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追完《火舞黄沙》了,这才是真正的女性题材电视剧!!!
以前对贞节牌坊的认识只有轻飘飘的四个字,因为有些电视剧的误导,甚至还以为这真的是荣誉,然而看了这部剧才认识到,这牌坊完全就是对女性的迫害与枷锁,为什么我们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呢,贞洁难道就真的比性命重要吗?
家春分作为一个封建制度下长大的女子,她的思想进步也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一集和最后一集遇到马贼的态度截然相反,弃贞求全,打破世俗枷锁。
毕竟错的是马贼,不是这些无辜的女子,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性命去保全名节呢,我命由我不由天!
剧里对人性的刻画也是多样的,每个人都塑造的鲜活立体,焦玉做当家时心狠手辣,为了给儿子东晓铺路什么都做得出来,在儿子去世以后又开始展示这个人物柔软的一面,最后只愿做母亲不愿做爱人的结局也很符合她的人设。
焦玉是为母则刚,朗月是为夫则勇但全剧最喜欢的人设还是计明凤!!
全程坚持"girls help girls",人间清醒子!
"你明天不休我,我烧你大屋。
你后天不休我,我烧你工厂。
"真的酷毙了,特别是被打后那一笑,简直是笑到我心坎上了剧里到处都是细节,最开始明凤来阎家铺时,格格不入,头发是进步女青年形象,后来慢慢融入山上,身上的棱角没有那么尖锐了,头发也随之变长,乍一看与阎家铺的其他女子没有任何区别。
其他古装剧刻画的都是美好,让人向往,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时空穿越是不是也能靠着"现代科学"技惊四座。
但这部剧让人再也不敢瞎想,封建制度是真的吃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这种制度的受害者。
尤其女人,在以前,你抛头露面就是一种罪,可能根本都没法走出那个村子,一辈子困在方圆之地,更何谈施展才华?
电视结局虽然炸毁了阎家铺,但只要这种封建制度不倒,就还有马家铺王家铺,有人的地方就有压迫,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很好奇香港人会把中国的陕北戏拍成怎样的一出剧?
这部戏抓住了陕北的两大特色背景:黄沙和窑洞。
正如片名火舞黄沙所呈现的景象:广阔无垠的沙漠,恶劣多变的气候,马蹄声狂奔而过,尘土飞扬。
这是一部男人和女人并重的戏。
男人的戏是宗族间的纷争。
女人的戏始终在那座贞节牌坊的重压之下。
妻子对于一家之主的丈夫要遵从三从四德,恪守妇道;延续香火、开枝散叶是作为妻子应尽的义务;背着丈夫偷汉子是大逆不道,要被惩以“点天灯”的刑罚;妻子不应插手男人的事,就算是做上当家的,在男系社会中,也会遭到排挤,没有发言权。
春分是顺从的代表,死心踏地为男人。
明凤是抗争的代表,打破陈规戒律,努力维护丈夫族长的地位。
焦玉是权力的代表,证明女人也可以当家做主。
但无论是哪种女人,都被贞节牌坊压得喘不过气来,背负着太多沉重的包袱。
我是在别的地方看到黎姿跟啊佘联手杀人火烧茅屋才来看的,前几集很喜欢,觉得比金枝欲孽好看,越到后面越看不下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全剧最讨厌东昇。
东昇人设根本立不住,对阎老板一次次手下留情,对小卓一直念念不忘,似乎是好男人人设,但对春分就是妥妥的渣男,答应了带春分走居然把她一个人丢到渡口,走的时候,包括回到山上以后都没有一刻想过春分的安危,这可是一个马贼无处不在的地方。
说起报仇,只敢在背后做小动作,真正阎老板在他面前的时候一个大写的怂字。
对焦玉,从劝焦玉复仇开始就是单纯利用焦玉,自己想对阎老板复仇,还要拉上焦玉一条命,还得美其名曰救下焦玉没让她自杀,在焦玉心软放过阎老板也放过自己的时候,他还怪焦玉怕死,东昇是什么垃圾。
阎老板的人设也没有立住,出场时以为他是霸气无情,结果后来却善良得过分。
开场时对东昇小卓无情点天灯,还想对东昇赶尽杀绝,后来春分遇到类似的事就要她三跪九叩来保她。
是什么让阎老板转变的呢?
