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贵情史》,一部名字土到掉渣,画面和故事却浪漫到飘起来的电影。
光听片名,不禁让人脑补一段中年油腻屌丝男的狗血情史,但导演别出心裁,用最土的名字讲最浪漫的童话。
从演员阵容到海报设计,打消了我的疑虑与嫌弃,青春、甜美、亲吻、梦幻和赏心悦目是我对片子的第二印象。
王子+公主+骑士+女巫+诅咒妥妥的迪士尼童话标配,但在国内,这类奇幻爱情片少有出现。
作为一个童话故事,它怪诞又俏皮。
主人公三贵不够英俊,但却软萌可爱,让人保护欲爆棚;女巫“我的粉丝会永远爱我”的霸气和自信令人羡慕;美丽纯真的鱼鱼有个粉红色的公主梦;婷婷勇敢无私,化身骑士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在我看来,爱情并不是三贵追寻真爱的终点,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才是他和观众最大的收获。
你相信真爱吗?
骨感的现实告诉我们,越来越多人不愿意相信真爱,我也不相信,但我仍然愿意在影院里感受现生没有的东西,尤其是浪漫的、天马行空的、没有负担的。
最后,很爱姚晨,爱她对新人导演的支持!
去年的《脐带》和今年的《三贵情史》都非常优秀,期待在更多的新人作品里看到大姚老师的身影!
工商社会,时间宝贵。
我们追求时间的厚度,上厕所或者洗澡的时候,要有音乐,要有播客,音乐要符合自己的品味,播客要提供必要的知识,若非如此,这泡屎就白拉了,这副皮囊就洗不干净了。
我们发明“碎片时间”这样的概念,用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用三分钟听完一本小说,用五秒钟划过一张照片,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交往,然后向朋友抱怨,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王三贵的故事太简单了,简单到让人想笑,怎么会有人兜兜转转之后还将初恋当作真爱?
对我们来说,初恋应该是一个段子,一个伤口,一个炫耀的资本,或者一个出轨的选择。
我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贱人,“人性复杂”是我们拿来舔血的刀,别跟我谈什么真爱,你有我想要的,我有你想要的,公平交换,进退自如,我不会多拿,你也别想少给,这才是现代都市的爱情。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对,世上的童话是简单的,世上的赌局也是简单的,而《三贵情史》两者皆是。
天神用一个童话故事做赌,赌一件凡人嗤之以鼻的事情,银幕上的天神认为人间愚钝,银幕外的观众则认为天神落伍,这种有趣的互文进一步扩张了电影的错位感。
不论中外,神话故事里都有很多为了“真爱”而放弃神格的角色,似乎唯有真爱可以和成神相提并论,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们也确实把这两件事画上了等号——都是他妈的扯淡。
要不然都是人类呢,谁不是反反复复的受挫之后,嘴上说渴望一份“无条件的爱”,心里却把自己的爱划成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等份,按需投喂,多退少补。
我们习惯了有条件,也只相信有条件,以至于我们看爱情片的时候,都要问一句“怎么就爱一辈子了,导演不讲逻辑”,假如爱情有逻辑,谁会爱得这么辛苦,艹。
所以,在这个爱情童话里,懵懂的一吻可以定终身,无意的相视可以决生死,至于现实里,算了吧,建国后的每一版婚姻法都管不了咱们。
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才如此可贵,它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像真爱,也像赌局,因为真爱本来就是一场赌局,只不过,我们都已经不敢赌了。
你相信真爱吗?或许我们的答案是这样:相信真爱的存在,但是我们觉得它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电影三贵情史可能会让你打破这样的想法,哪怕你遭受过爱情的考验,看完这部电影,或许你又一次相信真爱了。
影片的故事设定很有趣,有“真爱之吻”这样的主线探索任务开启故事,也会有鱼鱼公主、女巫、骑士、王子等童话人物的出现。
音乐剧式的风格,火烧云的天空等梦幻风格,这些设定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新奇的。
观影过程中会感受到一切都是新鲜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当然,这部影片也不乏喜剧元素,主角和虫子亲吻,治疗失眠症患者、王三贵看病等笑料层出不穷。
再加上主角天生的喜剧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影本身的情绪价值。
如果说这部电影值得女性观众看的点,那必然是在寻找真爱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失去自己。
我们爱他,我们更应该爱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无论是生病的人,亦或是追求爱情的女性。
不管是谁,在爱他们的人的眼中,他们的爱都弥足珍贵。
最后,我想说,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真实和失望,不妨给自己放一次108分钟的假期。
去再找一次童年吧,再尝试相信一次真爱吧!
