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意外的比想象中要好,演员、特效、剧情、场景布置等等在我看来都在及格分以上了,看得出来导演是很用心的想讲清楚这个故事。
首先,从演员卡司上来讲,正是这种新人+老牌艺人的搭配才会使这部电影相得益彰。
有人可能会说男女主是新人,不认识。
但我倒觉得正是因为两人自带的新人气质,才能很好的把郭靖黄蓉初入江湖的稚嫩表现出来。
再加上这些老牌艺人的加入,使电影质感也有了一定的保证。
尤其是在开头,看到饰演王重阳的骆应钧时,真的十分惊喜。
他可是射雕系列的“常客”,以前还看过他演的黄药师,所以即使是戏份不多也会让人记忆涌动,有想看下去的冲动。
还有饰演欧阳锋的杜德伟,之前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演的《第八号当铺》,在里面帅气多金又有实力,但在这部电影里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印象。
把欧阳锋的恶毒、丑态、执着获得天下第一的狂傲感拿捏的淋漓尽致,甚至现在我一想起这个角色,就犯恶心。
(虽然我很喜欢杜德伟先生)其次,从剧情上来说,以郭靖的成长之路为主线,讲述了郭靖出大漠后不断遭遇险境,期间幸而遇见黄蓉,二人一起相知携手朝着正义的方向前进的故事。
导演想要在90分钟的电影时长里把郭靖的故事讲述清楚,必然在设计剧情方面是有取舍的。
比如杨康等人物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出现,但是重要的名场面即洪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郭靖和欧阳克桃花岛抢亲等等都保留了下来。
这样的剧情设计能做到叙述流畅真的还算不错了。
尤其是结尾的设计,说书人以讲述郭靖和欧阳锋华山论剑的故事收尾,伴着郭靖黄蓉甜蜜打闹的背影离开。
字幕上忽闪两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勇事迹,一股历经沧桑的江湖感油然而生,让人不由得对郭黄一代侠侣产生崇敬之情。
说是结尾给整部电影升华了也不为过。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继续沿用了《铁血丹心》这首BGM。
当音乐旋律一响,那种看射雕老剧的熟悉感又回来了。
自动带入金庸世界,让人兴奋不已。
而我作为一个小小的观众,想看的就是这种情怀,你把我带进去了,就够了。
授权转载。
出处:微博@金庸影视剧关注组再烂的武侠剧,特别是金庸剧,组君都会以身试毒。
那是因为组君始终心存侥幸,万一是被表面现象蒙蔽了呢?
好在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没有辜负组君的希望,它是可以被称为干粮的作品。
组君知道,这电影七怪造型雷人,黄蓉人设不对,剧情貌似魔改……可组君想说,先别急着批评,且听你组把话说完。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咱们书粉需要先明确两件事:第一,这是部电影,时长有限。
第二,这是部以郭靖为绝对主角的电影,黄蓉作用只是配角。
不明确这两点,你会觉得这电影不堪入目。
一旦接受了这两点,你会有不同的观影感受。
组君对整部电影的整体感觉是,港味重,这是王晶的恶趣味+徐老怪的天马行空+编剧还想尽量维持原著立场的产物。
江南六怪:请大家先喷饭为敬猪刚鬣/东方不败一般的朱聪,x战警一般的柯镇恶……但组君突然明白了制作方的用意。
纵观整部电影,最奇装异服的也就是七怪了。
六怪的出场还是挺有特色的,秤、扁担、鞭、剑等等,各人的武器对得上,各人的性格也能一瞬间表现出来。
朱聪油滑但善解人意,全金发爱财舍命、南希仁惜字如金却富含哲理等等
还记得组君强调的第一点吗?
这是个电影,时长有限,不可能给大段时间去演绎七怪的表现,非走极端不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制作方能够把握住各人的性格,难道不能设计几套正常的服装?
