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

狼图腾,Le Dernier Loup,Wolf Totem

主演:冯绍峰,窦骁,昂哈妮玛,巴森,尹铸胜,黄小蕾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法国语言:汉语普通话,蒙古语年份:2015

《狼图腾》剧照

狼图腾 剧照 NO.1狼图腾 剧照 NO.2狼图腾 剧照 NO.3狼图腾 剧照 NO.4狼图腾 剧照 NO.5狼图腾 剧照 NO.6狼图腾 剧照 NO.13狼图腾 剧照 NO.14狼图腾 剧照 NO.15狼图腾 剧照 NO.16狼图腾 剧照 NO.17狼图腾 剧照 NO.18狼图腾 剧照 NO.19狼图腾 剧照 NO.20

《狼图腾》剧情介绍

狼图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60年代,北京知青陈阵(冯绍峰 饰)和杨克(窦骁 饰)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加入了蒙古族牧民毕利格老人(巴森 饰)以及他的儿媳噶斯迈(昂哈尼玛 饰)一家的生产队,从此开始若干年的放牧生活。在与狼群的接触过程中,陈阵带着强烈的好奇,逐渐了解了这种动物,甚至有了想自己养一 只小狼的念头。蒙古人民崇敬狼,热爱草原,而汉人则功利地掠夺土地,这导致了狼群与人之间的“战争”。以场部主任包顺贵(尹铸胜 饰)为首的生产队最终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自然与人的关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电影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耗时5年拍摄完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泡泡糖鲨滩芝加哥急救第二季帕纳约蒂斯·帕斯科特:只差一点点LoveLive!第二季致命毒岛甜心空姐幸福的馨香最短的距离是圆的3:落花流水冬狮你的指尖众里寻他我的女神室友斗娜柳生一族的阴谋政坛旋风贫民窟之王新娘未满ESCASPE小菊的秋天清落一吻定情欧阳修知滁情陷掌门人怪医杜立德4:宠物司令官神秘病毒猛虎嗅蔷薇之盗亦有道无力回天麻辣女教师葛城事件桌球天王其实不想走

《狼图腾》长篇影评

 1 ) 亦正亦邪尹铸胜,环保主义养成记

中外演艺圈都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教条:轻易不要跟动物一起演戏。

哪怕你是演技无敌的超级巨星,稍不留神,风头也很容易被它们抢得一干二净。

为了拍《狼图腾》导演让-雅克·阿诺自己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不但全用真狼,专人驯养,悉心调教,而且基本上采用实景实拍。

结果狼演员的“表演”之出神入化,让不少明星大腕都相形见拙,那些人与狼共舞的画面里,狼总能占据焦点,风光无限。

综观全片,演技最放异彩的,反倒是跟狼没有太多亲密接触的尹铸胜。

当然,这倒迎合了另一条银幕法则:反派总比正派出彩。

尹铸胜所饰的包顺贵主任在原著中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阿诺的剧本对此做了修正,着力集中于爱护环境、珍视自然,砍掉了小说中关于游牧和农耕民族、蒙古人与汉人的探讨,线索紧凑明了。

因此与环保思想大唱反调的包主任一角,其重要性就得到了凸显。

为了让这个反环保人士有足够的分量压阵,剧本花了大力气来填充该角色,使其比小说更加立体鲜活,原本的配角,在银幕上一跃成为五大主角之一。

如果说牧民是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使徒,那么包主任是对大自然法则无知无畏者的集中缩影。

起初,人与自然相安无恙,是他带来掏狼崽的指示(后来发现重点哪是掏啊,分明是抛,好残忍),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平衡,挑起了整个事件的矛头。

在族长苦口婆心的劝诫下,包主任理屈词穷,却仍要执意孤行。

讽刺的是,他自称“教过自然进化”,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某种程度上,他是被有限的知识所蒙蔽,也是身在其位的迫不得已。

