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密室》是一部典型的以情节本身为卖点的低成本之作。
故事以一个密室为主要场景,围绕人的记忆展开,复杂的部分是这记忆可真可假,如何判断便成了主人公能否摆脱困境的一个重点。
这也是整部电影的关键所在。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叫弗兰克的男子。
他被袭击醒来发现自己被关在一间密室之中,陪伴他的只有一个“生命保障操作员”霍华德。
这霍华德并不是人类,而只是一台执行命令的电脑,在密室中以一个监视探头现身,并和弗兰克对话。
弗兰克说,他完全弄不清为什么会被关在这里,他是个守法公民,一定是哪里弄错了。
霍华德说,它的任务就是保障被关在这里的弗兰克活着,其他什么也不知道。
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
弗兰克其实很懂电脑,但又很讨厌电脑,不喜欢生活中的一切都被电脑控制。
他的父亲心脏病发后被机器维持了四年毫无意义的生命,在他看来这是对人的自由以及尊严的践踏。
而霍华德也不只是“保障生命”而已,在密室中还有一台被称为“神经扫描仪”的神秘机器,它可以利用人脑中的记忆碎片去制造记忆(像做梦一样),以求发现被人主动隐藏的秘密。
弗兰克和霍华德,不仅在密室中朝夕相处,也是记忆中针锋相对。
弗兰克的记忆反复循环。
一段是他起床准备行动,从电脑上拔下一个U盘;另一段是他被袭击之前,在一家咖啡馆里和女店主加比的互动。
(下文涉及关键情节剧透和个人解读)从这些记忆片段中,透露着密室外面大概是个怎样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被一套人工智能系统严格管理着,人的自由与权利受到了侵犯,反对者结成了一个联盟,要破坏这个系统。
弗兰克就是这个反抗者联盟中的一员。
他被抓之前,已经制造了可以破坏这个系统的病毒,存放病毒的U盘被他藏了起来。
现在U盘的下落便是双方关注的焦点。
弗兰克对系统非常熟悉,他也知道如何应对机器对他记忆的窥探。
他设置了一个“机关”,一旦触及,记忆便会中断,他的秘密也就不会被发现。
影片后半的主要内容是,由于某种意外密室与外界的联系断了,密室里食物和水都要耗尽了,弗兰克利用霍华德必须让他活着的程序漏洞逃了出来。
这段内容是真实发生的,还是由电脑制造的记忆?
我认为是后者。
不是弗兰克抓住电脑的漏洞逃了出来,而是电脑利用弗兰克的求生意志,破坏了他的“机关”,最终发现了他的U盘。
最直接的证据,是影片在弗兰克出逃的过程中插入了咖啡馆女店主被关在另一个密室中的画面,所以最后弗兰克与女店主在“新世界”相会的场景的假的。
下面简单分析电脑是如何战胜弗兰克的。
电脑,一边不断循环弗兰克原本的记忆,另一边则为弗兰克制造新的假的的记忆。
弗兰克在咖啡馆的记忆不断循环,他和女店主越来越熟络,让被关押的孤独的他有了情感寄托,“生有所恋”。
记忆一次次被中断,但电脑也并非一无所获。
它没有找到U盘,但渐渐发现了弗兰克的“机关”所在。
“机关”不是弗兰克被扫描身份引来警察的攻击,而是咖啡馆墙上的某张照片。
他的U盘就藏在照片背后,只要一看到照片记忆就终止,U盘就不会被找到。
电脑制造了第一次逃跑来测试这个“机关”,并在第二次逃跑中用真实风景替代照片来破解了这个“机关”。
弗兰克为什么会上当?
他自己已经分不清真假了,任何在他身上发生的事都可能是电脑制造的假的记忆。
电脑让他相信密室已经失去供给,他再待下去肯定没命,必须逃出去。
电脑又设计了霍华德这个“单纯”的有漏洞的角色,故意让他觉得还有一线生机。
其实一切尽在电脑掌握中。
跟电脑相比,人还是脆弱的。
但,这些“缺点”——自由,情感,甚至恐惧——不正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应该被珍视的吗?
《无限密室》,和很多也表现人类受挫的科幻电影一样(当然格局和质量各不相同),是一个寓言,提醒人类不要在发展之路上迷失。
(首发于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欢迎关注!
