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与玫瑰
Bread and Roses
导演:肯·洛奇
主演:Pilar Padilla,阿德里安·布罗迪,艾尔皮迪娅·卡里洛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士,西班牙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0
简介:玛雅由墨西哥偷渡往美国,跟姐姐任商业大厦清洁工人。该批工人全是拉丁美洲人士,当中部份更是非法入境者,他们经常受欺压。玛雅认识了工运份子森,更鼓励同事加入工会,争取合理薪酬,引来连番冲突....... 英国导演坚卢治擅长描写社会小人物,特别是边缘一群在社会上面对各种欺压剥削,如何挣扎求存,争取社会公义。片中玛雅反叛..详细 >
上课教材 Employment relations 课上放的
姐妹对峙的那场戏,真是看得既过瘾,又觉得心如刀割——去抗争,失去的是现在;不去抗争,失去的就是未来,真是进退两难。可一个人虽然会被强势的资方任意操控、但是一群人就有着摧枯拉朽的力量。喜欢在他们被集体抓入警局后,还互相鼓励、高歌欢唱的样子,真是有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动。最后Maya被遣返回国的那场戏,竟然也看出了点达内兄弟的味道来,只能说现实派大师们真的是有种某种共通的情感力量。
受难,反抗,然后又跌入困境。年轻的信仰和理想主义由什么支撑又被什么消磨,无穷受难的永远是女性。她们是苦难的真实承受者,也是视觉奇观的直接呈现物,从内到外、从前至今的牺牲,这个议题永远不消停。
非法移民争权,放现在肯定是奇皅的存在。
3.5吧。
數次淚奔。誰說上帝偏愛理想主義者?可當他們給生活騰出了容納玫瑰的空間並為之而勇敢時,他們就是玫瑰啊。看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冒出“這在天朝可行不通啊”的念頭。(Rosa說,我們永遠也鬥不過他們的。)(眼尖地抓住了Tim Roth唯一的一個鏡頭,這龍套跑的……
当个体的生存成为问题时,团结也是一个必选项。
工会
为AB看得~罗莎和她妹妹吵架那段看得好心酸,想要养活家人,想要体面地活下去怎么这么难。女主的演技好烂..最后清洁工们终于争取到属于他们的权利好感动,现在的资本家都学聪明了,不会那么明目张胆压榨工人
看到封面上阿德里安的头买了 随便看看
结尾前那场玛雅爆发的戏,太棒。
阿富汗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在的阿富汗的?除了阿富汗,索马里、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乌克兰(情况特殊些,真正是自作孽求死得死得玩法)分分钟都在上演人间悲剧。如果不是中国,朝鲜、越南其实早就和这些国家一样了。自从进入近代,冷兵器时代进化到热兵器时代后,世界更乱了,更关键的就是,以前世界小乱小战小破坏,然后某种族崛起后,世界大乱大战大破坏
其实我们也需要个工会
4+ 前半段有多个剧情上无下文或想不通的地方,如贝尔塔被炒后男女主哭一顿就完事了(这毕竟不同于底层生活所见那种乐观抗争者自有去处)、山姆与公司选择的矛盾只提了一嘴没有任何发展、山姆和罗莎一家去医院无任何行动、山姆的人物因此只成了剧情推进器,但后半段又多次不得不被打动,玛雅保洁时望向大楼的玻璃窗外微笑,镜头转过去的是另一栋大楼玻璃窗内的保洁工是第一个动人场景,玛雅为鲁本的偷窃,当工人们一起到大厦示威,回想与玛雅第一次到大楼前被这巨大的大厦柱子所规住的形单影只的对比,以及最巅峰的情感能量——罗莎与玛雅在家中的对质。
是进入一个集体的痛,还是进入某个个体的痛。如果有一个点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那就是姐姐“自爆”的那一刻。昔日工友们的复职抗议胜利后,妹妹被驱逐出境前,姐姐作为这一阵营的背叛者,出现在马路对面,倔强地不理会工友们的招呼。而这也是她自爆之后,首次完整的亮相,因过分矜持反而梗塞,我也无法释然。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她对生活残暴攻击的每一次抵御的失败,可能都不逊于任何一个“红衣人”所遭遇、所经历之悲惨。奔跑、跟车、挥手,最后的时间。在几乎是无声的“我爱你”之中,家人和羁绊,无论流连在哪一个故事里,都意味着太多。
肯·洛奇常规操作
又被煽情,其实我们也需要个工会。。。
justice for janitors 他们不要沾满血与泪的面包,他们要的是充满玫瑰芬芳的公允权利!
偷渡去的还能大张旗鼓的争取自己的权益,我以为警察会把他们都遣返了,也并没有
男主长着AB这样的脸不谈恋爱很浪费,但是这部片子里爱情线多余且隔靴搔痒p.s.上imdb看了一下,那个party上全都是真·名演员客串,比较明显的就Tim 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