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埃尔都知道
Was Marielle weiß,全知女儿视角(台),What Marielle Knows,Marielle
导演:弗雷德里克·汉巴莱克
主演:尤莉亚·延奇,费利克斯·克拉默,莱妮·盖泽勒,穆罕默德·阿泰斯奇,莫里斯·川恩弗斯,西西·赫费雷尔,维多利亚·迈耶,娜佳·萨贝尔斯基,玛丽安·莫特哈默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英语,法语年份:2025
简介:女孩青春期,与同学一言不合,对方一个巴掌呼下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女孩获得超能力,声称可以完全感知父母正在经历的一切,果然被当成胡言乱语,然而母亲偷抽烟、父亲被下属当众质疑,都被她如数家珍地抖出,父母才惊觉事情大条,难道那些不可告人的祕密,也都被女儿看在眼里?要如何才能让她恢复「正常」?详细 >
男人为撑面子自我麻痹,把故事包装服务于夸大自己职场领导力被女儿无情点破吃瘪强撑嘴硬的样子实在太可乐(好典(。
berlinale75# 通过剧作实现的小型人类学实验。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德国新作的印象就停留在了漏骨的台词和镜头(《直到夜尽头》2023)或是晦涩规训的视觉来展现内涵(《音乐》2023)。好像这些符号才是他们拥抱“新锐”的方式。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到观感和深度并重的时代呢
#75th Berlinale Competition# 3.5/10 有点搞笑,不是剧情上的有趣,而是导演选择的拍摄技法,贯穿全片的特写转场低劣又莫名其妙。
其实本来以为是想从读心异能高概念设定去讲“得知父母出轨后的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结果反而更多的不是儿童视角,是在讲父母之间的纠葛和不得已,但冲突都太中产aka小了,就有一种不忧柴米之后还是会找事情来嫌的那种味道,但这种味道本身是可以用优秀的对话来盖过的,结果更多是看到无能的丈夫暴躁的她,肛○不算背叛也真的是长见识了,只有到结尾那个应该算是铺陈全剧的东西才稍微有点有趣……
观影过程中屡屡被德国家庭的异化程度震惊,但又立即反过来思忖我们自己好在哪里?我们的异化体现在哪里?喜欢他们家那些树。
#BFILFF#以“女儿被甩耳光后意外获得感知父母所作所为”的奇特设定来撕开欧洲中产阶级家庭温和表面下啼笑皆非的残酷真相,在冷峻又戏谑的德式幽默里又能激发出对于情感本质的一定思考。这样的剧情产出本质上就是略微灵光一现之后较为传统的表达,如果只是这样做也还是可以爬上及格线的。但导演不仅没有试着在这样并不牢靠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改良创新,反而让很多看似调剂但实则毫无必要的抓马瞬间入侵其中,更是在结尾选择了一种过分安全的收束,让这个本就变得有些扭曲的小品式影片更体现出明显的无力感,与全片反复出现但不知所云的小女主角慢动作大特写形成了令人费解的交相辉映。
现实版间谍过家家,温馨并嘲讽
一个德国女孩因为一巴掌获得了超能力,这个事件却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夫妻信任,出轨,对孩子的教育,同事间的关系,导演的观察视角很独特敏锐,真的,少女的心理世界成人永远不懂。
心电感应的超能设定,但聚焦的是这个设定到来后家庭关系的变化,进展的戏剧逻辑不难猜测,胜在母女二人的表现抢眼,父亲也很好的承担了倒霉蛋受气包的背景板作用。今年柏林主竞赛两部德国类型片其实都挺工整的,可惜时不我与
-
最糟糕的还是她父亲的表现:第一步是拒不承认女儿的“心电感应”,为免男性自尊受损,实施男性一惯的不肯面对错误的“鸵鸟政策”;接着是带她走去她朋友的家门口,叫小女孩“给我家女儿道歉”,明明是她对小女孩进行言语羞辱在先,父亲也只会“打人就是不对”一句台词,我们老中人菀尔一笑,实在是原汁原味的“精神伤害不是伤害”;为体现大男子主义,对同事实施肢体暴力,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女儿拥有感应父母的超能力”的设定因而变成现代讽喻,讽刺的是为人父母却丧失共情力:当女儿变成千里眼、顺风耳的神,他们第一反应不是检讨自己教育是否存在失职、是否给出足够多的爱护,反而迅速划定私生活边界,继续戴上成年人擅于伪装的面具。好在母亲终于在结尾醒悟过来,他们逃避、慌不择路、自我防御,却不知一句“我爱你”便可以化解所有尴尬。
2025年德国影展观看,影厅里人不算少,还有一些外国友人。给5星是觉得这是部有趣的电影,对话坦诚到让人尴尬,而且有一些会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比如“抽烟”,以及在表演和台词上重复呈现的桥段,让影片显得更加搞笑。情节设计上,这种“全知感应”的非现实情节使儿童视角直接绕到了家庭关系的背后,让青春期的女儿完全感应到父母的所作所为,让玛里埃尔面前看见很多本不该她承担和面对的东西,而不是听周围人讲述,打破了常规,也让她受伤。这也让我们看到,在孩子面前,父母就应该是父母,而不是他们的职业、妻子或丈夫,孩子没有奢求太多,只是希望自己被爱,所以在影片末尾,当妈妈说出“我爱你”的时候玛丽埃尔回头了,这是她真正知道的事。最后,玛丽埃尔家的装潢真的很好看啊,这就是包豪斯吗?
Berlinale 2025, 7.5/10 相当轻松愉快的一部,切入点很有趣,当婚姻家庭关系里的一切变得全部赤裸透明,所带来的成年人世界的一系列drama和冲突,节奏很好,中间也不乏一些讨巧的冷幽默。故事情节和想剖析的东西还是太单薄,轻轻点了一下,对于实际生活和冲突的处理不够过瘾。
2025德国电影展in杭州百美汇|还蛮喜欢的。好标准的故事片结构。母女之间扭曲的纠缠。
#11041。75th Berlinale-主竞赛入围。想了想觉得还是可以上到4星。属于一个小设定撬动的思想实验(可以和鲁本·奥斯特伦德的一系列“人类关系实验室”式的作品放在一起看),但是拍得异常精彩,把核心中产家庭扒了个底儿掉,但重点又放在夫妻两人不同应对而带出的性别议题上,有很多非常高能的场面,台词写作与表演层次都可以拿到电影学院课堂上当案例分析(视听也有相应的一些surveillance电影的匹配)。虽说情节展开不免太过“典型”,脑洞可以更大点(想想拍过《失魂家族》的欧容会怎么拍吧),但讨论实在是非常精彩,感觉可以为豆瓣的各种性别议题讨论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妙笔是母亲去找外婆道歉那场戏,以及结尾。
2025 德国影展 #75th Berlin#主竞赛 轻松有趣 隐私缺失之下的中产家庭的谎言与失控
2025年11月16日 嘉里中心百美汇 中间那段好刺激。
揭穿成年人的谎言生活,中产婚姻的虚伪可见一斑。小孩的视角太少了,开了天眼的工具人一样的存在。
难得在柏林电影节看到如此轻松愉快的电影。我还一度以为德国人上了大屏幕只会黑暗系和暗黑系,只会讲历史和深沉叙事——当然也没什么不好,不过偶尔变个口味也让人很舒服啊。紧凑又扣人心弦的叙事节奏,对白有美剧的味道。三口之家不需要搞宏大的主题,生活轻喜剧也足以让人会心一笑。当然,以柏林电影节的调调,这种电影是抓不到金熊的。
我看得懂但我小受震撼 在中国的大荧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