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喜姐姐十年前就这么有魅力,青涩的脸庞演绎着这么有故事的人物。
结合十年前电影形式,这类恐怖悬疑片还是有看头的,你以为的她真的是她吗?
悲惨的人生为了寻求幸福,抢了他人的身份去生活。
可能女主这辈子最大幸福就是遇到一个真的爱她的男主吧。
可是相遇不逢时,短暂的幸福被身份的暴露而打破。
她就像美丽的孔雀蝶,轻盈易碎,面对恐惧就会张大翅膀,用美丽的双眼去凝视对方。
劈柴喂马说大家好,工作一天了急需要一篇冰镇的文章解解乏,那我们就开始喽!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部韩国电影 《火车》人性是经不起试探的,也是最容易被扭曲的。
一个善良温顺的女人有着可怕而疯狂的过去,居然并不矛盾。
去拥抱和释怀这样一个人的过去,看起来也并不疯狂。
重点是我们还要从“她”的身上学习如何做女人
男主角(文浩)是个典型的高富帅,他是一名兽医,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宠物医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位经常在宠物医院门口看小狗狗的女士(善瑛)。
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一条简单的红色连衣裙,一双暗红色的高跟鞋,她就是有一种让男人想去接近,想去保护的冲动。
也许是那天的阳光太耀眼,衬托的她格外优雅迷人,帅气的文浩对善瑛一见钟情,坠入爱河。。。。
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们相约一起去男主家里见父母。
没想到,善瑛就在这一天接了一个神秘电话后消失在雨中。
是彻底的人间蒸发!
文浩发了疯的到处找她,去她工作的单位,去找她的同事。。。。。。
甚至不惜去求自己因为贪污而被警局停职的哥哥随着调查的深入,善瑛的真实面目,一点一点的展示在他的面前,她曾经结过婚,生过一个孩子(夭折了),被追债的人抓去做过小姐,她杀死一个独居女孩,并以她的身份生活。。。。
这个电影最大的看点是男主感情的转变。
也是导演的精妙之处。
起初文浩,发现善瑛消失了以后是担心和疑虑。
下着大雨,伞也顾不上打,四处慌张的寻找女主,像是个孩子刚刚走失的父亲。
当发现善瑛是故意人间蒸发以后,他是失控而愤怒。
只想找到她跟她对质。
他男子里只有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她要这么对自己。。。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知道了善瑛过去的种种悲惨经历,是生活的无奈让她早早嫁人,是父亲的债务,让她沦落红尘。
他开始担心她,想要找到她保护她。
压垮文浩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当得知女主是个杀人犯,生活的艰难最终把她变成了一个魔鬼。
善瑛已入无间,注定无法涅槃重生。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仍然轻而易举的赢走了他的心。
文浩回忆起和善瑛相处的点滴,这个女人总是很温柔,总是缺乏安全感,她们在午后一起窝在沙发上,善瑛说自己一种飞蛾,翅膀上有眼睛,遇到危险就是亮出来,威慑敌人。。。。。。
善瑛就是那只无助的飞蛾,身世浮沉,雨打萍。
她是个不相信爱情的女人,但是她却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幸福。
当文浩最后在车站抢先警察找到女主,大声质问她还算是个人吗?
