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队系列其实拍了好几部,我从第一部开始就非常喜爱这部商业爆米花,不管外界对他怎么评价,我都是始终最喜欢这个系列,甚至第二部我反复看了不下十遍,就最后史泰龙和尚格云顿打斗那个镜头,我看了至少得有20遍,就是过瘾,就是体验坏人被杀掉的快感,可以说我是这个系列的忠实粉丝也不过分,但是第四部出来之后,看到演员阵容名单,我立刻就有点不想看了,首先,第三部加入了很多年轻的角色,在第四部也不交代一下,凭空就没有了,另外,就算没有了老队员人马也有必要交代一下吧,比如凯撒,还有施瓦辛格和李连杰那一票人,还有教堂鼓手,这些人连提都没有提过,就算是为了把第四部单独拎出来看,任务的起因太过突兀,根本就没有像前几部那样平滑自然的带入进来,甚至就是执行一个任务,就这么简单,让人看了,感觉特别生硬,当然,爆米花电影也可以不需要剧情,最令我这一个所谓忠实粉丝接受不了的事情就是,我看这个电影有一半是冲史泰龙去的,可是史泰龙在电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候就突然来了一个假死,到最后才突然冒出来,这让我很不能接受,因为史泰龙可以说是这个系列IP的灵魂了,如果没有了他单看这一部电影,可能还能够推下去,但如果是系列粉丝,是会感觉特别奇怪,另外就是杜夫龙格尔演的贡那那个科学怪人的人设,怎么到了这一步就没有了?
那个拳击手饺子耳怎么忽然变成话唠了?
人物塑造的不明不白,和上之前一部一点衔接都没有,就只剩了“你差点打到了我的头”,圣诞的经典指虎,幸运戒指,这些老致敬梗了,甚至连圣诞喜欢玩刀都那么不明显,第三部里那个医生玩刀的时候都激起了斯坦森的兴趣,结果到了这步里,看到托尼贾玩刀,斯坦森感觉非常陌生,这些人物标志性的动作和文化应该继续发扬下来才对啊。
这一步我就理解成为是他想告诉观众们,我们拍不动敢死队了,我们老了,这一步就相当于一个粉丝告别会吧,真是可惜了,原本我以为会有轰烈的结局,没想到却是狗尾续貂的第四部,女性角色的奇怪加入,也让这个电影变得有些奇怪。
总体来说,第四部让系列粉丝感到很失望,希望史泰龙他们能在后面再推出好的电影。
我叫大虾哥,那天我在酒馆跟人掰手指赢了一戒指,本来很高兴,第二天那人那人又回来了,还带了一个英国光头,那人一见我就开始羞辱我的个子,但我认为没必要,就先忍着没动手,光嘴炮了几句。
完了后那人告诉我想交易戒指,我想既然是交易你态度得好点吧,就先示意手下礼貌拒绝了,想着你态度好点认个错再说,结果那光头直接挥舞手扣子,我都懵逼了,还有这种吊人。
在医院住了一晚,我回了家,本以为这事算完了,戒指丢了就丢了,我大虾哥也认了。
结果一觉起来,我在一辆将要坠毁的飞机上,手上还带着那个戒指,我临终前心想,不至于吧,就为个戒指,这帮人要整死我,我就是个机车党混混,最多打打嘴炮,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结果。。。
还没想完就熟了,我的灵魂注视着他们,我看着他们谁也没发现天空中那么大个黑降落伞,还宣称人家GG,我无语凝噎,我对这帮人的下限已经彻底了解,所以后面很多剧情,我喝两口酒,也勉强默认了,无所谓了,我想。
直到看到大反派自爆时,我实在没绷住,他不自爆谁知道他是大反派,明明上了飞机就完了,能回老巢了,身边一群手下,随便交待一下,一个一会解决证人,一个一会引爆就完了,还是说你不放心非要留下,那请问你留下有什么用,如果你那堆特种兵手下都干不过对面,多你一个少你一个有什么区别,我猛灌了两大口,看了看进度条,算了算了,爱咋咋地吧,以至于后头那个输我戒指的人出现我都一笑了之了没必要看的,这部电影
我想去看个电影开心一下,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就选择这个了,无关乎电影的好坏。
这个感觉就好像我回到童年时的游乐园,我才不管那里的旋转木马有多烂,碰碰车有多无聊,过山车有多落后,我就一边玩一边回忆,就足以满足我的情绪了。