这么做正是要用这种让人眼睛辣的方式去让观众记住这几个人。
也许有点借鉴了王晶版《倚天》电影里的华山二人组,但是却以喜剧化夸张放大了原著本来的模样。
当然,苦心可以理解,但观影感受不容作假,这个辣眼睛的程度让人心理不适,不能做加分项,顶多功过相抵。
电影以旁白开局,交代了武林格局。
然后没多久镜头给到卖手办的小哥。
一句“买王重阳送江南七怪”让观众在捧腹之余顺便引出了南下中原的郭靖和七(六)怪。
这句插科打诨不是仅为恶搞,组君以为这句台词是别具匠心的——他们或许是响当当的江湖好汉,但与天下五绝相比也不过是几个小丑,是泯泯众生中的你我。
他们是手艺人眼中的小丑,但性格鲜明,是鲜活的人。
这种设定很容易拉起怜悯这种情愫的。
这种朴素的情感代替了无法短时间表现的师徒情,在岛上巨变时,郭靖不顾黄蓉以及自身性命去复仇便更加容易理解。
郭靖:大家让开!
我要开挂了!
这位新人选角还真挺适合郭靖,形象上浓眉大眼了,气质上也是真诚坚毅,再加上年龄上天然的热血和冲动,很多喜欢金庸的朋友都私下说过抛开造型上的争议,这郭靖还真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就影版来说,郭靖塑造上提炼了真诚豪爽(解衣赠马),行侠仗义(闯白驼山庄救婴孩)、勤奋坚忍(练习降龙十八掌)、疼惜黄蓉(抢亲)、觉悟胸怀(要烧掉九阴真经)、对人情世故反应的愚钝(没叫岳父)、逆境奋起(受伤练功)、勇于担当(挑战欧阳锋)等基本品格。
当然影版郭靖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浓缩在华山之巅主动挑战欧阳锋这一战了。
具体表现为郭靖从王重阳手印中汲取力量,那是感受到了王重阳的情怀,从而把对付欧阳锋的动力从私仇升华为天下。
然后通过说书人说“从此欧阳锋退出西域,再也不敢觊觎中原”,可能扣题一下“为国为民”。
但这实在太过勉强了。
降龙十八掌是天下至刚至阳的功夫,但在影版洪七公的描述里,反而是直接应用了神雕中郭靖结合九阴真经之后的旁白台词,变成刚柔并济,《神雕侠侣》乱入啊。
来来来,神雕旁白原文居然在射雕电影中通过洪七公的台词还原了。
[岂知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生出至柔的妙用] -- 《神雕侠侣》第二回 故人之子
亢龙有悔本来是郭靖学的第一招降龙十八掌,电影里改为了最后一掌。
亢龙有悔有“盈不可久”的哲理,非常符合郭靖仁义内敛的品格,初期打出来平平无奇,但却遇强愈强,最终无坚不摧。
他在神雕初期对阵欧阳锋,就是亢龙有悔。
[左腿微屈,右掌划了个圆圈,平推出去,正是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
这一招他日夕勤练不辍,初学时便已非同小可,加上这十余年苦功,实已到炉火纯爵之境,初推出去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刹时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
这是他从九阴真经中悟出来的妙境。
] -- 《神雕侠侣》第二十一回 襄阳鏖兵 可见影版郭靖的降龙掌已经融汇了九阴真经,这本是神雕郭靖才解锁的成就。
影版在郭靖和降龙十八掌的招式的体现上,直接做了升华。
靖哥哥的正道之光,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是醇厚持久,你值得拥有。
五绝:港漫风和加勒比组君就问问,这电影里五绝里除了洪七公,还有哪个不奇葩。
