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到底是谁最强悍? 编剧?儿童?
女性?组员?老大 还是观众?极其厌烦了写影评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且CM确实是非常的强大,有人说前3季不堪 我并不这样认为,凡事都有个过程 更精彩是好事 而所有的season都很棒。
笔记之。
E13当年被绑架的女人 绑架和儿子年纪相仿的小女孩 杀掉其父母已绝其反悔之路 跟杀害自己父母的男人生子,生活循着其种族的既定传统活下去。
PS 最关键的是那男孩儿还有那么多兄弟。。。
E14昔日男孩爱慕照顾他的女孩儿 长大后将另外的女孩绑架 女孩一旦承认奸SHI凶手认定并赋予她们的新身份 就会死亡。
虽然行为很变态但是男孩的爱在当今社会却是很多人都不及的。
悲催啊E15几起看似不相关联的案子。
凶手从模仿著名杀手案子到形成自己喜欢的模式。
因为ROSSI得一句话 女孩研究并最终丧命。
我们常常不能预料将要面对的事情 有时候可能自己会有责任 这是责任心强的人才有的表现。
此时更优的是暂时的抽离和客观的努力去解决一切。
开始逐渐欣赏ROSSI 我最欣赏的是他对女孩儿说的话:努力学习,在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之前,不要停歇。
E16女性罪犯。
有权有势的家庭里成长,因为对父亲的怨恨报复同等男人 所有男人都是不守信得 最后父亲也没有真诚相待,结尾HOtCH握着女孩儿的手诉说很感人 如果我早点遇到你...
这一季实在是太精彩了……翻来覆去在看……Ep22是我看到现在觉得最伤心的一集。
我甚至觉得我完全可以理解Vincent。
以前总觉得理解一个特殊的犯人是那么困难,在他们做完profile之后我都觉得我没办法理解很多人的很多行为,但是Vincent,我真的理解,而且彻底为他掉眼泪了。
所有这些人,童年悲惨的占绝大部分,Vincent和Stanley都不算是最悲的。
目睹母亲的死亡,却没有提供证据去抓犯人,是父亲所为,一生都一次又一次的沐浴在这样的痛苦中。
没有“目睹”母亲的死亡,却因此与杀害他的人产生了父子一样的感情,到他死后才知道。
哪个更令人抓心掏肺的难过我都无从判别。
看到Stanley被Vincent接走的时候,我就知道,他绝对不会伤害他,绝对不会。
被枪击也没有关系,只想让他拥有一个很棒的生日,那是他对他的约定,无论如何都要实现的话。
他夺走了他一个本应是幸福的日子。
最后只是想握着他的手,希望得到宽恕,告诉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想死,告诉他,那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决不会伤害他。
如果Stanley没有要搬走,他们可能会是一生的朋友或父子。
Vincent也许再也不会伤害什么人,Stanley也不会知道他就是杀死母亲的凶手。
Vincent是那么脆弱,他只希望自己能看着他。
一个病人,怎么也克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却仍在克制。
寻求帮助,可是不希望自己在实现诺言前被抓住。
这么矛盾,这样的折磨。
总觉得,Vincent也许本来会在生日之后就自首,或者做什么事情来终止自己的行为,结果一个scumbag的子弹让他死在了摩天轮上。
不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是不是也是一种成全。
想象着,Stanley知道了事情的真相,Vincent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大概就算活着,也是生不如死。
想要理解一个人是多么的难啊。
就像BAU的他们总说的那样,是的,我们没法理解你现在的感受,但是我们会帮助你。
不知道Stanley有没有可能最终明白Vincent。
希望他最后能得到他乞望的宽恕。
我还是在哭。
第15集,因为玫瑰叔的鼓励,导致单亲妈妈家庭女儿佐伊被杀,评论弹幕一片心疼玫瑰叔会愧疚要留下心理阴影的,还有指责女孩不够小心对杀手轻易说出自己目的的,已经对这个社会爱男与厌女深入骨髓不想再说什么了,就是很疲惫了。
