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不上院線,這系列大概會一直被我擺到天荒地老,如今「終」於確定上院線後,也在一個月內補完了TV版、舊劇場版與新劇場版前三部曲。
雖然比一般人晚入坑多年,但是對《終》的初體驗能在大銀幕完成倒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緣分。
25年的系列終曲,頂著系列最長時長,庵野總算在第三版結局,褪去年少輕狂的偏執,給予每個角色與過去自我的和解機會,讓全體角色在溫暖與幸福的氛圍中補完。
如同前三部劇場版是改編自TV版的部分集數,《終》自然是改編自TV版最後兩集,承襲TV版與舊劇場版《真心為你》的雙結尾基底,對《終》進行再解構。
圖文好讀版:https://puff0819.pixnet.net/blog/post/339890523
生活戲變多,舊角色分別以成年的姿態回歸,只剩EVA駕駛們依舊凍齡,補完計畫依舊持續著,但是這次能否有截然不同的結局?
作為庵野秀明一戰成名之系列,多版結尾的詮釋,解構再解構的力求突變,《Q》的失利確實反應了庵野被系列束縛的疲憊,醞釀9年的《終》在為《Q》贖罪的同時,也為系列帶來最完美的結局:成長的蛻變。
TV版的結局是與內心焦躁不安的自我達成和解;舊劇場版《真心為你》的結局是在弒父的過程中與母親達成和解;《終》是與父親的和解,同時也幫助所有深愛的人與自我和解,此時的少年才真正脫胎換骨迎來真正的成長蛻變。
直到《終》庵野秀明才真正解構了碇源堂,他與真嗣無異,都是獨來獨往、內心極為脆弱的少年,唯讓他意識到生活的美好,唯的死去讓他下定決心讓全人類進行靈魂的補完。
這次不再弒父,而是打完幾場後真正坐下來談,理解父親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幫助父親補完,告別童年缺失的那一塊孤寂,最後在奇蹟之劍的照耀下再次與母親和解,讓母親陪著父親一同補完。
身為明日香黨,看著真嗣陪著明日香補完,場景致敬《真心為你》的同時也不再隱藏情感,真摯的告白與告別,為情竇初開之戀劃下句點。
雖然最後無緣在一起,但看到真嗣的告白我確實是釋懷了,結尾讓新劇場版刻畫最少的真理與真嗣在一起,確實是意想不到但又能全然接受的美好結局。
真理從《破》初登場,背景故事一直沒什麼交代,但是這種對角色的未知感,反而越能襯托迎向嶄新未來的無限可能,告別了美里、明日香、綾波零,以僅有一面之緣的真理作為真嗣未來的對象,確實有種令人頓悟的成長感,未來就是要在探索未知的可能下繼續前行,雖然在《終》真理依舊沒太多介紹,但是由她摘下真嗣的童年頸圈,一同走向屬於成年人的未來,對他倆確實是最好的結局。
直到結尾真理與真嗣兩人奔向未來這一刻,我才真正搞懂庵野安排讓真理在《破》空降登場的真正用意,突然間CP什麼的其實也不再重要了,少年的過去就留在過去就好,不再需要駕駛EVA的未來才是最美好的未來,庵野為第三版結局所下的註解,是創作態度的改變,也是與過去自我和解的證明。
雖然說《終》還是有不慎完美的地方,例如3DCG粗糙不夠精緻,但是論情感面而言,已是三版結局中最讓我滿意的結局。
大銀幕看哭的亂七八糟,尤其美里再一次為真嗣做擔保,讓他駕駛初號機那段哭的最慘,她自始至終都相信著真嗣,也像母親一般為真嗣擔責任,到最後她還是以母親的身份護著真嗣,這就是無血緣的母愛的最佳證明吧...
所有角色都在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結局中成長、前往未來,宇多田光的《One Last Kiss》作為《終》的情感點綴,為系列劃下終曲,同時又連上了《序》的主題曲《Beautiful world》,首尾的遙相呼應真是好。
感謝庵野秀明,感謝片商曼迪引進,能在4DX廳見證福音戰士的終曲,是再夢幻不過的觀影體驗。
曲終人散,再見了福音戰士們,希望所有角色能在「新世紀」的未來中繼續前行著。
PS:陪綾波零補完的過程搭配TV版剪影縮時播放,實在太絕了,回憶全湧上心頭,也讓《終》正式成為實質意義上的系列完結。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終 #碇真嗣 #美里 #明日香 #綾波零 #真理 #碇源堂 #碇唯 #渚薰 #Evangelion #ThriceUponATime #宇多田光 #Onelastkiss #庵野秀明
黑暗中公牛插座与蓝牙耳机充电的两个红点,如同我与灵魂深处初号机对视。
现在是西历2021年8月13日凌晨3点13分。
我身边躺着老婆和孩子。
熟睡的他们并不知道,就在现在,她的丈夫,他的爸爸,告别了少年。
我是一个中年男子,同时我曾经一直是个少年。
之所以说一直是少年,并不是因为我还把自己当做是那个扭捏、自卑、恐惧外面世界的14岁小孩,而是因为我一直有个剧没追完。
那个剧在2001年的夏天,在我曾经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打开了我,击碎了我,重塑了我。
现在,《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在手机上放完了,我终于完成了身为那个少年要做的最后一件事。
而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终》成为了我近年来所看到的最杰出的作品。
以庵野秀明为核心的主创们,清清楚楚地知道,当他们为这一轮重启画上终止符时,他们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而且他们统统做到了。
可以预见,豆瓣上、营销号上、知乎上将会是铺天盖地的各种名词解释和万言解析,会有人吐槽莫名其妙,会有人争吵是不是圈钱。
一切仿佛就如同上世纪末那样。
但对不起,我现在告别少年了,那些是少年才做的事。
看懂所有的对话,重要吗?
看懂每个人的阵营和动机,重要吗?
在我眼里,统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仅仅是这一句话:“再见了,所有的EVA。
”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他们基于一个跨世纪现象级全民性文化大IP所开发出的绝世行为艺术,是对因为他们曾经挖的坑做的孽而跳不出来的少年少女们的一次最诚恳的对话。
所有曾经深刻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影像和声音,他们重新拆解、重组,搭好一个新的架子。
这个架子无比华丽、繁琐、充满新和旧的细节,如同一个迷宫让人迷惑和炫目,然而,当你高高飞起,向下俯视,这个架子无非就搭出来三个字:“长大吧。
”长大吧,肩负起你该肩负的责任。
长大吧,放下你曾经放不下的悔恨。
长大吧,去迎接正在迎接你的爱。
长大吧,EVA不是圣经,它也不是宗教,走出影院,面向生活,面对现实,正视绝望,拥抱希望。
我竟然从未意识到,我的少年时代,是这样结束的——一次彻底的摧枯拉朽,一次完美的荡气回肠。
(完)
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熟悉的旋律响起,up不禁感慨万千。
曾经的少年已成大叔,终于盼来了完结篇的到来。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在上周一工作日开画,却豪夺8亿日元票房,调动50万人走进影院。
这样一部万众瞩目的作品,其上映必然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作为系列终章,距离上一部公映已经将近十年。
传说中的上古神坑终于填上,无数人的青春也正式宣告完结。
于我,它是入宅启蒙; 于业界,它是日本动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于很多漫迷,它是最伟大的动画,没有之一。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部曾经无人不知、现在也几乎无人不晓的顶级神作——
(全文无新剧场版终篇剧透,请放心食用) 《新世纪福音战士》(简称EVA)于1995年十月在日本东京电视台首播。
开播之初并没有引起多大水花,但渐渐数据开始攀升,平均收视达到7.1%,收官时更是飙到了10.3%。
短短三年间,其音像和周边商品的收入已经累计高达12亿美元,在全球收获一众死忠粉丝。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
故事讲述西元2000年,南极大陆发生神秘冲击。
冰川融化、地轴扭曲,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异常导致世界人口锐减过半,史称“第二次冲击”。
十五年后,主角碇真嗣应父亲要求来到第3新东京市,却被告知必须驾驶巨大人型兵器与不明怪物战斗。
看这简介设定,一张融合了青春、成长、校园、爱情,少年们驾驶酷炫机器人,大声喊着口号解决一个个敌人的热血燃漫大饼是不是呼之欲出?