我以为会是明凤,但他跟明凤的感情戏实在少得可怜,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也几乎完全没有交代,如果有,也太隐晦了,导致整个人设前后矛盾,很崩塌。
在感情上,他也是一个渣男,对谁都有情不如对谁都无情。
其他男性角色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说是全员恶人。
东阳看着善良,实则既没有脑子也没有担当,自己爱朗月,朗月不可以打种春分就可以。
更别说阎老爷,宋五叔,阎国基这些角色了。
看起来最善良的茅大叔,居然想要点燃地下煤矿炸了整个阎家铺,跟你有仇的只是阎老板,其他人又何其无辜。
女性角色中,春分确实惨,但是在跟东昇从井里被救上来的时候,有机会走却不愿意走就离谱,也是从这里我对这个人物再也提不起好感。
强行留下推剧情,看一下手上的疤决定留下是什么鬼,如果是想打破自己的命运,怕应验,不是更应该走吗,跟东昇走了不就有白头郎了吗?
说到焦玉,如果没有明凤,我会喜欢她跟阎老板的感情线,但有明凤的情况下,我没办法站她跟阎老板。
我还是喜欢那个做当家时候的她,如果编剧没有让东晓死,或者把东晓的死安在马贼身上,而不是安在阎老板身上,让焦玉跟阎老板联手对抗马贼,只是合作伙伴,我相信我会看到一个更有魅力的焦玉。
至于明凤,我觉得是全剧最惨,开头就被哥哥卖,嫁的老公心里记着前妻,跟老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一点信任被公公离间,被东昇离间,被焦玉离间。
一心为闺蜜,一心为老公,却没人听她的。
结局得到的只是一个又聋又瞎的老公。
可能因为看起来太强势,所以没人心疼吧。
長房奶奶--焦玉她是個可憐的女人。
雖然在閻家舖的女人沒有幸福的。
但她仍然是主角中讓我最覺得可憐的人。
她的人生從嫁到閻家舖那天起就是個悲劇。
從來都沒有過幸福。
只有當她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儘管是跟不喜歡的人所生。
那也是她人生僅有的最大的幸福。
她努力培養他,不讓他跟別的孩子一樣貪玩嬉戲。
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爲了這個孩子。
她一個女人,在這樣一個落後的地方,掌管著一個家族。
被閻家的人欺負,同族的人也不放過她。
可是她從沒有妥協。
她甚至做的比男人還多,還好。
每一次遇到棘手事件,她總是能夠妥善處理。
兇起來,句句話都鏗鏘有力,讓人不由折服。
一開始我就是被她這種氣給震撼了。
而決定看下去。
這樣一個女人,就連曹軍長都不得不佩服她(即使這并不是件好事)。
可是,也許上天并不憐憫她。
竟然剝奪了她人生唯一的希望--她的兒子東曉。
她的人生頓時被徹底摧毀了,她變得仿佛完全沒有了生活目標。
直到後來,又將復仇當做她人生的目標。
可是你一定看得出,她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處處咄咄逼人的長房奶奶。
沒有了東曉,不再需要爭什麽,她沒了動力,原來也是個幾分柔弱的小女人。
會下不了手,會哭。
最後,決定放棄復仇。
可是她的眼神已經是無力,不再有神了。
她說的對,也許她并沒有真的愛上閻老闆,只是她這一生,真的沒有男人像他對她這般。
從前以後,都不會有了。
當萬曦眼睛被打瞎了。
决定最后是谁死谁活的时候。
她眼見萬曦走向明鳳,凄苦的放下了髮髻,任頭髮肆意的飄向萬曦。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讓萬曦走向了自己。
她笑的凄苦。
可是也是解脫。
她無法像明鳳那樣去照顧萬曦。
她的心早就遍體鱗傷。
怎么再擔當的起一個人的生命。
能在最後找到萬曦。
