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庄园第六季

Downton Abbey Season 6,村下雅院

主演:休·博纳维尔,米歇尔·道克瑞,劳拉·卡尔迈克尔,玛吉·史密斯,伊丽莎白·麦戈文,佩内洛普·威尔顿,吉姆·卡特,布兰登·柯伊尔,琼安·弗洛加特,莱斯利·尼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唐顿庄园第六季》剧照

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1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2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3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4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5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6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13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14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15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16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17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18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19唐顿庄园第六季 剧照 NO.20

《唐顿庄园第六季》剧情介绍

唐顿庄园第六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唐顿庄园》第六季将是它的最后一季。此前,剧集的联合制作人盖瑞斯·尼姆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该剧会在第六季后“随时剧终”,如今这一言论最终成为现实。 《唐顿庄园》从2010年开播至今,一直是英国观众非常喜爱的作品,但随着剧情拉长,收视率已经大不如前,这也是该剧选择剧终的其中一个原因,不过对于普遍偏短的英剧来说,《唐顿庄园》坚持到六季已经是个不小的规模了。 据报道,《唐顿庄园》的不少演员合约都只签到了第六季,并且有很多主创都已经开始准备投入新作品的创作中去了。尤其是编剧兼制作人朱利安·费罗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自己的NBC新剧《流金岁月》,但一直碍于《唐顿庄园》的续订而没能抽出身来,现在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剧的制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爱情幻影猎魔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月光迷宫八年猫冬针孔旅馆欲望都市第五季她说永远的战友英雄本色2018真爱破裂神勇武工队传奇柔美的细胞小将太白拳老爵爷的大堡礁之旅我是你的眼最佳利益斯嘉丽小姐和公爵第四季裸爱米歇尔·布托:欢迎来到布托邦远古入侵第三季奇技男孩马可波罗第一季狂怒沙暴幸福保卫战至尊红颜忏·再见,绝望先生美女公寓GETUP!GETLIVE!

《唐顿庄园第六季》长篇影评

 1 ) 好玩的台词集

as touchy as a beauty losing her looks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图片9><图片10><图片11>

 2 ) Never say goodbye

我知道这是一个特别俗气的标题,但是这个”out-fashioned”标题却比其它任何标题更妥帖,更能表达我的心境了。

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看唐顿了吧?

从第一季的七万多人看过,到第六季现在的四百多人评价,让人不免唏嘘——唐顿的时代(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终将是要结束了。

五年前,我第一次看Downton。

印象中,在这之前,在美剧才是流行美剧才是潮流的风向标的时代里,我还没有接触过英剧。

是Downton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欧美的电视剧也不完全都是干练凌厉的;原来我们当年从人教版的英语卡带里听到的英文读音的正确用法是这样的;原来真正的欧洲贵族是这样的……我会一直记得S01的开头,那辆呼啸的蒸汽火车载着Mr.Bates也载着我们风尘仆仆地来到这个华贵显赫的庄园。

永远惊艳于S01里,在温暖明亮的烛灯中,摄像机从背后俯拍大小姐白皙优美的脖颈。

记得Sybil的暖心体贴,所以在她死的时候所有人,包括屏幕前的我们,都悲伤不已。

知道Edith的委屈和坚强,所以看到她超前走出的每一步都会默默地为她高兴为她打气。

庄园里的人,来了又走。

繁华喧扰的大宅子也逐渐变得冷清。

就像伯爵老爷说的那样,没有人能阻挡得住时代前进的步伐。

所以看到S06E03时Thomas来到一间曾接待过Fife Princess和the Queen of Spain宅子,垂垂老矣的主人站在已空荡破败的hall里眼里闪烁着光芒向Thomas回忆当年宅子举办宴会时的盛况时,我无法不感到无比的悲戚。

老主人说:”We had such fun in those days. Do you konw what I shall always remenber? The women going up to bed at the end of the evening. Their faces lit by the flame from the candle. Yes, diamonds twinkling as they climbed up into the darkness.”那些钻石的闪烁,是浮华时代即将逝去的流光。

↓ 点一下这个按钮嘛

 3 ) 深宅大院里有只基(托马斯篇)

在我看完之后,我最惊讶的是我最想写的是托马斯·巴罗,这个具有极为突出的个性的人。

他整个人的基调是非常阴暗和不讨喜的,并且作为一个“同志”在英国并不开放的时代是奠定了他整个人生和命运的前提,在所有人历经了生活的洗礼纷纷找到了自己归宿的时候,他唯一最大的收获不过是荣幸的回到了自己原来服侍的家庭,并且官升一级。

不得不说在我刚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直接的人,对于这个人物以及他同一阵营的人没有任何喜爱的想法,必经在刻意营造出的有矛盾的两派中他的对立面明显看起来更加正派和令人尊敬。

