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与远见的商业革命——《气垫传奇》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气垫传奇》。
片名AIR / AIR Jordan (2023),别名气垫 / 集气(台)。
1984年,耐克在篮球鞋市场的表现堪忧,市场份额仅为17%,远远落后于匡威和阿迪达斯。
为了翻盘,耐克篮球部门的星探桑尼·瓦卡罗决定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位新秀迈克尔·乔丹身上。
桑尼坚信乔丹是改变耐克命运的关键。
但他的想法引发了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强烈质疑。
耐克的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担心风险,而乔丹的经纪人大卫·福尔克则认为,乔丹不太可能与耐克签约。
桑尼决定不按常规出牌,绕过乔丹的经纪人福尔克,直接去找了乔丹的母亲德洛丽丝·乔丹。
德洛丽丝是个精明的母亲,更是个坚定的支持者,她早就看出了儿子未来的光芒,深信迈克尔注定会成为篮球的传奇。
最终,乔丹选择了耐克,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也为体育和文化的交汇点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桑尼的赌注收获了惊人的回报,耐克篮球部门一飞冲天,而“飞人乔丹”品牌也成了体育界永恒的象征。
回望过去,我们知道这位前耐克高管成功了:迈克尔·乔丹成为了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飞人乔丹”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最具吸引力的运动鞋品牌。
那么,怎么讲述这样一个我们已经知道结局的故事呢?
这就是本·阿弗莱克的水平了。
他通过多视角切入,再现了耐克公司如何在1984年凭一场冒险,将篮球天才乔丹与品牌紧密结合的历程。
电影展现了商业决策中的紧张感,还融入了幽默与轻松。
影片里的对话生动,角色间的互动自然流畅。
阿弗莱克借着丰富的台词推进剧情,同时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电影中不乏各方利益的博弈,以及达成共识的曲折过程。
看似简单的签约背后,藏着无数的妥协和权衡。
电影讲述了一个商业奇迹的诞生,仿佛是耐克鞋的广告大片,你说不定会喜欢。
Air Jordan I,不仅是鞋子,它成了传奇,被誉为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鞋。
2020年,一双迈克尔·乔丹新秀赛季穿过的Air Jordan I,在拍卖会上以创纪录的560,000美元成交。
即使你不爱篮球,或对乔丹的传奇生涯不感冒,也没关系。
它不仅仅是一场运动的盛宴,更是一段关于营销与资本主义的现代童话,讲述了梦想如何通过商业智慧转化为现实。
这部电影远不止一段篮球鞋的诞生史,还关于梦想、勇气与冒险的力量。
桑尼·瓦卡罗作为典型的美国梦追逐者,凭借直觉和勇气,敢于赌上一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德洛丽丝·乔丹是一个非凡的母亲,她不仅用母爱保护儿子,还在商业谈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她深知儿子的价值,果断要求销售分成,而非一次性付款。
这一决定,改变了运动员代言的规则,也为黑人运动员争取平等报酬开辟了新的道路。
逆袭篮球市场,成就商业传奇。
虽然乔丹的名字出现的最多,虽然更多的观众是冲着这个名字看的,虽然除了乔丹所有人的名字都会被遗忘。
但这不是一部有关乔丹的电影,而是一群有梦想的人的筑梦之旅。
是的,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Sonny Vaccaro当然是那个慧眼识才的人,是那个坚持不懈的人,是那个身体力行的人。
但你看看他身边的所有人。
面对这个几乎疯狂到孤注一掷的决定,无论前期如何跟他争执、反对、摔电话、拍桌子,但当Sonny需要支持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他的身后。
Sonny对Phil说,只有你雇用了我,我知道除了你,没人会用我。
识千里马的是伯乐,识伯乐的呢,就能当老板了。
所以这不是一部有关篮球的电影,甚至不是一部关于运动传记的电影,或许有些像商业电影,但最终像Sonny说的,这是一部关于美国梦的电影。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满脑子想的就是,你看,一个人的能力要在什么样的团队支持下才能得到发挥,以及,你看,什么样的团队会让你想要为了成功而如此努力。
Sonny去找乔丹母亲前没有告诉任何他觉得会反对的人,就像球队出征世界杯前都要找一些必胜的对手热身一样,不是为了找感觉,只是为了提士气。
所以你知道,他早就决定了。
而他这个决定说明了,Nike之于他不是工作,而是事业。
