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到中国题材背景的外国电影,国内影评里总逃不了一句“中国元素,西方内核”。
然而再继续追问本片的西方内核体现在何处呢?
估计在座的各位未必答得出来。
菲菲的父亲尚且年轻,妻子病逝,鳏夫再娶,这都是当今众多重组家庭的一部缩影。
经历了堪比灾难大电影般的2020年,如何告别过去,拥抱未来这却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与迪士尼真人《花木兰》停留在表面的说教,《飞奔去月球》对于家庭主旨更多体现在细节上。
不管是寄托思念的月饼,还是影片最后七大姑八大姨的饭桌闲谈,都足够让人有所共情。
消防栓上的火警电话、高铁建设以及溪边具有象征意义的白鹤可谓细节满满。
本片比较生硬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放下?
”,是一两句交心的谈话和一个努力闯入菲菲世界的臭弟弟就让她move on了吗?
显然说服力不够,这也是我没有给满分的原因。
但作为一部场景服装细节满满,甚至对当代中国人文环境非常有考究的梦工厂动画,仅仅是一句西方内核就搪塞了这部电影,未免也太不公平。
因为爱与成长并不是西方的专利,而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1.菲菲在水边抱兔子方式合理的,一只手放在肚子下,一只手托屁股。
2. 蹦吉的性格刻画真实😂,在菲菲设计的时候,她在旁边意图吃纸。
3. 看着一只散养小兔蹦蹦跳跳破来跑去就很开心🥳,蹦吉太可爱了,在她帮绿色玉兔捣药那一段,我家兔崽子本来在梳毛都看呆了😂 不过她最后是没有回来么,为什么回到地球上我就没有见到了🤔4. 哇李诞那个配音,我真的太出戏了哈哈哈哈哈哈。
我看的国语配音版本,然后那个绿色的兄弟声音越听越熟悉…尤其是他的那个笑,总有一种他马上要拍灯的感觉……查了一下果然哈哈哈哈5. 电影情节蛮简单的,普通话台词和字幕有点没对好,但是中秋的文化和金句还是有的,在海外看真的是会挺想家的。
有的泪点来的莫名其妙…我在大家吃圆桌饭亲戚互相问候那里就很想哭…
梦工厂在2020年推出的《飞奔去月球》是一部以中国传统和现代生活为背景的动画电影,但很遗憾它的发行并没有带来太大的火花。
我今天百无聊赖地打开了它,却很神奇地经历了从对故事的不满到深深感动的变化。
如果要说的话,也许是因为懂得失去的苦,所以对电影中的人物,生出了无限的同情的原因吧。
这部动画论剧情的演出、设定的新奇和故事的趣味性而言,最常见的评价就是“没有新意”。
这点我也是有同感的,甚至在主人公菲菲用网购及磁悬浮技术造出飞行器的时候我脑海中大写的“扯”。
另外嫦娥作为月球女神,为了满足能与后羿再见的愿望对别人颐指气使的桥段也令人觉得十分生硬。
明明感知得到“信物”的位置,为什么自己不去呢?
虽然小主人公必然要经历试炼而嫦娥必然要出题,但是桥段的演出还是令人很出戏。
但是,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沉入剧情中了呢?
似乎是从菲菲遇到果冻狗狗开始。
果冻狗狗和菲菲的小弟弟阿庆一样,是一个缺心眼的小开心果。
菲菲费劲千辛万苦找回信物的时候,果冻狗狗在她身边欢呼到破音。
就是一个真心实意把别人的快乐与自己的快乐完全联通的小太阳。
然后那一下子我就有点刹不住。
我想,谁不会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呢?
菲菲真幸运。
然后剧情推进,嫦娥得到了她想要的,魔法开启,广寒宫四周逐渐长出了花草变成了丛林,她见到了后羿,却得知后羿终究无法与她团圆。
嫦娥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广寒宫进入无限的永夜。
菲菲靠近她,也被她的悲伤感染,想起了自己失去的母亲,一起陷入了悲痛。
她们两个在一片黑暗中屈膝保住自己的样子,真的很令人心疼。
我才领悟到,这部动画,不仅仅是做给孩子,也是给曾经失去过心爱的人做的。
当深爱的人逝去,我们与外界的最重要的链接也失去,此时我们所想所感,不就是这样的一片黑暗吗?