在所有人从前期想要在这个家庭中获得更高位置的想法转转变为脱离仆从阶层,他似乎并没有被赋予相同的拥有梦想的权利,丧失了同一个阵营的人,这种结局无疑对于那些认为事物非黑即白的人具有极大的“正义战胜了邪恶”的快感,但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东西远远超过这一个人的命运,估计在那个没有各种同性交友软件以及社会对于同性群体极度严苛的年代,再加上性格的刻薄,他的一生获得幸福的几率几乎少得可怜。

在这种命运近乎怜悯的嘲讽下,我原本的厌恶已经变成了悲凉,世间最大的痛苦不是你现在的境遇困顿不堪而是你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必然而且没有办法改变。

一个人的性格是被社会所塑造的,而他的天性是不被允许的,没有释放的渠道必定会导致一定性格上的缺失,时代对于这个群体仍然是不宽容的。

作为一个男仆和管家他是无可挑剔的,毕竟是被卡森亲自调教出来的(掩嘴笑)。

并且对于自己所服务的一家也具有最根本的忠诚,仆从之间小小的斗争如果不会影响到主人一家的生活,这就与一般的职场小团体没有区别。

他所喜欢的是及时掌握在整个宅院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并且将这些信息化为己用,所有种种的一切行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无非是想要得到管家的职位。

现代社会中并不好找到相似的职位来类比,但是就拿中国古代宫廷职位中种种来做类比,最终得到管家的职位有一种做到了这个体系中最高职位,其实就相当于大内总管,这个和一般的小太监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类比并不恰当)他的心思细密而且计谋多端,而且屡屡可以得逞是每个人所以厌恶他的原因,甚至主人一家也因此心有芥蒂,并不是觉得仆从中不允许有异议,但是如果被自己的仆从牵着鼻子走,被利用,是每个主人的大忌,所以当唐顿终于觉得要跟上时代,开始主动裁剪仆从的时候,他就成为了第一个选择。

(当然没钱才是最根本的,战后仆人们的工资翻了三倍,能少一个是一个。

托马斯是副管家,一个用于在家族繁盛时代彰显地位的位置在家族走了下坡路之后是保存体面同时不伤筋动骨最为合适的选择。

)但是每个团体中都离不开这样一个人,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可以想出来各种计策的人,但是事实明大多数人在面对各种情况下能够想出相应的“计谋”的人确属于少数,玛丽就用了他教训了对汤姆不恭敬的管家。

而这种情况充分表明了家族中的人对于托马斯的品性极为了解,但是为什在他做了那么多“不可容忍”的事情而无动于衷呢?

不排除他们确实不知道他的小动作,而是家族的事务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而仆从团体中的事情,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去一一干涉。

他是一个基,但是并没有可以遇到自己另外一半的场地和机会,毕竟约克夏是乡下,不会有gay bar,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在自己的同伴中一个个小心刺探是否有同道中人,不过往往都是暗恋,最好的情况也是他不停的付出最后对方只能把他当朋友,觉得温暖的是这个团体并没有因为他的取向而对他有什么区别对待(关系不和纯属性格问题,对于这一点还是很宽厚的),托马斯也曾经花费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去伦敦进行“治疗”(当然是骗局,措施不过是电击和生理盐水)结局令人失望。

他对于家族中的下一代充满了爱,这种没有存留心机的爱也许是他一生对于孩子爱的表达,从他和乔治少爷和几位小姐的相处模式中可以看出来上一辈中卡森和玛丽的相处模式,仆人虽然是仆人,但是对于一个个陪同着天真的孩子长大的陪伴者,这种感情会更加复杂。

大概是编剧并不想对他过于残忍(当然如果一个真的托马斯,估计最大的可能结局仍然是悲惨的,毕竟我们是剧)在他知道自己将被裁员而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新工作的时候绝望自杀,被其他人救起,对自己的新工作倍感失望的时候,编剧及时的安排卡森发现自己有帕金森,托马斯重新回到了大宅中。

在所有人基本上找到了归属,对于托马斯而言,最好的结局无非就是回到大宅,接手卡森的工作,勤恳一辈子,并且将自己的忠诚献给乔治少爷,直到终老。

(但是,你永远不知道,万一乔治少爷是个基,没事和托马斯来个忠犬受,年上的故事呢?

 4 ) 看完六季随感

六季《唐顿庄园》全部看完了。

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喜欢这部剧集的,也并没有很多人说的“大表哥死后就不好看了”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对大表哥没什么特别好感。

我对剧里男性角色都没什么特别好感,大表哥虽然各方面都不错,也没什么短板,但不知怎么,我总感觉他这个人挺平淡的,没什么特色,好像,不大有真实感,挺平面的一个完美形象。

司机我一开始很讨厌他,后来恶感渐渐淡了,但是最后他强行撮合大小姐和赛车手那一段我又开始烦他了。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非要撮合大小姐和赛车手。

剧里给出的理由是:大小姐心里也是爱他的,所以不应该拒绝他。

但是我奇怪的是,这个赛车手,不仅没钱没地位,还从事极度危险的工作,像这样的男人,居然还有女方全家上阵劝女方下嫁的?

