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表扬男女主演的演技,双方都演得很标准。
整体服化道很用心,一下子把人沉浸到那种底层人民,混乱,无序,人如浮萍的劳工生存状态中去。
前半段就是要模糊观众的判断,所以男主不能表演得太正常。
而阮经天也的确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甚至过于出色,那种癫狂,无能狂怒,情绪不稳的状态,甚至让后半段我一直想他会不会是黑切白,白切黑?
直到他被强行下线,我才相信了他真的是白子。
张钧甯表演标准,就是你挑不出太大毛病,能沉进去,但整体剧本给她的发挥空间,我认为是不大的,都是比较标准的女警和痴情女友。
可问题是,我嗑不到她和另一个男演员的火花。
所以这种死去的白月光,就太无力了。
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剧本标准但落后。
它是非常标准的好莱坞悬疑片?
不好惹一根筋但有能力的主角,看主角不顺眼但会尽量给予帮助的上司,傻白甜有点拖后腿的菜鸟,友敌难辨的罪犯,可怜无辜的被害人。
为了迎合近年的市场,把以上一些比较正面的角色都给了女性,这是好现象,给了女性演员更多的发挥空间。
但这个剧本还停留在旧剧作的标准化上,即使换上全男班底,让他们卖卖腐,都很难增加这个片的可看性。
如果你阅片量大,就和很难从这个剧本中看出进一步的东西。
想展现的底层劳工状况是几乎没有,死去的女性劳工都是面目模糊的。
她们的爱恨,喜好,生存状态都没有相应的呈现,反而放了很多篇幅展现男女主的深情、男主喜怒无常的一面。
最最让我如鲠在喉的就是高潮的后半段强行让男主和徒弟下线。
为了制造所谓的刺激,强行让女主和罪犯1V1。
到底TW的警察有多忙多不用心,才能让主角团从堵罪犯——送医院——到照相馆——去关禁地这么一长串的时间内,都派不出一个警察支援,甚至没有一个电话连线?
最后两者强行来了一场打架后,不让人觉得女警很厉害,只觉得她让自己只身犯险实在是太蠢了。
而且还强行加了好莱坞常用的最后一刻想起温情决心反击的戏码?
看得我实在是一脸问号。
更别提最后才来了警车声表示同事到了。
啊,真的是典型的好莱坞“孤胆英雄”叙事。
我不说一定要什么群策群力的群众精神解决问题,而是典型的剧本就是逻辑不通,非让大家不出现为塑造英雄叙事。
你哪怕渲染一下女警和犯人之间的羁绊,说犯人选中了女主为自己的”破壁者“呢?
另外,本片也沾了一些日剧悬疑的毛病,被《轮到你了》这类日剧创过的观众都知道,很喜欢把一些角色日常的回眸和若有所思,通过配乐和剪辑拍得跟这人在准备什么惊天阴谋似的。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悬疑感的塑造手法。
『追缉』宛如《缉魂》的姊妹篇,不变的是张钧甯那便秘般苦大仇深的表演以及男主出色的演技发挥,缉魂虽略显凌乱但至少创意和想法是在线的,而此作完全是套着悬疑、警匪的壳在拍文艺和爱情,看似要探讨外劳的社会问题却一直没有去深切,云里雾里的探案过程更是和莫名的情感纠结形成压抑抽风的氛围,实在是让人抓马。
【4分】
其他大部分在讲为情所困。
前半程很好,阮经天在警局里的一些剪辑很好。
表演的很好,编排很好。
可凶手暴露之后的剧情急转直下,节奏拖沓,很多镜头长的磨叽,女警独自行动押着犯人去救人的段落情节怪异,密室逃脱也没有亮点,女主由求死到求生的转变没有心理依据。
男主好脆弱全程在痛哭,表演有点用力。
大和谐的收尾非常潦草。
台湾制作班底,聚焦非法劳工问题,外劳务工女性接连被杀,且手法残忍变态,剧情想填满惊悚和悬疑感,再展现主角的自我救赎过程。
在办案的过程中,对人性的复杂和阴暗面刻画不够,说教味倒是不浓,也能吸引人往下看。
爱人离世与感情受骗的男女主,共同完成自我救赎。
结局以为不会是猜到的那么简单,会有反转,但结果就是这么的简单,这也算另类的反转吧…完成度还算可以,但不够精妙,行为逻辑还是有硬伤的,警察的配枪可以随意给别的警察的,枪是很容易被抢的,女主未婚夫抑郁症没有原因的立不住或是交代不够?
