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天时间看完黑帆全集,这确实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大剧,但此刻我只想说能不看别看,别看,别看!
先来说说 开篇的第一二季,故事和镜头虽然有些松散,但人物和故事的发展结合恰到好处,各主要角色刻画的淋漓尽致。
我们看到了西尔弗的聪明狡诈,女主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理想,韦恩的强壮和坚韧,主角无匹的领导能力,不禁让人对往后的发展充满期待。
然而从第三季开始,整个故事已经开始崩塌,交待剧情开始无尽的拖沓,人物也在过多的回忆和过犹不及的探讨中变异,令人渐生反感。
一部好的电视剧或小说,要表达人物的性格和自己追寻的意义,私以为精髓在于点到即止,点在观众各自心间去想象,这才是真正的复杂人性,而不是如黑帆这般,在一二季大量铺垫过后继续不停的探讨,更不去说其中许多无意义的镜头和多余的戏份。
尤其让人生厌的是每当一个大事发生时或者发生中,总要回忆些小事探讨人生或者切到慢悠悠的另一条线中,或许很高大上,滥用就变成WTF了!
更可怕的就是人物全部崩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女主角,原来她是个婊子, Bitch!
(只是剧中角色,实在厌恶。
) 那个教养很好的比利追根究底不过是个阴险小人!
或者编剧是要塑造他们的无奈和复杂,然而这已经崩坏彻底。
尤其想说的就是男主这个同性的剧情,典型的画蛇添足,瞬间大爱变小爱!
原来美剧的编剧某些角度也跟国产烂片被骂惨的编剧是一样的,只不过包装的更高大上。
第四季我全程拉着看,其实剧情都没上心去看,因为已经没了期待,只是想看看他们是怎么个死法。
这世界从来如此,好的剧集如果烂尾,给人带来的失落是加倍的,就如一个好人一辈子干好事,开始犯错,一个坏人一辈子无恶不作,开始做好事。
最近感觉进入了我看的美剧的完结季,小谎大事和黑帆一起完结了,一会儿还打算写写那个。
来说说感受吧,我对于海盗啊,航海啊这类题材的影视以及文学作品向来是毫无抵抗力,小学4年级的时候租碟看了加勒比海盗,基本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金银岛的小说,加勒比海盗系列的电影,大航海时代4、大航海时代OL、海贼王、刺客信条黑旗然后到这部黑帆。
我不太想评价剧情上的好坏啊优劣啊什么的,我觉得这方面大家评价会各有不同,而且要完全客观的评价也不太可能,比如你特别喜欢查尔斯韦恩,他在的时候你就会说是神作,但他一死你就会大喊这部是烂片。
我想从这部剧的背景、制作、表达以及观感方面来描述一下,如果你没看过,希望你能提起兴趣,看一看这部高分神作海盗剧!
(5星力荐)先说一下背景,大背景讲述的是17世纪和18世纪的著名海盗港拿骚,各路海盗和其他势力在这里风起云涌的故事,基本上人物和剧情的刻画就是按照《海盗通史》来创作的。
其次呢,此作号称为是《金银岛》的前传,我简单给大家说一下金银岛的剧情,就是老海盗比利常常在酒馆里喝酒,并向一个小孩子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而有一天他收到了来自海盗内部的黑票——要他的命。
比利死后,小孩子在他身上拿到了一张藏宝图,这张图传说是伟大海盗弗林特船长存留在一个岛上的宝藏,小孩子历经千辛万苦,并在伴有阴险狡诈的独脚海盗朗·强·希尔佛的情况下,最终找到了宝藏,并成功回到英国的故事。
看过本剧但是没看过金银岛的朋友估计到这一下就全明白了,silver就是朗·强·希尔佛,flint就是弗林特,Billy就是比利,那个岛就是骷髅岛,宝藏就是本作剧情的起点——西班牙珍宝舰厄卡号的宝藏。
所以大家应该理解一件事情,就是其实这个剧的大体结局走向是固定了的,所以说,很难说有幻想式结局突破出来,比如,杰克最终一定会和安妮邦妮和玛丽雷德一起纵横四海,flint一定要把宝藏埋在骷髅岛等等,所以尽管结局一般,不过对于给定框架来创作的话,这个已经算非常不错的了,最终我们还是看到了玛丽雷德和杰克的相遇不是吗?