现实主义作品里,没有界限分明的善恶,包主任并非反派恶棍,只是个迫于形势的悲情人物。

起初,他那颐指气使的架势,声嘶力竭的叱骂,直逼毫无人性的黄世仁,叫人发指。

但随后我们发现,此人心地并不坏,尤其是站在陈阵的立场,两次力排众议替他解围,算得上半个恩人了。

尹铸胜是演话剧出身,20年前以《商鞅》一举成名后(值得一提的是时隔20年,今年春季他将重演《商鞅》),佳作迭出,在话剧界影响力颇大,传承话剧表演方式,他在片中的念白高亢利落,有一股子其他角色都没有的直爽痛快,自陈身为领导的难处那段,也坦坦荡荡,不失汉子的血性,叫人扭转观念。

影片强调的是包主任的转变,起初将财产置于生命之上,对自然规律置若罔闻,之后渐渐变得通达,开始倾听草原的声音,直到最后默许了陈阵的恳求,他的性格弧光并不比那群知青们黯淡。

尹铸胜的表演毫无做作和矫饰,并未借助恍然大悟的夸张表达,角色心态转变丝丝入扣,潜移默化又润物有声。

包主任的转变,跟牧民的信仰、陈阵的觉悟一样,都是片中的明亮笔触,表达的是美好的期许,即人经历与自然过足够亲密的接触,一定能领悟真谛,听从内心。

终有一天,整个人类都能面对狂野自然坦然自处,不再有人利用那些本就是自然的恩赐,试图伤害我们的创造者,并最终伤害到我们自己。

(文/方聿南)

 2 ) 狼的精神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看过狼图腾这本书,也算是狼图腾的原著粉了吧,在书里我被狼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平时是那么的讨厌狼,觉得狼这种动物凶残暴虐,可是看完书后深深改变了对狼的看法,原来狼也是有感情的动物,它们团结 聪明 组织性强,虽然这也是为了生存,但是这种精神是值得人类学习的,如果不是人类的干涉狼的族群应该是除人之外最大的族群动物了吧,食草动物不算,就是因为狼的这种精神吧,可这部电影真的很令人失望,连原著的十分之一的精彩也没拍出来,可惜了原著。

 3 ) 导演为什么要改掉结局呢?

看完书,我的感叹是,人何必要以爱之名囚禁另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呢?

狼最让我们震撼和感动的,是它们不自由,毋宁死!

小狼死了,虽然痛心,但是我并没有绝望,狼王还活着,它还带着那些倔强而强悍的生命在另一个地方活着。

从陈阵养狼开始,我认为他就是不懂狼之所以为图腾的意义的,直至小狼为了自由而疯狂的反抗,走向死亡的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狼的精神,所以他才会用铁锹砸死小狼。

但是电影的改编让我绝望了,白狼王死了,所有具有狼的精神的狼都最终没有斗过人类,而被人类饲养的小狼却得到了自由,它得到的是真正的自由么?

它听到了狼王的呼唤么?

它是被放走的,它没有为了自由而反抗,它只是曾经拒绝像狗一样活着而已。

导演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小狼活着是编剧所存在的善心么?

这样的善心毁了这部电影,毁了狼的精神!!!

对于狼的精神的表达实在是太差了,前面的几场狼与黄羊,狼与马群,没看过书的人只会感受到狼的凶残吧?

马群死亡的那一个画面确实震撼,但是仅限于画面的震撼了,完全没有体现出狼的精神,只有最后两只狼的自杀,和白狼王被吉普车累死仍保持尊严能体会到狼的那种精神,但是影院的很多人再说,狼太可怜了,之前他们说羊太可怜了,马太可怜了,狼是不需要被可怜的,狼也是不屑被可怜的,可是整个电影对狼的感受只有,我艹狼太残忍了,哇,小狼好萌啊和狼太可怜了……而巴图又为什么要死呢?

仅仅是因为他的老婆需要和主角发展感情么?

这部电影是不需要爱情的存在的,改编的根本毫无意义……关于草原是大命的这个主题,电影也表现的十分薄弱,仅仅通过几段对话,是无法产生什么共鸣的。

这么差还打两星是因为导演还是近距离的让我看到了草原狼,听到了狼的嗥叫。

 4 ) 唯美的画面混乱的剧情

看过《狼图腾》的小说,刚好朋友又送了票,想着看看也不错,便走进了影院。

以为宣传力度如此之高,拍摄过程如此卖力,那些狼的造型花费了不小的心思的一部大片,应该不错,结果看完有我点失望,居然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原著里面表现的狼的聪明:集体围堵马群,小狼夏天挖洞避暑;表现狼的孤傲:宁肯爪子抓破也要脚踩大地,不能容忍被牵着绳子走;狼的群性:小狼不会发出狼的叫声时的焦急,狼作为图腾的真正含义。