爱慕男人,心疼上位者,厌恶女人,憎恶下位者,人类社会骨子里的踩低捧高。
现在也不喜欢犯罪心理系列了,到处虐女,故意恐吓女性,难得的几个零碎女杀手被塑造成不会杀了害自己的人的蠢货。
为男杀人犯洗白,给各种高光感人时刻。
全世界爱孩子的好男人全在这部剧里,即使他们是工作狂无法平衡工作与家庭,即使他们是杀人犯那也是有苦衷的逼不得已的,影视作品是最大的洗脑工具,看着评论区与弹幕里各种心疼大小男人和物化女人仇恨女人的评论,戏里戏外我都厌恶透了。
艾米莉主动挺身而出保护瑞德,弹幕里一片河蟹,看着艾米莉被打被虐觉得理所应当,觉得亲亲瑞德男宝身体娇弱承受不住这些所以艾米莉活该的,可如果性别一转换成瑞德为保护艾米莉而被虐打,评论区恐怕早被“这个女的是个表子”给淹没了。
一个目睹了亲爹杀害亲妈的孩子,长大以后变成了一个连环杀手。
每年杀一个人,直到某一次,他杀死这个孩子的妈妈。
小男孩走向院子里找妈妈的样子让他想起幼年的自己,小男孩看不见,却帮助杀手看清了一切。
后来的日子,杀手经常去看望这个小男孩,亦师亦友,如父如子。
可是小男孩要搬走了,走之前,杀手想给他一个生日礼物,带他去坐摩天轮。
难以忘记杀手身受重伤却坚持要陪小男孩坐摩天轮,小男孩说我多希望你是我的父亲,杀手对小男孩说不论如何,不要放弃生的希望,不要放弃生命。
一个放弃自己人生的人,希望死前告诉另一个孩子,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
小男孩还想让杀手陪自己再坐一圈摩天轮,可是没有机会了。
最后一幕fbi赶来,小男孩意识到这个在母亲死后陪伴关心自己的人就是凶手的一刻,简直哭到昏厥。
这一季特别压抑。
这一季的故事多是从受害人的至亲、凶手和凶手的至亲的角度来开展的。
看了那么多集CM,大致也了解了一些连环杀手的心理侧写,其中有一点就是:罪犯的行为的突变,大多数都是由于其生活中发生了巨大的负面改变刺激了他。
这不是为凶手洗白,毕竟芸芸众生中,每天遭遇不幸的人数以万计,绝大部分的人即使如坠万丈深渊,余生将如同行尸走肉,也没有拿起屠刀,伤害无辜的人。
就算是这一季中那位痛失爱女的父亲和那个被毫无良心的富翁爸爸抛弃的女杀手,都没什么好同情的。
一个人遭遇了不幸,如何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是其个人的选择,后果也由自己承担。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他身边的亲人怎么办?
就如同那个天生缺少同理心而残杀胞弟的少年杀手,他的双亲将来怎么办?
Reid的父母的朋友为复仇而杀人,导致他们无法继续一起生活。
还有那个亲眼看着父亲被逮捕的小女孩……CM前三季中有时会“责怪”凶手的妻子或父母知情不报,但即使是大义灭亲的人,未来的生活又将如何继续?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妄之灾》里就说过:“真相有时伤害了无辜的人。
”这一季是Hotch的一季。
其实这一季中对Hotch的刻画,与前3季相比大大减弱。
BAU中其他队员都有一定的表现机会:Morgan一如既往的风度翩翩,还帮助新的联络官适应工作;Reid不但变得成熟,而且越来越有范,还有老爸出场;Rossi在和那个自命不凡的变态杀手的交锋中飙戏飙到过瘾;Prentiss变得幽默亲切,为少年时的挚友复仇;Garcia时刻幽默和善良。
而Hotch,不是在案发现场指挥,就是在办公室里。
始终是面无表情,摆着一张扑克脸。
这就是编剧的厉害之处。
与其选择着重描写,不如选择不写。
没有Hotch经常给儿子打电话或看看儿子的照片的镜头;没有Hotch单身的家的场景;案件结束后,也没有Hotch参与队员们插科打诨或Happy hours的镜头;Reid犯傻的时候,Hotch不再接话;Garcia的调戏,Hotch理都不理;队员情绪不稳,Hotch只是简单的:“You know you couldn't……”,不多说一句,安慰和理解的工作交给了Rossi。
Hotch已经不和队员互动了。
Hotch已经没有生活了。
Hotch接近崩溃了。
所以最后的悬念留给Hotch。