看之前因为两极分化的评论决定降低期待,然后自认泪点很高(也可能是电波)的我竟然看泪了(是泪眼模糊而不仅仅是喉咙紧),一定是丁薇的错。
关于音乐,音乐非常好听,通过歌来替代旁白的一部分作为过场确实类音乐剧。
主角之一是个大歌星,歌和演唱在情境里都非常有说服力。
印象最深的是霞和贵那段酒醉归途吟唱忆茉莉,有忆中的美好,有追忆的遗憾,韵味流长。
关于故事,故事非常的简单,属于现充会骂的那种hhh。
细节其实略有跳跃,特别适合平时看片不需要什么都交代清楚自己就能脑补很多的人看hhh。
童话嘛,看童话去探究情节的严谨性、合理性就属于没必要,也不适合当寓言去看,因为没那么多寓教于乐或深意,就是简单的传达,形越简单、情就越容易捕捉,故事千遍一律,真情百尝不厌。
不过,不知是影片调色的问题还是影院幕布亮度的问题,片中字条和书上的字都看不清,容易错过一些衔接。
关于表演。
这样的情境故事,演员要演得不出戏其实挺不容易的,这种是有别于现实题材的不容易,有些地方是情绪未必难但气质很难贴。
我是看电影很容易出戏和替人尴尬的人,三贵里面也有些小地方我其实将出未出,比如小贵有几句台词、大贵剪头发的蹩脚手势、鱼面对老鼠时的突然醒悟、大贵被抓后那段有某一瞬间神情过于聪明,但是大体来说演员演得真的都很不错,绝大部分时间不出戏,所有主要演员甚至都有表演特别突出的段落(就是超过我设想的符合情境和人物),个人很喜欢。
关于火烧云。
稍微比较了下看完片后觉得导演想让观者get到的点,和我实际感受到的点之间的gap,其实感觉片子在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增强一下的,例如,说到赌注的时候,多一点点镜头再强调一下下围观众对于赌注是火烧云的惊讶程度,然后再由两个小天神交代火烧云的意味,这样看到最后火烧云对天神来说象征着“死”“消失”这个意象就不容易淡化。
其实,真爱何其可贵,风哥用“死”传达,婷婷用“死”守护,在同一片火烧云下,霞姐和三贵用“生”体会着人生中关于“爱”的情真情切。
另外,还有烟花工厂的出现略显突兀,其实可以在故事更早一点的时候稍稍强调一下,例如三贵小时候,奶奶和阿姨们的闲聊可以稍微提一点,白石城的烟花、白石城有生产烟花的大工厂or老板,哪怕就一点点,第三段的烟花工厂也不会太突兀,烟花车也有个呼应,故事衔接性也会更好。
总之就是片中的一些小心思,由于叙事节奏强弱的安排,容易在故事的观影过程中被淡化,导致最后收线或call back的时候未必能被最广大人群get或买账。
最后,个人一直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影片,比如剪刀手爱德华真的是隔一段时间就会看一遍,很高兴这种类型片也能有属于国人自己的表达,个人也非常喜欢这个影片,久违地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情绪波动hhh,真希望喜欢的人不要错过这部片子。
难得看到一部勉强算是爱情电影,观感竟然还不错。
从电影画面就能看出,这是一部童话故事,一部关于爱情的童话故事。
以现在的价值观来看一点也不觉得违和。
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它竟然让我有种悬疑感。
在奇幻的基础上,探索未知,寻求救赎的解决方法,能够完全被剧情牵引。
虽然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是姚晨献唱的《火烧云》,但我最喜欢的一首却是她在电影中唱的《我叫自由》。
旋律真的很悠扬,完全把那种愉悦,欢脱的心情唱了出来。
加上她饰演的许月霞遇到真爱的深情,确实唱到让人有一种恋爱了的感觉。
