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安娜

Caótica Ana,Chaotic Ana,安娜床上之岛,混沌的安娜

主演:曼努埃拉·贝列斯,夏洛特·兰普林,Bebe,尼古拉·卡萨雷,阿斯尔·纽曼,马蒂亚斯·哈比希,吉亚卡摩·普契尼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英语年份:2007

《乱世安娜》剧照

乱世安娜 剧照 NO.1乱世安娜 剧照 NO.2乱世安娜 剧照 NO.3乱世安娜 剧照 NO.4乱世安娜 剧照 NO.5乱世安娜 剧照 NO.6乱世安娜 剧照 NO.13乱世安娜 剧照 NO.14乱世安娜 剧照 NO.15乱世安娜 剧照 NO.16乱世安娜 剧照 NO.17乱世安娜 剧照 NO.18乱世安娜 剧照 NO.19乱世安娜 剧照 NO.20

《乱世安娜》剧情介绍

乱世安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位于西班牙的伊比萨小岛上,安娜(玛努艾拉·维丝 Manuela Vellés 饰)是一名18岁的女孩,长久以来,她都和父亲过着放荡不羁的自由生活,他们住在山洞之中,不受社会世俗的约束与禁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一次偶然中,一位艺术家发现了安娜出色的绘画天赋,如获至宝的艺术家极力推荐到艺术村深造,就这样,安娜离开了家。在艺术村里,安娜遇见了许多和自己相似的“波西米亚式”伙伴,同时,她结识了名叫萨伊(尼古拉斯·卡萨雷Nicolas Cazalé 饰)的男子,气味相投的两人很快就打得火热起来。之后,安娜又辗转来到了繁华的都市纽约,在那里,又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在等待着安娜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伪钞之徒苦差事拜见宫主大人骗局寒季之火陆战之王换乐无穷数字追凶第一季那时的我们泡吧侦探2针孔旅馆隐秘与魔共舞Rematch少女怪谈啦啦队之舞:女高中生用啦啦队舞蹈征服全美的真实故事财神到醒狮穿比基尼的外星人苞藏毒芯与你在世界终结之日第二季幻想嘉年华EXSeason医馆笑传月之阴面既然遇上你RipinTime最完美的离婚幸福结局病院惊魂马大帅2

《乱世安娜》长篇影评

 1 ) 从波希米亚少女到安那祺主义女卫士

跟随着密谭“10,9,8,7......"的倒数,我逐渐陷入他营造的又一个魔幻世界,心里隐隐地感觉到一种被催眠的意图,然而当密谭终于在结尾抖出他的包袱,我承认我立刻被萌到了。

在前面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密谭都很成功。

宿命与轮回,强权与弱势,侵略与捍卫,男统的暴虐与女神的悲悯,密谭似乎想要诉说人类社会中自古以来无休止的对抗和矛盾,于是我等待着他在结尾赋予这个魔幻故事更高的升华,没想到他现身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使他从某种高度上跌了下来,变成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

每个导演也许都有一种情结,比如周星驰的功夫情结,贾樟柯的故乡情结,我们来看看密谭的个人情结吧。

首先,是密谭的拉美情结。

作为拉丁美洲曾经的殖民母国,西班牙缅怀那段辉煌的历史。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伊比利半岛的文明与印第安土著文化交织在了一起。

其实伊比利亚文明也并非西班牙的本土文明,追溯到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并与当地的居民展开长达几个世纪的宗教与复国之争,在这段时间里,阿拉伯人以他们的智慧在这个半岛上创建出了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

安娜身体里潜伏的灵魂代表着西班牙的历史,每扇门后死于非命的一位女性,都象征着曾经的侵略或者被侵略。

密谭的电影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善用晃动的慢镜头,华丽的摄影手法,解构因果,制造光怪陆离的气氛,貌似天马行空却与现实生活紧紧相扣。

我非常喜欢密谭对于场景的设计:少女安娜和父亲的临海古穴,文艺安娜和琳达的马德里艺术村,每一幅画面从色彩到内容都十分精致,镜头转处永远都是未知的惊喜,使整部影片浸淫在艺术的气氛之中,密谭凭着这一点紧紧地扣住了女艺青们的心。