逝去,是永远无法追回的失去。
走过 2021 年,我相继失去了姥姥和姥爷。
我已经比以前更懂这种感觉了。
这种失去的痛很像一根长在心中的刺,平时不会碰到的时候也许不会疼,但是一旦碰到,就很难从里面出来。
这时候我很难再去批评这部电影什么。
菲菲没有做错什么而妈妈离开了她;而嫦娥却的确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令自己永困广寒宫。
我们听神话故事很少去深究其背后的含义,但我此时突然意识到嫦娥的故事是关于错误与惩罚的故事。
当广寒宫四周开始长出森林的时候我才感受到这里多么地孤寂清冷。
嫦娥身在其中千千万万年,论悔恨,那会是怎样一种此恨无穷。
所以把嫦娥与“逝去与疗愈”的主题进行关联,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虽然嫦娥看到菲菲陷入自闭转而开始帮助她而终于令两个人最终走出阴霾(也多亏了她们各自身边都有无条件爱着他们的人),这一段的转折还是会有点生硬,但我还是能从中感受到创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救助的前提,是互相理解。
因为前面跳过了菲菲妈妈去世的片段,看完电影后我又倒回去重新看了一遍。
果然很难过,就好像 cheap thrill 一样,类似的亲人离世的桥段总能轻易地击穿我的防线。
我变脆弱了吗?
似乎也不是。
这种悲伤也是属于我的人生经历的情感,我想这就是增加生命厚度的东西。
这一幕之前,镜头里是月光,白墙黑瓦,仙鹤,流水,莲灯,杨柳。
一下子我就好想回国。
PS:最近位卑未敢忘忧国太过了,看到菲菲生活在很有传统气息的古镇上但却可以衣食无忧(爸爸连她造火箭的成本费都没眨眼报销了),还有古镇里和和美美载歌载舞的人们(感觉幸福指数直逼《宠物的秘密生活》中的纽约客们),我真的很希望中国人民可以过上这种全面小康但并没有被城市化完全吞噬的生活呀。
这有可能吗?
PPS:说实话皮克斯的本地化真的做的很好了,我想动画片中的古镇、油菜田、月饼、大闸蟹一定把西方观众看得一愣一愣的吧?
Welcome to China!
那天,本来我们一家三口是冲着姜子牙去的,但到了电影院,看到新上映的over the moon,毫不犹豫换成了这个。
女儿四岁半,全程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零食和水都是多余的了。
看完后,我们一家三口都很满意喜悦,不虚此行的感觉。
我们很喜欢这部电影,我想,这是一部绝佳的心灵成长童话剧,又不失孩童漫无边际的想象力!
(飞上月球,月宫里的一切都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孩童的世界,不是成年人用成年人的价值观,能想明白的。
孩子在逻辑、思维、经验都欠缺的时候,解读世界的感觉往往是错误的、扭曲的,而那种错误扭曲的解读,会让孩子生活在,自我营造的痛苦世界里。
电影里的主角小女孩就是这样的。
当她的爸爸,可以为她带来家庭的完整和幸福时,她解读的却是爸爸对妈妈的背叛。
小女孩如何走出自我营造的内心伤痕?
努力学习自我封闭,幻想登上月球,付诸行动,自造飞船登上月球,开始了她的成长历险记。
小女孩目标坚定,勇敢探索,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朋友,在一次次新认知的冲击下,她逐渐体会了什么是更重要的东西。
在她不顾一切地当放下自己,去帮助嫦娥的时候,同时帮助了自己。
她顿悟了生命的意义,理解了母亲的离去之于她的真正价值,此刻,她已经心变世界变。
内心重生的小女孩,带着对爸爸弟弟的爱,接悦纳了一切,从此她的心灵小孩长大了,于是她收获了无尽的爱和美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心灵成长的路,探索穿越迷雾的过程,诚然充满了黑暗和苦痛,可是因为这些探索的过程,我们才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本文无剧透这是一部Netflix出品的动画电影,国外通过Netflix流媒体平台观看,国内则目前正在院线上映中。
看之前查了下评分,豆瓣 6.6,IMDb也是6.6,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电影基本就直接放弃了。
谁让我对动画电影总是格外偏爱一些呢?
于是带着不高的期望打开了本片。
一开场,这别扭的人物建模有点不习惯呀,这中国元素浓得有点刻意呀,这熊小子是美国穿越来的吗,这儿童造火箭也太危险了,没人管么?
……心里止不住在打鼓“是烂片吗?
是烂片吗??
”可是当菲菲驾着中学理科实验水平的飞船飞上天空,故事从写实风的地球进入到幻想风的月球,脑洞大开的月球世界呈现到眼前的时候,节奏突然进入佳境。
各具特点的月宫角色纷纷露面,视觉风格独特的月球冒险紧凑展开,故事推进稳定而流畅,剧中人打开心结的解决方式也顺理成章、合情合理。
看完之后可以确定,这不是一部粗制滥造靠噱头与情怀唬人的应景之作,而是一部能够自圆其说、故事完整的诚意之作。
虽然算不上尽善尽美,但竟然意外得挺好看!
