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片,就像一面多棱镜。
折射出多重社会问题。
韩国新晋悬疑片《迷失:消失的女人》,讲述了离婚中的妈妈不慎遗失女儿的故事。
一部影片,折射出诸多社会现实。
遥想当年,尚未实施计划生育的七十年代,家里孩子多,一家两三个孩子都不稀罕。
如今,独生子女的年代,孩子的意义“不堪重负”。
本应成为彼此爱之结晶的孩子,却变成精神困乏之尽头、唯一自私的寄托;变成彼此争夺、相互复仇的工具;变成别人眼中可资利用的诱饵……本应存在的阳光责任,被混乱的生活碰撞的、严重缺失、错位。
本应相互的恩宠,变成彼此角逐、相互角力的“法律较量”。
很多国内观众看后,都狭隘的将目光聚焦于“黑不黑”中国人的问题上,继而愤怒的报以低分。
完全没有必要。
谩骂无用,低分无用。
我们何时能拍出如此干脆利落、折射现实的作品,遥遥无期。
更有自诩资深者,时不时冒出一句:流水线上的东西。
有种都给爷来个流水线上的东西。
只怕是都没明了电影各条流水线的分支走向吧。
这就像若干年前在一家爵士乐酒吧看到那位着装格格不入、又随着音乐微微点头摇摆的老爷子。
或许他、还有我、以及很多人,只不过是在略微做出资深的样子罢了。
言归正传,为了不剧透,就简单总结一下本片所反应的现实问题吧!
1、一边职场打拼、一边离婚官司、一边小孩哭闹。
一人面对冷漠丈夫、敷衍律师、疯狂制片、怪异保姆、街头混混……独立女性,着实不易。
2、移民、偷渡带来的异地不平等问题。
3、买婚带来的伦理、道德,精神囚禁问题。
4、爱之天平失衡之后带来的“精神失控”……好了,再也不能剧透了。
近期淘碟的意外惊喜之作。
就是喜欢韩影这种行云流水的流水线。
有空一定拉片,细做分析。
前两周,在豆瓣上搜一部影片,因为评价人数不足,尚不能看见评分。
但很可笑的是,该影片在泡菜国的热度算得上是年底十佳。
不说别的,主演孔孝真,严智苑(《素媛》中的妈妈),哪一个在中国没圈过几大卡车的粉。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高炒作度的悬疑片,却仿若在中国无声无息被压制了......禁片?
一开始,仿佛呼声是这样的,就连家喻户晓如孔布利,也不免陷入了“黑中国”的绯闻中。
网上骂声一片,失望的,唾弃的,让韩影滚出中国圈的......
看的瓢姐一脸懵逼,这不,汁源一出,瓢姐赶紧补片,今天就来为小伙伴们好好正名——
故事的前奏很生活化,严智苑饰演的单亲妈妈李智善,每天匆匆忙忙游走于职场和家庭之间。
年幼的孩子,只能交给保姆寒梅(孔孝真 饰)日夜照料。
这个土里土气的保姆,有点二傻二傻的,仿佛语言也不流畅,但却对孩子温柔似水,照顾地尽心尽力。
突然一天,剧情升温,矛盾加剧——李智善收到了法院的拘捕令,强行要求将孩子送还到拿到抚养权的孩子父亲家。
一个妈宝男,一个强势抢娃的恶婆婆,一个生活窘迫不得不加班加点挣钱的单身母亲。
一场家庭大战即将爆发!
然而,就在这时,孩子和保姆齐齐消失了?
是智善的人为?
还是保姆的蓄意而为?
一切都在一团迷蒙中展开......一张“消失”的照片;
一份伪造的身份证明;
一个精神失常的母亲......
习惯于《消失的爱人》套路的我们,难免将这部“消失的女人”归为同类,当然还有点小腻味。
此时,猜测“寒梅”是智善精神分裂幻想出来的人有;揣测“寒梅”消失在另一个时空,帮助智善夺回抚养权的人也有;
当然,介于强行提升烧脑程度,以及孔布利的亲民感。
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这很有可能就是保姆把孩子偷走了?
之后的剧情走向很精彩,噢,不,是弹幕正片热闹纷呈!