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第一次看到TVB在黄土高原拍片子.第一次看到TVB剧集的主角有这么悲剧的结局. 这是一个讲要求女人守贞节,不然就要鞭炮烧死奸夫淫妇的故事.最后,一开始主持杀人的阎万锡老板到最后竟然也要被人点天灯.这是一个讲得很完整的故事,有恩怨的人最后都有了了结.这个结局不是受伤的人复仇,也不是大家和解.这些主角们最后是被另外争当族长而总是拿贞节的名义来害人的五叔和阎国基害的.这些主角们最后自己证明自己不是冷血动物,都不是坏人.那些群丑们最后也逃不过被马贼抢掠的结局.身逢乱世,他们的人生不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互相争抢,最后还是一片黄沙.年青人总想着以后会有怎样的人生,事实是我们的人生其实也就这样,有高潮,也不过是纠缠,有缘分,也不过是短暂的相会,你可以说它精彩,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这个故事没有开始,没有结局,我们只是这个舞台上串场的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那是心里的一块疤,看不得也碰不得长房奶奶赌上了她的下半辈子去设计那个阴谋东升执意牺牲了他和春分的幸福朗月宁死都不愿意告诉真相黎姿总算不再瞪着眼睛说话,我看到聪明又倔强的计明凤,我相信她不光有好看的脸蛋长房奶奶是蔡少芬洛神之外又一个演活的人物吧,最不舍她最后把长发散下含泪带笑的镜头连一向不喜欢的佘诗曼这里我也承认把又憨又矛盾的春风演的很到位很惊讶TVB也拍这种沉重的题材,虽然很少有人将这个片子列为经典,可我很舍不得删掉另外,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说的出口的话?
因为都是戚其义监制的戏,应该是可以比对一下的。
虽然《金枝欲孽》逃离紫禁城的结局是将立意升华了的,但它其实还是把女性放在等待男性拯救的位置,女性处心积虑不为爱情,只为得到男性的注意从而获得拯救,期望男人能救她们于苦海,她们的幸福永远掌握在男人手中,没有办法改变父权操控的现实。
《火舞黄沙》就很神奇,因为这里的男人全都是贱种。
一部由男性把关、主控的戏,是不可避免会将男权思想融入其中的,男性角色也会拥有为了满足女性幻想而塑造的性格特点。
但《火舞黄沙》里男人全都是贱种啊!
所塑造的女性们便是在一群贱种中不遵循世俗、展现女性自我价值,使女性观众引起共鸣、萌发主体意识,这是多么的可贵很想知道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在我国看到这种不在男权中心下规训出来的女性形象?
火舞黄沙的确是部被低估的冷门好剧,它的人性刻画心机谋算还要胜金枝欲孽一筹,看剧时常常觉得脑子不太够用,一句话一个镜头都有可能是伏笔,真真假假爱恨情仇很难分辨和断言,同时在家族恩怨情感纠葛中蕴含的对封建吃人礼教的批判使其立意升华。
三个最典型的断掌的女人,在礼教森严贞洁大于生命的旧社会里活出自我。
家春分,最传统最单纯的女人,被批命硬克夫无儿无女的不祥人,一心只想相夫教子,却阴差阳错应了批文“红杏出墙”,被欺骗被辜负却仍然坚守善良本心,最终面对马贼选择放弃贞洁留下性命而完成涅槃重生,为自己而活。
计鸣凤,最优秀最骄傲的女人,读过书的省城姑娘被迫嫁到山上嫁给不爱的人,闹过吵过恨过甚至刺杀过,却阴差阳错还是爱上自己的丈夫,从此一心一意为了万曦,为爱人而活。
焦玉,最聪慧最执着的女人,十五岁嫁给老头做填房还差点被拉着陪葬,侥幸活下来后成长为强势精明的一族之长,为儿子前途机关算尽然而痛失爱子,不惜一切筹谋复仇,然而爱上仇人,最后了断性命,一生为儿子而活。
她们,对代表了三类人,女人追求自由,不只是可以为了自己,也可以为了一切自己在乎的追求的人或事。
当然剧里令人窒息的压迫女人甩锅女人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朗月、芷君、小卓、桂兰、阎少虹等太多被封建迫害的女人很难一一道清。
全剧最虐我是焦玉之死,简直蔡少芬演技大赏!
