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总体以一种写实的手法暗讽政府职能机构的黑暗面,而在影片最后DNA测试后证明凶手就是他们找的“演员”时,这种暗讽的级别得到了升华,无论是角色还是观众此时必会有着比较奇怪的感受,罪恶感不会因此减轻,却相反地成倍地增加,在这一系列自认为为了前途而战的不公正行为在这一刻却讽刺性地“正义”了起来,对于这些正义之心残存的人群而言无疑是致命的,而对于那些现实中可以对号入座的官员们所起到的警示效果也是非同凡响的。
想了想给个5星 影评这种东西不会写也是乱写 绕来绕去崔警官失手把对自己最好的兄弟给杀了 之后不忘消灭自己在现场的痕迹 最后的最后被自己其他的最好的兄弟杀了 人生啊人生 最初出发点也算是为了兄弟们好的崔警官 也无法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没有家世背景的他被套尽了微光结束在微光 朱检察官才是大背景下少数人的常态啊 生生死死对于本人来说是个证明你存在的意义的最大表现形式 旁人眼中不过是占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新闻快报 一分钟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描述了一个人走向结束留给世间的最后一丢丢存在感 总觉得拿那么多大虎家人在看他最后遗体美容时的镜头来反衬另一边接受自己荣誉的崔组长的很平静的心情 绝对可以极大的塑造这个人的冷血性格 上一次成功的塑造应该是失手杀了兄弟大虎之后处理尸体以及对大虎多补了几刀的时候 至于旁边那个捂着耳朵的小朋友 别人可能在经历有生以来最为痛苦的事情 可他只是觉得这些人聒噪吧 个人感觉最后报道出崔组长死讯的新闻时 以组长的妹妹为背景可能会更好 引观众深思的问题 崔警官到底值不值得同情 不过也很有可能带坏他人的三观 总之这个电影看完之后一直在叹气 所谓什么人生不人生 存在不存在 能证明这些在意这些的估计只有你自己
看完感觉意义好多。
与恶龙搏斗,是否避免不了沾染恶习。
如果李东浩那个DNA比对是真的,那就是笔直的两点,走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那个也是高层操作,那也没话说了。
也确实是坐电梯摔死那个人,太过贪婪,想要以此要挟崔哲基一辈子,这种情况下,老崔也是暴脾气,一言不合就要做掉你。
绣春刀里面不也是被勒索,也很让人生气,绝望,要拼刺刀。
最后我甚至有觉得大虎是被海东那个二当家买通了的。
不过关心老大也能讲通。
最后一帮曾经兄弟,也很凶残了。
最后被枪杀,崔哲基也是很悲剧。
最终看起来检察官没什么事情。
感觉这片子像是在用戏谑反讽的手法说法律的程序正义,以及罗翔老师说的,刑法也保护每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也在限制国家权力,避免这样的“演员”事情的发生。
该交的税金都交完的话,我们检察官大人的西服谁给买啊听说过自己人比敌人还可怕吧?。。。。。。。。。。。。。。。。。。。。。。。。。。。。。。。。。。。。。。。。。。。。。。。。。。。。。。。。。。。。。。。。。。。。。。。。。。。。。。。。。。。。。。。。。。。。。。。。。。。。。。。。。。。。。。。。。。。。。。。。。。。。。。。。。。。。。。。。。。。。。。。。。。。。。。。。。。。。。。。。。。。。。。。。。。。。。。。。。。。。。。。。。。。。。。。。。。。。。。。。。。。。。。。。。。。。。。。。。。。。。。。。。。。。。。。。。。。。。。。。。。。。。。。。。。。。。。。。。。。。。。。。。。。。。。。。。。。。。。。。。。。。。。。。。。。。。。。。。。。。。。。。。。。。。。。。。。。。。。。。。。。。。。。。。。。。。。。。。。。。。。。。。。。。。。。。。。。。。。。。。。。。。。。。。。。。。。。。。。。。。。。。。。。。。。。。。。。。。。。。。。。。。。。。。。。。。。。。。。。。。。。。。。。。。。。。。。。。。。。。。。。。。。。。。。。。。。。。。。。。。。。。。。。。。。。。。。。。。。。。。。。。