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宇宙青春期的时间坐标里 我们等不过时间 无法看到无数亿年后宇宙无声的湮灭在最后的黑洞纪元里 在磅礴宇宙的黑暗 空旷 冰冷里 我们都应当感谢现在的无数原子组成的山河万物 给予我们作为存在者的幸福无疆 我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我们知道 但是本就是宇宙里的不可思议 我们的存在即是没有痕迹 即使是尘埃 也可以是自己 作为自己的存在 痛快的绽放光彩
当时间失去意义后,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
到那时,所有恒星最终都会燃烧殆尽,宇宙渐渐冷却,夜空中的星星一颗接一颗的熄灭,再不会诞生新的恒星了,宇宙的终结不是大爆炸,而是一片鸣咽。
结局不是火,而是冰。
宇宙之初,我们在星辰中彼此相拥,努力地寻找着宇宙尽头,当时间失去意义,时空陷入沉寂,我们或许会氧化为山顶的雾霭,变为宇宙的一粒尘埃,成为拼凑天体的无数原子,黯然地凝视着宇宙尽头。
而当一切美成为纯粹,盘古再次开天地,上帝再次回归宇宙,我们便会再次重逢,彼此相拥。
既知皆会消亡在宇宙尽头,那便痛快地活着。
这片宇宙最不可思议的,那便是我们自己。
1. 背景音乐牛逼2. 我们曾以为地球是中心,它不是 我们曾以为太阳是中心,它不是 我们现以为黑洞是中心,它是不是呢?
3. 万物理论皆是自圆其说 科学唯物,用已知模型和理论,解释新模型和新理论 神佛唯心,用一套宗法,解释人间万物 皆不知真实3. 当存在物质不尊重宇宙任何一条物理规则 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4. 平行宇宙,嗯。。。。
So mind- blowing… on the scale of Earth, dinosaurs had been the dominant figure in the stage of time-space. But on the scale of our Universe, black holes span a far longer period. The overall length of time is staggering and my human mind cannot fathom its meaning anymore. We have not yet known the true nature of dark matter and thus the ultimate fate of our universe still eludes our grasp. But I am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how finite we are and how infinite the possibilities of our versions of reality prove to be
“万物皆奇迹,乃至黑暗与寂静…” 这句话出自海伦·凯勒,也被《宇宙尽头》援引为开头。
原以为是她对自己的慨叹,看了《宇宙尽头》后却有更深的理解。
全片不到半小时,囊括宇宙的一生——包括已经历过的,和通过理论推测得出的。
没有过多的渲染,宇宙本身就是足够绚烂的传奇。
虽然时间不长,但地球在第三分钟就已被太阳吞噬,而太阳最终也湮灭在茫茫宇宙中。
看到地球被吞噬的感觉挺奇妙的,明明那时是遥不可及的将来时,但看到了依然会因那一瞬的寂静感到心悸。
“宇”指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宙”则是古往今来的时间,二者同样象征着世界,合并便有∞不可比的气概。
在浩瀚宇宙面前,自比蝼蚁都略显不足——因为毫无自比的必要。
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震撼,超脱年龄阅历。
我们所处的时间坐标在宇宙的青春期。
它只给生命划出了极短的时间——但对我们而言已足够漫长。
“宇宙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冰冷、黑暗、空旷的”,何其幸运,能够作为有自主思考能力的生物,存在于这小部分时间里,尚有机会一探宇宙,也能作为”自己“存在。
这部纪录片全片仅30分钟。
可惜没找到好的片源,在B站上看,画面很模糊。
“物理真的是世间最极致的美学,宇宙真是理性与感性的最完美结合。
”“心怀宇宙的胸襟的时候,什么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在宇宙的尺度面前,时空失去了意义,生命也不值一提。
但至少此时此刻,这一切仍与我相关,即便化作光子,我们也将永远与这座宇宙缠绕在一起”科学比宗教浪漫得多,万物皆奇迹,乃至黑暗与寂静,你我也是奇迹,永远惊叹于宇宙的神秘,永远着迷于仰望星空,永远喜欢各类科幻片。
似乎一切的一切到最后都回归平静与黑暗,时间失去意义,永恒不变的状态,停下脚步,无序的尽头,意识的沉落。
我们对于宇宙而言,连一粒微小的粉末都不算。
可我们的结局是一样的——死亡。
万事万物都有终点,时间也会随着文明的流逝,无数生命的终点竟也失去意义。
我们或许在庞大的宇宙前显的可悲,竟妄想看懂它的奥秘,就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也只是沧海一栗。
似乎我们的存在对于宇宙也没有了意义。
但海伦 •凯勒说过“万物皆奇迹,乃至黑暗与寂静.…..我已懂得,无论境遇,泰然处之。
”所以居然我们的最后都要归于平静与黑暗,即使我们如此渺小,但又何惧呢?