关于制作的方面我想主要说一下cast,我们都知道cast在美剧和美国电影当中是最重要的环节,没有之一,一个好的选角导演几乎决定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生死,说到这我就想岔开话题说一说,我们国家其实就非常不重视选角,导致我们国家的影视作品很难有好的、优秀的出现,很多人说这可能是商业化的弊病,我觉得正相反,其实正是商业化程度的不足才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现在媒体大众仍然还是满足于那种只要播了无论多么脑残都会有人看的东西,所以我们的选角思路就不是这个演员的长相气质适不适合这个剧本(当然了,本身我们的好剧本也利用不起来,这也是一个大问题),而是他有没有超高的人气,能不能拉来赞助等等。
大众审美会随着时间提高,人们最终肯定不会再满足于看些套路都是相同的又臭又长的青春剧、偶像剧、历史剧,到时候量上我们就走到头了,一定会提升质。
所以到时候我们会出现像网飞,像starz、像HBO这样的新媒体,利用会员制的收费模式,定向的给用户输送高质量的影视作品,那个时候好的剧本好的选角才会拥有一席之地。
回头看看这部剧的选角,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每一个人的脸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同时又充满着戏剧冲突和人物的复杂性。
其他人我不想多谈,我想说一说安妮邦妮这个角色,以及他的表演者克拉拉·佩吉特。
安妮邦妮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海盗,从小被当男性抚养,喜欢舞刀弄枪,性格潇洒,应该说这个角色最需要体现的就是一个字——酷,你想想看,一个女性在一个海盗风起云涌的时代在海盗群聚的岛上船上,取得地位,而且是凭武力,这个角色的存在简直就是对当代女权主义的嘲讽——你们太弱了,牛逼跟老娘一样,在男性统治的世界中统治男性。
所以这个角色定好了就一定要很酷,很潇洒,而且作为一个海盗她需要有凶狠的一面展现出来,同时作为一个女性又要有温柔和魅力散发出来,所以对于这个角色的定位基本就是三个关键词,潇洒、铁血、柔情,柔情好办,你随便找个女演员演柔情分分钟给你演出来,毕竟是女性很容易找到的特质,潇洒就难一点,不过单纯coolgirl也不难找,ruby rose就是那个网上疯传的把一头金发剪短变短发抽烟帅T的那个动图的那个女的,也客串过女子监狱,ruby就是个大帅比、大酷比,演起来潇洒绝对是不成问题,而且在女子监狱里面的表演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哭戏,所以柔情好像也不错,但她就唯一演不了铁血,就是这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表达起愤怒来,表达起凶狠来总觉得怪怪的,如果你让这样一张脸去和别的海盗拼刀,估计没人会有害怕的感觉。
如果是潇洒+铁血的话Jacqueline Toboni就是格林里面演女格林的那个是很适合,但是她的缺点就是太壮了,煽情就没法煽,聪明的你应该也知道,胖子不配有悲伤的,你瘦你的悲伤就是梨花带雨、多愁善感,你胖你的悲伤在别人眼中就是一坨腌肉。
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应该说找到克拉拉·佩吉特来演这个角色应该是很成功的,首先柔情是有,其次她出身模特,身材挺拔高挑,形体各方面也很好,符合了“酷”的要求,也就是达到了潇洒的标准,而且克拉拉本人又是淡眉小眼(相对小)不怒自威,又有两颗虎牙,凶起来,那真的是超凶,所以这个选角实在是成功。
本剧选角成功的案例不再多说,埃莉诺、max、jack、madi、巴洛太太、总督、查尔斯韦恩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讲了,我觉得本剧的成功大概应该有一般归功于成功的选角。
然后说一说从文学上和精神上的表达吧,本片的拍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说在叙事的结构上和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相上下,很典型的大家可以注意第三季最后一集,拍摄者把flint和silver的对话和整个岛上的阴谋结合在一起穿插叙述,张弛有度,节奏紧凑。
关于海盗精神,我觉得需要提一下,大家对海盗的普遍印象基本就两种,一种是觉得海盗是无恶不作的暴徒,一种觉得是海盗潇洒帅气又有情有义,其实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很准确,海盗这个词本身包含了很多复杂的东西在里面,他们既恶贯满盈又循规蹈矩,他们既重情重义也见利忘义,他们既英勇无畏又狡诈诡谲,而在这部剧中,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海盗精神中有着很多现代的元素在里面,比如海盗宣扬自由平等,没事的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抢到钱大家均分,干活时大家齐心协力,不论出身贵贱,不论男女肤色当了海盗都能同等对待;再比如海盗遵守规则服从命令,对举了白旗的船就是只抢不杀,在海上一切行动听指挥;海盗是最早拥有民主传统的体系,既可以投票选出船长也可以投票罢免他;海盗们诡计多端又英勇无畏,面对强大的海军,海盗们总能想出办法以弱胜强。
所以拆开来看,海盗是一个及其复杂的存在,它既不好也不坏,不能用一个参数、一个指标、一个维度去评价它,我们看待任何问题也都应该向深层进行剖析,这样才是更接近真相的做法。
这部剧整体的感受给人是很不错的,是很用心的也是大制作的剧集,传说一艘船的造价就是200w美元,它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海盗和航海是怎么回事,能感受到在那个时代的聪明才智是怎样运用的,同时又有对欲望方面的满足,杀戮、暴力、性等等,着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剧。
大力推荐!
P.S: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没有说,这个剧的主题音乐绝对是点睛之笔,哪怕你不看这部剧,我也墙裂建议你去听一下这个音乐。
在网易云搜theme from black sails就能找到。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李碧华在小说里开宗明义道。
然而,我们都知道,她的《霸王别姬》,虽然首语惊人,但,偏偏讲的就是婊子和戏子的情与义!
婊子这名词,听其音,观其形,便空端生出三分嫌恶之感,想当年,这类上不得台面的词汇,惹得国家公职人员煞费苦心,细细研究出“失足妇女”的美好称谓,不过,咱们人民群众的智慧,更是点一万个赞都不嫌多——如果有人问候你碧池,千万不要往“下有碧池波,照比鸥鹭翎”的路子上想。
令人拍案惊奇的是:碧池虽让人不耻,但人们又爱津津道乐,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此类角色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点,甚至连中西方也非常一致——《黑帆》自然少不了这样的人物设定:麦克斯。
中国的武侠剧,风尘女子多半妖娆妩媚,专事颠倒众生——很片面的众生!
相比之下,麦克斯是真的颠倒众生:打开门来,魅惑男人,关上门来,魅惑女人——魅惑男人是职业操守,魅惑女人是性情使然!
婊子真的无情吗?
好像女性角色中,除了安妮外,麦克斯是最重情义的一位!
