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安纳金“不被允许的依恋”,这两个人是不是都没有发现他们之间的依恋反而更深?
尤达劝欧比旺别去看监控:“看了你会痛苦”,还是觉得欧比旺心里八成有数了,但他还是说:“我必须要知道那是谁…”导演在选监控回放这段很懂,杀人诛心不过如此,欧比旺亲眼看安纳金杀了一整个圣殿的幼徒,又看他拜在那位dark lord脚下认他为“master”,师父,这个字多刺耳,多讽刺,但欧比旺看完了之后居然还是和尤达说:“我下不了手,我们情同手足”,尤达坚持要除掉安纳金,欧比旺肉眼可见地急了,甚至都太像是找借口了:“我不知道他在哪!
”看到这里真的想把安纳金的头拧下来让他好好看看,你说你师父是个不近人情的准绝地?
视感情如无物?
欧比旺不“爱”你?
这么说李涛一下,除了安纳金以外最不绝地的人就是欧比旺了吧,而且欧比旺那些心思不是在绝地陷落之后不得不反省绝地体制问题时才有的想法,感情不是一日之事,往往在这种两难抉择的情况下才那么清晰明了,依恋太深,大局都显得模糊——这很不绝地,欧比旺在第一次称呼安纳金为“兄弟”时已见端倪,再想想他们这大半辈子,他收安纳金为徒的时候自己也没多大,一朝没了师父,独自把孩子养大,和徒弟一起成长,师徒/兄弟/父子,这样复杂厚重的依恋,欧比旺注定下不了狠心杀安纳金,最后在岩浆边上也没给安纳金补刀,不奇怪也不套路,欧比旺就是注定下不了手,很合理所以说,安纳金在最后嘴上说可信的只有帕德梅、绝地里无人可以信任,也蛮口是心非的,其实安纳金就没真把欧比旺当外人。
烦他说教、恨他“打压”自己、“束缚”自己、永远对自己“不够满意”,甚至还要说点难听的:欧比旺嫉妒我比他强大↑听起来太耳熟了,就是一青春期延长的小孩,安纳金童年不幸,性格偏执,缺乏安全感,缺爱渴爱于是无意识地以自己炽烈的爱试图换取他人之爱(这个感情寄托就是帕德梅),另一方面,曾经尝过亲情(母爱)的滋味,怎么可能轻易舍弃,于是安纳金在因(与母亲)分离而被剥夺的亲情这一方面,能称得上家人的角色就是欧比旺,“父亲、兄长、老师”,可欧比旺看上去并不能回应他的“爱”,于是叛逆期心理将他的情感失衡和事业不顺归咎于绝地体制(毕竟绝地们都是一张张白纸被送来修行,并被教导依恋脱敏,不像安纳金感受过亲近之人的依恋,后者自然不能理解),最后将对绝地体制的不满加注在欧比旺这个长辈身上,这个逻辑就是——欧比旺被安纳金看作是绝地体制的缩影,可欧比旺又被安纳金的依恋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绝地之外的“特别”的存在,这种撕裂感让安纳金对欧比旺的爱变成恨,因为爱,所以更恨——所以说,安纳金在试图杀死帕德梅未遂后,甚至还要再问欧比旺:“如果不与我一路,你我就是敌人”你到底愿不愿意站在我这一边?
这样看,杀老婆(未遂)却不杀师父,这个逻辑其实没什么问题,因为他期待欧比旺不会放弃他——欧比旺自己说的,他为安纳金骄傲,安纳金从来没让欧比旺失望而这边,帕德梅都破防了,绝望了,说安纳金你变了,但欧比旺仍然试图将安纳金从黑暗面拉回来,还在试图“说教”,明明双方都在乎,师徒两个真的是将感情处理到最差的地步很可惜欧比旺未能如安纳金所愿站在他这一边,有多期待有多失望,这两个人又把爱恨纠葛展现到极致,让观众无语凝噎、扼腕叹惜、意难平、意难平、意难平这种胃痛桥段很多言小、耽m都不敢写吧?
(黄豆汗)写了读者都嫌抓马(黄豆汗)洋文里的过去式真是经典传统杀人利器,“i loved u(爱过)”这句话怎么能只是多了个d,杀伤力就变得这么大?