如此,书中的的好多都没有体现。

反倒加入了乱七八糟的恋情,真的是有点莫名其妙。

唯一值得表扬的是,大草原的景色拍得还是挺美的。

像画一样的色彩还是比较震撼的。

只能说没看过书的,看不懂,看过书的,有点失望。

 5 ) 亲爱的,我不会把你交给绝望

今天从影院出来,我和同伴就一直讨论到吃饭结束。

其实真没必要做成3D的,草原的画面美本身就很震撼人,如果摄像水平高,效果绝对好过3D。

让人思考的地方很多,恰恰反映出让·雅克·阿诺作品的不狭隘,这是中国电影应该思考的地方,为什么我们的国产片子主题很容易看透,毫无悬念,其实主题突出的同时也恰恰是其作品意义有局限性的表现。

这部作品,展现了草原、牧民、狼、“变态牧民”之间既对立又互相依存、敬畏的生存状态,对立中有牧民因生存而随牧草迁徙的“剥夺”旅程,有牧民的坐享狼成、掏狼崽的残酷…但是更有他们对草原对自然崇高无上的敬畏,有他们对狼尊严的敬畏。

毕利格阿爸让我数次热泪盈眶,这是个理智从容又温暖的草原酋长,总能给人以指引,给人力量和希望。

我觉得,他就是活着的腾格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狼群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

可是,正如毕利格阿爸所说,狼群会疯狂报复的。

因为,人类拿走了所有的黄羊,罔顾了狼族的繁衍生息。

狼群疯狂报复围困马群的场面,确实无比惨烈,呼啸的风雪中升腾起狼群不顾一切的愤怒,是腾格里的愤怒,因为生物链被打破了。

而狼也是有尊严的,他们宁可自杀也不要被人类剥皮,他们宁愿冒死捕猎也不愿屈辱地接受食物,这就是为什么小狼咬了陈阵,为什么电影最后小狼没有像我想像的那样扑向陈阵,因为它是草原狼,天性使然。

他们团结、智慧、有耐心并能服从命令,也许正如作品本身所言,中华名族的血液里缺少一点狼性。

对于文革,我不想多说,可是作品却红果果滴让我们感受到了“变态牧民”的自作聪明以及上级命令的可笑。

作品,让我们思考的地方很多,冯绍峰饰演的陈阵让我感觉一直很无奈。

但是,所有人最终为自然而折服,面对那只力竭而死的草原狼,所有人都默认了它的尊严—文革扼制扼杀的任性,其实一直在每个人的心底等待被召唤复苏。

亲爱的,我永远不会把你交给绝望——小狼在山里和腾格里活得很好。

 6 ) 探讨包顺贵在片中的地位:秩序与野性的取舍

文/梦见乌鸦《狼图腾》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感慨万千,作为非原著党,在没有看过姜戎老师小说的情况下,但依然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不俗之处,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用独特的视角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壮美史诗。

让-雅克·阿诺是世界上最会拍动物的导演之一,他镜头下的动物不是《忠犬八公》或《导盲犬小Q》这类宠物形象,而是真正的野生动物。

阿诺同学对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对冲有着强烈的兴趣,比如那部描写石器时代的《火之战》、著名的《熊的故事》和《虎兄虎弟》,就连梁家辉的《情人》中都体现了新旧文明冲击下的人生悲剧。

因此让阿诺拍摄《狼图腾》是最合适的人选。

草原的壮美,狼性的精神,勾勒出一幅幅真实的草原生活图景,逼真而艺术地再现了原始游牧草原的残酷与美丽。

而随着当代文明的入侵,自然生态与工业文明的对抗在阿诺的手中以虚构和想象为基础,犹如一把利剑刺向观众的内心。

当观众贯注于自然与文明的冲突时,有感于狼的血性,很多观众会自然而然的站到狼的立场上,对人类的作风感到不快。

这种情绪难道就是《狼图腾》的主题吗?