本来,她只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妓女(又是失足妇女翻身闹革命的故事),最初,无非想捞笔钱,和喜欢的女人远走高飞。
可埃莉诺是干大事的人,哪肯儿女情长?
被辜负的麦克斯由爱生恨——当她坐在埃莉诺办公的椅子上时,我以为俩人从此陌路,然而第四季陡转急下,她们还有坐在一起细说从前的时候,埃莉诺对着麦克斯感叹:如果当年选择了她会怎样——她的真心终是给了男人,但,这个男人却害死了她。
埃莉诺死得众望所归,符合大家对“这对狗男女不得善终”的殷切期盼!
不过,第四季,大小姐笼罩在圣母的光环里,忽的气短情长起来,想当初,人家可是甩着膀子,跟一群粗野男人斗法的豪迈气派——令人意外的温情!
不,不止是埃莉诺,整个第四季都是温情脉脉的!
前三季,关于人性的描述太过赤裸: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围绕着寻宝,各派系之间时而合纵,时而连横,你永远不会知道,此刻站在你身边的人,下一刻会怎么对你?
可以将第四季的温情理解成草草收场,也可以理解成黑暗里的一点小光明——除了早死的韦恩(据八封新闻说,因演员接了新戏),横死的埃莉诺,余则人等,皆得圆满。
不免叫人感叹:到底是电视剧——故事终了,讲的,不过是一个圆满!
麦克斯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弱女子!
她地位卑贱,却喜欢上有钱有势的埃莉诺,最后是很清楚的爱而不得!
麦克斯不过是因个人情感,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命运洪流,在明争暗斗的撕杀里,凭着聪明机智生存下来,最终,她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却求不来人生里的小团圆,当她看到安妮和杰克欢喜的拥抱在一起时,转而选择了总督夫人的角色——麦克斯总是被命运推动着,向前走!
另一个跟她命运很相似的,是西尔弗!
小说《金银岛》中的人物。
此人外在形象跟小说里的描写相去甚远,但秉性脾气却比较相像:巧舌如簧,八面玲珑,机智的周旋于各路人马之中!
他跟麦克斯比,又有些不同:努力地四处钻营!
前三季,好似韦小宝,一个讨生活的小混混,有股机灵劲儿,会见机行事,再加上狗屎运一坨又一坨,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于是,混成一代枭雄——此人搁在现代职场,那简直是一等一的公关人才!
第四季,好似杨过,千秋大业,一统江湖,统统不在他眼底,人家厌倦了江湖仇杀,成为又一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杰出代表!
剧中另一小说人物弗林特,一出场,秉性气质就和周遭粗俗的海盗们格格不入!
深挖之下,原来人家本是出身清白的好儿郎,受过很好的教育,有着很好的前途,如果不是人生里的小意外……以后我们看到的弗林特,太过硬朗,太过理性,处处算计,步步为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以一已之力,组织一群乌合之众,对抗着所谓的文明!
看剧的人会说,太傻了,他能闹革命?
因为我们知道历史,小说也告诉我们,这个人必死于非命——这是他的宿命!
然而放在剧中,弗林特知道他对命运的激烈反抗不过是场徒然吗?
只是谁也想不到,原来人家的对抗之战,并非为了人生理想,并非为了可以搬张椅子坐在海边享受平静的生活,而是一怒为男颜!!!
看到感情内敛的铮铮铁汉,和另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拥吻在一起时,你,震惊了吗?
剧中人生最圆满的那一位,是弗林特!
若要是历史决定论胜出,谁的结局不是灭亡?
历史上的那个真实记录的界点不应是这部美剧穷尽的原因。
我们喜欢这些人,这些事。
他们构建于真实之上,却在现实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它的美,在于向你闪现无数种存在的可能性。
上帝常常掷骰子。
才有托马斯难成大业被父殴去种地;才有女岛主被六亲不认执拗在前;才有max复制黏贴在后喜得干奶奶海外援建...谁能判别哪个是偶然,哪个又是必然?