黄药师就是港漫走出来的华英雄,欧阳锋是加勒比的杰克船长,王重阳/周伯通是玄幻修仙界乱入的。
东邪规规矩矩,过于严肃,北丐平平无奇,不知道说什么好。
尤其是东邪西毒定亲这个设定也没有特别的缘由。
倒是西毒阴鸷狠辣野心勃勃,在一部以郭靖为绝对中心的电影里,因为反派大boss的对冲效应,让人印象深刻。
让人惊喜的还是老顽童周伯通,以一个多重人格的人设出场,用这种方法省去了对左右互搏的繁琐描述,倒是出奇制胜。
香港无厘头喜剧的干将出演,对这个角色也是驾轻就熟。
黄蓉:既陌生而又熟悉的蓉儿再说说黄蓉。
电影对黄蓉的塑造只能提炼了厨艺好、行侠仗义、宠溺靖哥哥、口才好几个特点。
几段原创剧情化用了原著乞丐出场、七公尝菜、三道试题、岛上巨变、密室疗伤、华山论剑)观众能看到在黄蓉的甜宠中奋进的郭靖,也看到了对入世不及郭靖热心的黄蓉(郭靖受伤后也对郭靖说回大漠不再过问江湖)。
而黄蓉在原著中的高光时刻,无论是明霞岛中、轩辕台上,铁枪庙里、西征营中,那个闪耀着远超其年龄的智慧和责任的女侠黄蓉,可以妙语生花,可以逆境奋进、可以力克群邪,可以清音放歌太湖畅谈书画,可以运筹帷幄指挥万军作战。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都被牺牲掉了。
我们在电影里,看不到在明霞孤岛中,那个会为七公打不着酒而哭的小黄蓉,以为郭靖九死一生的时候还是接下了丐帮帮主。
谁说黄蓉只会爱她的靖哥哥?
射雕也是黄蓉的成长史,小女孩的双肩挑起了江湖和家国的重任,走向了更加广大和波澜壮阔的人生舞台。
《射雕英雄传》原著是双侠制,黄蓉的分量甚至不是女主角三个字可以形容。
她是与郭靖并驾齐驱的一号人物,光彩夺目。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时长、容量注定了在一部以郭靖为主角,以降龙十八掌为中心的电影中,黄蓉高光时刻只能被大幅缩减只能打个辅助。
这着实是令所有书迷痛心疾首的事,但也是无奈的割舍。
但是!
即便如此,黄蓉在现有篇幅的塑造依然大有问题。
比如出场小乞丐的时候,大快朵颐的吃相,这完全没有意义。
黄蓉虽然是乞丐,但本身对吃还是讲究的。
小说里对黄蓉点菜吃菜描写得很精彩,先拣清淡的来几筷,菜凉了倒掉重来,只吃几筷就饱了。
不打算捉弄郭靖时,只来了四碟精致细点,一壶龙井,两人又天南地北地谈了起来。
正因为黄蓉爱吃精美点心,所以郭靖才惦记着,从赵王府拿了那后来被压碎了的点心。
可见这场戏的核心不是“吃”,而是靖蓉二人的交谈和相互发生化学反应。
还有黄蓉一个小乞丐打扮,却是个博学健谈而且懂得欣赏郭靖的千金小姐,而且对吃极为讲究,这样一个戏剧上的反差萌才让人印象深刻。
这场戏明显没有把握住人设,那它是为了搞笑吗?
还是为了所谓节奏呢?
事实也没有很好的戏剧效果,那编导这里破坏这个人设,得到了什么呢?
还是编导本身就是对原著了解得非常肤浅和表面,也没有把握好小说这个名场面的核心,就是“小乞丐”黄蓉爱玩表面下的孤独,才能感受到郭靖真切的温暖,这里让人感动的是,靖蓉两人在天地悠悠间却逢知己的那种意境。
电影里女装初现的场地换成了极其不可描述的地方,黄蓉一把郭靖拉进账中,女装的呈现美感也严重不足,更离谱的是,让郭靖直呼“卧槽兄弟,你这个女装大佬好逼真” 那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恶趣味的改编了。
组君知道,改到窑子里女装初现可以把剧情进一步压缩。
可是,只需要十分钟不到,只需要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很好的展现黄蓉女装出现的美感了,不至于这点时间都不给啊!