尽管打架打得乒乒乓乓,轰隆隆,但是我看得非常轻松,而且我可以看看手机也不影响剧情,我也不担心谁会死了,就像小时候看猫和老鼠,即使炮弹在猫爪里炸了,汤姆被压成了猫饼,转脸还是活蹦乱跳的。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就想有一个英文短语可以很好地描述这部电影的感觉,但是我记性太差了以至于想不起来,然后,最后,杰森就说出了这个词“Old School”。
我没办法,不得不会心一笑,他们太懂我了。
一个文官反派扔掉手枪要和杰森来一场单挑,这很old school feel,但一点儿都不应该发生,所以果然没有发生,复活的史泰龙开着直升机过来非常简单地结束了战斗。
我心说,这帮老帮菜也知道自己不行了啊,也知道自己是来“骗钱”的啊,这种程度的自嘲我感觉大部分人看不出来,所以很多人直接骂烂片。
可是我知道他们不是来骗钱的,所以我给骗钱打上了双引号,因为傻子都看得出来这电影能不亏损就不错了。
这就像前段时间的《夺宝奇兵5》一样,一些经历了电影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人,决定有钱任性一次,给自己的时代,立一块墓碑。
《夺宝奇兵5》据说有两亿多刀的投资,更加是傻子都看得出来赚不到钱。
可是我除了看到哈里森福特主演,还看到了乔治卢卡斯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制片,我就想,有钱真好,可以在生前就烧钱给自己终生的事业立一块碑,刻上大大的"The End"。
我不是个专业影迷,所以并没有细致的研究,只是凭着一个感觉。
《敢死队4:最终章》是史泰龙们给这种直男的孤胆英雄式影视作品立的一块墓碑,好像是从《第一滴血》《野鹅敢死队》开始的,史泰龙、施瓦辛格、龙格尔、杰森斯坦森、布鲁斯威利斯都六七十岁了,就像香港武侠片一样,老了。
《夺宝奇兵5》是给寻宝类电影立的墓碑,《爱尔兰人》是给黑帮片立的墓碑,然后逐渐消失了的类型片还有什么?
西部片?
消失得无声无息的。
这些电影如果放在上个世纪七八九十年代,都会是好电影,至少票房会大卖。
然而时代变了,最近这些年的热门影片从类型上来说基本都和科幻、魔幻有关,或者是和动画、游戏有关,全球票房排行榜上只有汤姆克鲁斯还在苦苦支撑着old school们的荣光,可是今年的《碟中谍7》也败了。
而从价值观上来说,老派的白人直男电影更加无法适应这个时代了。
《小美人鱼》也好,《白雪公主》也罢,与其硬要改编成适应现代价值观的电影,不如重新开始吧,就像《芭比》。
《芭比》的成功其实是指明了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价值观上的,《芭比》的男女性别问题在美国社会中一点都不新鲜,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我觉得是开创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电影的模式,以及,不要拍续集了,不要翻拍了,人们需要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故事,新的人物。
《敢死队4:最终章》、《夺宝奇兵5》,老家伙们烧钱立的两块墓碑,不仅仅是献给两种类型电影的,也是献给一个电影的黄金时代的。
以上这些内容和中国电影市场关系不大,因为中国总体上来说还是很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
但即使如此,现在的主体观众们也没法体会那种逛童年时的游乐园的感觉吧。
正片开始,老套的开场老套的节奏,和几部如出一辙,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想走了。
玩破梗,老花眼还当阻击手,新加入的黑人那么大力那车不是一下就翻过来么,有点无法忍受,但是想着已经花了40块,还是算了。
中间渐入,节奏还行,尤其泰国那个船夫的加入和杰克斯坦森的突袭成功一度让我觉着忍下来是值得的。
可最后那是啥呀!
谁能告诉我为啥呀!
你个阻击手原来不是特么花眼啊!
是手抖啊!
喝酒原来是当镇定剂用啊!
你特么一个特种兵用链子枪?
那泰国人前面那和无敌乱杀啊后面干不过一个反派还得俩人一起上?
导演你看看合理么!