一个时代的结束先如抽丝,但从不会轰然倒塌。
这期间有无数故事的横切面,可以去勾画。
就像弗林特遥望远方,说自己在看拿骚。
前方汪洋一片,船长说那儿是方向那就是方向。
西尔弗代表的是大多数人:视而不见。
前方汪洋一片,信就继续,不信就只能剧终。
西尔弗们认为弗林特的命运在遇见托马斯那一刻就决定了,过去决定了他仇恨一定大过理智,擅长讲故事画蓝图都是为了托马斯。
所以西尔弗告诉大多数人,他们最后相亲相爱地在一起了。
这种最违背海盗精神的话却出自海盗王,唏嘘。
上一艘海盗船的人,也许会胡诌一些自己的故事讲给船上的人听。
但更重要的是,这艘船就像一个新的世界,让你重新开始,不问你是谁,只问你的能耐几何。
托马斯的故事就像是希区柯克电影里经常使用的技法——麦格芬,需要但不重要。
弗林特有无数个节点去改变命运,尤其是他在巴洛的死亡注视下。
巴洛的死也宣告了弗林特对于当时“文明”的死刑,巴洛几乎是他唯一与“文明”牵连的纽带,死在自己的妄信之下。
他继续要斗争的是,文明的敌人——假骗文明之人。
从这时,主与贼身份已经开始模糊、调换。
弗林特拿了岛主Eleanor的钱去寻宝,总督也拿了其他投资人的钱去寻宝。
弗林特被放大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总督没被放大的“叛亲、叛国”不择手段。。。
但凡是能将海盗史扒出来讲的人,又不需要像迪士尼那样为取悦大众市场而可以造作的,都能发现其间宝贵的话题——海洋文明的精髓:比如讲民主众议不等于公议;比如讲组织舵手不该质疑船长的方向感;比如讲投资Eleanor作为风投的教养billy是自作聪明的猪队友,西尔弗却成了剧集的最大背锅。
从厨子到海盗王,他学到了一样历任都没有的:要么相信船长的方向,要么别上船。
只有亲手杀死flint的人——编剧,才会在最后一集,让西尔弗如旁白般,口吐莲花字字珠玑。
这恐怕只有一个原因:恨,他们想说的,没说完。
也同样:悔,他们想拍的,应该再慢一点,比如像《广告狂人》那样。
E1上季结尾总督基本上算四面楚歌,舰队被打败、兵力折损、部队备受传染病困扰、金币没抢着抢金币的犯人还跑了、西班牙舰队马上要来了、岛上正因查尔斯的死而酝酿着暴动,到了这一季开头,编剧打个响指一切困难都消失了,真是为所欲为。
E2里面许多角色的站位高得有点脱离角色本身,而成为了编剧的代言人。
查尔斯的死为故事的增益并没有多于如果他活着能够为故事带来的。
在整个故事里格小姐都有点面目模糊,不讨人喜欢。
比利的反叛也是编剧任性的体现,无意义地让局面雪上加霜。
总督一开始是有点书生气的,尽管非常聪明,试图通过文明的手段来征服拿骚,但这事不流血是完不成的,一旦开始流血,就会不得不按照海盗的规则来玩这游戏。
残酷的贝船长仿佛是天上掉下来的,因为编剧say so。
e3大船输给小船,搞笑了,不打个半沉再说,直接登舰白刃战,我玩大航海时代都不这样啊,得保持距离把对方水手打掉再说。
这季没法看,好不容易用两季换回来的信心,三集就磨掉了。
故事太过追求人为制造的冲突,每个广告时间、每集结束都要有个冲突,均势要发生变化,根本就没在认真挖掘由人物及其目的所自身产生的冲突。
蒂奇真差劲,明明是全剧唯一大英雄。
黑胡子如果死得窝囊的话谁来讲述他大海贼的故事呢,白胡子死的时候背部可是没有伤痕的。
莫名其妙齐聚一堂然后在拿骚城镇中心混战,编剧进一步放飞了。
贝船长算什么东西,他的脑袋跟蒂奇能比吗。
e4双峰领导真微妙,一人布置完工作,被布置工作的人就要望向另一人。
这剧的最大问题是每个角色在每季里的性格都不连贯,一季一个样,导致故事非常凌乱,我以为第二三季开始剧情慢慢进入正轨了,结果第四季又是乱纪元。
不过本剧在刻画两难情景方面是可圈可点的。
一旦开始流血,和解就很难达成,英国人与拿骚居民,英国人、海盗与奴隶,都是如此。
大战在即怎么又谈交易了,而且这是什么垃圾交易?
真的很荒唐,即使是双峰统治,哪有用皇帝作为人质押给对手的。
剧本像是AI写的,满是廉价的冲突,遵循了美式电视剧编剧的基本规则,但胡说八道。
冲突要来自人物深层次的价值观、性格分歧才有意思。
黑胡子死了,然后天上掉下来一个他的老伙计,巴杰斯,战斗力还超强,能秒杀骁勇善战的比利。
e6没想到多年前美国就已经实现了ai写剧本,破故事真是编到哪算哪,赶紧结束吧。
还不如自查尔斯死后就黑屏打一条字幕说,拿骚的解放战争自此开始,然后全剧终。
e7格小姐的家族不关心他们父女的死活,这很意外吗。
和主观能动性不强的独腿船长相比,杰克船长其实更像海贼王。
e8看了38集,确实从未讲过银腿的过去。
e9攻守之势互易来得太多太烦人,这有意义吗?
编剧总在试图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脆弱,常常会因利益而破裂,但编剧尊重他笔下的角色了吗?
这真的是角色想要的吗?
他在本集想要的东西和他在八集之前想要的是同一个东西吗,变化是否仅仅来自编剧的小手一抖,而不是来自角色内心的召唤?
