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下来,果然堪称美版《人在囧途》,连过程都差不多——上飞机,下飞机,开车,车祸,没钱,倒霉一路,等等。
真是佩服老美,够直率,想做什么就做,想说什么就说,骗一下人还自责得不得了,非得一吐为快,哪怕挨老拳。
再仔细想想,彼得和伊桑,一个成功商人,一个倒霉演员,命运安排他们同行。
彼得要回家迎接一个新生命,伊桑刚刚送走老父亲,而他们两个正在路上。
除去那些笑料,其实是挺严肃的一个电影。
生与死,我们或喜或悲,或急切盼望,或黯然逃避,都不能坦然面对。
但不论怎样,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留不住,大家都有一个DUE DATE。
也许就是主题过于严肃了,不妨拍成喜剧片来看。
不过老美口味够重的,哪怕是在一部喜剧电影里。
当着陌生人自慰就让人难以接受的了,关键是还有一位桑尼,被它雷倒了。
不说了。
以后若是还记得本片,估计一大半是因为这条狗。
当然还有句台词:“我估计我父亲还剩下八杯。
”估计中国人说不出来。
梳理了一下影片的故事线,从剧作上来看,影片还算是比较合格的好莱坞喜剧片,全片转折点很多,剧作手法非常标准,人物关系破裂三次,开头结尾前后呼应,还有主观视角的想象空间(可能是导演的私货),在嗑药的时候,伊森的形象变成了熊的样子,正好与梦境相照应。
但是故事的主角放在今天还是很老套了,公式在剧作分析里都写得很清楚。
有几个桥段把我笑惨了,整个电影里出现的人物也全跟平时看到的美国电影里人物不一样这个死胖子就不说了,对别人造成了天大的伤害,包括撞车门踢倒物品加入黑名单磕药手淫劫狱藏匿射伤误导……等,他都一副不知所谓的无辜表情,像一个完全没有认知能力的顽童,受害者哭笑不得,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另一方面他又像一个孩子一样单纯幼稚异想天开,非常有趣。
卖大麻的竟然是Juliette Lewis,她在门口的那个样子令我想到了她跟布拉德皮特合拍那部公路片时的风情,真是岁月杀猪刀啊。
她家里的两个孩子那一段是我认为最逗的,那男孩子太像现在中国的那些惯坏的孩子们了,有时候真的也想像Robert Downey一样揍一顿啊,被揍了两个小鬼也就乖乖听话了所有公共机构工作人员,从空姐,大厅警察到空警,保释人员,边境警察全是一副“我是大爷”的表现,对人受搭不理,冷嘲热讽,破口大骂,吐口水,再拳脚相加,冷不丁还给上一枪或者几棍子,也算另类了,不看他们的样子的还以为到了中国呢Jamie Foxx演的别人妻子的前男友也真够白目,对着别人丈夫一个劲地显出与她的热络,显然是还没死心,别人的丈夫不吃醋才怪。
两个男人的戏,其他所有人都是绝对的配衬,剧情觉得很散,缺少爆发力,感觉还差点儿
在中国坐车进行长途旅行,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儿,如果赶上是春运,那简直就是场灾难。
别的先不说,仅火车站之类,就是你去了一次后就不想再来的地方,因它能让正常人心生绝望,让绝望的人变成安娜卡列宁娜。
一进大厅,扑面而来的不是杨柳风,而是混杂着方便面、臭袜子、脚丫子、排泄物及汗水的民族充沛真气,呼吸一口吐纳的都是历史的颠沛与流离,足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弦晕;更何况还有撑暴耳膜的音量,由兜售报纸、高音广播、大吵大嚷的电话声及嗡嗡群聊声混杂成一片摧人心魄的波锋音阵,直让你头晕转向,心智崩溃,再加上还有密密麻麻的超长购票长蛇阵,排铺出层层叠叠的人盾肉海,把中国社会三大特征“脏、乱、吵”展现得淋漓尽致,你绝对会把这地方排名为人间绝境之首。
然而在美国,这样的情况却不存在,在自由而开放的国度旅行,是人生的另一种风景,心灵的另一种休闲。
