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零年冬日的某个周末午后,迟来的初雪光临蒙特利尔。
恋人在长椅上拥吻,冰冷的雪花落在他们的头发上;信号灯前的司机们摇下车窗,借着天气的话头互致问候;公园里嬉闹的孩子和街上的流浪狗不约而同地仰头望向天空。
城市在一瞬间变得安静,透明易碎,甚至有些荒凉。
病房的窗格渐渐黯淡下去,从一盏蓝色的鱼缸变成一块深灰色的石砖,六角形的结晶纷纷扬扬地覆盖在雨水和灰尘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痕迹上,构造出近似于地图的纹案。
小时候,伊兹的房间里挂着一张船员祖父用过的世界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了港口、洋流和货轮的航线。
她用手指模拟船只,在蓝色的区域上航行,航线在地图的一端中断,又在另一端出现,有时还会穿过狭窄的运河和仅有她小半个手掌宽度的海峡。
她成了这艘想象之船的领航员,指引方向的北极星,或是吹起船帆的西风女神。
那些始于百无聊赖的午后时光的无数航程在后来的日子里变得愈发难解——如果大陆不曾漂移,那么这些航线中的大多数是否就不会存在?
人类在大小不及地球30%的陆地周围圈出一条唯一的航道,而剩下的水域则是永远孤独的蓝?
她用食指游过的千百条航线会不会在无意中揭示了某种宇宙运行的规律?
伊兹走出病房,穿过两条迷宫般的回廊,走进了克里奥的办公室。
他正伏案小睡,桌上堆满了实验报告——动物实验、植物提取物的毒理测试、脑部扫描图。
上面零散地分布着“无效”“不可行”之类的字眼。
或许自己永远不会找到先前那些虚无问题的解答,伊兹告诉自己。
她正在失去对冷热的知觉,眼前的世界也日渐脆弱,像布满裂痕的玻璃,下一秒就会支离破碎,刺穿她的身体。
一个月前她就告诉克里奥自己希望死后被葬在郊外的牧场。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她有机会进入地球的血管和脉络,进入高山和海洋,最后沿着小时候幻想过无数次的航线开始永恒的漂流。
但克里奥听见后只是愤愤地摇了摇头,在他的眼中,一切疾病——包括衰老与死亡,都有其对应的治愈手段。
治愈死亡和倒转时间无异,她想,右手轻轻触摸着克里奥的胡茬,微温的,干硬的触感沿着她指尖的神经向上传递。
她的目光逐渐向上游移,用突如其来的耐心观察着他随呼吸自然起伏的脊背,深蓝色的衬衫像广阔无边的大海。
十五年前,他们在宾州大学的一棵樱桃树下第一次做爱,他的脸光滑平整,紧紧地贴在她的胸前。
草坪上的洒水器旋转着,星星点点温热的水滴从头顶落下,落在她的白色T恤和他的深栗色头发上。
一阵风吹过,两个人的影子被颤动的树叶打碎,消潜在刚修剪过的草地里。
伊兹凑近克里奥的耳边,轻声说道:“下雪了。
”“什么?
”克里奥从梦中惊醒, “你来这里做什么?
” “我们出去散散步吧,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这不是我第一次听见这句话,和伊兹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克里奥这么想着。
“你看了我的书么?