编剧还是退出这个行当吧。
e10银腿少了一条腿,红发少了一只手,如不是在动画里,这样的海盗是无法成为海上皇帝的,至少在打斗方面。
明明可以利用航海技术在炮战中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为什么要投入高度不确定性的白刃战呢。
总督没以超越被吊起来磨龙骨的死法作为结局很难让人满意,观众不想看法庭判决,只想知道被磨龙骨他能挺几个回合。
比利两次被弗林特推下海,两次都活过来了。
弗林特船长的宝藏最终成了one piece 。
查尔斯之死已是故事最高光的时刻了。
和其他毛病相比,大海贼死得像条咸菜一样都还是次要的了。
看得很生气。
1717年夏,在弗林特同志、西弗同志、马蒂同志等革命领袖的英明指挥下,我海盗革命军采用诱敌深入的游击战、伏击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术,一举粉碎了以罗杰斯总督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对我革命根据地的大举围剿。
在巨大的胜利面前,海盗革命党决议全面出击,计划利用我海盗革命军的有生力量,发动“北伐”战争,一举夺回革命圣地拿骚,重建苏维埃政权。
当时的革命形势,拿骚似乎一鼓可下。
然而,任何一部革命史都充满了意外,我海盗革命军在加勒比海遭遇沉船伏击,又遭拿骚城猛烈炮火打击,中央红军几乎全军溃败,弗林特同志和马蒂同志逃亡,西弗同志下落不明。
只有蒂奇同志和杰克同志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侥幸的保存了革命队伍。
拿骚战役之所以失败,表面来看是负责情报工作的比利同志,没有及时把敌人设伏的消息送到中央苏区。
而更根本的原因是,海盗革命军在一时的胜利面前骄傲自满,错误的估计了当时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不分析拿骚革命的具体情况,一味听从“共产国际”迅速推进革命进程的命令,生搬硬套苏联夺取大城市建立革命政权的经验,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致使当时生机勃勃的拿骚革命形势遭到了很大损害。
此时,蒂奇同志仍然领导着红四方面军的有生力量,作为一名曾一手建立海盗革命党,参加过我党一大会议的老党员,且有着丰富革命斗争经验的他,这时应该去寻找中央红军失散的同志,集结队伍重回革命根据地,再寻机会北上拿骚;而他却被个人恩怨蒙蔽,不顾其他同志的劝阻,置溃散的中央红军于不顾,一心只想找国民党罗杰斯总督的队伍复仇,犯了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蒂奇同志之后中了狡诈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埋伏,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几乎全体被俘。
与此同时,弗林特同志和马蒂同志率领残余的革命力量隐蔽转移,他们总结了急于攻打大城市的冒进错误,再次认清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才是适合拿骚革命具体国情的真理。
针对革命战士在斗争中牺牲过多,革命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马蒂同志建议转战拿骚外部的广大农村和种植园,杀死奴隶主,解放广大奴隶,实现耕者有其田制度,展开轰轰烈烈的土地运动,以此来扩充革命力量。
然而比利同志并不认可弗林特同志的革命路线,也不认可弗林特同志在我党中的领导地位,海盗党爆发了关于领导权之争的内耗。
幸好西弗同志及时的回归了革命队伍,他平息了比利同志的分裂行为,团结了弗林特同志,利用罗杰斯总督率领国民党反动派主力外出之机,再次奇袭拿骚,消灭了大量国民党反动派军队。
但是已经卖身投靠国民党反动派的,原苏维埃女财政书记伊儿莱诺老奸巨猾,她迅速带领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居拿骚城堡坚守,与革命红军僵持,妄图得到罗杰斯反动派军队的回援。
当时的革命形势非常凶险:拿骚坚城难下,而罗杰斯反动派军队随时可能回袭。
弗林特同志敏锐的察觉到国民党反动派内部各方势力的微妙变化:罗杰斯总督是国民党右派,要彻底的消灭海盗革命党和苏维埃红军,不留余地;而以伊儿莱诺为首的国民党左派,主要目的是获得卡尔厄号黄金宝藏,也就是夺取资产,他们的口号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是可以进行争取和合作的。
此时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因为连年战争,英格兰国民党政府的军饷已经告罄,反动派军队已经濒临哗变的边缘,而资助罗杰斯总督的伦敦财阀对他已经厌倦,急于在国民党内寻找新的代言人。
而日渐坐大的军国主义西班牙反动派正在东三省对拿骚虎视眈眈……对革命形势忧心如焚的弗林特同志不顾西弗同志的反对,冒险与伊儿莱诺见面,提出了交出卡尔厄号黄金宝藏,但是必须承认海盗革命党的合法地位,在拿骚建立联合的共和国的提议,甚至不惜以身为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功的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标志着拿骚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然而好景不长,击败并残忍杀害了蒂奇同志的国民党右派罗杰斯总督不甘失败,他不惜以出卖国家主权为代价,与军国主义西班牙势力媾和,在南京建立傀儡政府,并甘当马前卒和带路人,引领强大的西班牙反动派军队侵略拿骚。
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人员众多的西班牙帝国主义军队的侵略下,伊儿莱诺阵亡,马蒂同志被捕,西弗同志和弗林特同志率领残余的海盗革命军败退根据地,拿骚沦陷,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
西班牙反动派军队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拿骚沦为人间地狱,几乎变成一座空城,这就是惨绝人寰的“拿骚大屠杀”。
此时,拿骚革命已经上升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奴隶、海盗、黑奴各路革命军齐聚敌后根据地,商讨与西班牙军国主义侵略者以及罗杰斯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弗林特同志坚持“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要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坚决进行武装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军国主义侵略者和资产阶级代言人。