自杀原因是什么?
抑郁症可以当警察么?
办案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支援?
警察永远是不能团队办案的,永远有个难搞的上司,菜鸟新人工作状态真的就要那么差嘛,这个刻意设计有些过时了。
不能为了营造刺激不顾逻辑呀。
悬疑片最怕接开谜底时矫情,是大忌。
凶手的遭遇、犯罪动机和心理根源没交代清楚,最后的大和解也是没啥必要的。
演员的表演,张钧甯痛失爱人的低迷-清醒-到密室的求生也是自我救赎的过程,演的很饱满完整。
她的自律与女性力量的内核都体现在脸上了。
阮经天演戏有了越发成熟的魅力,造型颠覆,几处表演上细节表达很棒。
演员很卖力,今年院线电影演员大于剧情的又一案例。
这个电影真的不要营销悬疑和犯罪了,悬疑没什么大的反转,犯罪又没探讨犯罪心理,不如聚焦女性力量与自我救赎吧。
爱人先爱己,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活在当下追寻未来。
这还是值得看的。
英皇电影城看了首映,一般看完电影我都有很多话想说,这部电影完整、标准化得让人有些失语。
受伤ptsd的女警被老队长照顾,带着菜鸟下属(还有点年轻版张钧甯的意思)追查连环杀人案凶手,碰到疑似凶手亦正亦邪的阮经天,破案的同时完成自我救赎。
这个套路在好莱坞非常多,这里面案件是很完整精细的,女警人设故事也非常贴合案件本身,自我治愈的过程并不牵强。
查案过程合理,悬疑持续的时间够长,总体感觉是该做的地方都做的很好,但也没多做啥。
案件关注的主题是非法劳工,沉默的底层群体,我觉得主题选得独特且有意义。
受害人、警察都是女性,题材已经非常女性主义。
最大的问题就是已经如此接近一个完美的主题,结果欲说还休、戛然而止。
不知道是不是时长删减的问题,中间除了阮经天说了一句,他们的生活从不简单,居然就没啥描写劳工的场景了。
观众对这个群体的无知和无从共情导致边缘的群体到了结尾依然边缘。
有那么多可以讲述的非传统故事,但镜头依然要对准一个普通社会人爱恨情仇。
我觉得非常可惜。
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我不是药神》,光聚焦药神是无效的,要点是要描写走投无路的病人,才反射出药神的伟大。
几个小问题:一是中间破案有一段时间沉闷非常。
前段时间有个电影《第八个嫌疑人》,这俩片子完美展现了类型片的两种沉闷:一种是毫无头绪的沉闷,一种是早早知道结局的沉闷。
二是张钧甯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主演同时当监制是有问题的。
这里面全程素颜很赞,但是打斗那段太弱鸡了,很难信服。
女性主义拍摄过程更不应该区别对待。
文戏又有点端着,不是故意的,是演员本身气质使然。
张钧甯演戏总让我想起林心如,俩人都是一脸十分关心对手戏演员的样子。
不同的是林心如母性更强,可称为大地之母,张钧甯像是大地之姨。
可能是俩人都没有接受科班训练的原因,演戏很难克服自己本身的表情习惯。
开头看着张钧甯的文戏,属于那种是对的,但是观众要主动融入,说实话有点脚趾抠地。
但是阮经天一出场整个身体物理地放松下来。
阮经天的表演超出预期。
因为小时候看过他没头脑的戏,以为他也没脑子。
但这部片子里作为主演完成度相当高,和张钧甯对手戏有一些我甚至觉得张接不住他的戏。
映后交流他对自己的角色侃侃而谈,理解足够深。
听他的意思,以前没使劲演,这部戏没办法因为认识监制所以发力了。
总之可以一看,但我相信导演下一部会更好——如果他听了我的建议:)
中国电影可以有追逐、追赶、追念,但不能有追缉,电影完全就是无厘头的推敲,拙劣的悬疑模仿,甚至是没有立起一个人物的假惺惺的表演。