女主说“我不是人,我是垃圾,可是没有人愿意站在我这边,都是我做的,我。。。。
我只是想变得幸福,以为会变得幸福,文浩,对不起,我,我错了,对不起,请你放我走吧。
”男主让她走,告诫她不要回头,也不要再杀人了。
说实话,善瑛就是那种让人一眼难忘的女人,长长的头发紧贴着稀薄的嘴唇,怎么有人美的如此波澜不惊。
她身材修长,瓜子脸,眼睛又细又长,善瑛最后一次出场还是穿了那件当初遇见文浩时穿的那条红色细白条纹裙子,酒红色的高跟鞋,头发随意披散着,脸上甚至有一点浮粉,但是她却很美。
现在人们喜欢用年龄来界定一个女人的美,年轻是评论你是否美貌的基础,但现实却是,那些有故事,有自己想法,甚至有点自私的“老女人”更容易走进男人的心里。。。。
法国女人四十一朵花,十几岁的年纪是萝莉,二十几岁是青春,三十几岁是少妇,年过四十的女人,经历的多了,对于感情,婚姻,爱情,甚至自己都有更加清楚的定位和认识。
她们不会随便否定自己,因为她们知道接受现在的自己就是最美的自己。
她们不会哭着让男人买房买车,因为她们明白,活的快意比这些重要多了,往往两个人能够融洽相处,外在的条件往往都不会差。
反而一味的追求外在的物质条件,让男人望而却步。
当然上述论点,中国男人除外,中国女人靠边。
大家都忙着生二胎,哪有时间停下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女人或者男人?
善瑛的扮演者是金敏喜,韩国电影界数一数二的绝对大女主。
在艳艳贱货横行的韩国娱乐圈,她这张电影脸,总是独树一帜。
你可能觉得她不漂亮,但是且让我罗列一下她的前任男友们,你们在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不如人家。
男友一:赵寅成是的,就是那个腿长两米,让无数迷妹为之疯狂的欧巴。
还记得《那年秋天风在吹》吗?
那个把长款风衣穿成时尚宝典的欧巴,请收下我的膝盖。
我愿意做你风衣上的一粒纽扣。
男友二:李政宰是的,《新世界》里那个卧底警察,吃了防腐剂的男神,谜一样的男人。
万千少女的梦想。
还有那个羞耻的《下女》,优雅的弹着钢琴的渣男。
但是,并不妨碍他是韩国影坛神一样的存在。
可以了,作为一个女人,这辈子可以睡到这两位男神,死而无憾。
请把她看的书都看一遍,模仿她的衣着和表情,但是你不可能成为她。
因为面对镜头,你在背台词,人家在演绎自己。
愿我们都活成精,爱哭的女人和撒娇的女人有没有好命我不知道,但是能够睡遍男神的女人是真的好命。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你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你是否依然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幸福。。。。。
关注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4.5🌟推荐#火车典型韩国电影风格犯罪悬疑片,低沉、细腻、超现实,从来都是给最悲惨现实的结局。
男主那一份真爱与疼惜也许是很多深处黑暗中人看见的美好希望甚至是寄托,不然如何治愈和熬过那些悲惨与伤痛。
可惜,后来的爱从来不能弥补过去的痛苦,而男主也从未认识过真正的她。
女主两段极其细腻的演绎,一段是第一段杀人之后,在血坡里颤抖,擦拭、跌倒,第二段是最后奔跑时候看见被杀害人之后的震惊、决绝、奔溃。
蝴蝶和火车都有其寓意,化茧成蝶的女主,通过剥夺别人的生命和身份试图摆脱自我命运的厄运,以暴制暴。
地狱烈火之车,必将带走世间做恶之人。
当一个人被生活的恶魔激发出生存的本能,何来之善恶?