饰演王三贵的胡先煦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
本来给我的印象是帅气逗比,但他的王三贵呆萌又善良,是很讨喜的单纯可爱大男孩。
又在影片中展现“处处吻”,也算是为华语电影献身了。
虽然剧情方面,在王三贵被抓前后略显凌乱,但电影的结局我是很喜欢的。
即呼应了开头赌场的赌注,也不是类似“公主和王子过上幸福生活”的烂俗结局。
童话也可能只是童话,相爱的人不一定会一直在一起,但如果是真爱,那么携手共度的道路上,所有的阻力便都不值一提。
如果姚晨不当监制,她应该没机会在电影里饰演美艳女歌星,更没机会和比他小的男演员谈一场浪漫爱情,因为没有资方会认为有人想看姚晨谈恋爱。
如果新人导演不抱紧姚晨这条大腿,不靠他吸引资方,这电影也出不来,就好比为了让女儿活下去,不得不把女儿嫁给一个糟老头子让他随意糟蹋,变得面目全非。
整个电影非常幼稚,只适合心智六岁以下的孩子,整个电影想要营造所谓的童话感,但是童话不代表幼稚,不代表简单粗暴贴上什么真爱标签观众就要买单。
童年的几天相处就是真爱了?
沉睡魔咒都知道仙女教母从小陪伴呵护相处才能产生母爱,请问那男女主角的真爱从哪里来的?
周也这个角色也是迷惑,她为什么想当公主?
当了公主能干什么?
完全不交代,就是简单粗暴给一个傻子一样的动机,让她干尽蠢事情!
姚晨她是歌星,为什么周也把她当女巫?
就因为姚晨住在城堡里?
姚晨还配合周也承认自己是女巫?
一群神经病没有逻辑吗?
童话,也是有逻辑的!!!!
最牛逼的是结尾女主中弹了,不去看医生,去划船看晚霞,怎么?
按头哭吗?
希望观众说这是什么凄美爱情?
仙品公号【暗的光】,欢迎大家缘分使然,我们邀请了《三贵情史》的导演刘斯逸和制片人付佳来到厦门,跟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Question: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高概念电影,因为我们知道睡美人的故事是需要有一个爱她的王子亲吻她才能够醒过来,但这部电影是反过来的,得到真爱才能破解诅咒,请问导演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导演:因为我长期失眠非常痛苦,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好羡慕睡美人,因为她没有失眠的困扰。
然后有一天被失眠折磨的时候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就盯着我家卧室的窗户,如果要是有一个王子也能从窗外爬进来,但是亲我一下就能让我睡着就好了。
其实就是一个胡思乱想的念头,后来就根据这个念头把它延伸成了一个故事,一个大家所看到的奇幻故事。
Question:从这个概念诞生到拍出电影大概用了多长时间?
导演:到上映是7年
Question:把这个概念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做了哪些工作?
比如田野调查还是幻想,还是其他的什么?
导演:嗯,主要通过胡思乱想。
其次就跟佳姐(总制片人)有关了,我认识她的时候还没有三贵的剧本,然后佳姐问你有什么想要写的故事吗?
我就跟她讲了这样一个概念(灵感),她挺感兴趣的,于是就自己先写剧本,后来一年后来了另外一位编剧邱玉洁,就是我的搭档,我们又一起写了很久,19年去参加青葱的时候获得了五强,也得到了一些业界的关注,但是碰巧遇上疫情又沉寂了一段时间。
之后21年去参加金鸡创投,就还挺顺利的,到后来就开机了。
Question:电影里面有许多的厦门的元素,今天又重新回到厦门来展映,请问是什么样的心情?