其实熟悉让-雅克·阿诺电影的朋友都会明白,他在塑造自然与文明的对立过程中并不会有所偏向,他重视野性与生态,但也不反人类,他的立场总是不偏不倚,既不赞扬也不贬低,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记录人与自然的故事,《狼图腾》也是一样。

既然如此,不妨我们换一种角度,从人的角度出发,不是主角冯绍峰和窦骁,也不是草原牧民,而是本片非常关键的角色——尹铸胜饰演的包顺贵包主任。

先来说下这个演员,观影时看的眼熟,就是想不来叫什么。

回去冷静下来一琢磨,不就是《锋刃》里的武田弘一,《大清盐商》里的马德昌嘛。

几个月前在《江湖论剑实录》里还见到他来着,那位搞笑的“家父张二河”,绝对是那部电影中最亮眼的角色。

这位演员叫尹铸胜,近几年凭借几部热门电视剧而被熟知,实际上尹铸胜是话剧演员出身,人称“话剧教父”,1997年的话剧《商鞅》是他的成名作品,他凭借商鞅这个角色拿奖无数,那年他才28岁,此后出演了大量非常有影响力的话剧,甚至还导演过不少知名作品。

顺便提一下,2015年4月《商鞅》将会复演,这也是尹铸胜时隔二十年后重演《商鞅》。

他的话剧功底在大小银幕上也帮助他对各种角色驾轻就熟。

在《狼图腾》这部电影中,尹铸胜饰演的边区主任包顺贵,乍一看是个反派,因为这个角色身上代表着官僚,承担了观众很多火力点。

其实呢,作为该片出镜很多的演员,他作为“人与自然”中“人”一方的代表,实际上是还原了人作为自然入侵者的一个本态。

如果说牧民代表着在草原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群体,冯绍峰和窦骁代表了外来人对草原自然壮美抱有天真幻想,不求和谐共处却一心想融入自然的群体(冯绍峰的养狼、窦骁那句“天鹅那么美,为什么要杀它们”就是代表),那么包顺贵则代表了人类文明。

当然,这部电影发生的特殊年代,观众会带着一定的主观情绪去看待这个角色,其实呢,在自然的面前,所有的人类都代表着反派,包顺贵只是一个代表,他只是个中层小干部,带着任务来到草原,结尾那句“领导不好当”是其真实写照。

人类文明征服自然的脚步不会停歇,对自然的掠夺必定会打破草原生态平衡,进而造成对自然生命的藐视。

而包顺贵在这里承担着一个执行者的角色,难怪会被当成反派。

而他只是一个代表角色,而关于这个角色的本意呢?

电影的名字叫《狼图腾》而不是《帝国时代》,让-雅克·阿诺对自然的态度不是歌颂而是尊重,体现在了后半部分。

打狼那场戏是全片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外来文明毫不留情的举枪,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包顺贵的态度转变与导演在后半段的步调是一致的,目睹了狼的血性之后,被这种不屈的生命所折服,他并没有因为自然的壮美而放弃征服的脚步,却选择了尊重,这就是让-雅克·阿诺在本片中的立场表现,人类征服自然没有错,但会反思环境掠夺的恶果。

这就是包顺贵这个角色存在的价值,据看过原著的朋友说这个角色在书中没什么技术含量,单纯的反派,因为没有看过原著所以不提了。

单说电影中,按理说这个角色的存在要凸现那个时代的特征,但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回避这个敏感的设定,而是将其放在了一个相对广泛且大众化的平台上,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官员,有足够的代表性。

他代表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以及导演对自然和生命尊重的立场。

前半段尹铸胜将官员作威作福的表现刻画的很精彩,承担了观众大量的火力点,后半段当认识到真正的血性后,态度的转变,是对过度开发的反思。

在这个角色身上,包顺贵始终代表着外来人,不像草原牧民融入自然,也不像冯绍峰对自然生命充满了幻想,因此他最能代表第三方立场,从过度开发到选择尊重,电影关于草原狼性与文明秩序的取舍,但这一切都被本片的主题提纯为一个图腾,狼的图腾是一面旗帜,是旗帜就有两个面,但不是正反面,因为旗帜两面都一样,自然一面,文明一面,不偏不倚。

 7 ) 阿诺你想表达什么?