就因为大小姐在压抑自己的感情?

感情有时候当然是需要控制的,不适合的男人就不应该嫁,我虽然不喜欢大小姐,但是对于她在男女关系上的理性倒很赞赏。

所谓的爱情,不经过时间检阅,谁知道是不是一时冲动呢?

我看她跟这个男的接触也不多,这样冲动下嫁真的好?

其实在那个时代,我感觉当个有钱寡妇是女人所能遇到最好的事了。

这个庄园的继承权是传男不传女的,小姐们要不是当了寡妇,根本就不会有财产。

大小姐和二小姐,都开始有了自己的财产和事业,就因为她们当了寡妇(二小姐是事实意义上的寡妇),而且还没有男人的束缚,多好啊。

看看管家夫妇,休斯太太结了婚就得给老头做饭做菜还被挑三拣四。

当然,休斯太太这个婚结得也是有理由的,她工作了那么久却没有积蓄(都被残废妹妹耗尽了),要是不结婚,她退休后就没着落了。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剧中的有钱寡妇们过得都挺好的,但是她们还是都挺想再嫁,可能是觉得孤独?

我有一点能理解她们,毕竟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相对单一,娱乐消遣比较少,要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有网络有剧有游戏,大家也就不那么想结婚了。

大小姐搅黄了二小姐的婚事,其实我觉得还挺好的。

看看这个男的,一口一个“妈妈”,寡母养大的儿子,又突然从穷光蛋变成了侯爵,这个家庭背景,这个巨大的落差,跟他结婚,我感觉没啥好处。

尤其是这个二小姐又极其的自卑。

跟他结婚多半是要受气的。

二小姐人漂亮又有能力,还有一家杂志社给她经营,要是让我穿越到唐顿,我一定选二小姐来穿。

可惜二小姐从小被姐姐打压,父母也不喜欢她,养成了非常自卑的性格,总是觉得自己不幸福。

她有个孩子倒是好事,也许她能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让自己重新成长一次。

剧中我最欣赏喜欢的人物有三个,分别是太太,老太太,和大表哥的妈妈。

老太太虽然专横,但是,演员自身的魅力大大增强了我对她的喜爱,就,有点非理性那种,反正就很喜欢她,虽然有时候也觉得她不对;太太又温柔,又开明,又善良,几乎是完美人物,可惜嫁了老爷——我不喜欢老爷,他自己出轨不说还指责太太跟画家的正常交往,还有各种落后迂腐的思想,就算有时候让他突然开明一下善良一下,也没法让我喜欢他。

大表哥的妈妈我一开始不大喜欢,觉得她有点激进,但是她真的是很理性,她儿子死后大小姐开始恋爱,她情感上接受不了但是理性上接受,并且祝福她——能做到这样的人是很少的。

她没能嫁给那个公爵老头,我倒是替她松了一口气——看看这老头的一家子,两个刻薄的儿子,还有一个精明的算盘打得啪啪响的儿媳,这种人家嫁过去能有好?

大表哥妈妈自己也不缺钱,还有老太太经常交往作伴,还有各种事情可以去参与去工作,生活挺好的,真要是寂寞,跟公爵老头偶然约会约会也就是了,千万别嫁过去,那个时代不缺钱的女人嫁人,除了平添一层束缚,我真看不出有什么别的好处。

 5 ) EdithEdithEdithEdithEdith

第一次觉得60岁后的女人也这么有魅力Grantham奶奶,女管家Hughes,大表哥Matthew的妈妈二小姐Edith气质独特感觉她总是在审视自己,警惕当下自己的mindsetting不断的同时怀疑和肯定自己喜欢这种徘徊大小姐Mary高冷有主见欣赏她把家庭责任排在在她看来终将会退却热情的爱情前面如果有番外篇就好了想看奶奶的管家Spratt和Edith的杂志社题材唯一让我出戏的表演就是伯爵夫人Cora老是压着头,扭曲着脖子,眼睛上翻,装少女?