贫民窟里不近人情的中国大妈;“按摩院”里的中国小姐;键盘侠们已经开始“被害妄想症”发作——
更不用说,随着孔布利的身份逐渐曝光。
虽然欧妮很努力,但对天朝老司机来说还是很出戏的一口中文;干着皮肉勾当的中国女人“木莲”;
拿钱买保姆身份的中国女人“寒梅”;
与拉皮条的韩国人合伙勒索的中国女人“金妍”......
一大波空降弹幕,就为了观影三分钟,感受一下来自世界各地影片,但凡出现“中国”就开始“黑”的恶意!
当然,如果单从“断章取义”的场景来说,瓢姐也深觉同感,总觉得如此敏感的话题有伤国内人民情怀的心。
但是,好片都是留给有耐心的人慢慢咀嚼的.......一个被拐卖到韩国做媳妇的中国女人;一个被丈夫殴打,婆婆剪发的中国女人;一个被囚禁,不能学习语言的中国女人;
一个生了女孩,婆家拒绝医治病童的中国女人;一个割肾卖淫,筹钱为孩子治病的中国女人;一个被医院撵走,孩子不幸夭折的中国女人......
这是黑中国吗?
这是一个韩国导演,一群韩国演员,用冷漠的医生、滥用职权的社会、重男轻女的家庭、男权右倾的制度......替中国的商业“大导”们,拍出来的韩外籍华人的现状!
政府的无视,加上本土人民的冷淡,可以说这些被卖到世界各地的东南亚新娘,包括中国农村很多买卖越南新娘的事实。
你都可以去感受到这群边缘弱势群体的无奈,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令人心痛的挣扎。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移民大军迅速增加,去往韩国生活的中国人不在少数,权益的保障成为越来越急迫的硬性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瓢姐很认可本片的原因,因为总要有人把声发出来,总要有人做些什么,我们才能把日子过得有盼头,有希望。
在这里也想给跃跃欲试,想要加入移民大潮的小伙伴们,敲一敲警钟——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却也很无奈!
不要头脑发热就奔着“想象”出来的生活而去,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文章的最后,咱们还是聊回到影片。
说了一大圈,你可能觉得生活的操蛋也不能成为偷别人家小孩的借口?
就算是双女主的设定,貌似两位母亲之间的命运转盘并没有太大的必然交际?
瓢姐在此也不多做剧透,既然是悬疑片,就一定有flag立下的理由。
小伙伴们不妨去看看正片,感受一下什么叫:
想要关注更多的小众电影,可以加瓢姐的微信号:QN-Movie
看完感觉男人有什么用?
完全不想结婚了😂。
看完感到每个角色都很生动,那两个恶婆婆、那个窝囊废超级恶心的男人、那个精英一般在女儿失踪后完全置身事外的医生爸爸,还有那个想要得过且过事不关己的护工大妈,这些人仿佛都曾和我们擦肩而过。
加上影片中的买卖妇女、家暴、重男轻女、父亲在家庭生活角色的丧失,以及男权社会中男人的主导地位现象,总是让我想起在我们中国社会的很多事情,想起不知道有多少被家人甚至是“母亲”“杀死”的女婴,比电影更可怕的是现实。
看完只想说一句去他妈的重男轻女,希望所有重男轻女的人原地爆炸,操蛋的男权社会。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突然能想起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啊啊啊都是让我郁闷的不得了的电影)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画面,在轮船上,即使所有人都不理解,但是两个母亲相互理解,她们从来都不是敌人,只是两个母亲。
两个演员的演技也超级棒,虽然孔布利的中文还不是很好(中国人听外国人说怎么都不会觉得好吧😂),但两个女主演真心没有掉链子,情感台词完全hold住。
电影的节奏也把控的很好,细节的设置也很有吸引力(比如喝水的杯子还有小被子),配乐也是简洁但完全符合氛围,喜欢这部电影。
泪点超级低的我从头哭到尾,大概赚了我这半年的眼泪。
总之,感觉这部电影不止是打了亲情牌,而是用这两个母亲的故事向这个男权社会说一句F**K。
首先我是孔欧尼的粉,冲着她来的,看完电影之后,没有让我失望。
双女主,演技都超级棒,严智苑可能表现的更加强烈一些,剧情也很棒,虽然个人认为有些bug,但是整体还是很好看,全程基本无尿点。
两位妈妈对孩子的爱,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有三个:一个是保姆的孩子在仁死的时候,欧尼的哭;二是妈妈在保姆跳下海后也跳下去想要救她;三是最后保姆甩开了妈妈的手带着绣给在仁的手绢沉入海底。
可能女生会有更多感触对不对?