焦玉一生都是为了儿子,先是为了儿子的前途,后是为了儿子报仇,最后也是为了儿子放弃仇恨,可能只有死是她为自己也是为所爱之人做的事。
她说“我选择的不是做一个等待被爱的女人,我选择的是做人的娘亲”,她注定成为阎万曦的朱砂痣,如果鸣凤不是扮了六年焦玉的话恐怕很难听到最后阎万曦的一声挂念。
从鸣凤的角度阎万曦配不上她,但是从焦玉的角度,阎万曦x焦玉又很好嗑,虽然一切始于误杀东晓的愧疚,但是沉着冷静的阎老板为了焦玉冲撞军长,善于权衡利弊的阎老板为了焦玉失尽民心,冷酷无情的阎老板为了焦玉哭过痛过失态过被骗到差点死掉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阎万曦做过的孽亏欠的人又何止一个,但偏偏为了焦玉不顾一切,甚至智商掉线,如果这都不算爱。
如果从一开始他知道为他死的人是焦玉,他不会等六年,他会立刻回去找她,阎万曦的大男子主义注定了失去的那个会在他心底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很多人说结局的鸣凤和万曦相认是证明万曦爱鸣凤的证据,还有的说和“焦玉”相处六年都没有碰她也没有给她名分,但是鸣凤只是失去音讯,以万曦有责任感的性格怎么可能心安理得和焦玉在一起呢,更何况即使没有鸣凤,焦玉和万曦之间还隔着丧子之痛,他们之间注定了永远有一根刺,如若真的是焦玉活了下来,他们两个也只会互相扶持而不会痛快地相爱相守,万曦和焦玉注定没有结果甚至不能宣之于口的爱情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最后的最后,焦玉拔下发簪,风吹起长发,引导着万曦牵起她的手,她说“我已经没有能力再去照顾一个人了”,也没有能力再爱一个人了,为阎万曦而死,是她唯一给他的回应了,焦玉解脱了。
明凤这个角色真的很酷,黎姿在tvb的角色我第一次get到,Gigi的演技在这部剧里得到了正名,而且爱美神在黄沙漫天蚊虫遍地的黄土高原敬业的拍摄。
鸣凤她聪慧、果敢、倔强、痴情、通透,被马贼抓走,假意奉承,伺机刺杀,还顺道救了春分(也可以说互相救);被迫嫁给“冷血无情”的阎万曦,正面刚、捅娄子、自爆旧情、刺杀,被侮辱也不屈服;在遇到马贼被阎万曦不顾性命相救且阎万曦写休书放明凤走之后,明凤去而复返,我还担心是斯德哥尔摩,结果只是卧薪尝胆。
只可惜她还是爱上了阎万曦,他爱的太苦了,前有芷君后有焦玉,两个人温馨的日子少得可怜,最后在假扮焦玉的六年里她的心里该有多苦,就算最后守得云开,听到了万曦的挂念,可是以后的日子呢,万曦午夜梦回心中挂念的会不会是焦玉,只能感谢结局在拥抱后戛然而止了。
整部剧人设最好是鸣凤,演技最佳是蔡少芬,阿佘的家春分角色发挥不大,好在有结局的爆发是整部剧的点睛之笔,悬崖边面对马贼无路可退, 天生断掌被算命相士批为“命硬克夫,终身难见白头郎;背夫偷汉,无儿无女病卧床” 又怎么样,我偏要活下去,偏要生下孩子!
她撕开了衣服,发出了呐喊,那是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我们为什么要为了男人眼中的贞洁一定要死” ,至此春分完成涅槃重生,而她最后也打破了命数,与爱人重逢,相伴白头,还有了可爱的女儿。
林保怡的演技也牛啊,人物张力大过孙白杨,陈豪的宋东升就太气人了。
这剧后劲太大了,我今天起来心里还是堵得慌,说不出来压不下去,之前看金枝结局和天与地结局都这样,戚其义周旭明的剧结局都可以封神 。
十几二十年前的作品了,现在拿出来看,居然意外地应景。
100年前,中国西北高原上的女人们在为是不是忠贞、是不是能生养繁殖而挣扎求生,为吃人的牌坊和礼教献祭;100年后,大洋彼岸罗诉韦德案一夜间被推翻,美国女性又一次开始失去堕胎权,几乎可以听到全球女性的愤怒呼号,心有戚戚。
什么时候,女人才能掌控自己的身体?
