那里面真实的人,爱的是它给予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剧中的Phoebe,现实的Gaga,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问题和争议,但你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成为了自己,成为了那个虽然缺点一把,但绝不雷同、绝不面目模糊的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才是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展示、表达、启迪、改变。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被那个另类的时装秀给整high了。
打扮成瑞秋样的卡拉.迪瓦伊,穿着Ross“脱不下来的皮裤”的辛迪.克劳馥,还有那主持人也不知道咋发现“还是很帅”的土豆版贾斯汀.比伯……用特辑里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一定是他们模特或明星生涯里最高光的时刻。
最后,还是要提马修。
看着明显魂在别处的马修礼节性地笑、应和,我在想如果我是2021年看的这个特辑该多好啊。
如果是那样,我可能只会觉得钱钱变得沉默了,只会猜想可能他其后的工作生活不是很顺利,只会希望他可以重拾快乐和阳光,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在斯人已逝的现在,看着曾经郁郁寡欢的他,在他的每句话、每个动作中找寻预兆、找寻答案。
最不正经的那个人才是最深情的,这是我送给钱钱的评价,而马修在结束时说的那个宴会结束的话也证实了这个总是在最不适宜的场合说着最不适宜的笑话的大男孩真的就是我当初一眼看出来的那个易碎的人。
再见,马修,这是我最后一次与你告别。
“这不是一部电视剧的结束,这是一段为期十年的感情的结束。
”不要为这个结束安排任何人为的仪式,结束,就让它结束。
为了看reunion,5月夜以继日疯狂赶进度把老友记剩下的看了(还剩一两季,但老早知道了结局,以后留着慢慢看)虽然才一个月都不到,但真的有种跟着这6人一起度过了10年的感觉,明明是好好笑的台词但是我一直在哭😭😭😭Jennifer与David,Rachel与Ross,现实与剧情重叠,但又往往会有遗憾,当 Jennifer说“我们会结婚吗?
”David那一怔,让人意难平;还有荧幕上曾经意气风发的万人迷Chandler,现实中因为嗑药眼神失去光彩寥寥几语的垂暮Matthew;当岁月爬上了他们每个人的脸颊,突然意识到再过几十年他们就会离开人世...我之前一直对演员有所误解,以为只需要演技好就可以把一个角色演出来,但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也会与一个角色息息相关。
每个人角色的一部分都是他们自己,所以可以说,这几个人把最好自己、最好的的青春都给了老友记。
有个问题是“你最喜欢哪一场戏”,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first kisses on tv(咖啡店打烊之吻),印象太深刻了,Jennifer仅仅用眼神就把情欲演得极好,笑点又恰到好处。
当然还有Monica求婚那一幕,我就是为了这一幕才看老友记的,我在前天终于看到了😭从中学时代至今,我看了非常多非常多的电视剧,远远比我看的电影多,回想起过去20年看的所有电视剧,我可以说老友记是:Best comedy ever没有任何一部电视剧可以让人如此怀旧,我笃定,过了10年、20年我还是会很喜欢这部剧。
这六个角色让人最舒服的就在于,他们有各自的闪光点,也有令人不适的地方,还有各自的怪癖,但他们都能与自己的不完美坦然相处并彼此接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却又因为彼此变得更加完整。
你可以在这部剧中看到特别多特别多的接纳,对自己的接纳、对朋友的接纳、对不同群体的接纳...在这种接纳中你会觉得一切都是正常的、理所应当的,一切看似“不合理“都变得合理,特别舒适。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剧情是异性恋出柜那一幕,思想太前卫了!