前面几部好赖是后面敢死队最后挺不过去了,框框摇人啊,框框干啊,这部可好,最后就剩下老史泰龙和杰克斯坦森了,咋滴英雄末路啊,人缘败光了啊。
这部的剧本其实还是和前面的一样,老套的动作电影,节奏平平,但是这剧情就没眼看。
说是延续前坐吧,拍的稀烂,动作动作不行,特效特效不行;说是给这个系列一个好的结尾吧,前作的人是一个都不请。
我不知道编剧、制片、导演脑子里在想什么,电影终究是电影,它是一个单独的故事,无论是一个系列剧集还是单独一个片子,最起码要讲好故事,保证影片的独立性,如果是系列剧集在兼有吸引人去看前作乃至探究这个系列的欲望才行。
但是今年普遍的都是狗尾续貂,拍的让人看不下去,核心从电影的剧情转到捞钱了,一水的割韭菜,这就让人很恼火。
本月上映的《敢死队4》是出人意料的,几乎没有任何的宣传抱着期待去看,也算是为了史泰龙的情怀买个单。
103分钟观影下来只有满头问号,2023年了整体的剧情依然是停留在十多年前:敢死小队最后一次集结,登上外海一艘满载核弹的货轮,开展一场阻止巨轮核弹爆炸的惊天行动。
这种简单的剧情放在2010年对这种简单粗暴的剧情尚且能够接受,当这个剧情逻辑延续到现在就显得相当的疲软且无诚意。
开篇的史泰龙莫名奇妙的挂掉几乎也能够猜得出结尾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跟某激情相差无二就差让史泰龙高呼“family”!
史泰龙的“谢幕”能预见接下来的剧情走向:斯坦森被“开除”,结识新伙伴回归队伍一路砍瓜切菜,最后抱得美人归,结束!
这种简单且无脑的剧情走向!
简直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先从全片人物上来看,为了多元化和正确的因素加入女性角色,在全篇呈现的效果远没有因为加入梅根福克斯而有任何变化,更多的目光会集中在梅根的身材并适时脑补她为整容前的模样,相反这个角色加入远没有1里的反派女儿和3里的龙达·鲁西塑造的更有刚性,总而言之“花瓶”是最合适的。
接着就是片中的反派伊科·乌艾斯,因《突袭1/2》爆火的印尼动作演员,以动作拍摄来说《敢死队》的设计丝毫没有把他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抱着看《突袭》动作来看这部片儿是相当失望。
说到这里再说几点,从第一部追到第四部每一部的反派都会设计属于这个角色的招牌动作展示。
第一部史蒂夫·奥斯丁当演员前是个职业摔角手,在跟史泰龙对手戏时给足了搏击摔打场面,几乎把史蒂夫的看家绝活展示了一遍;第二部的尚格·云顿和斯科特·阿金斯,尚格云顿自然不必多说,80-90年代活跃在各类B级片中,但依然不影响他在武术上的造诣,52岁依然能够华丽的踢出回旋踢足以看出他的功力。
斯科特阿金斯也能跟杰森斯坦森有长达1分多钟的动作戏也是给足了诚意。
第三部的梅尔吉布森对于不是专业动作演员来说也算诚意满满。
到了第四部在伊科乌艾斯的几个片段更像是赶工,动作设计绵软无力且笨拙丝毫看不出打击感,加之他的身形和一众欧美大块头一比就像“小P孩”,为了能够在大块头们体现出“凶狠”形状粗如小臂的金属质感T拐极大克制他的动作发挥或许这就是整体对他这个角色的“恶意”。
斯科特·阿金斯
斯蒂夫·奥斯丁
尚格·云顿
梅尔吉布森
伊科·乌艾斯的班卡西拉少了灵魂人物史泰龙穿插带领,全片的感觉就是赶!
演技赶!
每名主演包括跑龙套的都在赶,甚至能看到,原本拿起枪的龙套演员为了完成托尼贾和斯坦森的打戏,把枪口放下去甚至不扣动扳机;最可笑的是杜夫朗格戴眼镜探头开枪,对面的龙套完完整整蹲在那不开枪等着被爆头。
特效赶!
评论里清一色的绿幕、十年前的特效等等!
后期赶!
