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衣橱》是韩国年度观众最多的一部电影,是部驱魔片。
以前看过西方的一部驱魔电影,正常的病理和心理现象,经过驱魔后情况复杂了,最后导致悲剧,这是现实主义。
但《衣橱》却非常浪漫主义,很容易令观众撇开驱魔神秘、虚渺的形式,把握住人间的道理和情感。
电影最接地气的真相,是这些失踪的孩子都受到家庭虐待、误解,最起码也是忽视。
最真切的是这些孩子遭遇不幸时的感受,他们的挣扎与痛苦,他们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时的无奈与失望。
对孩子好一些,再好一些,亲情也是很容易失落的。
这应该就是这部电影年度观众最多的原因吧。
觉得自己看过太多的恐怖片,遇到伽椰子和富江,自己都能镇静,这部萨满教的女鬼还是让我吓出一身冷汗,太刺激了,也高估了自己…我挺喜欢河正宇的,他和全智贤演的一对《柏林》中的特工夫妻很棒,那个心碎的丈夫演的很牛,不过他拍恐怖片还只看过这一部。
孩子被衣橱的鬼魂带走了,到驱魔人来都没有问题,有问题是电影的后半部分显得逻辑不清和混乱,有反转但让人想笑,没有说服力。
到同期的《婆娑诃》和《哭声》不在一个层次,剧本啊……
自《午夜凶铃》《山村老尸》《咒怨》给我留下三团少年阴影后,我就非常抵触观看恐怖片。
然而,我还是看了《衣橱》。
上半场就被吓着几次。
一边抚慰小心脏,一边纳闷:河正宇为什么要接拍这种片子?
难道知道我在统计他的作品年表,想挑战不同的角色类型?
事情最后往往会有答案。
看到后半部分,我也自解了疑惑——打动河小花的,大概不是片中的恐怖元素,而是片外的恐怖现象:儿童虐待。
这世间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恨。
对于孩子亦是如此。
我们歌颂天下父母的爱子意厚情长,也必须看到有些父母的蛇蝎毒辣心肠。
先看我们中国:山西12岁女童遭后妈殴打脑梗死、黑龙江4岁女童被打进医院、成都3岁女童遭虐身亡、安徽5岁孩子被父母打至病危……小小身体,遍体鳞伤,不忍直视。
再来说韩国。
借用《小委托人》片末的一组数据:韩国虐待儿童涉案举报,2001年4133件,2015年19208件,2017年34169件……
这是官方数据。
我们有理由相信数据是不准确的,毕竟不是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虐待都会被举报进入数据库。
而2017年的34169件,意味着仅仅在365天里,就有3万多人次的韩国孩子被虐待。
谁在虐待孩子?
答案:80%以上都是孩子父母,90%以上是孩子的家人。
虎毒不食子?
人比虎残暴。
相对于体罚,还要一种虐待相对无形,即精神虐待,包括冷落、轻视、言语挖苦等。
怎么处理?
法治。
但更多施暴者会逍遥在法律之外。
现实是文艺作品的奶源。
如果将这种现象搬上电影,应该怎么呈现?
《小委托人》走的是正常路线。
这时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母亲告诉我废弃工厂内的水井里,藏着水鬼,会把在井边的小孩拉下去。
自此不敢去,小伙伴们大概也听过父母的警告,也不敢去。
现在我知道,所谓水鬼纯属无稽之谈。
但那时真的起到了作用——比大人们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井边危险之类的道理要管用得多。
《衣橱》的剧本构想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原理。
它没有选择安稳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是采用了韩国流行的灵异思维,告诉大家:每一个被虐待、被冷落的孩子都会进入怨念的时空内,成为恶鬼。
人不忌惮人,但会恐惧于鬼灵。
唯有大人的爱和关怀,才能解救恶行酿下的恶果。
于是,在完成社会价值内核后,全片就搭建起两位父亲在一位驱魔师的协助下,分别自我反思和拯救的故事。
相对而言,明真爸爸的“恶”比伊娜爸爸(河正宇)的“恶”要大得多(说实话,河正宇在片中的错误并不太明显),所以明真要苦于伊娜,明真爸爸所受到的惩罚也重于伊娜爸爸;伊娜可以被救回,而明真只能停留在另外一个世界。
从我刷过的为数不多的鬼片来看,几乎每一部恐怖片都有一个恐怖符号,《衣橱》的恐怖符号就是衣橱。
恶果为什么会藏衣橱后面的空间里?