远离了喧嚣与嘈杂,拥挤与混乱,迎来得却是碧空下性灵舒展的恣意,旷野中心情闲暇的通达;落霞孤鹭,碧海青天,幽林穹谷,烟云相连,一盏夕阳伴着绚烂彩霞,冰轮初升映照着满天星辉,新奥尔良的爵士弹奏着山谷里的灯火,密西西比的河流流淌着布鲁斯的忧郁,车窗外的景致有系在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路途上还要驶过忧愁河上的金桥,如果经过斯卡布罗集市,还可以闻到芜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在这里遇到陌生人时会有真挚的笑容,而不是心生森严的戒备,遇到人需要帮助时是伸出援手,而不是冷漠无情掉头走开,因为这样的国度,没有“我爸是李刚”那一类嚣霸人物,也没有讹诈好心人的剧毒恶行,自然有着万物霜天竞自由的豪气与大度,所以这个国家的电影,都会产生一种“公路片”的类型,专门来演绎在路上的人生谐趣,悲苦喜乐。
因这个国家车辆太多,有车轮上的国度之誉,那些蜿蜒的公路、星罗棋布的汽车旅馆和在公路上奔走的形形色色的人群,自然成为美国电影演绎故事的最佳舞台。
公路片诞生之初,多半是由当时好莱坞的青年导演执导,以反映青年人失落、孤独、愤懑和反叛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其主人公们多驾驶着各色汽车,怀着破碎的梦,疾驰在穷乡僻壤上。
老鹰乐队的一曲《加州旅馆》,就吟唱着这样的场景:“行驶在昏黑的荒漠公路上,凉风吹过我的头发。
温馨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抬头遥望远方,我看到微弱的灯光。
我的头越来越沉,视线也变得模糊。
我不得不停下来过夜。
她站在门口那儿招呼我,我听到远处教堂的钟声。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里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
”进入80年代后,公路片逐渐杂糅了更多的类型元素,其结构模式也更为灵活多样,其中既有好莱坞的传统格局,也有独辟蹊径的巧妙构思;然而好的公路片是关于心灵的探险,非是一部电影的交通地图,不是以以迷茫始,以迷茫终的患得患失,而是跋山涉水栈石星饭后的人生感悟。
所以好的公路片,往往能给人带来生活的遐思,心灵的洗礼。
近日推出的《预产期》,即属此类。
影片讲述将为人父的小罗伯特唐尼回家迎接孩子的出生,却不幸节外生枝,遇见难以摆脱的梦魇扎克.加利费安纳基,当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类型,及不同价值观的人生态度,被命运捆绑在一起,便把漫漫回家路,变成为一场惊险事故不断的颠簸之旅;彼此容身的一室驾车,也变成两人之间的信任与敌意的较量战场。
这部片子,内容很是喜剧,表演又十分精彩,而且冲突不断,但又绝不夸张,人们常见的自私、欲望、信任、厌恶在这部片子中,都得到绝妙刻画,完美发挥;戏谑、调侃、反讽,各种不留情面的对比手法在本片中层出不穷,构成了故事中的各个笑点,让你从头到尾笑不歇场,硬是把冰冷的高速公路,都演绎得温情四溢,机械物理的小车,都磨合得味道十足;更在化敌为友,彼此拥抱的结局上,给予观者众娱乐过后,非是假大空的人性升华。
是的,这世界人们多一些互相之间的宽容,会生活得更加美好,用不着那么恩怨情仇,睚眦必报,陌生人真心给你一个热情的拥抱,你用不着呆滞着一双死鱼眼;有人朝你微笑致意,你也用不着疑心别人在给你设陷下套。
把自信、大度、包容、勇敢、慈爱、乐观、诚实的品质展示出来,就不用着花重金到国外去做什么中国形象广告片,对不对?
赶紧补上这一课吧,下次看到公路边有人招手搭车,无妨停一下,给自己一个助人的机会;看着有人过马路,不要着急,让别人先过,因这是基本的社会礼仪,不要像那些粗鲁的中国人一样没有教养。
注:本文部分公路片资料采用了百度百科的“公路片”词条,在此向辛勤而无私的编辑词条的朋友们致谢。
最近好看的电影似乎比较多,还是我实在缺乏娱乐时间?
进场之前就知道绝对是笑料百出的一部白痴好莱坞电影,进场之后光顾着想那倒霉蛋究竟演过什么片子了。
《预产期》是好莱坞版本的《人在囧途》!