。。。。。。。。。。。。。。。。。。。。。。。。。。。。。。。。。。。。。。。。。。。。。。。。。。。。。。。。。。。。。。。。。。。。。。。。。。。。。。。。。。。。。。。。。。。。。。。。。。。。。。。。。。。。。。。。。。。。。。。。。。。。。。。。。。。。。。。。。。。。。。。。。。。。。。。。。。。。。。。。。。。。。。。。。。。。。。。。。。。。。。。。。。。。。。。。。。。。。。。。。。。。。。。。。。。。。。。。。。。。。。。。。。。。。。。。。。。。。。。。。。。。。。。。。。。。。。。。。。。。。。。。。。。。。。。。。。。。。。。。。。。。。。。。。。。。。。。。。。。。。。。。。。。。。。。。。。。。。。。。。。。。。。。。。。。。。。。。。。。。。。。。。。。。。。。。。。。。。。。。。。。。。。。。。。。。。。。。。。。。。。。。。。。。。。。。。。。。。。。。。。。。。。。。。。。。。。。。。。。。。。。。。。。。。。。。。。。。。。。。。。。。。。。。。。。。。。。。。。。。。。。。。。。。。。。。。。。。。。。。。。。。。。。。。。。。。。。。。。。。。。。。。。。。。。。。。。。。
电影看到后半,突然想起两次自S的泰国法官卡纳功,还有他主持宣判后,走到泰国九世王圣像前,冲着自己开枪时喊的那句“真相被左右,一命换正义!”
卡纳功 我们观影前一般都会有一个观影期待,大致说就是对这部电影内容以及观看后所产生情感的预估。
这部电影可以说超出了我的观影期待。
除了同类型电影里最常见的“狗咬狗”式的厮杀,导演一直在试图构造一个完整的,从上到下的利益妥协与互换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手最脏 最容易引起平民仇恨的是处在这个体系最底层的“小”商人和基层GW员。
因为当压力从最上层的青瓦台一层一层往下,是这些体系中的最底层将压力直接转嫁给平民中的的某些个体或群体。
而在电影中,整个案件的调查处理过程既是压力的传导过程,也是利益妥协和互换的过程。
一次次的启动调查和停止调查,并不是出于法律上的公平正义,而是出于上面的压力和自己的利益,在不同个体的利益摩擦妥协互换后,真相被塑造雕琢打扮,最后推到台前。
平民得到了“真相”,社会维持了稳定,大家可以继续正常的生产生活创造价值,体系中的既得利益者可以继续正常的工作生活获得平民创造的价值,也许这就是和谐社会吧。
当然换个角度看,青瓦台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平民吗?
是的,但它来自于平民这个整体,而当这个整体变成了个体和占比比较少的群体,它也就失去了向青瓦台施加压力的能力,直接变成了被体系最底层施加压力的对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语境中的水指的是抱成团的河海,比如多起案件发生后感到不安的平民产生的压力。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水都是极度分散的,只能用来也只会被用来煮粥了。
而当平民整体感到体系给下来的压力太大,需要发泄时,视情况严重程度,体系会交出一部分中高层和大部分最底层成员来执行公平正义,疏解压力,维持生产生活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体系内部的斗争,其实同样也是利益的妥协和互换。
中高层斗争失败者丧失一切并背上以往的体系整体犯下的绝大多数错误,为体系“奉献”最后的价值。
(写到这想起《斯大林之死》中那句“里通外国?
哪个外?
月球吗?
”)而至于像片中主角这样毫无跟脚一开始就注定被清算的底层,不过是古时用酷吏办事,事后杀酷吏平民愤的再放送罢了。
真正可悲的不是主角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走向毁灭的宿命,而是当最开始的选择摆在你面前时,你会发现你没得选,后退是继续被压制(没有出身看不到上升空间,同事升职自己原地踏步),前进是进一步放弃尊严放弃人性享受权利的同时担惊受怕如履薄冰。
主角一开始就认到了自己的前路“选我是因为没有出身后面放弃我也没什么损失吧?