痛心疾首!
另外,如果说更改剧情是为了压缩时长,那么造型为什么不给一套白衣金带/环呢?
这是自黄蓉影视化以来所有原著迷的执念啊!
与白衣飘飘的仙气相比,剧里面的造型实在不敢恭维。
差评!
不过组君在电影里依然能看到,那个在郭靖解衣赠马后顷刻感动的蓉儿,那个在七公面前变着法儿做出一个月不重样儿菜肴的蓉儿,那个密室疗伤里辛苦操劳七日七夜甘之如饴的蓉儿,那个岛上巨变伤心欲绝的蓉儿,那个尽管情节已不同,但却能做出相同或类似反应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蓉儿。
总评:快进中匆忙地保留了点情怀说完了人物刻画,再来说说总体。
按网友的话说,在短短一个半小时里将南下中原、靖蓉相遇、姜庙镇传艺、桃花岛求亲、三道试题、岛上巨变、洪七公中毒、郭靖正式拜师学艺、华山论剑这些原著剧情配上原创糅杂在了一起,这个时长能改编成这样算可以了。
至少故事算是讲明白了。
也有不少问题。
比如所有感情描述蜻蜓点水,过于平淡,给人以味同嚼蜡的感觉。
还有一点,彻底脱离了家国情怀,立意低了很多,是扣分项。
如果脱离了这点,那“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怎么体现呢?
组君以为,如果拍成三个小时的大电影,这些问题应该都可以解决。
可惜,可惜。
作品最后以字幕的形式简单交代,可以看出制作方也是明白这点的,试图弥补,只是效果不太理想。
但对金庸迷来说,这段文字不啻于一把钢刀扎进心里,给电影的平淡增加了一点波澜,也使得整个故事完整性更高。
这里还要插一句对BGM的评论。
在初次听到翻唱的铁血丹心时,组君觉得不够热血。
但放在片尾,配上上面的字幕,倒是平添了些许悲凉,蛮有代入感的。
最后,相对于隔壁的九阴恋爱主旋律,这部降龙十八掌是经典的武侠模式,更有武侠味道,完整性也更高。
因此,组君给的总体评分是6.5分。
黄蓉的造型扣1分,剧情的平淡和人物刻画的扁平扣1.5分,家国情怀扣1分。
PS:既然拍了一部《梅超风传》,一部《郭靖传》,啥时候来一部《黄蓉传》呢?
画面人物故事情节都很棒当然要除了本来应该是核心人物的黄蓉!
以前的射雕黄蓉都是最核心的那个关注点都在她身上虽然喜欢郭靖但不会上升到感情在这部里面竟然有一瞬间有一种爱上靖哥哥的冲动同时扮演黄蓉这个人我不得不说她肯定是关系特别硬吧!
不俏皮不美丽衣服头饰都不像黄蓉胸还那么大脸色看起来也像是在哺乳期你说开场黄蓉要搬个假小子和郭靖相处的顶着那么大的胸是怎么瞒过郭靖的呀?!
无语透了如此制作精良的一部剧坏在了黄蓉这里就不能拍一个完美些的吗?
害我又去看了一整遍83版,越发觉得这个黄蓉坏了一部剧!
可爱邪气聪明翁美玲之外真的没看到了好吧!
客观地说除了黄蓉剧是真的不错的完全没有看不下去的时间出现剧情没有太不合理之处没有看到穿帮不精细的bug好吧如果来个俏黄蓉我大概是要至少打九分的
昔日苏东坡见不平事,“如蝇在食”,不吐不快,我看《降龙十八掌》也是如此。
作为一部在昨天才上映的网大,《降龙十八掌》气味陈旧,像极了上世纪粗制滥造的港片。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港风回归,我觉得这是继承糟粕,不合时宜。
《射雕英雄传》让人不适的地方是,翻拍金庸小说,却没有继承金庸的精气神。
什么是金庸的精气神?
