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初美国人民和伊朗人民互相看不起的时候,一部300横空出世,独角兽,穿环男等把伊朗人民的祖先波斯人民从万年尸坑里刨出来,吐了一脸口水,好好戏弄了一番。
还没得意完,美国人民居然自己开始内讧了,(虽然很多次了),自己开始调戏自己了,300的导演看了“既生喻何生亮”之余,也只能吐血而亡了。
不过看来次级债这么一折腾,终于开始正确认识自己了,不过那个中东口音的薛西斯怎么看,怎么看怎么像傻达姆哦。
平心而论,说到制作,这部片子只能给2分,但看在他满足了我看300时yy的心态,姑且给个3分。
遥想300出世时,有人冠以300肉饼+飘柔的名字,精辟之至,准确之极,而今的13,实在不好意思,学13罗汉,就13个人,只能说时恶搞美国文化的集众者,不能算是集大成者,比起反斗神鹰,白头神探乃至惊声尖笑的前辈们,差远了。
但他也把美国偶像,小天天,希尔顿之类的美国文化娱乐产业(很抱歉把希尔顿列为文化产业的一员,不过她要是手机换成sidekick2就更完美了)蹂躏了很多次,连洛基,蜘蛛侠,幽灵骑士都没放过,我比较期待超级英雄。。
我把这部电影当成广告来看!
感觉真的不错!
饮料,化妆品... 当红的明星... 热播的美剧... 还有全美“秀”节目。
当然里面好多脏话,更加让影片无厘头了!
要想了解近两年美国文化中的大事风潮,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这样的恶搞片。
其最形象地将美国文化中最流行的事件与元素聚合在一起,仿佛一个Web2网站。
所以观看这样的恶搞片除了抱着恶搞娱乐之心,也可以一种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仔细研读。
不知道这是否一种“双重恶搞”呢?
无聊了点,但是BT网站上总是冒出这个电影,忍不住下来了,随便拖了拖,没啥意思,干净腾出了硬盘。
影片是要啥没啥,包括最基本的笑料,它根本就称不上是一部恶搞电影,充其量也就是对《蜘蛛侠》的一次廉价的临摹。
——《电视导读》在电影工业中,这类影片通常都被称为“垃圾食品”,看过,笑过,然后就被遗忘得一乾二净。
——《学院派》更像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冷笑话,在这个已经尽显疲态的电影类型当中,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一家之言》光看预告片就可以了,因为所有好笑的部分,都被包含进去了。
——《芝加哥读者》-作者的分割线---影片是要啥没啥,包括最基本的笑料,它根本就称不上是一部恶搞电影,充其量也就是对《300》的一次廉价的临摹。
在电影工业中,这类影片通常都被称为“垃圾食品”,看过,笑过,然后就被遗忘得一乾二净。
更像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冷笑话,在这个已经尽显疲态的电影类型当中,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光看预告片就可以了,因为所有好笑的部分,都被包含进去了。
虽说这部电影的恶搞元素也不少,但是,有些对话是在是无聊,而且多余的镜头也不少,还不能称得上是一流的恶搞电影!
Meet The Spartans / 《这不是斯巴达》看完《盲井》之后有点郁闷,随手打开了这部 Meet The Spartans 。
如胡戈般的纯粹恶搞。
看这类片子要做到典型的没心没肺、哈哈连天。
恶搞之,笑之。
然后删除之!