◎Episode 19:●We all live in a house on fire,no fire apartment to call ,no way out. ——Tennessee Williams【田纳西•威廉斯(美国二十世紀最重要剧作家):我们都住在失火的屋子里,呼救无门,无处逃生.】●I have loved to the point of madness; that which is just called madness,that which to me, is the only sensible way to love. ——Francoise Sagan 【弗朗索瓦丝•萨冈(法国女作家):我的爱曾达到疯狂边缘,那被称之为疯狂的,对我而言才是唯一可感的爱的方式。
】
怎么说呢,大多数美剧都是这样,在一季的结尾怎么硬编也要弄出来点事情,越悬心越好,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所以Criminal Minds也不能免俗,像大家说的,主角都没死,世界真美好。
网上的讨论中曾经从镜头语言,拍摄角度,画面分析,幕后安排,演员档期各种层面分析了谁会死,重点其实在分析过程中的那点痒痒和热火朝天的气氛,其中已经有冷静而理智的人士早早预言主角谁也不会死了。
我很高兴,不能免俗的CM在这一季的开始恢复了正常,不需要噱头,不需要非在角色间搞出点什么感情纠葛(其实有这个趋势,但目前形式还不明朗),只要能够像之前一样抽丝剥茧地分析案情,冷静甚至冷酷地展现人性极端扭曲但又极端合理的存在,我觉得就够了,就足矣让大家继续看下去,也继续想点什么。
但愿编剧们继续保持水平,这部剧是目前我唯一追看的一部了,其他都是养肥再杀,一看5、6集,只有这一部每周都看,成为保留节目。
第四季真的太好看了。
每一集都可以称为经典。
有几集非常感动的,首先是揭开艾米丽青葱岁月的案子,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吸引人,主要是我不太喜欢宗教的案子吧,但是最后的结尾真的很感人。
Jams Joyce: When Gretta remembers the boy she loved when was younger, she says “ I think he died for me.”最后艾米丽站在教堂前,下着雪,一滴鲜血滴落在照片上,回头看那座曾经那个男孩子牵手去的教堂,才发现教堂就和大家后来的命运一样,有种不可超越的悲哀吧,音乐是《My side of story》,我们都会记得那个男孩,带我们走出青春疼痛走向光明的男孩,后来他不见了,但我们和艾米丽一样永远记得他向我们伸出的那双手,我认为这一幕是看到现在剧里最美的画面。
摩天轮那一集也非常感人,罪犯有深度强迫症,从最开始他画的29号,我们都认为他一定是要去杀谁,但最后他在摩天轮上对小男孩说:“你是我的眼睛时候,我做了一些错事,一定不要像我一样。
”最后在摩天轮上死去,我们不鼓吹罪犯,他对一些家庭的伤害是绝对不可以被原谅的,当居多的恶与一点点的善交织而矛盾时候,希望每个人都能冒险的去选择那一点点善良吧。
富家女做杀手那个案子的最后,“你会陪着我吗”,人最渴望也最难逃脱的也只是爱。
(不得不说这女孩简直太美了)病毒那集我真的爱死R宝了(以前是更喜欢Morgan多一点),你会不会和R宝一样愿意为了别人而选择自己去独自面对生死呢?
同性恋那集,父亲对儿子的驱逐,想起《孽子》里无数在小公园里徘徊的孤灵,可悲。
比较可怕的是吉普赛人带着孩子去杀掉女孩子的父母再把女孩子变为童养媳,人的恶到底有多可怕,最后结局在另一个地方这种为了血统的荒唐还在上演,这种恶比病毒更可怕。
养猪场那一集也是可怕,当最聪明的哥哥被最傻的弟弟推下来然后从事实验犯罪的时候,当最傻的弟弟带着愧疚去杀人喂猪时候,当野蛮重返文明时,当一切的罪罚都来自自身情感控制时,而这个故事最可怕的绝不是那将近100双被猪吃剩下的鞋,而是它塑造了一个可憎又可怜的地狱,弟弟的愧疚导致他在无知情况下的屠杀,而哥哥却在有知情况下自认为的伟大实验,其实也不过是一种私念下对亲人憎恨的情感转移,而这,他却到死都没有意识到。
还有孩子杀了自己的弟弟,父母为了保护他,殊不知自己保护的是一个反社会的人,孩子最后的眼神,母亲说自己从来没对孩子说要控制坏脾气,当罪案发生时,父母第一想到的是怎么保护孩子,不惜把警察朋友拉下水。
可怕的孩子,可怕的教育,可怕的家庭。
第十八集我只想说,国产悬疑刑侦剧可以停止抄袭吗!
还抄了这么著名的一集!