”但是依然选择吞下了上面垂下来的饵料,其实换我们也基本如此,因为就像上司引诱主角时所说“你把这事办好了,不就有出身了吗?
”万一呢?
万一没出纰漏,爬了上去。
爬上去就能洗干净手,爬上去被放弃的可能性就会变小,爬上去就能得到更多。
可惜主角不是那个爬上去的一,是被毁灭的万里面的一。
影片的亮点一是对体系的构建,二是对凶手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的黑色幽默处理,三是影片最后,看似爬上去的主角(任命 表彰 制服 还有和上司引诱他时一样带着戒指的手)在进行“忏悔”,这种忏悔从根本上说和广大男性同胞打飞机之后的圣人时刻一样,除了安慰自己以外毫无用处,忏悔的越深忘的越快。
之后只会记得快感而忘记悔恨。
在这个时候,“正义”到来了,主角被杀,出卖一切换来的中层体系成员的身份象征“肩章”也被夺走。
再联系前面的家人反目,像大多数罪人一样,主角得到了全方位的惩罚。
但是影片结束了吗?
没有。
朱检察官在财阀岳父的带领下,一位中层体系成员在高层体系成员的带领下,走进了机关大楼,“最近还有个贩毒案,大家很快就会忘了这件事的,你先忍一忍。
”财阀岳父如是说。
“这次辛苦爸爸了,也恭喜您马上要成为爷爷。
”朱检察官回答。
“挺起胸走路,你也是要当爸爸的人了!
”财阀岳父说。
影片结束。
凶手死了吗?
死了。
犯错的主角死了吗?
死了。
犯错犯的一点不比前两者少的检察官死了吗?
没有。
因为他要当爸爸了,他的财阀岳父衡量了一下,觉得为了让外孙有个父亲,付出一些代价还是值得的。
因为这个人还有抢救的价值。
所以我们明白了,主角为什么拼命往上爬。
换谁 谁都爬。
关于演技: 迄今为止,韩国的电影已经获得了相当多的国际奖项,但是表演奖却少之又少。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韩国电影演员特有的“用力”演技,优点是容易煽情,尤其容易让观众哭,一哭起来电影好不好也都变的好了。
缺点就是在犯罪片,政惊片这种紧跟现实的类型中,过于用力过于浮夸的演技往往会让观众出戏,甚至严重削弱影片的感染力和可信性。
更别说这类电影还喜欢一切问题转zf,但演出的效果看多了甚至让人觉得替ZF不值。
另这片子字幕前半段有大问题,机翻一样,严重影响观看。
卡纳功一共自S了两次,一次在法庭上,为了顶住ZF压力,给证据不充分,不足以定罪的人判无罪。
事发后被抢救了回来。
引起泰国社会动荡,群众支持,高层回应
几个月后,他在自己的家中再次自S
新闻很多 贴一些片段 感兴趣的可以查一下 真相被左右,一命换不来正义,可能只能换一个自己的无愧吧。
生活远比电影“精彩”,但有些电影能让一部分生活传的更广,记得更久。
这也是我在内的中国影迷,如此喜爱此类型韩影的原因之一。
毕竟,自己家里穷,但看别人娶媳妇也乐呵。
震惊全国的连环杀人案。
抓捕行动连续失败,总统也亲自介入了案件当中。
调查途中最大的嫌疑犯神秘死去,警察厅决定拿出最后的杀手锏,制造假凶手来了结案件。
崔哲基没有关系背景,为了结束妹夫受贿和手下兄弟提职,被威胁处理此事。
他利用一个地产老板张锡久,威逼李东阳认罪。
得到房地产大亨金会长的支援的检察官朱阳得知崔哲基以竞标贿赂罪拘留了金会长后,他开始调查崔哲基。