以残暴开始的人生必将以残暴结束,打破轮回的光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要有多强大,才能改写这结局。
雨天,公路上,车内的女子脸色凝重若有所思,但转眼便被对即将到来的婚姻的憧憬所取代,开始和未婚夫讨论起买的礼物能否让婆婆满意。
幸福,似乎终于触手可及。
高速路服务区,文浩下车去买咖啡,善瑛目送未婚夫的背影,满脸笑意,电话响起,梦,终究会醒......带着咖啡回来的文浩,看到仍发动着的空车,伞还在车内,善瑛已不知去向。
报警,警察敷衍的态度让文浩愤怒。
回到家中,已是空屋一间,事情已经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寻找过程中发现的只是越来越多的疑问,甚至连未婚妻的名字都是假的,病急乱投医,只得求助于自己当过警察的大哥,大哥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但应该说是一拍即合。
大哥在因受贿被开除后,一直无所事事,曾经的重案组干探,沦落到去做保安还要找人担保的境地,人生陷入困境,找不到方向。
弟弟的请求给了他一个意义,有人需要他,而且需要他做最擅长的事,哪怕只是暂时。
跟随蛛丝马迹一路寻访,从被窃取身份的姜善瑛找到了未婚妻的真名车琼善,她有过一段婚姻,短暂的结束,有过一个孩子,幼年夭折,从前夫和朋友的口中也知道了她不堪回首的往事。
大哥对未婚妻的杀人怀疑也在这里解开,文浩如释重负。
但已不堪继续,在即将准备放弃时,一直联络不上的善瑛好友李贤淑却打来电话。
命运似乎终究不肯放过这对恋人,从贤淑口中得到的线索又将琼善推到了杀人嫌疑中,并在发现善瑛尸体后得到确认。
文浩无意中发现了未婚妻的第二个目标,独自前往龙山车站,期待已久的相遇,在琼善毫无隐瞒的承认杀人后,得到的是一连串的责骂和一个深深的拥抱。
‘走吧,我不会再找你,但做回你自己,千万不要被抓’文浩转身离去,琼善没有回答。
大哥赶到,将琼善追到楼顶,文浩发现警察也立即回头寻找未婚妻,再无去路,大哥不断叫琼善停下,琼善全无反应,直到站到天台围栏上,听到有人在喊善瑛的名字,才回头看到文浩拼命赶来,嘴角微微扬起,一滴泪落下,对,我叫善瑛,一生中仅有的短暂幸福,与文浩有关的一切,都属于善瑛,因此,不要做回原来的自己,宁愿作为善瑛离去。
文浩迟一步赶到,只看到善瑛坠落在铁轨上的身体,片刻僵直,便欲追随善瑛而去,被大哥及同僚奋力拦下,但片尾倾斜的镜头已经表明文浩的世界就此崩塌。
边永驻的《火车》改编自日本国民小说家宫部美雪的畅销小说《火车》。
宫部美雪通过小说反映日本信贷系统对于国民的危害 类似于目前大学生裸贷最后无力偿还而自杀、卖淫的社会问题这部电影梅米认为最大的看点是金敏喜((获得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和第37届韩国青龙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女主角))的表演电影中一个场景金敏喜杀人之后,摘下手上戴着的粉色皮胶手套,对着自己的脸左右煽打时的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把杀人后的愧疚感、恐惧感和不得不杀人的坚定感表演到了极致电影结束时,男主找到女主,两人相遇于人来人往电梯口,金敏喜把内心的羞愧、不安、甚至还有深深的委屈感,通过手的动作,表情和嘴唇动作演的非常到位。
类似戛纳影后全度妍在《密阳》电影中自杀后却又后悔,跑到大街上疯狂的寻求帮助时的表演。
也类似于戛纳影后《卡罗尔》的女主角Rooney mara在电影结尾时,从餐厅一头走向卡特布兰切特时眼色的变化,嘴角的浮动程度,面部表情的递进。
《火车》女主金敏喜透过非常细致的表演,把人性的复杂演绎到了极致,是电影最大的看点。
JS有首不是很火热,但是我却认为很好听的歌,叫做《蝴蝶》,其中有句歌词是这样的:经过多少年,翻阅无数的脸,一切就像是一瞬间,走过多少遍,我深收起滴点,才发现爱的多疲倦。
蝴蝶这种生物,美好在蜕变,而它或许,永远,都不能自由的飞。
这是现实。
女主角很想养蝴蝶,因为她看到了改变,看到它们可以从虫子转变成另一种面目获得美丽的翅膀和在阳光下蹁跹的资格。
她以为那样它们就可以幸福,她很羡慕。
于是她杀人,用另一个人的身份换取获得幸福的资格。
一切看起来很完美。
没有人问过丑陋的蝴蝶幼虫,你是不是愿意成为这种可怕的软绵的生物,但是好在他们天生就拥有了改变的权利,但是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纸永远包不住火,最后真相曝晒在阳光下,她也因此从高楼坠落,跌碎了蝴蝶的翅膀。
这就是人生,没有人天生愿意降生在一个高利贷成山的家庭,没有人天生愿意成为父亲债务的牺牲品,没有人天生愿意去靠贩卖身体还债,生下不知父亲姓名的孩子,没有人天生愿意孩子夭折,最后靠一路躲避来获得生存的资格,是的,没有人,但是,人生是无力的既定命题,女主角由最初的良善,到懦弱,到被欺凌,到无助的崩溃,到挣扎,到冷下心来杀人,到隐瞒所有过往试图幸福,折射的是这个社会的冷漠。
是的,冷漠。
若人间已经生满地狱之火,死和生,又有怎样的间隔?