而西弗同志却主张将外国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区分开来,对国民党保持谈判,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对侵略者保存实力,展开敌后游击战,还发表了著名的阐述其战略思想的《论持久战》;甚至为了救回自己的亲信马蒂同志,不惜放弃革命资金——卡尔厄号黄金宝藏。
海盗革命党的路线问题、主义问题和领导权之争再度浮现。
在海盗革命党建立的初期,一大、二大直到第三次海盗革命党代表大会,都奉行的是集体领导。
西弗同志早期在海盗党中并不是重要领导人,资历远在蒂奇同志、弗林特同志之后,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不自觉的和人为的造神运动以及个人崇拜愈演愈烈,在遵义会议时确立了西弗同志的领袖地位,后来经过延安整风的巩固,西弗同志的个人意志逐渐取代了海盗党的集体领导,而弗林特同志虽然在革命党中有资历有能力有理想,但是孤掌难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领导权。
在红四方面军大溃败中侥幸逃脱的杰克同志(这一段“黑历史”让他在日后遭到了反攻清算)敏锐的认识到,只是凭借所谓的人民统一战线,凭借敌后游击战争,只能与西班牙军国主义势力实现所谓的持久相持,却一时难以真正击败侵略者。
而此时在更大的世界范围,一场反对军国主义的大战正在更高的级别上如火如荼,于是他代表拿骚海盗党远赴费城莫斯科,向有资产、有实力的苏联苏维埃政权请求外援。
虽然在重建拿骚苏维埃政权这一问题上双方有着共识,但是费城苏维埃政权的真正执政者,斯大林同志表示并不会提供免费的午餐,他要求在重建拿骚苏维埃政权后共享利益,比如重划边境,贸易”互助“,代收保护费,以及拿骚必须在意识形态与费城政权保持高度一致等等……西弗同志默许了杰克同志的政治路线,在费城苏维埃政权出兵东三省的威慑下,西班牙军国主义部队不战而溃,宣布无条件投降,退出拿骚;西弗同志在与罗杰斯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假惺惺的重庆谈判后,双方进行了最后的三大战役,海盗革命军最终彻底击溃了罗杰斯国民党反动派。
历经多年的革命流血牺牲,西弗同志及杰克同志等终于建立了拿骚海盗共和国苏维埃政权,拿骚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然而他们剥夺了弗林特同志在海盗党的领导地位,将他劝退林下,仅在党史上给他保留”革命先烈”的名义。
最终建立的拿骚海盗共和国,是海盗们革命伊始时抛头颅、洒热血所心向往之的政权吗?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的了。
正如伟大的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所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所殊死搏斗的,就在一个“产”字上。
可是无产和有产随时在转化,新民主主义革命就随时有倒退回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可能。
但是据说有一劳永逸的解决资产问题的最高形式的共产主义革命,物质极大丰富,人民各取所需;然而,对此西弗同志也曾说过,”说实话,我也不大懂,这他妈也许就是一传说。
”拿骚全体的产终于归于了全体的拿骚人民了,但是似乎仍然有些寥落的味道。
所以杰克同志时不时还想挥动一下曾经的骷髅旗,比利同志时不时还想寻找一下失落的宝藏,西弗同志时不时还想检验一下其他同志的忠诚……或者采取意识形态的整风形式,或者采取文化革命的斗争形式,或者采取只搂钱不谈主义的放任形式……革命似乎并未结束,或者说,革命又似乎从未开始,永远……黑帆第二季剧评《Know No Shame》: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507084/黑帆第三季剧评《海盗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29979/黑帆第三季剧评《一个没有“永远”的世界》: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36851/黑帆第四季剧评《最后的致意,最后的废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63249/
**埃莉诺:**她的问题不是相信文明世界,虽然文明世界只会protect their own people,你可以fuck the总督大人,你是精英,有才智和出身,其他人呢?是的那是你想的文明的最高形式了,但是这所谓的文明,在自己失去统治之后,会用更加残暴的方式背叛夺回自己的统治,合法的生活,光明正大的生活,只要有抗争的一天,就不肯能获得只要有人尝到了自由的滋味,就不愿意放弃他.他最大的问题是,相信父权体系,寻求父权+资本主义的帮助.来寻找所谓的文明就算杀掉看到真相之人,为自己做过无数次冒险牺牲自己之人——vane是他不配吗?我真的笑死罗杰斯真的有什么好吗,难道这个女人真的眼光差到这种地步吗不,表面上是爱情的选择,但实际上政治立场就决定了她对爱情的选择她的父亲背叛她的方式,她以为找到了个更好版本的她的父亲就会结束,自己成为父亲眼中杰出的,man一样的人就会结束,不,it will never ends**比利:**阳光理智,仁爱,十分喜欢单纯,勇敢,负责,相比之下,flint自私自利,冷血无情但是最后什么改变了他杀自己人的时候,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以他为首的重人让我知道的事,革命的道路上背叛不是简单的个人主观意愿可以决定的,背叛对很多人乃是必然,因为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会背叛自己,为不同的东西抱着必死的决心就算贪生怕死之人,也是,为了苟活下去,也会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甘愿活得像狗一样,依靠别人的仁慈活着只有一种人——投机者他们是最可怕的,他们没有任何必死的决心they can tell themselves any liesthey can live with it,.any kind of lie.