source:http://hi.baidu.com/vinjun/blog/item/6c1c3c2949f07bfa99250a69.html
恐怕恶搞电影们,永远都无法超越最初的惊声尖笑。
毕竟,经典电影就这么多,被恶搞了一次,下一部就少一个题材,毕竟,人的才华有限,每一次新的恶搞电影,都需要榨取一次脑汁。
所以,到现在的Meet the spartans,真的是,已经有江郎才尽的感觉了,基本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kuso了。
不过,却仍然是那么的欢乐。
那些刻意模仿斯巴达300(ps.那可是一部超热血超男人的电影哦)的电影里,那些到现在还历历在目的感人场景,在电影里全部被恶搞了一番,竟让人同时拥有了感动和爆笑两种情绪,这一点倒是之前的惊声尖笑所没有的。
看这种电影,是需要观众看过很多电影,或者至少听说过很多电影的。
所以我在看之前,超级怀念温泉,还是和他一起看恶搞电影最默契,最能享受到两人一起报出原电影名的那份快乐。
已经习惯了恶搞经典电影场景,不过里面居然出现了American idol,还是惊奇了一下。
最欢乐的是斯巴达国王去见女神想要得到预示,女神给他的预示居然是,Save the cheerleader,save the world,当时就直接笑翻在地了。
话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自英雄第一季的这句台词以来一年多,我到现在都还时不时突然会念叨这句台词,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念叨这。
所以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就觉得特欢乐了。
恶搞,不但是电影的表现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虽然非主流,但电影也好,生活也好,有了恶搞,都会有不一样的乐趣的。
不认为这部片子多么有可看性,战争如同闹剧,场面毫无可圈点之处。
何必要刻意这样干呢?
小成本电影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这真的不是搞笑,只是胡乱拼凑的片段情节和胡乱拼凑的演员,再加胡乱搞的细节。
笑在幽默中更能打动人心,更有力,更有长久的存在价值。
这样做作的搞法,没准我后天就忘了这部片子到底在干啥。
我其实不知道这类恶搞的电影,多大程度属于讽刺,多大程度出于无聊,假如导演不现身说事的话。
然而又想,在水平不分上下的条件下,难道纯粹恶搞、娱乐的电影就不如有点意义的电影?
文真的要载道么?
想起了当初和纵横周刊的刘柠讨论日本某人获诺贝尔奖时,他说,“中国文化中显然有喜欢宏大叙事的要素。
日人做什么只是为了做而做,比较纯粹。
相比较而言,中国有种功利性,做某件事,为了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则远远高于这件事本身,换言之,做这件事,只是一个达到某个目标的跳板。
而这个目标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但都比较宏大叙事。
”一边看一边想象着,把华南虎编进去,布兰妮换成子怡章,各种门穿插进去……不是这电影不好,假如更了解美国人身边的事,假如了解他们的文化,我们可能会感慨,我们什么时候能有类似的一天。
这就是加了点剧情的脱口秀,从喜剧角度来说实在不怎么高明
233http://my.tv.sohu.com/u/vw/20995849
美国人对于把恶俗变成恶心,还是很又天才的。使者说波斯王国会把斯巴达人变成廉价劳工去生产nike鞋的两句台词,看了真是寒心啊
郁闷时可以乐乐
虽然也开心地笑了,但不得不说这是烂片一部哈~~
各种搞笑。。。纯逗乐
我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绝对浪费时间,坚持看完简直是奇迹! 搞笑低俗,什么有背景知识才搞笑,看懂了也觉得无聊!不进bottom 100就太扯了
恶搞 还是恶搞。很搞笑就是了!
虽然看了简介 怎么想也想不到舞蹈大赛不喜
当年买了个DVD。正片70分钟都不到 就是个段子大合集,完全没剧情。开头有几处还算搞笑,比如恶搞快乐的大脚,后面就一泻千里了。这片子之后恶搞片就逐渐退出电影市场了。
斯巴达2出来了于是我来回顾恶搞版哈哈哈哈看着还挺欢乐的好吗,当年的表情包啊~
搞笑就行了 要求那么多干嘛啊
Thi is Spartan
看到spartans手牵手唱I'll survive的时候我笑了。
能不能不这么恶搞= =
看了以后一阵无厘头的感觉。。在斯巴达,男人和女人打招呼的方式是击掌。和男人打招呼的方式却是接吻。好恶心的布莱尼。好恶心的希尔顿。请问这是描写美国现状的吗
相当恶搞.有助于了解美国流行文化.凡是当年有名的全部无法幸免--从电视\电影到电子游戏....
这都有?!笑死我了……
..just seen it in the afternoon~~the first show in singapore~~just ~e ~come to have fun..but,,get 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