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星给两位男主角,东京漂移缺了他们明显缺少了灵魂1星给摩托车美女和最后亚洲男开的LFA,什么GTR,370Z,GT3RS都是浮云,LFA才是正道俺是常年混在SRFC俺是每隔几天就打开finalgear确认下新闻俺是TOPGEAR的绝对骨灰粉丝俺是会翻墙到youtube找街拍超跑视频,带上耳机享受超跑排气的音浪俺是NFS的狂热玩家俺是大学专业是汽车,工作就是在汽车行业俺是为了看赛车才去电影院看这片子的!
但是你弄个十二罗汉一样的狗血剧情出来东京漂移确实很烂但起码飙车戏够份量,主题曲tokyo drift够劲爆fast five除了砸了一堆车以外还有什么!
弄了一堆原厂车有什么看头!
巨石的大车看起来很给力,最后阶段撞墙时俺看到那狗血的三点式安全带,fast five都比不上death race给力!
吐槽完了带上耳机,玩NFS MW去
下午去看了《速度与激情5》,真的不如改成《速度与基情》,俩大猩猩一样的肌肉怪深情地厮打在一起的场景绝对会让腐女们爽到流鼻血。
作为一部不走脑子的欢乐片,我看得还挺愉快的,只是直觉觉得,哦力无极(hollywood的巴葡念法)估计又伤害了巴西人民淳朴的感情。
回来搜了一遍巴西网页上对该基情片的各种resenha,真的是一片怨愤。
巴西人民首先很愤怒该基情片窜改了巴西的地理。
“Há um deserto com cânions logo ao lado do Rio de Janeiro?
”(“里约边上哪儿来的一片带峡谷的荒漠?
”),把人家广袤的沃土妖魔化了;然后是对片子里大量的葡语对白灰常不爽。
“não há motivo nenhum para a personagem de Jordana Brewster falar português (a atriz tem pais brasileiros, mas a sua personagem não)”女一号没任何道理地说起了一口奇怪的葡语,尽管演员本人有巴西血统,但根据前几集的设定此角色和巴西没有半毛钱关系(八一下,女一号Jordana Brewster据说是耶鲁大学前校长的儿子和一个巴西前泳装名模在巴拿马生的,所以后来顺利地从她爷爷的学校混了个学位)。
片中的很多葡语对白都是找打酱油的人配音的,巴西人民听着非常刺耳,这个一会儿还接着说;巴西人民还对片子里无处不在的patriotadas americanóides灰常不高兴,觉得哦力无极又在拿与世无争的巴西祭大米国主义的血旗,FBI肌肉怪一下灰机就把里约警察编排一顿,还有FBI的一堆肌肉怪在里约街头扛着枪乱扫的情形,都很容易让一个伤不起的发展中大国联想起抓捕拉登的场面。
当然,巴西人民最混怒的,还是这么一部哦力无极制作、台湾导演执导、有各种以色列小姐西班牙御姐出演的国际大制作,尽管是在巴西拍摄的,但却木有一个巴西演员,连卡斯上的鸣谢都木有(não há nenhum ator brasileiro nem no elenco de apoio)。
里约黑老大的角色是巴西人民最不喜欢的葡萄牙人演的,据说贫民窟的好几个黑老大很不爽,觉得让意大利人来演都可以,为神马要让葡萄牙人来演。
被肌肉男一号拐走的里约警花是个西班牙御姐演的,黑老大的那些rua手下都是hispânicos演的,而且统统都是被打酱油的配的葡语音,嘴型都对不上,语调都夸张得像巴西疯子(brasileiros doidos)在说话。
这一点,我倒是深有同感,每当我看到有二逼演员在所谓的方言电影里模仿四川话的时候,我就想抽死丫挺的。
巴西人民对片中没有巴西的大臀美女出现感到极其悲愤。
“O pior: numa suposta festa acontecendo na cidade, não há nenhuma mulher com curvas tipicamente brasileiras, bem pelo contrário – um desrespeito às nossas belezas naturais.”(最糟糕的是:在一个发生在里约城里的纯属脑补的香车靓妹大party上,不但没有一个女人有着典型的巴西曲线,而且还恰恰相反——这是对我国女性天然美的极大不尊重。
)据说还有黑社会大佬对肌肉FBI们扛着家伙闯进贫民窟的时候,贫民窟一线小弟们纷纷猥琐地后撤的情节灰常灰常震怒,甚至放出话来,要真FBI们有胆来试看看。
总之,巴西人民对此片唯一觉得欣慰的是,肌肉男一号那句脑残呼叫”This is Brasil“里,r的发音刻意被强化得还比较标准,算是在尝试着向巴西人民谢罪(Vin Diesel parece tentar pedir desculpas pelo excesso de tolices ao bradar “This is Brasil!”, forçando para dizer o nome do país com o “erre” certo)。
但也有巴西人民认为,这个“This is Brasil”换成“This is Puerto Rico”或者“This is Burma”其实都没有任何差别。
首先,他还是那么的帅!