A:开心(回答超快)。
因为 2021年拍的,后来因为疫情就一直没有回厦门,当时我们剧组还在厦门影视基地还种了一棵桂花树,一个小小的树苗,后来有朋友去过那个地方还给我拍了照片,都过了两年了,怎么这棵树还没有长大,然后我就说再有机会我们回厦门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肥料去,去施肥哈哈。
很开心回厦门,这种潮湿的空气我还挺想念的。
Question:是什么让你决定鼓励一位新导演去拍摄一部电影?
刘斯逸导演有哪一个特质吸引了你?
制片人:这都不是绝对的,其实因为我们做电影的经常会被某一个东西打动,就是不管它是一个成熟的样貌,还是只是一个灵感,其实不管任何一种形式,当你感受到它的可能性和它能够延展的空间,你就会有这个直觉,你被吸引了,这个东西说不清楚,但是我就知道他有。
然后其实导演之前拍的短片,它的视觉呈现,包括他的美学的审美和喜欢的类型,我是看到了她在做这样一个东西的可能性,所以我认为是值得去鼓励和值得去推动的。
Question:我发现这部电影除了类型元素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作者表达,当这两点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您跟导演是怎么工作的?
怎样来权衡?
制片人:其实也不叫权衡,就是在推动的过程中,导演尽可能去发挥想象,尽可能的去圆润的讲这个故事,而我可能就是在这个文本这个基础上,更多的去考虑它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我们在剧本创作过程中也会有纠结、讨论,甚至争论,就是说有些东西可能在实现上我是觉得有困难的,那我们怎么来调整?
之类的。
Question:可不可以举一个例子?
就是您觉得在争论的过程当中,最后如何又倒向了一个共同可以接受的结果?
导演:现在我回想起,我能想到的就是其实我们那个暗黑的地下黑工厂以前是个马戏团,这个对我来讲,那个马戏团的规模会让我有一种未知感,于是跟导演探讨后最终呈现出现在的这个结果。
Question:当时决定在厦门拍也是共同讨论的吗?
还是说有您的意见为主?
制片人:这个事不能是以我的意见为主,应该是导演的意见。
首先是她先思考觉得合不合适,然后我再帮他去推敲这个可行性。
我们当时也考虑了很多其他的城市,因为这个故事是在一个架空世界当中,那他可能需要有一些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或者是一种旧时代的呈现,我觉得导演回答这个问题更好。
导演:厦门它不可替代的,是因为我们在鼓浪屿上发现那个废弃洋楼,就当时看到那个楼的第一时间就跟我脑袋里面想象巫婆住的地方好像,因为它里面也看到有一棵形状很古怪的树挂满了漆根,然后那个洋楼也是废弃的。
然后另外因为它是一个童话,就像我们电影第一句话说的,这是一个发生在从前的故事,希望它里面的外景它的建筑是有复古感的,然后鼓浪屿上它的那些建筑比较集中,其他城市当然也有一些复古的建筑,但是它没有那么集中。
那如果我们拍的话,你就失效的部分就会很多,其他的楼你要去把它”擦“了,然后我也挺喜欢鼓浪屿上的植被,那些爬山虎就像给这个小城穿了一件绿衣服,我觉得很可爱。
但现在那个废弃洋楼已经没有了,我们一拍完它就重建了,那棵树也因为一次台风过境刮断了。
然后影片中晚霞宝座的景也没了,好像那个空地现在变成了一个游乐场,我感觉就有点像是童年时候的回忆,我们以前去过的那些小小乐园都已经不在了。
Question:听说霞姐住的那个房子本来也是要拆,但是通过剧组的努力先把它给保留下来,让你们拍完拆它,有这么一回事吗?
制片人:其实当初不是要拆,因为鼓浪屿上大部分建筑物都是一种文物保护的状态,只不过我们发现那个楼的时候它还没被保护起来,但是我们定了那个景,然后我们已经准备要拍的时候,我们已经排期了,然后美术组去复景的时候发现楼已经被搭上了脚手架,楼马上被修缮了,当初可真是当头一棒,我们当时就急了,得赶快找有关部门,希望可以迟一些进行修缮,先让我们把这个楼给拍了。
对,那个当时那个情况还挺紧急的,所以的,但是我觉得厦门是一个。
我之前说过厦门是我们福地,我们受到了很多的关照。
Question:是不是导演您个人的经历使得您和就是比较倾向于这种西方的风格更多一点?