我想有两个原因:震慑施暴的大人们,恶事之后,小心家里的衣橱。
另外一个原因则相对更加具象:衣橱是很多孩子的安全港湾,无论是做了错事、还是受到了惊吓,又或者纯粹好玩,都会习惯性地跑到衣橱里。
而衣橱也自然而然地被设计成为通往另外一个阴森世界的入口。
河正宇终究是从壁橱里拯救出了女儿伊娜,孩子幸运地忘记了这段记忆,欢快地走出学校;学校外面,是热闹的街头,漂亮的长镜头走向转角小巷,一个破衫褴褛、伤痕累累的孩子面对着一个老式衣橱……电影结束,现实继续。
大多数错误无法挽回,如同那些进入壁橱的孩子。
影片选择让伊娜失去这段记忆,目的很美好,儿童的创伤可以是一辈子的疤,只有失去记忆,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影片不是法律,片子的终极意义也只能在于警醒——对孩子行虐者,停下拳脚;对孩子恶意者,收起恶意。
世界上有些让人惧怕的东西总是好的。
✎文︱韩影书(微博:@韩影书)
这次推荐的电影《衣橱》是结合了恐怖片和剧情片的情节,除了承袭典型美国恐怖片突发惊吓等玩镜头、玩音效的吓人手法,还在剧本设定方面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值得一提的突破是片中的厉鬼并非再是没头没脑地滥杀无辜,受害者也不是没来由地一直被追杀,当然那些美国电影中常见的色情暴力的成分并非完全被剔除。
这部影片也进一步体现的韩片发展之路:以西方电影为形,以韩式电影为神。
那么这个恐怖片的剧情有多特别呢?
至少,作为韩国一线影星的河正宇,正是受到剧本打动才接下了这部戏。
这位备受丑闻缠身的实力派演员,在戏里发挥一流水准。
不过更值一提的,是连配角金南佶的表现也是不错,在气氛调度上更带来很大的作用。
然而,《衣橱》只算韩国开拓恐怖可能性的一次新尝试,整体成绩并不算好。
不过不失为一次好的尝试,未来势必会有更多更高质的韩国恐怖片面世
主题很明确:家暴、虐童但是,最后河叔台词有一句对不起,我认为仅仅对不起是不够的,哪怕是一点点,导演也并没有明确的有一定的做法。
最后的那一幕也说明了,即使有的父母纠正了错误,但有的家庭痛苦仍在继续,我希望这个世界上哪怕不和平,至少小孩是要幸福的整体剧情不错 演员也都在线嘻嘻,中间玩了不少梗啊。
3星不能再多了,一星给糙叔,一星给南叔,一星给家庭暴力的题材。
糙叔+南叔,本来应该是保证的,这部电影咋回事。
一个太不认真,一个太认真。
演了一部既不恐怖也不搞笑的电影,水准down的一批。
小制作大成本,制作方应该赔到吐血了吧。
以一己之力撑住恐怖直播的糙叔,你怎么了,你在干什么,有点疲于应付的感觉。
休息休息吧,别一部一部接那些没有质量的本子了。
南叔从司祭辞职到驱魔师的再就业,接这个本子的原因是什么啊,真的好奇。
朴成雄的加入本来应该是锦上添花,看完才发现原来只是在cosplay『熔炉』里的校长,算是致敬吗?
熔炉 (2011)9.32011 / 韩国 / 剧情 / 黄东赫 / 孔刘 郑裕美从那句『阿加西,你闭上眼睛,暗鬼就看不到你了』开始,哇,编剧是认真的吗?