对于范,迪塞尔,从第一部到第五部,他给人的感觉仍然不变,不过这部里面他似乎有点过于壮了。
但是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好感,他对家人的保护,对友情的宽容,对“工作”的果断,不得不承认她一直都很有霸气,这种霸气也一直影响着我。
看吧,就是那么坏坏的感觉让我喜欢。
这部电影一直在续拍,但是每部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当然了动作片最精彩的还是动作,里面的飙车,毁车,是那么的直接和让人尖叫。
(呵呵,里面的劫款数目也越来越大。
)我想每个人看了之后,体内荷尔蒙都会增加,尤其是再次听到马达声,手心还是痒起来,心蹭蹭蹭的往上窜,飙车的感觉真的很好。
真的让人深刻体会到是在拍戏啊。
这种片子不论再怎么拍都会有人去看,有的时候不是去看它的剧情和内涵,就是想去过过瘾。
想在电影院再一次尖叫起来。
评判一部动作片的最重要标准是它是否留下了让人难忘的招牌动作场面,正如评判一部悬疑片的最重要标准是剧本的智商。
从这个层面说,fast five绝对值得上四星。
这里说的动作桥段,自然不必太过遵循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律,也自然不是变形金刚那种电脑动画。
“砸真车的效果是电脑动画做不来的。
”fast five的导演在一次访谈中如是说,听到这话的我就对这部电影有了信心,尽管在这之前,我并不是fast系列的拥趸,因为1-4部并没有奉献任何一个追车戏的经典桥段。
说到追车戏的经典,我最早的印象源自孩提时看到的“真实的谎言”中的阿诺骑马追击骑摩托车的敌人,这一桥段虽然破坏力欠奉但是妙趣横生。
阿诺,卡梅隆,以及这部电影的地位现在自然不必多说。
然后就是007之黄金眼中的布鲁斯南在俄罗斯街头的坦克追凶。
这一部007从动作上来说绝对是迄今为止所有007电影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开头的那段摩托车跳崖追飞机也是特技界的一个经典),所以它重启了这个当年几乎濒死的系列而且捧红了布鲁斯南也是实力使然。
我一直认为,97年的勇闯夺命岛才是迈克尔贝最成功的一部电影。
人物演技动作剧情同时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而且完美融合。
没有几部动作片能找来三个奥斯卡影帝级别的好演员。
夺命岛监狱这样的有趣地方是拍一个少一个。
那段法拉利大战悍马,配合上旧金山特有的丘陵道路,也算是绝唱了。
03的绝地战警2是我心中排名第二的迈克尔贝电影,其中追车戏的动作桥段有两个。
一个是中间在高速上史密斯劳伦斯两哥们一边插科打诨一边躲避迎面砸来的各种车。
另一个是结尾的时候从山顶上向着依山而建的无数房屋撞过去的破坏大餐。
这后一个是赤裸裸的抄袭成龙原版警察故事的创意,但是在好莱坞的大投资之下只有更爽。
和这部电影相比,同年的黑客帝国2在追车方面让人记住的恐怕只有特工同学的蛙跳了。
08年的虎胆龙威4,至少在我看来,比同年的变形金刚要激动人心多了。
黑暗隧道中的逆行车辆们,想想就觉得过瘾。
而预告片中那个经典的砸车场面更是吸引了无数人进电影院。
Fast five之所以成功,大概是主创们终于想明白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影里的改装车氮气或者漂移都不能让他们过瘾,真正过瘾的是破坏性的砸车及其他的一些东西。
于是便有了像最后那段保险库的狂奔。
片中的另一个噱头是范迪塞尔肉搏岩石,不过我倒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喜欢迪塞尔是因为他的pitch black系列,里面那个温情的独狼实在是演得很赞。
他曾经一度想要自导自演迦太基的汉尼拔,我也曾经很期待这会是一部像勇敢的心那样的经典。