)今天(昨天)过了特别糟糕的一天,可以说是这个月最糟糕的一天,但看完之后整个人都被治愈到了,那些无论是难过、烦恼都统统被踢掉。
当我一整天都在对自己说:“你简直糟糕透顶,你不值得一切美好”的时候,想到每一个角色,特别是Phoebe和Rachel,就会稍微接纳自己一点点。
当Cortney说出“最后一次“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到:哇竟然结束了,end of era。
你希望永远都不要结束,但它停留在了恰到好处的位置,至于以后的故事,生活仍在继续。
很是失望,多少人是因为老友记情节,但整部影片看起来如....如....如....,还不如之前看过的6个人的访谈更有意思。
各种烂大街的花絮,6人之间若有若无的“革命友谊”,多个配角露个脸一两句话over,抱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中途却有想赶紧快进的想法,情怀还能被消费殆尽到什么时候,还是把老友记留在心里吧,那样才是对这部剧最大的尊重。
现在的AI是不是可以画一切你想画的东西,几天前在《老友记》(Friends)的论坛里,突然看一个视频,那叫一个激动呀,也许他们小时候可能不长这样,但是在我的想象里,他们小时候可能就真的长这样吧。
几年前,《老友记重聚特辑》(Friends: The Reunion)出来的时候,看得我难受死了,整剧《老友记》我不记得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他们的模样,也许永远定格在当年那个最美好的岁月里,突然看到《重聚特辑》的发现伊人不再的时候,才发现老友已老,青春不再了。
他们都老了,发胖了,头发斑白了——岁月终究,谁都不曾放过。
记得初看《老友记》,剧里的Joey在好莱坞闯荡,怀揣着梦想与激情,纵然现实对他也并没有很温情,那年他26岁,正青春年华。
那一年,我刚好也是26岁,同样也怀揣着梦想与激情情,纵然现实对我,似乎也不曾温情,同样正青春年华。
所以看《老友记》的时候,十年,看着他们慢慢地成长,很容易就产生共情,在同样的年纪,相似的经历,也慢慢有了爱情,有了家庭,甚至有了孩子,总能在他们的许多故事中,找到可以共情的地方。
为什么70后80后对于《老友记》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因为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们正好,也经历着跟他们相似的阵痛与挣扎。
那时候我曾经也推荐六斤大人一起看,六斤大人说,她看不了一丁点,因为现实中,找不到类似他们那么好的老友圈,那种幸福,叫人羡慕得抓狂。
也对,这世间能如他们这般的老友,只有他们了。
记得当初看《武林外传》的时候,看着吕秀才房间里的墙上写着“六人行必有我师”也突然感动得热泪盈眶,没有经历过《老友记》的人,是无法知道这几个字的温度的,这是《武林外传》在向这部最经典的情景喜剧做出的最温情脉脉的致敬吧。
《老友记》,《六人行》,几乎是整一代人的记忆了,所以他们的致敬,我们都懂。
现如今,《武林外传》也都成了一代人的经典回忆,也许,时代的脉动总是如此相似,当一部经典能与同时代的人共情,它最终也就成了经典。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看到这几张脸的时候那般的激动,我们都看过他们小时候的照片,但是如同AI绘画这般小的,我倒是第一次见,不过从这几张图片来看,AI参考的应该更多的是他们演《老友记》时的外貌重新绘制的吧,而不是直接参照他们小时候的照片,所以我们一眼看过去,就能看出来是他们。
再回首,马修已经离开了,而我看到的这个视频里,马修独占了封面,可以说,就是这个小马修的脸,直接把我击溃了。
最后一次看到他们,就是在《重聚特辑》里,那时候感觉他们已经暮气沉沉了,那时候其实有点悲伤,不仅是伊人已老斯人不再,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是,看着他们老去,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老去。