安娜初到马德里和纽约的时候,在两个不同都市的街头,分别有两次关于手的快闪特写镜头,那是密谭的神来之手,点睛之笔,亦是我在这部影片里的最爱。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将残酷的现实与奇异的幻境结合起来,荒诞迷离之中揭露现实的本质。

拉丁美洲由于长期处于军事独裁的统治及外国资本的掠夺之下,成就了其文艺作品的反帝、反霸、反殖的的进步意义。

然而身陷贫困与落后之中的艺术家们,因无力拯救拉美的人民而感到悲观绝望,所以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常常流露出虚无主义的消极情绪。

密谭同样指不出一条路,他将拉丁美洲的弱势感扩大到全世界,我们更能体会到他的悲怆,同时也更能感觉到他的无力,也许正因为他想摆脱魔幻现实主义的悲观本质,而设计了一条不死女神的主线,但是那并没有起到积极的意义,反而更衬托出了现实的虚无。

其次,是密谭的安娜情结。

安娜这个名字频频出现在密谭的影片中,密谭将他感受到的所有女性特质投射在安娜这个载体上,赋予她不同的形象和意义。

而这部影片中,密谭更是表露出他向所有安娜原型致敬的意图,其中包括他英年早逝的画家妹妹安娜和刚刚出世的女儿安娜,她们是密谭灵感的来源。

无论密谭想赋予这个女性形象怎样高尚无畏的精神,我认为那始终是一种男权意识下的女神崇拜,请注意,男权意识是前提。

安娜的转世与轮回,是为了与象征着男权的暴力统治做抗争,保护属于鸽派的弱势群体,然而她保护的方法,只有她自己的躯体和生命,然后就是无休止的轮回,接受痛苦和磨难的洗礼。

女神也成不了强者,无论她有多坚定的信念,无论她能再生多少次,她依然是受害者。

当安娜醒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她立刻从一位波西米亚少女成长为安那祺主义女卫士,摇身一变为浓妆艳抹的刘胡兰。

安那祺主义的精髓是,社会秩序只能建立在自由意志遵守、接受的基础上,在西班牙内战中,安那祺主义实践以失败告终。

安娜女神是孤独的,她独自背负着安那祺主义面对一切,而她试图保护的群体中,并没有人和她站在一起。

知情的萨伊落跑了,死党琳达继续她的艺术之路,尤丝婷也在了解了催眠背后的故事后消失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弱势群体虽然庞大,但他们是散落的,并没有统一的意识。

密谭在将他的革命愿望表达完整之后,多少有点怒其不争吧。

安娜在被打之后,嘲讽地对政客说,我是弱者。

这句挑衅的话,减弱了我们对她的同情。

密谭试图将这种矛盾赤裸化激烈化,以挑动受众的忍耐极限,然而我觉得它缺乏正面的积极意义,倒是引起了人的反感。

也许密谭很想表达出一种希望,可是脱离现实的承载,反而过犹不及。

 2 ) 那不断转世的不仅是人,更是生命之本身

这是一部充满异色的电影。

之前对西班牙电影一直没有什么了解,但这部『混沌的安娜』实在让我惊艳。

伴随着催眠的倒数,导演巧妙运用主视角镜头的腾挪婉转,把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呓语的梦幻世界。

故事的基本世界观涉及到了欧洲千古以来的魔女(Witch)传说,以及转世的记忆。

然而故事的终点并不在于此,也不在于其充满艺术感的场面和桥段,甚至不在于其最终的结局——抛掉所有的形式,这个故事的躯壳其实只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即歌颂那顽强不息、即使时空流转也不会止歇的『生命』本身。