导演:因为我之前是在国外学的电影,所以之前的那个短片也是在国外拍的,理所当然它的背景就是在国外。
然后这个片子里面其实我觉得他所谓的西方元素是也就是童话里面的词,例如公主、巫婆,但这些词也是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的词,就是我觉得它是最初源于西方的童话元素,但也是我们熟悉的。
包括选景在鼓浪屿,它其实是在东方拍的,它有一个架空感,就是没有想说这个片子要特别的西方。
制片人:对,你看我们起的名字:王三贵。
导演:在此我也回应一下三贵和婷婷的感情。
就是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我跟伙伴分享过一个自己的故事:因为我小时候是一个结巴,所以其实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小朋友跟我玩,所以有一个女生她是跟我住在同一条街上,所以每天从学校放学的时候她就跟我一起走回家,然后我觉得好开心,就是人生中第一次拥有了朋友的感觉,虽然在学校的时候她也不跟我玩,他跟其他人玩,纵然如此那个东西对我来说我觉得好温暖,所以有一天我就跟他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然后当时这个女生看着我的眼神,就是明显有一种觉得你很滑稽的感觉,觉得无非就是陪你一起走回家吗?
怎么就是你最好的朋友了?
就是他不相信这个事情,并且他也觉得不至于,然后这件事让我觉得还挺难过的,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说回三贵,就是既然这个故事是真爱的故事,但真爱在电影里面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因为我觉得真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但它是一种我们对于理想爱情的向往。
我自己特别理想的向往就是有一些感情可能在别人眼中我们觉得它不至于,或者是它不可信,但它也可能发生。
就像婷婷跟三贵他们小时候一样,在三贵没有伙伴的时候,婷婷陪她一起看晚霞宝座,我觉得对于他们彼此来说其实是至于的,就是我也觉得关于爱情、关于感情的这件事情,我们如果从旁人的眼光去判断,这段感情基本就是不可能,但我在影片里就是想营造一种“不至于”的感觉,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是可能发生的,甚至可能过了15 年他们再见的时候我一眼就可以认出你,那个思念是可以跨越时间的,这就是我想要描绘的一种理想中的真爱。
Question:为什么男主要叫王三贵?
导演:三贵这个名字我希望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的名字是一个很质朴的名字,他在故事里面也是一个小村庄的男孩,然后这个名字是奶奶给他取的。
我当时取这个名字的一个感受就很对,有很多人觉得英文名其实跟这个电影更大,叫flame cloud,就是火烧云。
Question:我想请问导演,您觉得真爱对您是什么呢?
导演:我刚才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提过,先说关于相信爱情这个事情,我其实并不想要让大家去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觉得我们要摁头安利真爱,就像片尾说的,不是每个人都相信真爱,但我们可能都期待着有一天能看到它的神力。
对于我来说真爱它是对于一种理想中的爱的向往和希冀。
Question:鱼鱼这个角色是怎么被架构出来的?
导演:我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个电影当做是三贵的一场旅途,一场奇遇,就像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一些来来去去的人,然后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段章节,鱼鱼它代表的就是这个。
其实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还挺常见的一种爱情的样貌,就是我们觉得我们爱的是那个人,但其实你爱的并不是那个人,可能是你自己,或者当我们有的时候从一段感情里面无法脱离的时候,你还是觉得你无法脱离的原因是因为你爱他,但是其实可能不是,只是因为不甘心,只是因为某种执念。
就我们看到后面她其实是陷入了执念当中,她从最开始的那个很善良甜美的样子,就是可能她的眼睛里面已经看不到三贵了,于是带他去做电击。
我觉得在爱情的旅途当中,真的不是说出现在你眼前的那个人她/他就一定是对的,有一些我们觉得他好像是爱情,但是他可能不是。
其实故事是一个开放的理解,你觉得可能哪一段跟自己的感情,它的共鸣感更强,也可以把三个女生当做是不同的爱情的阶段。
那为什么把鱼鱼放在第一段?