比i hate u还折磨人,还让人痛苦,这两人的这两句台词也实在是极尽抓马,男同性恨好可怕(。
)最后一首《最佳损友》送给二位:“严重似情侣 讲分手”
这是一个国的故事,这是一个家的故事,这是一群人的故事,这是一个人的故事。
银河系、天行者家族、绝地武士团和安纳金·天行者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其中,纳布女王是线索人物。
正传三部曲与前传三部曲的主题互为对称关系,正传剧情分别为:绝地的希望、克隆人的反击/汉·索罗与莱娅的爱情、帝国崩溃;前传剧情分别为:西斯的阴影、克隆人的进攻/安纳金与帕德梅的爱情、共和国覆灭。
一、银河系《星球大战》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剧作,其对银河共和国—帝国的宏大叙事取材自多段历史:共和国形态是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的重现;银河帝国是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的翻版;共和国的覆灭原因是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的嘲讽;民主与极权的长期缠斗是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帝国反复交替的再现;皇帝加冕、民主死亡、历史倒退则类似中华民国—中华帝国。
但是,影片的现实意义在于警示美国。
大国银河系的过去——银河共和国正处于当今美利坚合众国阶段。
共和国国体为联邦制,各星球(州)派遣议员组成参议院,行使民主制度,如阿米达拉女王所言,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事务、进行投票。
然而,民主制度由于其过于自由的行事风格,造成意见不统一(反对意见多)、办事效率低下,严重阻碍国家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贪婪行径导致贸易集团(美国金融寡头)掌握实权,各国议员中饱私囊(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特权阶层),参议院已成一片散沙,共和国名存实亡。
此时,出现了集权的帝国主义(美国军工联合体)及其代表人物帕尔帕廷议长(罗马元首屋大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魏玛总统兴登堡以及中华皇帝袁世凯)以其强悍的掌控能力、高效的办事风格和高额的贸易利润赢得了人心。
于是,议长带领大家重组国家(警惕美国决策层为了私利放弃民主与自由),却又背叛各国、解散参议院,将国家带向了军事化的极权帝制。
远离民主共和、非敌即友、走向法西斯主义的国情亦是当代美国民众对国家现状的无奈评价与深刻担忧。
小国纳布星以及影片外的旧共和国暗指英国,共和国前议长瓦洛伦经常帮助纳布指代英美的传统友好关系。
这个表面上的君主(女王)立宪制国家实行的也是民主制度,国家实权同样掌握在议员尤其是帕尔帕廷手里,这个不断连任、挟持议会参战的领导人的现实原型正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瓦洛伦议长深陷腐败流言,后被弹劾,而在现实中,布莱尔在旧工党遭受一系列腐败丑闻的影响后进行改革,并高票当选为首相,他不仅连任三届,还不断追随美国参加战争。
共和国与纳布这两个日落帝国一大一小,命运共通的它们在影片中代表了民主的兴衰。
二、天行者家族或许每一部影片的主角不同,但总的来说,前传三部曲的核心人物是安纳金和帕德梅一家,正传三部曲的核心人物是卢克和莱娅·索罗一家。
帕德梅代表民主、光明与纯洁,安纳金代表集权、黑暗与复杂;父亲安纳金堕入了极度黑暗,儿女逆反成终极光明。
整个六部曲分分合合的故事一直围绕天行者一家人展开叙述:爱情、亲情、仇恨、保护、斗争、联合、分离。
三、绝地与西斯绝地武士是一群人,信奉同一主张、千挑万选出来的一群人。
他们信仰原力的光明面,选拔规则也来自原力。
绝地不仅是修道团体,武士们还要维护银河系的稳定,长老院保护的是共和国和民主参议院的利益。
绝地武士的形象类似于中国少林寺和日本武士集团。
僧兵与武士必须墨守成规、六根清净、专心修行,他们信仰单一且武力极强,同时还作为“保皇派”承担统治阶级的安保、情报等特殊任务。
相对的,西斯也是一群人,西斯武士秉持的也是原力,但他们因贪婪而试图从原力的各方面进行研究。
他们人数稀少,长久以来保持着每代单传的二人组合,但每个西斯武士的能力都达到顶级绝地大师的级别。
西斯貌似神秘莫测,但是电影赋予了其现实内涵:西斯是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很原始,但对原力的感应很强,常年为争权夺利而内斗,西斯族于前太空时期接受了外族先进的科技而崛起,后被旧共和国所灭。
反观现实,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原先很落后,但他们信奉道教,整个国家为了争夺皇权而使封建意识形态延续了几千年,于前太空时期开始戊戌变法,但几乎被以英国为首的八国联军灭国。
《魅影危机》于《绝地归来》上映多年后回归,片中最大的冲击就是西斯的重现,其代表人物达斯·魔是个头上长犄角、以戏曲脸谱示人、手持“金箍棒”的西斯大弟子,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彼时正逢亚洲经济危机,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已然崛起,第三波“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因此,新时期的《星球大战》意在警示美国人:精通谋略的中国人将控制世界,推翻民主,建立皇权,回来复仇!
西斯的红、黄、黑三种代表颜色即指精通红与黑的黄种人。
值得说明的是,片中神秘高冷的原力的表现形式源自于中国古典哲学中解释宇宙万物运行根源的道,影片中正邪两派强大的英雄对战类似《封神演义》里截教和阐教的万仙对阵。
在内涵上,这个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原力代表了人性,它客观存在,本无善恶之分,变的只是人心罢了。
人性中具有永无止境的本能和欲望,如果毫无节制地任其发展,就会导致恶的丛生,“西斯依靠激情”指的就是人性中的邪恶;如果对人性发展加以克制,就会成为善良。
因此,绝地与西斯其实代表了“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两种极端观念的对立。
很难对绝地与西斯谁更优越一概而论,看待事物的角度、研究手段及风险控制不同而已。
西斯对原力的研究方法看似很全面,但他们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又崇尚愤怒的力量,容易堕入人性弱点,特别是西斯这样的强者,个个都容易成为野心家。
结果所有的西斯都堕入黑暗成为魔头,阴谋将世间一切通过黑暗途径,整合入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祸国殃民,害人害己,最终,西斯皆因极度膨胀、遭到自己人背叛而死。