)
休整两天后,今日正式恢复“影评专栏”,介绍一部有关“人工智能”话题的新晋科幻作品。
美国电影《Infinity Chamber》(无限密室)作品类型:科幻、惊悚、爱情主要演员:Christopher Soren Kelly(饰演Frank)、Cassandra Clark(饰演Gabby)故事概述:莫名其妙被囚于(人工智能所监控)密室中的Frank(藏匿着可以摧毁人工智能系统的U盘),为了重获自由而不断尝试出逃...上映时间:2017年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
这是一部格局相当小的影片。
密闭的空间、3位关键人物(Frank、Gabby、父亲)、一台人工智能(Howard),一场解不开的“密室游戏”。
不多赘述,快速进入剧情,全面解析故事内的种种谜团。
I,“密室”疑云影片一开始就出现的钢铁密室,是现实?
还是幻境?
个人认为“两者皆有可能”(因为本作的所有设定,都是开放式)。
如果按“现实”来诠释,随后的剧情铺陈则更为扑朔迷离(“逃生+梦境”周而复始);如果以“幻境”来解读,紧接的内容叙事则更为合情合理(一切都是虚幻的梦境)。
II,“出逃”疑云在主角最后出逃“成功”之前,他经历了数次的失败。
这些“逃脱”,是现实?
还是幻境?
全部是“虚幻”(包括最后一次的“逃出生天”)。
怎样理解?
1,假设“密室”是“梦境”,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必然是“幻象”!
2,假设“密室”是“真实”,那么通过随后引出的一连串事件足以证明这一切的一切,尽是“虚幻”!
①从前几次“出逃”的记录来看,Frank的大脑已经难以识别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差距。
②重复出现的人物(Gabby,即使名字改变了)、道具(摄像头,即使样子改变了)、场景(即使季节改变了), 再次暗示了Frank最终没有逃离人工智能的掌控。
③人工智能具有复制、诱导人类梦境的能力,由此推断,Frank一切举动、行动,都在Howard的预料之中,所以,即使Frank最后“顺利出逃”也在电脑的预设之内。
那么既然这一切都逃不过电脑的计算,Frank怎会有逃生希望?!
III,“人物”疑云Gabby+老人Gabby是谁?
她是Frank脑中的幻想情人?
她是同样被囚于另一个密闭空间内人类?
她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咖啡店员?
她是Frank的心理支柱?
Gabby或许是真实的,又或许是虚幻的!
她的出现,无形中搅乱了初露端倪的剧情,导演适时的故弄玄虚,提升了作品的迷幻度。
老人是谁?
是Frank的父亲?
有可能。
这个人物出现在剧情中的功效与Gabby略有不同。
Gabby侧重于体现Frank的感情依赖(重获希望、重拾信心);老人则是展现Frank的理性需求(摆脱感性的困扰,理性面对、解析“密室危机”)。
Gabby与老人,实际就喻表了Frank(或者说是人类)的两种思维方式——理性+感性。
“获救”疑云影片的末了,Frank有没有“获救”?
这次计划周密的“出逃”有没有成功?
人脑是不是战胜了人工智能?
笔者拙见,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因为一切都是人工智能设的局,设立这个”幻局“的目的在哪?