可惜,或许是资金问题,或许是个人问题,最终不了了之。
至于岩石,每一个喜欢他的人都应该去看(而且只应该去看)那部丛林奇兵(run down),很遗憾好莱坞没有沿着那个路子打造岩石。
最后,一点杂料:在美国取名fast five 而不是 fast and furious five 是因为区别即将上映的功夫熊猫2(那个的宣传语是furious five);加入各个族裔的角色(即使他们有些多余)是要打入少数族裔市场;泳装MM们能看不能碰是为PG-13的分级。
总结:一切为了钱。
这部我记得好像是米娅怀孕了吧,然后跟布莱恩一起逃亡的时候,居然还各种跑来跑去,最后居然还有跳楼的画面。
我实在是佩服她肚子里的孩子,这么顽强,忽然想到了穆桂英里面的场景,孩子怎么都摔不掉。
好喜欢吉泽尔啊,她熟练驾驶保时捷卡曼,在这不部影片中,她驾驶一台杜卡迪摩托出场,让人眼前一亮。
然后一帮大老爷们拼死拼活,最后还是需要靠女人去色诱2333居然还成功了,黑帮老大的贼手啊。
那句“他,只是个男人”实在是太酷了。
这一集真是火爆,原来又是华人导演Justin Lin的作品。
话说该导演居然已经拍了3部该系列,不过他上次导演的那一集我居然没看。
因为毕竟拍到了第5集,我真担心这个招牌会坏在他的手上。
不过看了以后确实不错。
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部集结了前面4部的众多明星:拉丁美女Jordana Brewster、肌肉男Vin Diesel和Rock、亚洲俊男Sung Kang、说唱歌手Ludacris、白人帅哥Paul Walker、歌手兼演员的Tyrese Gibson等。
反正你想要的阵容都有了。
不过我还是怀恋两个小个,一个是我们华人的骄傲欧阳靖、还有Tokyo Drift里的Bow Wow。
可能是两个人的块头太小了吧,很难在这么火爆的续集里生存下来,或者就是不够大牌。
影片的情节当然是很老套,为了一笔巨款大家聚集在一起共事。
但是影片的某些地方还是让人有爽到极点的感觉:1. 影片里犯罪行为对警察权威的藐视简直到了极点。
他们不仅偷了警车,还偷了四辆,然后很欢快的开着信号灯在马路上飙车玩。
抢钱的目标居然也是警局。
还好,背景设在了巴西。
估计如果拍成美国警局,审查估计会有难度啊。
不过痛恨警察的人们看这部应该很爽!
2. Vin Diesel和Rock两大肌肉壮男终于合演一部电影了。
不光如此,导演还安排两个影坛最抢眼的肌肉男近距离肉搏,滚成一片,完全满足了影迷的幻想。
然后在Rock扮演的警察遇到危难时,Vin Diesel又兄弟般的出手相救。
Vin Diesel伸手扶受伤的Rock起身时,真是激情(或者是基情)四射啊!
3. 两个场景很火爆。
一个是从火车里面偷车,然后Paul Walker和Vin Diesel两人开车坠入桥下的河中。
还有一个就是Paul Walker和Vin Diesel两人在巴西的街头开着车、拖着重重的保险箱。
那个保险箱太所向披靡了,碰到警车都砸的稀巴烂,而且路过的商场、路灯都一一遭到粉碎。
影片中撞坏的车估计也是破了纪录,而且很多是警车。
幸好,我们的偷车贼是高尚而有技巧的,绝不会伤到一个行人。
不过这部片虽然火爆,千万别看完了还沉浸在激情中。
现实中,你别说飚车了,撞个红灯都要招来警察。
然后,如果你这时还带着影片中的速度和激情和警察轻狂的话,就只有进监狱的份了。
所以呢,它只是一个我们内心的终极幻想。
不过可以想象,影片放映后的一个月当地的超速驾驶以及犯罪率一定会有所上升。
一晃一个轮回十二年过去了,当年还是在老江津陈旧的电影院收割的,记忆中还有萍水相逢的某芳同学,5、6、7是速激系列的巅峰,当时还尚未偏离正统动作片的预留轨道,狂飙的速度足够激情,肾上腺素伴随风驰电掣的引擎轰鸣声,一直处于高位震荡…里约热内卢基督山的耶稣雕像仿佛上帝的视角见证着这块犯罪热土成为好莱坞动作大片的天堂,十分应景!