个人认为的bug:为什么妈妈在警察都要通缉的情况下还能够拿着手机到处“自由”的狂奔,警察都拉不住,难道是要表现母爱?
无意中在A站看到喜欢的UP主上传的视频+又是喜欢的孔欧尼主绎,便在空闲时观赏起来。
【剧情简介】离婚后独自一人肩负起育儿和生计责任的职场妈妈智善(严智苑饰),总是庆幸有保姆韩梅(孔孝真饰)在身边忘我献身地照顾着女儿。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里的智善发现保姆韩梅和女儿多恩毫无痕迹地消失了。
尽管智善迟迟才告诉警察和家人这个事实,但谁也不相信她说的话,反而怀疑这是她在抚养权诉讼中自导自演的闹剧。
最后独自追踪韩梅的痕迹的智善因徘徊在家门前的身份不明的男人以及周围人们奇怪的证言而陷入更混乱的境地,随着智善的追踪渐渐接近韩梅的实体,她的名字、年龄、出身等等全都是谎言,冲击性的真相浮出水面。
作为一个被诱拐到韩国替人生孩子的中国妇女,老公不让她学习韩语,生怕她逃跑;婆婆嫌弃她生了女儿,在孩子得了重病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扔了孩子;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卖肾卖淫,只要能筹到钱,什么方法都试,却最终还是因为钱不够被赶出病房,也因此埋下了犯罪的种子。
一如韩国电影惯有的写实风格,赤裸裸的表现了弱势群体在社会中所遭遇的悲惨经历,以及母爱极致的伟大。
不管是韩梅为了自己生病的孩子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甚至走向疯狂;亦或是智善,为了寻找自己失踪的孩子,无所不用其极,都在刻画着两位母爱的伟大。
因为孔欧尼饰演的韩梅是位中国人,所以看弹幕的时候,很多留言说电影在黑中国人。。。
真的有在黑么?
剧本原先安排让孔欧尼饰演朝鲜族人,但考虑到语言上的对话更有冲突,所以才选择了中国人的身份。
ps:孔欧尼在剧里的中文,感人的标准。
两位妈妈的演技也是不在话下。
唯一想要吐槽的点就是,电影时间太短了,有些情节都没有交待清楚,只有些镜头粗略的承接了下剧情,导致剧情上有些衔接不上。
电影里的小彩蛋,“善宇”的妈妈身材好赞!
有兴趣的可以去A站上看随手送上A站地址 http://www.acfun.cn/v/ac3361412 修修的第一篇写的认真的影评
今天终于把存了好几天的《消失的女人》看了,虽然最开始只是奔着孔孝真而去,但看完后还是有一些小感触。
以下所说的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先说说电影本身的结构,故事的发展非常清晰,以平淡的故事开头,以带有悲剧性的结局收尾。
其间利用插叙的手法交代部分情节的来龙去脉,所以整部影片看下来,就叙事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
虽然也有两条线索的交织,但是在故事的穿插中又是独立的叙述。
这或许是因为题材的制约,没办法像有些电影一样,在故事叙述方面创新。
说到情节结构,这里推荐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记忆碎片》,黑白与彩色两条线并行发展,黑白线采用顺序,而彩色则是倒叙。
这样还不算什么,厉害之处就在于这部影片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真是的“碎片”似的存在,一段彩色故事一段黑白故事,下一段彩色故事又是对上一段彩色故事的解释。
如果只看一次,或许根本没法把所有情节连贯起来,于是第二次观看时,你可能会拿出纸笔简单记录每一个故事,然后看完后再将所有的片段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直到第三次、第四次观看时,你则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
总而言之,克里斯托弗的电影产量一般,但部部精品。
好了,现在回到正题上来。
刚刚说了这不电影情节结构本身没什么亮点,但在观影后却会引发很多思考,这也是它的魅力之处。
看见微博上许多评论都说这部电影是在讽刺中国人。
当然作为一个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没有人知道到底导演是怎么想的。
但是我只想说,一个人的思想有多狭窄,眼光就有多狭窄。
诚然,影片中“中国女人”这个设定或者那个态度恶劣的中国人会引发误解,但是如果以这些就判断它是在讽刺中国人的话,那和那些支持“中国威胁论”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孔孝真扮演的角色所代表的不是“中国”,而是那个被欺压的群体,她身上的中国标签可以换做是任何国家。
或许导演是了解到了世界上普遍存在这种拥有悲惨命运的妇女,而只不过恰好将标签贴在了中国而已。
中韩本来就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因素,所以可能选择一个中国女人更为贴切。
我想这样理解也不是没有道理。
或许换一种方式理解,如果将寒梅换成一个其他国家的女人,那么我们所感悟到了是否就会发生改变?