EVA一开始也的确是这样安排的,简单的热血战斗风格,每集迎击一个敌人的紧凑节奏。
再加上亚当、夏娃、死海文书、朗基努斯之枪、生命之树、使徒这些现实中存在的基督教、犹太教名称。
S²机关、LCL液体、AT立场、NERV 、Seele等等不明觉厉的原创术语。
事无巨细、完美融合,看得人好不热闹。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对人物的挖掘愈发深入,剧情愈发晦涩、基调愈发压抑、谜团愈发黑暗,跟传统机甲科幻动画有着完全不同的走向。
观众渐渐意识到,这不是一部给孩子准备的合家欢爆米花,作品中包含着无限之大的悲伤,越看越憋屈,堪称开创初代“致郁”先河。
但匪夷所思的是每个人似乎都能在片中找到共鸣,跟角色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跟如今流行的龙傲天、逆袭赘婿、开挂霸总不同, 本片的男主角碇真嗣是个非常弱气的角色。
他懦弱、自私、卑怯、孤独、习惯性逃避、渴望被爱、渴望被需要, 是女主口中的傻瓜、是观众眼中的废物。
不仅是他,剧中每个角色都病的很厉害。
片中没有哪个人真正愿意驾驶EVA。
真嗣讨厌父亲,但他也怕被父亲讨厌,怕被讨厌是因为怕被父亲再次抛弃; 而怕被抛弃,因为碇真嗣是人,所以只能去驾驶EVA。
因为不想再被人视为懦弱,所以碇真嗣强迫自己勇敢。
明日香争强好胜,因为她想被别人需要。
她想被别人需要,因为她知道她的父母都不再需要她。
如果没有人再需要她,她也没有存在的理由。
丽是克隆人,是真嗣母亲的克隆体,是莉莉丝灵魂的容器。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感情,更不知道该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他们透过跟人的互动、自我对话、以及与使徒(恐惧的具像化)的对战,逐渐剖开各自内心溃烂的伤口。
每个角色好像都在跟自己被赋予的人物设定对抗,那种挣扎、茫然、崩溃让人牵肠挂肚。
但即便抛开“初代傲娇、三无鼻祖”这样的标签,他们依旧被塑造的极其饱满鲜活、丰满复杂,很多当今的作品都做不到,让人过目不忘。
这样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不完美,让观众看到自己、找到共鸣,能带入、可共情。
而这也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时值日本经济泡沫褪去,又遭遇阪神大地震重创。
连环爆击下,社会氛围沉闷压抑、浑浑噩噩,在一潭死水中沉浮,恰似EVA中的末日。
人们为了自保疲于奔命,却又不知如何摆脱,那种怀疑、茫然的情绪正好应和片中人物的困境。
但一部作品的走红,并不仅仅取决于出现时机以及运气这样的外因。
最关键但还是作品质量够硬。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好看”。
剧情展开虽然复杂,但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叹为观止的动画演出、 神乎其技的配乐、无与伦比的人物塑造。
作画、分镜、节奏无一短板,即便放到今日仍然会有惊艳之感。
最关键,EVA是一个允许观众自己思考的故事。
作者加入大量的圣经故事、象征符号、意识流等等元素,使剧情变得晦涩曲折。
片中留下了太多的隐喻、太多的细节没有解释, 以至于这部作品本身就可以称之为一部谜题。
每个人查看、搜索、思考后都能解读出一份独一无二的答案。
没有官方揭秘和标准结论。
不要指望别人答疑解惑,更不要指望一切都在你面前大白。
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答案,恰似人生之路一般。
而这种迷惑甚至给作品背后的配音演员造成很大的困扰。
相信许多80后、90后童年时期,都在各大地方卫视上看过国语配音版的EVA。
2000年《新世纪福音战士》由广东电视台引进国内,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配音。
碇真嗣的配音由刘艺老师担当,多年之后在谈起这段经历时,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 “我当时录它挺费劲儿的“。
首先就是人物不好理解,当时国内改革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作品创作背景,表达主旨上存在很大的认知壁垒。
再加上上星审查的要求,台本经过大量的删改,就连片名都变为《新世纪天鹰战士》,完全就是硬着头皮上。
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小朋友看的一脸懵逼,老粉丝看了暴跳如雷。
但是《天鹰战士》无疑在很多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当年小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日本动画居然可以如此厉害,如此牛X !
自此被深深折服,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从此跌入深坑。
而这样一部神作,必然与其背后的作者是分不开。
作为一部原创动画,本片人物、故事以及世界观的搭建完全依赖编剧兼导演,庵野秀明。
他早年曾在宫崎骏麾下担任《风之谷》原画师,才华和专业技术毋庸置疑。
同时他还非常有想法,一直妄图摆脱资本的掌控,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作品。
是一个极致的细节控和完美主义者,同时是一个理想中的动画人。
理想到什么程度?