而间或夹杂的各种对现世的思考与批判,也是为了这个核心主题而埋下的精致注脚。

据说这部电影是导演为了其逝去的妹妹所作。

片中出现的相当一部分绘画作品,即是从她妹妹生前的画作中精选并改良而成。

而我相信导演安排出这样充满魔力的作品,并不仅仅是为了这难以忘却的记念——因为关于『生命』的话题是具有普适性的,不仅能感动所有人,也能给任何人以坚定的力量。

---http://www.leeforce.com

 3 ) 看得我也有點混沌

Summer IFF的"Caótica Ana", 一齣來自西班牙的電影, 導演是頗著名的Julio Medem, 較為人熟識的前作有"Sex and Lucia"(2001). 不過我一直未看.看介紹後對此片有點期望. 不過也的確看得有點chaotic.一個一生只與父親住在Ibiza山洞裡的年輕貌美女孩Ana(Manuela Vellés), 一天與父親在販賣檔攤工作時遇上一名藝術家Justine(Charlotte Rampling). Justine極之欣賞Ana的畫作, 說服她跟她去Madrid學習, 經濟及食宿都由Justine一手包辦.故事看來蠻吸引. 一個年輕女子揭開人生新的一頁. 有藝術, 有生命, 有愛情. 新生活的衝擊, 一切都充滿新鮮感.電影圍繞催眠, 把故事從10到1, 就像催眠過程把觀眾及Ana帶到另一層次.Ana為何那麼"混沌? 因為她好像正活著多個前世今生的女人的人生. 到了這裡, 個人感覺電影有點, 唔, 又不至於混亂或難以明白或過火, 只是就是欠缺了點什麼. 不夠張力? 不夠說服力? 或許就是有點鬆散, 節奏還差一點點.一切都可以更好一點, 更完美一點.忘了一說演員. 主角Ana演得相當不俗, 值得嘉許. 著名女影星Charlotte Rampling當然不會令人失望, 不過戲份當然不及主角及一眾年輕演員多.原來電影中的畫作是導演妹妹Ana Medem的作品. 那這個Ana是不是導演妹妹的寫照?

 4 ) 安娜

电影中很喜欢的一些细节:1. 安娜的旅途——她自己的旅途,和她承载的回到过去轮回的旅途,当这两个旅途交会而行,她和我们一样在一次次的反复和体验下寻找和迷茫。

2. 安娜的衣服——从洞穴走向都市着装繁复,十分贴切3. 安娜的手——在人群中穿梭,在镜头前触摸4. 安娜的画——“我画画为了忘了自己,逃离自我,我不需要深刻。

”可事实上她逃不出忘不了。

另一方面,作者的姐姐/妹妹安娜的那些刻在洞穴墙上的画,又是开启每一个故事的门。

5. 安娜或者说许多安娜的语言6. 安娜的寓意——鸽子,女性。

对立面:鹰和男性。

这点上,密谭一开始就将这两种动物强者和弱者摆着明显的位置,至于最后安娜的那个身份和在政权者脸上撒的屎,为了补充和应验两者的强弱,作为最后的结局有些突兀,但也许,将一切都又拉回现实,安娜做回了另一个自己。

 5 ) 逝去的画

电影里面安娜的画,是导演的妹妹安娜所画。

如同尤丝婷所说,像素人画家一般,有着特别的味道。

安娜喜欢用粉彩作画。

尤丝婷说:改用油画吧,这样力道和层次就不同了。

可是安娜拒绝:我只是画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想去追求那些深层次。

很喜欢这样的安娜,只是画自己所喜欢的,单纯,直接。

遇见萨伊到底是幸运或是不幸?