绝地本身信仰光明且吸取了西斯的教训,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原力的光明面进行修行,然而他们一味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且与西斯同样傲慢、漠视生命,对正常事物嗤之以鼻,然后对眼中的正常事物只看其光明面,对黑暗面却避而远之,这套扭曲的世界观只有婴儿才能被强行灌输。
绝地总体来说是善良的,但多年来由于太过天真的明显缺陷导致思维僵化、修行缓慢,最终因执迷不悟却又看不透复杂的人性而被西斯超越。
由此可见,绝地与西斯只是分别选择事物的两面进行研究、修行。
西斯屠杀过无数生命,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惩治了腐败、维护了星系的稳定,维达尊主也心存善念。
相对的,绝地以正义之名杀过很多生(少林和尚与日本武士不是吃素的),甚至有灭亡西斯一族的原罪,绝地武士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堕入黑暗。
因此,大光明中带一点黑暗的绝地与黑暗中带一丝光明的西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
正因为绝地与西斯的意识形态皆有可取之处,因此,双方谁也灭绝不了谁。
四、安纳金·天行者安纳金·天行者/达斯·维达是贯穿六部曲的主角。
安纳金出生于银河系的偏远星球塔图因,这个无人管辖、充斥着走私和奴隶制的荒漠行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黄沙漫天、制度落后、各种势力横行的中东地区。
而安纳金,这个乌黑得发亮的原力焦点、各方争夺的力量源泉,其实就是现实中最重要的能源基础——黑色石油,或者说,星战世界里川流不息的原力正是工业血脉——石油,其最大发源地正是中东。
安纳金能力超强,很有可能由达斯·普雷格斯用原力直接创造,但他的心智一直是个普通人,他很可怜,也很勇敢,影片通过其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冲突很深刻地塑造了这个命运曲折的悲情人物。
纵观其一生,接触到的几乎全都是负面的事物,但他一直在顽强地抗争:从小缺少父爱,奴隶身份容易使人产生仇恨,但他拼命制造机器,在机械世界里,他才能感受到安宁;少年时期得到父爱却远离母亲,他很努力地成为一名优秀的绝地武士;绝地那套古怪、毫无人性的教条试图强行扭转安纳金的人格,于是他只好找到西斯开展另一套教导以寻求自身的平衡——情感疏导,试图让苦行僧般的心灵得到舒缓;青年时期他噩梦不断,但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然而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唯一的至亲被害而亡;同时他还遇到了爱情,却因双方需恪守教条而躲在阴影里默默忍受道德的谴责。
后来,星际两大终极力量对安纳金进行强行拉扯:绝地非要拿那个腐朽的命运论往他头上生搬硬套,西斯也妄图操控他的命运,最终使他陷入了彻底的仇恨与疯狂。
其实无论是绝地还是西斯,安纳金只想要保护自己关心的人,成为这些角色都只是他誓死保护亲人的途径与向残酷的现实世界的妥协。
影片中西斯对安纳金实行“五步走”拉拢、诱骗策略,我们来看悲剧是怎样发生的:首先,让安纳金的思想从绝地那套沉重教条包袱中解脱出来:帕尔帕廷以常人的身份疏导安纳金,获得其良师益友般的信任,并放纵其情绪化,使他的心情在绝地的苦闷与西斯的纵容中获得勉强的平衡。
第二,在安纳金把一切都告诉这位“良友”的基础上获得其母亲、爱人的信息,利用手段使安纳金感受各种负面情绪,迫使其在行动上接连打破各种绝地清规:指定欧比旺保护帕德梅,醉翁之意是让安纳金方便接近她,两人终于破戒在一起,安纳金尝到了爱情的甜与苦;安纳金的母亲十分离奇地活到了见到儿子的一刻也是议长设计好的圈套,充满痛苦与仇恨的安纳金开始对生命进行屠杀;让羽翼还未丰满的安纳金尝到火箭式提拔的甜头,以骄其心,使他在与绝地的不断摩擦中痛苦地走上了欲望的不归路。
以上两步完成了使安纳金从绝地到正常人的转变。
不幸的是其身份刚获得解脱时会感到迷失,并且与绝地的决裂使其思维方向指向了黑暗面,同时由于对帕德梅命运的恐怖预见,“越在意就越是害怕失去,还会导致很多负面的看法”,这是绝地大师都明白的道理,西斯更是深谙此道。
此时,被恐惧、愤怒和欲望包围的强大战士想要变成西斯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三步,关键时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使安纳金感觉到唯有自身的能力变得更强,才能保护所爱的事物。
于是,思维指向西斯的安纳金擅自加入议长的拘捕,此时,西斯利用起死回生的谎言逼迫他抉择,再次利用骗术让安纳金自愿迈入黑暗面。
此时的安纳金思维混乱、百感交集,但心中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保护帕德梅,他已经失去了母亲,现在挚友即将成为敌人并被绝地谋害,在不远的将来还将失去妻子,作为一个绝地武士,他的人生真是痛苦、失败极了!
另一方面,他看透了绝地的虚伪与愚钝,绝地让他想爱却不能爱,能干却被说成自大,现在还妄图刺杀议长,绝地的行为反而将安纳金推向了黑暗。
最终,在失去帕德梅的担忧中,安纳金完成了从正常人到西斯的转化。
安纳金一直是一个正常人,一直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业已接触红尘的年龄和太多的冒险精神使他不适合做绝地武士。
可以说,西斯的诱骗、绝地的逼迫和安纳金的核心利益以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共同将他推向了黑暗。
此时,绝地几乎被灭,西斯如日中天,然而安纳金还未完全倒向西斯一族,关键步骤只走到了一半。
他从不在乎什么绝地、西斯的派别,为了拯救爱人,现在的他只是被迫服从了皇帝的教导,表面上接受了西斯勋爵的称号,充其量还只是一个痛苦的正常人!
此时方能看出这个正常人的非凡定力!
皇帝的三步走策略到现在还只是成为了安纳金的导师而已!
他只得继续像个小人一样不断在安纳金耳边告密、行骗、进谗言,这一步他做了两件事:立即停止战争,对前途宏大的安纳金部分妥协,将前期苦心经营的功劳全部归于他,并赠予其“和平与正义”的头衔,继续骄其心;关键时刻还需依靠帕德梅,当安纳金发现帕德梅远离自己、并与昔日的兄弟欧比旺反目成仇时,内心抱定的支柱行将倒塌,此刻,正常人终于陷入了疯狂,头脑不清醒了,架也打不赢了,当下,依旧单纯、遭受蒙骗、无法控制负面情绪的西斯新手输得一败涂地。
然后,当皇帝将“安纳金气死了帕德梅”这个残酷却又无法否认的事实告诉他时,安纳金心中的一丝希望最终崩溃,身上发出的强大黑暗原力才标志着他成为了真正的黑暗尊主。
这场战争牺牲了无数人,最爱的人也在战争中死去,强大帝国的诞生背后是永远无法忘却的伤心往事。
第五步,解散参议院将成为压死维达勋爵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当初誓言效忠的议长、参议院和女王只剩皇帝一人,达斯·维达彻底陷入了黑暗,这是后话。
此时,他心沉大海,变成了黑色,并且带上了面具,无法看清面具后的真实表情。
成为黑暗尊主的达斯·维达俨然就是历史上的希特勒。
然而一切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还是没有!
