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记忆
La memoria infinita,The Eternal Memory,永恆的記憶(港)
导演:梅特·阿尔贝蒂
主演:保利娜·乌鲁蒂亚,奥古斯托·贡戈拉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23
简介:宝琳娜与奥古斯托结婚数十载仍彼此相爱,但阿兹海默症的到来让“记住所爱之人”变为奢望,他们将如何面对人生的转折?导演借用主人公曾经的调查记者身份,有意将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日常生活场景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智利政治运动的街头影像交叉,将个人记忆的丧失与国家记忆的模糊联系在一起,在温馨动人的私密情感之外表达了更高的社会主题诉..详细 >
个人影射国家的命运,同时两人的情感在阿兹海默症的映衬下更显得可贵
不太记得她了,但记得那个当年被割喉的人和对她的爱。
私密对话,感人至深
【SIFF】 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爱。阿尔兹海默侵蚀下即将干涸的记忆的追溯。其实和《我爱你》对比起来很有意思,可以考察不同阶级的老年人爱情/痛苦叙事的差异。《我爱你》是底层叙事,要让大众去共情一些捡破烂的老头老太的爱与苦,编导必然要选择剧烈的drama与猛烈的煽情,用尽喜剧悲剧的元素去感染你。《永恒的记忆》是上流老年人的爱与苦,他们是宏大历史的参与者,一声哽咽,一次翻书,就能立刻切换为回忆状态,在记忆的河流里回溯。渺小微尘的回忆却难以撩拨,只在叶童片刻恍惚的呢喃、惠英红含蓄的倾诉里,窥得一二。
#SIFF# 上影节最后一部,《名侦探赛大爷》的导演,依旧将镜头对准老年生活,依旧是很温情的一部作品。其实远谈不上完美,有些地方不知是故意还是不小心跑虚了焦,就向一步步走向衰老时逐渐体会到的失控。手持摄像机记录下的家庭影像如此动人,不为取悦谁,只为证明存在而记录的纯粹。对比之下,老年阶段记录下的生活片段是多么残酷,人到暮年时无法消解的孤独和脆弱——他的脆弱,她的脆弱,小心翼翼地爆发——将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人撕裂成了碎片。是爱,粘合了破碎的我们,让注定虚无的人生,有了那么一点值得存在的意义。2353
3.5/5 国家记忆这方面大概是为了拉高角色形象的,和个人这儿其实结合的不好,被老两口的情感这块虐到了。
好像《四个春天》。至死不渝,矢志不渝,莫失莫忘。片尾曲好听。
很久没有被这样打动。嗯,真实的流逝,记忆的丧失,重塑一场认识,然后,就像回到母胎里的孩子,再一次拥抱彼此。
私人情感与历史书写。To build an archive of memory, FOR EVERYTHING.
时间在飞逝,但生活只被呈现出碎片,精心布置的摄影机位毫无“陪伴”感,更像导演前作中养老院里偶尔才来探望一次的老人家属。政治评论不痛不痒,如果亲密的私人视角只是为了给宏大历史做互文,那么拍摄体裁请选择剧情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忘记”让心爱之人化作一块朽木,也请温柔以待吧。
#5th HIIFF 第一部。拥有回忆的人,才是真正拥有勇气的人。配乐加分不少,导演非常清楚这样纯粹的媒体人再平凡不过的一生背后,内心的那种波涛汹涌,只有通过最纯粹的家庭影像,加上最简单克制的剪辑语言,才能映照出那种对人世间爱的深沉与坦荡。阿尔兹海默并没有被导演用作博取怜悯的工具,也并未占据主导故事线,相反,主人公所有依托时代背景的性格塑造在全情节中起到的穿针引线,让结尾念出的那段书序每个字都扣动心弦。有人把伟人拍成了普通人,而也有人懂得如何塑造出普通人的伟大,这就是人格与境界的差距所在
很温馨,阿兹海默症患者的记忆与失去的记忆,以及永不消退的爱
#39th Sundance | 73rd Berlinale# 8/10 动人的爱情坚守,人生命运与智利民主运动相连,兴衰沉浮,记忆终会消逝,但也终会永存。
看他们互相陪伴很动人
情绪很感人,但主人公身份关系比较跳脱现实,仅仅靠片段素材无法体现时间的力度
导演的选材和拍摄方式都能够让“记忆”、“永恒”“爱”这些主题直达人心。重构记忆是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国家和社会来说确实如此。对人类来说却复杂得多,当遗忘已经必然,请安然降落,雪泥鸿爪足以留下爱与故事的痕迹。
#228 如何守卫个人的、集体的记忆
@ Broadway Cinematheque|还真是高先喜欢买的那种片……俩人年轻时都挺可爱的,没其他感想了(。
SIFF 2023.6.15@长宁来福士百丽宫。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因为阿兹海默,他渐渐不再记得她。那些拥有记忆时的诙谐与爱,也在失去时变得偏执与狂躁起来。而在细碎的私人情感中,也穿插着智利军事专政时的历史印迹。虽然凌乱,但是动人。Memory gives identify. Memory brings cou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