女主一直沉溺在个人伤痛,看似用个人伤痛连接核心案件,但实际上观众完全不认同杀人犯的行事逻辑,更不理解这个女主到底在破案还是完成自我救赎,最后硬生生地弄了一个阖家欢乐的结局,看似一切都很美满。
但烂片就是烂片,就像饭菜坏掉了你不可能让它变得新鲜,我们的学生作业比起这部电影都绰绰有余,你要么做形而上的文艺,从形式取胜,人文关怀至上;要么做形而下的类型,精心打磨,敲响社会热点话题的共鸣,现实主义为王。
这个电影看了是花钱买罪受,一点也不讨好观众,最后的跋语也是一头雾水,到底是谁在治愈你们,还是你们在治愈观众,我看不要说治愈了,是吃一堑长百智。
表演是好表演,就是影片拍的实在太稚嫩,做点减法,砍掉男女主和反派的情感戏,多在剧情转折上花点功夫,拍成简单的犯罪悬疑类型片也是能看的,东南亚非法移民在银幕上也比较新鲜。
四个人物,像各种电影类型元素同时堆砌在同一个画面上,有一种割裂感整出一个四不像。
女主是文艺片路线加上负责各类降智操作强行推剧情,女二是偶像剧过来串场,反派是《七宗罪》的凯文史派西角色超低配模仿犯但角色没任何魅力。
阮经天是演技大爆发但故事节奏匹配不上他,这导致一种他表演越好越严肃我越忍不住想笑的冲动,比如反派激将男主,想让男主看他女友被挖走的心脏,这时候其实观众都早已经领先剧情知道要看到什么了,然后影片呈现出一种恐怖片氛围让阮经天飙演技,倒像是剧情介绍完毕后把阮经天扔进片场开始一段即兴表演一样,非常别扭。
到最后我依旧不明白,男主失去女友,女主失去丈夫跟反派被骗婚杀妻后开始连环杀人之间能有什么共通的精神联系,结尾怎么大家就都释怀了?
上次看张钧甯还是《缉魂》,那时候对她最大印象就是,她的脸怎么看起来像个清俊小男孩啊!
刚刚翻了下时间,原来上映都已经过去两年十个月了。
太可怕了,我怎么会觉得是没多久的事情。
但这次电影很不一样啊,虽然都是女警察,但非常不同。
我蛮喜欢这个女警在追凶过程中跟罪犯赛跑,同时跟自己心魔斗争的明暗线的。
追凶办案,也是她的重生之旅。
真的看得我好感动。
菜鸟我也喜欢,好萌,警大第一名做得很好!!
冷脸又臭脾气的上司看着也是个靠谱的,而且,对下属的保护和尊重,这个对话描写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当然我知道可能也不新鲜啦,但就真的很好。
阮经天演得很好诶!
比那谁在消她里强多了。
只不过因为我脸盲,对这些消失的泰国女生有点分辨不清,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情感的代入。
但小天你真的很不错!!
还有就是张钧甯给你俩拉架拉不开把我看得,哎哟,体重压制确实是自然法则。
张警官要是再壮点儿你绝不会这么轻松的ok?
最后的缉凶到犯案现场的环节,我在看时其实是有一些不满意的,心想要是陈队长不这么心慈手软,换白夜追凶的汪队来,先给疑犯腿上来一枪,就不必这么费劲了。
大铁门嗑手上是真看得我肉疼啊!
但我想想其实这么安排也是合理的,身为执法人员,要是能那么眼皮不眨就拔枪伤人,确实有道德感太低的风险。
真奇妙,我现在坐在电脑前,能回忆起好多电影的细节,感觉都是对人物塑造有帮助的,也都是不耽误推动剧情的有效情节。
而且夸一夸,故事都是发生在陌生又熟悉的架空城市,大家说汉语,然后有一些东南亚外国面孔/语言。
但这个电影的世界观和可信度可比拯救嫌疑人强太多了。
而且我看片尾字幕,真的觉得他们是个很小的剧组。
意料之外,看来都是精兵强将啊。
首先要说的是演员的演技很厉害,摄影画面很赞😎镜头很棒,其次说一下剧情,有点拖沓,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看得想快进
台湾的电影风格很风格化,犯罪片也拍得很文艺很抒情!