看完原著,挺喜欢的,但电影实在是有点失望。

小说改编电影通常不能完全还原,所以导演在改编的过程中应该会有所取舍,重点讲述其中的一个点。

但看完电影,我实在是get不到阿诺想表达什么?

首先,电影里没有很好体现出狼的机智,几场群狼出动的戏大多看不出狼有什么计谋,多是在一旁稍等然后突然出击,给几个追逐的镜头和咬住猎物的特写草草了事。

场面最大的追马也不过就追追咬咬抽抽套马杆就完了,更多体现的是狼的凶狠。

还有小狼也几乎没有狼性,变的温顺服帖,确实很可爱,不过彻底抹杀了狼的野性这个主题。

接着是环保。

草场不适合耕种、草原是大命,这些复杂的东西都只用一两句台词带过。

包顺贵带领外来蒙族开荒,带头打狼也没有交代结局,根本凑不成一个主题。

最后就是导演比较擅长的,本该是重点的人狼情谊。

这本该是电影最感人的地方却阐述的非常平淡,饲养小狼的艰辛仅流于牧民的反对,对小狼的观察和爱意也只是摸摸小狼、和它亲嘴之类的小动作而已。

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想养狼的疯狂知青,而不是迷上狼爱上狼的人。

不过这些问题也跟原著故事太零散,个人独白太长,缺少故事内容有关。

原著不算太好,改编得差也不是导演编剧单方面的责任,拍成这样也算一般了。

希望以后这种体量大的小说的电影改编能有一些侧重......

 8 ) 狼图腾里的老大哥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这句话是1984里的名句,多余的话我不想多说,多说了也没有意思了。

这篇评论不是给那些还没有看到字缝里的人看的,如果你看狼图腾就看出来了一个狼的形象,多说也就真的没有意思了。

篡改过去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洗现在人的脑子,使得过去的真相和现在的意识有所断层,然后过去的真相被假象所覆盖,真相反而不被人们接受。

这个方法简单实用,快捷方便,是每个政党或文化入侵机制的首选方法。

然后我跟朋友说我想要这种文化渗透的书,朋友说你看步步惊心吗?

我看了看他呵呵了一下,说:“看过了。

”朋友呵呵了一声,然后指了指书架上的狼图腾:“你值得拥有。

”然后我就开始看狼图腾了。

说实话,我看狼图腾之前一直都是在看加缪的局外人之类的小说的,第一次看洗脑色彩这么强的书,说实话有点小激动呢。

然后我翻开了书籍,度过了我最混乱的一个下午和晚上。

都说鸡汤有毒,读书能解,但看这种书都能成为畅销书,我感觉忽然有种写书发家致富的冲动。

然后我抑制住了这样的冲动,因为我知道,他们上面有人,而我只有天花板。

历史是什么样的,我不清楚,但是人性是什么样的,我清楚。

很多人在这本书里看出了民族指代,我也看出来,汉人是羊,蒙古是狼,谁没看出来呢?

所以说这本书写得好啊,洗脑洗的干脆利落,但他的说教突兀而直接,这一点还是值得思考的,就好像高考作文装逼,不能直接引用名言,而要化用名言是一个道理。

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真是连高中生都不如。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9 ) 图个什么腾

蒙古人简单务实的文化传承里,对天地自然与各色生灵,自有一套朴素辩证。

从未见他们有什么神神叨叨的自然崇拜,更不会像少年Pi 感谢毗湿奴一样,天天把腾格里挂在嘴边。

将萨满教的巫文化泛化到所有蒙古牧民身上,只是作者姜戎的一厢情愿,是为了满足城市人阅读口味而故意做的文学处理,还很低级。

如同把回族都说成逊尼派穆斯林,天津人都是说相声的,佛山人都会无影脚。

狼吃羊、伤人,却被蒙古人视为精灵和神明?