男主角的爱情固然令人感动,至少在最后一刻,他表现出的悲痛看起来是真实的。
但是我忍不住会想,女主角的第一个老公,未必就是不爱女主角的,在她最危难的时刻,伸手相助,其实是需要勇气的,但是他最终还是败给了高利贷如同碾过人生般的蹂躏刺破。
如果男主角一开始就知道女主角的全部,他是否敢要娶这样的一个女人?
他是否可以有勇气开始这样的一场爱恋,答案,是经不起推敲的。
所以我虽然不赞同女主角的做法,但是我完全能理解她做出隐瞒的初衷,这个世界的深寒她独自赤脚走过,所以,她趋近于温暖的事物,却再也无法信任任何人。
她活着,但是她已经死了。
在她的心里,不过是想要不被打扰的好好的生活。
但是这一切,早在她最初的人生阶段,就变成了遥远的海市蜃楼,她渴望,却了解,那不过是幻象。
她永远都不能拥有。
虽然,那不过是,那么简单的一个要求,甚至是很多人不曾珍惜过的,于她,却变成奢望。
电影的结局,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狗血的上演大团圆。
男主角拯救不了她的跌落,因为,他从来不曾真正的遇见过,那个他自以为深爱的女人。
而她也只能选择这样的结束。
人间早已经是地狱。
她走了这么久,也许不过是为了短暂的,片刻的幸福。
她从来不曾后悔过,至少,她血腥的人生,遇见过,那么温暖的催眠歌。
这个售楼部经理在片中的一句话,几乎把整部电影的精髓全部概括了……女主因为父亲的高利贷,其母被用白粉逼死,其被投入到火坑里熬了一年多才逃出来,其第一任老公也几乎家破人亡(老公母亲受惊吓过度死亡)尔后,女主再在失去亲生骨肉的那天,在绝望中看着照片里的样板房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在她梦想中的幸福生活中,只能有她一个人,也预示着她已准备割裂自己的真实身份,想要寻求新的姓名重新开始(爱她的马山姐姐问女主,她能不能到样板房的大房子里看看她,女主拒绝了,当时的她已经对自己的真实绝望了)当女主费尽心思接近并分尸姜的时候,她其实并没有获得安全感,因为姜的梦魇还有对未知的恐惧一直在袭扰着她,每夜的噩梦、努力不和任何人成为朋友在一个熙熙攘攘的城市里,她生生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偶遇男主,也许是她这辈子最美的时光吧,一个兽医院长,长相也不错,收入也算中产,家庭条件都在水平线上,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很爱她,爱到极致。
但在男主的店里,女主就已经下意识给自己找新的替身了,不管她愿不愿意,潜意识里总在支配她的行动,这也就让她为什么能恐惧自己第一个替身(姜)被曝光后,可以立刻逃回出租屋,收拾完行李擦掉指纹,直接消失,并快速找到替身二!
没有经历过爱情,把这段恋情当作人生最美的男主,在电梯口问女主爱不爱他的时候,女主回答不爱,但眼泪已经出卖了自己,不过这些不重要了,因为只要是个生物,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总会有感情这种奢侈品出现的,但不管这些感情多浓烈,潜意识里的另一个人格都会直接摒弃掉,因为,她的另一个她,要“幸福的活着”!!