哈哈哈😆
总体来说,电影真的是一般,犯罪片不够硬朗,不够简洁明快。
阮经天和张钧甯的演技还是很优秀的,很入戏很有代入感!
阮经天、张钧甯领衔主演的《追缉》入围第59届金马奖五项大奖,阮经天《周处除三害》《追缉》接连上演,演技炸裂。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部《追缉》,看看隐藏在电影背后的故事!
一起无名流水女尸案被害人被挖除了心脏,切掉了左手无名指,其它九根手指的指纹全部被磨平。
经过解剖断定被害人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缺氧窒息而亡,然后凶手将被害人的血液放光后,再进行无名指切割和心脏挖除!
在医学确认人体运作之前,人们相信左手无名指的血是流往心脏的,所以以前的人给这条静脉起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爱情静脉!
法医判定凶手是个感情受到伤害的人,这是一起情杀!
我们的主角阮经天饰演的小天和未婚妻大吵了一架,五天后小天接到未婚妻的电话 说要和他分手。
原来小天的未婚妻是名外劳,通过一个名叫阿曼的外劳中介找到了工作,之后和同为外劳中介的小天相识相恋。
但是最让小天不能忍的是 明明是自己未婚妻,放假的时候居然会和阿曼一起出去玩,而且如今居然和他提出了分手!
当未婚妻的妹妹找到小天,质问他姐姐去哪了?
阮经天脸上复杂的微表情 让人看得寒毛直竖!
一瞬间阮经天仿佛周处附身,就差一曲《新造的人》…
很显然无名流水女尸案的被害人就是小天的未婚妻,但是想要快速侦破此案,先要从成千上万名外劳中确认被害人的身份,而这个难度犹如大海捞针。
张钧甯饰演的是负责此案的女警
张钧甯也是这部《追缉》的监制,也正是因为张钧甯的这个身份才能一下找到多年的好友阮经天来出演这部电影,而且阮经天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其实在他接到张钧甯的电话后,不到30秒就答应出演这个角色。
女警很快找到了小天。
原来就在她们一筹莫展时,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通过定位在一个电话亭找到了一个盒子,盒子里居然放着是杀害小天未婚妻的作案工具和一张她和妹妹的照片,而盒子上留下的指纹是外劳中介阿曼的!
再通过调查被害者的通话记录,从女警的视角看 如今出现了四名和被害人有关的人:1.拨打匿名电话,将作案工具交给警方的阿曼。
而这个阿曼其实就是经常和被害人,也就是小天未婚妻一起出去玩的外劳中介阿曼。
2.合影中出现的被害人妹妹。
如今已经找上了小天,正在到处寻找自己的姐姐。
3.四天前和被害人通过电话的印尼女人。
印尼女人第一次被提及,奇怪的是四天前,被害人已经遇害,理论上俩人是不可能进行通话的。
4.隔三差五给被害人拨打电话的小天。
其他三人在档案中都显示是失踪人口,而最容易找到的就是我们的男主 小天!
小天和被害人的关系,实在太符合情杀这个动机了。
阮经天破防后,诉说自己和未婚妻从吵架到分手,再到自己苦苦寻找,最后却得到未婚妻被害消息的精神状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女警也很聪明,既然没有直接证据逮捕小天,就把其他三名和被害人有关的人的照片给小天看,说不定能通过他找到这些人!
果然小天一回到家,就把未婚妻的妹妹连拖带拽送上了朋友的车,让她去躲躲风头。
随后驱车前往郊外 找到了那个拨打匿名电话的外劳中介阿曼。
如今阿曼的精神状态显然出现了问题。
阿曼什么都不肯说,最后甚至夺过了尾随而来的女警的枪,对准自己扣下了扳机…
经过这起风波,女警已经意识到如果小天是凶手,他就没理由来找阿曼,也就是说小天也在寻找凶手。
但是如今随着阿曼的死,线索好像又断了!