一个是我觉得他的这个想要表达的东西,它会更像是我们爱情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少女的幻想之爱,因为那个时候好像我们对于爱情更多的是一个幻想,但少女的那个幻想之爱看上去可以是天真甜美的,也可以是残忍的,因为你的爱情里面是并没有那一个人的。
然后再到我们成熟一点是霞姐,对,所以这是我觉得鱼鱼这一段就是在三贵的这个旅途里面是重要的,然后它是放在第一个以及它跟现实是接壤的。
导演:其实影片中提到了一个元素,就是那个巫婆提出的遗憾,我就想遗憾是作为这个电影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也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导演过往的经历,爱情经历,也有自己的一些遗憾,所以想把它加进去。
火烧云象征着重逢,我真的期待着重逢。
刚才你提到的遗憾其实是我的亲人,然后为何有天国这样的设定。
其实那些并非我们所认为的神仙,而是那些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
比如,峰哥就在现实生活中已逝,然后他去了天空。
我真心希望我们所爱的人离开了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而赌场则是那个地方中的一个角落。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奋力冲锋,将火烧云的含义寄托在那里,象征着别离与重逢。
我觉得如果大家看了这部电影,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有一天能欣赏到壮丽的火烧云和晚霞,当我们凝视着那浩瀚的火烧云时,或许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情感,就像也许能与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人再次相见一样。
刘斯逸导演:我自己是相信真爱的。
我相信这个东西很大一部分是我向往他存在,就像我相信吸血鬼,我相信魔法存在,就我真的很希望它存在,但我自己能不能遇到我不知道。
如坐针毡焦躁不安地看完了。
看了个什么?
我一头雾水。
我花时间花钱看了一个让我无比不适的电影…现在只想爆骂!
但我不知道要从何骂起因为要骂的太多了,就跟这部电影一样我骂不出重点,硬骂只会让人觉得我本身逻辑也很差。
我很讶异那些能给出4、5星的观众,他们能看见我看不见的东西,牛逼。
本人某部分慧根未开,对这个片子只能说抱歉欣赏不来,以及为那些有才华但未出头的同龄同行们打抱不平。
这样一个影片是怎么通过这么多监制、前辈的proof流窜到市场的我很想知道。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人创作者peers里面这样一部片子最后杀出重围走上银幕我属实觉得有些幽默在里面。
或许导演真实水平很厉害带她走到这一步,但我通过这部儿童片确实没看出来。
真个影厅里加上我前后就三个观众,原本开场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关灯开始正片的时候,甚至有了一点莫名的悲壮感。
看了二十多分钟,进来一对小情侣,默默的坐在了后排,一直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来看电影的。
开场走的是魔幻风,大量的旁白感觉像是在给幼童讲故事一样,人从一开始就有种年龄乱入的感觉。
接着就是类似歌舞剧的表演,唱就唱吧,唱词还是特别尬的那种,感觉不适合给小朋友听,也不像是给成年人听的,不知道编曲作词是怎么想的。
从主角到配角的台词都很低幼,伴随着莫名其妙的夸张表情,如果这些放在迪士尼的舞台歌舞剧里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放在院线电影里怎么看怎么别扭。
至于影片里那些逻辑设定就更离谱了,童话不像童话,魔幻不想魔幻,只能说是想到啥拍啥。
随便一点,女孩就说自己想要成为公主,也不讲为什么,是因为当公主可以衣食无忧,还是当公主可以肆意妄为,又还是当公主可以有被众星捧月的感觉,到底图啥呢,或者说有没有搞清楚公主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万一是那种被父皇送给匈奴吐蕃和亲用的公主,还成天到处嚷嚷着想当公主吗?