悲?
惨?
这又怎么是一两个词、一两句话能说的明白的呢……
先看了电影的《火车》,彼时惊为天人。
最近看了小说原版。
万万没想到,二者除了故事框架——即一个女子的神秘失踪,竟然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看电影之前电影梗概写着:由一个女子的神秘失踪,引出引人深思的社会信用消费问题。
看完电影时感觉这个梗概与电影内容几乎对不上。
电影拍了什么?
电影扎扎实实的讲好了一个悬疑故事,男女主正面出现开启剧情,女主失踪之后,男主的舅舅协助寻人帮助推进剧情。
影片抽丝剥茧探寻究竟谁是这个消失的女人,为什么要冒用别人的身份,怎么做到的,最后揭露真相。
从开场到结束每一场戏都牢牢吸引住观众,直到最后女主的身份真相大白,动机和过去一切揭露,高潮戏份,相遇、对峙、结局,电影元素一切具备。
因为电影的一板一眼的悬疑特质,我想当然的以为读原版小说和看电影会是相差无几的体验,毕竟精彩的电影脱胎于精彩的剧本,精彩的剧本脱胎与精彩的小说,这个顺序是无可厚非的。
小说版《火车》却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失踪女子至始至终未在书中露面,而是由旁人进行描述,“男主”——失踪女子的未婚夫只是开启调查的一个引子,完全算不上是男主角。
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描述被顶替的女子,而不是顶替人的“女主”,借由律师之口来深探讨破产、债券危机、消费信用危机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而这一部分在电影之中只是轻描淡写的作为消失女子的背景身份带过。
对比二者,导演的取舍功力,把一个特别的带着说教意味且只适合在书本中徐徐道来的慢节奏故事大刀阔斧进行改编,直到其脱胎而成为一部精准拿捏的悬疑电影,对调整个故事中主配角的位置,把书中始终神秘的女一号作为真正的角色贯穿电影的始末,把在书中打个酱油的未婚夫重塑位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主引领整个调查的进行,让观众被男主女主的遭遇紧紧抓住注意力直到电影结局。
想象一下如果对调了观看的顺序,先看的小说,后看的电影。
我是否还能以同样平等的态度欣赏二者?
大部分的情况会是这样的,一旦先有小说,小说的书迷就有了先入为主的态度,再看到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电影,开始时是摸不着头脑的疑惑,之后是以小说为标准批评电影中做出的改变,甚至最后摇头大呼上当,埋怨导演根本未掌握原版故事的精髓。
可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按照书本一板一眼拍出来,搬上荧幕是否还有意义。
若不将书中的内容进行甄选,重新找到侧重点,甚至换掉角色的比重,拍出来的电影,是否仍能成为一部好电影?
虽然最后我仍有一个疑问,是否有可能拍出一部像小说一般侧重说教反映社会问题,却仍然好看成功的《火车》电影?
