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天是母亲节,但影院也只给这部好片排了一场(而且还非黄金时段),200多个座位稀稀疏疏仅坐了10来个人。
人虽少,观影时却大都感动得哭了,不时能听到抽泣声。
陪父母去的我泪点较低,100来分钟的电影,泪腺几乎没消停过,忘带纸巾,只手频频抹向眼角(这时看向老妈,发现她也是一样的动作)。
对现在的很多成年人来说,老人们真正需要什么,似乎我们很少关心,连已经挤压得足够短暂的陪伴时光,都往往习惯性地“错过”。
记得电影里老人院的院长这样问其中一位老人的家属,“你有没有算过这样一笔账:以你我现在这样的年龄,各自的父母活得再健康也就还有20年的生命,但你我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却远比这个少,总共加起来只有十几天,一想到和他们在一起只剩下二十天不到的时间,我就……”老人们需要的当然不是金钱,也不是被放在老人院里得到医护上的照应,他们只需要我们抽空去陪陪他们,听听他们的想法,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
古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可对于“飞越”了老人院的这些老年人来说,应该是“夕阳无限好,哪怕近黄昏”才适当吧。
他们的笑容,真的挺美的。
在我看来,好的电影不必深刻,道理有时候是越简单越好,直白明朗如抬头向西所见之夕阳,几许感动是余晖对我们身心的照护。
让人感动、引人自省,这样的一部电影,足矣!
除了李米的猜想,我从没有看电影哭成这样,李米的猜想是为爱情哭,却也不像这样,满满的都是感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变得很脆弱,开始那么容易被感动,哭,在被无数的大片小片,无数大同小异豪不出彩的电影折磨之后,我以为我已经麻木,而我本身也是个坚强的人啊……也许只是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的。
当看着他们佝偻的身影,花白的头发,皱了的皮肤,可爱的掉了的牙齿,因为开始小便失禁而痛痛哭的样子,我的心就开始柔软了……有一天我们也会这样啊,我们也会老去,而如果有一天我们老无所依……老人总是固执,老人总是武断,老人病了似乎很脏,老人总是健忘看上去很麻烦,老人总是满口大道理,老人都是一副要死的模样?
老来多凄凉……可是,不要忘记,老人其实很脆弱,他们敏感他们害怕他们是最疼我们的人他们也有他们自己想要老去的方式,老人也有梦想……老人,其实很可爱。
哭了两次。
起初是很温情很欢喜的其实,可是白龙马的歌声一响起我就忍不住哭了,你看他们笨拙可爱又认真的样子,那会不会是我们老了的样子……最后在看到老人们卖力地海浪日出表演时,再一次泪崩……是死亡更可怕还是衰老?
不管这一生是如何过去的,请给老了的他们一个微笑,对,还有老了的自己,然后去看最后一次日出……也许你会说它不如《桃姐》成熟,太过煽情,甚至虚假,我也没看过《飞跃疯人院》不知道抄袭与否,但你敢说你看的时候内心没有一丝感动?
有一天你也会老的……这一次只让我们静静地看电影,默默地流泪好吗……你看别人的颠沛流离会哭,你看别人的情定一生会哭,你看别人的生死离别会哭,甚至你看别人牵手的小幸福会哭,如果你看别人的故事会哭,也请带上五十年后的自己去看这部电影,你会感动,然后给自己的家人去一个电话……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
05年开始住校生活,08年离开爸妈的城市准备高考,09年来西安。
几乎是两年见一次。
现在大三了,最近的记忆就是去年暑假回家,我和男朋友闹分手,想着自己和爸妈多年白热化的气氛,看着他们头上的白发,良心发现一样在网上搜了适合高血脂的菜谱,笨手笨脚弄了一上午。
我妈边舀着酸辣三丝汤,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这个汤菜还挺好吃的。
我记得真真切切,从小到大她就夸过我这么一次。
居然是因为简简单单的一个汤。
小学成绩不好,每次家长会完了都免不了一顿打。
初中考了全校第二,她说地理考的也太差了。
高中考了全班第二,她说英语咋和第一名差那么多。
高考成绩下来,她说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你努力了没。