在我这里它至少值7分。
影片最大的优点就是剧本扎实,铺垫与呼应、搞笑与煽情、碰撞与和解,都达到了比较高的完成度。
有些情节处理稍显突兀,但都到不了让人无力吐槽的地步。
这个剧本没有什么让人称绝的亮点,但步步为营推进有序,各种娱乐元素填充得当,有萌宠担当,有人物弧光,最终呈现出很好的娱乐性。
这部影片是中美合作制作,本质是部中国元素的美国片儿(人物说话的口型都是按英语调的),导演是曾在迪士尼服务几十年的资深动画师,所以影片形式上是迪士尼风的音乐剧就毫不意外,而中方公司是东方梦工厂(去年口碑不错的《雪人奇缘》就是出自他们之手),这样的混搭阵容,产出的就是这样一份迪士尼芯儿中国皮儿的糕点。
坚持纯粹的人可能觉得不搭,但作为一个单纯的动画迷,只要有趣有益,遥想当年伴随我们长大的那些动画片们,我们想要的本来不就是这样单纯简单的感受么?
不肯接受新妈妈和再也等不到后羿的嫦娥结尾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过去的该放下了”“可是怎么放下”都无法回答,最后得出结论:向前看吧,是新的人生。
可是这是偷换概念吧,向前看也不代表就能放下过去吧,其实负重前行更现实。
里面还有一个概念“爱”,我觉得也有点偷换概念,用广义的爱来安慰狭义的爱,动画里的意思,妈妈虽然去世了但是你还爱她啊,可是这个女孩需要的难道不是妈妈对她的爱她自己也能感受吗,以及嫦娥的“爱”更希望是来自后羿的爱情,可是女孩劝她你不孤独,你有朋友。
好家伙,这就跟我天天说“想要女朋友”,然后有人给我说“没事,你有朋友”。
合着梦工厂觉得人孤单了才谈恋爱🤦♀️这时可能梦工厂也觉得这样不对劲,于是上高度了,开始升华了,歌词与台词都总结:“不念过往,不惧未来,活在当下,去成长,去发光”“孤身一人也不孤独,没有爱也可以发光,你最美好”这动画最可怕就是,把“爱情”“亲情”“羁绊”“孤独”“成长”“发光”强行联系,就踏马离谱。
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人也是可以孤独的。
能不能放下过去,跟前路是否光明也没毛关系,其实这已经不是能不能放下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走出来的问题的了。
什么都有的人也可能一生平庸,成长有时候也是被迫的,还有羁绊真能断就鬼了🤦♀️这个动画真的离谱,就算小孩没有明确概念和阅历,也不能这样敷衍。
典型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家庭关系,以及外国人眼中的嫦娥奔月传说。
中西合璧,载歌载舞,有些意外,但可以接受。
片里有很多种中国元素,江南水乡,各种江浙地区后产品,广场舞,乒乓球,用二维画面展示的嫦娥和后羿的故事,还比如磁悬浮(相关字样贴图有点粗糙),教你怎么做月饼,大家庭的中秋团聚,以及中华美食大闸蟹狮子头 虾仁等等……这些点组成了惊喜,唯有磁悬浮这个疑似“中国速度”的植入有点硬了,不过它巧妙的成为了女主灵感的来源,也无大碍。
角色的微表情都非常到位,服化道细节也没问题,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变化符合逻辑,层层递进。
台词里话中有话,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虽然戏份不多,寥寥几句台词却彰显智慧和人情世故的爷爷。
爷爷几次提到了大闸蟹,看似是在吃饭,但是说话的内容却正好映衬了女主的心情。
在一般的国产动画,尤其是面向低龄的作品中,台词内容可能会更直白的推剧情,少一些打磨。
故事节奏用的是我们熟悉的成熟的迪士尼套路,你知道下一个节拍点会发生什么,但在意料之中,仍有预料之外的事。
比方说,一开始如此现实的生活,以及自然日常的人际相处,到中间突然转为奇幻,稍有一点割裂感。