”伊兹突然问道。
“还少一章。
”克里奥挑了一下眉,想起了方才的奇异梦境:金黄色的星云,枯萎的古树和手臂上满是刻印的男人。
走过离公寓还有一个街区的教堂广场时,钟楼敲响了三下,声色低沉。
寒冷潮湿的空气进入克里奥的肺部,加热,分解,变成血液的一部分和他呼出的白气。
人类生来就是一台精妙的机器,吞下燃料,产生能量,不断运动。
既然拥有机器的特性,一切损伤的修复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可能。
他现在正做着这种尝试,但尚未取得一点能够回应自身猜想的成果。
他回头,看见雪地里留下的一长串足迹已经隐去大半——达尔文在火地岛上留下的脚印也早已被潮汐和雨水洗刷一空。
怀着重新定义人类的想法的两人似乎正以某种隐秘的方式相互呼应。
“你来写最后一章。
” 伊兹把手搭在门上。
“先不说这个,”克里奥转动门锁,“进屋里暖暖身子。
”伊兹的手臂如葡萄藤般细弱,克里奥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
他往浴缸里放水的时候,伊兹就站在旁边,被热气包裹着。
这让他想起三年前那场雨林之行,他们在一场暴雨过后动身,周围环绕着相似的白色雾气。
当地导游用伐刀利落地劈出一条通往深处的小径,一座玛雅金字塔随之出现。
“这是第一位父亲,造物的真主,世上第一个人类。
他牺牲了自己,创造了世界,生命之树从他腹中萌发。
他的身体变成了树根,伸展开来成了大地;他的灵魂变成了树枝,向上攀升成了天空;而他的头,升上天空,变成了西瓦尔巴——金色的天堂。
死亡,即是创生。
”克里奥一边用浴球擦拭着伊兹的身体,一边想象着那株创世巨树在天地间缓缓扩张的情景。
一片树叶掉进了瓦伦西亚港,变成了西班牙征服舰队扬起的白帆。
船离开时顺风顺水,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后缓缓驶向韦拉克鲁斯港。
但航程过半时,船遇上了顶头风和逆流,超过一半的人员害了船热病。
八个月后,船终于抵港,一行人深入雨林腹地,遭到玛雅人的截击,最后只剩三人。
这是伊兹的小说,剧情至此戛然而止,一行人悬而未决的命运落在了他的手上。
定夺生死,这是身为医生的克里奥每天都在做的事。
“水冷了。
”伊兹轻声说道。
克里奥从想象中回过神来,说了声抱歉,重新拧开了热水龙头,白色的蒸汽再度升起,两人的目光交汇。
克里奥琥珀色的双眼被水汽润湿,像两片刚化开的初生星云,投映在水面上。
伊兹对准克里奥的嘴唇吻了下去。
克里奥感觉自己的体温在升高,现在他整个人跪进了浴缸里,热水没过了他的胸口。
他似乎看到十五年前那棵樱桃树从地下冲出,击碎了浴室的地面,抽出深绿色的枝条,结出果实,成堆地落入水中,红宝石色的液体如同窗外的暮色一样绽开。
伊兹的身体与思想重新与他合为一体,她在微笑,但脸色苍白。
克里奥紧紧抱着她:“我就快找到那种方法了。
”伊兹没有说话,她把耳朵贴近克里奥的胸口,听着他坚实的心跳声。
她的手指正在脑海中的蓝色版图上游移,从英国出发,驶过英吉利海峡,被洋流带往非洲,再一路漂流到悉尼。
她想到那个传说的后续,生命之树上的果实被鸟雀取食,造物者最终得以拥抱天空。
“我明白。
”两人在水中坐了很久,直到最后一点天光从窗口流尽。
金色的西瓦尔巴,即将湮灭的恒星,一颗树,无数沉没的星座,黑色的墨水,未完成的航行和一个男人手臂上隐隐刺痛的刻印。
这是克里奥在梦中看见的全部内容。
伊兹凑近克里奥的耳边,轻声说道:“下雪了。
”“什么?
”克里奥从梦中惊醒, “你来这里做什么?