是为了让Frank就范,借此销毁U盘(Frank藏有电脑病毒的那个盘)。
可怜的主角直到最后仍然未能顺利逃出,反而在梦境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写在最后。
《无限密室》是部典型的”无限循环“型影片,其结构设计、内容构思与最近上映的《happy death day》、《otherlife》颇为接近,如果喜好此类作品的观众,可以体验一下。
导演★★★☆☆(影片的构思,主题的思考都算上乘,但是”爱情“戏码过重,有喧宾夺主之嫌)演员★★★☆☆(男主演的有些“过”,有些桥段用力过猛;女主真心不错,颜值、实力都有)剧情★★★☆☆(悬念不够,循环设定新意不足。
爱情戏码可以加分,开放式结局值得褒奖)视效★★☆☆☆(很一般的感觉)音效★★☆☆☆(ED十分惊艳,OST过于粗糙)推荐度★★★☆☆(说实话,就当”爱情片“看一看,还是挺不错的)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大意是说:人们生活在一个机器控制的时代,机器已经厉害到控制人的记忆,但是还无法直接读取人的记忆主角是一个反叛军的科学家,制作了病毒能够摧毁机器,只可惜被抓住了,故事就围绕机器与科学家斗智斗勇,以找到科学家藏病毒的地方其中几个寓意,摄像头即为监视,风扇代表记忆装置,树(或者说画)是科学家藏病毒的地方也是科学家在记忆中一直守护的地方影片的最后,科学家功亏一篑,拿到了照片背后的病毒.也就让计算机知道了计算机采用的方式比较狠.在记忆中不断创造新的记忆来诱导主角.不断的给科学家希望,失望,更大的希望,更大的失望,直到科学家在一个更大的希望面前彻底放弃抵抗.也包括一些熟悉的记忆,陌生的记忆.实际上熟悉的记忆让科学家警惕,而陌生的记忆让科学家放松.所以咖啡店是熟悉的,店员是熟悉的,但是外面的世界,影片结束前的那些又是陌生的,可是回到咖啡店女主人没变居然只是换了名字,这就有很大的问题.以及风扇,摄像头的各种暗示,都说明主角还是在密室里
看完影片后,大家都会觉得莫名其妙,仔细梳理一下剧情,大致都会有这三种解读,看了看影评和短评区,也大多都是这三种解释。
一,弗兰克就是他父亲密室、咖啡馆、全都是幻想,其实弗兰克就是那个躺着的父亲,他即将离世,自己躺在病床上脑部了一出密室逃脱事件。
他躺在床上被各种仪器维系着生命,不能动,正像是被困在密室里,霍华德是维护他生命的,正像是他身上的各种医疗器材。
而密室逃脱,也就是他逃脱死神的控制。
在咖啡馆里他一次次遇见加比,可能是他因为年纪太大,思维已经有些混乱,有些老年痴呆了,所以记忆一次次重复,而那两个身后的人开枪,其实是两个仪器,或者是注射什么药物,让他从昏迷中苏醒,咖啡馆的一切是在他昏迷的时候幻想出来的。
他之所以去见加比,可能是死前想再回忆一下初恋?
而那个U盘,其实是弗兰克被关进密室的原因,也就是他躺在病床上的原因,可能是一场车祸一次意外等等,他躺在床上一直对那个车祸或意外耿耿于怀,如果是你,因为一次车祸或意外而躺在床上,你也会一辈子念叨吧?
最后他成功逃脱,丢掉U盘,可能是他放下了自己对车祸或意外的执念,放弃了霍华德,也就是放弃了那些维持生命的仪器,最后他摘下了氧气面罩,选择死去,在幻想里逃出密室,和另一个加比开始了新的生活。
不过我自己都觉得这个版本是在胡扯!
一切的解释都太过牵强!
U盘怎么可能会是一场车祸或意外?
一次次回到咖啡馆怎么可能是老年痴呆记忆断片?
而且弗兰克说自己的父亲困在床上四年,还回忆起父亲煎饼的画面,说明那个的确是他父亲,不是他自己!
二,霍华德被感染帮助弗兰克逃脱弗兰克是联盟成员,他制造了一个可以摧毁政府系统的病毒,政府将他和其他三百名联盟成员(包括加比和黑人)一起,关在了这个密室,这个系统完全由电脑系统控制,由风力发电提供电力,让他们自生自灭,等待系统自然崩溃。
弗兰克一开始不断去咖啡馆,是因为他是在咖啡馆被抓过来的,他回去是为了思考,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被抓的,他一开始觉得是自己的身份信息扫描错了。
他听到隔壁黑人小哥的话,开始准备出逃,结果第一次出逃,却是计算机霍华德制造的一次幻觉,霍华德在和弗兰克的沟通中,慢慢和他成为了朋友,最后帮助他成功脱逃。
弗兰克从被抓进去,到成功逃出来,历经了两年,随着他的成功逃脱,那个基地也被人发现了,一共关押了三百名联盟成员,只剩他一个,其他人全都死亡。
他逃出来后,发现原先的政府已经换了,所以把病毒U盘拿出来扔掉。
并遇见一个和加比很像的女孩,开始了新生活。
不过我觉得这个版本也不太靠谱,既然加比以及和其他299名联盟人员死了,为什么最后会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玛德琳呢?
明显就是人工智能模拟的!