发觉了崔哲基和张锡久之间的不当交易,并查崔哲基的弟兄,逮捕其妹夫一家,崔哲基跪地服软。
张锡久更改大楼设计,用手里证据逼崔哲基帮忙。
崔哲基勾搭张锡久手下眼镜,制造张锡久施工电梯坠亡的假象。
眼镜以证据威胁崔哲基帮自己,崔哲基想除后患,举枪时,手下小马赶来阻止,厮打中失手打死小马,于是杀了眼镜,伪造小马和黑社会眼镜分赃不均互杀的现场。
崔哲基升职,手下弟兄怀疑,调查找到张锡久另一个手下,发现了崔哲基制造假象的录像。
化验室来电证实李东阳就是连环案凶手,崔哲基懊悔一切的没必要。
手下弟兄让张锡久向崔哲基开枪,并撞翻打电话求救的崔哲基。
崔哲基死去。
几个弟兄揭发朱阳,朱阳岳父是官员,帮朱阳压下去,继续自己的检察官职务并在不久后提升。
片如其名,交易贯穿着整部影片,主线是张锡邱与黄哲基,朱阳与金会长,朱阳与黄哲基四人之间的交易。
简要关系黄哲基与朱阳有对方的黑料,相互制衡,金会长是最弱势的一方,无法控制朱,而张锡邱保留了与黄的一些记录,企图控制黄为自己办事。
黄哲基不是警校出生,又没有后台,在系统里备受排挤,而且亲人也不省心。
无奈接手备受青瓦台关注的案子后,在层层压力下,通过张锡邱,让案子的第二嫌疑人李东石认罪,做假案。
案子尘埃落定后,黄担心会出变故,也不想再受张的掣肘,指使张的手下秀日杀死了张之后,唯一的把柄还在秀日手中,于是将他也斩草除根。
这一过程中被大虎看见,想阻拦黄,在打斗中,黄失手开枪杀死了大虎。
这一切被另一个人拍了下来。
拍下的内容被黄的同事看见后,他们也做了一个交易:找小混混杀死黄,还让小混混再也不要回来。
朱阳也因有受贿的嫌疑被传唤,但他岳父有钱有势,朱还是活的好好的。
在韩国,有背景的人犯了大错也会平安无事,比如朱阳。
也有没背景的人,被拉去顶罪、被拉去“扛炸药包”,如李东石(当时无辜)和黄哲基,侧面说明韩国资本当道。
在青瓦台的压力面前,警局选择黄哲基来处理,一是看重他确实有实力,二是他没有后台。
如果完美解决,那么皆大欢喜。
如果解决得不好,直接将黄处理掉,以平息舆论,对高层而言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本片还是黑了一把韩国的政府、检察官和警察。
直接的表现是警检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钱权交易,或者为了政治前途服务财阀。
对于全民关注的恶性事件,青瓦台在乎的不是案件的真相或者受害人的利益,他们在乎的是民众的舆论,这是政权稳固的基本。
最后说到黄哲基,我相信黄在开始的时候是个好警察,只不过被家人拖累,不得不屈服于资本,在杀死张锡邱后,我想他还是想彻底撇清自己与张锡邱那群人的关系,重新当一个正直的人,不再让亲人担惊受怕,只可惜错手杀死大虎。
除了经济,还有政治上的压力。
青瓦台关注的案件,要么破获案件,要么被当成弃子再无翻身可能,普通的警员对此真的是无能为力。
大虎的葬礼和晋升仪式,黄选择了晋升仪式,一同出生入死的同事也被调走,暗示着他与过去的一切划清界限。
其实在他杀死大虎的那一刻,他已经回不了头,不再是从前的黄班长,也不可能再当回黄班长。
本片《不当交易》还有一个译名是《神鬼交易》,可谁是神谁是鬼,还是都是鬼?