也许这就是孩子们相信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巨大鸿沟吧,有的地方逻辑牵强,但是强大的画面表现让我们信服了这个逻辑,继续观看。
各处转场很顺,女主和弟弟到了月球之后见到的种种奇观和脑洞井喷,让人叹服,想象力便是我们目前的国产动画中最缺失的部分。
嫦娥的设计非常出彩,她是幻月之城的超级之星,独树一帜的美丽偶像,是能够俘获众人眼球的绝对存在,当真是印证了人美歌甜。
她服装造型多,性格令人捉摸不透,但却让人在知道背后故事后会心疼1秒,实实在在为爱所困的美强惨。
片中各处小伏笔,既彰显人物性格又在后面的剧情中发挥了作用,人设的特性都运用得淋漓尽致。
比如,弟弟是一个乒乓球小能手,还有些中二的认为自己可以穿墙,拥有超能力。
这些特点在一开始看上去,只觉得可能是个熊孩子、小屁孩在这个年龄的一些幻想,但却在幻月之城里发挥了作用。
他跟嫦娥的那一场乒乓球比赛,让人看得目不暇接,配合着rap,打得非常精彩。
另外,穿墙这个点,也在剧情里用了两次,一次是弟弟自己脱险,另外一次是破壁拯救姐姐。
破壁,寓意不言而喻,是让原本拒绝承认现实活在过去的人看到身边的人,使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弟弟的宠物是一只青蛙,姐姐的宠物是一只兔子,这也分别代表着他们是两类不同的人。
弟弟是一个聒噪的孩子,但也充满了活力,不停地想去挑战自我,没有什么让他害怕的事情。
姐姐就像那只小兔子,可爱善良,聪明伶俐,但却在有些时候固执坚持。
小兔子是女主妈妈送给她的最后礼物,也是她形影不离的最好朋友,最终小兔子选择留在了幻月之城,跟玉兔长厢厮守,女主笑中带泪,跟它告别,这是女主彻底成长,告别过去所做的一个交代,同时也弥补了嫦娥不能跟后羿团聚,女主失去妈妈的不完整。
影片最后,女主在桥头看到并抚摸那两个石狮子,她在湖边再见到仙鹤,一切如常,之前发生的奇异冒险就像是一场梦。
那个世界存在着,但是大门似乎已经关闭了。
这么一想,心底便泛起一丝淡淡的,成长后的悲伤。
是我看过最fusion的片。
对中国文化背景和本土景象的描绘都很细致。
古今、中外,大fusion。
主角小女孩行为举止塑造得很美国,但场景环境描绘得很中国并且很准确(老师说“你今天考第一下次就可能考第30”真是逗死我了)。
小桥流水镇上谈磁悬浮,打乒乓球的弟弟练穿墙术,科技感的月球岩石表面飞过火红麒麟兽。
仙气飘飘的嫦娥出场就开Katy Perry式演唱会,转眼换成古装又化斩男色咬唇妆。
全程惊叹于各种元素的融合,而且佩服对亚洲文化场景描绘的准确。
甚至还看到了日本动漫和韩剧的一些影子。
全程惊叹看完。
如果是以一个我不了解的文化背景做改编,可能我并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复“被击中”又“被颠覆”的感受。
喜欢。
飞奔到月球真的惊喜到我了,一开始我都没对剧情报希望的,单纯是前段时间已经看了两部战争片不想再看了,加上想听phillipa soo唱歌才买的票。
其实故事也蛮老套的,而且剧情也有说不通的点,比如她造的那个火箭,庆是怎么上的火箭,但是不合理中又带着点诡异的合理,比如她十几岁了还相信嫦娥其实挺不合理的,但是因为是去世的妈妈讲的又是支持她反对父亲再婚的唯一动力所以才坚信,一个十几岁小孩造出能载人飞天的火箭就是胡扯,但是动力变成了了磁悬浮,虽然你知道剧情在鬼扯,但是编剧让它合理了一点。
而且剧情环环相扣,比如自称后羿后人的钟阿姨送的月饼里有信物,庆的蛙跳和倒挂金钩,菲菲高超的自行车技术,几乎每个都有伏笔。
节奏把控也很不错,我看一下,30分钟就讲完了女主家庭变故和造火箭的过程,非常紧凑。
不得不感慨一下不是说剧本有多好,但确实是非常成熟的商业片剧本。
歌舞部分真的蛮惊喜的!
嫦娥登场的唱段刚开始清唱有一点美通,给人非常高贵典雅的感觉,之后现身了就是非常流行的唱法,超级slay!
最惊喜的就是打乒乓的唱段,嫦娥换了一套超级帅的衣服,然后唱了一段rap,哇真的超级帅!
配合超级帅的打乒乓动作,这一段真的超级超级喜欢!