而且最后那个咖啡馆,他进来之前还那么多人,店员也不是和加比一模一样的玛德琳,等他丢掉U盘之后,突然店里就没人了,只剩下一个玛德琳!
明显是一开始那么多人是为了看起来更逼真一点,等套出他藏U盘的地方,系统就又把他带回了密室,店里立马没人了,他又遇到了和加比一模一样的玛德琳,那个霍华德的摄像头也出现了,下一秒,弗兰克将再次回到密室。
三、弗兰克和霍华德的较量其实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弗兰克和人工智能霍华德的较量!
霍华德是联盟成员,制造了一个摧毁政府系统的U盘,于是被政府联同其他人一起关押在密室里,这其中就包括加比还有黑人小哥。
而霍华德虽然是人工智能计算机,但其实背后还是有政府的人在操控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那个病毒U盘。
霍华德一次次去到咖啡馆见加比,不过是霍华德安排的,就是看看能不能找出那个U盘,而加比,很可能只是被关在密室里,出现在咖啡馆的加比,不过是霍华德根据真正加比的样子,制作出来的虚拟人,那个黑人小哥也说了,记忆的某些细节可能不同,或许咖啡店的营业员根本就不是加比,是被他们换了!
那个黑人小哥的出现,其实也故意的,是霍华德见加比套不出U盘的下落,只好采取的另一种方法,让黑人小哥告诉弗兰克怎么逃出去,他们觉得,只要弗兰克逃出去,就一定回去拿U盘的,于是给了他一次他逃出去的幻觉,但是发现他逃出去后并没有去找U盘,而是跑到便利店喝水,于是便让他醒了。
于是又策划了另一次更为逼真的逃跑。
第一次跑出去便利店一个人都没有,这一次跑出去,幻觉的安排就真实的多了,咖啡店里有很多人,连广播里那些广播,说什么被抓了300人,只有他一个人逃出来等等,说不定都是霍华德为了让弗兰克相信,他是真的已经逃出来了,所以才安排的。
所以他去咖啡店的时候,咖啡店的店员还不是和加比一模一样的玛德琳,而且有很多客人,等他扔完U盘,咖啡店立马就没人了,店员也变成了和加比一模一样的玛德琳了。
霍华德的摄像头也出现了,下一秒可能会发现,佛兰克还是在密室里。
这里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弗兰克对于父亲的记忆,说不定也是霍华德故意安排他想起的,为的就是让他觉得困在床上很难受,就像他困在密室一样,要逃出去。
霍华德出故障,电力不足等,有可能也都是假象,是他故意给弗兰克一个这样的错觉,好让他觉得他可以逃出去;霍华德看似通人性了,最后帮佛兰克逃出去,其实也是故意假装的;外面也并不是霍华德逃出去时看到的那样,说不定是一个很大的控制室,很多人在工作着,监控着他们。
总之这是一场人工智能与工程师的较量,显然人工智能,或者说是操控着人工智能的政府,轻松碾压了工程师弗兰克。
毕竟人家可是最新一代的系统,比工程师预想的要先进好多。
我更倾向于第三种,毕竟真真假假很难分辨,这才是人工智能的目的,为的就是套出U盘的下落,毁灭掉。
虽然看完后,觉得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但似乎不影响我觉得这部片子并没有那么好看!
尤其是前面五六十分钟,我有一二十次看不下去,暂停了好几十次,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天才看完,太无聊了!
要不是看到短评里说,后面很高能,我早就放弃了!
而且剧情也模棱两可,有很多种解读,也就意味着,它有点不知所云!
而且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弗兰克刚被发现困在密室里,竟然不想着怎么出去,不去研究房间里哪里可以突破,而是十分淡定!
真的,要不是看着男主那么帅的份上,这么乱的剧情,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啊!
而且看完如果不去联想剧情,不做出这几种假设,那么完全会觉得一脸懵逼,根本不知道演了个啥!
我不得不说,作为一部科幻悬疑片,拍的很不吸引人!
剧情一点都不紧凑!