像《不当交易》这种电影在中国是不可能被批准上映的,它反映了执法机关内部利益博弈的冰山一角。
检察官为了帮助自己势力下的黑帮老大,费尽力气搜集警察违法的证据。
而警察为了获得黑帮分子的协助,也不惜让双手沾满鲜血。
而最后当然是警检一家,和气收场。
这就是我们真实的世界,警察并不代表绝对正义,不但有内部的互相倾轧,也有来自各个部门的压力,迫使他们在某些案件上适可而止。
《不当交易》之所以能拿下2011年韩国青龙奖的最佳影片,不仅仅靠完美剧情和紧张节奏,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行政机关冠冕堂皇的面纱下究竟隐藏着一些什么东西。
整部电影对韩国的警察和检察部门,以及官僚制度表达出强烈的讽刺和不满。
为了一个总统亲自过问的案件,警察不惜向黑帮求助,找来一个小人物顶缸。
在警察牺牲自己兄弟将黑帮分子灭口之后,姗姗来迟的血液报告却证明,他们找来顶缸的人就是真正的凶手。
杀害自己兄弟的警察最后没有得到好下场,而有一位好岳父的检察官即便有着贪污的恶名,还是留下来,并且将继续往上爬。
这是一部表达现实残酷的电影,保留了韩国电影一贯的犀利风格,令人过目不忘。
韩国电影崛起不过十多年,却已经有了许多传世名作。
在对韩国电影着迷的同时,我很纳闷中国电影的水平为何迟迟无法提高,中国社会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丑闻层出不穷,按理来说我们的故事更加曲折离奇才对,真实世界才是最好的编剧,可是导演们却都像流氓无产者脑子进了水一样,整天制造一些脑残片,无数次让影迷们失望。
不看中国电影已经很久了。
常言:一波三折。
或许这部电影达不到,但是一折两波还是有的。
从开始观看,你会不自觉感受到剧情的爬升,然后归于平淡,最后却在结尾来了一个大高潮。
所以本来的三星又会飙到四星。
第一波,现实又真实。
崔哲基作为主角,一个基层的警察,有着自己的坚守,却也能认清事实。
自己的升迁现状、属下兄弟们的情况、妹妹的生活实际。
都能在底线上徘徊着,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扛下一切。
为此有了与警察高层的交易,有了在地板寻找疑犯演员照片的一幕,最后开始了一顿为达目的,佛挡杀佛的操作。
包括检察官朱阳,也是如此。
两人碰撞,精彩的对抗。
却在崔哲基脱衣一跪之下,达到真正的波峰。
为了属下和妹妹等,可以放下所谓的尊严。
这才是生存之道。
第二折,如何解决问题。
为了结束烦恼,选择了结束一切的隐患。
或许灭口才是最干净的手法。
在灭口场景中,突然冒出来的兄弟,让原本上升的剧情陡然之间下降,一切如你所料,误伤了兄弟。
但是恰恰是在这样的场景之中,自己突然想到,每个人在面临绝境之时,如何选择,自杀逃避还是生死一搏?
其实在极端的压力之下,大部分人应该第一选择,或者说首先面临的选择都是逃避自杀,而非冷静思考,其实底线就是一死,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这个时候的状态转变,是十分困难的。
这倒是给了自己极大的启发,发生问题时,首先考虑最差的后果,尔后在往上考虑,或许问题就会有新的生机。
第三波,检察官朱阳的豁免。
剧情发展到崔哲基被兄弟报复而死,而且朱阳的丑闻铺天盖地,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大喜的结局?
好像符合大家的预期。
但在大家以为结局如此之时,朱阳在岳父的庇护之下,却能安然无恙,让你心潮再起一波。
却也是最现实最致命的一击。
一切的一切,归根于底,是需要有后台,或者说是你成为后台。
如此才能无惧风浪。
其实两波一折,说明的是什么?
就是一个生存的问题,也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如果要生存下去,你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看电影很少和别人一起看,但是这次是和朋友一起看的,看完后,他提出了一个对剧情的质疑:大虎的出现难道就是为了让班长最后挂掉,营造一个悲惨的结局?