维达勋爵依旧只是被迫遵从皇帝的命令,作为一名普通弟子,他心灵干涸、灵识闭塞、四肢残废,全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才华。
他对皇帝的恨从未停止,黑暗属性产生了双刃剑效应,而皇帝为避免达斯·普雷格斯以及历代西斯大帝的悲剧重演,自然没有教导维达黑暗原力,以至于维达在黑暗面并没有多少造诣,在原力修行上也没有多大提升,因此,他并没有堕落为大魔头,而是一直处于中间状态。
达斯·维达不仅是个有感情的人,还是个拥有理想的领袖,他的理念类似于法家思想,介于民主与极权之间,只有当被逼无奈时才强迫别人执行自己的意志。
这点不仅在前传中两度出现,还在与卢克的对话中展露无遗。
他厌恶了腐朽的极权主义与反抗分子的纷争,除掉兵家皇帝、结束一切破坏性冲突、建立一个宁静的星系是他一直以来的信念。
民主死亡后,由安纳金来领导改革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由于年幼的天才存在明显缺陷而被不法之徒钻了空子,结果反而造成了历史的倒退。
现在的他身为废人,剑术不是皇帝的对手,只能被黑暗势力操纵、利用,不得不寄希望于卢克。
更重要的是,维达虽身处帝国,但心中一直存有善念,他冷酷,但一点不残忍:开战前,奥泽尔司令官把舰队开到了最前线,置全军于危险之中,这个又坏又笨的蠢货果断被处决;尼达舰长抓捕千年鹰号失利遭军法处置,然而处决后维达话语哽咽地接受了对方的致歉,颇似“挥泪斩马谡”;维达与欧比旺两人因处不同阵营而对决,此时的他在师父面前亦如少年时期那样想要证明自己,最后的弑师一剑因欧比旺神奇消失而只砍到了武士袍,之后,维达便开始三番五次念叨起欧比旺的名字;最后,他将皇帝扔下深渊,暂且不论其弃暗投明的举动,仅凭当时为了拯救他人而冒死火拼,就已是正当防御的行为。
其他人在维达的手里都巧妙地存活甚至放生,无论是汉·索罗、卢克还是莱娅,由他来执行帝国政策、没有造成宇宙间生灵涂炭的下场是不幸中的万幸。
因此,正是这个于黑暗中发出光亮、亦正亦邪、有血有肉的黑勋爵成就了善恶分明的《星球大战》的魅力。
维达孤独的心在黑暗的宇宙中熬渡多年,终于等到了生命的奇迹。
维达自从见到光明的儿子卢克后开始回心转意,帕德梅般的感觉终于回来拯救他了!
“我们的孩子将改变我们的生命!
”在失而复得、知根知底的至亲面前,他尘封的心被照亮,重新拥有了久违的支柱!
在知晓莱娅的身份后,他深受感动,还感恩起了充满智慧的导师欧比旺,当心中的痛苦、仇恨逐一化解,最终,安纳金将星际间唯一的黑暗、万恶之源西斯皇帝扔进了深渊。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安纳金残破的身体行将毁灭,这个纵横宇宙却饱经沧桑的生命里再也没有痛苦与黑暗、再也不用抗争与背叛,他关心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光明与幸福,他的人生终于达到了圆满,原力终于获得了平衡。
我看的很难受的一部电影,但似乎一切都是又都是命中注定的。
Anakin注定会是被爱情左右的人,做不到jedi的无爱无牵挂。
第二部他去救他母亲大开杀戒,结婚后更怕失去自己的爱人,不择手段的相信西斯,但恰恰她的爱人死于他自己的转变。
一切事与愿违,越是想留住的越是容易失去,很可惜。
黑化后的Anakin很让人害怕,尤其屠杀jedi temple 那里,很多孩子还会向他求助结果全部丧命。
其实看到那里,Obi wan早就无法挽回他的爱徒了。
电影最后的打斗很燃,给武指点个赞!
看到那么帅的的Anakin 烧成那个样子好郁闷。
赞:火山大战的壮观程度,是连《魔戒》都没有做到的;情节的设计终于为20多年前的《星战》三部曲做了个合理的铺垫。
弹:卢卡斯还真是个匠人,急着展现技术的魔力,舍不得多花些时间在人性的刻画上。
本来很可以发挥的几场感情戏,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导演急着献宝的大场面战斗戏给掐掉了;本来颇具演技的几个主角着急上火地为导演交代后事的需要紧赶慢赶地念着嚼之无味的台词当着导演的大花瓶。
反倒是两个几乎没有台词场景值得回味:在夕阳的灿烂余辉下,帕德梅与阿纳金互相隔窗遥望,无限爱意与忧心尽现;被蒙在谷里的绝地武士壮志未筹却依次惨遭毒手,实在惨烈。
Taming the Dragon9.1Ron Korb(雷恩·寇伯)
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8.8John Williams Original Soundtrack / 2002安纳金终究没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绝地他从小就是一个奴隶,只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是早早就离开了塔图因,这样脆弱的爱注定让他更加害怕失去也更加渴望爱在塔图因的杂货铺里他遇见了他的一生挚爱:帕德梅·阿米达拉。
"are you an angel?"我相信安纳金不是在撩妹,他是真真认为帕德梅就是天使,因为她身上那种对人民的悲悯,那种执拗的勇气使她有了一种圣洁的光芒,而这样一个心怀天下的灵魂居然有一个豆蔻少女的躯壳,这不是天使是什么?