我想,如果说人物的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的感动与体悟没有改变,那么就正好说明了这个中国标签确实不能将其看作是对中国的污蔑。
我们之所以会被感动,无非来自与两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字——母亲。
有人说,因为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母亲。
这话说的没错,妈妈或母亲二字,光是看着就让人心动。
人常说孩子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这话不完全对。
因为对有些母亲来说,孩子就是心脏。
心脏不跳了,整个人就死了。
无论一个人有多么理性,在自己最脆弱的那部分受到威胁时,整个人就陷入了一种癫狂状态。
影片中的智善是这样,在电话那端听到女儿被绑架,也不确认是不是真的,根据声音的相似性就直接将自己的积蓄转给对方,以及后面寻找女儿时整个人的恍惚,个人认为严智苑将那种母亲在失去女儿后的精神状态非常好的演绎了出来。
而另一位母亲寒梅则是影片着力刻画的形象。
一个被贩卖的妇女,在被婆婆嫌弃和丈夫家暴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孩子一直默默承受着,最后选择逃走也不是出于对自己的考虑,而是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治疗条件。
卖掉自己的肾只为交住院费,最后却还是被有关系的医生家属霸占了病床。
她想要的并不多,而这微小的愿望也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或许寒梅自己知道的,她知道在仁停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长久,但是即使是这样,她也希望自己能为在仁做出最大的努力,可世界却给了她冰冷的一巴掌。
印象最深的是当寒梅发现在仁情况危急时,她拨通了急救电话,但却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告诉对方自己的具体位置,那紧急而又无能为力的一刻,何尝不是她日后最为内疚的一刻。
于是在仁在寒冷的冬夜再没能坚持下去,寒梅抱着她的心脏,望着空无人烟的四周,那一刻她的心脏停了。
为什么寒梅最后会选择带着多恩逃走而不是交给别人?
为什么最后智善会跳下海去就寒梅,我想这还不是因为“母亲”二字。
因为寒梅失去过孩子,所以她才不愿让自己尽心照顾的多恩被别人当做勒索的工具。
因为智善也是母亲,所以她才会体谅寒梅所做的一切,所以她才会不顾自身安危跳海去救寒梅。
可最后寒梅还是选择离开,因为在仁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的心脏也不再跳动。
作品对故事的详略处理的也很好。
上面所说的插叙不是漫无目的的插入,而是对必要情节的插入。
例如为什么智善和她老公会离婚,导演虽然没有交代,却通过她婆婆的态度和电话那边一个女人的声音告诉了观众,要么是因为这段感情不受婆婆喜爱,要么就是丈夫出轨。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个人认为导演对人物悲剧色彩的渲染是分主次的,寒梅无非是主要的,所以对其婚姻的交代着墨较多,而另一个人物则有相对性的省略。
这或许取决于导演更想突出哪个主题。
金研/寒梅/木莲,三个名字,一个可悲女人的命运。
从中国被卖到韩国,给一个穷苦的韩国家庭当生育工具,语言不通,欲哭无门。
有了孩子想安稳下来,可天不遂人愿,孩子得了罕见的肝炎,丈夫不给钱放弃治疗,自己带孩子逃走,为了赚钱,做了妓女。
无奈没有丈夫签字,无法得到医院同意手术,将自己的钱给了丈夫,满足了他的兽欲,才能继续为孩子治疗。
无奈手术费不够,只好联系中间人卖掉自己一个肾!
在等钱期间,因医生的孩子肺炎着急找病床,而不顾她孩子的死活,将她们赶出医院。
结果孩子不治而亡!