我记恨了她好多年,我小时候甚至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她亲生的,后来怪她偏心弟弟。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妈和别人的妈不一样,连一声两个字的妈妈我都叫不出口,更何况像别的孩子去撒娇了。
二十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觉得心疼那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妈,家里人的生日都不会刻意地去记,但只要能记住,满桌子自己爱吃的饭菜绝对地替换了那句生日快乐。
她的爱总是那么实惠,就像她本身一样没有丝毫包装。
成长的日子里你的小得意,她都看在眼里,但是夸奖的话都留给别人说了,她知道会有很多人乐意说的,而那些一巴掌打醒你的话都是她说的。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取悦你,只要你好,哪怕你记恨她,哪怕在她打你的时候说了那么多伤害她的话,哪怕她气急了,说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下一次,她还是毫不犹豫再给你一巴掌。
毫不犹豫。
那些对我笑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打我巴掌的她还一直在我身边。
没有她的巴掌,哪有别人的夸奖。
他们为我们计划了千千万,却忘记为自己计划一张属于自己床,当我们在他们的巴掌之下接受更多的夸奖时,请不要忘记他们爱的巴掌。
看完电影习惯看一路影评。。
大家都挺客观的,探讨了老年人怎样怎样。。
这部电影怎样怎样。。
嗯,在片中老人院的墙上红油漆刷着一句话“有一天我们都会老”所以其实并不只关老年人,好像我们还年轻,不是一个群体,所以用着第三人称,他们如何如何其实那就是我们啊,未来的我们所以苍白地希望我们每个人到那个时候都有所依吧
《飞越老人院》,很早之前同事推荐的诚意制作,拖了很久才看。
片头蒙太奇的老人特写,看了让人心头一紧,虽说自己离那个年纪还远,但不无同理之心。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同样主题的电影《遗愿清单》,常常幻想,自己年老时该是这样死去才对,而不是窝在老人院里看着仅有的一片天妄想(虽然我现在过着的日子也不过是看着一片天畅想而已)。
一个朋友的爸妈,几年前我认识时就已经是70多岁的年纪,却是健健康康的背包客,依然每年大部分时间行走在路上。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懂得享受和放松,而不是把自己的生活拴在子女身上。
人生不过几十年,属于自己的那点时间并不多。
年轻时努力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年老了,万一碰上个不孝儿女,还要在养老院孤老终生。
想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活到7、80岁不能动弹,变成人家的负担,还真是让人绝望的等死状态。
作为一个后天该怎么过都看不到的人来说,担心几十年后的事情实在有点可笑,所以现在能做的,该是多拿出些时间陪陪爸爸妈妈,回报他们才是如今努力工作后该干的正经事。
回头来说说电影本身,戏剧化的情节和表达,有人说太过于刻意,不过我倒觉得刻意也好,因为少了刻意的雕琢,怕也难以成其为电影了,电影本来就是造梦机,有绚丽的色调,出彩的几个老戏骨足够了,当然不敢去想要求好莱坞一样要求国产电影,跟那些乱七八糟的所谓国产大片比起来,算是不错的一个多少小时了。
今天下午,影院很清净,和北包场看这个电影。
检票的时候,检票员告诉我说,这片子很感人,很写实,虽然只看了最后一点儿,很想从头看一遍,买票没错,一定值得看的。
很少听到检票员这样说。
看完了也有一样的观感。
这样的电影,应该很适合十元百姓场、敬老院专场、送电影下乡等活动播放。
我是说,真好。
有这样平和心的电影,如今真不多了。
电影的基本构架,应该就是日本的那个描绘一个情境的节目,台湾的那个老年摩托骑行广告,几个心灵鸡汤的段子,和若干公路片的影子,也许还有杀手不太冷、飞越疯人院(这个没大有)。
台词有的过于小品化。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
如今很少有这样的国产电影,在故事的结尾回到朴素的感动。
在老人回光返照的最后一次冒险里,有的人回到童年,有的人回到救赎,有的人回到完整,有的人回到佛光满面。
老人们演得真好啊,可能他们都没有演。
演老是最难的,也是最容易的。
也许什么人都能在里面观照到自己的老年吧。