年少的帕德梅安纳金什么都不懂,但他在看到帕德梅的第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也许真的是缘分。
说到安纳金,那样一个小孩举目无亲,离开了熟悉的家园,身上又担着天选之子的责任,这些进一步压迫着他小小的心灵。
茫茫宇宙,哪里才有自己的家?
哪里才有自己所爱?
这些种种因素都深深影响了安纳金,以至于他虽然已经技艺高超,但是内心还是个孩子,极其不成熟,极其脆弱。
他会和师傅开玩笑,会有自己的小脾气,会赌气会自大。
最最重要的,他对爱有一种偏执,因为那是他内心最缺失的,是他内心深处一直被压抑的渴望。
这个渴望深深埋在他的心里因为绝地武士的身份而见不得光直到他再次遇见帕德梅,这里有个细节,他见到帕德梅时是冒冒失失的,是局促的,真是像极了初次恋爱的男孩的样子,帕德梅给他的心带来了冲击与悸动,他一生都在追求的爱突然来到他身边。
在爱与责任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这使他注定成不了无情无欲的绝地。
所以,当感知到帕德梅有难时,他不惜投入黑暗面也要拯救她,说到底,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傻傻地想去抓住所爱之人,但是越是用力,却越是失败。
恋爱中的人如同飞蛾扑火,帕德梅就是安纳金的天使,是他的一切,他只想守护她,只想长长久久地守护她,但是纷乱的时局让两个彼此深爱的人身不由己。
天选之子的重任,绝地的教条,长辈的淡漠和不关心,无法逃避的失去,安纳金深陷漩涡中,最后孤注一掷想要冲出去,却反而堕入了无边的黑暗,最终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他失去了他的天使,内心仅存的对爱的渴望和追求也随之灰飞烟灭,这份爱的能力直到多年以后见到其子卢克时才被拾起……
黑化的安纳金而对于帕德梅,她是一个成熟理智的人,小小年纪就已经担上了女王和议员的担子,在所有伪善的议员里,只有她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她看到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共和国的病态,奔走呼号企图拯救它,但却得不到回响。
不仅如此,帕德梅也不是坚强坚定的,她曾经也怀疑过“人民所想要的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其内心的纠结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她还是往那个她所向往的更好的国度努力着。
少年女王伫立在纳布首都“希德”的宫殿里尽管是较理智的一方,她对安纳金的爱丝毫不少。
因为只有和安纳金,她才会在纳布的草地上对他敞开心扉,也只有安纳金的堕落,会让她丧失人本能的对生命的渴望,也只有她,会细腻地安慰安纳金惊惶的心。
这是她一开始一直是含蓄的,甚至是抗拒的,因为她很清楚这段禁忌之恋是对双方的毁灭,作为一名人民的议员,她要全身心投入到繁杂的政治中;作为一名绝地,他更是不能恋爱,他也肩负着消灭西斯的使命。
这注定是一场一条路走到黑的爱情:一旦开始,就不能回头。
她又何不知道,以安纳金的身份,这场恋爱大概率的结局是安纳金身死于战斗中,她一个人孤独一辈子。
所以她是抗拒的,她试图泯灭与安纳金之间的情愫。
但爱情是如此来势汹汹,竞技场逃生后,他们终于接受了这份感情,在纳布的湖畔秘密成婚,两个相爱的人终于走到一起,但这并没有使得情况更好一些,帕德梅成了安纳金的心结,安纳金成了帕德梅的羁绊。
尽管如此,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去爱了,这样奋不顾身的爱情,最后却逃不过残酷的结果,其中的悲剧色彩甚至要溢出屏幕。
竞技场临刑之前互表爱意当安纳金听到帕德梅香消玉殒时悲愤的怒吼令人不尽潸然泪下,那个初见时惊为天人的少年女王,那个在纳布的绿色湿地上与他嬉笑打闹的帕德梅,那个在竞技场临死之际与他深吻的帕德梅再也没有了,她已经化为一具没有知觉的尸体。
他也许尝试用原力去呼唤她吧,只是这次再也不会有回应了。
而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是他的执拗让他走向疯狂,企图拯救自己爱的人反而在一步错,步步错中杀死了她。
纳布草地上的帕德梅与安纳金可是他不知道,帕德梅在最最虚弱的生命垂危之时仍然紧紧抓住了那块他在塔图因送给她的小木牌,原来这么多年她一直戴在身边,直到死她也没有松手,她爱他,信任他,至死不渝。
帕德梅的葬礼,手中仍然握着安纳金的信物安纳金说过没了帕德梅他不能独活,但是他最终还是独自一人活了下来,而且活在了黑暗之中。
帕德梅已经睡在了棺椁之中,带走了最后的光明,而那个“安尼”也已经死去,空留一场遗恨。
安纳金·天行者深爱着帕德梅·阿米达拉,帕德梅·阿米达拉亦深爱着安纳金·天行者,然而他们一个是天选之子,一个则属于人民,而他们偏偏相爱在银河共和国危急存亡之际,这段爱情的结果,从开始就已经写就。
因为地位与时代背景,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毁天灭地的剑,终会刺死彼此,命运的走向终归不是人力所能及。
他们像两只海豚奋力游离那个结果,可是命运与时代的激流无可逃脱,越是努力就越更快走向灭亡。
如果,如果安纳金不是chosen one,帕德梅也不是Queen Amidala,也许有情人终成眷属吧,帕德梅死时手里还紧紧握着安纳金送给她的“祝你好运”贾波片,时光荏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塔图因的下午,那时一切静好,时光仿佛就此停滞2020.06.26补评忽然记起,有句话说“时代的一粒沙子,落在一个人的头上,便是一座大山”,在共和国的迟暮之年,帕德梅不过是时代的沙河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罢了,可是动荡时局带给她令人叹惋的命运,至今仍令人落泪
阿纳金是很悲惨的角色。
他幼年是奴隶,后来为了爱误入歧途,老了,也是为了爱而觉悟,但是一切都晚了。
这集的最后,阿纳金失去了双腿和唯一的那只非机械的手,还误认为自己的妻子死了,真的是有点同情他。
毕竟他的蜕变也是情有可缘的,最后弄得家破人亡,真是够惨。
而且他还要经历师徒相残、父子相残的场面,真的是不好受。
有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当初绝地武士会如果肯培养他做绝地武士,那可能会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尤达大师这个先知也说过,不要过分相信预言,但是当初这可爱的小老头却偏偏相信对阿纳金的预言。
还有,尤达大师一直认为急躁的人是不能成为绝地武士的,但是他老了的时候,却把阿纳金的儿子卢克这个急躁的青年培养成了绝地武士。
那么如果当初尤达也耐下性子来教阿纳金,会不会把阿纳金变好呢?