然后嫦娥后羿合唱的唱段还有几句中文,phillipa soo中文几乎没有口音,后羿口音就比较明显。
虽然剧情很老套,但是真的打动我了,我从后羿说our love is forever(前面忘了大概就是我不能留下来,要放下过去)就开始哭,后面嫦娥和菲菲对唱那个唱段哭死我了,我自己都惊呆了😂😂😂😂😂😂居然被这么老套的剧情感动哭了,可能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
10月23日网飞上映了一部以中国神话奔月为背景的动画《飞奔去月球 》(Over the Moon)。
这部影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和中国电影市场或明或暗的指出,建国之后不准成精、不准拍鬼片不同,这是一部将科学嫁接到神话上的故事。
倘若由中国导演来拍,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拍成哪吒、姜子牙那种古代神话故事,一是拍成火星救援那种现代科幻故事,而绝无嫁接之可能。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对西方科学和文学而言,科幻故事本身就是现代性的神话,是现代技术中的新民俗,这个过渡是十分自然的。
真的受不了一言不合就唱歌的。。烦死了。。另外希望哪天国内可以改编外国故事,祸害一下。。。
真的不用拍出来的… 硬套中国背景好尬……原创一个会好一点
太雷了真的sos
很美好的故事,极为出色的美术。最后兔子去哪了????!!!感觉没必要留一笔小兔子离开这一笔淡淡的忧伤。美中两强凑在一起可以创造多少绚烂的东西,何苦要苦苦相争,祈愿和平。
娃说喜欢看那个绿色的狗子。话说嫦娥真御姐,歌还特女团洗脑。中国风,但是女主的脸特别韩,而且真的太多荧光色了。
江南水乡,月饼,大闸蟹,嫦娥后羿,玉兔。一切都很熟悉的中国风。应该在中秋节期间上映。
断肠阁戳心了…我也想问一个but how ?给我一个软乎乎的会发光的果冻或许管用。嫦娥的形象太惊喜了,古代妆容和现代服饰结合得好和谐好美,歌也很棒,舞台效果好炸。中国风元素也都用得一点不尬,比《花木兰》好太多。唯一想吐槽的就是一家三口的形象有点不好看。
开头还是挺舒服的,可这后2/3是没钱了吗?一下子质感全无。
强行用西方逻辑解构了东方的诗意,两个女主相互救赎,化小爱为大爱。前半部分比较写实且尴尬,后面越来越好。百变嫦娥最后的白衣形态,那个哀怨又温柔的劲儿简直升华出人物弧光;片尾的嫦娥眨眼、野鹤闲云真是神来之笔,分镜功力了得。美术上有明显的“用更有形式感的设计来弥补钱少”的倾向,角色造型设计介于有想法和不成熟之间,表演过于美式,歌更鸡皮疙瘩。总的来说,烂俗与前卫交织,一念天雷滚滚,一念试听奇观。半生不熟,独一无二。很喜欢!
东方梦工厂出品的大杂烩动画电影,适合中秋节上映。影片杂糅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有亮点但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这是我看过的最中式的西方拍东方的电影了,果不其然团队里肯定是有华人的,仔细看细节是能感受到和那些完全没入门的片子的区别的,华人的形象也是我看过的里面最好的了尤其是弟弟;乒乓球、摩登嫦娥,这些设定还是很有想象力的,将中国神话进行一个西式的现代化重构这点做的很顺畅,全片下来基本没什么违和感,而且歌也很好听,我给这部电影点赞
emmmmm 看得出导演蛮想念老东家的
这么糊弄事真的好吗?
这种居然能挤掉《疯狂原始人2》和一众优质独立动画片拿下奥斯卡提名。。。好落伍的中国文化模仿,求求片方跟上时代,看看《心灵奇旅》和《疯狂原始人2》在华的票房和自己的票房,中国观众真的不会因为“哇,这片子里有嫦娥,有月饼,有水镇”而喜欢这种混搭的东西。
真是很奇特的一个类型的动画片,融合了神话传说、科幻、中国美食、家庭/儿童、爱、死亡/再婚(这元素动画片一般很少),倒也把故事讲圆了,脑洞开得不小。昨天只是等看叶嘉莹纪录片时杀时间,才毫无期待地顺便看了这部,歌曲意外地多,听起来也不错,推荐音乐剧迷们去看看。虽然任务造型还是比较接近西方人的东方人画风,但中配的台词故事还是很接地气,并不是西方人的中国味。我有点好奇英文版配音和唱功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气质。
歌还不错,剧情一般,不喜欢大和解,你知道人家经历了什么吗就劝人过去。就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家庭吧,不接地气,不真实。另外,中间在幻月城的剧情很像switch游戏
Netflix上看的英文版,歌写得还可以,后面的歌前两句还是用中文唱的,喜欢乒乓球那段的歌
3.5/5
档期原本是中秋节吧?现在拍片好少
如果不是嫦娥背景会好一点,显得不伦不类,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