小矮子,sliver,我想我说的就是你吧**vane**他说,所以我决定不再当奴隶他没得到埃莉诺的爱因为他代表暴力,破坏,只有这种力量可以用于保护自己的时候,她才会到他的怀抱但由于他不肯呢个永远给她他想要的一切——合法,文明那么为了自己的目标,vane就必须牺牲Vane其实好的不真实,是里面最接近虚构的人物甚至神圣在他身上出现过**老鸨**故事的结尾,所暗示的是埃莉诺的错误就是他总是想求助于资本主义父权,somehow依赖于他们,借助他们的力量,永远会失败所以你不能相信资本主义父权,但是脱离父权制的资本主义才建立“文明”**flint**除了一开始杀舵手那里,明明可以背后敲晕事后解释Flint在我眼里和vane一样无可挑剔世界的残酷不是因为you ask for it,是因为他用了很多办法让人看不到他残酷,让你以为,——本就如此,——世界本就如此,——更古不变人性本就如此——flint 说我们可以告诉show the people that is a lie你们相信了太多谎言了,所以会他觉得说真话的人是疯子,**结局**编剧很巧妙的告诉我们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会选择相信的那个故事是的,不愿相信flint和男友在所谓的世外桃源躲过一劫的人会认为他死在了骷髅岛上因为sliver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story teller的人,为什么要相信sliver 他是我说过的投机者,活下来的人有权重新讲述故事无数真正的革命者放弃了讲故事的可能,for what ??**规则**里面所有在自己失势的时候,寻求更高,更大,更屌的人帮助的人1埃莉诺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找有军队.又合法地位的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2罗杰斯,在自己要认输的时候,借助更强大的帝国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包袱,摧毁小岛,滥杀无辜,3比利,自己被揍,被她认为的“背叛”之后,,找到罗杰斯,然后杀自己的他口中的兄弟Flint落魄的时候,从来不会找更强大的力量,因为所谓的更强大的力量不断的一次一次从他这里剥夺走他认为重要的东西,他联手的对象,是那些和他一样的人,至少最初看起来是这样的人,那些认可欣赏惧怕他的人.在最初他们结成伙伴的时候,都隐秘的和他分享某些共同点,所以被他吸引,在后来一个个变成他敌人的人,只有一个人除外——vane一开始就是敌人的vane---这部剧最讽刺的就是好像除了flint每个人和一开始都有了极大的转变但实际上恰恰相反每个人一开始就是那样真正的真相是每个人一开始就是原本所是的样子不是因为岁月,不是因为事情改变了他们使得年少的他们不知不觉变成了另一个人而初见时的少年模样则是一种哀叹和惋惜这部剧最厉害之处在于排出了这样一个'真相恰恰相反,人们一直是他们自己,人们一直以来如其所是,从不会改变。
,唯一的不同在于年少时候的只是那个没有得知自己的真相版本的他们有些人一辈子躲躲藏藏的对象就是自己---
#黑帆S4在週一的時候終於放送了最後一集收官作業,因為懶得啃生肉所以直到今天才看完。
儘管這部劇我看的愁腸百結,去年第三季的時候還差點憤而棄之,但是如果拿刀架過來到我的動脈上來問我它能不能稱得上匠心,我想,它絕對夠.#沒別的,因為4季下來,它竟然讓我看到了4段不同性情的海盜往事.(包括第三季的綿延冗長,我回過頭來發現,這種氣氛意外的和劇情走向完全相同,觀眾感受到的那種煩悶,也正是劇中人所正在沉浸的,移情感太過真實)#黑帆改編自金銀島,而金銀島在歐美文壇當中的地位,近乎於國內的西遊記. 本身的故事很簡單很童話,說教意味並不濃重,如果想把這段故事拍的有血有肉,那很大程度上需要編劇和觀眾齊心協力一塊使勁,來賦予海盜們更酷炫,更帶電的形象. (是的比如悟空傳)#雖然黑帆帶有一點點冰火權遊那種POV式的敘事方法,但是無奈先天不良,海盜頭子們太少太不爭氣,駕馭不了,東施效顰的味道很重.#三言兩語很難描述出黑帆的好,畢竟4季的東西在那兒擺著. 但是儘管千般好,它依然是個坑,坑到幾個算幾個那種.豆瓣短評: #如果一定要講什麼是海盜的話,被放逐者一定是最合適的稱呼了. 300年後的今天,娛樂至死的年代裡,我們最常做的就是當年海盜們漁獵回來鑽進酒館裡的那些事. 所以,很榮幸的,這些被文明放逐到深淵泥潭當中的一眾海盜冥冥中被我們枯薧的靈魂攝到,並引作 ''可望而不可即'' 的存在. 而也正是這樣,我們才有精力,有義務,把他們從陰暗無光處解脫出來,鑲進相框,擺到正廳當中,成為又一處內容精巧的註腳.難忘的是flint苦口婆心的臉,他說: '' All this will be for nothing... We will have been for nothing... Defined by their histories, distorted to fit into their narrative...Until all that is left of us, are the monsters in the stories they tell their children.''flint是對的,對了300多年.所幸的是,今天,再不是這樣了.
没有一部剧让我说了那么多holy s*吧,qot放飞剧情前可能有,但已不像那种在Ned和tywin死或者Jon活的时候那种积攒了一季的转折,Black Sails每一集就可以转几次,而且不全是因为死亡。
剧情太紧凑,很棒。
也某种程度上感激本剧缺乏经费,所以重点都在故事上,人物上,对白上,并且可以再自己想结束的时候结束。
细想四季,没有让人厌倦就是大战争爆发的并不多,不是易主来易主去大家吃果果,而是几乎没有人能真正拥有Nassau,够了故事就结束,再次表白主创。
第一季前四集真的很难熬,不知道收视率是不是就败在开头,我几乎没有喜欢的人物,唯一好奇的就是John Silver,当然后期人物就非常丰满了,到二季中间Flint的历史被放完为转折,人物到第四季经过无数推翻成长,真的除了Flint,没有人是他们原来的样子了。
Eleanor,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她,反而是到最后看她真的是有点可悲,爸爸不能依靠,黑人叔叔(也算黑奴吧)从来没信任过她,挑她都是为了保护黑人岛的安全,Flint不可能爱她。
唯一不会对她说谎的Vane,也因为自身属性无法与她同道,所以她只能附着,背叛,再附着,直到最后忠于一个依旧是疯狂的人。
我不觉得她的作造成了Nassau的沦陷内战,只是一直在相信错的人。
唯一一次值得诟病的背叛Vane是为了整个岛的福祉。
诶,但这是她最接近拥有真爱的时刻了,如果她可以没有那么大的抱负,也许,会死得开心一点,不过,没有如果。
Charles Vane,暴力符号,但是奴隶出身的他成为了每次剧情转折的关键,他对Eleanor的爱真的是简单直接,让人羡慕,甚至到死都没有恨过她吧。
Jon Silver,我其实到最后都不觉得他跟奴隶领袖是真爱,一方面是刚开始接触动机不纯,另一方面他和Flint关系张力太大,一开始迫于形势联盟,到任务分配明确地合作,后来发展,不断遭遇背叛挑拨,到最后思想合为一体,变成最了解对方的人。
最神奇得是,竟然从头到尾没讲过他的过去,他是他成为的那个人,不知从哪里来。
至于最后他有没有杀他?