反派杂兵们一会儿在甲板,一会儿在船舱,一会儿在船尾,一会儿在船头,一会儿主角团们大摇大摆的走,一会儿又被包围,丝毫摸不清主角们跟反派们究竟是不是一个空间维度里。
即便这片子已经没有什么可再延伸,唯有一点还能在银幕上看这些老家伙们秀一秀肌肉,找找曾经的日子,叹一声岁月催人老。
这个系列从第三部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是急转直下的那种……原本观众期待的血脉喷张没有体现出来,对于这个系列或者是这个题材的电影,观众需要的就是简单粗暴的无脑突突突,期待的是:boss强,小兵多,几个夕阳红老牌动作明星大杀四方,帅就完了!
可这一部确实太差了,与其说是剧情的编排不合理,不如直接了当的说该有的“爽点”没有迸发出来!
从第一部开始观众被强大的阵容震撼,感慨史泰龙的号召力,很多明星都是陪伴观众小时候动作片的启蒙老师,甚至正是他们让国内观众认识了美式动作片。
第二部李连杰的加入使得观众的期待更为强烈,除了进一步收割国内市场以外,观众也同样愿意看到“美式居合”与“中国功夫”的碰撞,虽然李连杰的戏份很少,但那种干净利落的动作依然值回票价。
到了第三部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新鲜感没有了,好在剧情的几个高潮点安排还算合理,最起码让观众爽了几个瞬间,结果到了第四部,史泰龙全程打酱油尬聊,就剩下一个郭达斯坦森一个人硬撑,尽管为杜夫朗格很努力的加入了一些搞笑戏份,但杯水车薪,给观众的感觉就像杜夫朗格的眼镜,“老啦,打不动了,也打不准了”新加入的“鞭妹”也可有可无,武打动作设计的蹩脚,其本人也是个门外汉,原以为拳霸托尼贾可以带来一些惊喜,结果引以为傲的泰拳并没有施展的机会,拎着把破刀砍的稀里糊涂……这种群星整容本来就不好拍,每个人的戏份都不会太多,但是又不能全都平分戏份。
这是非常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底的,要把这些演员当成一块块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主次分明的情况下,利用一些特定的情景让其他演员发光发热,结果这部电影成功做到了除了郭达斯坦森,剩下的人几乎平分戏份,这就尴了个尬……剧情逻辑咱就别说了,根本不是这种片子需要关注的点……主要问题是观众没看到“爽点”。
史泰龙的快枪,肌肉男的重火力压制,中国功夫的体现,远程火力的无差别打击,全都没有!
观众想看的是啥啊?
想看的不就是这些么?
期待的就是老牌动作明星的招牌动作啊!
结果全都没有……有的就是乏善可陈的混战突突突,动作设计难看僵硬,追车戏份看的无聊透顶,印尼动作扛把子伊科乌艾斯的战斗力被削弱成了杂鱼……观众看的就很迷啊!
既然请来了会功夫的明星,你就该善加利用啊,这怎么《拳霸》《突袭》男主都来了,结果看家本事全给人家抹杀了?
那你请他们来干啥的?
难道真的就是为了打开当地的市场么?
关键你这么拍恐怕反而会失去市场吧!
整部电影拍的就很敷衍,不单单是人物的设定,动作的设计,剧情的安排,甚至电脑特效都改用五毛钱的了?
那飞机特效做的能再假点?
前两部能加入这个剧组是荣幸,后面再加入的就是纯纯的大冤种啊!
实在忍不住还是要吐槽一下剧情:1-那反派boss蜜汁自信,炸弹都要爆炸了你咋还搁那儿嘚瑟呢?
主角团都知道没有船根本逃不开核爆的范围,扔下一句怕伤员挺不住早早撩人儿了~可你咋能那么自信的站那嘚啵得呢?
如果没记错那会儿时间可能就剩下4分钟左右了,飞机让人家轰了,你弄几个气垫船能跑的了?
何况你在那训斥手下的时候气垫船可还没弄好呢,等都弄好了你也成灰了好么!
2-还是这个反派boss,手下都知道核弹要爆了,人家不愿意再拖时间,你上去给人家崩了?
这特么真的不会激起兵变么???
小兵知道必死无疑而选择扭头给你干掉跑路的可能性极大好吧!
而且你为啥不走呢?
郭达都弹尽粮绝的被逼到死角,你直接走不行么?
你还跟那费什么话?
在船上的必死好么!
3-那boss的直升机到底是谁给轰了的?
郭达没有武器,boss自己也不可能自掘坟墓,那只能是史泰龙的直升机轰的,可如果是这样,人家都把你直升机轰了,你还跟那嘚瑟毛?