玩掩耳盗铃?
最后的结局是,糙叔和南叔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了吧,嗯,这我还是挺满意的。
全篇就get到了南叔的斯文败类变态帅,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完电影的感觉就是,糙叔肯定是开公司赔钱了。
南佶粉丝 加上对恐怖片情有独钟 让我对这部 韩国票房冠军电影怀着很大期待看了起来 剧本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 大家有目共睹 这个故事情节不新颖 核心不突出 主旨是父女亲情想要引起社会关注孩子的成长陪伴问题 显然有点用力过猛 稍显刻意 河正宇应该是影帝级别的演员 但是与剧本相反的是 我觉得河正宇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 甚至可以说没有表现 我一点也没有感受到作为父亲的河正宇对孩子的关爱 不是这个人物本身的问题 人物是爱孩子的 但是河正宇全电影演绎出来的这个人物 给我的感觉是 不是去阴界救女儿 是去救大侄女 可救可不救的感觉 至于金南佶 作为我的偶像 当然我会很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他果然是宇宙最强演员 演啥像啥
《衣橱》前段时间看到“河叔”吸毒事件辟谣了还挺庆幸的,今天看了这部片子心情一下又不是很好了,虽然类型片里面“恐怖片”是最难拍的,但凭其选角色、选创作团队、选剧本的眼光也不能是6分以下这种不可思议的操作。
首先,故事一开始还没怎么铺垫就硬生生的布置不符合逻辑且故弄玄虚的恐怖氛围,以至于故事的起步就没有一个扎实的开始;其次,硬吓人已经是现如今“恐怖片”的大忌了,导演依旧玩得不亦乐乎,就算好不容易制造出来了一些害怕的气氛,突然又添加了一些搞笑的桥段,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不知道是不是导演自己胆小了拍得害怕了自我调剂一下(里面还用了“河正宇”《与神同行》的梗进行了调侃);最后想说的是“驱魔”这个环节就跟角色病理性的人物特点搭建一样,闹着玩似的,一点不严肃看得是莫名其妙,立意虽是关乎于亲情之间的关心,但为主题服务的内容与素材实在是有限,整体状态就像是影片对于魔域的设计,全在云里雾里,失望的心只能用虔诚的祈祷盼望着“河叔”未来的惊艳吧。
QJ
衣橱绝对是近期韩国恐怖片的代表之作。
导演除了对突发惊魂的高度把握,在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中,住在衣柜里到处都是孩子造成的失踪。
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家庭中扭曲的亲子关系,使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我觉得好的电影应该是这样的,让观众有多种视角获得不同的体验。
这是看这部电影最有趣的部分。。。。。。。。
。
按理说冲着正宇的面子也得加一星。
奈何我向来对事不对人。
一星给演员表演。
剧本烂、导演也烂。
再问 为什么接这戏。
被剧本温情主题蒙蔽了双眼嘛?
河正宇难道要成为尼古拉斯 凯奇第二。
我猜,编剧应该是个究级大胸妹,否者剧本也不会写的这么无脑。
故事平铺直叙、毫无悬念。
好歹来个倒叙,插叙呀。
明明有多条故事线,不但未给影片添彩,甚至让影片支离破碎,可惜了这么温情的主题。
小BOSS线,半仙线、主角父女纠葛线、现实救人线,若能合理安排,交叉推进,故事会精彩的多。
影片前30分钟铺垫剧情、交代父女纠葛,中间大段是降妖除魔初级阶段,后半部分降妖除魔高级阶段。
收尾又来重新探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难道不应该是降妖除魔共产主义阶段嘛??
影片的情感线索不连贯,前后不对应。
致使煽情部分显得很空洞、很狗血。
影片主打降妖除魔,可半仙母子的很多操作都没有讲清楚。
半仙男在降妖除魔的高级阶段,除了扒衣橱门,就是敲边鼓,太枯燥乏味了,好歹来段跳大神也行呀,看着热闹。。
原本是奔着恐怖片来看的,可是就没多少恐怖片的套路,恐怖气氛全无。
原来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父女温情片了。
可是温情在哪里?