 6 ) 重温《唐顿庄园》——逆袭的二小姐

16年写的一篇旧文。

国庆七天,重温了一次《唐顿庄园》。

因为早已熟悉剧情,因此观看的时候更着重于对剧中人物命运走向的思考。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整个故事源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期间经历了战争、现代化。

每个看似微小的人物,都被社会和时代的大变革所裹挟而改变。

上一次的观看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大小姐玛丽身上,她以绝对的主角光环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然而这一次细细品味,却更加被二小姐伊迪斯所吸引。

换一个角度来看,这部戏几乎就是灰姑娘伊迪丝逆袭成为侯爵夫人的故事。

英国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其中公爵作为其仅次于国王、女王的身份,一般很少被人写到戏中,在该剧中也只是最初出现了一个潜在的求婚者公爵。

侯爵偶尔会出现,但是一般也不会成为主角。

子爵和男爵虽然也有爵位,但相比较而言身份就不算太尊贵。

只有伯爵,是我们听得最多的。

德库拉伯爵、基督山伯爵……不算是太高高在上的地位、亲近民间的身份,让伯爵成为了贵族和平民的一个分界线。

伊迪丝作为伯爵的第二位小姐,既没有继承权、也没有值得炫耀美貌,整日里紧缩的眉头和嘴角怎么看都是从小受苦受难的灰姑娘。

虽然有伯爵二小姐的高贵出身,但在阶级制度森严的英国并没有什么用,上有承载全家希望的美貌大小姐,下有乖巧伶俐受人爱戴的完美三小姐,她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不受父母重视,任何的社交活动和相亲行为都是以大小姐玛丽为中心;不受仆人爱戴,她既不和睦也不友善,人生的出路只有嫁个好人家这一条,对于伯爵一家而言她更像是个过客,甚至仆人们都比她更有归属感。

《唐顿庄园》里主要的核心事件就是两个,一个是伯爵身份和财产的继承权;另一个就是庄园的维持。

继承权是比较复杂的,此任伯爵是第七代伯爵,他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女儿。

按照继承权的规定,只能在旁系的男性亲戚里选择血缘最亲近的继承人。

伯爵是个非常守旧和传统的英国上流社会贵族,他对于大女儿玛丽的爱是毫不掩饰的,但是即使如此,他也坚持遵守继承权,因为在他看来,伯爵的身份和财产并不属于自己,他不是一个owner,只是一个经营者。

为了让资产和伯爵身份更长久的流传下去,他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将庄园完好的交给下一任伯爵。

因此大表哥马修的出场拉开了整部戏的序幕,作为大女儿的玛丽,承载所有人的希望——嫁个下一个继承人,保留这个庄园。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以为继承的只是庄园和伯爵的身份,而在这次重温时,我才感觉并不是那么简单。

伯爵所代表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贵族身份,他可以说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在所处的村庄里行驶政府权力,不仅要维系庄园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还要承担村庄的建设、运维和村里人的正常生活,当然,村庄的土地都是属于伯爵的。

村庄里的学校、医疗的正常运行也是依靠伯爵来维持。

伯爵的职责更有点像中国封建时代的乡绅耆老。

因此,继承权并不简单的是身份和财产的继承,更多的是这份社会职责的继承。

最终马修和玛丽结为连理,皆大欢喜。

当然了,伯爵的资产也是十分丰厚的,除了庄园,老伯爵夫人居住的别墅、马修妈妈剧中的公馆、度假时的别墅都是伯爵的房产。

其二庄园生活的维持。

伯爵大人的理财观念有些陈旧,在时代的发展面前,无情地被抛弃了。

年轻时候庄园就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不得已迎娶了美国富豪之女坷拉。

到了中年,由于一次错误的投资使得庄园面临被拍卖的绝境,也是因为马修所继承的大笔遗产才得以幸存。

在随后,伯爵逐渐把家族的管理权交给玛丽,新的经营观念勉强维持着伯爵一家的贵族生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贵族在社会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终将成为历史的遗物。

介绍完这两条主线,再回过头来看贵族灰姑娘伊迪丝。

前三季里每次只要伊迪丝和玛丽同框,她都被比拟的一无是处。

和玛丽的万人瞩目不同的是,伊迪丝几乎是独自在追逐自己的命运。

玛丽所看不上的中年子爵,她紧紧抓在手上,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都是她抗拒命运的一次斗争。

然而这场美梦最终在玛丽的破坏下烟消云散。

等到战后,子爵带着受伤的躯体,下定决心迎娶伊迪丝的时候,却又在教堂里当着众人的面婉拒了这场婚礼。

编剧到底和二小姐有什么仇什么恨,如此地折磨这个相貌平平、出身高贵的灰姑娘。

她的遭遇甚至不如贴身女仆安娜来的幸福。

伊迪丝生在贵族家庭,接受了家庭教师的教育,她的周遭都是以结婚为生活目标的女性,这种情况下伊迪丝也只能随波逐流,半生都在寻觅婚姻对象。

先是作为继承人的堂哥,继而又是成为新继承人的马修,还有被玛丽拒绝的男爵,在这三次追逐过程中,她一半真情一半出于对爵位的崇拜,奋不顾身地追逐这些男性。

上流社会优雅行为的掩盖下,其实是赤裸裸的对女性美貌和男性财富的崇拜。

纵使伊迪丝刻意迎合这些男性,也比不上玛丽美貌身姿下的微微一笑。

除了对于婚姻的渴望之外,伊迪丝的生活就只剩下和大小姐玛丽的明争暗斗,以及八卦一下周遭的生活。

生活是乏味的、未来是迷茫的。

在这个阶段的伊迪丝是自卑、自恋而又平庸的灰姑娘。

偶尔有的几个闪光点,也完全掩盖在姐妹的光芒之下。

其实她认真学习驾驶技术,甚至不顾身份在战时帮助农家来开车,这都是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萌芽阶段。