简单讲,就是武侠故事有真实的历史背景,用丰沛的细节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历史质地。
金庸写《射雕英雄传》,历史背景在宋宁宗庆元五年(即1199年)到成吉思汗逝世(即1227年),此时正是宋金对峙,蒙古崛起。
《降龙十八掌》在结尾处也以字幕来交代,多年后,郭靖黄蓉死守襄阳,壮烈牺牲。
让虚构的武侠人物参与到真实的历史事件中,这是金庸的生花妙笔。
想要虚构故事变得真实,必须要有真实可信的细节。
《降龙十八掌》在影片前半段,贡献出各种让人惨不忍睹的糟糕场面(后半段应该也很多,因为我开倍速,没有记笔记)。
话说郭靖从大漠来到中原,要在服务区觅食。
此时,有一位正在喂马的路人,整理玉米秸秆。
这一个镜头暴露道具师是文盲。
玉米在嘉靖年间从美洲传入中国。
郭靖生活的年代还是宋朝。
郭靖进店吃饭,遇见吃包子不给钱的黄蓉。
宋朝确实有包子,但包子叫炊饼。
我没说错,武大郎天天叫卖的就是现在意义上的包子,潘金莲就是做包子的高手。
这段戏完全是编剧瞎写。
在原著中,金庸写的是馒头,而非包子。
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年纪,头上歪戴着一顶黑黝黝的破皮帽,脸上手上全是黑煤,早已瞧不出本来面目,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嘻嘻而笑,露出两排晶晶发亮的雪白细牙,却与他全身极不相称。
而后,郭靖与黄蓉一见如故,要请黄蓉吃大餐。
黄蓉点了一大桌子菜,饮食标准,尽显她的高贵出身。
而在《降龙十八掌》中,黄蓉像个十多岁的婴儿,脸上有饭黏子,吃得脏兮兮。
我知道,导演想要强调黄蓉的乞丐身份。
但是,点一桌子玉盘珍馐,足以证明黄蓉绝非寻常乞丐。
郭靖看到黄蓉点菜如数家珍,不像是命苦之人。
导演(或许是主演)根本没有搞清楚,没有钱买高档食品,并不意味着黄蓉会有如此难看的吃相。
她的出身拥有的饮食习惯,断然做不出如此不堪的举动。
这样的改编,属实对不起金庸。
或许有人觉得我这样想是自作多情,金庸根本只是化用历史事件,并不会在意那么多细节。
还真不是。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后记中就提到,他有非常严谨的创作理念。
据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蒙古语对汉语的影响,可考者只有一个“歹”字,撰写以历史作背景的小说,不可能这样一字一语都考证清楚,郭啸天、杨铁心等从未与蒙古人接触,对话中本来不该出现“歹”字,但我也不去故意避免。
我所设法避免的,只是一般太现代化的词语,如“思考”、“动机”、“问题”、“影响”、“目的”、“广泛”等等。
“所以”用“因此”或“是以”代替,“普通”用“寻常”代替,“速度”用“快慢”代替,“现在”用“现今”、“现下”、“目下”、“眼前”、“此刻”、“方今”代替等等。
”金庸武侠是虚构的,但他要做出真实的历史质地。
这是金庸了不起的地方。
《降龙十八掌》对俗世生活的描摹完全是瞎闹。
我承认,上面列举的细节是一些和主线剧情没有多少关系的小事件,观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能勉强接受。
但是,《降龙十八掌》的主线剧情,颇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影片开头,欧阳锋去偷王重阳的《九阴真经》。
后来,欧阳锋带着侄子欧阳克去桃花岛求情,打的是《九阴真经》的主意。
另一方面,黄药师囚禁周伯通,就是想要拿到足本的《九阴真经》。
郭靖进入桃花岛幻境,巧遇周伯通,学会《九阴真经》(周伯通没有逃出幻境,因为答应过王重阳,不学《九阴真经》)。
学会《九阴真经》的郭靖成为走出桃花岛幻境的第一人,开始与欧阳克争夺黄蓉。
黄药师择婿出考题,让欧阳克和郭靖同时背出《九阴真经》,谁记得多,谁就是获胜者。
欧阳锋生擒黄蓉,威胁郭靖背诵足本《九阴真经》。
最后,郭靖和练了假的《九阴真经》的欧阳锋大战。
有没有发现,这部电影与其叫《射雕之降龙十八掌》,不如叫《射雕之九阴真经》。
影片用《降龙十八掌》命名,让我有一种花买奥迪的钱,却开回一辆奥拓,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降龙十八掌》中,射雕沦为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的POSE,这算不算标题党?