为了这唯一一个愿意雇用他的人,为了这个你知道他们最后一定会支持你的团队,为了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只身前往北卡。
而现实中的我们,连用自己车帮公司去接个客户都要忿忿不平好几天。
但,相信我这不是你的问题,是公司的。
电影开始时,篮坛最负盛名的黑白双煞均在匡威旗下,还包括神的偶像J博士,匡威篮球鞋市场占有率54%,而耐克只有17%。
但电影结束时,打出字幕,Nike收购了匡威。
如果体育用品界有神之一手的话,那Nike就是下出这一手的人,而这只手有五个指头,他们是一个团队。
节奏把控很好。
但是政治正确好像是现在好莱坞躲不开的元素,把乔丹的母亲刻画的好似黑客帝国的先知一样。
滤镜太重了,没进NBA就觉得自己儿子是会改变NBA的THE ONE。
让人非常不适,除了这个其它还好吧,平平淡淡没什么高潮,不过对于这种已知结果的电影拍成这样真的超我预期了(可能也是有本马达滤镜
你是谁?
迈克,那将是决定你一生的问题。
一双鞋子永远都只是一双鞋子,只有当人穿上了它,那鞋子才有了生命,然后他才有了意义。
我们其他人只是想有个机会去触摸那种伟大,我们需要穿上你的鞋子,不是为了让你的生命有意义,而是为了我们的生命赋予了意义。
这张桌子上的每个人死后都会被遗忘,除了你以外,你会被永远铭记,因为有些东西是永恒的。
你就是迈克尔乔丹,你的故事将会激励我们去飞翔。
重外形还是重功能?
鞋子可以好看,也可以实用,很少两者兼而有之。
“诗歌只能让世界变得可以忍受,而工程学则让人类登上了月球。
”迈克尔乔丹:妈妈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总是专注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人们如何看待你,你如何获得尊重,什么对孩子有益,所有这些观念都来自于我父母。
我的毛病很多,这是我最严重的毛病之一,但我不是轻言放弃的人,而且我认为你们的儿子应该得到具有这种心态的人的支持。
我相信一句话,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那很好,但把言语转化成行动才是真正重要的。
妈妈尽了全力抚养我们,为自己的家人奉献一生,我认为这令人敬佩,不断给与,直到一无所有,也还能再付出,但那都是值得的。
不是让运动员穿我们的鞋子,而是围绕运动员打造一双鞋子。
也就是说,这双鞋子是那个个体的实体呈现,而不是让他成为一家公司的象征。
所以呢,有个人特色,面相大众市场。
而且是人类所知的,最漂亮的鞋子。
耐克10原则:①我们的事业就是改变。
②保持进攻,永不停歇。
③重要的是完美的结果,而非完美的过程,打破规则,与规则斗争。
④商场就是战场。
⑤不做假设。
确保人们遵守承诺。
推动自己及他人。
竭尽全力。
⑥自给自足。
⑦ 没有成果,任务就不算完成。
⑧危险(需注意)的是:官僚作风、个人野心、能量汲取者还是能量给予者、有自知之明、多吃嚼不烂。
⑨场面不会太好看。
⑩只要做对了,钱会自动滚滚而来。
那段独白当然很棒啦
看完之后又复习了一些好玩的东西:看完Air(气垫传奇)又复习了几个fun facts:📌Adidas这个名字确实和Nazi有关📌Nike的那句slogan是死刑犯人临刑前说的📌单纯疱疹真的有两种(I型和II型)📌I have a dream这篇演讲的后半段是即兴发挥📌Born in the USA这首歌写的其实是越战
花絮也很有趣~
Everyone at this table, will be forgotten, as soon as our time here is up, except for you. You are gonna be remembered forever, because some things are eternal. You are Michael Jordan. Your story will make us want to fly.献给永远的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
Forget about the shoes, forget about the money. You're going to make enough money, it's not going to matter. Money can buy you almost anything, it can't buy you immortality. That, you have to earn. I'm going to look you in the eyes and I'm gonna tell you the future. You were cut from your high school basketball team. You willed your way to the NBA. You're gonna win championships. It's an American story, and that's why Americans are gonna love it. People are going to build you up. God.That they going to, because when you're great and new, we love you. Man, we'll build you up into something that doesn't even