她在庄园改造成疗养院后真心服务这些受伤的官兵,受到了前来视察的将军的赞赏。

这些都是她即将脱离周遭贵族生活、建立独立意识的前期。

伊迪丝在被悔婚之后无意中为杂志写评论,看似是无意的举动,实则是她内心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正是由于这一行为,让她认识了杂志的主编迈克尔,真正尝试到了爱情的滋味,摒弃了一直以来她所信奉的婚姻即未来的信念,不再执着于爵位、身份这些虚无的东西,真心实意想要拥有一段自己的生活。

然而此时的伊迪丝才在意识苏醒不久的时候,编剧们认为她还不足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完美的迈克尔在赢得了庄园里所有人的信任和欢心后,为了和患病的前妻离婚,不惜放弃英国国籍,加入一战后臭名昭著的德国,却在动荡不安的德国遭杀害。

更不幸的是此时伊迪丝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了。

未婚先孕的贵族小姐,这将会是英国当时社会的爆炸性新闻,也将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八卦。

不幸之中的万幸,她那世故而精明的奶奶和姑姑帮着她瞒天过海,生下了女儿同时挽留了自己的声誉。

这是伊迪丝的第二阶段,她依然还是那位灰姑娘,不过已经从心里离开了那禁锢的环境,开始美好蜕变之前的准备工作。

伊迪丝想尽办法让女儿以养女的身份回到庄园生活,与此同时开始接手迈克尔留下的杂志和房产。

这些资产和玛丽所继承的资产相比微不足道,然而却给了伊迪丝独立历练的经历,让她从一位蜷缩在豪华庄园里的整日无所事事的贵族二小姐转身变为新时代下独立自主自信自爱的职业女性。

美好的结局需要更加跌宕的过程来铺垫。

这个时候的伊迪丝已经完全没有了灰姑娘的影子,相反她变得优雅而美丽,即便是站在玛丽身边也不再因为姿色平庸而显得暗淡,在内心深埋秘密的支撑下不仅平分玛丽的光芒,甚至隐隐有盖过玛丽的势头。

回过头来再看曾经光芒万丈的玛丽,一生下来就集所有人的宠爱和希望于一身,即便没有继承权也不妨碍轻松嫁给继承人过着幸福生活。

在马修不幸遇难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沉很快又重返情场,身边不断围绕着不同的追求者。

她的一生看似耀眼,却着实乏味。

在世事瞬息变迁的时代,依旧固守传统,凭借自己的美貌不停地周旋于追逐者之间。

在对比了她和伊迪丝的人生轨迹之后,只能说她的生活几乎是一条直线,有过一些波折,却对生活走向的影响微乎其微。

也难怪到了最后,编剧也无可奈何,没办法在给这条直线增光添彩,只能选取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极平庸的普通人来结为连理。

而此时,历经磨难的伊迪丝终于拨开云雾始见光芒了。

她不再是那个追逐名利地位的虚荣小女孩,她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有过美好的爱情,甚至拥有可爱的小女儿,此时的她开始享受自己的生活。

而且遇见了只是作为代理的中产阶级伯蒂。

不再执着于爵位的伊迪丝和伯蒂之间开始了一段美好而又稳定的感情,即便故事就此戛然而止,也不妨碍我们祝福伊迪丝小姐的美好未来。

然而编剧们突然良心发现,发现了光芒遮也遮不住的伊迪丝。

于是,不仅让伯蒂求婚,更让伯蒂意外继承了侯爵的位置。

侯爵的身份和地位可是在伯爵之上,一瞬间,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小姐玛丽嫁给了平民,而曾经像影子一样生活在庄园里的二小姐伊迪丝却成为了侯爵夫人,身份远远高于庄园里的所有人。

这种剧情的反转不仅增添了戏剧性,更为伊迪丝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符号,使她真正从灰姑娘蜕变成了美丽的公主,完成了一个平庸女孩的逆袭之路。

如果以伊迪丝为主角来看的话,这部英剧也是十分完美的。

第二次的观剧过程结束了。

然而观影中所带来的震撼却久久未平息。

正是由于对于剧情早已经熟悉,所以在观看中更多的是对人生命运和人的本性的思考。

曾经对剧中人物又爱又恨,这次观剧中却更加客观的看待每个人。

所有人不管身处何种阶级,其实都是普通人。

既有普通人的可爱之处,也有处于自身利益出发的可恨之处。

所有人的人生轨迹都是在立体发展,没有那个人是片面的标签化,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个性、各自的命运,因此这部戏是丰富多彩的,是多主角的,是饱满的。