看有些评论说什么聚焦女性完美的阐释了女性的成长里程,不可否认,这年头女性话题是比较吸睛能带来流量,但女性话题也不是三不管的电线杆子吧,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能随便往上贴。
甭管拍什么类型影片,先要搞清楚拍出来是要给什么人看的,或者说希望获得什么人的情绪共鸣,总不能是因为自己失眠了,因此产生灵感,要让观众在影院来完成治疗失眠的过程吧
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童话片,又是青葱的创投项目,我好奇内容已经很久了,在首映礼就有机会去看了。
我个人非常喜欢童话片,梦幻设定加动听的音乐和银幕上的俊男靓女一直都是我小时候做梦的题材,这一部是我看过最接近我小时候印象的真人童话电影了,出现的音乐和演唱也时不时让我梦回歌舞片。
无论是大量柔光镜头和梦幻的小镇布景,还是旁白和歌舞,都充满了童话色彩,让这个从诅咒开始的爱情故事充满童真童趣。
比起三贵身上的诅咒和情史,我印象更深刻的是霞姐的一生。
她和风哥两个人互相喜欢互相欣赏这样奇迹般的事情发生在了他们身上,然而因为道路的不同,导致了两个人的天各一方。
诅咒不止发生在三贵身上,也发生在霞姐身上。
和爱人的离别竟然是永别,而他们甚至没有能够好好告别。
比分别更痛苦的事是此生都无法再重逢,她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我想,她痛苦的是,她甚至都没有再梦见爱人的机会。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晚霞还是那个晚霞,但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墓,她是在其中行走着的还有呼吸的行尸走肉。
她在遇到三贵之后才“复活”,而再次见到漫天云霞时,她望着天空,知道这是她和风哥约定已久的重逢。
这对恋人的悲欢离合给这个童话故事打上了一层现实的色彩,就像电影中的火烧云一样,在我看来是整个电影的高光片段。
再说说鱼鱼这个角色。
她是有瑕疵的,她甚至是自私的,为了找到心中的爱情,满足心中的幻想,不管三贵是否愿意,单方面地“改变”三贵,“折磨”三贵,这一切只是为了塑造自己心中的王子形象,她是活在童话里的公主,需要一个王子来满足自己的幻想,而这个王子是谁她并不关心,她从头到尾都是为了自己。
她卖掉古董床,她种花种草提炼药物,她带着三贵去找巫婆,期望他能变成自己理想的那个人,直到发现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她甚至在还没弄明白什么是“爱”之前就确定了目标,跌跌撞撞走了好一段,才发现那是错误的方向。
我喜欢这样“自私”的女性角色,我也喜欢她的觉醒,当自己成为了公主,那么不管是谁,只要被她爱上的就是王子,这个想法也很有趣。
还有就是音乐,真的很好听,不管是霞姐演唱的歌还是天神唱的歌还是配乐,都能让人代入进去,姚晨的造型和妆造也美到我了,除了姚晨,其他的选角也非常合适。
胡先煦的气质和三贵实在是太像了,那股憨傻又带着少年感的稚嫩气息就是三贵本贵,饰演三贵的小演员也非常可爱。
不过毕竟是导演处女作还是有些许的遗憾,比如少部分的情节,但感觉日后导演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会逐渐改善,毕竟当下的行业环境中,一位青年女导演能跨越万难完成她独具风格的处女长片,的确也颇为不易,为此我也想多加一星,希望能给到导演一丝鼓励,期待她日后拍出更为优异的续作。
音乐还不错,剧情偏童话,大概还是真爱拯救一切。
姚大嘴自己过瘾呐
好难看的电影。。。感觉除了郝富申没人能看得下去。。。。
非常童话,画面很好看,但是后边的结局很幼稚,旁边有人说俩神经病吧,小三贵和小婷婷都很可爱。总的来说前两个故事都不错,但是也有童话故事的缺点,我喜欢的那段是鱼鱼的故事,鱼鱼喜欢的好像不是三贵,只是因为她想当公主刚好碰到三贵这个身上有诅咒的男孩子所以才选择他当了王子,后边月霞告诉鱼鱼那只老鼠才是你的王子,鱼鱼就以一种近乎病态偏执的眼神去抚摸老鼠,再后来就清醒了过来知道自己真正爱的是什么。月霞和拉手风琴的男人之间的故事也蛮好的,但是两段故事的衔接有点奇怪,感觉是一个接一个上场。最后就是白石城救援和在船上那段我真的和我朋友吐槽了好久好久,甚至感觉婷婷在电影中的任务就是拯救三贵并为他献身,这样才能尽一个所谓“骑士”的义务。一分给画面一分给鱼鱼一份给其他人还有一分给这个故事,是国内很难见到的童话风电影。