exist. You're going to change the fucking world. But you know what? Once they've built you as high as they possibly can, they're gonna tear you back down - it's the most predictable pattern. We build you into something that doesn't exist, and that means you have to try to be that thing all day, every day. That's how it works. And we do it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And I'm going to tell you the truth. You're going to be attacked, betrayed, exposed and humiliated. And you'd survive that. A lot of people can climb that mountain. It's the way down that breaks them, because that's the moment when you are truly alone.And what would you do then? Can you summon the will to fight on, through all the pain, and rise again? Who are you Michael? That will be the defining question of your life. And I think you already know the answer, and that's why we're all here. A shoe is just a shoe until somebody steps into it. Then it has meaning. The rest of us just want a chance to touch that greatness.We need you in these shoes not so you have meaning in your life, but so that we have meaning in ours.Everyone at this table will be forgotten as soon as our time here is up - except for you. You're gonna be remembered forever, because some things are eternal.You're Michael Jordan, and your story is gonna make us want to fly.
跟乔丹签约以前,耐克是美国乡镇企业,美国知道的都没几个。
主做网球装备,跟篮球八竿子打不着。
阿迪都不知道当时的耐克是谁,他但凡是签了乔丹以外任何一个球员,现在有没有都两说。
指望他领导世界运动用品企业,那除非遇见神迹……神真的降临了
签下乔丹,是耐克走上体育品牌王座最重要的一场豪赌,nike赌赢了。
但在这之外,还有另一个节点,这一幅图上的这场葬礼。
送葬队伍的c位,是时任FIFA主席阿维兰热,时任IOC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下任FIFA主席布拉特等等,当时体育世界中最有权势的一群人,为一个人送行,灵柩里躺着的是一个叫霍斯特达斯勒的德国人,世界第一运动品牌阿迪达斯掌门人。
在他天才的商业智慧和多年的权谋经营下,阿迪达斯已经掌握了世界最大的单项赛事世界杯,和综合赛事奥运会中,最核心的人脉和资源,放今天话说就是垄断了流量的入口,无敌的存在,这是1985年,一年前,耐克签下了乔丹,达斯勒注意到了这个可能崛起的美国品牌,但是他没有时间了。
此后达斯勒家族再无如此天纵奇才,无人能将家族事业继续推向顶峰,仅仅过了4年,1989年阿迪转手易主,多年之后被耐克反超。
而这一年,一个叫大卫斯特恩的小个子来到中国,迎着北京冽冽的寒风,在央视门口苦等了一个多小时,就为了推销几盘NBA比赛的录影带。
从此,NBA大踏步的开始全球化,从此,乔丹在经过活塞军团的洗礼后完成终极进化,开启封神之路,篮球的影响力迅速地向足球逼近,也带着耐克的营收和品牌价值扶摇直上。
时间稍稍往前再推一点点,198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的“阿克伦妇产医院”内,降生了一个小孩,打球的老爹给他取名史蒂芬库里。
命里注定他要选择篮球,注定要和4年前在同一家医院出生的那个孩子斗个你死我活,注定要在耐克最愚蠢的商业决定中扮演主角。
在篮球之神的加持下,耐克几乎走对了每一步,事业版图已经染指了绝大多数的体育项目,在篮球世界里更是垄断了每一代划时代的巨星,从乔丹到科比,从科比到詹姆斯,直到库里的出现。
2013年面对库里的球鞋合同续约,耐克站在了曾经的自己的反面,他们质疑库里的前景,走过场式的会面,在价码和资源投放上拉拉扯扯,就电影里那些对手们所做的那样,而UA悉数答应了库里的一切条件,开出能给到的最高加码,就像30年前耐克所做的那样。