岩石强森的加入丰富了该系列的故事主线,为持续拉长电影的生命线也奠定了基础,他和范.迪塞尔两个大银幕最硬核的光头肌肉猛男组合也是噱头十足,当时正处蜜月期的两人化学反应良好,可当强森的票房号召力进入职业生涯高光时刻时,老祖宗说的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再次得到验证,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盖加.朵儿在系列的二次出场状态不佳,虽然颜值爆表,但身材过于干瘪,减肥过度,远不如神奇女侠时期那般健美,而共同肩负提升电影颜值指数的雷神之妻艾尔莎.帕塔奇则是不一样的风景,飒爽英姿,珠圆玉润。
这是我的墨西哥 写给怀念的韩和吉赛尔有人说,人生很无常,也很玄妙,剧中的布莱恩活着,但保罗却离开了,而戏里的韩死了,但成康还在我们身边。
在一片怀念保罗中,我却最舍不得韩的离开。
因为配角的爱情再感人,也没机会和爱人说上一句我爱你。
葬礼上,照片中的吉赛尔和韩笑得都很美,唐说,相爱的人必定在一起,Tokyo真成了结束地。
记得在在Tokyo的街头,韩曾说,这是他的墨西哥,眼神里未见太多伤痛,满是一种不在乎,因为不在乎,所以日子才变得无趣,需要俗世里的各种点缀,黑社会、美女,还教了个徒弟。
但单单缺了和他约定的人,吉赛尔。
初见时,一个高挑冷艳的美女利落掏枪,男人们都会想,这个女人虽美,但太难搞。
而在吉赛尔心目中,当时的唐才是促使她来里约冒险。
自信、担当、智慧,这些才符合吉赛尔的审美,而韩也许只是想着:游戏不错,值得为朋友冒险,美女也不错,但只是远观而已。
在警察局门口,有人退却,认为不应该冒险,而韩的一句,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应当做。
这种冷静和霸气让吉赛尔忍不住好奇,这个普通的赛车手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一众人试车时,吉赛尔利落的车技,让韩为之着迷,I think I’m in love,让人不禁好奇两个人未来的发展。
也许唐是最早发现的人,所以才会让韩去做任务,而吉赛尔的小心思则立显无疑。
沙滩上,两个都有些“冷”的人互相试探,让人直接看到了暧昧。
有些事情注定是女人做的,说完这句话,吉赛尔毫不犹豫上前,在韩着迷的眼光中,能看到吉赛尔的魅力,而韩嘴角的那一抹淡笑似乎在说,这个女人是我的菜。
目光交汇时,两人都是志在必得的默契。
如果所有的故事都在5结束,那他们一定是个好结局。
在柏林的路上,香车、美人,那个微微让人堕落的吻,一切都水到渠成,Tokyo成了他们心中最理想之地。
一路上,只留下他们的幸福。
看了3,每个人都知道韩必死无疑,所以Tokyo必定不是个吉利地。
但没想到,6的一开始,是两个人在香港的故事。
希望在新的地方,拥抱着爱人开启新人生,这大概是韩含蓄的求婚。
在喧闹的街头,他静静地看着他,期待而又落寞,但美人,爱冒险的美人似乎还在犹豫。
一转眼,危险已至,仿佛已经实战过多次的默契突显,靠背、拔枪,都在掩护着另一个人的安全。
唐的电话,让他们重新再聚。
但没人向众人表明他们的真实状态。
枪战中,大意的吉赛尔上前,时刻挂念她的韩会飞扑上前,护她周全。
但这一对恋人,看上去只是关系好的合作伙伴。
但他了解她,在黑人小哥的调笑中,韩不自在,却又很自信,仿佛认定,他们的感情只有他们自己明了,无需多言。
也许是爱情的魔力,爱飙车的韩也会骑上摩托车,可能,他是在想,危险再来时,让我和她结伴。
任务结束,在微微尴尬的气氛中,韩似乎认定,他的爱人注定不愿停留。