初次见到,是在琳达的摄影里面,随着黑色头巾的扬开,少年的脸庞逐渐出现。

眼睛深邃而忧郁。

安娜看着,眼睛里有着异样的光彩。

相见,或是相爱,是在安娜画好一张鸟而振翅飞翔的粉彩,抬头望去,竟看到萨伊的画也有着形貌一模一样的造型。

一个是粉彩,一个是油彩点画,工具虽殊,外貌却如出一辙。

从未相识的双方,因而有了心有灵犀的默契震撼。

安娜在爱上萨伊后画的一张画,是相视的他们。

渐渐地,萨伊把手伸进了安娜的心,紧紧握住。

萨伊,Said。

喜欢这个名字。

可是却不喜欢电影里面的他。

在听见因催眠而迷失在前世之梦的安娜喊出的话语后竟然逃脱。

丢下安娜一人独自面对。

开启封闭的记忆之门之前的安娜。

蓬松的卷卷的金色长发。

清瘦的身体。

在人群中游移着的双手,轻盈摆动如鸽翼,在将要碰触到的时候游移开去。

脸上洋溢着微笑,享受着这样的感觉与探索。

可是在电影的最后,她剪了短发,花了浓妆,打扮与一般纽约人无异。

曾经拿着粉彩描绘各种独特感觉的手,现在却拿着锅勺调制面粉、鸡蛋和奶油,在平底锅上煎起了薄饼。

不明白导演安排的结局。

不过,在打开了所有的门以后,在知道自己的前世与萨伊的关系以后,安娜也不能再回到过去那样了。

空中的家海上的花園你胸口的雲雀全新的開始為群星許願麻雀的心跳你床上的島落下的太陽時間與靜默,吶喊與歌天空與吻聲音與痛生而擁有你的笑聲在你的淚水中成長活在你的背上死在你的懷中時間與靜默,吶喊與歌天空與吻聲音與痛──時間與靜默(Tiempo Y Silencio)

 6 ) 真是混乱的导演

晚上看了Caótica Ana,细节很有可圈可点之处:那些美仑美奂的插画,安娜在人群里和身边经过的所有人将触未触的手,与得了癌症的爸爸和着吉他歌手的歌声一起跳舞(那首歌超好听,歌词也美)。。。

可是,结构太混乱了!

想说的东西太多,而且主线在我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因为身体里累积许多前世记忆而陷入困境。

这种设置在恐怖片里还可行,在一个貌似艺术的片子里就很难拓展出深度,联系到印地安人啊光明女神啊之类的前世更是猎奇意味浓厚,难道导演对印地安文化有什么深刻了解?

完全看不出来。

至于阿拉伯人那部分,也显得很没有说服力,感觉这导演喜欢大漠黄沙骏马秃鹫的场景多于对当地人真正的关注。

完全是形式至上。

尤其是后边还发展出乱伦、再加点莫名其妙的海湾战争、政治因素(海湾战争还和前部分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整个的不知所云。

最后几幕看得我非常倒胃口,以后临睡一定再也不看“艺术片”了。

 7 ) 短评 不要相信有些人的推荐语

害!

看到结尾感觉fable有点垮下来 毕竟 现代社会 刚智障有100种刚法 没必要这么literal啊 所有的二元对立都会让人觉得在oversimplify 难道所有的conflict都是性别victimization嘛 以及还是男导演 可能就脑补了一个female只能通过母性光环give life来against恶 换个context要被骂繁殖癌了 (看着自由快乐的女主被扣motherly大帽子我就觉得神经病 female的resistance是一回事 但上纲上线essentialize这是biological特质就很没意思 真正的性别平等就是大家都能normalize这件事choose whoever they want to be 而不被biology这么arbitrary的东西overshadow 哎一些多愁善感的小姑娘为性别这事过不去杠自己(比如之前看的nelly arcan的whore 比如大学时的我(哎 现在真是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小图钉的生活中成为一conservative老大叔一去不复返 jk))但其实fight for性别平等不用toxic的dichotomy去想问题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电影tm跟控诉男性都是rapist有个鸟关系 更多是指责男性暴力倾向start war 开始说rapist和sluts那段明明是少年人发现生命非常loving的口吻说的(看的我十分开心十分西班牙mlgb看看看着tm就成了恐怖片)而且if anything难道就是只有我find female作为slut的position非常adorable嘛 就像the spider in the middle of the coweb we weave/seduce and then we select haha (以及 teeange angst的我就是个gay 我 一直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现在晓得了因为是both the rapist and the slut!