当初gainax自EVA后鲜有佳作诞生,公司经营也入不敷出。
曾因作出EVA贡献突出而成为公司董事的庵野秀明查阅账目后发现,在一线冲锋陷阵的作画人员薪水少的可怜,而不干事实都高层拿着高额薪水尸位素餐。
他设法改革,但提出的举措却不被采纳。
对公司、对业界失望至极的庵野愤然出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株式会社凯乐(khara)。
如今,他执导的动画电影《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票房52亿;执导的真人电影《新哥斯拉》票房82亿;担当声优主役的《起风了》票房 120亿。
能画原画、能做动画监督、能创作故事;能做声优、能当演员、能执导真人电影。
这样一个日本影坛超无敌全能炸子鸡新星终于通过成为资本,而实现了创作自由。
而才华和想法之下,无疑有着更大的野心。
此次的《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直接找来了东宝、东映双管齐下,这种两大巨头联手发行的情况前所未有,《Q》的票房记录已经无法满足他,这次明显是奔着百亿日元的目标而去。
25年来,无论是在内容深度、艺术价值,还是在业界影响、商业版图上,EVA都取得了巨大都成功,希望未来能继续取得成功。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现在。
现在是过去的积累总结,未来是现在的积累延续, 就像海报上那句,“永别了,所有的福音战士”。
故事终于落下了帷幕。
当日痞子刚从G社出走成立凯乐,如果首作是完全原创的新项目风,险太过巨大,当时tv和老剧场版的热度还没过,重置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稳妥选择。
但EVA几乎把庵野秀明拖垮耗尽也是毋庸置疑,《Q》的时候甚至整出了抑郁症(宫崎骏曾一针见血的指出,福音战士新剧场版是庵野秀明流着血制作而出的电影)……感觉做特摄的痞子才是真真正正的开心,这个故事也的的确确该告一段落了。
现在的福音战士或许会在这部剧场版后,在内容上迎来彻底的结束,但对我们的影响必然会持续不绝。
也希望这些伴着我们一路走来的人物,能够像哆啦A梦、迪士尼群星那样长盛不衰的延续下去。
EVA在丧丧的主题下,始终保有希望。
我们可以打破壁垒,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可以有所连接!
庵野秀明执导的新作《新·奥特曼》也将于暑期与观众见面。
那个勇敢的少年还在不断的创造奇迹!
而我们又未尝不可呢!
戳【有用】,愿国内也能早日看到完结篇。
-想了解更多,请戳UP最新写的EVA终篇观后感,有关键情节剧透 ↓ ↓ ↓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旷世神作终完结,世间再无EVA……
如同《真.哥斯拉》之前就一直在做的,庵野秀明非常擅长创造一种虚拟载体承载各种突破人知伦理的外力因素、并让其和现实中最强力的因素产生抗衡。
用《EVA》里的概念:兵器、毁灭、创造、神明、母亲、进化、绝望,这些都是Evangelion的代名词;但同时庵野又赋予这种力量唯一的完美掌控的专利——一颗从少年蜕变的温柔之心。
“EVA是EVA、真嗣是真嗣”,即便再次轮回,《新世纪福音战士》依旧是换了个更与时俱进的价值观语言,把这件事情重新讲了一遍。
在新4部曲中,人物的情感描写更含蓄饱满,骂骂咧咧的明日香比真嗣更像个孩子、零TYPE由自我质疑和感情丰实激发出的不变好奇心、不能面对丧妻之痛和自身懦弱的源堂、逃避抚育责任的美里与加持...每个角色都如同张开A.T.领域的使徒般抗拒着他人的理解、克制自我心声、内心犹如孤岛,然而、孤岛可以用海连接。
各种意义上都是Error的碇源堂,其实最悖论的是认为舍弃了人肉之躯,碇唯还会继续爱上自己。
让我想到《Whit If...》第4话的黑化史传奇,早已无可救药了(オワコン)。
这个故事最高级的叙事,并非告诉你‘脱离二次元、回到现实海阔天空’如此粗暴,而在于唤醒观众时隔若干年后再次思索Title的真正含义。
所谓的“福音”到底是自我解放还是怪力乱神。
从如何原谅自己、宽恕他人、成为内心拥有一片海的大爱之人,抵达“福音”极为朴素但至难艰苦的“受难”旅程,需要抗争的永远都是自己。
如果谈得上庵野秀明通过这部作品传达的唯一信仰,那就是“缘”。
“缘”乍一看是外力,但故事中的意义,是对人之本质的探究。
真嗣和源堂的父子关系(家境)、不伤及他人的处事原则(品行)、对柔情的过度敏感的体质(性格),这些都导向一个事实——真嗣的本质是个好孩子。
他结的“缘”,毕将在其平日善待之人身上得到帮助,所以、美里的挡枪和送枪、明日香的强塞军粮、黑丽的雪中送炭、剣介和東治的包容,都源自于真嗣的温柔和善意,这些‘优品善行’才是推动世界线的变化的关键因素。
「碇、今はそれでいい。
こうして再開したのも何かの縁だ。
好きなだけ頼ってくれ。
友達だろ。
」 相田剣介(28)的人设十分匹配《终》的气质,好比渚薰在世,但相田的处事之道更耐心而非宠溺。
《EVA》的价值观其实至始自终都非常实在又真切,但也精准锁定的20代30代的少年青年目标群体,用思想课的形式总结为两点就是:①自我成长比祈祷发生奇迹和制造幺蛾子更能处理问题,学会定义自己的成人标准,学会包容以觅得内心的海阔天空;②不要忘记自己内心的“善之本”,即便受伤、不要畏惧“结良缘”,这些缘分终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指引你到新的境土。
P.S.某个角度,这次《EVA》4部曲又是一个一切分歧点都是你老爹引起的经典的父子矛盾故事,终归这个世上、和你的最亲密的人和解是最费力气的(因为往往TA是这个世界上最像你的人)。
解读本片的钥匙就在于黑衣绫波丽在第三村与铃原东治老婆的几段对话中,作为复制人的绫波丽缺少某些人类所持有的共同情感和掩饰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在对话中她会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角色的真实面貌,看过TV版的观众应该明白这种作用。
而在这里,作为复制人的原始型号的黑丽的相关对话,甚至有着更进一步的作用,直接反映了导演本人的意图,使得一些让人容易忽视的场景在片中有着特殊的含义,成为了能够扭转我们对整部影片的理解的魔法,这些魔法分别是:“晚安”是让人们安心睡觉的魔法。
铃原东治的老婆光对孩子说“晚安”,(黑)绫波丽发问“早安”是祝愿彼此拥有美好一天的魔法。
洞木光对孩子说早安,(黑)绫波丽发问“再见”是期望彼此重新相见的魔法。
洞木光对客人说了再见,(黑)绫波丽发问“握手”是和人们建立羁绊的魔法。
(黑)绫波丽看到握手后发问所谓的魔法实际上是一种“作者介入”,是作者的思想在告诉观众:早安、晚安、再见、握手在影片中出现的意义。
四种魔法就和《EVA》中出现过的大量科幻设定一样具有同等地位,它们看起来有些不符合常理,所以一定要通过这种稀松平常的方式来告诉观众才不会显得突兀,但这确实就是真实存在的作者意图,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大量握手的场景,绝不是偶然。
如果还是不能接受这种创作手法,可以去看看今敏的《千年女优》,里面有非常多的作者介入(顺带一提负宇宙内两台eva的搏斗场景,多处分镜能看到今敏的影子,而玛丽称呼明日香为“公主殿下”并不遗余力地保护她,在影片中也能找到相似的桥段)。
实际上还有很多作品都会使用这种手法,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通常用于省略一些不必要的解释以缩短小说的篇幅,例如把这种方法使用到炉火纯青的博尔赫斯的著名短篇《小径分岔的花园》,还有游戏中的NPC说出的一些他本不可能说出的话,实际上就是游戏的制作者对你进行的引导。
也许你会说“创作者的意图只是一方面,观众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是这样没错,大多数作品可以这样说,但本片却更进了一步,“作者的魔法”被巧妙地融入了剧情,使得我接下来所介绍的结局,将会是梳理通了本片剧情的基本逻辑后能够得到的唯一解读。
《千年女优》中的作者介入,巫婆的话不过是戏中的台词,却成为千代子一生的写照因为我们要清楚:真嗣了解并发动了上述魔法。
真嗣与一众人对话的场景发生在“各各他体”,通过碇源堂的话我们得知,这里是能够用自己的意愿改变命运的应许之地。
稍微一想就能明白,既然能够用自己的意愿改变世界,为什么不多改变一些呢?