当然,我知道当初绝地武士会认为阿纳金有贪欲,但是贪欲可以改变的呀。
看了第三集,才知道星战6部曲就是在说阿纳金的故事。
一个大悲剧,虽然阿纳金从善了,但是他的一生确实很悲惨。
不能不同情他,达斯维达是我一辈子里看到的最值得同情的坏蛋,也是最可爱的坏蛋。
终于系统的按456123的顺序重新过了一遍这个系列,真心觉得远远不是什么神作,每一集都是个及格线上下的水平,亮点很大,但无奈缺点又很多。
最大的亮点是俄狄浦斯式悲剧的戏剧核心,和较为成熟的政治观。
而缺点就太多了,我只能理解是为了商业类型做妥协吧,主角光环、愚蠢的死亡仪式、弱智的反派、潦草的世界观设定、随处可见的编剧遥控器等等等等,包括每一集大段的动作戏、空战戏、幽默桥段等等无非都是为了满足商业片类型。
起码对于我这样的观众,这样的电影根本无法深入人心。
而首先我完全摒除年代局限下的粗糙特效,单纯从剧情着眼,这个故事依然只是败絮其外的构架。
也由于庞大的故事线,整个系列很难将各个元素自圆其说,我理解归理解,但这毕竟是缺点,我并不是要求星球大战要做到硬科幻的程度,这个系列显然是典型的软科幻,但软科幻也要有说得过去的逻辑,起码不能在观影的过程中就想扶额。
如果单纯是为了架起一个想象力超凡的新奇世界观,也很难说成功,所有星球所有银河系的种族和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合乎逻辑的建立,而只是为了奇观性强行出现在画面里,这点显而易见,无需赘述,这同时使得片中那些政治斗争和战略战术的重头戏失去了平衡,因为这些戏份又明显是建立在相对成熟而经得起推敲的基础上的,这么一厢情愿的拍法,大概只有孩子才能接受吧,可是这么深刻的主题又显然不是儿童能参透的。
总的来说,这是个不能深想、不能推敲的电影系列,仅此而已。
可是为了找到它风靡世界,经久不衰的原因,我只能认为更多是时代造就了这部所谓的经典。
在冷战和意识形态激烈对抗的背景下,配合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应运而出的这么一部电影,它能够掀起如此庞大的热潮,最大的原因在于此。
先看过的正传,后看的前传,和卢导拍摄的顺序相同。
正传是豪迈篇章,前传是悲壮史诗。
最喜欢的是阿纳金这条线索,一个英雄的诞生与堕落,能力,责任,感情。。。
最后的救赎。
明白了卢导为何要在正传的荣耀下,迎着大家的批评,顶着压力把前传拍完。
圆圆整整的看完,星战系列已经远超越了电影的层面,它是活生生的历史,就在银河系中镌刻。
看到阿纳金和欧比旺光剑对决时候,阿纳金在烈焰中体无完肤,我在电脑前泪流满面。
所伤心的,不是小阿投入黑暗面,而是卢卡斯大导,下手之狠毒,面对如此帅哥,竟然砍了个满地胳膊腿。
等到绝地归来结局处,阿纳金以年轻并完整的灵魂回归原力,我是Crying Happy Tears。
在星战系列中,善恶之争,其实是围绕绝地和西斯集团来进行的,但是,绝地集团并不像我当初以为的那般“善”。
对尤达大师的那句话印象颇深:“Fear Leads To Anger,Anger Leads To Hate,Hate Leads To Suffering.” 珍贵的亲情在绝地大师们的口中成了万恶之源,绝地集团在我心里就成了邪教,纯粹一个存天理,灭人欲的典范。
星战系列,就像是把地球上的故事放大到整个银河系来进行,阴谋与爱情,忠诚与背叛,生命与自由,善良与邪恶,其实并不存在一条明确的界限。
整个系列的人物中,最喜欢阿纳金,除去传奇的身份,他是最悲情的,最真实的那个英雄。
PS:从星战前传迷上了海登先说说很喜欢的伊万扮演的很让我郁闷的欧比旺。
前传一里,欧比旺还年轻,伊万扎着绝地小辫,年轻就是潇洒啊,为奎刚报仇那段,生生地一个腰斩,够气魄。
前传二里,伊万开始装老,头发也长了,胡子就是扮沧桑的必备道具,当然少不了,欧比旺大师对小阿喋喋不休,绝地组织死板理论的摧残,就算是满身灵气的伊万,也顶不住啊。
前传三的前半部分,欧比旺大师似乎是返老还童了,这也是他们师徒俩在一起时候,我最喜欢的一段,虽是严肃的营救行动,但师徒俩的默契,很舒心。
躲避“毁灭者”,退进电梯里时候,相视无言,然后对着后面的机器人卫士一阵猛砍,片甲不留;在电梯里,伊万头朝下苏醒过来,似乎是吓着了,手脚并用的抱紧小阿,“Did I Miss Something”,他们俩要能一直这样多好。
阿纳金对欧比旺说过,"You are the closed thing to a father I have”,欧比旺对阿纳金说"You were like my brother,Anakin”。
虽说长兄如父,但毕竟还是不同,一个父亲的责任,不是那么容易便担当得起的。
如果奎刚没有死,或许会是另一个故事,毕竟他才是小阿生命转折点处的那个人。
我是很佩服奎刚的,不受绝地教条主义的毒害“I Shall do What I Must”,有自己的思想,才真实可敬。
以前看正传时候,对尤达的印象是很不错的,虽说在前传里,它没有什么特别让我喜欢的行为,有时还很死板,但是喜欢这个小绿怪的底子还在,也就不说什么了。
温度大师,武功没有争议,但是他出场时候就不太喜欢,拿着那个题板测试小阿时候,那个眼神,对小阿是一脸的不待见,我喜欢小阿,所以不喜欢他。
暂不评价西斯的对错,坦白地说,他们比绝地更强大和聪明。
不必像绝地那样,从小开始灭绝“人性”的训练,而是从最优秀的绝地中选择情感未泯的加以“陷害”,这当然是大智慧了,让我想起了借窝下蛋的杜鹃鸟。
帕尔帕廷和温度的那场打斗,我没有不信任温度大师功力的意思,但是堂堂西斯皇帝,不会那么不经打,更大的可能,是演戏给阿纳金看,“Oh,I am so weak”,扮弱啊,可惜小阿太年轻单纯,哪里看得出西斯的把戏,天行者,终于变成了达斯维达。
这世间,回头路,或许有,也或许无,可是阿纳金的世界崩溃了,哪里想得到那许多,杀死所不忍杀,不愿杀之人,留下悲伤或是无奈的泪水,只希望,永远不要失去最爱的帕德梅。