篮球从乔丹时代在篮筐上的空中轰炸,变成了离篮筐越远越效果炸裂的游戏,库里改变了篮球,那是一种与乔丹风格迥异的魅力,但最终殊途同归,库里也走上了神走过的路,留下无数记录,留下一世盛名,拥有万千拥趸,也缔造了自己的品牌。
耐克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划时代的球员,还给自己塑造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虽然现在UA的体量还不足以超越耐克,curry brand距离Air Jordan的影响力还很遥远,但是谁知道呢,商业世界不就是一直这样彼此映照着前行的么。
库里的成功成就了勇士队,成就了UA,也成就了他的另一半,他的水花兄弟——克莱汤普森,3D球员只有2种,克莱和其他。
但是3D球员有先天的短板,品牌不会拿你做头牌,不会给你出签名鞋,不是给你投放过多的营销资源,不会有很多的商业活动,大部分品牌不会,但有一家和克莱同岁的中国品牌联系上了他:你可以出签名鞋,一代又一代,你每年来中国,做巡回见面会,我们倾注所有的资源来为你做营销。
这家品牌叫安踏。
于是又是一个互相成全的故事,克莱与库里建起了勇士王朝,一个3D居然成了一个品牌的头牌,他的一款鞋能卖出上百万双。
而安踏的市值和占有率已经来到世界第三,距离老二的阿迪只剩一步之遥。
历史就是这样,零散的人和事,冥冥中被紧紧相扣,彼此映照。
但你宏观来看,离不开一码事:先跑起来的欧洲人,开足马力超越的美国人,默默紧跟不断迫近的中国人。
那么这时候另一个中国品牌李宁不该行动一下吗,在今年巴特勒这么炸裂的表现下,不得给人家搞一个品牌吗,就仿照Air Jordan叫Hard JB,毕竟人家是神之子啊。
NIKE创造Air Jordan产品线,进军NBA & 引领流行的故事“Just Do It”——出自一位死刑犯。
美国在恢复死刑之后第一个被执行的案犯,行刑前,狱警问他有什么想说的,他只说了一句“Let's do it”。
经过改编,变成了一句鼓舞的口号。
讨厌不仅没见识,也不去研究,然后假装自己有决定权的那些人。
——讨厌+1诗歌只能让世界变得可以忍受,而工程学则让人类登上月球。
——设计产品功能性VS美观性的battle重要项目的设计稿只给一个,一旦有多个设计,就会减少每一个设计的价值。
——认同+1让一个会议变得重要的方法:就是让领导在会议开始7分钟后再出现。
显得领导对于此事的关注度不急切,好似万事缠身。
唯一能体现他日理万机的方式,就是迟到。
——搞笑,但好用。
很多人都能爬上名利的高峰,击垮他们的其实是下坡路,因为那才是你真正孤军奋战的时刻。
——在NBA球员身上体现的更明显。
在马特·达蒙饰演的角色身上,看到了“改革者”的特质:拥有打破规则的决心+具备优秀演讲的能力。
同时电影也讲明白一个道理:「成事」一定需要“多人之能”的集合。
需要具备企划布局能力的Sonny,可以协调人事关系的Sonny、具有很强设计能力的Sonny、能够营销品牌的Sonny、……而不只是一个具备灵敏商业嗅觉的Sonny一人完成的。
NIKE PRINCIPLES Our business is change.(我们的事业就是改变)We're on offense. All the time.(保持进攻,永不停歇)Perfect results count—not a perfect process. Break the rules: fight the law.(重要的是完美的结果,而非完美的过程,打破规则,与规则斗争)This is as much about battle as about business.(商场就是战场)Assume nothing. Make sure people keep their promises. Push yourselves, push others. Stretch the possible.(不做假设。
确保人们遵守承诺。
推动自己及他人。
竭尽全力)Live off the land.(自给自足)Your job isn't done until the job is done.(没有成果,任务就不算完成)Dangers. Bureaucracy. Personal ambition. Energy takers vs. energy givers. Knowing our weaknesses. Don’t get too many things on the platter.(危险。
需注意的是:官僚作风、个人野心、能量汲取者还是能量给予者、有自知之明、多吃嚼不烂)It won’t be pretty.(场面不会太好看)If we do the right things, we’ll make money damn near automatic.(只要做对了,钱会自动滚滚而来)
大本和呆萌吵架时太像打情骂俏了
没啥意思
很工整很四平八稳很美国梦 / 又可以名 "how to deliver a standout pitch"
好无聊,一点也不传奇,就是一个流水线的商业故事。
三星半
闷,哪里都差一口气的感觉……
很典型的传记片,但拍得不错越来越多的名企学会拍电影宣传自己了
I just care very little about how difficult it was for a huge-ass corporation to make billions of dollars. Kudos to Viola Davis though.