实际上真嗣在各各他体之中,作为唯一拥有长矛能够改变世界的灵魂,已然成为了旧剧场版《真心为你》中初号机与莉莉丝融合后成为的神的角色。
在与渚薰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真嗣不仅知道上面的“魔法”,同时也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互补。
真嗣最后和留在十三号机内的灵魂一一对话,不仅是在劝导他们离开,不要陪自己白白牺牲,同时更是在借助应许之地的力量,对这些灵魂使用“魔法”,让他们得到“补完”。
所以真嗣在十三号机内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发动Neon Genesis,重写一个没有eva的世界,一个人们可以生活的新世界。
”(实际上这句话是在和绫波丽对话时说的,反推得知和其他人的对话同样是有效力的),也是发动握手和再见的魔法,并将每一个人送往属于他们的地方,让他们能够正常地继续自己的生活。
真嗣希望人们能够不依赖冲击仪式互相“补完”,后面的对话都是在对薰和其他人补完的过程
真嗣也知道握手和再见的魔法看到这里你至少应该知道,真嗣和玛丽最后的重点并不是牵手而是握手,握手只是代表他们之间建立羁绊(实际上真嗣和玛丽此前几乎没有互动,可以说连朋友都还算不上,他俩的握手其实类似黑丽和洞木光的那种握手),并不代表着要在一起。
所以说,那些所谓的“真嗣和玛丽,明日香和剑介一起奔向新世界,因为他们都长大了,大家都和解了,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了,让我们在各自的现实努力生活吧,爷青结…”之类的言论根本就没有理清楚整个剧情的基本逻辑,然后强行自说自话。
欣赏艺术是有门槛的,在这个门槛上你可以自由发挥,但是请不要因为达不到这个门槛就想把它拆了。
(黑)绫波丽与洞木光在第三村时的握手
影片结尾真嗣与玛丽的握手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真嗣和哪些人握了手,又和哪些人说了“再见”。
片中真嗣和绫波丽,玛丽,渚薰都进行了握手,但唯独对明日香说的是“再见”。
渚薰和玛丽的握手场景前面都放过,我们来看看真嗣和绫波丽最后的对话:
真嗣告诉绫波丽(实际上这个绫波丽已经是黑丽和白丽融合后的,可以看到她手中抱着孩子,证明她渴望拥有孩子,而这是黑丽在第三村经历的情感)黑丽的此前的愿望
三台游戏机分别为蓝、白、黑,对应真嗣、白丽、黑丽
真嗣说出自己对世界所做的最宏观的改变
这句话总结了真嗣所做的改变,在负宇宙内所有对话都是真嗣心理活动的体现,都具有改变世界,写入Neon Genesis的效力,就像写一篇文章有重点句子,但不代表其他句子就没有用处了
真嗣与绫波丽握手而在与明日香对话时,真嗣已经得知自己即将因为发动“Neon Genesis”死亡,不想使对方的余生都背负所爱之人离去的痛苦,强行将明日香“塞给了”剑介,人偶皮套中的剑介同样是扮演的。
两人用“喜欢过你”这种别扭的方式告白,是出于相同的原因,真嗣面临发动“Neon Genesis”的死亡,而明日香此前则预料最终决战将会使徒化或战死,两人都不想因为意料之中的死亡而让对方承担失去所爱的痛苦(他们都目睹过碇源堂-啶唯,加持良治-葛城美里的悲剧),所以这才是“真心为你”的真正表达。
此外还有大量的伏笔和暗示,表明真嗣和明日香实际是互相喜欢的,甚至还有同样庵野秀明导演的《新哥斯拉》中的彩蛋,这里不一一提了,大家明白这个思路后重新再去寻找细节就行。
真嗣回应了对方的喜欢,同时不希望对方被自己的爱所束缚
明日香非常害羞,真嗣说出“再见”,下一幕明日香被强行送回现实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结尾车站一幕的几组镜头,破解导演最后的猜谜游戏:真嗣坐在座位上,对面是路人和香薰丽三人,这个是一个比较暧昧的第三人称全景视角而并非真嗣视角,镜头中真嗣和香薰丽三人的地位是相当的,并不存在真嗣看向其余三人的关系,只是一个表明这些人此刻都在车站的群写镜头。
实际上真嗣并没有看到三人(可以继续往后看,后面真嗣的第一视角可以印证:注意对面的中间柱子,向左右分别数两格)。
真嗣右边的柱子实际上对应对面中间的柱子,直观地让我们误以为这是真嗣的视野
第三人称特写:同样是在欺骗观众,这是真嗣不可能看到的视角蓝天白鸽呼应tv版第一幕,暗示新世界的重启。
蓝天白鸽,TV版中经常用于暗示现实与想象的分界切到真嗣视角,可以印证他的视野中看不到边缘的香薰丽三人,而路人则正好被遮挡,因此也看不到。
真嗣第一视角:中间柱子左右两格的空间和玛丽有些亲密的举动,是在表明她们都成为大人了,就像tv版里加持和律子那样。
两人握手,走上楼梯(这里两人并没有出站,而是前往车站对面换乘,由于“魔法”的作用,正好与香薰丽三人意外重逢,五人一同乘上火车)。
注意:真嗣左玛丽右,两人提包都在身体外侧镜头对准火车,但被车站挡住,车站出口恰好出现两个似是而非的路人(注意男女交换了位置,所以并不是真嗣和玛丽)。
(转换视角后)男右女左,提包都在身体内侧,所以两人并不是真嗣和玛丽,镜头对准的实际上是被挡住的火车镜头跟随火车驶向远方,本片完。
片尾在不经意间镜头已经由动画画面切换为现实画面综上所述,这是一个无比温柔的大团圆结局,且我已在文章开头说过,这种解读是理解了影片的基本逻辑后得出的唯一结局,只不过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能够产生错觉的镜头语言欺骗了观众,导致真正的谜底非常隐藏,但并非许多人所以为的“略有遗憾的开放式结局”。
此外,还有一点想说的是,作为一个香党,全片最戳中我的居然是黑丽在第三村的日常那段剧情,熟悉《EVA》的观众都知道,《EVA》中从来就没有真正缓和的故事节奏,在剧场版中更是如此,我们永远需要绷紧自己的心弦,因为每一幕场景都在提醒你危机的逼近,上一秒的温馨日常在下一秒可能就会立刻崩坏,然后最惊心动魄的惨烈画面就会被抛到你的脸上。
然而第三村里黑丽的日常生活场景却意外地长而丰富,尽管最后的黑丽之死仍然成为《EVA》系列最虐心场景之一。
但导演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表现黑丽在第三村的生活,除了以黑丽为视角展现第三村的生活之外,更深层次的用意何在?