 8 ) 催眠

10,9,8,7...想起王菲的那首歌<催眠>.我挺喜欢她,她和曼玉都是我欣赏的女人.到拉萨10天了,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片子.我在忙碌什么?叶子说觉得在拉萨的时间过的很快。

可我觉得时间很慢,才10天,我好象已经做了很多很多很多事情了.我在忙碌什么?《乱世安娜》,这片子有点《暴雨将至》的味道,色调、场景、人物性格、编剧的混乱、政治因素...那些血红色的片断,前世的记忆,不忍触碰。

真的有前世吗?

看见一些画面,心里会莫名的冰冷;听见一些声音,心里会不禁的抽搐。

毫无缘由的泪流满面,那是为谁?

这几天送走了好多人,他们走时都说羡慕我。

其实我才羡慕你们的瞬间震撼,羡慕你们在旅途中不断变换的风景。

西班牙导演的片子总有个共性,西班牙人如他们的斗牛运动一样热情、奔放,在烈日阳光下掩盖着真实的赤裸裸的人性。

其实拉萨又何尝不是这样?

当画中人物真实在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惊叹,其实理想那么的不堪一击。

我怀揣着我的小理想来了,可是发现这里已满目疮痍。

安娜,好一个美丽的名字,好一段凄美的人生。

 9 ) 洞穴的存在就是政治的存在

0如果《乱世安娜》只看开头与结束,蒙眼的猎鹰与自由飞翔的白鸽,伊拉克战争的发动者与智慧性感的服务员安娜,一前一后,强者与弱者,男性与女性,战争与和平,胡里奥·密谭用动物隐喻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张力,赞美了反抗,重点不是赞美反抗的方式而是反抗本身,逃出洞穴跳出宿命轮回。

但是这种表现手法是否过于显白与简单了?

1世界之上我堆起世界,时间之上我加上时间。

我摆脱它们的纠缠,你就整个呈现在我面前。

催眠,不是永久沉睡,有闭眼就有睁眼,一闭一睁之间,安娜说,我必须小心,随时抓住点什么。

2《牛的见证》后密谭作品就有意和政治保持必要的距离,但是并非无迹可寻。

《红松鼠杀人事件》中的医生、加油站服务员,甚至餐厅的女服务员,奇怪的眼神与诡谲的巧合都透着阴谋诡计。

《人间昆虫记》中的制服男,像是对狂人的监视又像是对他的治疗。

《露西亚的情人》中不苟言笑的书商,他几乎就是作家在商业写作与独立写作之间摇摆困扰的唯一原因。

密谭不露声色地隐秘书写着自己对权力的理解。

3如果我们熟悉地接受了密谭的这种“秘传”的创作方式,我们就逐渐熟悉了他的政治语言。

“秘传”不是从不示人或人们传说有、实际上没有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有;且可以公之于世的东西。

真正的“秘传”是,给你看你也看不懂。

“秘传”有两种技法,一种是隐秘的书写——复杂(或相反)中的艰深、繁冗(或相反)中的玄奥,另一种是显白的书写——行文相当浅显,没有你不认识的字眼,但就是搞不懂其真实含义。

密谭的作品追求既神秘又通俗,可谓深谙双重书写之道,但要从中抓住点什么,却并非易事。

4法国艺术赞助人贾丝丁在伊比利亚半岛发现了安娜的画以及未经雕琢的安娜。

来到安娜与德国父亲居住的洞穴,首先谈及就是教育问题,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既是城市对乡村的高傲,也是现代对古老的傲慢。

安娜灿烂的微笑与一丝不挂,无非说明此时她似乎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女。

可是洞穴中如此多的门径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

追问洞中的画就是追问安娜“我是谁”。

5“人啊,认识你自己。

”这是苏格拉底的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没有追问而是重讲“洞穴”比喻,断定柏拉图把哲人生活界定为走出存在的洞穴,把西方哲学引向了根本错误的方向,以至最终陷入虚无主义。