” “我们出去散散步吧,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现在不行,”克里奥眉头紧锁,用手捋了捋头发,他无名指上的婚戒被擦拭得光亮如新,在橘色的灯光下呈现出星辰般的色泽,“下一场手术要开始了,”他微微向前倾了倾身体,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伊兹已经走出了办公室。
克里奥听见走廊中渐渐远去的脚步声,大门的开启声,涌进室内的风声,疾驰而过的汽车声,喷泉的流水声,大门的关闭声。
这些声响瞬间出现又瞬间消失,近在耳旁又遥不可及,仿佛来自另一个宇宙。
二零零零年冬日的某个周末午后,迟来的初雪光临蒙特利尔。
城市在一瞬间变得安静,透明易碎,甚至有些荒凉。
=========================注:以上内容为电影剧情的延伸,并非剧透。
涉及剧透的分析从此处开始。
电影第一次看是08年初,被剧情简介吸引买了碟,但没有看完。
上个月重新看了一遍,对比叙事上颇受诟病的《生命之树》和《云图》,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已经把节奏做出了他一贯的水准。
口碑不好的原因在于影片内核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太简单。
太过熟悉的东方哲学和因果论加上动机单纯的三段故事让很多人没有解读的动力。
但达伦真的拍得太美太纯粹,影像叙事的原初感是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之一。
关于剧情:①最简单也最直接的解释方式——托马斯是小说人物,克里奥是现实,而飞往Xibalba的汤姆则是内心。
三者为一个人从迷茫,顿悟,到超脱的递进。
②托马斯是过去,克里奥是现在,而汤姆是未来。
托马斯是生命树的种子,克里奥是生命树的成熟,而汤姆是生命树的衰败。
象征了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轮回。
③托马斯是因犯下戒律而被驱逐者,喝下生命树的永生汁液如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克里奥是生命树(造物者)的子民(人类),苦苦追寻治愈肿瘤消灭死亡的方法好比人类修建通天塔;而汤姆是神明,平衡着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托马斯打开道路,保护着子民的遗物)。
④比较接近《云图》的解读法:托马斯是前世,转生为克里奥,求索着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护一个有着相同灵魂的人(伊兹),而找到治愈衰老方法的克里奥依靠药物活到下一个500年(汤姆),只为了和爱人得到永生,却在最后时刻明白了死亡即创生的道理。
好吧,这是一篇迟到了5年的影评......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在失去妻子前,中,后的痛苦过程.求科技医药,求神话传说,都无法掩盖那种绝望和悲痛最后只能在佛中解救自己的精神苦痛.看不懂不要紧,此生本来能参透的又有几个.佛说,爱也是你轮回的理由之一,是你痛苦的源泉之一.如何懂得爱和死,生不过是一个参透的机会.
看完了,这是一个讲金刚狼老婆患绝症,金刚狼竭力救她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狼妻生了个肿瘤,老狼费尽心思可还是晚了一步,都怪那老女人医生,有手机不打,偏要走到面前告诉他,时间就是生命,懂不懂啊他老婆生前写了一本书,却故意剩个结尾让老狼完成它,这本书讲的是女王陷入了危险,女王说只要老狼完成一个任务,自己就是老狼的人,甭把她当人。。
老狼一听,热血沸腾,精虫冲脑,立马从西班牙跑到中美洲,书讲到这里的时候,作者不幸逝世,老狼怀着悲痛,意淫了一个结局,就是自己坚信女王的天方夜谭,打败了很多玛雅猛男,到了关底,以为就可以把女王不当人了,没想到突生意外,最后一不小心成了人类始祖,化成了一片小灌木。
再说现实生活里,狼妻死后,老狼不愿接受这个现实,可现实总是残酷的。。
医学没到那水平,只好靠意淫来补偿,于是把自己想成沙加,会打太极拳,把老婆想成树,人在极端状态中果然各种性癖好都显露出来了。。
为了和老婆永远一起,那么只好自己也死了。
可是在现实生活里,他可不愿死,就把一个小松果扔到老婆的坟里,精神自慰下,大概是骗自己骗老婆,这颗小松果可是生命之树上掉下来的,给你了你就永生了影片中的各种剪切,还有那个天上的漩涡就是一些时空转换吧,倒不觉得导演是在卖弄,而是很有必要的好啦,我看不懂啦,在书里那个故事,金刚狼喝树汁怎么显得这么贪婪,而且死掉是很不情愿的,并不是始祖那样是牺牲自己维护世界和平。
还有影片名字,太空中那个生态球里树边是有一滩水的,玛雅中心那颗树边有一条河,我想可能是说这水是生命之源,因为生命之树也靠它来滋润嘛,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这可能是导演最深的用意吧!