阿纳金在火山星球上见到帕德梅时候,即使他的双手沾满了孩童的鲜血,但他看帕德梅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单纯与爱恋,该如何去责备这么一个害怕失去爱的大男孩。
他用原力勒紧帕德梅的衣领时,帕德梅的心碎了,阿纳金又何尝不是一样,还记得在纳布时候,原力托起的苹果,记得斗兽场上的那个吻。
害怕失去的东西,攥得太紧,在手心碎成了粉尘。
难道真如尤达所说,珍惜的最终只是无尽的sufferig.g。
或者,我更希望的解释是,感情是痛苦的世间仅存的美好,一段生命,最终魂飞魄散,善恶对错,是依规则制定,规则时时都在变,最真实的,依然只剩下感情。
因为感情,或许会走错路,没有感情,根本无路可走。
阿纳金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曾说过“It’s All Obiwan's Fault”。
他对欧比旺的所有怨恨,也仅是这一句话而已。
阿纳金与欧比旺的光剑对决,实在是太残忍,对于观众,对于他们。
阿纳金失去了爱人,朋友,孩子,失去了自己,看完前传,我再以无法像当年看正传时候简单地评判达后来的斯维达,曾经的天行者阿纳金。
多年以后,当阿纳金带着一丝愧疚和一丝腼腆,在原力的世界里回到朋友和亲人的身边,那眼神,不曾在岁月里改变,他依然是那个有爱的少年。
璀璨的银河,早已镌刻下他们的传说,又何必追问,这是否值得……
午间和同事讨论,一个同事说:after he watched this movie, it just hit him: Star Wars movies were not story about Luke, but story of Anakin Skywalker. He was the chosen one, the one brought balance to the force. To say the least, Star Wars III has made the other five Star Wars movies better.BTW, the chemistry between Anakin and Padme was totally ran out from previous two prequels (I thou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oung Anakin and Padme in “Phantom Menace” was charming). As Roger Ebert puts it: To say that George Lucas cannot write a love scene is an understatement; greeting cards have expressed more passion. ;o)Despite the acting, I thought Anakin’s struggle/journey to the dark side was personal, moving and believable.In the name of love, Skywalker turned into dark side; but is that real? Or just an excuse? I was moved by his journey, the steps, incidents occurred along the way, it was like LOTR, each person, weak or strong, had to decide, facing their moments, where history leads to; the fate of the world was casted by an individuals will. Here, if things happened a little bit differently, e.g. more recognition from Jedi council side, Skywalker might be able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But, he didn’t. In the name of love, he was more furious being cheated, he strangled Padme, the woman he vowed to save from death, but, in reality, he was the reason she had no will to live on. She died of a broken heart.Ironic as it was. Even more ironic is the concept of being Jedi.Being a Jedi requires detachment from fear for lost, from lust, from love and passion. Is that where greatness comes from? But was that a wrong concept? Because of love, Anakin SKywalker turned to the dark side; but, he was redeemed at the end of story. The world was not saved by a Jedi, but by a human who suffered greatly, and also loved deeply.