那个传说中与爱人团聚的奴隶主存不存在,都不重要。
他就是那个完美的Story Teller,直到成为故事。
Jack Rackham,喜欢他的是他从一而终的逗,所有人蜕了一层皮,背负太多的时候,他好像还是那个他,执着于满意的标志,听着音乐看着书,航行在大海上。
还有太多人,Max, Anne,Billy,每一个人都有灵魂,唯一真心不喜欢的就是Wood Rodgers,其他所谓恶人所谓好人,都是一念之间,时事所迫,没有人比别人更高尚,也没有人比别人不值得。
Eleanor为了平复岛的叛乱,绞死Vane,引发叛乱,Wood为了恢复文明,引入西班牙军队,爆政Lieutenant(想不起名字。。
)最终分不清谁是法律,谁是野蛮,却因为不能恢复经济而被取代。
Flint执意掀起的奴隶战争,却因为Silver不想更多伤亡而结束。
到底谁是战争的终结者,谁又在战争中变成了战争本身。
真相是选择出来的真相,而已。
在被got伤心之后的点开,太值得,谢谢Black Sails所有的人,和那永远的宝藏。
麦克斯和杰克在船上争吵的这段,一下子点题了。
艾什点燃了Flint的愤怒,Flint点燃了罗杰斯的愤怒。
要说缘由,都可以抽象为忠诚与背叛,忠诚取决于利益的一致性,背叛也来自于利益的不一致。
拿骚统治权的变化,形象地解释了人心向背。
两军对垒,即使人少,若能找到对方弱点,也能一击毙命。
看到主角一个个领了盒饭,大结局要来了!
这季感觉编剧开始走点儿心了,演员开始挖掘角色心理展现性格了,厨子终于有点主角的样儿了……然后狗血的大结局了,最后全部回归家庭这是啥海盗啊?
垃圾海盗剧,一群反复无常相互猜忌随时背叛的乌合之众居然还想革命,就这些崇尚暴力的货色居然还动不动说出一大堆有哲理的话,这编剧对人设把控能力不是一般的次啊
最后演变成了反殖民战争,然而说没就没了,为了引起戏剧冲突强行反转集体降智确实有点烂尾。充满猜测的Flint结局(倾向于挂了)全剧亮点(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你愿意相信怎样的故事所塑造成的历史),然而Silver结局太假了,背叛了朋友和爱人(的理想),让这么多努力和牺牲成为白瞎,就这么原谅他在一起了?ps:疯p总督不知道让西班牙突突Nassau是叛国么,and总督的兵听他老婆的对着他船开炮不让他进港?
看到第五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靠对话发展剧情的手法比第三季严重太多了。
让人有点像在看形式走肉的感觉,大老爷们不杀人打架玩女人,开始读书看报朗诵诗歌,我的天
听说要剧终了?挺好看的,希望有续集来着
说好的海盗世界,居然讲的是婊子宫斗剧,还是丑的一逼的黑标!
去你妈的文明(没前面好看
真的比不了前两季,差了太多了,各种莫名其妙,智商不在线
最后一季感觉收尾的有些仓促,结局也不是很喜欢
这一季很仓促,编剧让主角们大段大段说出各种哲理思辨台词,有时明显让人出戏,故事整体性上是最差一季。但当片头熟悉的摇弦琴旋律响起,依然热血沸腾。
大道理太多,各种西方政治正确,一个男同引发的惨案,一堆黑奴,反抗压迫,最后还是得借助于权贵去解决问题。
平平无奇的最终季,说不上是好是坏的结局,乌合之众终究只能搞些小名堂成不了大器。
第三季起下滑,第四季离间的成分太高了,费林顿不管做什么都被离间,比利离间了三季半,离开海象号后还可以远距离间,看的真累,神剧在第四季从星空中落入凡间
海战很出色,但人物分分合合太乱了,后期我们最想看的黄暴也少了许多,最后男主在不知真假的结局中,有gay人终成眷属....
影2089:各种黑化和背叛。强行冲突。尤其第三集脑残剧情,惨烈!但,毁了!看了前几季,编剧没有换过,预算缩水了?(不过看了BBC的《黑胡子真正的加勒比海盗》基本也差不多是草草登船之后,身中20多刀5枪,很硬朗。这部剧两艘船实力相差太大,相当不合理)
来回横跳黑白婊,日常背叛官匪道。
前两季一度觉得此剧过于政治正确,又是bi又是黑人权利,然而经过这一年无脑lgbt黑女权玛丽苏的疯狂轰炸,发现其实还不错,至少有剧情可言。
既然结局是要被招安,前几季就是瞎扯淡。韦恩拿命换了俩个废物。韦恩和黑胡子死的好可惜。
第一季有很多很微妙的斗争,其戏剧性和权游有得一比。但我最喜欢第二季的叙事和调调,高潮什么的也来得恰如其分。第三季就感觉是硬凑出来的一样。第四季有全系列真正的boss。结局也太唏嘘太微妙,编剧真的bra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