和国产剧本里的小三设定相比多了一份细腻的温情!
小罗伯特唐尼的神经质必定和扎克的少根筋碰撞出火花!
影片的剧情暗喻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为了迎接新的生命,尽管困难重重也要勇敢前行!
在过程中你会失去很多自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循规蹈矩的生活!
你也会得到很多,放下一切的勇气和患难的友情!
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难道影评人真的把它当做喜剧?
其实影片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伦理片!
其中扎克的生活状态是值得我们玩味的,一个一无所有(包括脑子)却陋习难改的人,因心中的梦想无比自信!
经过时间的打磨证明这样的人依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这样对生活和个体生命充满敬意的剧本颠覆了我们浮躁的价值观!
比起《人在囧途》的剧本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绝对是这的一看的好电影!
我忘记我是先看的人在囧途还是预产期了,总之我感觉还是人在囧途搞笑些,可能是预产期里的东西要更深刻一点吧。
唐尼的角色是个典型的美国人,急躁,一发怒,心里却依然有柔软的地方。
本来下定决心要抛弃死胖子,却因为骨灰,留了下来。
而那个胖子真有意思,各种搞啊,比王宝强狠多了,枪击,被拘留,抽大麻,翻车,从这也能看出来美国比中国猛多了,各个方面都是。
爆出翔了都。
里面几个场景整的挺好,把骨灰当咖啡,人狗一同打飞机,从墨西哥看守所逃脱,都挺刺激的,关于孩子是谁的的讨论,都挺逗乐的。
小罗伯特唐尼真有范儿啊!
如果《全金属外壳》里的外壳是别人替你打造的,那么《预产期》里的带刺外衣就是你自己帮自己编织的。
人们都以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像叔本华说的那样是刺猬,于是也把自己打扮成刺猬,其实只是找了一些牙签插在大衣上而已。
剧中 Peter和Ethan是两个极端的例子Peter是一个典型的都市人,事业有成,穿着体面,发型整齐,不苟言笑。
这其实是一个象征,都市人为了保护自己都给自己穿上了一件带刺的保护外套。
影片一开始Peter给孩子考虑名字的那段,就展示了Peter是一个屈服于社会规则,懂得保护自己的人。
过安检时对安检员的话中带刺就展现了一下这件外套的威力。
在5岁时被父亲抛弃的经历更加使Peter不相信别人,去买大麻的时候主观认定Ethan肯定是个瘾君子,甚至后来怀疑妻子是否对自己不忠。
孩子的眼里世界是简单的,孩子问Peter干嘛系领带,其实就是问:“你干嘛给自己穿一个保护套。
”孩子去拉他的系领带时打孩子的反应,就是在保护自己的这件无形的保护套。
不是说你简单,世界就对你简单吗,所以不简单的Peter后来就在银行受到了教训。
Ethan是一个生活落魄,形象邋遢,让人觉得可笑而又可怜的小人物,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疼爱他的父亲刚刚去世,接受不了现实的Ethan于是想尽办法让第一次见面的Peter陪伴自己去洛杉矶。
他的动作和行为都像一个孩子,完全不知道要掩饰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甚至打飞机都还当着Peter的面,他就是这么直接,一直都是笑点的来源,一直到了Pink Floyd的
剧情的发展是恶搞的,很有《宿醉》的风格,最后的结局是温馨的,很值得一看。
再说一下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我是看过两部《宿醉》之后才看《预产期》的,之前觉得导演就是一个二B青年,现在看来,应该是个披着二B外衣的文艺青年。
但是托德·菲利普斯毕竟还是向社会屈服了,所以在想表达一些批判精神的时候也穿上了恶搞的外衣。
可以理解,为了生活嘛,所以托德·菲利普斯也成不了库布里克。
如果你看了我写的感想之后以为我是个文艺青年的话,那你就错了。
这年头,谁还没有几件马甲啊。
我正往自己身上插牙签呢。
YSS STRONGLY RECOMMEND在飞机上跟萝卜拿电脑看整个片子的过程我都笑的快要抽过去。
这片儿可比Hangover质量高了去了。
依然无厘头,可是不做作。
关键还是人物,人物,人物!