这段剧情看似和主线关系不大,但反而至关重要,一是通过整部影片最催泪场景让人注意到前文的四种魔法;二是实现黑丽在人物塑造上的华丽转身;三是难得的一段平静生活恰恰是结尾所有人开启现实生活后的写照。
四种魔法前面已经详细说过,我们来看看后面两点。
黑丽在《Q》中刚出场时,她的一切行为要么是在服从命令,要么就是在模仿死去的白丽,她不仅被故事中的其他角色所工具化,甚至也被观众所工具化,很多人不喜欢她,认为她和原来的白丽相去甚远,希望庵野把她弄得更像白丽一点。
然而她通过在第三村的一点点学习,从人们的口里和自己的实践中,从一个个简单的道理:不止有前文所说的魔法,还有关于“动物”“美味”“工作”“归还”“泡澡”“孩子”,通过一个个简单的场景和她在其中所寻找到的意义,她从一个刚出场时的“工具人”成长为了一个能够拥抱和理解他人,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能够坦率地表达自己,接纳自己的人,在第三村的这段生活已经让她走到了绝大多数人,也包括此前她一直模仿的对象白丽所未能达到的人性的高度。
庵野秀明很喜欢玩暗线叙事,如果说EVA的明线是在讲生来带有残缺的人成为神的故事,那它的暗线便是在说生来便是工具的复制体成为人的故事,两条线的交织点是人,因此人性的黑暗与光辉也交织在一起,构成这条叙事线索的合题。
全片最戳我的一个镜头,桌上放着腌酸梅,(黑)凌波丽余光看向背后孩子,她对这种日常生活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标题的“终”并不是文字,而是五线谱的终止符“||”,与前面冒号“:”正好构成可以构成反复符号“:||”,有点乐理知识都知道:反复符号的意思就是在真正的结尾之前跳到某个段落,重新演绎,Neon Genesis重启后,人们的世界中没有EVA,没有使徒,人们可以跳回到第三村人们互帮互助的那种生活状态,甚至你可以说,第三村那样的日常生活才是本片的真正结尾,只不过结尾并不一定真的要放在片尾,既然时空可以改写,那影片何尝不能跳转。
绫波丽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和人们一起挥洒汗水,拥有自己的人生。
在第三村死前,黑丽留下的纸条上写着“早安,晚安,谢谢,再见。
”,这个场景在当时看来是有多无力多绝望多不甘多心痛,此刻化作的祝福就有多温暖多幸福多圆满多美好,这也同样是给每个看懂了电影,理解了导演,同时也理解了彼此,穿越了彼此之间AT力场的所有人一件最好的礼物。
(黑)绫波丽离去前留下的纸条:早安,晚安,谢谢,再见那么,大家早安,晚安,谢谢,再见。
看完真是百感交集,说不出来。
当我看到碇源堂在车站跪下,轻抚着真嗣的头说“对不起”;血色的沙滩旁真嗣对明日香坦白“我曾喜欢过你”;当香香哭泣的时候,有剑介能轻轻拍拍她的头说“有我在”;丽能体验作为人活着的感觉,在她喜欢的男孩面前死去;真嗣不再是被逼着面对这一切,而是选择“为自己做一个了断”......从狭隘的偏执到从容的和解,我认为这28年足够了。
这样的结局并不是浅薄,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因为过去的遗憾而感到挫败,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逃避现实。
最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答案多简单啊:人类需要的并不是完全破除A.T FIELD后的补完,而是保留着这个不完美的躯体和灵魂,满怀着爱拥抱,就足够了。
(p.s意料之外,我最感动的竟然是走入司令的内心世界的部分。
看到唯为了真嗣挡下了最后一击,和司令永远拥抱在一起,我真是没忍住泪崩了...这个结尾真是很有FA的感觉,好让我感动)
谢谢你,庵野秀明。
看到这样的结局,我感觉我整个人从一种迷惘中获得了解脱。
“你给我的便当很好吃,我想我喜欢过你,但是我比你先一步长大了。
”“父亲,我之前太害怕知道你喜不喜欢我,但我现在想知道,想要了解你。
”“唯,当我尝到了孤独的痛苦,就只想在你的怀里痛哭。
”“真嗣,我只想让你幸福。
”如果再选一遍,我还是会真心为你。
开篇的巴黎战役wille夺回了nerv的欧洲部,在又一次损失了巴黎铁塔之后(上一次埃菲尔铁塔倒下还是使命召唤8),二号机和八号机的零件可以修复了。
老司机真希波终于不用手握大卡车方向盘战斗了。
随后就是三个驾驶员经过漫长的徒步旅行终于到了第三新ムラ(村)这里与曾经的第三新东京市形成对比,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我不清楚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怎么样,我只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是石头和木棍。
虽然第三次冲击之后并没有将人类完全灭绝,但基本上幸存的人类的生活,退回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水平了。
一个千人左右的村庄,每个人通过的劳动获得相应的食物配给。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人们从被污染的大地上短暂谋得了一块立锥之地,然而在净化器的外面,既然是被猩红色覆盖的地表和无数eva的残片。
对应上一部真嗣睁眼后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冬二,上一部是他的妹妹。
(本部出现两次)
巴黎战役之后的半小时左右的剧情基本分两个部分,一部分相当于是Q的补完,在真嗣未知的14年中,冬二和班长成为了夫妻养育了两个孩子,相田则是和asuka同居在一起。
14年间,asuka作为eva驾驶员因此不用工作,除此之外的所有人都要在村内工作,真嗣和绫波丽三号(黑色战斗服)也不例外。
首先不谙世事的绫波丽很快接受了工作的要求,寄住在冬二家里,提出了十万个为什么,おはよう おやすみ さようなら是什么意思?
送给我东西时我该说什么话?
为什么会有这么小的人类(婴儿)?
这是在干什么(喂奶)?
班长都一一解答,然后三号绫波丽在工作和生活中渐渐产生了新的认知:没有命令 我也能(生)活下去?