《珍爱源泉》“3+3+3”。
三段故事、三个维度、三层含义彼此独立存在却又相互映射,达伦用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诠释了他对生命和爱的理解。
独立导演的第三部作品,敢于挑战如此宏大的主题,看得出他的野心和自信!
影片中充满中、西方的宗教隐喻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在讨论形而上的同时并没有枯燥的说教,有着很强的带入感!
实拍化学反应代替电脑特效,让人看到他对细节的把控能力!
8分!
ps:好吧,我承认,正式被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圈粉!
Aronofsky小露大师相,跨越千年时间的那几组镜头,剪切的干净大气,滴水不漏。
本子稍有狗血之嫌,廉价贩卖古文明和凄美爱情,但视觉感绝对没话说 -- 怎样的色彩场景、镜头组合、切换节奏有怎样的效果,那些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元素,Aronofsky抓得很紧,如同诗与语言之无限靠近的距离。
据说全片除了一个CGI,所有视效都是叠印背景冲将出来的,与老库在2001里的手法如出一辙,大银幕上看起来似乎多几分真实感。
只可惜现在最不值钱就是视效,就算技术复古到上世纪60年代,也没办法把观众的胃口复古回去。
……看了那么多好评,如果哪天我回头再看忽然改变想法了,我再来改吧,虽然我很喜欢结尾那段曲子……
(实在想不出起什么名字了)先说总体感受吧,我认为七分是相对而言存在低估的。
毕竟对于三条故事线的驾驭我认为都还可以,叙述也不显太过混乱,结局的收束一看就是用了心的,让人看了不太至于吐槽是部烂片。
那就顺着这个逻辑,先谈故事性吧,我个人认为三线叙述而且保证其独立性与交融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即使有人认为某个故事存在一点逻辑不畅我认为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况且我认为大体来讲三个故事的逻辑也都基本自洽。
缺憾就是感觉也许是被电影的篇幅限制了(也有可能是挽救了),很多情节讨论得都没有非常深刻,不过片名就叫珍爱泉源,爱这个问题讨论的多到也正常,而且男女主在我眼里也真的算是挺好嗑的CP了。
其次讲画面,画面我个人认为只能算是无功无过吧,特效和构图尚可,但我存疑的地方是从倒着的镜头翻转为正着的镜头(比如一个现代的男主开车的剧情)到底是什么寓意,我个人不太懂镜头语言,希望有大佬指点一下。
最后就是东方文化这方面……虽然我认为只因为这个就给低分没有必要,但还是忍不住有点汗颜。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我认为尚可,最后世界线的收束大大超过了我之前对他的预期,而且CP也确实很好磕,尤其女主真的太美了!!
太适合喜欢看绝美爱情的人看了。
《珍爱源泉》“3+3+3”。
三段故事、三个维度、三层含义彼此独立存在却又相互映射,达伦用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诠释了他对生命和爱的理解。
独立导演的第三部作品,敢于挑战如此宏大的主题,看得出他的野心和自信!
影片中充满中、西方的宗教隐喻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在讨论形而上的同时并没有枯燥的说教,有着很强的带入感!
实拍化学反应代替电脑特效,让人看到他对细节的把控能力!
8分!
ps:好吧,我承认,正式被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圈粉!