两个主角都太极品了,可以放到展厅里摆着,每次看见还想笑。
我知道他们的遭遇在现实中都极端的悲催,然而他们的痛苦因为极端的无辜而莫名其妙,还没等你来得及静下心来同情一下他们,你已经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两个倒霉的傻叉儿。
他们不是阿呆和阿瓜。
两人属于两个世界。
一个是事业有成的白领,一个是找不着北的大龄青年。
简单的说,他们一人极端靠谱——靠着靠谱过活儿的,另一人极端没谱——可能是弱智也可能是单纯,反正他们都按着自己的活法活得很起劲儿,也很自信,直到因为种种倒霉事剪不清理还乱的纠缠在了一起,他们的人生简直都崩塌了:这真是好故事的经典格式。
不过这个喜剧最成功最不落俗套的地方,还是在于它充满了人性的小毛病又包含着善良的无可奈何。
Gay兮兮的小胖子Ethan一路上扮无辜,其实一开始就因为害怕寂寞而偷了准爸爸的钱包;雷厉风行的Peter一路上态度恶劣还演变成了整人专家,其实每到关键时刻就良心发泄没法丢下智商情商跟6岁小孩一个水平的Ethan。
他们其实都是老好人,装萌也好,耍酷也好,反正在霉运当头的时候,彼此都窘到半斤八两,不变的,是火炼真金的两颗满含着爱的心,爱老婆,爱狗,爱老爸,爱女儿⋯⋯ 在心爱的人们面前,大家都是小孩子。
我知道大多数观众hold不住的桥段都是骨灰“咖啡”。
我笑的要断气的部分是两块:Peter和好朋友开着小货车整坐在后车厢的Ethan,连着两次,只见小胖子像球儿一样的颠到高空,再秤砣一样的砸下去,车开远了,只听到奸笑不断;Ethan给 Peter抽了纯度特高的大麻,听着迷幻的The Wall,然后Peter就看见车窗外无数颗流星划过,转过头,Ethan的头变成了一只长毛的黑狗,再然后,他们开到了墨西哥边境⋯⋯这是个不那么常见的搞笑公路片,再次证明了,没有俗套的模式,只有无聊的编剧。
我还想看到更多Ethan的故事。
因为我身边有很多不同程度的Ethan。
他们都大条又敏感,天真又深沉,没钱又大手,狡猾又简单⋯⋯ 他们常常让我无语,偶而叫我抓狂,可是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对他们总是亏欠。
天哪!!!
救救我们这些好心又没有忍耐力的人们吧!!!
略带神经质的彼得是一个准爸爸,五天后就是妻子的预产期。
他匆忙赶上飞机,希望可以马上飞到妻子身边陪她生产。
事与愿违,在机场遇上一心想成名的演员伊森。
伊森和送他的哥们昨晚都喝了大酒,彼得一开车门,那俩人的车就把彼得这辆车的车门撞坏了——这似乎预示着彼得接下来的霉运。
彼得拿错了伊森的包,安检的时候被发现包里有大麻。
到了飞机上,伊森放自己的行李,大肚皮都贴到彼得身上了。
接下来伊森又肆无忌惮地说起了“坠机”、“恐怖分子”之类,这引起了乘警的高度警惕。
乘警上来后没容彼得辩解几句,就把他制服了。
在机场的警察处,彼得被释放了,但是警察告知彼得已被列入禁飞名单。
而彼得的行李钱包之类的都还在飞机上。
伊森当然也被禁飞了。
但是伊森租了辆车,他向彼得发出邀请,一起去洛杉矶。
彼得同意了。
两人一起上路,但是伊森特别惹人烦——他号称自己是个演员,但其实没演过什么;他行为古怪,总是问各种问题;他甚至把自己刚刚去世的父亲的骨灰放在咖啡管子里。
而且——伊森还吸大麻,但是他说治疗自己的青光眼需要大麻。
伊森联系了途中一个卖大麻的,于是彼得不得不跟他一起去了贫民窟里。
在一户人家里,伊森和女人进行大麻交易的时候,彼得还得照顾女人的两个孩子。
其中一个男孩还打彼得。
最后彼得忍无可忍,收拾了那个男孩。
接下来彼得在服务站准备让老婆给伊森汇点钱过来,但是伊森说的竟然是自己的艺名。
于是钱汇错了,而工作人员此时又要下班。
彼得跟工作人员一言不合发生争执,还怀疑工作人员不是军人。