但这一次,吉赛尔愿意与他回到Tokyo。
那会心一笑,非常美。
但谁也没想到,这是他们彼此间最后的笑容。
在最后的时刻,韩再一次抓住了吉赛尔的手,她眼里的爱意还来不及多停留,就已经结束。
这个在5中还说着,危险来临时,只能靠自己的冷美人,在6里,松开了手,为了她的爱人。
下坠时的笑容即成永恒,也许最后一刻,吉赛尔看到的都是,韩惊恐的叫喊,悲痛、恐惧瞬间打败了那个男人。
但一切都无法挽回。
结尾,他一个人回到Tokyo,因为那个地方,是他们约定之地。
在霓虹灯下,他说:“这是我的墨西哥。
”对,这是他的自我放逐之地,因为除了生命,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他去飙车。
但除去这生命,他心底的那个人还在那里。
十年前看了第一集,中間三集完全沒看,直接看第五集就好像日劇正篇沒看直接看特別篇一樣,看的出所有的人車都有來歷典故,但你完全沒感覺。
這集所有人跑到巴西里約橫衝直撞,劇情完全沒有邏輯,就是跑車、美女、槍戰、爆炸、為非作歹,最後高潮飆車場面還滿誇張的。
這是以家庭、忠誠、友情、金錢和速度建構出來的世界,超現實又無腦的男人浪漫,不過130分鐘的片長實在太長了點。
毫无疑问《速度与激情》5是整个系列中最嗨的一部,劫完囚车劫火车,劫完火车劫金库,每一次都劫得气壮山河,每一次不乏技术含量。
《速度与激情》的成功得益于炫目的特技,刺激的马达轰鸣,令人瞠目的车技,玩儿完直线玩漂移,跑完旷野赛城市,香车宝马,辣妹如云。
然而,归根结底作为这样电影依托的,其实发达的机械制造尤其是汽车工业。
这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动辄砸进几个亿去用于装潢,这个我们也行,但很明显不是缺少资金的问题,当然电脑特技就更不是了。
在我们这个连汽车都无法自主化的国度里,玩赛车,还是免了吧。
韩寒在进入赛车领域后才知道我国连个像样的发动机都无法生产,日本大地震,很多国内汽车厂家吃紧,恍然大悟原来核心技术还攥在人家手里。
别做汽车大国的美梦了,虽然我们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虽然我们城市道路业已拥挤不堪,虽然我们许多挂着新手上路的驾驶员敢于一路狂飙,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问题在哪里?
很简单,我们对汽车了解有多少!
汽车进入家庭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我想绝大多数的驾驶员恐怕对汽车的了解仅限于内饰,挑选汽车时能看懂的汽车参数除了价格就是油耗了。
我们敢说我们是自行车大国,因为普通人大都具备了补胎换发条换脚蹬子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骑车感觉自行车存在的问题,缺油了,钢珠破了……但是,你知道发动机的马力和扭矩意味着什么吗?
你能知道汽车的异响来自于哪里吗?
你能通过驾驶发现零部件的问题吗?
哪怕仅仅是轮胎跑气。
更甭提像电影里那样把跑车拆碎了再拼起来。
当然,会有人问日本汽车工业也很发达,韩国这些年也不错啊,他们不是也拍不出来吗?
虽然《速度与激情》系列里有一部东京漂移,但是很可惜,主角依然是米国人,开的仍然是米国车,日本车手依然像个鳖孙,你日本丰田世界第一又怎样!
你能想象米国人开着米国车在日本本土狂飙吗?
的确,这很像二战时米国人开着米国飞机去轰炸日本本土。
当然,这里有个国情的问题。
人家米国汽油多少钱一斤?
人家米国公路收费站有多少?
人家米国汽车有多便宜?