再次致敬这部完美剧集。

写在后面:关于婚姻的讨论。

唐顿庄园说穿了其实都是以婚姻观念贯穿始终的。

抛开关于阶级、关于继承的婚姻观念来看,第一季里玛丽的一位追求者所说的,才是完美婚姻的真谛:“我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但我希望将来我的妻子会觉得我很有趣。

”两个人要生活在一起,金钱、地位固然重要,然而最简单的一点——有趣与否才是美好婚姻的核心。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婚姻平淡乏味,没有人天生有趣。

努力做一个有趣的人,让别人觉得自己有趣吧!

关于翻译:剧中有几处翻译不尽人意。

首先是对于cousin的翻译。

因为剧中出现了多次cousin。

克劳利夫人称呼老伯爵夫人、伯爵、伯爵夫人都用了这个词,马修称呼伯爵、大小姐、二小姐的时候也用了这个词。

翻译真的好混乱呀,不管辈分的问题,完全是错译和混议。

这个词在剧中的意思,应该是指父系亲戚的关系,而不单一的代表了堂兄妹这样的意思。

第二处翻译是对于estate的翻译。

因为涉及到伯爵财产的继承,也多次出现了estate这个词。

准确的应该是译为资产,而不是单一的庄园。

基于之前所描写的继承权,其实estate在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庄园,还包含伯爵名下所有的房产、地产以及伯爵夫人坷拉的嫁妆,所涉及范围较大。

关于“简•奥斯丁”:不管怎么说,这部戏里有着很深的简•奥斯丁痕迹。

之前不理解为什么《傲慢与偏见》会成为一部名著,看过这部英剧,对于英国当时的社会、制度有了粗浅认识后,才真正看明白了《傲慢与偏见》的亮点和优点。

这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需要一看再看。

 7 ) 时代

有人说唐顿庄园太过于琐碎,我觉得太狭隘了。

我觉得唐顿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时代的车轮下每个个体命运的沉浮,在贵族最后的余晖下唐顿最后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

结合特定的历史时代就显得很有意思,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可爱,亲情的可贵,最后一集mary和edith的和解都在告诉我们血浓于水,记忆是有重量的,我们最后还是和家人和解,就是因为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有太多的共同记忆。

最后的结局很完满,那么阴暗的tomos竟然成为了管家,看上去最骄傲,最实际mary嫁给了一个普通的赛车手,一直被遗忘的二小姐成为了伯爵夫人,命运总是如此的有趣。

最后就是这部剧的口音太好听了!!

 8 ) 《唐顿庄园》二小姐:那个平庸又自卑的大龄剩女,如何活成了最美的样子?

文/罗小可

曾记得《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四姐妹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对迎春的绰号了,她私下里被家里的仆人偷偷地叫“二木头”。

《傲慢与偏见》里面的伊丽莎白在遇到真爱达西先生之前,也是处于三不管地带,还竟然被她妈妈推荐给愚蠢虚荣的柯林斯。

或许,每一个在家庭里排行老二的孩子都不被宠爱,仿佛都是个比较略显尴尬和无可奈何的存在。

他们大部分总是有着共同的特点:没脾气、没本事、没主见;办事不利索、说话没意思、不会向父母撒娇。

《唐顿庄园》的二小姐伊迪丝也不例外,即使身为贵族,像极了灰姑娘,处境和选择可能还不如地位卑微的仆人。

嫉妒姐姐,骨子里是因为被忽略和自卑

长相平平的她,没有玛丽美若天仙的外表,也没有西珀尔聪慧伶俐的性格。

在很多的社交场合,都被自己姐姐的那万丈光芒碾压了。

伊迪丝就是一个行走的陪衬,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光环下。

原本傻傻的有点脑残、性格稍微怯弱的她更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角色。

都说,生活的累,或许一半来自于生存,或许一半来自于攀比。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很多的时候,她毫不掩饰地嫉妒自己的姐姐。

无论是大表哥亦或是玛丽看不上的男人,她也去争抢和竞争;因为受到玛丽的蔑视和不屑,她决定写信给大使馆告发这段丑闻;为了刷那么一丁点儿的关注,她宁愿去农场亲自学习驾驶。

可怜又自卑的她,注定是大家眼里那个准备为父母养老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时时刻刻都是别人口中的笑话。

婚姻似乎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因为除了一个头衔,一份嫁妆,她拥有的筹码几乎为零。