也许能看到自己的以后,也许还看不到。
平和的眼界,非强力所能打开。
去年说过,《龙门飞甲》尽管诸多不足,但武侠味够足;《金陵十三钗》尽管制作昂贵,可惜人味缺失。
而这个电影充满温情的老人味。
最难得的是朴素的真。
真难得,好难得。
《飞越老人院》讲述的是老人院里的一群老人,在生命终结之前,为完成各自最后的心愿,共同踏上了寻找生命意义的旅程。
剧情立体饱满,人物情感细腻真挚,不少观众为之落泪。
现实题材,一直是第六代导演张扬的聚焦点,他偏执于写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
2007年的《落叶归根》、1999年的《洗澡》,都是张扬对老年群体投以的注目。
这次的《飞越老人院》,他更加沉下心来把一个身边的故事给讲好了。
电影里铺织的人情世事都叫人唏嘘。
住在老人院里的老人往往都是被子女放弃的,凄凉的晚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他们也逐渐消退了生的希望。
唯有老周乐观开朗,为了令大家不再浑浑噩噩地等死,他组织大家排练节目,唤醒大家生活的勇气,组织大家一起去天津参加比赛。
在集体排练中,老人们相互熟悉、渐入佳境。
最后,他们设计逃离老人院,驾车驰骋一路飞向天津。
老人们的心门再一次打开,生命的意义也逐渐开放……老一辈的演技叫人震撼,剧本对伦理的探讨可谓入木,反体制意味初显。
在某个清冷的早上,老周死于癌症,他的死亡是一种无可逆转的结果,但是他在垂死时所做的抗争,却振奋了所有人的精神,为他们留下了思想和希望。
值得年轻人一看的影片。
近年来少有的温情,伤感的好影片。
在我们步入老龄社会的时候,这部影片为我们提示着什么——关爱老人。
TA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这提醒我们要善待我们身边的老人。
现实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忘记了许多最珍贵的东西。
不要让我们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叹!
老艺术家们真实的表演让人感动的同时,也在思索我们该如何关爱老人,该如何让TA们安享晚年,安享真正意义上的晚年。
这次是豆瓣组织的免费观影活动,作为组织人,我很早赶到影院,欣慰的是友邻们也零零散散得来了,虽然没到齐,但是大家观影的心很真诚。
片方来的时候,没说几句之后就开口问我有没有结婚,他的态度很和善,但我心想我有没有结婚和你有什么关系呀才聊几句?
他后来的意思是说,这片最好是结婚的夫妻,或是热恋的小情侣来看比较好,很温情,会哭得稀里哗啦的。
说实话,我期待极了,准备好了纸巾,也不去洗手间了。
影片开头给人感觉是不错,导演张扬设置的每个冲突点每个铺垫都很乖,让人生不了杂念说不看,也不会有想睡着打鼾的念头。
其实在影院看片是很考验人的耐力的,如果影片不好,你只有垂下眼皮的份儿。
如果影片优秀,那你会忘记时间匆匆。
我回来之后就和朋友说:我打三星吧到四星之间,绑上道德、精神、孝道什么的,它就不会是烂片,但是如果纯从电影角度来看呢?
那抱歉,我不是电影专业出生,看过的电影也不多,但对比那些细节丝丝入扣,最终又能让我长吁一口气回味无穷的影片来说,这部还不能算是好电影。
我给它比较假的简介是,一群老愤青们的老清新。
从排练麻将牌那段开始再到后头的公路游,有些镜头的确比较有味道,但是就像扎针灸,始终没让我觉得扎在了那个准确的穴位,只是一直在穴位周围徘徊,隐隐约约的酸麻胀,泪点呢总是来的不是时候,刚准备掏纸巾,音乐就结束了,刚准备拍个照留个念,又觉得拿出手机对好焦又没什么意思了,还有,蒙古包直接画面转到天津那段,速度快得太冲动。
有些细节是很禁不住敲打的,你若仔细看的话,它绝不是现实的,但是我很擅长为这样的电影辩护,影片一开始,个个老人都是容光焕发情绪高涨亢奋的,这点就不大符合暮气沉沉的老人院的风格,这哪是养老院?
分明就是幼儿园嘛!
可你转念一想,老人们也说得不错,他们一直在对自己表白,对家人对院长表白,但是在遭到拒绝之后,他们就打算背水一战,豁出去了,所以自然统一一条战线,(这点很是闪光,很打动人)就和小孩们的小团体似的,平常无论多么散漫,对打的时候总是特别心急火燎特别想赢,因为目标一致嘛。
我不是老人,我虽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变老,但是看看我周围的老人,再想想前段时间看的桃姐,张扬明显把老人们年轻化了,或许说他是在借老人之名想要说些什么。
那么,把老人们都变成精神病呢?
幸好,他怕老人们过于年轻态过于乐活调皮,所以老孙得了膀胱癌,老葛大便失禁?