她开始报复,联系中间人杀死丈夫并烧毁灭迹;陷害医生家里保姆没有照看好孩子导致孩子受伤,同时趁孩子母亲急用人之际,又冒充保姆进入医生孩子家里照看孩子,母亲疏于防范,导致她带着孩子逃走…寒梅是想把多恩当成自己的女儿去养大的,结果主线围绕孩子与保姆一同展开,最终找到了她们,同时穿插描述了寒梅的悲惨命运。
寒梅是善良的,只是她被骗被卖被伤害,没有能力保护的了自己的女儿,导致无法解释女儿离开的事实,最后还是带着遗憾跳海离开了这个世界。
女人为什么一定要找男人?
有多少女人找到男人后能够幸福到老?
男人是女人幸福的终结者,是导致女人苦难的开始,就像近期热播的《消失的她》,爱会消失吗?
爱会让你消失。
😮💨
随着故事剧情的推动,看到的是2个伟大的母亲。
女子本弱,为母者刚。
故事中的两个女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开始的根源就在于嫁错了丈夫。
寒梅是中国到韩国的女子,被迫嫁给了一个韩国人,但是因为生的是女儿,婆婆和老公不给钱治病,即使是自己挣钱去医院给孩子看病,还是需要韩国丈夫的签字才可以住院,为此她又努力挣钱给自己老公,这是老公吗?
那个也是他的孩子啊。
可是人性啊,就是这样。
作为一个目前,她努力的挣钱,希望孩子能够没事。
可是最后,在就要凑足钱的时候,因为严志媛的孩子也病了,与她离婚的丈夫在医院工作,他为了自己孩子能够住院,把寒梅母女赶出了医院。
就是那一刻,才是最后寒梅决定去他们家做保姆最后带走多恩的吧。
从头至尾,寒梅都是一个善良的母亲角色。
再反过来看严志媛演的角色,她也确实不容易,嫁了一个没有感情,冷血的,无能的丈夫,自己努力工作,把自己一半的工资拿来请了保姆,虽然说自己是孩子的妈妈,可是自己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候还没有保姆的时间多。
这样一个角色的塑造,道出了现在社会关于孩子抚养的一个现实。
很多女性因为嫁了一个不争气的老公,最后感情不和,不得不离婚,女子本弱,为母者刚。
然后自己无论再苦再累都要努力得到孩子的抚养权,要努力的挣钱养活孩子。
然后呢?
为了要养活孩子,自己必须去工作,为了工作又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只有请保姆。
这是什么?
这真的不止是一部电影,一个故事,这是现实。
这部电影一方面塑造了女性角色的伟大,另一方面说明了,要男人有个屁用啊。
当女主的孩子丢失的时候,他前夫和她前婆婆根本不相信孩子被丢了。
至始至终的过程中就是女主想尽一切办法找孩子,不惜把所有钱都打给了绑架者。
可是,多恩的父亲做了什么????
在这个女性越来越独立的社会上,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要结婚。
很多人结婚了,没有孩子都还好,感情不和分开就是了,可是一旦有了孩子,女性则会被一直牵连,放不下的是牵挂,有了孩子就什么都不一样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大大推广,一个是宣扬这样的2个伟大的母亲,每一个母亲的不容易。
一个是批判这个社会上男性的懦弱。
女性可以为你生孩子,可是她也是独立个体啊。
也有自己的人生啊。
哎,多一些爱,或许这一切悲剧的故事都不会发生。
从女导演李彦禧的角度看单亲家庭 医患矛盾 非法偷渡 非法买卖器官这些话题就足够耐人寻味。
从观众视角看《迷失:消失的女人》剧情 剪辑 配乐整体流畅度很高,剧中女一号 女二号的表演很到位,尤其女一号严志媛的演技无可挑剔,那种欲哭无声 寻女急切的心理,那种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的“精神病”。
从剧中最后跳海救援,水下画面够唯美,但不够科学。
在海水灌入体内之前,浮力和压力的作用下,人体是没有那么快沉下去的,但寒梅要去另一个世界照顾她的孩子。
这两个女人在剧中发生的一切,从开始就高度契合本片名称“迷失”!
韩国电影废除审查制实行分级制,无疑是韩影进步最大的动力,但完备的韩影教学体系才是最重要的力证!