在《追缉》电影中,我们其实是跟随着张钧甯饰演的女警的视角一路追寻真相。
当女警看到小天为爱疯狂,一瞬间她感同身受!
其实在电影中还描写了一条关于女警的感情线:原来在一年前,女警的未婚夫因为抑郁症自杀了,一年过去了女警还是没能走出来,就在她将车开到郊外,决定在车里了结自己生命时,不远处的几个年轻人好像发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惊慌失措的跑开了…一瞬间女警被拉回了现实,而这就是那起无名流水女尸案被发现的全过程。
女警说:尸体会选人办案,我以为是我选了她、其实是她选了我。
其实《追缉》的故事内核 是在类型片的包装下 讲述两个在生命中失去爱的两个人,相遇、碰撞、潜移默化的影响彼此 然后带着彼此伤痛继续向前行的故事。
女警选择相信小天,小天也选择相信女警。
就在看似线索全断之时,小天给女警发了一个定位,当女警赶到现场,瞬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小天在大雨中不停地挖着泥土,而泥土下面埋着一具腐烂的女尸,而这里埋着的就是 四名和被害人有关的人之一的印尼女人。
而且这个印尼女人就和小天的未婚妻一样,同样被切下了无名指,挖出了心脏!
也就是说这是一起连环女尸案。
就如小天的未婚妻是通过外劳中介阿曼找到工作一样,这个印尼女人是通过同为外劳中介的小天找到的工作。
大约在一周前,小天接到了印尼女人工作的工厂的电话,老板让他把女人的尸体处理掉,毕竟女人是小天介绍来的,发生这种事就把人还给小天,无奈之下小天只好照做。
所以当小天看到和自己未婚妻相关的这几个人的照片时,联系自己处理印尼女人的事,一瞬间他明白了阿曼绝对不可能是凶手,阿曼抛尸后 一定是因为良心上过不去,于是才打出了那个匿名电话。
在小天的未婚妻死后,有人用她的手机打出的最后一通电话正是打给印尼女人的。
经过调查印尼女人死后的第三天,她的电话打出的最后一通电话居然是打给小天的未婚妻的妹妹的。
也就是说下一个受害者就是未婚妻的妹妹!
至于《追缉》的真正凶手就要说到一个会和几乎所有女外劳接触到的人。
当小天、阿曼这种外劳中介为那些女人找工作前 都会去一个他们熟悉的照相馆,让照相馆老板为她们拍照制作证件。
很多年前照相馆老板对一名女外劳一见钟情,两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没想到这个女人居然是个骗子,就在照相馆老板生日当天将他迷晕,然后卷走了他的所有钱财!
从这天起照相馆老板的内心逐渐开始扭曲,他开始憎恨每一个女外劳,通过拍照办证的机会物色猎物。
而这个照相馆老板就是这起连环女尸案的真正凶手!
虽然《追缉》电影最后,女警有点降智的将疯狂的小天打伤,导致自己身处险境,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小天未婚妻的妹妹被救,照相馆老板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不过不管是小天见到凶手犯下的恶行后的疯狂 还是女警的降智 其实都是因为他们曾经为爱伤透了心才会在那个当下做出常人看比较傻的举动。
有趣的是阮经天、张钧甯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这一段。
张钧甯说她为爱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为了初恋追到了南非,没想到阮经天补了一句:其实每次你都蛮疯狂的…
最感人的是阮经天和张钧甯的关系好到 两人做出约定 等到他们50岁的时候,如果你未娶我未嫁 两人就在一起!
多重反转,每次以为真相就要被揭开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得知真凶时,吓得我汗毛竖起!根本猜不到!