你去问问蒙古人答不答应。

照这么说,江浙一带过去年年有土匪洗劫村庄强抢民女,那我姥姥家应该崇拜土匪才是。

当年原著的商业宣传造就了它的成功,什么“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之类slogan ,猛戳21世纪初国人民族主义虚无缥缈的G 点。

其实管它是龙还是狼,哪怕是跳蚤的传人都不碍事。

不论原著还是电影,都在满足虚妄的城市人精神里那点复魅和蛮荒情结。

姜戎先生拿粉饰的所谓的“狼性精神”拿来与农耕文明的对比,正好迎合了21世纪初那几年的城市创业热潮。

企业员工们一边抱着大米保健品电脑主板苦苦挣扎在出租屋,一边用这么一本汉人意淫蒙古族的三流文学作品当成自己精神食粮。

据我所知,至今某个宣扬“狼性精神”的山炮金融集团,仍然把《狼图腾》作为必读书目第一本,列在新员工的培训手册里。

2004到2015,当年读这本书的人,现在大抵都成家立业,在一二三线城市买了车房或者房车,孩子要么在宝马的安全座椅上捆着,要么在黄焖鸡米饭最靠里的一张桌子上写作业。

十来年艰辛后,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看着镜子里逐渐后退的发际线,总难免有点自怜。

于是宝马车主和鸡米饭老板走过街头,惊讶地看到了公车站的海报,看到当年自己手里捧着的那本书,哺育了自己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操蛋城市里精神家园的书,被一个浪漫无比的法国人,拍成了电影,还他妈3d 的。

于是他们掏出了iphone6 和山寨安卓机,团购了电影票,宝马车主在地下停车场拧了四五把,鸡米饭老板把单车锁在人行道的护栏上。

他们幸福地在9点的影厅里毗邻而坐,他们忘记了朝九晚五,他们捧着爆米花捏着辣条,和那个根本不存在的、科幻蒙古族一起,意淫着躺进人类文明的摇篮里,抓起不知道是狼是狗,还是什么杂种的乳房,猛吸。

p.s. 本片台词极度拧巴幼稚搞笑,随便替换一下关键词就是个蛮不错的笑话——“我的iphone6 呢?

”“被我摔了。

”“你他妈凭什么摔了?!

那是我的iphone!!

”“那不是你的iphone,那是腾格里的iphone。

”嘻嘻。

 10 ) 《转载》关于小说《狼图腾》的感觉

作者:老鬼  凡到过草原的人都知道牧民是最恨狼的,没有任何蒙古老乡把狼当成神来膜拜。

因为狼不但吃羊,还进行屠戮。

你饿,吃一只也就罢了,狼进羊群可不是只咬死一只,它总要在羊群里玩儿扑杀羊过瘾,发疯般的追逐撕咬,非一口气咬死咬伤数十只羊不停止。

尽管它自己根本吃不了这么多,还一个又一个地追着咬羊撒欢儿。

这一点跟狮子不同,狮子吃饱了就不会再去扑杀猎物。

  说狼残忍贪婪,就因为它有这个毛病。

吃饱了还要追咬羊,没个够。

狼的这个独特个性使它特别招牧民恨。

放羊的须臾不能离开羊群。

否则,片刻工夫就会被狼咬躺下血淋淋一大片。

因此草原上年年打狼,牧民见了狼必消灭之,决不放过。

经过这么些年的围剿捕杀,内蒙古乌珠穆沁大草原上已几乎看不见狼,只在偏僻的深山老林,还有它的踪迹。

  1969年春天,我的一只狗仅仅因为咬死了几只羊羔,就被蒙古牧民追着打,非置之死地。

我当时曾挥舞大棒,誓死保护自己的狗,也无济于事。

牧民通常不爱打架,但为了打咬死羊羔的狼和狗,他们不惜跟任何人翻脸,哪怕你是北京来的知青。

为挽救这条狗的生命,我反复跟牧民交涉,希望别打死,哪怕赔钱也行。

但老蒙毫不妥协,断言咬死羊羔的狗就是狼,必须打死。

自那以后,我对蒙古族牧民与狼不共戴天,视狼如敌,必须赶尽杀绝,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见了狼就追,追上就打,格杀勿论,早已成为一个风俗习惯。

就因为狼有那个嗜杀的坏毛病,吃饱了还要在羊群里祸害。

受伤的羊即便当时没死,肚裂喉破也活不多久……从我接触过的牧民中感到他们对狼没有任何好感,恨之入骨。

  一个民族的谚语最能反映这个民族崇拜什么。

在《蒙古族谚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中,狼总是作为反面形象出现。

随手翻一翻,就找了一些如:“扔灰时别带火,放牛时当心狼”、“狼趁雨天出动,贼趁机会下手”、“没有不吃肉的野狼,没有不捣鬼的狐狸”、“狼的毛色容易变,狼的恶性很难改”、“吃羊的狼发胖,受贿的官儿发财”、“听见狗咬拿起鞭,听见狼嚎拿起枪”……  在这里你看不到一丝一毫对狼的敬意。

