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顺序
Kraftidioten,该死的顺序(台),In Order of Disappearance,The Prize Idiot
导演:汉斯·皮特·莫朗
主演: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克里斯托弗·海维尤,比吉特·约尔特·索伦森,布鲁诺·冈茨,帕尔·斯维尔·哈根,托拜厄斯·桑特尔曼,谢尔盖·特里富诺维奇,彼得·安德
类型:电影地区:挪威,瑞典语言: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英语,塞尔维亚语,德语年份:2014
简介:故事发生在冬天的挪威,沉默内敛又辛勤工作的尼尔斯负责驾驶马力强劲的除雪车清理道路,保持通往他所居住的冰原小镇的山路入口畅通。他的工作受到大家的肯定,就在他刚刚被评为年度市民时,他却接到噩耗——他的儿子死于海洛因过量。尼尔斯拒绝接受关于儿子之死的官方解释,他开始秘密寻找杀害他儿子的嫌疑凶手。一个意外的 事件转变使得..详细 >
一股骚里骚气的邪风刮过
这么好看的电影 800多人打分 这不科学
有点没看懂,塞尔维亚黑帮怎么没和尼斯打起来呢?
哈哈哈哈哈哈亮点太多了
为看这部电影因为播放载体的问题真是费了老劲…各种原因导致断断续续两天才看完。之前因为看过连姆尼森的翻拍版《冷血追击》,所以才想看原版,惊讶发现连姆尼森的翻拍竟然是复制粘贴!故事走向已熟悉,影片就显得有些沉闷和拖沓。且动作戏部分没有连姆尼森精彩。仅就影片观感而言,本片3星,翻拍版4星。一部挪威影片,主角们竟然都是国际大牌,在当地应该算得上大制作吧。男主有漫威、加勒比海盗,黑帮男主有权游,黑帮老爷子是知名元首。黑了一把中国人,“中国人是亚洲的犹太人”。两个警察讨论北欧高福利的原因,不知是幽默还是反讽。北欧为什么会有高福利,自己心里没点b数吗?
北欧电影独有的冷幽默
片中吐槽中国人就像“亚洲的犹太人”,就绰号叫“中国人”的塞尔维亚黑手党杀手都狡猾世故只认钱靠不住。这片子骨子里就是西部片,只是把西部片的场景置换成了冰雪覆盖的北欧,以暴制暴蛮荒暴力的故事逻辑非常的西部,中间还夹杂着各种基情和幽默的喜剧元素,神经质单线条很欢乐。★★★
北欧寒冷氛围加上复仇悬念。“失踪顺序”并不只是主角复仇所杀之人,还有反派误杀的塞尔维亚人(以及主角哥哥),从而带出塞尔维亚人所进行的复仇——在冰天雪地下藏着数不清坟墓的北欧,所谓黑帮分子各有各的家庭也各为各的家庭(也有同性恋人的点缀),代表绝对正义的警察完全无力执法而只能调侃几句。借助铲雪车(还更新了铲雪车)似乎代表了以暴制暴的工具,然而帮派成员关于社会福利的讨论让影片沿着类型片走到了底,以及最后连铲雪与瀑布的视听感也消失殆尽。
所有的东西都只是点到为止,而且显得特别拘谨,不够外放,血腥不够血腥,暴力不够暴力,缺少深度挖掘,让人大跌眼镜的地方太多,总觉得和它本身的风格不相符,比如为什么两个男人会在车里就接上吻来了?电影给我感觉有点怪,如果是一部纯粹的暴力复仇片,配上北欧的寒冷,肯定冲击力十足,两星半。
2019229 整体的基调依然是冷幽默中所升腾出的荒诞之感,而真正残酷的一幕在收尾,象征着“和平”的“飞鹰”仿佛被命运之手作弄,因突如其来的转向而惨遭横祸,对于本片的各种复仇似乎是一次总结。
颇具毁灭意识的北欧冷色调电影
演员和场景全都换成日本,看起来也不唐突!
雪大天冷是我们北欧人民福利好的原因/黑帮老大在浴缸里委屈地说,像我这样做一个有个性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你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明明本是一个为无辜被害儿子复仇的严肃故事,却被撒上一把又一把糖霜般的冷幽默,是的,生活本身就这么荒谬对立,那些滥杀无辜的暴徒本就不是多么强大需被敬畏的人2018-08-11 19:00:54
雪景不错,故事不好看。
3.5。
7.0 漫画般的角色塑造和充满荒诞及黑色幽默的情节设计中和了用镜头和剪辑为影片奠基的欧陆惊悚片的冷峻基调,简言之就是有突破类型片的野心,却没做好
一个接一个搞笑的段子穿插在一起又一起的杀戮中,居然会觉得好欢快,导演还真是挺有想法的。
壁纸
很白
高冷又克制的不断死死死死死死死,送十字架这个梗实在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