你要么躲,要么还击,结果你拿着火箭炮不打史泰龙,你却轰冲上去强攻的自己人???
这是什么操作???
4-你已经成功的把敢死队员全都骗到船上了,直接全崩了不行?
还得抓起来换个人质?
这人质还是唯一能揭穿你的人?
你没事儿吧?
吃溜溜梅吗?
当敢死队被埋伏的瞬间就可以都突突了好吧!
对于一个死囚有100种方法搞死灭口啊!
为啥要这么蛋疼的绕圈子玩自己呢?
5-睁着眼睛骗自己,用一艘货船伪装成航母??
还愣是觉得能骗过俄罗斯的卫星?
你这……真拿毛熊当熊瞎子了??
这都2023年了,五大善人互相几斤几两都明镜儿似的,你家真航母动一下其他四家闭着眼睛都知道好吧!
你还想开个假的跑人家海域去,这是侮辱人了,真的,太气人了!
6-这托尼贾号称是秒人最快的,这也不咋样啊,开头说得为队长报仇义愤填膺,扭过头来装大尾巴狼说不上船了???
这给都郭达整懵逼了!
卧槽?
不是信誓旦旦要报仇雪恨么?
咋我栓个绳子的工夫,你就不玩了??
这不坑我么!
行,不去就不去,我自己去,可你咋一会儿又上来了?
搞笑么?
一点不好笑……和“鞭妹”俩人打一个小小boss还费了半天劲,顺便说一下鞭妹的那九节鞭用的依托答辩,那一看压根就不会用,还非要设计这么个玩意儿,就为了打开差异化呗!
整个片子里除了枪就是刀了,就躲不开这兵器了是怎么的?
好不容易有个伊科乌艾斯用双拐的,还没咋滴就跪了……7-片头郭达戴指虎的时候是在背后,可你就不想想后面站着一圈人呢,前面的人看不见,后面的也看不见?
8-那摩托车机枪空中翻滚突突突是认真的吗?
那子弹能拐弯?
连车头都不晃就能指哪打哪?
9-撒尿滋出求生之路?
尴尬的三室一厅!
后面让人家捅腰子了吧?
报应啊~整体来说,这片子完全是去取其糟粕去其精华,该用的全扔了,不该有的全加上,这能好的了?
动作戏太平庸没有任何高潮爽点,甚至没有能让观众记住的热血瞬间,这个系列的核心灵魂都没有了,观众还看个der~
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今年最烂的一部电影之一,片名叫敢死队,戏份少得可怜的同时不是被关在小黑屋就是在船上逃难,不如改名杰森传。
全片充斥着“老派”“复古的桥段,仿佛梦回几十年前。
你不得不怀疑导演其实是冷冻休眠了几十年后苏醒拍的这部。
全片合理剧情不如逻辑漏洞多,做作装酷的台词不如唐氏桥段有趣。
导演还不时恶趣味掺些低俗镜头奖励自己。
目睹了杰森干掉女主后的敌人,“不客气” 随即女主干掉杰森背后的敌人,还了一句 “不客气” 这些经典桥段,我也只能识趣的咧嘴一笑:😄😄。
当杰森与boss准备肉搏时,boss不讲武德的掏出了手枪,然而比他更不讲武德的巴尼直接诈尸背后开枪偷袭,然后爆了全片最难绷的一句典:“我真是受够这些经典套路了!