所以《狼图腾》这本书与事实相违,无法接受。

  文艺作品是生活的反映。

细节可以杜撰,情节可以杜撰,但构成全书骨架的基本事实却虚构不得。

不只是我,身边所有到过内蒙古牧区插队的老知青们,也都接受不了这本书。

因为它虚构了一个事实,虚构了一种文化。

恰恰相反,蒙古族牧民非但不图腾狼,反而见狼就杀,认为这种动物与苍蝇老鼠臭虫同属一类,是害兽,大大的害兽。

以扑咬羊为乐,一咬就几十只,上百只……必须坚决消灭。

事实上他们几乎要把狼给打绝种,毫无一点点恻隐。

  尽管也知道狼这种动物还是有不少优点。

尽管杰克·伦敦写狼的文章很凄美。

但对大力鼓吹狼道精神的这本书还是难以接受。

因为它所描绘的跟我们在内蒙古草原上看见的完全不一样,太离谱了。

  多年前我就认识《狼图腾》的作者。

原来我是很尊敬这个人的。

都曾在内蒙古牧区插队,都在一打三反运动中给抓了起来,都尝过兵团小牢房的滋味,都是兵团保卫处冯处长审问的,都曾被众叛亲离,让人划清界限……这些相同经历,使我们很有共同语言。

在思想解放的岁月,他曾积极热情地投入,成为了民主墙前的常客。

他的“人民掌管不了干部,所谓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一句空话”的观点也激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所以我曾把他的一些故事写进我的书《血色黄昏》里。

  但《血色黄昏》出版后,他的两位前妻忍受不住了,愤愤找上门来,向我控诉了这个人的另一面以及她们个人的痛苦经历。

当年在东乌旗插队的老知青们也几乎都对这两位弱女子持同情态度,一致谴责了那位作者。

接着,有知情者陆陆续续向我揭露了那位作者的种种问题。

因而《血色黄昏》再版时我把这个人物删去。

  两位前妻都曾发疯般的爱过此作者,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小说一样浪漫传奇, 又均先后被作者喜新厌旧掉,所以两位前妻都对作者由爱转恨。

不过我作为旁观者,总觉得该作者虽有毛病,也不能完全否定。

他坐过牢,不断受打压,为中国的民主进步干了一些事情。

不大赞成作者两任前妻对他穷追猛打。

  自《狼图腾》出来后,情况有了变化。

浅薄的媒体们纷纷吹捧《狼图腾》,给之罩上种种光环。

该作者的两位前妻处境却每况愈下。

没有人关心她们,没有人理睬她们,没有人听取她们的意见和呼声,似乎她们的遭遇活该,谁叫你是羊的,就该被吃。

甚至还暗示她们品行不好……随着商家大炒《狼图腾》,报刊广播连篇累牍地颂扬这本书,无形中给两位前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贬抑。

她们除了默默忍受被遗弃后的穷苦卑微和孤独生活外,精神上还要承受着那个前夫志得意满,名利双收的折磨。

  她们为这个作者付出过巨大牺牲,受到了惨重的伤害。

第一任前妻调回内地后,为跟刚出狱的作者结婚,不惜以头撞墙来反抗家庭干涉,并专程返回内蒙古草原与作者完婚。

第二任前妻为了作者,甘心一次次堕胎,不要孩子,甘心在家伺候丈夫,一个工作也不找,不惜得罪自己父母。

从70年代回城至今始终无业,牙齿几乎掉光。

可以说她们把自己一生完全都献给了他。

  针对我的《血色黄昏》中有个人物一半是以这个作者为原型。

第一任前妻曾写过一本知青小说《落荒》,揭露了此作者的种种欺骗行为。

而第二任前妻自离婚后二十多年来也四处奔走,不知疲倦地搜集前夫的材料,与之打官司,告诉人们事实真相。

  前不久,她们又对我谈到《狼图腾》一书的问题,谈到其中的种种不真实,荒谬以及她们的愤怒。

并给我推荐过多篇批判《狼图腾》的文章。

她们对现在社会上美丑不分,正邪颠倒,颂强贬弱,鼓吹兽性(狼性),十分的惊讶,十分的忧虑。

她们现在是又老又丑又穷又病,无人注意,处境困难。

她们虽然并没有让我干什么,但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她们给我的一些文章摘录在我的博客里。

