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女儿
女兒的女兒,女儿们的女儿,Daughter's Daughter,My Daughters’ Daughter
导演:黄熙
主演:张艾嘉,林嘉欣,刘奕儿,洪林小湛,赵文瑄,周采诗,艾琳·阿黛尔·克拉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4
简介:耳顺之年活得悠然自得的金艾霞(张艾嘉 饰),突被通知在纽约做人工生殖的小女儿(刘奕儿 饰)车祸身亡。在处理后事、对成功胚胎的去留做出抉择的同时,她将面对当年出生即被送养的大女儿Emma(林嘉欣 饰)。做决定的时刻;她,抑或她们,会如何选择?详细 >
3.5。不知是否是侯导监制的最后一部了……作为金马的亲儿子黄导拿到的配置一路以来都是华语圈的顶配,选的题材也不错(领先大陆讨论的女性议题三十年),但成片始终差了点什么。可能还是不够深入,对三位女儿的内心剖析甚少,中餐馆后厨里smoking time的两分钟闲谈中的温柔质问与模棱回答已是最深。但对于现实中的她们远远不够。张姐这次应该也是最接近本身的一次表演,依旧魅力十足。
母性是先天属性还是被社会规训出来的 母亲的身份和母性的行为好像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张艾嘉用演技给这个欠火候的剧本填满灵魂
这应该是张艾嘉这几年最外放的一次表演吧,从来没看她在一部电影里流了这么多眼泪。刘奕儿反差好大,但戏份太少了。
这他妈是电影吗 怎么能写出这么多费戏 比张艾嘉自己的相爱相亲还水还像电视剧 好像是想接着《人在纽约》三十多年后拍的 其实80分钟都够用了 emma这个角色实在太怪了
我怎么觉得全片最弱的就是剧本啊,只有人物关系和行为逻辑,但是没有填充他们的血肉。妙处在于,人物之前不论是送养女儿还是久归女儿,她们与女儿的单薄情感不能就这么顺撇处理,情感都在女儿忘后爆发,这种理所应当真的狗血剧了。全片演的最好的是林嘉欣哈,女配提名那位也很莫名。
7.0 場景蠻好的 紐約的部分都顯得好淒涼 一回到台北就很生動 僅僅是東亞嗎 是不是全世界對母親這個角色都苛責太多了.. 大家都覺得在這種情境下選代孕留下這個孩子是順理成章的.. 生命自有其去處嗎 難道不是選擇造就的嗎 妳父母的和妳自己的選擇..
她两次意外的拥有小孩都是在不合适的年纪,上一次她gave up 了,但这次她接住了。林嘉欣最后问她那段微动作好棒
张艾嘉和林嘉欣在后厨抽烟那段真是互飙演技,好喜欢她俩。
结构性的矛盾都被和成了稀泥,让电影的立场飘忽不定,比如:女性到底应不应该被生育所捆绑、应不应该遭受母职惩罚?孩子的生命质量更重要还是父母与孩子共度时艰更重要?即使小孩可预期的一生是潦倒的一生也要任其被命运所裁决吗?如若我们并没有给孩子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我们依旧要不负责任地生养孩子吗?会认为张艾嘉的观念转变更像一种倒退,年轻时曾因未婚先孕而将孩子托付给具备抚养能力的人,垂老之际却动了心思去为女儿留下的胚胎寻找孕母,进而剧情中直接省略代孕这一环,表示她抚养孙女的完全自主的个人意愿。我认为,她的选择几乎是母职惩罚的升级版,也即,她将曾经发生的所有悲剧一古脑儿揽到自己头上,通过抚养一个全新的孩子来自我惩罚并赎罪,哪怕她根本没有罪。电影像是对“无后为大”的迎合,拍的亦是少子化时代特有的马屁。
一部没有男人戏的三代女性的生活情感电影,涉及孩子送养、同母异父、同性代孕、生离死别、胚胎选择等话题,在张艾嘉这个即是女儿又是母亲还是外婆的多重身份整合下,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女性选择的困境和矛盾,这是很多东亚女人所必经的考题。我觉得张艾嘉就是台湾的梅姨吧,太喜欢她那种“不工整”的台词处理方式了,在情绪起伏中伴随着语调和词句的磕巴重复停顿和无措,这种表演虽然有“演”的成分但极为真实和生活化,也让这个大女主撑起了整部戏,故事全都在她的情绪起伏中得以延展。和林嘉欣的几段对手戏演的特别好,两个金马影后特别能给对方入戏和接戏。就这演技还是没有拿到金马影后,可见金马的含金量还是远超我们的那些正能量。侯孝贤+张艾嘉监制,给了年轻导演充分的肯定和助力,台湾电影还是有未来的。
看到后面母女两人的对话,说没有陪着一起……那中间那一段陪着办理各种事情的Emma是幻想出来的?直接整懵了
9.12 TIFF首映 很难说台词和剧本哪个更尬 为drama而drama 浪费了一个这么好的题材 PS以及我居然没有认出赵文瑄
挺好的,多重母女关系的设置也能拍得比较有条理,多重关系的中心,各种取舍都很难,如果纯东亚环境很难理解,加上海外的场景就顺理成章了。
全是演技派,故事也流于表面,可惜内核了!
“为什么我不叫金祖儿?”
#TIFF2024 很期待的电影,很期待的题材,看的时候却感乏味。感觉电影想说的太多,想说生死,母亲的抉择,酷儿,生育方式,generational trauma,结果成了四不像,每一个角度都只是浅尝即止而已,哪个故事都没有说好。台词也是不够深入,甚至有些生硬之感,有些对话莫名其妙,感觉可惜了。
节奏缓慢像乌龟,中英混杂似咖啡,胚胎遗物找代孕,实在不行孤儿院。
Life will find its way.其实生命的意义可能也就是这样。好舒服的女性表达,但是看来大家真的观感非常不一样。
除却开场1/4故作混乱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线接入外都算发挥很好。与《祝你幸福》微撞了题,但聚焦到三代女性身上就是有种奇妙的凝聚力,变得非常紧凑、直击要害。撇开lgbtq正确,撇开对dy的审查,仍然会被最后送走女儿时在想什么的回答戳得鲜血淋漓。这样真实的一个回答,以及对两个女儿这样失衡的一种偏心对待,完全是揭露,一种人性底层的欲与恶。对照看来她对母职的反刍完全就是一种善和责任了。其实这无关于什么女性进步之说,只不过是在想不想 做不做的四象限里游移罢了。另外想说,张艾嘉的表演太神奇了,怎么会有这么神神叨叨的表演,让你觉得快要“这演过了吧”的时候精准收束在“妈呀”。
侯孝贤还挂了个制片,没有娓娓道来,只有布拉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