类似《重聚特辑》这样的召集令仍旧能将他们召集回来,大部分的老友可能都会想着说,等他们真的足够老的时候,会不会哪一天心血来潮拍一部老友重聚的电影,剧情的设定是大结局之后多少年过去了,他们全部变成了迟暮的老人,有一天,他们突然想起了彼此,于是给彼此打了电话,之后他们就从全世界各地奔赴一处,再次团聚,细述一下这几十年的人生……有点像是《重聚特辑》,但是如果是电影的话,他们回归不是以演员的身份回归,而是以剧中人的身份回归,Rachel Green、Ross Geller、Monica Geller、Phoebe Buffay、Joey Tribbiani和Chandler Bing,一起回来。
我们其实知道,这种想法跟幻想差不多,大概率也是实现不了的,但是终归是有希望的。
直到某一天,马修·派瑞(Matthew Perry)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于是这个幻想,最终成为了幻想。
无法想象,如果真的有这样一部电影的话,剩下的那五个人,将如何去面对Chandler永远都不会再回来呢。
我以前在剧慌时光就会把《老友记》拿出来刷,但是自从马修离逝,我至今不敢再去点开硬盘上的那些视频文件了,因为我知道,理性上我其实已经接受了马修的离世,但是感性上,心底会有一小块地方,他们其实一直都在那里面活着,过着他们的生活,如同剧里的那样,他们的生活没有因为剧集的结束而被打断,剧集结束了之后,他们依旧还在生活,只是远离了民众的视线而已。
包括前面我说的那部妄想里的电影,也许,就是许多年之后他们的生活再一次重新交集在了一起,再度回到我们视线里来而已。
也就是说,他们六个人,其实一直都在心里的某个隐秘的角落里继续生活,不是作为演员的他们,而是作为角色的他们。
马修的离逝,让我心中最后的那点妄想,彻底地灰飞烟灭了。
我不敢再点开《老友记》,因为理性上的接受不代表感性上能接受,我害怕,我会在看着看着某一集再正常不过的场景后,突然间就情感崩溃,那是我所无法承受之重。
这组AI图给我看到了另一个可能。
也许,他们不仅永远都活着,可能也永远都不老,甚至如果他们愿意授权,可能用AI制作能够将他们人生里的所有每一个时刻都给补齐了。
老友不老,甚至还能回到婴幼儿时期去,这对于我们这些剧迷来说,颇有点老怀安慰的感觉。
看着他们老去也会感叹自己青春不在,然而当我们自己老去的时候,看着他们又重新开始了,那种感觉无比新鲜,犹如青春又再度归来了。
这组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以上,2025-04-09 13:55:53;乙巳蛇年庚辰三月戊申十二。
chan chan 在结尾的时候说的 “The best way I can describe it is when the show is over,at a party or any kind of social gatherings,if one of us bump into each other,that was it,that was the end of the night,you just sat with the person,all night long, you apologized to the people you with,but they must understand you have met somebody special to you, you are gonna talk to the person the rest of that night.”
8. 主演都讨厌Rachel和Joey的感情线。
7. 马修·派瑞药物上瘾。
6. 丽莎·库卓特别怕鸭子,但在剧中她跟鸭子有多场对手戏。
5. Ross老婆的同性婚礼播出后,NBC受到无数反对声音。
4. 詹妮弗·安妮斯顿因为另一个剧集的合约,差点没能加盟《老友记》。
3. 六位主演的片酬最终提升到每集100万美元,但电视网和制片都曾对片酬谈判不满。
2. 随着名气提升,詹妮弗·安妮斯顿日程紧张,差点没有回归《老友记》最终季。
1. Phoebe和Chandler本来是作为剧集配角,是提供笑料的角色。
.