节奏很紧凑,紧张死我了。最后拿灭火器砸门的那一段、拉着另外一个女孩一起呼吸的场面震撼到我,眼泪都要出来的程度。真的把女性的力量在电影里最大的尊重。
或许意图是好的丰富的,但是拍摄出来感觉是一盘散沙,演的也是马马虎虎
曾英庭对犯罪悬疑氛围的塑造还是比较成功的,院线版剪得也更商业化,但风格化的视听和叙事的完整性都有所折损。张钧甯和阮经天表演的维度都有了明显的拓宽,愈发细腻。
太矫情了,不论是犯罪动机,还是女主和前男友的自杀动机,都太矫情了 #Fantasia
一边害怕一边沉浸在电影情节里面,悬疑爱好者对这种“悬疑+反转”的配置没有抵抗力。
有些台词非常震撼,“尸体会选人办案,我以为是我选了她、其实是她选了我”,宿命感拉满了。
阮经天演技惊艳到我。其实案子设计不错,非法外劳女连环被杀,除了查案也点了非法外劳的现实问题,但细节上有些bug以及最后30分钟太拉垮了,为了突出女主就让她先打伤男主,然后不等支援被凶手牵着鼻子走让自己身陷险境,湾湾警察这么蠢的吗!?
真的很不知所谓
台湾电影有一点非常好,就是它可以非常唯心。从那句“尸体选择了我”,到两个弱女子办案追踪真相都是弱逻辑的,很巧合的,很唯心的安排。仿佛几个人的命运早已被安排好,明线暗线都要汇聚到一身麻烦想要自杀的吴洁身上。而她本来的绝望却在濒临死亡之前救了她,GIRLS HELP GIRLS柔弱的人要帮更柔弱的人,大家才可以在恶意满满的世界里,活下去。曾英庭并未从传统的女性主义角度切入,他的剧本很聪明,把所有人放到最惨最倒霉的底层,然后开始讲述这个血淋淋黑暗的故事。两个女警一个想自杀一个是最底层实习生,男主是生活糟糕透了的非法人力中介,真正的凶手也是个命苦的人。也许正因为大家都很惨,所以要用伤害他人获取快乐,大家一起永无出头之日才好对吧。垃圾心态害死人呀!
女主废物点心只会帮倒忙 男主除了哭颤抖啥也不会
1.阮经天和小女友没有一点感情铺垫,就放出两次笑脸,导致后来他在照片墙哭的发疯???代入不了一点2.自杀男友你都跟女友求婚了为啥还要轰自己?她就给不了你活下去的一丁点希望???3.为了虚晃一枪而虚晃一枪,指向他朋友的时候真的莫名其妙啊4.首位呼应释怀太硬了,怎么就释怀了5.凶手的动机还是不够说服力啊,6吓人全是突然一下枪声音效……太多槽点不说了,多加一星给女主哭戏吧
悬疑外壳,以爱为核。男女主都失去了爱人,他们都活在伤痛和执念里,画地为牢。在追凶的过程中渐渐意识到困于执念的可怕,也拥有了面对过去、面对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人生中受到伤害或许在所难免,应该学会放下执念,走出阴影,陷进去会觉得暗无天日、痛不欲生,走出来会发现云开雨霁、海阔天空。所困扰我们的可能并非那些伤痛,而是自己的执念。愿每个经历伤痛的人,都被生活温柔以待。也愿每个经历创伤的人,都能放下执念,走出痛苦的深渊,不回头,向前走。
请阮经天保持这个造型再演十部电影络腮胡是男人最好的医美
案件细节让人浑身发麻,看到那些放血挖心的情节,别说我了,连男友一个彪形大汉都被吓到出冷汗。
冷不丁冒出个范长福。
尸体细节删减,推理线索神出鬼没,背景虚化打码,重头情绪戏就像发癫,直接把台湾《七宗罪》拍成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挺幽默的
张钧甯和阮经天的脆弱感让人心疼。开头部分完全依靠剪辑营造的惊悚感,和女主回忆片段,令人印象深刻,不落俗套。我猜想照相馆老板应该有更多的故事不只是“老婆卷钱跑了”这么简单,而林佑生前期表现出的满怀心事若有所思,以及他与外劳的关系,应该也有一些篇幅…三星半加半星给那消失的23分钟。
可真bt啊 阮经天🉑 从不否认张钧甯的美丽 但她现在还是跟唐人街系列更适配
angela yuen 有提名張鈞甯沒有 我是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