随着插秧育苗,和村里的老婆婆一起洗澡,逗路边的野猫,读儿童读物。
以及将战斗服换成了JK服。
三号绫波丽的角色的温度也渐渐提升。
(这部分日常让我想到了“绫波丽育成计划”)而与之相对的是还未从薰的死之中走出来的真嗣,不吃不喝的他借住在相田和asuka由车站改造的家里。
最后忍无可忍的asuka将压缩能力饼干塞进去真嗣的嘴里,这一段的打斗场面丝毫不亚于eva间的战斗。
随后真嗣离开了asuka,自己一个人回到了海边。
而asuka则偷偷的跟在其后,绫波丽三号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渐渐展露出温柔的一面,主动去问asuka真嗣的行踪,并且将上一部从垃圾箱捡来的随身听递给了真嗣,而真嗣则摔了回去,于是绫波又将食物递给真嗣。
留下一句,我每天都会来的。
三号绫波丽人格化和社会化的塑造毫无疑问是温馨的,工作,生活,喂野猫,泡温泉,逗小孩,读书。
这一切看似最简单,最正常的生活却是其他绫波丽所没有体会到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三号凌波丽独有的不是真嗣父子带来的幸福,而是普通生活的幸福。
最后在相田的解答和大家的开导下,真嗣逐渐走了出来,拿起了鱼竿,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然而在绫波丽逐渐有了感情之后,也开始对自己的名字进行思考,命名权是一种权力,她把她象征自己独立存在人格的权力交给了真嗣。
直到面对婴儿哭的那刹那,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即将死亡。
一天早上,三号绫波丽换下来经典的JK服,换回来黑色战斗服。
给班长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的四句话是与村民交往中学会的四句:おはよう おやすみ ありがとう さようなら在最后一次见到逐渐敞开心扉的真嗣的时候,真嗣并没有给绫波丽三号一个新的名字,“果然还是绫波丽吧”,于是绫波丽三号将随身听再次递给真嗣手中。
随着真嗣的接受,绫波丽三号的黑色战斗服逐渐变成白色后自爆成为了lcl。
真嗣虽然再次面对“亲人”(上一部是熏)在面前的死亡,而这次他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与自己和解。
在接过了随身听之时,象征着真嗣接受了过去发生的事实,而当里美的舰队决定攻打nerv的总部来接asuka时,真嗣紧握着随身听(过去),请求一同上舰。
在接过了随身听之时,象征着真嗣接受了过去发生的事实,而当里美的舰队决定攻打nerv的总部来接asuka时,真嗣紧握着随身听(过去),请求一同上舰。
在决战之前,asuka直到此行的意义,28岁的她向14岁的真嗣说,我喜欢过你,感谢你做的好吃的料理。
当口中的バカ真嗣(笨蛋真嗣)变成了ガキ(小鬼)虽然面对的14年前同样的真嗣,但此时非彼时。
能够坦诚说出喜欢,才是真的放下了。
是时候面对他了。
攻打nerv的场面略。
最终,真嗣再次驾驶着初号机,和正在进行补完计划最后一步的父亲直接面对。
这里难免有嘴炮嫌疑,但是当碇源堂释放出强大的AT力场时,已经与自己和解的真嗣手握着随身听轻松穿过了父亲的AT立场。
果然,就像相田在祭拜自己父亲时对真嗣说的,父子间「縁はある」无论多久没有见面(14年),无论内心的壁垒和脸皮有多厚,面对主动和解的真嗣,碇源堂还是在补完的过程中向自己的孩子敞开了心扉,说起了自己的曾经。
这段碇源堂意识流是TV版和老剧场版都所没有的,碇源堂的配音演员在这一部最后二十分钟的台词可能超过了之前的总和。
最后在里美的强行介入下,碇源堂提前下车,也意味着父子间的谈话到此为止。
电车还在行驶着,熏出现在电车上,和真嗣进一步进行心灵上的补完。
asuka在小时候在欧洲看到过真嗣被父母抱下车,心里非常羡慕。
如果不需要,就不会受伤吗?
asuka从小到大自言自语的娃娃坐在了她身边安慰她,摘下头套,是相田。
熏。
为了真嗣的幸福,生命也愿意付出,因为他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加持:你自己也应该有你自己的幸福。
随便心灵补完的继续,真嗣目送着每个补完的人都放下角色从录影棚渐渐走出去。
,摄像机放在一边,灯光渐暗,道具回收,搭建的舞台也慢慢变小了。
转身回头,哦,还差你一个。
在1号机里待到长发及腰,14年过去了,让你等的太久了。
凌波丽(2号)。
真嗣拿到了中止补完的武器,决心将枪贯穿初号机和13号机,用父亲和自己的死结束补完,还给人间旧世界。
但是关键时刻,唯终于从初号机内将真嗣推了出去,随着初号机手中枪的深入,碇源堂终于在死的一刻完成了夙愿,和唯一同死了。
于此同时,所有EVA也一同消失了。
さようなら、すべてのエヴァンゲリオ(ヲ)ン最后,在破除了EVA的诅咒后,众人纷纷从身体上也成长为成年人。
在车站的那边,熏和凌波丽搭上了同一班电车。
穿着サラリーマン装的真嗣在车站的这边,被真希波摘掉了项圈,二人从车站走出了二次元世界,影片结束。
不论你是开高达和还是EVA,事情办妥之后,也要去生活和工作啊。
回到现实,去和那不完美的世界和解吧。
1、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2、庵野监督不要你觉得,他要他觉得,观众陪着一起high就好了,反正Amazon Prime也不能退钱。
3、后期还是大量使用了线稿,K社是为了情怀呢还是为了省钱?
4、EVA驾驶员们,走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一起生活、劳动,大有好处。
凌波零已自觉地把自己改造成为人民的一份子,明日香也摆脱了小布尔乔亚气成为了普通的人妻。
5、龙生龙,凤生凤,加持的儿子会种瓜。
6、本来以为儿子中二,结果老子比儿子还要中二。
7、真嗣给男女朋友们一个个发了卡,然后选了胸最大的。
太太我喜欢你。
你们这是急着去登记结婚么?
8、成长的代价,难道就是打起领带挤电车当社畜么?
9、那个什么叉,可大可小,难道是如意金箍棒不成?
10、无论如何,时隔二十六年,主创、声优,都还能重聚一堂画上句号,其乐也融融。
都挺好11、总算结束了。
观众和创作者可以一起谢幕了。
剧终
当年看完Q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系列已经完蛋了,只是没想到完结篇会烂到这种地步,我看评论区给高分的好多人都在那感动个不停,还说自己也成长了,我真的非常想笑,敢情你成没成长自己心里没数吗,需要一部动画片来教育你?
扯回正题,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段一点也不精彩的打斗,接着我就仿佛来到了《乡村爱情》剧组,真嗣的老同学们都成为了农民,真嗣三人也悠哉过起了农逼的生活。
铃原东治在Q里不是死了吗,这里怎么突然复活了?
如果没死,那Q里给真嗣看那件衣服是什么意思,单纯恶心一下真嗣?
还有第三村和那个结界,前面完全没有交代,感觉完全就是为了这段《乡村爱情》的演出而硬扯出的一个新设定,我怀疑制作组早就把Q还有前两集的剧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在这儿闭着眼睛瞎编。
黑丽演完《乡村爱情》以后,就功德圆满,变成橙汁领盒饭了,新剧场版真嗣与绫波的羁绊也在此宣告结束。
不过说真的,看到这里我完全没有任何触动,因为在我看来,新剧场版里真嗣与绫波之间的感情早在第二集里就结束了,而且单就新剧场版而论,两人之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也许是碍于时长的限制,新剧场版的所有角色都很单薄扁平,除非你在看的时候不停地脑补他们在旧作里的故事,否则新剧场版里的这些角色只不过是一些很模板化的日漫角色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度。
从农逼生活开始,痞子就开始不停地对观众进行说教,你要成长你要成为大人之类的,我寻思不谈老粉,就算是从《序》入坑的粉丝,现在怎么说也得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吧,谁的经历估计也不比你痞子少,需要这种居高临下的刻意说教吗,可能是痞子真的不想再做EVA了,想让粉丝都脱坑别再纠缠自己了吧。
然后真嗣回到基地,铃原樱又出场了。
话说我真的非常喜欢铃原樱这个角色啊,我认为在这个已经乱七八糟的世界里,只有铃原樱妹子才能抚平真嗣心里的创伤,应该他俩才是一对。
接下来就是本片的第二场战斗,我的评价就一个字:乱!