很想给两星的,勉强给三星吧。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我认为这是男主想出来的和图5,男主想她这个房间里,而不是另外
最后这个摄像头也不是扫描仪。
和上个影评一样。
他自己也说关在某机构里用神经扫描仪审讯重建他的记忆。
图3,4
女主在他的构建的记忆里。
图1,5,6
这是最后男主逃出后看到的那幅画的真实场景,以为是那幅画,接着
最后男主见到真正的画,上面有他的(脸)倒影。
然后他从画侧旁取出U盘扔进了垃圾桶。
如果此时是在被监控之中,
最后,女主也说,她不叫那个名字。
在监狱幻想中女主让他找到现实
在他和AI告别时还专门听了一遍AI的出生地。
而且AI还说和他 (看每个图的介绍,此为粘贴。
够字数) 我认为这是男主想出来的和图5,男主想她这个房间里,而不是另外的房间里。
而且两个记忆链接起来,也不怎末可能。
况且故事主讲的是探寻记忆深处对付此系统病毒的藏处。
有影评说这是他在终老时的,我更同意他父亲只是介绍男主的心理状况。
这是最后男主逃出后看到的那幅画的真实场景,以为是那幅画,接着(下图),他闭上眼睛,然而却什么也没发生,没有回到密室。
(看每个图的介绍,此为粘贴。
够字数)
在科技不断进步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对于“机器”已经失去了基本的辨别能力,所有的新科技在当代人看来都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可以完全消纳的,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人具有某种复杂情感以及意识的加持,在这个基础上如果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机器,那生活基本上也就失去了意义。
然而人如果不能完全的掌控机器,那么留给人类再多的生命能干什么呢?
在机器的掌控下,做一个个没有个人情感的奴隶?
当然,以上并不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的主题,今天的电影很有意思,但同时也没那么高深,一部小成本的悬疑片,采用了一系列能采用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跟机器有关,但却能区分出来人和机器。
本片就是《无限密室》,这是一部悬疑电影。
一觉醒来的弗兰克发现自己被关进了一个机械屋子里,屋子里除了一个可以时时刻刻跟自己对话的电脑之外,剩下的就是一张床,一把椅子以及可以供给他吃喝拉撒东西。
弗兰克最终发现自己被困住了。
而且没有逃离出去的可能。
因为整个屋子虽然可以自由的呼吸,但是更像是一个密闭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弗兰克没有自主权,究竟要在这个空间内生活多久,弗兰克同样没有选择的权力,而根据机器人的回答,这个屋子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维持弗兰克的生命。
于是,跟所有的密闭空间悬疑片一样,弗兰克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求生,这种求生方式不断地消耗着弗兰克逃离出去的耐心,直到最后,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一切是多么的愚蠢,自己终将无法逃离。
当然,这个结局是在观看了本片之后,我所得出来的结论,而根据弗兰克的记忆,他最终逃离了出去,整个三百人的关押地点,生存下来的就只有他了。
这是何等的幸运。
然而这是真相吗?
本片借着悬疑的外衣讨论了人机对抗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最终的结果却是人类完败,尤其是当人类失去了自己的行动能力之后,机器就成为了唯一的攻击人类的生命来源。
这对于人来来说,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掌控一切的能力,这种失落可想而知。
当人来无法操控机器的时候,就如同密闭空间内的弗兰克,即使是让自己发狂也没有任何的作用,这就是某种现实之下的无奈,而这种无奈却是机器给予的,是科技支撑的,是人类自己选择的。
解读本片,很多网友的分析已经很全面了,基本上没有必要再去过多的分析影片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细节。
弗兰克就是那个生命垂危的老人,他在病床上躺着的时候就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在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内,他没有任何自主行动的可能,只能是在病床上静静的安睡,最后直到生命的尽头,这就是这个老人索要经历的剩余的一切。
结合这个背景,我们看一看弗兰克的遭遇,在密闭空间内的弗兰克生活受限,这种受限制就如同躺在床上的老人一样,他不能自主行动,只能是按照别人规划好的方式存活着生命,在病房内,就如同弗兰克在密闭空间内,而机器人早已给出了答案,为什么要选弗兰克,没有为什么,弗兰克在这里究竟干什么?
也没有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在这里要保证弗兰克的存活。
试想一下,老人为什么要住院,医院的病房知道吗?