完成度非常之高的电影,看完之后挑不出任何问题,还是一个标准的美国梦的故事,一个伟大的美国传奇原来也是一个美国梦的励志典型,故事的切入点到整个叙事手法都不错。但电影算不上杰作都原因,除了演员演技有点一般之外,过于工整让把一个美国梦的故事失去热血,就是它最致命的问题
要不是为了大本的脚,我根本没办法忍受这种无聊的体育片。
很久没看到这样不端着架子或者苦大仇深的传记片了,结构工整,观影感流畅,它是年代戏,但大本却拍出了一种俏皮感;它不试图成为“经典”传记片,因为戏外Air Jordan这个名牌早已是扬名天下的商业传奇。Sonny给乔丹灌鸡汤的那段话说得很明白,不光要成为the best,而是成为the ONE and the LEGEND.
大本和达蒙就像多年的老夫老妻,演什么都充满浓浓cp感。这种美国梦式电影,看多了真的没什么感觉。
2021年黑名单最佳剧本,为让这个世人皆知的商业案例更有戏剧性,编剧做了两处明显改动:一是把促成合作的经纪人塑为反角,阻止耐克和乔丹的会面;二是把耐克合约金额压低,来增强竞争悬念,片中的方案是一年25万美元,事实是五年250万美元,整整少了一半。乔丹本人没有直接参与电影,但开拍前见过大本,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增加Chris Tucker的角色,二是指定Viola Davis来演他妈。另外,片中被特意点名的尤因和本马念同一所高中,算是两位学弟的致敬。
4.7 熟读罗伯特麦基的本阿弗莱克,一个个好好的篮球商战题材被他搞得像个流水线公式,服化道一定要充满年代感(且只存在于服化道),过场一定要堆满音乐,台词一定要金句横飞,再加点fxxk加点幽默来填充故事,如此平铺直叙,如此波澜不惊,还是看看远处的亚当麦凯吧,萨夫迪兄弟和索德伯格也是更好的选择。
大本选择用保守的方式讲述保守的故事(本来想说江郎才尽,但实际上他的上限也并没有很高),于此传奇本身和年代回忆构成了情绪主题,技术环节上的投机取巧和照本宣科不必多言,好在MJ担得起。很多年前我和我的父亲讨论过该如何拍摄一部乔丹电影,我说他太正面了,很难拍的精彩,但现在我的想法变了,我父亲说几百万孩子因为你的名字去攒钱买鞋,那你注定要努力比别人更伟大。尽管世界上从来没有这么伟大的人,不过总有人尝试,总有人相信,总有人成为......
美国梦主旋律
呆萌最后的那段演讲太牛了:“这张桌子上的每个人死后都会被遗忘,除了你。你会被永远铭记,因为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你是迈克乔丹,你的故事会激励我们去飞翔。”
平凡体育公司全力跪舔明日之星,最终点球成金让品牌价值翻一百倍的商业传奇故事。戏外是乔丹与耐克,戏里是大本马达组合,都是彼此成就的佳话。大本还是更适合当导演,马达的“我们都会被遗忘”演说很有奥斯卡像。电影的年代感太强反而让人感慨,那个自信进取、富于冒险精神的美国是只活在怀旧里了么…
陈词滥调。况且把乔丹塑造成见钱眼开的势利眼真的好吗?
所以乔丹已经老到要拍这种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