这部电影不能看第二遍,看第二遍就会索然无味。
两星半,鼓励多于肯定。童话的设定很有趣,可是剧情有太多不合逻辑/不通顺,人物也很单薄,男主遇到的三个女性动机立意,人物发展都很迷糊。感觉框架搭好了,里面的缝隙却没有填好。最可惜的是剧本还在迪士尼版早期的公主王子构造里没有新意和突破。
周依然美
偶然看到了预告片,好喜欢这个故事设定啊,国产现代奇幻片太少见了。画面特别美,歌好听,还有很唯美的爱情故事,每一场吻戏都喜欢。喜欢最开始的看夕阳的小房子小水池,还有三贵理发摊旁边的大树。看了片尾,主要在厦门取景。主演们演的都很满意,胡先煦、姚晨、周也、周依然都很切合角色。太喜欢有创新精神的影片了,希望有新意的影片被看见,被尊重,被推荐。
国内很少见的电影类型,怎么说,有那么种BE童话的感觉。还不错,男天神郑云龙演的挺有感觉,挺帅的。他和姚晨那条线再丰满一点就好了
是怎样做到如此幼稚又如此油腻的?摄影置景配乐全方位灾难,调色像是把素材裹上面糊扔到隔夜油锅里炸了一轮,童话世界没有糖果蛋糕,只有油条油饼糊塌子。
故作天真
俗套,想象力不足,歌也没很好听。
My first review on Douban! I adored this imaginative take on the fairy tale; it’s packed with stunning visuals, great performances, tons of hilarious moments, and yet by the end I was in tears for completely different reasons. I hope this gets a wide release here in the States so I can take all my friends!
7分,很女性童话色彩的一部片子,看多了狗血爱情片,也算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尝试,尤其又是新人处女作。
还可以,一个童话故事,据说是女性班底支持一下,三贵和婷婷很可爱,鱼鱼也很美,许月霞一开始我还真以为是女巫,火烧云很美,是离别也是重逢,音乐也很好听。
竟然还蛮好看的,配乐选的真棒
无法避免的喜欢这种讲述者说童话的开场~但是确实美术和场景扛不住,不仅仅是投资的问题,场景美学尤其是城里的缺东少西或者缺少想法。看到走路会跌倒的小朋友要提着行李跑火车这样满透造作的多个镜头就跌出了代入感。故事对世界的架构挺好的
三贵情史好看!三贵情史出乎意料的好看!是国内很少见的题材,本来以为鱼鱼的角色会是三贵小时候遇见的小女孩,电影情节不落俗套。小胡演技一如既往地稳定发挥,哭戏动人!真爱是不是真的存在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相信真爱存在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真爱。
走吧女孩,去看红色的朝霞,带上我的恋歌,你迎风吟唱。露水挂在发梢,结满透明的惆怅,是我一生最初的迷惘。当岁月和美丽已成风尘中的叹息,你感伤的眼里有旧时泪滴,相信爱的年纪,没能唱给你的歌曲,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
一部充满童话奇幻色彩的音乐电影。一反常规王子救公主的吻,一吻即沉睡的设定挺新颖,加上寻找真爱的真谛这样的主题本就具备了一定的童话性质,色调与美术一开场就将人稳稳地带入了这个童话故事中,加上不仅好听还带有叙事功能的音乐,让这部电影在音乐电影类型上加分不少。虽然是导演处女作,但看得出导演的潜力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