没有看过原著,完全是一不留神看到了主演是李善均,因之前看过他的多部电影电视都觉得很不错,遂决定一看。
初秋的深夜看罢感觉意犹未尽,女主角的身世令人唏嘘,她的手段虽然分外残忍,却无法让人单纯的恨她,就像李善均一样,一遍遍的宁愿自欺欺人告诉自己未婚妻不是这样令人发指的恶魔,想要努力相信她,维护她,站在她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她想。
其实女主出场不多,台词也不多,基本是靠李善均和老表警察对她的从旁调查才建立起她的形象。
却就是这样用旁观的角度来逐渐勾勒出这个女人的一切,才令人不断的随着对她更深入的了解而无限唏嘘感慨,既爱又恨。
她无疑是爱着李善均的,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渴求不到的幸福就这样突如其来的降临,她不是不想做个幸福的小女人,只因习惯了宿命般的奔跑躲藏,于她而言,幸福感越浓反而越使她缺失安全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极大刺激到她无比脆弱的神经。
在被债主逼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终于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
她所追求的幸福,不是寻常人要的有个相爱的人陪伴一生,她所要的幸福,不过就是远远躲在世人看不见的角落,安静了度一生。
这幸福,从来就不曾出现在明媚的阳光下,永远都在那看不见的黑暗尽头。
她要追寻她的幸福,也便义无反顾的踏上奔往黑暗的不归路。
这本不是她的错,却害了另一个同样可怜的女孩。
最后她摇头表示不曾爱过李善均,那绝对是谎言。
真实的自己已彻底暴露在最心爱的男人面前,唯一能挽回一点自尊的也只有如此而已。
那时她内心的凄凉彷徨,想必已走到绝望尽头。
剧情节奏跌宕起伏,悬念迭起,故事随着对女主身世的逐步了解而层层推进,我觉得挺好看的,不知为何评分不高。
老表警察也演得很好,犯过错的落魄警察,即便在不得不寄人篱下的时候,眼里始终有着重当警察的渴望。
他对警察这份职业是真的热爱,查案办事效率干净利落,技术一流,且表情始终宠辱不惊,确实是非常称职的警察。
一直都挺喜欢李善均(发现自己还真是大叔控,喜欢的都是大叔级人物,汗……),喜欢他《咖啡王子一号店》里干净明亮的笑容,《Pasta》里的暴躁,《我们的社区》里的聪敏睿智,这次演的宠物店主,对突然失踪的未婚妻从万分担心到发现一切都是假的时的不可置信,到自欺欺人,最后不得不承认现状接受现实的痛苦,他把一个深爱着自己女人的普通男人的心理变化演绎得很到位,仍然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不过,山外青山楼外楼,李善均表现很棒,但这次感觉却是戏份不多的金敏喜超越了他。
长得不美,话语不多,却在不多的出场里,让我看到一个原本怯怯的弱不禁风的女孩如何经历了艰难痛苦的心理历程后逐渐蜕变成杀人恶魔。
杀人时她是害怕的,清理现场时更是难以自抑的呕吐,满身血污但仍然义无反顾。
自尽时分明看到眼里再也没了如小鹿般的仓皇无助,变得平静而满足。
那一瞬间,她也许真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一个人安静的躲藏在世人看不见的角落。
真是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据说《火车》的原著小说写的更好,因这部电影我倒更有兴趣去看看小说。
只不知取名为火车是何意,是说借着火车载着你驶向遥远的黑暗尽头?
也许书中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原著写得非常好,结合日本的环境,改编成过电视剧,女主一直是面目模糊,由其他人口中旁述,不过重要的一条,“美丽”,是那种美丽到男子需要下决心跟她结婚的那种,男主家里有点地位,自己大公司供职。
所以选个漂亮模特佐佐希木,出镜应该不足十分钟,漂亮是漂亮。
电影版本里这点弱了些,似乎是为了贴合她不断改换身份,将自己变成她人,抹掉自己过去的那种变色龙特质。