最后说个好玩的镜头吧,R宝面对一个崇拜他的罪犯时候,说了一句我可以笑到把Cm看完的话哈哈哈哈哈
这一集属于不那么“连环”的杀手案,甚至杀手本身可能都没有主观的动机及意识,他到最终被撤销豁免权+遣返回国都自以为杀掉或者说驱除的都是物理世界并不存在的“恶魔”。
本集有2个主要案件主人公/死因:matthew:heart attack (victim who has drug abuse history)thomas valentine:dehydration ( victim who has mental illness history & anti-psychotics material in system)这里面出现过2个神父(Priest),其中一个是UnSub另一个是Rossi的旧友,名叫Jimmy,下面区分就一个叫神父,一个叫Jimmy了。
看这一集时,虽然在初期探员前去进行对话访谈取证时,就已经觉得这些受访人员没有几句真话,但是到后面揭开事实的时候,依然是震惊了我,不得不让我想到一个词“网戒中心”或者“特管学校”。
这二者当然还是有区别的,这里列出特性作为对比,但是要注意这二者核心上个人认为有着高度一致性:即监护者或者说至亲虽然都一定程度“饱受痛苦”但高度自恋、缺乏同理心甚至同情心,并在事实层面可以认作是杀害被害人的“帮凶”。
本案:直接加害者是神父+脱离了审核/监管体系的宗教驱魔仪式,受害人没有收到过激的身体虐待或残害,但身体被绑没有反抗能力,死因为长达数天的行动禁锢加经文折磨(可以视作洗脑)引发的其他病发或脱水渴死;中心里被残害或被致死的孩子们(具体搜相关新闻,国内最有名即豫章书院,美国最有名是 Mace-Kingsley Ranch School):直接加害者是学校教官+_____的默许(不可描述)即社会大环境对家庭权利的远古/古典式纵容。
二者共通点无疑就是受害人的监护者,大多数是双亲,至少也是亲人拥有相对极端且脱离当代认知体系的宗教信仰或固有观点,后面会提到。
第一起案件家庭访谈,母:他是心脏病自然死亡的, 父:你们来可能是缉毒的缘故。
调查员:我们只是考虑这是谋杀案的可能性,妻逃避的眼神:那岂不是说我们?
父:我们希望可以改变(其实是控制)他的生活方式, 我们回来才看见他已经成尸(经历谎言,否认对“驱魔式”的参与)母:儿子的灵魂已经不是他了,他被魔鬼灵魂替换了(附身)父:看见所爱之人毒瘾发作,让人难受 (事实上指对父母的伤害,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感受)...又一段质询后...父母:听到Prentiss名字立即如临大敌(后面二次访谈会提及,仿佛他们心中这位探员的曾经灵魂就是恶魔的代名词)这就相对于一个家庭把“网瘾”的孩子送去“戒除”,然而意外地结果出现——娃死了,第一肯定不会考虑自己“参与”这起谋杀案的可能性,要么是他“自然而然”就死了比如自杀,或者就是外部那个机构的全责,自己并未参与其中(忽视是自己亲自押送过去这一行为的执行人的事实)。
二亲可能在知道死讯之前,对孩子唯一的想法是回来之后就是孩子变得更“乖巧”“听话”(实际上就是唯命是从,按既定生活方式去执行)他们曾经因孩子产生的负面情绪,并非来自于:“他不开心所以我也感到不开心,我没有做好或者没有提供好的环境让他开心,他行为不端所以我感到父母失格,我没有做好榜样或者没有在合适的时机提供建议。
”这样的真爱,而是把自己感受的“秩序的顺畅”、“不适感排遣”当做了所谓的爱,即尊重我的地位,对我的要求进行尊崇甚至盲从,才是我孩子“灵魂”的本质,如果这一本质出现了“偏离”甚至“背叛”那么送去网戒(网瘾只是一个谬误归因,可能替换成其他任何他们觉得不好的因素),就是最佳的选择,但凡是让二亲产生了不适感或背叛感的行为,都是孩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孩子”的铁证。
第二起案件家庭访谈:Thomas之妻一开始,否认自己在“驱魔式”旁观或参与,说自己带孩子外出了几周,回来时才看到夫被“医生”照料,已经好几天。
但是她( 第一在意人 )的关注点依旧在“Cursing God”的那个恶魔且本体的“soul”已经得到了永恒的宁静(死亡带来的)。
同样,假如有轻度抑郁或躁郁的孩子会被送去中心,家长也极有可能是抱着对教管机构或教官的“医生幻想”,事实上这些所谓照顾,只是奴役甚至是恐吓与折磨,往往它们还不仅限于精神上也会追加于肉体上,比如美国的 Ranch School 就有强迫男性不服从着在肮脏马厩里做俯卧撑等体罚,韩国一些驯管方式包含关小黑屋甚至对女性的性侵(参考韩国电影《熔炉》等)。