肯定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个老人住进来之后,要保证他的身体健康。
看到这一点之后,密闭空间内的流食就很好解释了,垂暮的老人是无法进食普通的食物的,只有将这些食物打碎成流食,才能让他更好的消化吸收。
这一个细节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整部电影的故事逻辑了。
尔后,弗兰克与密闭空间的一次次的抗争,弗兰克不吃饭,发狂的时候,会有麻醉烟幕来让他安静,这就跟病人情绪激动的时候需要镇定剂一样,弗兰克用尽各种方式来逃离这个“密闭空间”就如同病床上的老人用尽各种方式逃离医院的病房一样,这些方式看似缜密,实际上却是无用的。
而弗兰克所看到的室友,大概率是一个隔壁病床的跟他一样的人,只不过这个人的生命最终比他更脆弱了。
或者是结束,或者是开始且一切都是想象,这一点无所谓了,生命健康系统的作用是维持一个人基本生活标准,当人类使用某种技术来维系生命来供自己操控的时候,没有人会觉得人最终会丢掉自己的自由,然而当人类选择使用机器来维系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自己已经在悄无声息的时候失去了自由。
这种用自由换来的生存机会对于所有人都适用吗?
很显然不是的,人终归不是机器,但如果站在机器的角度去逃离,人也终归将败给机器。
脆弱的生命无法量化,不是吗?
……你好,再见
本来可以写成短评,但短评剧透答案比较不道德,就放在长评里吧。
结尾挺有趣,尽管男主很象逃出来了,但根据一些关键点做推理的话,只能说男主最终还是上当了,但他无疑还被骗得挺开心(因为拿出U盘后和玛德琳的交谈的确是放松愉快的样子)。
最关键的推理节点:片中有一处完全不可能是男主梦境的剧情交代——咖啡馆的女主“加比”也被单独关在一间密室里,神色悲伤。
这必须是现实状况。
所以男主片尾在咖啡馆里看到的长得一模一样的“玛德琳”是梦境中人(不要说什么双胞胎)。
还有一处不起眼的证据:男主最后一次逃脱之后,电视新闻里说“军方遗弃的密室囚所里面除了男主无一生还”,这新闻也是程序捏造的,因为“加比”要是死了,“玛德琳”怎么还活着。
片尾还有几处暗戳戳的提示:男主“逃脱”后,一边放着画外音新闻,镜头一边闪过男主在家沏的咖啡(杯子却是咖啡馆里用的上黑下白),悠闲趴在地上的狗狗(男主在电影开头就咆哮过他被抓这么久家中的狗无人照料早该死了),咖啡馆里的摄像头(如果不是霍华德那种应该也不必特意交代)。
这些小道具在片中都是很重要的推理线索,男主在梦境中时会胡乱组合这些记忆中存在过的物品,比如他在梦中起床的那间阳光明亮的百叶窗卧室,床是截然不同的白床单大双人床,墙角摆放的却是囚室里的沙发,桌子上还有囚室里用来喝饮料的特制杯子。
私以为这是部蛮有生活哲学的电影,整片都比较压抑,但是高潮都留在最后。
生活其实就是如此操蛋的折磨着我们,无限的循环,无限的平庸,一直如泥沼般不能自拔。
包括主角病床上的父亲,包括抵抗组织的老大,包括有个女主作为囚犯在囚室里的镜头,都告诉我们,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生活中的一条咸鱼!
然后主角无休止的想脱离这种状态,却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回原形!
高潮在最后,U盘为什么被设计成钥匙的样子?
男主最后“逃出来”碰到老人之前为什么看到了那副照片中彩色的实景?
与女主再次相遇后,为什么最后要给个像囚室里的AI监控镜头一个特写?
最后其实没有正确的解读,生活的钥匙其实就如同那枚U盘,你选择放下,你就脱离了这一切!
最后的AI镜头,你如果只把它看作是咖啡店里一枚普通的镜头,你也就选择接受了主角的“逃出”,选择了完美的结局。
而如果你解读为,男主最后再一次被AI欺骗,最后终于投降,被欺骗,最后交出了U盘,那么你所看到的那个监控探头就是Howard!
你又陷入了那个无限密室?
对于政府眼中这种重罪犯,等待男主的是否是无尽的监禁呢?
最后的一切都由你自己选择,阳光和晦暗也是自己的选择,生活也同样是自己的选择!