可是,洞穴的存在就是政治的存在,海德格尔不谈政治哲学,而谈“存在哲学”、继尔谈作为“艺术作品”的哲学。

如果“存在”就是“洞穴”——当然需要先把“洞穴”重新翻译成“大地”,存在哲学就仍然是一种政治的哲学,作为“艺术作品”的哲学毋宁说是一种政治的技术。

6伊比利亚半岛,现代西班牙语叫“安达卢西亚”(Andalucía),而使用中古穆斯林的命名则叫“安达卢斯”(al-Andalus),后者用意是表露自己“摩尔人”的归属。

身份归属在密谭的作品中本来是重大的问题,安娜穴居于此就绝非偶然,而与摩尔人赛义德第一次见了一面就耍了个朋友,却也并没有随意。

张承志在《鲜花的废墟》说到:“生命树,它是失败者的反省,是叹息者的遗言。

它不易察觉地悬挂在这曾经辉煌繁华无度的宫殿一隅,如一个隐藏的凭吊者,在悄悄地对往来的世界独自祝愿。

”7然而赛义德却突然离开了。

两个热恋的人却不辞而别,我猜想赛义德是听了安娜无意识催眠中的前世今生惊呆了,作为故事他发现根本理解不了安娜的生命,再看她的画作就更是云里雾里,安娜从来没有这样陌生过。

安娜的画不是浅显直白,而是充满了无数封闭的门,每打开一扇都是一次生死。

安娜自己说,我画画是为了忘了自己,逃离自我,我不需要深刻。

门成了每一个想要进入她内心世界的人的挡板,而赛义德的离开则成了成长中安娜的问题意识。

她选择清醒,改选成了有意识的催眠。

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蜉蝣沧海,孤独的人平静地置身于苦难世界之中,就像被催眠熟睡的姿态,被看客和自己围观,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为了抵抗虚无人总要回忆起来一点什么。

安娜见证了自己人生最苦难最幸福的时刻,作为赛伊达她正在为亚希尔生孩子,由此领悟到爱作为最古老的宝藏其真谛就是孕育生命,出生就是存在。

这是女人灵魂一跃的关口,也是安娜同时失去心爱的赛义德和父亲的绝望时刻,她被抛进大海,勇敢地寻找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项链与指环。

9普罗米修斯因为他对人类的泰坦式的爱,必定遭到秃鹰的撕啄;俄狄浦斯因为他过分聪明,解开斯芬克斯之谜,必定陷进罪恶的混乱漩涡——这就是德尔斐神对希腊古史的解释。

正是在印第安人的古址,安娜找到了好人之母奥萨达希亚卡的项链,她知道了不敢直视的真相,劈开她头颅的正是她心爱的男人。

而在街边小店重逢赛义德,安娜取回了赛伊达的指环,她知道自己陷在罪恶的混乱漩涡,她爱上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自己的儿子。

10安娜的生命苦于不能全忘却,穿透历史。

洞穴无非就是铁屋子,催眠正是昏昏欲睡的人们。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在密谭的严肃思考面前,我们还有必要纠结于反抗者为什么是在脸上拉了一坨屎吗?

 10 ) 鹰与鸽的寓言

鹰与鸽的寓言很久没有电影让我如此着迷了,却得不到合适的字眼来形容。

与其说喜欢这部电影,不如说是被导演流露在影片里的诚挚打动了。

“这部电影有很多很多爱”——在访谈中导演如此坦陈。

然而,爱是无法谈论的,兴许可以陈列在故事里,最好的路径却是体验。

就是一场体验之旅,不是么?

“安娜”这个名字承载了太多怀念与希冀,导演的妹妹安娜丧生于车祸,他的女儿也叫安娜。

影片中的安娜是位年轻画家,她和爸爸住在与世隔绝的山洞里。

有一天艺术赞助商发掘了她,邀请她到马德里艺术村。

在那儿,她毫不费力地收获了友谊与爱情。

开端总是那么美好,生活还没展示狰狞的一面。

有一天,她忽然晕厥在餐桌上,几乎死去;醒来时,爱人已离去。

面临生命忽然降临的重大谜团,安娜接受了催眠,就此踏上了生命回溯之旅。

安娜看见了过去的自己,反复的创伤与死亡,究竟要死多少次才能抵达命运的神秘核心呢?