降龙十八掌只是郭靖变强的一种手段,九阴真经才是推动主要剧情的麦格芬,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主创们是需要向观众谢罪的。
当然,他们能不能谢罪,我说得不算。
在《降龙十八掌》的首播平台上,它竟然拿到7.4的评分。
究竟是评分有水分,还是观看《降龙十八掌》的观众脑子有水分,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如果我看完这部糟糕的电影,没有指出它的缺点,或许会有更多人为这部糟糕的电影浪费时间。
故事紧凑,没有拍出郭静的英雄气概,也没有拍出黄蓉的可爱,感觉就是电视剧的压缩版本,就这才华就别翻拍了!
电影版,没有新创意就盲目翻拍,就用旧ip找票房,华语电影何时能赶超欧美大片哦!
失望至极。
其实那么好的故事,用一些新型的形式呈现,一定还能成为经典影片,不过这片唯一可圈可点的是特效,真的有好莱坞水平了,以假乱真。
如果设置能选择的话,我想投的是0颗星。
建议编剧多看看周星驰版本的鹿鼎记和李连杰的倚天屠龙记,看看别人是怎么把故事串一起的。
然后希望导演审美能正常点,不要一天搞非主流人类。
电影不能照搬小说情节,必须要有自身的串联场景对话等等。
像鹿鼎记改编的就极其棒, 剧情改动了小说很多环节和情节描写,但人物的塑造依然没有改变原著对人物的定位。
2021-6-18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小米盒子个人自用非影评剧透勿看王重阳假死打伤来偷取九阴真经的欧阳锋郭靖遇到偷吃包子的小乞丐黄蓉给钱给皮袄给小红马请洪七公吃饭喝酒欧阳克手下偷取婴儿被郭靖遇到郭靖黄蓉战巨蛇郭靖扎瞎巨蛇眼睛救出婴儿江南七怪前来找欧阳克算账欧阳锋出现揭穿黄蓉身份七怪跟随黄蓉要杀黄蓉报仇郭靖下跪求情说黄蓉多次救自己郭靖黄蓉吃鸡被洪七公偷鸡洪七公教郭靖十五掌郭靖在桃花岛被困幻境周伯通因为郭靖信念与王重阳一致将九阴真经传给郭靖后烧了书郭靖打开幻境欧阳锋父子前来求亲为的是九阴真经洪七公前来帮郭靖求亲郭靖与欧阳锋比武欧阳克与洪七公比武郭靖飞起背摔将欧阳克先摔倒在地黄药师判定平局因为二人都摔出圈外二人背九阴真经郭靖获胜欧阳锋下毒洪七公掌心中毒七怪前来被欧阳锋所杀郭靖找黄药师报仇被打伤欧阳锋趁机打伤黄药师欧阳锋带走郭靖背口诀郭靖被周伯通救走洪七公教郭靖最后三掌融合九阴真经华山论剑欧阳锋不敌走火入魔成魔郭靖掌心发光打赢欧阳锋说书的做人偶看到郭靖黄蓉买了人偶离开
金庸小说的改编永远是武侠题材的热门种类,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雪连天射白鹿,金庸留下的这14部小说,在这么多年来改编成了无数个版本的影视剧,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形象。
特别是我们这一代,永远都会对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刻骨铭心。
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的珠玉在前,所以后面拍摄的众多版本里,大部分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议。
不管是从服化道、剧情还是最重要的演员选择,都能够让很多人感到不满意。