女孩缺失的是关爱,是体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男主认识到错误了吗,如何悔改的?
到头来却让小BOSS母亲出来解围,主角说了三声对不起,就解决了全部难题。。。。
那小boss可是20多年怨龄,能自创空间,发展出30多个小弟的大能呀!
就这么有如儿戏的被劝退了。。
影片的节奏拖沓,情节设计没多大起伏,基本上没什么代入感。
恨不得快进看完。
因为完全不耽误理解剧情。
正宇同志,长点心吧。
不要辜负影迷对你的期望。
世界观太小了 角色建立也不够精细 剧本还算能自圆其说但也很勉强 最后强行的催泪也显得有些尴尬 恐怖氛围还算中上 几个镜头也挺吓人 但也是欧美低成本恐怖片的套路 不知道河正宇是得罪了大佬还是欠了债 最近作品不仅质量堪忧 还都排除在了主流之外
还行吧,从神棍开始,最终落脚于家庭伦理。看结尾这感觉,是要拍2???
很好看啊,剧情氛围都很棒,两位男主的演技也都没问题,驱魔师的信念之战,金南吉没有让人失望,河正宇选片也没错,热评里那个说河正宇乱选片的还是拉倒吧
其实挺好的,就是河正宇有点面瘫呢?!
我就想问问,怎么一眨眼小鬼们就统统变成了丧尸呢?又瞎又哑…什么情况…
最传统的“鬼屋子”+最常见的精神病患者+当下流行的驱魔人,新意不多,故事简单但还算完整,最后落点也是韩片惯用的韩式煽情家庭伦理——家长要关爱孩子。惊悚程度与这一两年的韩国恐怖片《阴曹使者》《婆娑诃》《门锁》之类的差不多。2.5星。。。
看完前二十分钟就应该果断弃剧,是我看过的最无聊的恐怖片后半段
完全可以理解为何票房不佳,没有一个桥段带有哪怕一丢丢原创性,我这种恐怖片观影量十分有限的观众几乎可以预知每个转折,能买票去电影院看的人观影兴趣肯定比我还高,对的起人家的电影票钱吗?表演上都在交作业,还是没怎么好好写的那种
套路全是套路
给绝地隧战。。。
没评论说的差,但确实是…会让人觉得根本是《潜伏》翻拍。节奏没有问题,道具布景精致,镜头沉得住气,可惜除基本功以外的部分都很老套,放在五六年前可能会不错。世界观上的唯一亮点大概是通过激发精神障碍前往冥界?
可能是我没怎么看过恐怖片,我觉着尚可啊。
气氛、环境、叙述、恐怖方式都是很不喜欢的类型,唯一喜欢的只有成熟男人爸爸河正宇。
觉得是很值得鼓励的一部电影。因为前有招魂这样的同类型经典,所以加入了亲情的元素和人到阴间的情节,虽然导致主题略显混乱,灵异惊悚和亲情关怀都不够深入人心,但仍值得肯定。
影片开场播放驱魔失败的录像带的桥段破掉了悬疑的氛围;金南佶调侃河正宇没有看过《与神同行》,小幽默思密达;影片后半段有点《潜伏》、《红衣小女孩》和《鬼域》的意思;金南佶刮去了小胡子、换了发型之后,倒是和李敏镐很是相像。影片的主题是重视家庭亲情、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对家庭暴力方面(算是鬼怪版的《小委托人》咯),整体而言中规中矩。
是鬼还是丧尸啊。槽点太多了。鬼客里的小女孩长大了,演技真好。
感觉是靠着河正宇的个人魅力才看下去。。果然没有垃圾的演员,只有垃圾的电影。
略过。
河正宇演的大部分都好看!
老河一次次让我失望,但我还是一次次掏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