这些受害者处于绝对的弱势,他们没有得到亲人的关爱,就更不可能受到来自这个社会最恶一面的机构的正常对待更别提关爱了(这些机构往往都有着正规的手续和执照,公司一般的制度化运营,至少在声明上是完全合法合规的)。
而在对第一在意人的汇报则是,要么soul已经得到了净化(回来确实是一个顺从的状态了)要么已经得到了永恒的宁静(死亡的沉寂)。
【Rossi:】毒瘾/精分发作,常被宗教人士看做是被魔鬼魂穿了【Morgan:】没有什么比圣经这样的宗教能解释一种异常的现象了。
【Jimmy:】如宗教观点所认为那般,有神必有魔,人做出“坏”的事是因为魔进入了心中指引了这具身体干的。
一年中就我所知有大约400500起驱魔式。
宗教能如此广泛传播且被信服,正由于其大量的模糊性,而模糊性就是万物都可以套进去进行解释的核心,尤其是不常发生的、偏向极端的个例,大众要么没有精力去理解(日常生活已经够累了,谁愿意去听学术的、科学方法的解释呢),要么没有能力去理解(专业词汇,统计数据,最难的是科学的循证性)第三起案件家庭访谈,妻子措辞已经不再直呼其名,即坚信自己深爱的人“灵魂”早已逝去,所以她坚信驱魔是有效的,因为在驱魔式那晚,同躯体一起消亡的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即恶魔的灵魂)。
【Rossi】信不信是否有谁在布施驱魔式 (擅自地、即在Jimmy眼中脱离官方背景的驱魔式) 并不重要,是魔鬼魂穿还是精神病发,还是驱魔式?
这也不重要。
这些都不是追查的对象,人已经死掉了才是重要的,只有死掉的受害者是我们调查的根本理由。
【Reid&Prentiss】the priest have a psychotic break and he may be under the delusion that he's working for God to make those exorcism. REID点出了这一连串案件本身就是神父本身也发生了精神错乱的崩溃所致的,假如他没有发生这次“转变”,或许并不会把西班牙发生的悲伤之事归因成世间正在有流窜的“恶魔”在不同年轻人的躯体内作乱,或许也不会在脱离教廷准许的情况下违规进行“驱魔式”的布施。
【priest】他们饱受着魔鬼魂穿的折磨,虽然肉体还没临近消亡,但是灵魂已如此痛苦,所以需要将这具“虚假的躯体”带离人间,让被附身控制的原灵魂获得永恒于天堂,最重要的是他家人可以获得宁静(不再被烦扰)。
他只是说自己有驱魔式的能力,并非“主动寻找”恶魔【显然是撒谎,实际剧中不断出现片段暗示他有烧掉他们照片作为潜在行动目标】。
他们的肉体死亡了,是恶魔在“与我斗争”之时的反抗,它占据着身体后就自然地用它最后的力量杀死了“这具身体”,所以不是我杀的。
同样信众们来教堂祷告忏悔也是在和一个不那么强烈的“恶魔”进行拉锯式斗争。
这里实际上是再次印证受害人生前的那个“物理存在”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被害人们才是被背弃的对象——他们自己是谁早就无关紧要,关键是周围人怎样看待他们。
如果名字都已经失去了,那么在此之前他们可能“灵魂”也早就失去了吧。
正如网戒学校们的对外宣传,以一种非常默契的方式和部分监护人的内心一直所想达成了共识:孩子叛逆并不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而是所谓的X瘾之类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机构有专门的方法应对处理,把他们从体内“驱除”,驱除完毕后,孩子们就会恢复如初了。
这其实是一种完美但是危险的逻辑闭环,即如果孩子们好了,我是对的,因为这可以印证我孩子“灵魂本体”确实是没问题的,治好了是因为那个导致之前问题的“东西”在中心的有效手段下被排除干净了,如果孩子拼死抵抗,那么我依然是对的,因为这同样印证了我“灵魂本体”也是没问题的,只不过是在和这个不良的“东西”对抗中输掉了,这是我和孩子齐心协力共同抵抗之后的失败,但是我可以告慰自己,虽然身体失败了,但是灵魂得到了胜利,获得了永恒(实际上这种感受是来源自己不用再受这糟心孩子的气了的解脱感)第一起案件的回访:父:(心甘情愿地)我坚信这样的行为不算谋杀,因为没有肢体接触过马修(呵呵,可不是嘛,只是只预先进行了身体拘束,然后用经文攻击“灵魂”?
