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
Kursk,潜行浩劫96小时(港),深海救援(台),潜舰K-141,The Command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
主演:科林·费尔斯,蕾雅·赛杜,马提亚斯·修奈尔,迈克尔·恩奎斯特,马克斯·冯·叙多夫,奥古斯特·迪赫,史蒂芬·威丁顿,潘妮拉·奥古斯特,马提亚斯·施维赫夫,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库尔斯克》的故事聚焦2000年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沉没事件。彼时进行作战训练的库尔斯克号艇内鱼雷自爆,118位船员全部罹难。事件也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潜水艇事故。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曾被媒体誉为“航母终结者”。像“泰坦尼克”号超级油轮一样,库尔..详细 >
对温特伯格来说,拍的是很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高于预期的东西,哪怕聚焦于小男孩的镜头都看起来很俗气。
这样拖延救援,他们就算不爆炸也死了几天了吧,死得真没意义。
电影解说
指挥官漠视弹药异常导致鱼雷爆炸,司令延后北约救援刚好氧气耗尽。抹黑手法太老套了,还是上面不把下面当人,然后怼着老婆孩子制造对立那一套。
“你是一只北极熊吗?”悲惨的故事。看这部片子一直在为水手的生命安危捏把汗,俄罗斯官员的傲慢以及傻逼保密条款让人愤怒!但愿我们永远不会这样。
俄罗斯的一艘核潜艇,在冷战期间,突然出了事故,这些人原本可以被救出来,但由于苏联救援设备老旧,救生艇一直无法和潜艇的那舱门连接。美国想帮助,苏联拒绝,是因为不想军事机密破坏。最后同意美国人帮忙,但是这些人已经全部淹死了,就是这么个事儿。还是法国几个国家拍的。豆瓣评分6.7都有点高,没啥意思。5分
很西方
要是能把为什么“胖妞”鱼雷会发生意外爆炸的原因讲一下或者再拍一下后续打捞就更好了。当然,这要是都加进去肯定会过于冗长,而不是一部电影了。总之,这是一次牺牲了118个士兵的人祸,毫无疑问。
既没有航海常识,也看不到人性的闪光。离码头部署和航行中演练都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瞎做的。低速下舵机是无效的,潜艇无法自行离开码头;演习也不会带些一堆港口拖船如此密集的停在海面上。全片除了老套的黑毛熊官僚无能,甚至连好莱坞的宏大和劲爆也只是照猫画虎。更何况艇上情节全部是导演意淫,辣鸡。
值得一看。
20190402傍晚17:15第六十七部:一般般,黑苏片,不了解历史,会给你大团圆的错觉。2.5。
温特伯格,感谢你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敷衍大家
2000年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演习,鱼雷爆炸,躲过爆炸的船员集中在尾舱。俄海军装备不足,救援失败,为了保守军事秘密,拒绝了西方的救援。船员在尾舱与漏水、缺氧作斗争。最终全部未能坚持下来。真实的历史事件通过灾难性的场景表演,生动地反应出来,对当时的国家、世界、家庭都有所展现。
有一个快乐的胖子朋友是多么的重要,他可以在深海100多米冷得要命的时候给大家讲关于北极熊的冷笑话
吃着丰盛自助,唱着希望歌谣,我们讲着笑话,如同不想回到陆地的北极熊。其实是大国衰落的牺牲品,冷战竞赛里的弃儿。救援潜艇早已无人修理,如同整个帝国无法修葺。可是他们依然傲慢地说谎,和我们一样卖掉手表忘记了时间。就让我不去握手,不接受你的歉意。我们只是你们的一瞬,你们却是我们的永恒。
依导演的能力,其实可以做得比这好吧?现在看来完全是一部标准样式的灾难片,平铺直叙,亮点稍欠。另外全程英文对白是什么情况,这不是俄罗斯的故事么?
多好的灾难类型片啊,画幅变化神来之笔
奇特的组合,事件排得太平淡,也没多少想法,只是照述了一遍事件经过,坑爹的处理。
首先要向所有牺牲的官兵致敬。第二讲英语的俄片都多少要黑黑俄的。第三去救援的外国船也总是有其他目的。然后讲片子一般。真实的故事靠影片总是难以描述详细的,何况人都死光了,下面根本不知道有多恐怖。
俄国人的真实事件找一群欧洲人用英语演还是有点违和。剧情流水,节奏平淡,片子没什么重点,总的来说非常一般。即使不知道这个事件,看了开头也能猜到结尾。导演本可以下手再狠一点,用力讽刺一把当时的政局,结果就这样一笔带过了,未免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