因为平时不看朋友圈,据说这两天这个在朋友圈已经刷屏了,我也是从今天三联公众号上推送的文章才知道这个重聚特辑的,中午回家马上就迫不及待的找来看完。
边哭边笑的看完,从一开始Ross走进那个客厅我就忍不住了,本来我还想着抱着个尤克里里一边轻松的看一边爬格子呢。
哭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各种情绪都有吧,青春,一起看这个剧的人,各种回忆可能在那一瞬间都一起涌上来了,但是你又说不清都有哪些具体的事情。
不过还好,马上又被他们给逗乐了。
这六个人还是那样可爱,一点都没变,当然,容貌肯定有所变化。
相对来说,男的里面,Ross是变化最小的,Joey变的最大,都变成一个大肚子帅老头了,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就有意大利血统,老了之后更像一个意大利老头了。
Chandler也变的不少,不过也还算正常,可能身体也一直没那么好吧。
女的里面,Rachel也还可以,毕竟这几年她也一直有曝光度,所以不会觉得突然就变老的感觉,但是Monica就变的有点大了,第一眼都没认出来,Phoebe基本还是那样子没什么变,所以年轻时长的老相一些也是有好处的,老了不显老。
最意外的就是把一些配角都给请出来了,楼上的穿睡袍的老头,笑声诡异的Janice,Monica的那个小胡子男友,咖啡馆里的Gunter等等,就差那只猴子了,每个人出来,都能回忆起这些配角的经典镜头,大笑一番。
最后还来了个剧里经典造型与服装的走秀。
果然是最后一次把拍老友记的回忆特辑了,诚意满满。
老友记毕竟是我们70末80初这一批人的青春中的印迹之一了,TVB的《男亲女爱》,《东北一家人》和《Friends》,这三部就是当时的下饭神剧,每天从食堂打饭回来,边吃饭边看个看个一两集,到后来下载英文剧本,跟着台词一起学单词,学英语,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么看过来的吧。
为什么会这么火呢,可能是因为,刚好那个时间点,是我们这批人刚离开家,离开家人,或走上社会,或进入大学,从心里可能也希望身边能有这么一群好朋友,而剧中的剧情,角色恰恰都满足了对好朋友的一切想象,一起打趣,一起开心,一起悲伤,一起互相捉弄,或短暂不和,但最终还是会在重新和好,然后最理想的就是里面最后还能成了一两对。
不过我至今还是没有全部看完过,每次从头看到第4,5季的时候,总会被别的事情给打断了,下次又得重新看,希望这次能完整看完。
Bye Friends,Bye!
呜呜呜呜呜呜好爱他们。
没必要 停留在2004 就是最美好的结局。 大家也不等botox消一点再来录。
这都删减
当James Corden问“你们是不是还在联系?”的时候,我尴尬地在为他们抠脚指头。谁不知道戏外的友情都是塑料的呢?然后我刚开始以为拍的是剧啊,结果是个真人秀?直接叫“Keeping Up With The F.R.I.E.N.D.S.”它不香吗?
真就……控制不住的眼泪。追完的人都懂。
一部剧,六个人,十年,都是最好的。
17年后……最重要的主角是时间。因为每个观众都在寻找时间的痕迹,他们六个人也在彼此辨认变化。美好的昨日,因为过去了而美好。当我们围炉畅谈,旧日重来。跟着哭的人啊,不是纪念这部剧的笑话,而是怀念那时候笑了的自己。
随时重看!真的是“经典”
额,看的我好尴尬啊。抢答题的时候,钱德勒总是很老态,感觉“重聚”或者幕后分享,真的简单“分享”就好。
Friends is good, the reunion is unnecessary.
重新回顾,其实就是翻炒ip
感谢伦敦一夜情!
全是情怀党啊 这恐怕不能归类到电影吧
重聚结束后,Rachel回家管教几个青春期的小Geller,Ross继续研究古生物学,Monica马不停蹄地参加孩子们的家长会、组织小学饼干义卖,Chandler在一路上逗得Mon哈哈大笑,Phoebe回康州和Mike一起给另类小孩开音乐课,Joey回到威尼斯海滩的店里卖三明治。They&#39;ll always be there for us. (Joey因为“play with the bones”无厘头地笑出声时,一切都回来了)
各国观众发言时我真的是狂哭……太懂这种被救赎被点亮的心情
我的chan chan man都没说两句话???Mathew Perry真的看起来好伤感
可以看一下,挺好的。
拍成一个合家欢的访谈蛮好的,把剧中的爱又放大保鲜了。友谊和快乐能在镜头外还延续十几年,这个重聚像童话一样。
剧情是剧情,现实是现实。对老友记感觉一般,以我的个性,如果很喜欢老友记,看了这个,是要骂人的程度。。。没觉得温馨和回忆杀,肉眼可见的尴尬。小时候,暮光cp梦碎,再也无法相信任何影视剧外的真情
没有老友记情怀加持,单纯觉得剪辑好乱,除去主角和配角的其他人出镜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