她试图逃避这些噩梦般的感受,航海漂过了大西洋。

在北美印第安部落的石洞里,她意外地逮住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她曾是智慧的女巫,被男人残忍地杀害。

安娜身上混合了众多被侮辱与损害女性角色,体内更潜存着大母神原型,有令人惊骇的巨大能量。

至此,影片制造的悬念已层层解开了,安娜的恋人之所以离开她,因为她曾是他的母亲。

影片充满了观念与理论,有心理分析,有原型积淀,有集体无意识,更有政治压迫,但这一切经过鲜活的视觉形象,并不导致晦涩。

妹妹安娜遗留下的绘画作成了密谭最好的道具,色彩诡异的紧闭之门,抽象岩石画,都绽放着单纯又澄澈的活力,但这是缺乏深度的——导演借艺术资助人之口道出了评价。

深度是悄无声息地降临的,深度意味着与过去相连乃至一种敏锐历史意识,安娜只有看透幽闭之门才真正活了起来。

每扇门后都有一个惨死的女人,那些女人都是安娜,她与她们息息相通。

长久以来,她们默默承受着暴力后果,在无边的黑暗世界弥漫温柔。

若影片仅止于此,就只是女性的玄妙赞歌而已。

战争以及诸多暴力争端引发的创伤才是密谭不能不直面对的深渊,影片大量影射了现实的不公和暴虐。

他寄希望于女性体内贮藏的静默力量达成对抗,而“安娜”这个名字代表的女性精神则是对抗的极限:是弱者的呐喊,是无力改变却从不妥协的坚韧。

这种抵制在影片结尾终于演化成了冲破牢笼的冒险:安娜化为纽约一家餐厅女招待,她以妓女身份进了“大人物”(伊拉克战争发动者)的房间,调情间她愤然往他脸上拉屎,恼羞成怒的他狠狠揍她,几乎把她活活打死。

这个突兀生硬的结尾瞬间把观众拉回了凄美的序幕:白鸽翱翔在蓝天上,把屎拉到了老鹰头上,鹰冲上去啄死了鸽。

鹰和鸽的寓言张开了邪恶与正义,强力与柔弱的循环对抗,直到结尾的高潮。

没这个狗尾续貂的结尾,影片会更流畅轻灵吧?

恰恰是这个寓意直白化的笨拙结尾,显示了艺术与政治的艰难结合:艺术这回不再满足于充当暴力世界见证人的静默角色,不再拐弯抹角,直接倾泄着对暴虐的愤怒。

是的,密谭没有说出新的东西。

象征意义上的女性力量成了拯救的希望,无依的肉身承载着千年轮回的残暴。

这只是重复了陈词滥调,密谭却使之具备了清新质朴的魅力,使人热泪盈眶。

黑暗尽头也许就是光明,但光明尽头绝不是虚无。

安娜的生命回溯印证着人类意识与经验的累积,更孕育着爱的种子,伴着柔弱的希望生根发芽。

就这样,密谭深情地缅怀,又激情地许诺了未来,那儿绝不是废墟。

《乱世安娜》短评

梦、哲思,生命力

3分钟前
  • 风车兔子洞
  • 力荐

有句话叫“吾们文艺青年”...呃...和床关系不大..

8分钟前
  • diaodai
  • 还行

密谭的电影总是不俗 开始以为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 没想到随着催眠倒数的递进 这原来是密谭的“盗梦空间” 一部讨论潜意识的意识流电影 寻找着人与历史尤其是女人与历史的联系 这又是一部关于灵魂的电影 安娜在本片中象征历史上每个被男性(强权)杀死却永远杀不死的母性力量 不过这次密谭拍的有点“飞”

11分钟前
  • 贵久
  • 还行

7.8分左右。( 114分钟)从10到0共十一个章节,将主角安娜从一个逍遥的土著艺术家慢慢融入进现代社会,其中掺杂着艺术、政治、哲学的思考,通过催眠来追寻安娜的前世今生,呈现得确实太过意识流了,所以给人一种“乱世”的感觉,翻译倒也不算离谱。对于艺术呈现其实不错的,可是政治话题相比就显得假大空多了,最后一个章节那令人惊诧的“一拉”便是这种政治讨论的集中呈现,显然是明晃晃的嘲弄,却看得观众感觉自己被嘲弄了似的。顺便一提,电影zy本不算难找,可是往往都是不完整的,尤其是我看的版本本就算相对完整了,可是最后的7分钟居然看不了,害得为了这7分钟,全网外网地找了两个半小时,气!!!