结果工作人员从柜台后坐着轮椅出来——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腿。
受到侮辱的工作人员把彼得打得头破血流。
卫生间,彼得真的不再想理会伊森。
无意中他让伊森演几个情景,结果失去父亲的伊森真情流露,打动了彼得。
第二天,彼得找了个机会独自偷偷把车开走。
但是他却发现车上还有装着伊森爸爸骨灰的咖啡瓶。
彼得良心不安,只好把车又开了回去。
两人继续上路。
开车的时候伊森竟然睡着了,于是汽车从高架桥上冲了下来。
彼得受伤,但是伊森竟然安然无恙。
彼得打电话向一个黑人朋友求救,黑人朋友开着车来接他。
本来彼得要把伊森甩掉,但是黑人朋友很是不解,于是伊森又被带着上路了。
在车上,彼得告诉黑人朋友发生的事情,黑人朋友为彼得很是打抱不平。
于是两人见到小坑就加速,坐在车厢里的伊森受尽了苦头。
在黑人朋友家里,伊森无意中的话让彼得怀疑起老婆和黑人朋友的关系;而黑人朋友则一不小心把伊森爸爸的咖啡当成咖啡粉煮了。
彼得给老婆打电话,质问她和黑人朋友的关系。
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
两人开着车,稀里糊涂拐到了墨西哥边境的关卡。
他们受到墨西哥警察的责难和关押。
伊森偷偷把车开走,成功营救走了彼得。
两人的感情再次加深,几乎成了患难兄弟。
彼得说他爱伊森,甚至还亲了伊森。
在大峡谷,彼得鼓励伊森将其父亲的骨灰撒在这里——在内心深处,伊森其实一直在抗拒。
彼得向伊森坦白,他曾经想开车把伊森甩掉;而伊森则坦白,其实彼得的钱包等物在他那儿——他刚刚失去父亲,想有个人一起同行。
彼得暴怒,把伊森胖揍一顿。
而此时他接到电话——老婆快生了。
两人再次一起上路。
在车上,伊森发现了警察的枪,失手开枪并且射中彼得。
两人赶到了医院——彼得赶上了老婆的生产。
两人道别。
几年后,彼得一家三口在床上看电视——伊森已经成了情景剧的演员。
当然,两人还经常保持着联系。
意料之中的笑果。
有一个傻逼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荒诞搞笑公路片
绝赞的公路片,zack和狗狗在车里打飞机和墨西哥劫狱拖着房间在高速上飞逃那段简直大笑不能自已,有这样天然呆朋友是不是该仰声长叹:FML?
人在囧途?
wtf.. 看到怪噶男我被萌翻了
有扎克·加利凡纳基斯和小罗伯特·唐尼的片子肯定很讲究!
我笑点高。。。
这TM不就是人在囧途吗?
其实就戏剧张力而言,FOXX那段完全可以做的更好。用好友做对比来承托另一个更好这招很瞎。
第二集片名已經想好了: DUDE DATE
有我喜欢的唐尼,惨啊,哈哈。有点像人在囧途。bear熊和小狗桑尼,最后完结撒灰笑死。结尾好汉两个半好亲切
想走午夜狂奔的路子,可惜太差。
毫无笑点……主要是你居然要小萝卜去和大胡子搭配orz他们一看就应该是一起搞个天翻地覆的角儿而不是小萝卜那副假正经样子好吗==
这是美国版《人在囧途》吧
扎克&唐尼真是太逗了
美国版的《人在囧途》,比国产的囧了好几倍!
这片想说什么?一个好男人如何被一个变态胖子百般折磨的痛苦历程么?又半点不好笑。看好这个我对休斯的前作好感剧增,那片结尾对John Candy会真心的有些喜欢和同情,这片从头到尾都想勒死ZG...所以全片最爽的戏就是医院外唐尼对他一顿骂和高速公路上两个坑。
美版《人在囧途》
虽然比起《宿醉》还差一大截,但尚算是部合格的好莱坞喜剧片,至少这是我今年迄今听到的全场爆笑频率最高的一次。唐尼一憋屈扎克一卖傻,在加上各屁种屎尿笑料和一点动作和情感戏,观众还能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