非常乱套,闹哄哄的一通乱打,不仅画面乱,机体看上去也非常乱,二号机身上穿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装备,导致我根本记不住这个新二号机长啥样。
接下来就是苦逼的明日香日常被干烂,说起来她在四部新剧场版里好像都没啥特别亮眼的表现,我对她那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始终还停留在旧版。
有人说碇源堂和冬月两人造了那么多量产机有点扯淡,但我感觉还行,毕竟碇源堂已经使徒化了,譬如是用超能力造机体,一天造个100架啥的,其实也圆的过去。
然后铃原樱和粉毛出场阻止真嗣驾驶EVA,理由是害怕引发冲击导致世界毁灭,可是目前世界也眼看就要毁灭了,让真嗣去试试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俩的逻辑我真的看不懂。
纵观新剧场版那些原创的配角,黑叔叔、粉毛、铃原樱等,可以说全员路人,没有记忆点,就是一群可有可无的NPC而已,铃原樱和粉毛的出场,我认为制作组就是想让这些原创配角最后刷一波存在感而已。
美里对真嗣态度的转变也很突然,在Q里面全程谜语人对真嗣爱搭不理整天装逼,明明10分钟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愣是一个字也不说,把真嗣气得直跳脚,现在突然开始大谈希望了,好家伙,不需要就一脚踢开,需要人家时就和颜悦色,脸变得可真快,的确也蛮现实的,很符合痞子成长的主题嘛。
上了EVA后,50岁的玛丽阿姨和真嗣紧急组了一波CP,真的又突兀又尬,除了在《破》里初见面,他俩还有过任何特殊的交集吗,真就硬凑呗?
我一直不喜欢玛丽这个角色,感觉她没有鲜明的人物特色,是个鸡肋工具人,性格也和明日香有很大重复,好像一个「脾气很好的明日香」?
而且在《破》里面抢了明日香的戏份,让我非常不爽。
Q里直接被边缘化,感觉制作组也不知道该拿这个角色怎么办,考虑到最后一集真嗣需要个老婆,就硬给安上了,过于生硬。
我认为新剧场版就是在玛丽这个角色出场以后开始崩坏的,如果《破》是想用玛丽来破坏故事旧有格局,那痞子确实做到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整个故事的彻底崩盘。
然后进入全片最后一场打戏,没想到打得那么阴间,拉胯无聊到极点。
我本来还想凑合给个3星,看到这里,他妈的2星不能再多了。
碇源堂开始向真嗣讲述他的一生,简单来说,他从小就是一个高冷死宅,虽然有玛丽倒贴,但他还是感觉别人很烦,一直到遇到真嗣他妈,这个女人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总之就是家庭伦理剧那一套。
其实吧,真嗣那么多年来总被很多人骂中二,我觉得他挺冤的,甚至很多骂的人连EVA都没看过只不过是跟风玩梗。
不管是旧版还是新剧场版,我始终都认为他爹碇源堂才是真正的中二,而且是晚期大龄中二,丫在深沉装逼的外表下,其实不过是一个屌丝而已,看完《终》以后更验证了我的想法,而真嗣其实是EVA故事里少有的正常人。
结局真嗣成为了神,把伙伴们一个一个都送了回去。
当我听到渚薰说他也许会做一个农逼的时候,我大脑直接断片儿了,看来痞子毕竟是老了,现在的他早已失去了斗志,非常向往农家乐的生活。
有人认为玛丽也和丽、香一样是克隆人,我不同意。
注意一个细节,结尾真嗣在海滩上,对玛丽的称呼是「玛丽小姐」,那是对年长女性的称呼,也就是说,真嗣是已经将玛丽视作他的长辈,如果是克隆人的话,应该不需要用到这种称呼才对,再加上冬月当时的反应,可以推测出,这个玛丽应该就是当年倒贴碇源堂的那个玛丽本人,可能驾驶EVA出了事故导致变年轻+青春永驻之类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明日香说过真嗣需要一个妈,想不到还真让她给说中了……玛丽当年追不到碇源堂现在追到了他儿子,也算父债子偿了。
在《真心为你》的结局里,真嗣一边喝着无尽的免费芬达,一边和明日香造小人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新剧场版为了符合成长这个主题,让真嗣变成了一个社畜,对玛丽说了一段非常油腻的台词(我真没想到真嗣也能说出这么油腻的话来),两人一起手牵手冲出车站。
总的来说,《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给我的观感非常糟糕,剧情割裂(第三村那段我甚至以为自己在看宫崎骏的动画),打戏拉胯,格局也比旧版low不少,俨然一坨痞子乱七八糟的排泄物,在制作精良的华丽外衣下,不过是一套完全商业化的浅薄骗钱之作。
我在观看的过程中,面对那些崩坏的情节和人物,莫名地生出了一种感觉:那个名叫庵野秀明的孩子,一心想尽快地玩到名为特摄的新玩具,至于怎样处理那个名为EVA的旧玩具,他完全不在乎,扔掉、毁掉都无所谓,因为他已经玩腻了EVA,只想尽快抽身离开,尽快解脱。
有EVA的世界,不行!
有奥特曼的世界,行!
看了一圈好评和差评,感想是:不同心境的人的视角太不同了。
不是看了eva终就能脱宅,而是已经脱了宅的人才喜欢eva终。
毕竟后者只是确认了已经得到的答案。
而对于前者来说,就连曾经的“孤独的同伴”也“背叛”了自己,变成了一个“正常人”。
其实要把人与人的关系扒开,“发现”“孤独的本色”,只要从山顶脚一滑跌到谷底就行了。
而“幸福”——以及说来轻巧的“和解”“重新建立联系”——才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主动攀上的山,需要漫长的忍耐、等待、尝试、感悟,不是坐享其成的。
“破”是相对简单的,“立”才是困难的。
提出问题是相对简单的,解决问题才是要付出辛苦的。
所以eva终虽然结尾仓促,前半段还是要事无巨细地让丽插那么久的秧,要让观众跟随着丽,一句一句地确认,大家说的司空见惯的“你好”“再见”“谢谢”,到底是什么意思。
水稻的间距是什么,一个萝卜有多重,婴儿有多重。
这是那个自顾自坐在村子尽头的少年看不到的,也是丽想告诉他的。
但对于还没有机会拥有相应体验的人,别人的感悟在自己这里只能是空洞的。
说这些的人是长辈,原本意味着阅历,但听起来反而像是“说教”。
这么说的人越多,原本意味着久经考验,但听起来反而越像是“鸡汤”。
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改变不了什么。
答案永远在电影外,在人生里。
庵野秀明已经六十多岁,片尾的真嗣才长到二十八。
要让整部片子的基调还停留在十四岁的心理状态,是不现实的。
在我看来,监督已经把六十年的感悟倾囊相授了,但在一些年轻观众眼里却只是“妥协”。
就像前面说过的,“妥协”绝不是容易的事。
就让时间给人答案吧。
今天看到的最触动我的一条评论是:现在看到主角蹲建筑物这里,我只觉得他辜负了丽。
沉浸在自己痛苦里的少年,是否想到,站在背后的人在盼望他幸福?