这是因为每个人心目中,谁是黄蓉,谁是郭靖,桃花岛应该什么样,降龙十八掌要打得如何惊天动地,都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很难接受新鲜的事物出来。
我倒是觉得,不同的时代改编金庸,只要尊重原著,演员拿捏到角色的精髓,那么这些都不会是问题。
比如2017版电视剧的《射雕英雄传》,就很大胆的用了新鲜面孔,加上对原著恰到好处的改编,也赢得了不俗的口碑。
而这次看到的《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同样也给我这个感觉。
这部电影只有90分钟,聚焦于射雕原著前半段里比较小的一段故事,讲述初出茅庐的郭靖和江南七怪一起行走江湖,遇见黄蓉之后与欧阳锋师徒在桃花岛的对决。
这个处理是比较好的,毕竟一部电影只有90分钟,想讲几百万字的小说是很困难的事情,选取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片段,然后找到符合原著气质的演员,拍出原著应有的感觉就对了。
一开始想到有人拍《射雕》,我内心是拒绝的,毕竟这本书实在是拍了太多次,看也看得有些审美疲劳了。
但带着完全没有什么期望的心态看完了整部电影,竟然还是有些惊喜的。
首先,在故事上没有太大偏差,江南七怪符合原著精神,欧阳叔侄的反派形象也立得起来,桃花岛那一段虽然有所改动,但考虑到电影的时长压缩,也是情有可原。
其次,本片的几场打斗场面也可圈可点,作为武侠电影,如何设计武术场面是这电影能否立起来的重要因素。
《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里的四场比较大的打斗,有单人PK,有群殴,还有跟大蛇的对决,都做得各有花样,给人一种有那么一回事儿的感觉。
特别是里面和欧阳锋大蛇的对决,竟然在特效方面也做到了比较满意的地方,大蛇的纹理细节、动作的异想天开,颇有一种当年看《风云》里聂风和火麒麟的那种对决感觉。
然后,扮演郭靖的耿业庭和扮演黄蓉的林妍柔两位演员也基本做到了及格水准,要跟黄日华翁美玲相比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这两个之前并不认识的年轻演员,还是基本把握住了这两个演绎难度极大的角色。
此外影片找的绿叶阵容也很强大,杜德伟的欧阳锋、关礼杰的黄药师、骆应钧的王重阳还有林子聪的周伯通等一干港台老演员,都为这部电影添上了令人熟悉而又怀念的色彩。
不知道这部电影面世之后,观众的评价会是如何,但我至少希望会有延续下去的可能性,照这个路数拍《射雕》,还是很有可看性的。
特别是当《铁血丹心》的旋律响起时,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犹如结尾说书人说华山之巅的对决那样,那个金庸笔下绚丽的江湖,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呈现,对于我们这一代观众而言,多些选择,肯定不会是什么坏事。
毕竟,像这样正经的拍金庸,谁会不爱看呢?
这扮相 这脸型 导演你是崇拜本山大叔吗?
哈哈😄 这郭靖选角差得离谱 黄蓉演员虽然好看 但是气质不符 主角不行 导致根本看不下去了果然17版的翻拍已经是除83以外射雕系列最好的了其实一直不明白新人导演和团队翻拍经典的目的 这么高的难度就是大导演大制作都未必能做好 为什么不拿新剧练手呢?