(可能记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是这样)”😄实在是幽默。
或许这其实是一部讽刺电影呢。
周五上了三个想看的新片,没怎么犹豫先选了有最多熟脸明显最不费脑子的《敢死队4》。
这部比上部过去足足九年,比最初拿仗老欺人当噱头的第一部更是有十三年之久。
卡司成员老的更老,不那么老的也多了几条明显的皱纹,老年天团的名副其实更进一步,而且从开头就明晃晃说老年人再硬朗也难免垂暮。
史泰龙扳手腕输了比命还贵的戒指(如果你看过他的《飞越巅峰》更能品出讽刺意味),斯坦森对付几个酒吧壮汉自嘲不戴指虎没把握,龙格尔戒了酒的枪法比我第一次玩使命召唤还偏得远,50分飙车直接被撞了个底朝天。
而让他们一出任务就全数吃瘪的,是一个比他们都年轻得多的雇佣兵,年纪不到40岁的印尼小个子乌艾斯。
放在第一部《敢死队》那会儿,这小子那部名声大噪的《突袭》都还没拍出来,还在十八线混着呢。
可时过境迁,岁月饶过谁。
老狗们年纪越大越凄凉,后生蹬鼻子上脸气焰嚣张,炸坦克炸飞机杀女人小孩抢核弹开关,连老龙的飞机都给轰下来了,吓得上字幕的把干扰弹都打成了高射炮,这么吊的哦。
一战受挫,吃堑长智,敢死队招募新面孔,拉进来一些明显还不够格拿退休金的成员,有的操着泰国口音说着内心戏,有的长着大女主的面孔,玩冷兵器和撂狠话都一样不含糊。
后面的戏突然成了《潜龙轰天》和《海上惊情》(如果你没看过这两部老片,建议只看前一部)那样的轮船封闭空间突围。
第三部的集体被擒偷袭营救再演一遍,隐藏坏人虽然早有预兆但我们最好配合表演假装猜不到,剩下就是各种耍帅时刻。
就在你以为电影这么打打打结束,突然发现它还藏了一手,原来小后生只是纸老虎,而老姜辣得绝不接受鸳鸯锅。
说到底,能搞死一只老狐狸的,只能是另一只老狐狸。
在最不期待剧情的电影里,给你一点小小的意外,效果可真好到爆炸,比最后那个核弹大爆炸还炸。
这电影里唯一比枪炮还密集的大概只有双关黄段子,什么起飞、上位、打湿、大小,某男女搏斗的台词几乎句句在开车,字幕小心翼翼地避开联想风险,堪比《奥本海默》闪躲敏感话题。
这整个无节操程度,让斯坦森暴揍网红时说的“请尊重女性”也像个反讽。
但往深了一想,坦然谈下半身是两性共同的权利,只是这个服务器版本在咱们这儿还是超前一点。
诚然,史泰龙不导演,让《敢死队4》比以没有营养著称的前三部还没有营养,但我每年都会去捧场几回这样明知毫无内涵的无脑大片。
因为它有着超多耳膜坍塌的音效轰炸,全影厅不管讲话打电话打翻爆米花还是发语音的全都得给我乖乖收声。
这次前排就有个边看边外放微信语音的,有一次她刚打开,正赶上四五个雇佣兵对着一台收音机狂开枪,我看着她把音量调到最大死命贴耳朵上,估计还是半句都听不清,气死她,这比看爆炸可爽多了。
别要问我,心情很不好,实在忍不住了,Shit!
Shit!
Shit!
Shit!
再来个省略号……意思自己体会!
剧情就不说了,因为这种宣传爆燃场面的电影,剧情本来就是不用脑,所以说剧情都是废话!
单说所谓的爆燃场面,爆你MA个大脑袋呀,从头到尾打斗都是慢动作,敌人都是等着受死,难道就因为是一帮老帮剋出演,就要把动作慢放?
快进三倍行不行,让观众爽一下行不行?
不心疼票钱,心疼一帮所谓国际巨星们的晚节不保,干嘛要拍这种烂片!
全片唯二两点,就是女一妖娆还算及格,然后中途就可以睡大觉了,最后看一下核爆大大大大大场面,算是安慰一下被惊醒的错愕!
记住,核爆推荐去看奥本海默,哪个好歹有个剧情铺垫,不会被心梗!!!
如果看了我的评论,你还是要去,记得选择VIP厅,条件好点,睡得舒服一些,做个好梦!!!
一分给情怀吧,不能再多了,因为没有负分!!!
敢死队4:最终章 (2023)4.82023 / 美国 / 动作 惊悚 战争 冒险 / 斯科特·沃 / 杰森·斯坦森 50分
《敢死队4:最终章》:这电影真心不值得去电影院看,敢死队是队啊,可这集是杰森郭达的个人solo,冲着史泰龙去看电影,结果含龙量极低[闭嘴]敢死队应该是人狠话不多的一群硬汉,结果这片里都是废话连篇的娘炮以及2个真娘们[睡]敢死队应该是一群有勇也有谋的精英战士,可这片里是郭达一个人在船上明知道战友都被抓了他不着急赶紧去救人却非要先不紧不慢表明身份跟敌人用对讲机布拉布拉各种吹牛逼你要弄死我我也要弄死你……看完电影第一个大问题是:这电影有剧本吗?