这样设置未免过于生硬。
看起来好像确实如此,但是大虎出现并不一定导致班长的结局,大虎的死去非常偶然,但是两人相互推拉有显示了结果的必然,毕竟班长手上拿着武器。
剧中有一句台词比较震撼:现在,选择相信这是对的,比对的本身更重要。
这也是上级给班长的指示,你应该服从我的命令,相信我的判断。
可笑的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对命令的服从,选择自己作为警员对警长的信任,而是一个对于更高位置的诱惑。
如果只是盲从,或许作为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的悲壮,有的时候真理是信仰,而这信仰来自于对一个人的信任,但班长不是。
所以当他被同伴弄死的时候,也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适合他的归宿。
但是检察官呢?
因为有后台撑腰,最终还是可以保全,可怜的班长就没这般好命运了。
整个电影看下来,我并不讨厌检查官这个人,他给人的感觉最真实,权钱交易,贼眉鼠眼的笑容,媚态,收到信封时的狂躁,无不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处在一个好位置,混得柔韧有余。
里面几个主要角色,就他还能活着,只能说胆小的人确实能逃避一些危险。
金会长纯傻逼,喷个水就冲上去跟别人嚷嚷,居然都不叫手下,不知道怎么混到的会长,智商肯定是有问题的。
张锡久在关键时刻还能独自去赴险,他确实胆大,在这个点,想杀他的人有几个,他看来是低估了别人,所以胆大害死人。
班长死得像张飞,差不多就是这种人了。
故事总是在主要的角色中展开,但是表面上的角色影射着整个警务系统的溃败,由于一起案件受到总统关注,由于舆论的宣传,就硬是要创造一个犯人,真是可笑。
最后DNA检测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知道了犯人是谁,但是过程却显得那么的荒诞不经。
为什么不是通过正常的手段去破案,一个点的压迫牵引出其他的许多点,一环环的催出各种腐败。
全员恶人,做事都没太用脑子,替罪羊最后是真凶,还误杀自己兄弟,自己兄弟又杀了自己,太抽象了,这片怎么做到7.5的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换到人身上不也是如此吗?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个为了自己小弟的大哥,最后竟然被小弟们误解而撞死,真是讽刺啊……原本以为黄政民是好人,最后发现全员恶人;再看看那位检察官,有后台才不至于是一颗棋子,而没有棋子的小卒通通死掉,感叹啊!
整得太闹心了……
这算类型片么?观赏性低。
对班长一直蛮同情的,直到班长发疯杀了大虎。我说这结局也太厉害了,除了检察官= =
看不下去 感觉人物很多 都看到晕了
毫无背景的警察黄政民竟然敢小看有个强大岳父的检察官?
坏人做十件坏事也不会有事,好人做一件坏事都有可能永劫难逃,可能这就是上帝给我们贴的标签,让我们做好自己的原因吧。
It's all sort of wrong in telling a story like this, tried too hard, all over the top and all over the place.
跟阿修罗一样检查官和刑警狗咬狗,只不过有只狗被主人强行救了下来!黄政民依然很稳!最后死得凄凉!
SORRY.看不起劲...
3.7
不是一般的黑!
编剧乱写,看着好烦啊,每个人都跟磕了药一样全程,毫无节制,主人公的塑造非常肤浅,为权势而权势,根本搞不清到底内心的震动在哪,最后半部分段救回来一点,真浪费演员啊。
音乐设定到表演充满着对新世界的模仿。
一场罗生门式的警检黑三方角逐,全员恶人,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戏,剧情仍旧酣畅淋漓。柳昇范和黄政民疯狂飙戏让人直呼过瘾(2022/06/11重看 @Netflix)
本来想给一星!但后半部分有点小惊喜!所以两星半!
#🍋观影# 当只能用罪恶抵达罪恶的时候,人就都不是人了。
乱七八糟
应该是翻译字幕的问题,前半段看的一头雾水,看到后面才慢慢明白。故事也谈不上多好,主线也不明确,主题也不明确,幕后交易戏码有点儿戏化。当然最主要的是角色没有立住,一直没摸清楚主角黄政民的性格,尤其是在认怂那段,总以为会有什么后手,反而角色形象上大虎和检察官更为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