具有强烈的宗教神秘主义,把三重空间通过树、戒指、星云和相似的人物角色关系联系起来。
我觉得定位科幻有些不妥,也许归到奇幻里面更合适。
先说三重空间,第一个是现代的美国一个医学实验室,休杰克曼在猴子身上试验,为找到拯救身患绝症的妻子蕾切尔薇姿的手段, 所用的药方为南美采集回的树皮。
妻子写了一本未完待续的书,其中的故事是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西班牙帝国,女王的安危受到威胁,骑士出面代表女王去南美寻找这个长生不老的泉水(生命之树),这是电影中的第二重空间;第三重空间是最匪夷所思的休杰克曼精神空间,但也恰恰是这一重空间把另两重空间联系了起来,一个盘腿打坐的冥想者在苦苦寻求延续大树生命的途径。
三个空间中都有大树,它不仅是圣经中伊甸园的生命之树,也是科学发现中可以拯救蕾切尔薇姿的南美树种,在冥想者的世界,那棵大树是他要从枯萎中拯救的生命。
戒指像是一枚奖章,是对超越自身摆脱执念的肯定。
医学家穷其所能挽救妻子的性命,骑士对女皇的承诺要拯救她的地位,而冥想者在苦苦思索如何让大树的生命继续。
这些都无可避免地把休杰克曼变成了囚徒,所以在影片中他是一个从始至终都很偏执的角色,为了一个药方,为了一口泉水,不惜违背临终妻子的愿望,和不惜杀戮。
所以他和妻子(执念)之间的关系是影片最想探索的关系,在西班牙帝国里他们是君臣,臣为君死;在现实中他是为留住心爱人生命的疯狂医学家;在精神世界里,他是专注于一个解药但是忽略了拯救的意义。
一颗将死的星星是孕育新星的母亲,这种轮回的思想也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星云是代表生死轮回的具体物化。
比如倒下的骑士身体化作植物,和万物浑为一体;休杰克曼在妻子墓边埋下的树种,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
从时间关系上来说,西班牙骑士是医学工作者的前身,当他贪婪饮下生命之树的树汁时,星云出现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了他永恒的生命,但是他戴不上戒指;医学家遗失了戒指,他只能用笔和墨给自己纹一个;冥想者是医学工作者休杰克曼的后来人和超越者,因为他手上戒指处的墨痕提示了观众这一点,而那枚从骑士而来的戒指因为骑士的倒下传递给他,他捡起并戴上戒指,和星云化为一体,大树重获生命。
那么他们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是永生是自由,在影片中永生是自由的延伸,是一个人终于放下了内心的不舍,看待现实为一种轮回,尽管有三重空间,最后的落脚点是现实空间,休杰克曼终于抛开执念放开了妻子,找到心灵的自由和永生。
生生不息,自然本身就是个有机体。
在自然中,生命是绝对平等的。
之所以会有微不足道和渺小的想法,源于个体生命本身的自大观念。
如果,人能反省所遇见的狂躁和膨胀,会发现世界和生命出奇的光辉。
这部片子,想讲的东西太多,有点像部科教片。
比较糊涂的看完了!
相当的精彩。什么是永生?怎样才能永生?无论古老的历史中,还是遥远超进化的人类,都不会停止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都不会停止对这条路的寻觅,一切皆是浮云,唯独,最后的爱是你-我永生的源泉。
装13装的有点过了……
开始以为是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然后觉得貌似都是一个人,后来才明白竟然是根据现实中的男主虚构的另外两个,死亡不是一种形态,即使喝了圣树汁液也不能反抗,淡定的接受才能圆满……我爱光头男,休叔叔啊~~~~不用CGI,不用高科技,不是一样很梦幻很美,卡神技术打不过镜头是硬道理啊
探讨永生、轮回、牺牲,以及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交叉剪辑和匹配转场够华丽,但巨大的野心和唯美的视听语言并不能掩盖内容上的苍白无力。东西方元素大杂烩后只熔铸出一只四不像的怪兽。Clint Mansell的电子乐依然令人欲罢不能,多次使人想起达伦的巅峰杰作[梦之安魂曲]。(6.5/10)
可能是我不太能欣赏吧
睡着了...
故弄玄虚,美国的无极
是在是生硬,这是无法衔接的两个故事
美得我眼晕的片子,配乐深情凝重,我觉得片名叫生命之树或者唯爱永生或许更恰当,虽然珍爱源泉也很美
用实拍化学反应达到CG效果从而省了上百万美元预算的影坛传说。
我真希望世界上真的存在那颗生命之树。
特效很漂亮,剧情一团糟,有些情节还很喜感= =
虐心。
看在女王陛下的份上给两星
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炽盛苦。法门寺猜想。初看时还是太小了,恰逢其时,恰逢其时。
心平气和
实在无法忍受技术细节上的一堆神吹
达伦很有想法,但表达太悲观了。
接受死亡,方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