演得最好的是刑警表哥(赵成夏 饰 ),原著中是个沉默内敛的男人,不多话,很慎密。
这里略略改了,形象上略有出入:个子不高、敦实,脸上有晒斑,老婆离开了自己带着儿子有点混混沌沌过活,话很多脾气火爆,但一旦进入查案那种精明老练就出来,貌似已经被开出重案组核心,但他拿了组长的名片直接就去到女主工作的公司找下面人了解情况。
在案子了解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劝他的表弟,对于杀人犯的内心是无法了解的,劝他不要痴情地继续追索下去。
两人坐在一辆车里,对着外面茫茫夜色,灯映在河流上显得非常凄惶黯淡,他说,人有时嘴里吐出的气味像屎,真希望抹掉从前,重新开始。
说的是自己,一个人到中年失败的男人,也是说的表弟和他失踪的未婚妻。
(我想起他居然是《成均馆绯闻》里的王的扮演者,古装端正大气得多。
演技是真的挺不错的,比起一激动就瞪眼、流泪、全身抖的李善均。
)越往下,这个女人的过去就一点点暴露出来,对于刑警痴情的表弟就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原来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个突然在高速路上失踪的未婚妻到底是谁。
名字、身份、婚否,所有的社会关系、私人关系,他完全不知道,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发了喜帖。
“她”没有财产,倒是继承了高利贷,第一次的婚姻因此受到高利贷集团严重骚扰,丈夫的生意也做不成,夫妻关系破裂;不仅有婚姻,还有一个孩子,托给朋友照看,后来还死了,她也因此轻微精神失常;经历这么多,她找了一个同样带有“外来者”色彩的女性为朋友,最后杀人,取而代之,以这样的身份去到保险公司,窃取身份资料。
(这个人有过父母但都死了,孤儿院长大,母亲是冬夜从比较陡的台阶上摔下来跌死的,到后面才渐渐揭开这个缺口,“她”的这个身份都是偷来的。
)没有亲近的朋友,同学关系也相对疏淡,这样也即便消失也不会引起注意,那是因为她的人生一直在被追逐的路途中,随时有被识破的危险。
原著里对她的居所写得详细,狭窄而干净,别人不会来,她也不会主动去拜访他人,这样的居所代表她的内心,虽然井然有序不会有过多的栈恋,随时就可以离开。
直到遇到一个觉得可以托付的对象,影片中一再出现他们安静地躺在床上的影像,也许是说明,她已经累了,不必再隐藏,需要安定下来。
原著中的她的男人其实都没有电影里那么深情,那种韩式的大悲大恸感性色彩太强了,现实中对这样一个女子多少要问一问,盘查了解一下。
我记得原著里第一个男人表现得非常平静理性,觉得她的存在是一种麻烦,离开后,解脱了,困扰中止,继续过下去,宫部美幸的笔触写来,有种间离的冷漠,但你又不得不承认,感情这东西就是这样,现实严酷些逼一逼,人就瑟缩了。
所谓的强烈的至死不悔的爱是没有的,都是在各自的交往圈里得到一个自己认为不错的对象,而一旦外力破坏,这关系就很脆弱。
能这样怡然自得继续活下去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样的面目,到了影片最后一刻慢慢揭开,她蜕下脚上的皮鞋亡命地奔跑,直到被自己的未婚夫抱住,这个痴情的男人只是问她爱没爱过自己。
她对前事一点不否认,承认自己不是人,是垃圾,以为能隐瞒改变,“就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但过去的阴影依旧如影随行,原著里的高利贷集团可以把她的母亲和她送进火坑,还有其他手段控制还债,搭上的是一辈子,所以也难怪她不惜一切铤而走险,没有经历过的大概不知道活着其实与死并无分别,是麻木地承受旧罪——与其如此,还不如搏一把逃出去获得新生。
不过到最终,也还是一样,所谓的幸福生活,微小的愿望都成空。
最后逼至绝境,女主在高楼堕下那个镜头太多电影用过,《东方不败》《卧虎藏龙》《大追捕》。
金敏喜演的女主戏份太少,不过不失,唯一缺点是不美,能引起一个兽医院长痴情地不问来历坚定地爱她的程度,怎么说也要外貌上过得去。
也许是老了,除了眼睛比较媚,脸真是一般得很。
李善均的痴情男过火了,突然就咆哮,眼里迸泪,从头到尾都让人非常不适应。
尤其是和冷静自持的赵成夏在一起,演的痕迹太明显。