两个无奈的母亲一段由爱而生的悲剧真佩服导演用人的胆识与魄力敢让我们巧舌如簧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了的孔布利全片没有说一句整话啊对了,是整…韩国话
最早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的时候莫名想起了坂元大神的日剧《Mother》然而当更多线索渐渐补全它越来越像的,是角田光代的《第八日的蝉》母亲、阴谋、复仇、诱拐用来慰籍伤口的孩子还有渐渐错位的母爱然而韩国人的逻辑,总是比日本人更简单粗暴他们没有像《第八日的蝉》一样用细腻到纤毫毕现的笔触去描述错位的情感带来的后果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矛盾行为、情感、道德之间的悖论而是用悬疑的手法、顺畅的节奏给你讲述了一个类似于《第八日》前传的故事它告诉你事情发生了然后带着你,用99分钟,抽丝剥茧一起去探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孔晓振、严智苑两位担纲女演员的演技是全片的亮点不同形式的母爱、一样迫切的心情她们针锋相对,她们同病相怜她们彼此憎恨,她们互相懂得两个母亲的人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韩国社会对女性的压榨还顺带像这类题材电影经常在做的那样向全世界的“爸爸”们比了一个大大的中指没错,标题里的几句你妹、一声叹息一声叹息,献给母爱几句你妹,必须送给片子里所有的所谓“父亲”
比起严智苑三观端正的结局孔布利的这条线显然更立体也更令人唏嘘那场从预告开始就震慑人心的哭嚎戏是全片最高的泪点然而,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我更愿意把这部片子看成是《第八日的蝉》的前传这段现在看似悲伤的故事终有一天会变成所有人都愿意想起也能从中感受到温暖的回忆就像若干年之后的“和希子”和“薰”
最后,还是稍稍要吐槽一下下姐姐的中文虽然听得出来已经很努力练习但是不好意思因为那毕竟是咱的母语……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韩剧专门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MxMzE4MA==&mid=2247486329&idx=1&sn=f1c6e574d7e79c559c52bf5a8fb36553&chksm=e9e4e04ade93695c3b4e94be04336158e8d9366c2c8ab51e0a909e6c6775a3d3c07daede1a61#rd转载请通知并注明出处
女主笑起来很感染,神经质倒是没看出来,感觉前期和我性格一样。在被公司炒鱿鱼后回到四岁前离开的家,相遇到友情和爱情。男主是独立卫生院的医生,他的母亲开有一个谷仓和酒吧,四年前去世了一直单身。笑起来好暖,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相处一定很舒服。音乐也挺好听的,特别是在谷仓的那个乐队唱的,配上两人的眼神情节。
纽约女郎乡下情,这谁翻译的
也是被骗了,不过女主姐姐还不错
“我没有在逃避,我在找回一些东西。”“光射到它上面,照亮了我。有些事很难被无视。”“有时候感到奇怪总比悲伤要好。”“你知道吗他之所以爱你,是因为他得到了你。”我算是明白了要成为独立音乐人,一定要吉他本当上手。美国人道歉总是很容易。为什么我不行。十年前的片子但节奏轻快。女主很美像很多有名的女演员却没有火,火真是看命啊。菀菀类卿也没有火过。
喜欢此类电影
就没啥意思7.23
剧情太薄弱
不到500人,音乐不错
垃圾
I fucking love the shit out of this movie! How amazing the love is!
看见女主只能想到selfish bitch这个词儿,还有那个短裙陪短靴也是醉了,男主长得好暖。。。
爱情线很狗血 哪有这样的一见钟情 主线的冲突也令人无语 女主人设非常讨人厌 多一星为James wolk
katie segal hot af 歌也太烂了… such great writing, im deeply moved
纽约女郎乡下情
乡村音乐很好听,推荐片尾曲~PS.爱奇艺上翻译成 纽约女郎乡下情…怪不得找不到
如果音乐部分再多一点认真点,这电影还算不错。有些戏的逻辑有点虎头蛇尾,衔接有问题。过于制造事件反转反而打乱了电影本质的美好。
好吧,评论人数不足的电影+了一部,很轻松的电影,也很不错
凑合,腾讯视频
反着来一部“乡下女孩北京情”
Follow the river, down to the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