写剧本那厮有脑子吗?
那厮的脑子确定是人脑吗?
[抓狂]你正面人物有主角光环开枪永远打不着我也就忍了,可是所有的反派也全部按照主角需要的时间节奏来进行破坏或者围剿工作,这真是莫名其妙到想哭,敌人明知道郭达在船上,可是打着打着他们就消失了不来追杀了由着郭达去插科打诨,然后过了一会儿才又开始新一轮枪战阵地战🥲然后国内上映版本还把全片最好看的一段床戏给咔嚓了,更无语🙄️敢死队系列也确实拍不下去了,老家伙们都打不动了,史泰龙在本片只打了一个动作,一个过肩摔,仅此[难过]唉,岁月啊……
廉颇虽老,能吃能拉
0924
37‘45到38’50高光55秒
有点舍不得终章了,这不比万年碟中谍好看吗
史泰龙看来打不动了。
梅根·福克斯的脸已经不是最早那几部作品的胶原脸了,戏份特少也看不出演技,这部单人秀的味道也蛮重的,特效还不错了啦,稍微有点血腥,大概是因为前面太煽情了,所以对反转没有特别惊喜 ,1-3待重温。
真的有点失望
中国居然是全球最早上映的国家,但是这种老生常谈且毫无新意的人人钢铁侠模式和视觉轰炸早已腻了,看核爆还不如再刷一遍《奥本海默》
可喜可贺,时隔九年这个系列终于又调回R级变回了当初那个血肉横飞的样子。第四集有意缩减了时长,明星阵容和战场范围,无论是因为疫情影响还是主观选择都避免了敢死队变成隔壁速激那种尾大不掉的样子,同时因两位东南亚打星的武艺加持转而精细了动作设计。决战也难得在核武这种绝对威胁下凸显了主角孤立无援和视死如归的样子。虽然到底也没交代反派非要同归于尽的动机是什么。再说缺点。各种外部因素导致阵容缩水我忍了,作为系列传统的开场营救戏直接消失,三段动作戏平行结构直接被破坏,布莱恩泰勒的经典配乐没了,动作片老梗也无处可寻(除了iko脸上的突袭同款疤痕),新成员的引入也懒得铺垫,请了俩东南亚打星也没让人碰面(敢死队2都知道安排杰森和阿金斯对决),最后,我确实低估了删减的破坏力,スマ剪刀手才应该被史泰龙留在飞机上烧烤。
无聊。。。
Barney死和母猪上树哪个更难一些?
没想到真的有核爆 以为一定会想办法停掉来着
即使是作为史泰龙铁粉的我极具包容的来看待,这仍然是一部即粗糙又乏味的片子!廉颇老矣,尚要恰饭,为了生活,我们也不要脸起来吧!
冷战时期的故事没完没了的讲,想不出新剧本可以不拍,2023年了还在阻止核弹爆炸呢,还搞这么俗套的反转。
3.5分 动作戏很精彩, 不废话, 就是干. Megan Fox is still so hot.
对话尴尬……其他也是 诶……
《极品飞车》导演作品,经历国产假文艺熏面的一周,看到这种流弹横飞刀刀毙命拳拳到肉的动作片实在热血,内地删减两分钟,杰森斯坦森和梅根福克斯的激情戏与鏖战过程大尺度的血浆肉沫都被剔除干净,依然不妨碍它是下半年最具荷尔蒙轰炸的类型片,虽然剧情依旧老套,小队终将抵不住老态龙钟,但英雄迟暮也要奋力一搏,有新鲜血液的加入,还有史泰龙选择的神隐与归来,IP终章还是留有高水平的质地,无节制的枪战与追车,正面硬刚的缠斗与补刀,留白的血腥与视觉反激,炮轰坠机与洋底核爆,上天入地杀伐果决,导演的场面调度与镜头的凌厉叙事让人印象深刻,100分钟完全钟情在泄愤对峙,甚至托尼贾的反派塑造也是勾勒几笔,直接拿掉好莱坞约定俗成的类型片刻板印象,咔咔就是干,不拖沓不稀泥,大荧幕最贴合的产物,期待海外未分级版本的上线。★★★☆
我愿称之为大洋彼岸披着资本主义外衣的抗日神剧
一当百 不死之身
我觉得倒不错,动作戏嘛,其实剧情也就那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