《太阳系毁灭》信:“爸爸,你为什么要去宇宙?
”爸爸:“因为我们都是人类呀!
”信:“啊?
”爸爸:“在非洲的一个峡谷里,发现了猿人会利用工具。
听说,它们就是最初的人类。
”信:“最初的人类?
”爸爸:“是啊,它们不断地看着那些高山,我猜,它们一定在想‘在那么高的山上有什么存在呢?
’它们为了未知的世界,不怕危险,从很深的山谷爬到山顶,虽然途中遇到许多挫折,还牺牲了很多的同伴。
”信:“既然这样,为什么它们不住在深谷里,还要爬上山?
“爸爸:”那是因为,我们是人类。
也正因为如此,你我才会坐在这里,对吗?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宇宙的空间尺度上、在万亿年的时间尺度上,说人类文明是一粒细沙,都显得太过夸大。
科幻小说《三体》中,太阳系生命的最后,年迈的罗辑在石头上刻字,希求人类文明能在宇宙中留下哪怕一点点的痕迹。
石头上刻字——这是信息时代的我们暂时拥有的最长久的信息保存方法,然而在短片中,石刻的抹去,也不过一瞬之间的事情。
人类在这个宇宙中大概是留不下什么痕迹的,越是凝视宇宙的宏大,就越是感叹个体的渺小。
不过,我们还是很喜欢仰望星空,因为领略自己的渺小,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最开始,我们以为自己生活的几亩地是世界的中心;后来以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然后认为太阳是世界的中心,再然后发现世界的中心离太阳系远得很,当我们的视角拉得越来越大的时候,再回看自己,一个在地球生活的,寿命只有不过百年的碳基生物,便不难理解自己的局限性了,我们生于宇宙中,但并非为探索宇宙而生。
《宇宙尽头》带我们踏上了一场充满奇幻与未知的宇宙探索之旅。
影片以震撼的视觉效果呈现出宇宙的广袤无垠,从璀璨星辰到神秘黑洞。
它不仅仅是在展示宇宙奇观,还蕴含着对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
在有限的时长里,激发了观众对宇宙无尽奥秘的好奇与敬畏,虽可能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但无疑是一次能打开想象力大门、领略宇宙魅力的观影体验。
这不是终结。这甚至不是终结的开端。不过这或许是开端的终结。——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还是想想眼前的事吧。。。
工资1200,就喜欢看这个。
“万物皆奇迹,乃至黑暗与寂静...我已懂的,无论境遇,泰然处之。” ——海伦•凯勒
物理学家越来越相信存在多个平行宇宙,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物理规律。有些适合孕育生命,有些则会坍塌,或被撕裂,还有一些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时间失去意义”
心怀宇宙的胸襟的时候,什么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繁华一场,繁花一谢。星尘的亮灭,不过是花火。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偶然发光的一瞬间,可以那么美,美化成了永恒。宇宙所有一瞬间里,我选择了你,你是我的永恒。我爱你,宇宙。我爱你,你。
宇宙的尽头是一片呜咽,这一切终将毁灭。
3.5⭐️,三千大千世界
有科学做依据的脑洞,是真正可预见的未来。眼花缭乱的画面配上迷幻的音乐,把高度压缩的宇宙史变成了一场艺术表演。一切短暂又漫长,一切是奇迹也是注定,你我皆是这浩瀚表演中的一颗尘埃。视角升华至此,你会继而陷入一种虚无主义中,每一个当下都近在眼前,也会瞬间溜走——这就是身在时间和历史长河中的永恒旋律。万物皆为过客,不必过分执着。
不可想象
而我还在一边吃鸡翅,好具体
恒星行星和生命得以存在于宇宙中的时间,仅占用宇宙永恒生命中不值一提的一瞬间,不禁让你感到一切生命的创造和罪孽,所有痛苦和快乐,都没有丝毫意义,没有神,也不会有任何事物最终会留下任何痕迹。
Everything has its wonders, even darkness and silence……and I learn, whatever state I may be in, therein to be content.HELEN KELLER
这是预告吗
漫长的时间线,太过宏观的视角,超乎寻常想象力,宇宙的尽头和未来到底什么样子呢?……哪怕去想都非常困难!
很不严谨 看这个片子可以是看情绪 但不可以看知识
宇宙有多冷漠,生命就有多浪漫,浪漫到把宇宙看得也浪漫起来。
宇宙没有尽头,因为根本就没有宇宙。
迅速超出理解范围,逐渐超出想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