16分钟前
  • 一骞个人
  • 推荐

鸽与鹰。阴与阳。灵感与暴力。我是一切脆弱,美丽,不合常理。你可以殴打我,摧残我,杀掉我,但是我会重生,不停重生,直到永远。

18分钟前
  • 多肉喜
  • 力荐

安娜的前世今生

23分钟前
  • 韦德丁
  • 还行

安娜的床上之岛 她喜欢 像她 成为她

27分钟前
  • 精神大阪人
  • 还行

3+

30分钟前
  • 大青豆
  • 还行

越来越妖 了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爱是最古老的宝藏

33分钟前
  • 离离塬上草
  • 推荐

几个主角都很养眼,但是这个剧情实在是太混乱太让人疑惑了😦女主最后在政客脸上屙屎那段我真的😨😨😨😨我是谁我在哪?

34分钟前
  • Saki痛苦填坑中
  • 还行

后半段的确不好...

37分钟前
  • 霍伯森的选择
  • 还行

在你看来,死与生有別。死在那边,你在这边!在你看来,生与死无别。死在这边,你在那边!这种宿命的探讨可怕极了,让我掉入无尽深渊去感受无尽的恐惧!这种宿命的探讨悲伤极了,让我开始质疑自己的生命与存在!那首悲伤的歌:紧紧的抱着我,安妮塔,我害怕我无处可去!宿命的哀恸让我泪崩,无法言语!

40分钟前
  • L.L
  • 力荐

oh my god 09年一瞬而逝,密谭老了。罗马的房间神马玩意儿。安娜是他最后的半截青春、半截灵动,之后,他老了,他失去了诗意。真可惜。少年封闭的美感,老不起。

42分钟前
  • is4dog
  • 还行

08.09.02

46分钟前
  • 龙肥不buy
  • 很差

suffering

48分钟前
  • 蒼間
  • 推荐

看八懂,小失望。。

53分钟前
  • 死线小姐
  • 较差

密谭的电影,表现手法都是非常高级,会让人一直惊呼牛批。同步催眠式的剪辑、时不时的插画,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艺术感。电影的前半部分我非常喜欢,表现强权与弱势、侵略与反抗的矛盾对立,鹰与鸽的意向,安娜这一形象充满了母性力量,是永生而顽强,但确是苦难的。可惜,这个结尾确实是狗尾续貂的,少了深华意味。确实与开头形成对应,但是加入了太多政治元素,而且逐渐表现出了密谭本人是否会有历史虚无主义(?)因为他对于拉美民族被入侵殖民,体现地是无力感,所以将希望寄予安娜这样的化身,但事实上,安娜也仅仅是一种男权意识下的女性觉醒,因为安娜每次的死亡几乎都是由于男性的迫害。这在立意上,就会有些浅薄。但是客观来说,我们需要更多安娜这样的女性主义形象。

57分钟前
  • 丹皮好燃
  • 推荐

从波西米亚少女到承载着众多女性及更广泛的弱者的战士。没想到下的片源最后六分钟损坏,靠着评论知道了结束,白鸽在猎鹰头上拉屎,少女在政客身上拉屎。

60分钟前
  • 还行

林奕含最喜歡電影之一:以前嚷嚷著爸媽不了解我,他們說好啊,那我們一起看妳在看的東西,我便放了&amp;lt;鋼琴教師&amp;gt;和&amp;lt;安娜床上之島&amp;gt;給他們看完以後,他們說:妳就是太早開始看「這些東西」才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從此再也不跟他們說我在看什麼 讀什麼 寫什麼了。→父母能給小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他們相愛。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