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
Oaza,The Users,Korisnici,Oasis
导演:伊万·伊基奇
主演:Marijana Novakov,Tijana Markovic,Valentino Zenuni,玛鲁莎·马耶尔,戈兰·波格丹,Draginja Voganjac,Sasa Strugar,Milica Djindjic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荷兰,斯洛文尼亚,法国语言:塞尔维亚语年份:2020
简介:在智力发展障碍青少年疗护中心里,玛利亚(玛鲁萨·马杰尔 Marusa Majer 饰)遇见了德拉加纳,一拍即合的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彼此生命力最重要的伙伴。当一个名为罗伯特(戈兰·波格丹 Goran Bogdan 饰)的男人出现在了两个姑娘的世界里后,她们双双无法自持的坠入了情网。这段三角恋情给玛利亚和德拉加纳之间的..详细 >
与李沧东同名的电影,割脉镜头看得很疼,小个子男生原来那么有男人味,
于平遥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如此羡慕这对爱人,他们相约一起逃走,然后真的一起逃走了,还手挽着手,厮守了短短的一生。好真的情,好浓的意,而“正常人”们还在考虑对方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工作怎么样……
三分给电影的视听,叙事虽然缓慢但掌握好了节奏,对特殊人群情感的表达,整个影片的调性和情绪都像模像样了。但通过三个视角塑造出的人物性格不太深刻,故事脉络简单的前提下,主题的深度似乎不太够。看了几场平遥展,总体感受是故事构造根基不够,想用先锋手法讲故事,大量情绪叙事,但怎么说,虚无缥缈占大部,就是不怎么够啊这可咋办!
平静的力量,静静的割腕
#4thPYIFF#
没找到合适的角度进入,找到了合适的角度睡觉。
逐渐压抑的一部片子…既有着爱情 又有着不可言说的友情 每一次割腕都推进了更深一步的故事发展 只能说中规中矩
他们剥夺我们相爱的权利,成为母亲的权利,甚至为我们安排必须相爱的人。他们说是关怀,从来都在把我们当工具。爱是可以忍受刮盘子的噪音,忍受他在派对与别人共舞,忍受他不发一言,只要他从背后捂住我的眼睛。手腕的伤疤已经愈合,破碎的镜子已经贴补,我们终于兑现三个人的诺言,在沙漠里找到绿洲。
看不下去
三星半。很难辩是非的题材,想起李沧东的绿洲,好像低智商人群心中都有一片绿洲。
两星半,有些冗长,所有行为,起承转合,似乎都因为他们的智力缺陷身份变得说得通,但所有都有这身份来推进,就显得懒了些
结构很用心 但是每次割完看的人太难受了 看简介说到演员真人也是疗养院的人 那他们演的太好了
一开始好奇导演是如何给演员建立信念感的,演员表演自然得像纪录片,片尾导演出来,说明主演非专业演员甚至非普通人,而是培训的真正的智力障碍人士。好奇他的方法。
PYIFF第六场,观感不错,聚焦于智力残障孩子的情感问题,以他们的视角进入影片会投入很多,分割的三段式也恰到好处,导演关于镜子的元素用到很到位,包括洗衣机那段镜面,最后追寻绿洲式的殉情足够感动,映后导演说明这帮演员都是真正的残障人士,动作表演都是慢慢训练而成,对于他们的表演更加倾佩。
有一些闪光的地方,但放在欧洲整个市场来看,就太普通了。
刚看到片名,我以为是微博的绿洲。。。。。
打破镜子是打破普通人对智力障碍者的偏见,没法打破的是人类作为群体形成“大偏见”。
一开始很难进入,后面渐渐理解。他们无法完成表达,却对爱的人有着深深的情感却无能到达,无法决定来自这个世界的限制和要求,如同永不休止的噪音一样,只有选择割腕来等待相遇。智障群体的权利和他们不被理解的行为已不那么重要,而是他们写满秘密的脸庞。
#PYIFF2020# 无声处听惊雷般的爱情片,好像之前听说的关于本片的标签,都在本片的无限力量面前失去意义。如果只用女性情谊,竞争男人,情爱关系这样的概念,去化解这无限下沉的情绪是不足够的,这是可以用电影的本质元素去分解,可以匹敌名导前作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