韩国的悬疑片现在是越拍越好了、想看看原著了、
比较聪明的是,算是最后改变了火车的意象,也算是印象深刻,但比较令人失望的是,电影完全抛弃了对社会经济的失控发展的批判,直接变成了一个女子的案件。电影拍的几乎都是小说没有的内容,虽然没有,但是算是另一种视角,会看见在小说的描写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可能,但是电影也在这个方式上出轨,所以最后这样的爱情,最后男女主角见面,其实算是破坏掉了原著的本意。
你知道我有多愛你嗎 我只是想幸福起來 我以為可以。寂寞如斯。其實你不找她說不定可以以別人的身分繼續活著 如果沒有遇上你 決定孜然一身的她不會冒險結婚 你不追她也不會跳 普通人輕易可以做到的事 她就那麼難。題外話 金敏喜的聲音跟臉好不配 劇情跟片名有什麼關係。
找老婆要找父母健在且社交圈完整的,闪烁其词隐瞒自己过去的都是定时炸弹。结局咆哮拥抱泪眼迷蒙还有你爱过我吗这句话彻彻底底说明了这是一部韩国电影。
一个悲惨女人的悲惨人生。
女主真心丑啊
只想谈感受。一个很悲伤很黑暗很悲剧的故事,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偶然看见有个译名叫“枕边陌生人”,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对“火车”完全无感,全程的隐喻明明是蝴蝶。。。看之前不知道是恐怖片,感觉被吓到了。看开头就猜到了结尾,这个悬疑做得真的不怎么好(不知道怎么又谈回电影制作了,是习惯嘛?),但是血腥的画面还是把我吓到了。其实挺细思极恐的,如果身边哪个很好的朋友接近你是为了顶替你活下去。。。有人说对女主恨不起来也怕不起来,很遗憾,我不认同。虽然我同情她的遭遇,但我对她做的事情是完全无法理解。我对这样的人,既憎恶又害怕。看似走投无路的人,选择剥夺别人的生存权利而偷走别人的路,是很可耻的。还是那个想法:这世界上比她惨又比她善良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她凭什么?她不值得这个故事,一个彻底的悲剧。
前半个小时的悬疑做的很好,但是随后谜题解开的过程曲折度大幅下降,感觉有点拖沓,人物悲剧性的命运感觉表达得有些苍白,难以让人去思索“换做我怎么办”
故事很干净,画面构图很有特点,气氛尽显。看完之后问问自己,人生的路是否要头也不回的走下去。不然呢,又能够怎样。
情节不错。
韩国人表达感情的方法还是过于歇斯底里了。导致戏剧张力不足
男女主角各种烂,不过故事剧本和拍摄手法很赞~
豆瓣太装逼,评分这么低,电影还不错,批判又悬疑,推荐没问题。
故事还是有一定悬疑性的,符合韩国人一贯的水准。
男主角堪称韩国版的马景涛啊。哥哥演技不动端倪地很好。觉得此版比日版更真实。
没看过原著的人觉得这部电影是三星半,节奏的把握没有很妙,善均大叔可不可以不要老是咆哮。另外,文学改编电影的很大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要表达的,如何表达。书怎么写都可以,但是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组合,不一样,
不要领陌生女人回家——前有孤儿怨后有火车,血淋淋的现实无数次证明了张无忌他妈的至理名言:女人越漂亮就越会骗人。// PS. 当然是为了嗑金敏喜的颜,真是一张为大银幕而生的脸;但电影也不错,其实格局蛮小,胜在缜密细致的抽丝剥茧,本质更像"高利贷毁一生"的普法片,夹杂不少人性思索——所谓"恶人"也是相对的,人性永远多面且复杂,善恶又何时泾渭分明呢,有些时候在上帝视角知悉恶之因,会对恶人的终局心怀同情,虽然作恶始终不可原谅。/ 李善均几场爆发戏很有看点。
「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有火车来迎。」抽絲剝繭的細膩感眞不像韓國電影 看到三分之一處實在忍不住就搜了一下 還真是日本小說改編。雖然有原著撐腰 但是身為一部懸疑片居然沒有一個明顯的高潮 覺得故事好單薄的樣子。
居然有人说女主丑???嗯?这可是金敏喜啊!!!!
故事其实挺老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