哪怕是渺茫的一次机会,她都紧紧地握住,生怕手中的沙被风吹散。

遭遇悔婚,却又无意遇见爱情

一战无情的硝烟战火,带走了千万人的生命,却承诺了安东尼老伯爵对伊迪丝的婚约。

可是当场遭遇悔婚的她,本来以为可以在众人面前扬眉吐气,如今成为苦痛万分的落跑新娘。

命运之神总是给了这个内心善良的女孩太多地考验,一步一步地布设一个又一个未知的谜题。

后来她拖着沉重的身心,只身去了遥远的伦敦。

那里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远离攀比和是非的清净之所。

张爱玲曾说:“在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想著同样的事情,怀著相似的频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与我相遇。

”终于两颗相似的灵魂相遇了——那个欣赏她平凡却认真的杂志主编格里格森。

这场爱情无关乎于财富,无关乎于颜值,却关乎于才华。

或许是因为爱情的力量,改变了伊迪丝的心境,让她发掘自己还有闪光点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许是因为写作的欲望,释放了她内心深处最真挚而且无处安放的情感;或许是绝望过后回归平静,伊迪丝不再是姐姐玛丽的陪衬,开始慢慢华丽丽地蜕变。

成为剩女,活出自我收获幸福

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却未必能陪你走到散。

当午夜的钟声响起,一切变了模样,只剩下孤独的自己。

在主编格里格森不幸离世后,伊迪丝未婚先孕,备受流言蜚语的她去了国外待产。

一路兜兜转转,历经磨难,她如初所料成了大家眼中嫁不出去的剩女。

时间竟成了最大的小偷,不知不觉在脸上烙印下些许的痕迹,却赋予了伊迪丝乐观豁达的心态。

她不慌不忙地打理着杂志社,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不断地提升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最后的最后,伊迪丝终于活成了自己最美最自信的样子,不再是任何人的影子。

她遇到了代理人伯蒂答应了求婚成为了侯爵夫人,美好的事业和婚姻同时如期而至,像极了一场久违的慰藉。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青春期的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想变得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我们也曾像伊迪丝那样如此渴望证明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诚然,每一个破茧成蝶的女人,都是努力在伤口开出优雅的花朵。

抚过疼痛,默默地愈合了伤疤,渐渐活出最美的模样。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庶人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9 ) 完全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喜欢二小姐

真的搞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喜欢二小姐。

Edith当小三,和有老婆的农夫接吻 未婚先孕 不惜搞臭家族名声写信举报自己大姐 仆人突发疾病她只关心自己裙子有没有脏 不顾农夫一家的自私鬼 最后导致别人搬离几辈人都居住的地方从头到尾都没在乎过别人的感情 觉得所有人都得围着自己转 农夫的老婆把孩子视如己出 她说去抱走就抱走 没有一句感谢就算了 别人搬走的时候说的居然是这样最好。

不过就这样的人也有资格骂别人是贱人,也挺神奇的

 10 ) 大小姐的mean的另一种解读

大小姐确实像他爹说的,' She is not always kind '。

但是就像菲茨杰拉德说的,不要去judge。

尝试去理解大小姐可能是比单纯评价大小姐是不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更好的角度。

我觉得后者没啥意义,没有人是完全意义上的好人,说她好或者不好都可以拉出一大堆例子,又不能拉出一个量化评分,说做了这件好事加多少分,做了这个坏事减多少分,最后是正的分数就是好人。

我的理解是,离开道德评价,大小姐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她不是容不得别人好,是容不得世界在她的控制之外。

就像anna那天和bates说的那样,她拒绝不一定完全出于(一部分我觉得肯定是有的)觉得对方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不够高,也有这个人比较强势,mary觉得自己掌控不了,所以害怕了的原因。

mary搞黄edith的婚事也是一样,她未必是不能容忍edith比她好,想想如果是三妹嫁了这么好的人家,mary肯定高兴啊。

关键是一,她觉得edith是在自己掌控内的,就是比自己差,没有那么漂亮风趣受欢迎,一下子这个人比自己好了,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一下子就慌了。

加上那天早上受到了赛车手大哥也走了的打击,那天早上的戏,mary分明也是没料到赛车手就这么走了的,可能至少以为赛车手会再挽留下她。

两件大事接连发生,我觉得mary是觉得生活失控了。

第二个就是,讲道理她真的不喜欢edith啊。

讲道理,生活中没有讨厌的人,也有没那么喜欢的人吧。

对于这种人,不是人家做出了什么拯救自己生活的事情,确实会对她的一言一行更敏感啊。

也就是说,本来没啥的事情,因为是讨厌的人做出来的,所以显得格外膈应自己。

何况那天edith说话也不算客气。

我觉得这两方原因加在一起,mary教皇edith婚事简直就是势不可挡,肯定会发生的。

其实我觉得是这样,就像tom在mary搞黄edith婚事那天说的,mary是个coward。

看起来很坚强,但是这种坚强是一种理性意义上的坚强,是一种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的行事方式的理性,果断和强势。