我选择第一种结局,我想这就是电影要传达给我们的,正如同最后的片尾曲和整体氛围让人觉得生活又让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此类密室独角戏(or 群戏)以及时空交错题材的电影一向是我心头好,而看完这部后不得不感叹是意料之外的佳作。
故事的开头并没有讲述前因,前十五分钟我不羁的脑洞是《异次元杀阵》或者《生死停留》。
半小时后渐入佳境,Fletcher的话使Frank拼凑出他被困在此的原因,我也明白了这不是《无姓之人》而是《源代码》。
此后便开始带着潜意识斗AI,二次逃脱后dream girl被留在密室里的场景美极了,像极被Cobb留在荒芜梦境中的Mal。
这个场景使我相信Frank 二次逃脱成功了,他的潜意识被留在了密室中,目送他离开。
此后的结局也如同《盗梦空间》一般见仁见智,你可以说Frank没有出来,那颗树仿佛James和Philipa的背影一样是梦境的象征;你也可以说Frank出来了,dream girl告诉了他此前并不知道的真名 ,这意味着新的开始。
而广大群众讨论的最后一幕监视器的镜头,就我个人理解,是为了纪念Frank与Howard的爱情(并不)。
人工智能拥有了自我思想与感情,拯救了朋友,然而朋友却无法拯救它,最终shut it down。
当Howard说完“我们是朋友”后,Frank面露不忍迅速切断电源。
在此之前Frank询问Howard LSO的意义,穿插着父亲临终前被生命维持器强行维生而后摘下呼吸器接受死亡的场景,如出一辙。
基地没有供给,电力不足,人类与AI都在苟延残喘,Frank也摘掉了朋友的呼吸面罩。
You keep me alive, but I have to kill you.当然此番理解是建立在我相信二次逃脱成功了的前提下,若从另一方面去解释,那理解也就完全不同。
监视器就像旋转的陀螺,我愿意相信它最后会停下。
除此之外,意识流的镜头与克制又充满剥离感的配乐(我不懂音乐流派,只能这么形容了)为整部电影加分甚多,可圈可点。
第一次逃出前,在和记忆里的女主聊天,女主提到了地堡这个概念。
但是全文从来没有描述过关押男主的地方,那女主是怎么知道是地堡呢,只是比喻吗?
第一次逃出,是从一个梯子往上爬出这个小口子的,事实证明这段纯属男主幻想,是虚构的,但是验证了女主说的地堡这个概念。
第二次逃出还是往上爬的,出来后是这个小口子,明显关押男主的地方还是地堡。
男主是没有出入这个地方的记忆的,第二次为什么还是第一次虚构的场景?
个人觉得男主没有逃出,地堡这个概念明显是电脑移植给他的。
出去还是没出去,怎么说都是通的
烧脑。节奏慢。
其实完全可以浓缩成30分钟,那样就好看多了
没意思,无感
想起1408,导演让你出不来你就出不来。但是这一部太缺乏逻辑自洽,莫名其妙的做梦。
小成本科幻片的合格作
毫无波澜,嵌套的也很生硬,有好主意但拍不出来的感觉
前三分之二实在太拖沓了。片尾曲挺好听的
非常好看已经温馨。可惜就是剧本台词有点坑长和絮絮叨叨的。
浪费俩小时
这深度够8分,最后男主被套了,人工智能最强就是学习,你却教会了它欺骗。
故事没讲好,什么都占一点,心慌方开局,源代码生死停留结尾。
请问要多久时间才能开始入戏啊 。
如果不看影评这是一部节奏特慢,不明就里的电影,即使看了影评,这依然是一部毫无吸引力,需要无限脑洞的小成本电影。看了影评貌似讲的是电脑AI和人类的斗智斗勇,人类完败。但,这种题材应该能拍出更好看的形式和内容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要给1星。
不咋地,太拖沓
完全看不进去
一点不精彩,没有表达好和悬疑不到位
笑死了,短评里的各位大聪明一边说老套故弄玄虚一边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高估了自己的智商,这片子结尾这么明显的监控看不懂什么意思吗?还有男主如果真的逃离了密室,回到家的时候那只无人看管的狗怎么活了那么多天的,就这两点就已经明示了结局了,还什么开放结局,生死停留,就你这阅片量,再补习200部再评论吧!
脑洞不错,氛围感刺激,带入一种想呐喊想解脱的情绪中。开放式结局,给观众留有更多主观空间,体验更多维度上的思考。
二倍速拉完,纯属浪费时间,不是边买东西边随便看看,绝对不会拉完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