从一开始,春分和明凤就是背负了血债的愤恨地从山下来的女人。
和读过洋书受过现代文明教化的明凤不同,春分是深信自己生长的这片黄土的,包括上面的一切规矩传统。
她带着最朴素的道德善意看世界,又意料中地被狠狠伤害。
她单纯的善恶观反而在最后时刻救了她,带着母性最强大的保护力量活了下去。
春分站在崖边撕开衣衫的那一刻简直可以称为壮烈,也是全片最华彩的瞬间。
她撕掉的又岂止是衣服,更是那座让人窒息的贞洁牌坊,是千百年一条条紧紧缠绕女性到窒息的规训。
那些或主动或被动选择被压在牌坊下的女人们又怎么样了呢?
焦玉,一辈子中唯一得到过的关爱只有闫万曦和自己的儿子,但也足以让她以命相酬。
生前身边环绕的人,不是饿狼般想要她陪葬的,就是虎视眈眈想要夺权驱逐她的。
在这个封建大熔炉中,她学会了自保,为了儿子,她披甲上阵开始厮杀,用他们的游戏规则,捍卫自己和儿子的生路。
你说她造孽,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孽海浮萍?
朗月作为童养媳,命运从小就被写好了,传宗接代是她唯一的任务和指望。
那些专盯着别人肚子的流言蜚语终于击穿了她前面十几年的逆来顺受,将她逼疯,把她逼死。
姑奶奶因为曾对自由的争取,忤逆了兄长,后半生都在轮椅和怨恨中度过,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因为她和她们的命运,从来都必须被家族男丁掌控,连死都是。
小卓“不守妇道”,被活活点天灯烧死;她的婆婆因为蒙受羞耻,疯了,最后死在牌坊下;国基嫂被辱后却爆发出惊人力量,几乎置春分于死地,而这么“刚烈”的她无法面对的却只是丈夫和相邻的唾与弃。
看到没有,如果你是女人,从生下来那一刻起你就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你要顺从,你要忠贞,你要繁衍,你要生儿子,你要言听计从,你要没有欲望……在需要的时候,你又要有豁出自己性命保全族面子的觉悟和勇气,为自己挣来一块贞洁牌坊。
女人,从来不可以是自己,不可以为自己,身体也只是承载男人欲望的容器和繁衍子嗣的工具。
悲哀的是,百年前,吃人的封建礼教下,女性必须繁衍,百年后,所谓的现代文明中,女性还是必须繁衍。
她们,是这场游戏中唯一的代价,而他们,并不在乎。
这部电视剧的开头让我想到了《白鹿原》,同样的背景,不同的故事!
我是看了一个蔡少芬的剪辑来看这部剧的,因此我内心一直很倾向于她所饰演的宋家长房奶奶焦玉。
我不谈其他的剧中人物的好坏,只是来讲一讲我所看到的焦玉。
初出场时,她是宋家当家,却不得不仰仗于阎家当家阎万曦的支撑来帮她震慑五叔那些存心为难的族人,继子还与她事事作对,于是对于可能威胁到她当家地位的继子,她与仆人桂兰想抓住其把柄让他听话,设计给她娶了女主家春分,还顺势让其借种生子!
对于自己的儿子东晓,她严厉而温柔,把儿子教导成了一个善良聪慧的孩子。
在桂兰死前作怪给她添乱的时候我都有时想让她就此消失算了,可她还是百般忍耐耐心待她,还想让儿子给她当继子!
这时的她是想努力当起一个家却内忧外患总有一种无力感却奋力挣扎的宋当家,也是一个爱子如命也教导有方的母亲,更是一个心中有善的普通人。
一场意外让东晓死于阎万曦的枪下,她在祠堂里哭骂之前当家也是东晓他爹的灵位,扑在地上说“你要了我的命吧”那一场戏真的是把我看哭了,东晓葬礼上阎万曦过来祭拜原先她是隐忍的,还维持着两家关系不能决裂的当家风范让他祭拜了,之后问他是以什么身份祭拜时他回答是阎万曦后狠狠打了他一巴掌,之后就精神憔悴不再关心宋阎两家之事!
此时的她只是一个最普通的母亲!
为了报仇她联合宋东升设计阎万曦,让他以为她暗恋他多年!
在下药迷倒他准备与他“私通”之时看见了东晓的算盘她放弃了陷害他的做法!