第一次写影评,送给阿纳金,这个让我产生共鸣的角色。
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星球大战的电影,但是通过各种解说和影评了解到《西斯的复仇》这部电影的剧情——阿纳金由光明堕入黑暗的前半生,从正直、善良、未来无可限量的绝地武士转变成后来残忍、冷酷、嗜杀的维达勋爵的过程。
阿纳金是the choose one,是天选之子,三部前传里面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阿纳金身上惊人的天赋。
可是这样一个天资高到无人能比的阿纳金,却无法很好地去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
他面对的是一个如何拯救自己爱人的问题,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也是他如何面对爱情的问题。
为了心中爱的人不惜择手段地放弃一切,这是他面对爱情做出的选择。
这个选择或许对阿纳金来说是值得的,但一定不是最好,甚至于根本不能算上是好的。
因为在这场希腊式的悲剧里面,阿纳金真的失去了他的一切。
挚友,良师,在一场充满嫉妒和恨意的对决中永远决裂。
恻隐,善良在屠杀手无寸铁的绝地幼童的哪一瞬间消失殆尽。
锦绣年华,俊美容貌在滚烫的岩浆地里被烧蚀地血肉模糊,面目全非。
连同他被无尽的仇恨扭曲的心一样。
当阿纳金被曾经情同手足亦师亦友的欧比旺斩断三肢倒在熔岩河畔挣扎的时候,他撕心裂肺的惨叫,拼尽全力都要对欧比旺嘶吼出来的一句“我恨你”,让人不忍听下去。
就算不看阿纳金自己遭受到的摧残,也不看那些被牵扯进来的无辜的人,就算是对自己心爱的人来说,这份爱最后都会变成沉重到无法接受的负担。
片尾中西迪厄斯对阿纳金说,你的愤怒杀死了帕德美。
虽然是谎言,但也说地没错。
纵观整部电影,说妻子帕德美的死是阿纳金一手造就的都不为过。
阿纳金屠杀幼童,出卖整个绝地武士团,都是为了能得到原力黑暗面的力量将帕德美从死于难产的预言中拯救出来。
但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恰恰让帕德美抗拒和害怕他,最后在分娩后失去求生意志而死去,使得预言成为了现实。
可叹阿纳金在面对感情的时候永远没有像他拿起光剑面对强敌,或者是他参加飞梭大赛时候那样的应对自如。
大概如何爱人,从来和天赋没有关系。
一个人学会如何爱人是从生命的历程,从人与人的交集中学来的。
阿纳金自小是奴隶出生,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母亲,自小过着没有尊严和自由的生活,也过着极为匮乏爱的生活。
他爱他人的方式根植于他内心的恐惧,根植于他对爱的匮乏和渴望。
他的心里只有这么多的位置,被填满了。
一旦失去,就是整个世界都没有了。
所以失去母亲和帕德美后的阿纳金会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值得爱。
曾看过一个恶搞视频“西斯的复仇应该这样结束”,里面的阿纳金向绝地武士团检举西迪厄斯后带了一票的绝地武士干掉了这位西斯君主,后来和帕德美、卢克、莱亚一家子团团圆圆,皆大欢喜。
理论上来说阿纳金当然有可能走向一个happy ending,但是现实中几乎不可能。
阿纳金的恐惧、愤怒和憎恨的产生都几乎是必然的,纵使他有再了不起的天赋,他都难过自己的情关。
又或许正是阿纳金那了不起的力量使得他难以完美地渡过自己的难关。
我心里最恐惧的,是心爱的她不肯接受我的感情。
当她在电话里问我:“你觉得你能照顾地好我吗?
”的时候,我愣住了。
是啊,我胡乱吃醋,歇斯底里,在她面前总是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我怎么能照顾地好她呢?
甚至于我总是让她担心,反过来是我让她一直在照顾着我的情绪。
我的恐惧是怕她离开我,现实是我的恐惧使得她拒绝了我。
我一次次在冷静下来后反思,又一次次地在相遇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
但或许我该暗自庆幸,我没有阿纳金那样的能力,也就没有让这件事情糟糕到没有办法回头的局面。
如果阿纳金只是个普通人,或许最后他能收获到更好的结局,当然也只是或许。
我更倾向于能使阿纳金的命运更好的,是奎刚金这位善良稳重的老师傅可以活地更久一点,那样的话阿纳金心里会有更多的阳光去对抗那些无情,猜疑和恐惧吧。
大概每一个走不出来的天选之子后来都成为了达斯维达。
也愿每个走不出来的天选之子最后能成为达斯维达。
撕心裂肺的堕落。
一个句号
特想说阿纳金个大傻冒
【A-】所以说吧,预言真的是个挺操蛋的东西...
这一系列跨越了二十多年,是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对于等待了20年得星战迷来说这个前传给了他们一个黑武士的交代吧。我觉得天行者还是披上了盔甲让我看的更顺眼一些。看见给他戴上面具时一下恍然大悟原来有很多周边的就是这个角色啊。是理智与情感的一部…因为爱到怕失去所以走向了极端也失去了理智。史诗级的配乐。好想换灯管啊。
和后面的狗血伦理剧衔接上了,黑化原因好扯淡,黑暗力量怎么渗透的没交代
7/06/2005
狗血到笑死人
一个好人就是这样沦落为一个坏人的。爱与恨,生与死,战争与和平。
电光大战!
免疫
应该是前传最好的一部 就为了等黑勋爵戴上面具
陪人地睇。
看得我好无语!想骂人,黑暗面拍得太失败了。莫名其妙。卢卡斯你这个只会圈钱的傻逼。一部史诗电影不应该只有特技和强说愁。
为情所困,缺爱,单亲,奴役,果然对小朋友的成长不利。不过这个也太鄙视观众智商了,从第一部就看出来议长不是个好人。我们的Little green friend好可怜。伊万个傻货,遗留后患了吧。真是祸害遗千年啊。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越怕失去,却一手造成了杯具。最后是,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啊,真老套
本來是想過年七天按拍攝順序補完六部正傳 但阿納金三部曲一部比一部難看 最後這部我在大年初六與大年初八都看睡著了 昨晚終於撐完了
太伤感了,虽然知道结局通向哪里,却还是忍不住叹息。帕德梅之死与黑武士诞生交叉剪辑,从自我意志的角度出发,两者都属于“没有活下去的意愿了”。该系列自此已构成了一套完整世界观的输出,未来再推续作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都拍到2005了,还是裹足不前的感觉
比上一部故事性又更好了点,但依然很难看,人物对话堪称弱智,外国人是不是不懂啥叫权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