是否想到,她的脚站久了也会疼?
当一个人终于能站到他人的角度,想到他人虽和自己是不同的,但也有着真实的内心;虽心与心不能完全相通,但当这个人舍得用自己的那部分去理解他人,ta就终于走出了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青春期,成为了大人。
当一个观众认识到,庵野监督终究也和自己是不同的人,但同时舍得用自己的那部分去理解这部电影,这样的观众,也长大了。
還行,有點期待過高,最好看的莫過於黑麗種田
梦圆了,但我的梦不会醒来。
虽迟但到的“肯定世界”。与TV版结局同义,但当时因为种种原因只能采用抽象而简略的表达方式。《EOE》虽然是TV版结局的重制,但那时庵野导演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EOE》是想否定世界,但没能完全否定。既然终究要接受现实,为何不勇敢地去面对?这份达观或许就是抵达“成长”这个终点(起点)所需的条件吧。但20多年,抵达这个终点(起点)所花费的时间实在太过漫长,漫长到让人觉得是看着周围的变化而不得不做出的改变。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庵野导演的作品中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蓝宝石之谜》,那是一部十分珍视“人与人的邂逅”的作品。《EVA终》仿佛让人再次体会到了那种感情,对于这一点还是感到很欣慰的。这是一部让庵野导演回归起点的作品。恭喜庵野秀明解开了心结(诅咒)。再见了,所有的EVA。
保持95年tv版的评价会比较稳妥:很可怕 不好玩(一星给松任谷由实那首被翻唱的歌 一星给被虐的khara staff们(以及nhk的纪录片导演
我很圆满了。永別了...所有的EVANGELION
怎么说呢?往“史诗巨作”方向做的意图是很明显的,“终”也是真的终了。从walkman听磁带年代,到Discman→MP3→非智能机→智能机保存到手机里听→智能机用流量听歌的年代,新入坑的小孩可能都看不懂那个黑色机器是什么了吧?早就该结束了,歌德写《浮士德》据说写了60年,但那时60年世界也没多大变化。现在20年世界已经天翻地覆,怎么好意思还拿出一台walkman编排情节?!再见,EVA。
你该长大了,身边的人和世界并不会等你
人终归要成长,不管你能不能接受。以下剧透1 香党丽党争了几十年,现在突然告诉你玛丽才是官配,嘻嘻2 香香竟然被配给相田剑介了你敢信?????3 美里和加持有个儿子,破结尾当时的美里肚子里已经有孩子了…4 途中一度以为会搞百合,谁知道笔锋一转这谁能想到啊?!5 碇源堂你都那么大岁数了…和几个十四岁少年一起解决心结(而且你还是问题最严重的那个…)你好意思吗?6 永远十四岁的真嗣都长大了(声音竟然是神木dd,屏幕前的你和我又还有什么理由赖着不长大?!7 对应旧剧红海边上香和真嗣的那幕,与旧剧完全不同的氛围,这次两人和解了,不知为何就流泪了…8 one last kiss好听,然后da capo版beautiful world响起直接哭了啊,不管是好是烂,一切都结束了啊。
庵野当年陪你犯病,老了就骂你真矫情,快去找个班上。相比之下,几原二十年如一日地帮你治病,我当然选择温柔的几(薰)哥哥
手贱还是把最后一部看了,好家伙又从宇宙战舰大和号跳到乡间种菜宫崎骏了。讲真用AI搞个高清重制也比这样断尾+续貂好一百倍。
感觉太一般了 关键是整个美学体系完蛋了 这什么画风 什么效果这是 你给我说说 能不能更丑了 一看和新版的一种质感最多就三星了 还给我看个这剧情 我勉强给个两星吧
事先已经放下各种执拗的所谓情怀,全程带着特别淡然的心态看完的《终》。我曾说,老EVA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只有当创作者还没忘记年少时期的那些感受、并且还把那些感受当回事的状态下才可能创作得出来。多年过去,我们没必要否认创作者的改变,也不该拒绝自己的改变,所以,最终章拉郎配没什么问题,玩梗式的场景复刻也没什么问题,甚至部分3D场景的渲染明显透着一股倦怠感,这也没什么问题。放下CP党争吧,放下宗教式的IP崇拜吧,放下“真正”的EVA“该”是怎样的执念吧——真正的EVA都拍完了,就是拍好的样子。庵野在尾声处用一组自我间离的场景明确告诉大家,杀青收工了,大家看完请回吧,挺好的,于庵野于观众都好。另外不得不说老的手绘赛璐璐动画真是有无可取代的魅力,只可惜这东西费时费工,没啥人愿意做了。
淦,这玩意能9.3分??浪费了我一个周末
唉……总体与无限?
全程懵逼就算了,但看到碇源渡坐电车理疗内心独白被雷到。总之,再见了!我要去看……蓝宝石之谜了
三刷之后依然热泪盈眶,横跨二十年没有烂尾的超级IP恐怕只有EVA了吧,似乎没有更好的结局,其实不需要弄懂什么人类补完计划,什么NERV与WILLE,什么亚当与莉莉丝,通篇只讲了三句话:成长吧少年,不要逃避现实,去肩负起自己应担的责任;成长吧少年,不要溺于悔恨,去接受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成长吧少年,不要封闭自己,去拥抱这个世界,爱所爱之人!EVA毫无疑问是需要时间去读懂的作品,二十年前的我肯定无法理解这个结局,真是一场漫长的告别,长到足以和自己的青春时代说再见,EVA,永远的神,Can you give me one last kiss?
就算是看看热闹也受不了庵野秀明说教我……绫波丽种田有种黛玉耕织忙的感觉……我想Eva可能就是我试图融入某种话语圈的一次失败尝试,毕竟我木有从中找到任何认同的入口,对摇滚乐好像也是这样。
{1.7/5}打五星的当真有在看剧情么??一部思想内涵跟不上制作的作品,已经开始随便喂shit给观众了,随便扯呗……回忆起你当年高中作文凑不满字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了么,对,这就是制作这部作品时,老贼的想法。
拍得真好!主题曲好配!能把这么无聊的一个故事拍得很好看,2个多小时能一口气看下来真的厉害。想去电影院看哦。另外还能自己致敬自己吗😂 故事吧,是不是可以看成是对上一代只能躲在母亲(女性)怀抱里的厌女的男性中心的中二少年大叙事的告别,但新的叙述是什么啊?回归社畜日常吗。另外还想吐槽,自己家的事儿能不能自己家解决,不要懂不懂就毁灭世界啦😂
A-。搁这父子俩人都是妈宝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