包括接管庄园啥的,都是自己愿意做的。

但感性意义上来说,其实mary并没有那么坚强,谈婚论嫁十分在意条件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自尊一点都伤不得,容不得自己被别人看不起,容不得自己辜负自己的高贵,优越的设定。

同时拒绝赛车手也因为赛车太危险,不想再受伤。

自己的生活失控了,但是情感上不够坚强,过不去这道坎,就到处搞破坏咯。

反正这位大小姐也不是always kind,并不介意搞点坏事。

这种意义上来说,最后大团圆的结局,mary应该也真的是更成熟了。

更勇敢的正视自己的情感,也更勇敢,充满希望的面对自己的未来。

可以说是make peace with edith,也是make peace with herself.我觉得这个人物真的塑造的太好了,我很喜欢这个人物,哪怕她不是一个kind的人。

《唐顿庄园第六季》短评

再不舍,也看完了。

6分钟前
  • Early啦
  • 推荐

写第六季的时候完全不考虑第一季人设吗

10分钟前
  • 白新羽
  • 很差

对底层人的刻画一如既往地刻板、不够友好,这也是它不能和《红楼梦》相提并论的原因之一。

12分钟前
  • Zénon
  • 较差

爱尔兰爱国者是要拥抱带英这个“家”的,心甘情愿嫁给猪脸老瘸男的好女人是要上班给主子端茶下班给老头送水还哭哭啼啼自责给他传不了后的,编剧别以为撒糖霜似的加了点进步元素就能瑕不掩瑜了,吹捧这种剧的人大概是19世纪皇城根下老僵尸。

14分钟前
  • 包砸
  • 很差

唐顿庄园,六季终。弹幕里的言语逐渐从对大表哥的怀念渐渐成为了大小姐和二小姐的粉丝之争。我呢,算是比较留意服饰装饰那一挂的。没有用六年的时间和情感来追随唐顿,满打满算看完六季也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即使如此,在即将结束的这一刻,我,依然怀念它。

17分钟前
  • 小小
  • 力荐

loveline太硬了。大姐太婊了。呆西运气太好了。

22分钟前
  • Frank Gallery
  • 还行

欢喜有时。聚散有时。最终季。再会。

25分钟前
  • 无非
  • 力荐

果然看完第一二季就直接跳来看马修古迪是正确的选择,拍得再精致也是肥皂剧,中间跳几季不看直接看剧情简介妥妥的,古迪子再次苏出天际帅出宇宙完爆剧里其他男性角色十条街

26分钟前
  • 北落師門Hiruma
  • 还行

2015.9.25-2016.1.27 终于完结了,依然不喜欢Mery

27分钟前
  • Vashta
  • 还行

偶尔的闪光点不能抵消我对整部剧的厌恶

28分钟前
  • 荞麦
  • 很差

伊迪斯也太可憐了吧。不過既然要共度一生,最好是把底細交代清楚比較好,因為紙是包不住火的。

31分钟前
  • 力荐

和第一二季隔了很多年,对前面发生了什么几乎毫无印象。这一季美丽灿烂的Edith,cp也很好磕,有很多瞬间让我代到《劝导》。其实故事本身切得太碎而杂,舰队街的女人们和庄园开放日作为历史的真实再现完全可以多用一些篇幅。接近大结局的拉郎配平让人非常烦躁。

36分钟前
  • SEVEN
  • 较差

不打算因为是最后一季而给高分,越看越觉得编剧不走心,人物性格单薄而矛盾,坏人没来由,蠢人没脑子,奇怪的是最后的结局走向圆满也显得为圆满而圆满,草草收尾的感觉。

40分钟前
  • 望北京
  • 还行

有些失望,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剧本写得格外匆忙,Mary的结婚以及姐妹和好都来得有些莫名其妙

44分钟前
  • 呆头呆脑的春天
  • 较差

大小姐真的是太“真实”了,婊气十足。

45分钟前
  • 理想of神殿
  • 还行

剧落幕,感觉时间都停止了。

47分钟前
  • 持续降调淡出
  • 力荐

结尾感情线太仓促,主仆关系太美好。

51分钟前
  • 凉夏
  • 较差

虽然Henry很帅,但是老了。感情线没有什么吸引力。莫名其妙的幸福快乐。最后一季硬把很多人凑成对,把反角扶正。有点敷衍。索然无味。

53分钟前
  • vanvan
  • 还行

最后一集简直逼婚,反正我觉得我非常理解lady Mary的想法

56分钟前
  • 砰砰啾啾咔咔咔
  • 较差

因缺乏自制力而在复习期间受电影预告诱惑把这季快进完了......为了古迪子和大小姐!人都是好看的就是有点缺电,以及古迪子这里好瘦....姐妹矛盾特别合理,但一套血浓于水就解决了也让人很过意不去啊?现在能特别的意识到(麦格)老太太真是太可爱太关键了,感情线实质进展第一大幕后推手xx

58分钟前
  • 罗宋汤之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