影评包含剧透(但是射雕也不需要剧透)首先必须承认 射雕英雄传改编成电影的难度其实是挺大的 毕竟故事容量摆在那里。
所以一般人采取的办法都是分成几部来拍 这一部的野心很大 100分钟从靖蓉初遇讲到二论 其内容可想而知。
片子对剧情进行了极度压缩 草原部分全部省略 靖蓉初遇之后紧接着就是被七怪误会 然后偶遇洪七公 然后直接进入桃花岛抢亲 经过比试后 马上就是江南七怪上岛送死 然后郭靖日常误会黄药师 然后郭靖把假九阴真经给欧阳锋 然后就是二论 欧阳锋走火入魔。
以上内容在100分钟内讲完了 就像是主创强行把射雕英雄传摆在你面前一样但是这一点并不是最让我生气的 最令人无法容忍的是对于情节的改编如果你是书迷 还没看电影 只看我说的剧情简介 想必会觉得还不错 毕竟挑选的都是脍炙人口的剧情 但是主创人员成功展示了 如何把不普通的故事情节拍普通1.靖蓉初遇 多么美好的场景 黄蓉报菜名和黄蓉女装初见更是惊艳 然后 主创人员把这两处情节 全部删掉了!
黄蓉说要点菜 下个镜头就是一桌子菜 我期待的报菜名环节呢?
没了黄蓉换上女装去见郭靖 堪称整部小说的名场面 到了这就换成男女主在原创情节中相遇了 毫无亮点2.初遇洪七公。
虽然谢天谢地这部没像83版那么毁人设 但是却做到了把这一段妙趣横生的情节拍的很普通诸如以上的内容还有很多 不一一赘述 接下来说说选角郭靖的选角还行 黄蓉的选角只能说一般 不好不坏 欧阳锋和欧阳克的装扮不太好和同期上映的九阴八骨爪来说 这部绝对不如九阴八骨爪
没那么难看,如果用1.5倍速的话。
这台妹选角提高了片子的整体分数
这是我看过比较贴近黄蓉的一次 郭靖也灵气十足 大咖助演 不差了
我觉得吧网大肯定是有经费的,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没有一部有口碑呢,从业者应该反思一下了。剧中用了少林足球的魔改主题曲,圈内人士不可能不知道用了会让观众反感,又是什么造成的呢。剧情推进犹如玩游戏二周目,跟坐过山车一样。这确实是史上最大黄蓉,为了她我可以给三星。
好尬,特效还行。
最近难得好看的武侠翻拍电影了。
在海外大部分电影都版权限制,只能看这些片😂
金庸《射雕英雄传》373
女主角的左胸2.5星,右胸2.5星
本来没抱什么希望的,毕竟现在的网络烂片太多。结果发现意外地挺好看!里面的几个选角都挺好,特别是郭靖,简直神选角!五官俊郎,笑起来憨却不傻。洪七公、黄药师和周伯通的选角和演技也是近乎完美。影片的节奏把握得挺好,特效也很对得起观众。我觉得能把《射雕英雄传》编排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五星支持!希望以后能多出点武侠电影,而不是被警匪片和战争片占据影院排片。
网大拍大IP有个好处,就是观众都会先睹为快。这部虽然有魔改,演员选角没那么理想,但是剧情受篇幅所限,能凑出来一部这样剧情的电影也算不错了。观赏性是有的,特效多了点,一些打斗场景也与原著稍有不同,从网大水平讲,值得三星的,不做太大苛求!
看看大家評價都那麼好,又說女主美又說男主帥的,結果就兩分,我不理解啊!!!
东邪北丐郭靖黄蓉联手欺负欧阳锋的故事,勉强能看,东邪关礼杰,西毒杜德伟,老顽童林子聪,郭靖憨气不足,柯镇恶戴了副泳镜?
黄蓉的妆画的跟个鬼似的。
不知道现在年轻人还爱不爱看金庸,反正想当年金庸可是风靡我们整个青春啊,这部电影,总体来看还行,给个怀旧分
郭靖入中原结实黄蓉,学得降龙十八掌,桃花岛抢亲戏码
杨康呢
我来支持下出品人
除了女主好看……太水了……
给4分吧,起码,郭靖黄蓉两个演员看上去还不错,起码不出戏。有灵性。剧情,特效一般般了。总之,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