答案是米国没有中石化中石油,米国收费公路很少,米国一个月工资够买车了。
别说我们比不了,日本韩国也比不了,亚洲都比不了。
所以速度与激情还得米国来拍。
光有速度还不够,还得有激情。
这个激情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个激情,不是假嗨的煽情。
激情,热情,前提是有饭吃有房住有闲钱有功夫,总之是像西门庆泡潘金莲那样潘驴邓小闲缺一不可的。
你吃着掺了毒的食物刚刚解决了温饱,不行;你为了每个月的按揭米面油涨价发愁,不行;你为了挣点子车轱辘钱累的跟孙子一样不行;你每个月除了上班下班老婆上街孩子上学还得加班加点的,不行!
你得像人家米国人那样,吃饱了饭没事干,每天发愁日子过的太舒适了,就想着吃点儿苦,所以非洲亚洲到处转,坐飞机绝对不行,必须得用走的;住酒店绝对不行,必须得风餐露宿着。
就是为的吃这苦头来的。
人家这绝对不是《甲方乙方》里暴发户的装逼,因为人家嫌这还不过瘾,还要去户外去攀岩去极限,缺胳膊少腿算神马,丢了命也值,而且绝对不带上访的。
《127小时》讲的不就是这个事儿吗?
所以,速度与激情,我们既没有速度,也没有激情。
但是我们有富二代,这个名字起得很好,二嘛!
在内外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硬要速度勉强激情,结果出现了欺实马,很悲催的。
基础工作很重要。
我们看米国电影就会发现,米国人对汽车的了解和喜爱的确是超出我们的。
经常我们能看到电影里米国人家里搁一米国车,然后主人自己攒,跟我们攒电脑似的。
攒完了,自己抛光自己上漆,那套工具一应俱全,那套业务极为熟练。
从不见人家动辄上4s店的。
米国车给人的感觉也是极为厚实,结实耐用,在料上绝对不给你省。
米国不缺这点儿打菜刀的钢。
修车自然不在话下,变形金刚里女主角拧着小蛮腰打开前机盖随手摁上几下故障立刻排除,换个胎那根本就不叫事。
如果你不慎把车停在贫民区,那对不起,附近的居民会迅速把你的车拆的只剩车架变卖。
变形金刚里的男主角成年时身为米国中产的父亲给买了一辆二手车,虽然后来变成了大黄蜂变成了科迈罗,但之前一直是一辆快要散架的报废车,男主角依旧很兴奋,第一辆车虽然破点,但是寄托了他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我们买了车之后憧憬的是发改委下调油价。
我相信很多年轻人都做着这样的美梦:驾车爱车,拉着爱人,穿越西部,穷尽海湾。
不必为买车节衣缩食,不必在加油时冷汗直冒,不必支付高额的路桥费高速费。
这是米国人电影里描绘的却是我们的梦!
尼玛啊到底是哪来的8.6分啊?!!!!!!!!!!!!!
范迪塞尔虽然老了但还是很有腔调的
三星半,应该是爽过即忘的片子
纯荷尔蒙爆发片。
孤一定要找出是谁告诉孤这个好片,男的就木有小JJ,女的就木有小洞洞= =丫的一群类固醇
烂啊
在中国上映的影响就是让那些没车的看着美女流口水,那些有车的想把自己的车拿去销毁
这种片也就在影院爽一下了事。★★★☆
两个壮男的“基情片”。电影情节无可推敲,漏洞百出,无善可陈。漂移也少了不少,枪战、跑酷倒挺多,让人感觉这是企业战士嘛!
实在给不出四星啊,给力倒也不是非常给力,血腥也不是非常血腥,暧昧也不是非常暧昧,智慧也不是非常智慧。整体,嘛嘛而已。
514@三里屯美嘉vs杰森。。。真不错。。。看得我好生给力!!!
流氓与土匪在巴西捣乱呐,飙车也弱爆了
痛快不解释!!!!!!!!!!!!!!!!!!!!!
@望京星美 with np。各种困。
简单粗暴,俩肌肉直男在一块暴力厮打我在电影院都能快要睡着,不是我的菜~
大雄S-ing
有很多不太合理的镜头!
最后的飙车场面不错
理科生的本质还在,我一直在对金库做受力和速度分析;就是图个乐,配乐不错,演技假了点;为那个诡计加一星;官方翻译的是有多差?!!!
速度与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