最后老孙演完了超级变变变就功成名就得合眼了?
突兀,慢慢偏离了轨道,却又没完全出轨。
完成一次梦想,张扬用的力过了。
影片出现许多大牌,都是主演来的,但大多一两个镜头,甚至有的连台词都没有,让人怀疑ta出现的意义。
可是你看看满屏幕的老人,你刹那心就软了,掉牙的、瘫痪的、失忆的、疯癫的、腿脚不利索的、脾气暴躁的,你再看看周遭的世界里,有多少老人,也是这样,辛苦一辈子,操心一辈子,多么渴望也能实现悄然若现的年轻时的梦想,他们大多逞强,其实是那么强烈地希望有人关心与体贴,他们不需要钱,只需要真心对待。
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遗憾,因为,当你们在阴阳两相隔的世界里的时候,你会发现连想念都在牵动着你的每根神经,你到最后悔连怀念都不要去怀念。
飞越老人院的片名取得很成功,甚至有让人惊艳的感觉,内容也能对得起片名,但就像是一盘红烧肉,酱油搁了,没放糖,糖撒了,料酒没倒。
从头到尾看似不拘小节,实际上用心了,但就是有点大大咧咧。
结构紧凑,但太飞扬跋扈。
母亲节就要到了,没必要带老人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但请抽出您宝贵的时间,多陪陪他们,有心,每天都将会是老人的节日。
每天,都可以排练超级变变变。
本是充满新意的剧情,成也老人,败也老人,因为他们被梦想完全镇压了。
少了一味料,生活。
1. 等我老啦 也像他们这么酷 就好啦!
2. 姥爷膝下全是女孩…他缺个儿子缺个孙子啊…3. 有泪点4. 嗯哼<图片1><图片2>
虽然叙事上有很多不足,但还是轻易的被这个主题打动了
模仿日系电影的痕迹很重。。。其中一颗星给那几个客串的老戏骨吧!
不是我瞧不起国产电影。。真的不好看!煽情太刻意了。。情节毫无亮点。。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不说,还一点新意也没有。除了关爱老人的主题比较打动人和画面很美外,找不到优点了。。演员演技很做作。。不知道是不是后期配音的原因,感觉声音和形象不符,没有代入感。。
很一般啊,加快速度看的= =
如果在这个山寨之国考虑玩《超级变变变》的话,评委不一定非得是波波、刚刚、小伊,找些个“变变变”的超级粉丝,检验创意就好了。
如果真是感动的话,也是因为联想到了自己和爸妈,影片本身的硬伤太多,剧情根本站不住脚,说教痕迹太重,幽默的地方又觉得很诡异。
saturday night
哭了……
看完点映场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可惜,可惜了导演的情怀和勇气,可惜了一批老辈儿的演员,可惜了那么美的景色。都被导演的浪费了。
估计麻麻都没有被感动到。sad。擦,坤儿出来打什么酱油。
我们的明天,老人的需求何去何从
前面很喜欢,中间是公路,后面开始煽情(听爷爷给你讲个老梗哦)我就出戏了。。。。。不过这个可以说明中国的电影终于出了大片这个怪圈了嘛
单纯去说故事,说身边那些被我们渐渐遗忘的人,我被感动到了...但是电影真得拍的不怎么样,前段长而拖沓,而后半部分你会发现总是无法触碰到某个点,或许说在这个全程抒情里面缺少某个更亮丽的东西....
看到有人批判的很厉害 我却看得有泪有笑 既温情有感动 即使是老人 也是有股劲儿的!并没有矫揉造作 倒是觉得挺真挺诚
精華都在預告片裏了。誰說這是公路片的?
看到了老戏骨豪华阵容,也看到了真挚的情怀,但整个儿的喊口号式的整煽情桥段,老掉牙的叙事结构,真有点失望。弄真成假反倒不美,透着股俗气。
浪费了好题材,真让人难过。学不会克制感情,台词写得太白,第六代自始至终学不会内心张力的流畅表达,多流俗于人物表面,情节发展与剪辑没有走心,导致一种尴尬的脱节。与桃姐相较,孰高孰低观众一看便知。感情铺太满,最后懒散的特写升格彻底击碎了我的耐心。张杨,你能上点心不?第六代的原地踏步。
我觉得你们挺酷的。
故事逻辑蛮不讲理,导演技巧乏善可陈。
有一种感动叫做作。张扬基本可以去垃圾片导演行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