)。
双亲都在场并眼睁睁看着慢慢死去,能做到这一点仅仅因为已经是这里的"它"而不是他们从小认知中的那个“他”了。
【Prentiss】神父对这对父母进行了思想干涉,但是实际上很有可能父母预先早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
从他们和【Rossi】对话可以发现,这妥妥的narcissism,如此坚信着——来源于自我/家庭的都是好的,那么坏的一定是来源于外部。
母:Matthew是魔鬼精神的媒介,如果和他敞开心扉来谈,那么自己也有被魔鬼魂穿的风险(自我中心,怕自己也疯掉)。
母:Matthew在遇到探员你之前从未思想混乱过,潜台词所以是你激发了魔鬼魂穿他的肉体,或者本身就是你身体里的魔鬼通过媒介效应(conduit)转移到了我儿子体内【惊人的逻辑闭环】换算到“戒网瘾”逻辑,那就是——我们家庭的教育肯定是没问题的,所有的问题根源都只可能来自于外界的“诱惑”,“扭曲”。
而不妙的是中心们的招生简介也是这么说的,这种二元论的一致性,严格来说并不像很多网友喜欢说的洗脑,甚至都算不上“思想干涉”,仅仅是一种犹如铆栓结构的契合罢了。
当它走向极端的时候,甚至脱离家长和机构的外部对孩子精神的慰藉和治愈,都会被这种二元论排斥,即既然家庭和中心代表绝对的正确/善,那么所有对抗之、疑议之的都必然是绝对的错误/恶。
用Morgan的观点作结“I believe there are evil acts, but those are choices -- brain chemistry.”人并不存在什么预装的善/恶灵魂,恶行作祟一切都是人自己选择的,而这个选择的本质是脑内化学和脑内电信号的结果。
这也是我自己的观点,认知到脑内化学(虽然现在学术研究只能解释其中一部分)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才能运用更合理的方式去应对之,比如服用药物应对精神疾病,正规戒除手段应对管制药物滥用,还有脑瘤,就更简单了,能保守控制就去控制,不能就作临终关怀了(好像脑瘤有相当一部分无法用手术摘除,因为风险过高)。
有些人 有些事 就是这样 影响了一生。
看得我有点压抑了,变态啊……也许离我们不太近,但是放大了人类的悲惨和欲望,能让我们更勇敢而清晰地认识自己。
心理学,行为学,犯罪学。
沉默的羔羊,Fight Club,穆赫兰道,美剧Lie to me,韩剧魔王。
人最终都是需要自救的。
记得第四季19集末 Garcia说的 你们这些人 偏要刨根问底 挖出每个人毛骨悚然的一面 我能理解 为了抓到罪犯嘛可我更想看到人们的善良the good in people 只想看到人们的善良 如果让我去研究人们的想法 拼命找出人们的悲惨经历 以及之后做出的种种可悲行径 严重影响到我大笑姑婆的本性。
看到这里 哈哈一下。
Oh……我觉得看完这一季 我该晒晒太阳去了以及,孩子是要用 爱 养的。
童年不幸 那种不可自抑的力量 不可自抑 挥之不去吧。
开始喜欢Emily了,真是个好姑娘~JJ产假来替差的Tod真是个恼火的女人!为什么JJ喜欢Will那个衰相男哇,泪~
e01-05,20,22 感觉就是套路
喜欢到看完cm其他犯罪相关的剧都看不进了
这么好看的电视剧,为啥我跟别人推荐别人都不甩我的T T
nothin 2 tel
越看越觉得JJ美,R帅萌
开始走形式化了,决定弃剧
有几个案子有点无趣,因为想看人物故事线的发展还是看下来了。
女性角色好像……
这一季不对胃口
前15集很不错,后半部分就...
还行吧 越来越没劲了 为啥分这么高啊 这推理并没有啥逻辑啊……
最近几集看的直掉泪 唉 这剧追的真不容易
继续刷…真是有千奇百怪的杀人方法、理由、变态…
这季果然精彩!案子比之前精彩很多,不要虐我的hotch啊!!!。2010.9.28
Aaron-喜欢,JJ-干练、漂亮
伟大
。。。
真的受不了rossi了 看不出来他哪里厉害 all he does is shouting at everyone
大学日常下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