  在一片对狼的颂歌声中,让世人听听另一种声音,对她们也是个安慰。

《狼图腾》短评

人物太弱。

9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我实在是很不喜欢冯绍峰,他能把每一个角色的性格演没,然后达到一个不知所谓的境界。对,我只能用不知所谓来形容他。

14分钟前
  • 拉文桑
  • 较差

霍纳的配乐以及草原都是亮点,其他就…这样吧

19分钟前
  • Bill
  • 较差

1、3D扣半星,汪峰扣半星;2、让-雅克·阿诺是真心爱着这个世界的人,这种爱让我泪流满面。

20分钟前
  • 朱熠
  • 推荐

我最大的疑惑是,教会冯绍峰演戏难道真的比教会狼演戏更难么?

23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2015年春节最不浪费票钱的新片了

24分钟前
  • 黄色动力伞
  • 推荐

1,云朵的梗太低级;2,演员都没有狼本人演的好,导演可以拍动物世界国家地理之类啊;3,这片子3D效果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蚊虫飞起来的时候。。4,戏剧冲突不够激烈,平铺直叙,没有表达任何观点就完了。。工作人员提前提篮子进来收3D眼镜出卖了剧情走势。。

28分钟前
  • igni
  • 较差

这小哥真是,堪比志玲姐啊。导演还是去拍动物比较好。

29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较差

CG多到不要钱。

34分钟前
  • dingmumu
  • 较差

我也真是够了,看完这个电影被狼爱豆圈饭 如此精湛的演技,霸气外露!

38分钟前
  • 巴巴多斯奇遇记
  • 推荐

烂电影,这算电影?难看,浪费没个人的时间!

39分钟前
  • 身体大师
  • 很差

外景摄影真美,故事和角色难堪,好像一部外国人拍摄的CCTV-6电影

42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讲述了一段人与狼之间的同性绝恋。

45分钟前
  • Hushnore
  • 还行

好险有最后一部分的动容,不然这部片送审应该不容易吧,共产党被黑得漂亮。冯绍峰的角色又拧巴又猪队友,最后能起作用完全在个人运气。一直对寒带的威风凛凛的狼群充满好感,电影院里看的好难受,尤其是坚持了三十多公里活活累死的那只。对蒙古族人民的刻画过于高大上,很难相信是客观描述。

49分钟前
  • Gracia
  • 推荐

完全新鲜开阔视野的电影,狼、草原、内蒙人在这里生生不息,一切都值得敬畏。“永远不要夺走狼的骄傲。”三个印象瞬间:片头片尾狼形云团,狼马大战,湖中冻死的马…

5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這種名單能拍好嗎? 書可是我的TOP10啊。)看过原著党,不予置评,呵呵。

53分钟前
  • 小天狼星
  • 还行

没看过原著…法国导演还是太“浪漫”了,不懂文革、草原和牧民吧~狼图腾是?男主、牧民、生产队和图腾的关系是?窦骁这“花瓶”存在的意义是?唯一还不错的是真狼拍摄吧,但狼群、羊群、军马场面其实都挺一般的,和听似雄伟的配乐很不搭~

58分钟前
  • kingfop
  • 较差

不管你是否认同这部电影里的价值观,都应该承认这是一部制作极为精良的电影,对草原上人与自然生态的展现让人极为震撼。逼真的特效、优美的摄影和大气磅礴的配乐很好地弥补了剧情相对较弱的缺点,片尾汪峰的《沧浪之歌》也是荡气回肠。

60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推荐

生态平衡这个主题还挺好的 狼也很帅 只是冯绍峰这个角色太让人恶心了…怎么会有这么恶心的男的…

1小时前
  • 豆瓣认证江湖骗子
  • 较差

狼演的真好

1小时前
  • 梅岭藏殊梅长苏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