最后被马贼包围之时她放下长发让阎万曦选择了她然后甘愿死于枪下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
这期间的她选择成全有情人,依旧爱子如生命为他也放弃了报仇。
这一阶段的她按现代传统标准来讲是最善良的时候!
很多人都在争论阎万曦爱的到底是明凤还是焦玉,并为此说出了无数理由!
我只想说的是,焦玉不爱阎万曦,她最后放弃报仇又替阎万曦而死,并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爱自己的儿子!
因为爱自己的儿子,所以不愿意与杀子仇人真做出上床之事,因为她知道东晓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因为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她在放弃报仇之后被马贼围住时选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因为爱阎万曦这个理由。
我曾想过,如果没有马贼,焦玉会去哪里?
想到最后还是觉得她可能会自杀于儿子坟前吧!
至于对阎万曦的情感,我认为她是有好感又憎恨着他!
不管什么原因,他是杀子凶手,她当然憎恨他;可是他又在她最脆弱无助的时候安慰她陪着他,她本性不坏,自然不难生出好感,但也只是好感而已!
她一生中最爱的,只有她的儿子一人而已!
焦玉是一个聪明的女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同时又心存善意,尽力去维护她身边的人!
最重要的是,她是一个母亲,一个为儿子付出一切的母亲!
虎头蛇尾,这群人你要报仇就报,不报就别报,隔这拉扯尼玛呢😅
贞节这个词贯穿全剧,最终春分算是第一个看破的女子了吧
蔡少芬是最大两点!
故事开始时很有看点,越往后越家长里短,冲突火候完全不够,最后似乎是编不下去了,死几个人草草结束,大结局有够狗血的。总的来说,景色是一大看点,演技也够,只是剧本故事性太单了,对观众来讲没什么挑战。
那个卡司虽好,剧情还成,但场景好难看啊,黄沙一片片的。。。
为黎姿和佘佘
tvb真的不适合拍主题宏大的悲情剧,还不如平时的喜剧赚人眼泪。叙事极度不合理,情节推动完全是主角们突发奇想闲得蛋疼导致的,阎家铺绝不可能在这样一个时代成为一座舞台剧似的孤岛。
不喜欢看斗争剧。
真的好看,为什么这部剧没爆红呢,不过有个很奇妙的地方,国语版黎姿配音是金枝里尔淳的声音,而佘诗曼的配音是玉莹的......听我的一阵阵想到金枝。就是太压抑了
这不是一部让人哭的剧 它几乎已经跨越出TVB
编剧真是TVB少见的高水准。
一部说得出“女人凭什么为男人眼中的贞节去死”同时又能做得出女人为男人抢着赴死的剧。这部剧整体很符合tvb给我的感觉:既先进又落后。大体上看思想貌似很进步,小细节上又暴露出几千年的潜移默化果然不是盖的。部份剧情不是为了反映当时社会女人的思想就是如此以显示父权压迫下女人的悲剧(当然这种剧情确实存在,比如朗月的结局),而是编剧似乎真的认为这种剧情很能打动人,比如最开始嚷着“你不休我我让你一辈子不好过”的明凤,居然真的会爱上强暴她家暴她的莽夫。万事最终又归结于男女之情,很没意思。
有碟 就看了现在想起来感觉不是很好反正再演 是不会看了
看来善良无缺的人,实则城府颇深,反倒是一眼看去便是恶人的,也许没那么恶,而很多的恶,并非生来如此,是有缘由的。命运的环一环扣着一环,一人连着一人,谁也无法逃脱,明知如此,也还是要来走一遭,写下一个故事。
剧情前部分很好,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刻画得很精彩,确实显示出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但是后面剧情逐渐拉垮,把原本有家族担当、有智慧的女性角色,都变成沉迷于情爱的恋爱脑。到最后,只有春分没让我失望。我追剧到后面越发觉得浪费时间,特别吐槽!!!阎万熙和焦玉的感情线好出戏,尤其是两人一起被绑上天灯的那场戏,阎万熙对焦玉的告白时,我都在快进,真的超心疼明凤这个原本有进步时代观念的女孩…
冲着黎姿去的
不知道为什么画面黄黄暗暗的,观感不行、都不想看下去了
好佩服编剧,喜欢这样的场景黄沙漫天
TVB版黄土高坡
今年看过tvb最大气的一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