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我看电视18集删减版的时候,记得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有太多疑惑,我觉得那是因因。
而时隔一年我重温20集完全版,我第一感觉仍然是因因。
但看到不少朋友说那是愁擘擘,我去回看,也觉得似乎是愁擘擘。
我困惑了,到底那个是因因or愁擘擘?
我想去问一下人,留言给提到此说法的朋友:“是否以前曾有什么权威的途径,有确认过那是愁擘擘?
”,但一来热度已过,二来人家未必能及时看到留言,我暂时未能得到回复。
我反复观看这个片段,我认为“那是愁擘擘”这说法值得商榷。
我在此姑且当之前并没有权威途径确认过,来说一下我的困惑和理解。
觉得那是愁擘擘,会有下面几点理据:1、因因伤心的时候,愁擘擘会出来。
而那时正是因因多重人格被爆出,她被母亲苛责之后,伤心的时候。
2、语气和缓、轻声细语,像愁擘擘。
3、坐在愁擘擘喜欢的跷跷板上,要阿kai陪她在此玩,并要阿kai买愁擘擘喜欢的雪糕吃。
4、说起“不要对愁擘擘好”的约法三章时,她没表示认可,反而说“愁擘擘怎么会恨你呢?
她对你痴心一片,她真的很喜欢你的”,似是愁擘擘在为自己说话。
5、20集因因从美国回来,那时是愁擘擘,阿kai买了雪糕给她,但愁擘擘回避并说“你不要再对我这么好了,我没脸接受你好意,我不喜欢自己做坏人,我不喜欢自己嫉妒自己,我不喜欢、我不喜欢...”,这个场景似乎是在回应19集公园这里阿kai的“腐竹一片”,愁擘擘受打击“失恋”而作出的反应。
(当然阿kai是照顾因因的心情而这么说,并不是真的不喜欢愁擘擘)乍看之下,这不就是愁擘擘吗?
然而,这里的疑问点也是挺多的:1、阿愁为何要扮因因?
即使是阿kai认错人在先,阿愁没去否认,但依然没能说明为何要继续扮下去,阿愁似乎不是会去扮谁扮谁的人?
表明自己是阿愁,亲近阿kai,貌似才是阿愁的常规?
2、阿kai悔叹了一段他们的遭遇,说早知他来当见证人,因因轻声接上一句“这不关你的事”,似乎是明白来龙去脉而说的安慰性质的话,阿愁能听明白并说出这样的话吗?
3、阿愁自带悲伤,对许多事物都可以伤心,但除了最重大那个秘密,阿愁与因因的伤心事没太多交集,她出来替因因伤心,但好像不能清楚因因为何伤心,或者清楚也并非转移身受的关系,例如因因与theo分手,阿愁反而恋上阿kai,心情截然不同。
当阿kai关切地问“怎么样,easy阿姨有没有骂你?
”,因因悲从中来,差点没忍住哭出,她有明确的因为母亲苛责而伤心的指向,骂的不是阿愁,似乎不是阿愁会有的表现。
4、约法三章时,因因说“愁擘擘怎么会恨你呢?
她对你痴心一片,她真的很喜欢你的”时,语气是干脆利落的,阿愁能够说出来吗?
阿愁的表达状态是有些瑟缩、青涩的。
5、回到家里,遇上theo,因因的表现是沉着的,且还说“我有点累,不如你们俩先走吧”,这是阿愁能做出来的?
包括两人走后趴在沙发哭,悲伤自语“为什么”,这显然更像是因因遭受打击后的痛苦质问,而不是阿愁“失恋”的哭。
当然你可以说,回家这里人格已转到了因因。
那么,除却这点,但也还有上述4点疑问。
其实,总结一句是,阿愁总的来说思维状态是少女模样,言行是偏退缩、战兢的,表达语气是青涩的,她能够做出上述的表现吗?
她能够扮得好因因吗?
我不太认为能够。
那么,那个就该是因因了,但是,那又如何解释“是愁擘擘”的那些理据?
我想谈谈我的一个见解。
纵观全剧,有一条要表现的主线是因因三个人格之间的融合之路。
最开始,因因不接受她们,排斥她们,甚至一度想“杀死”她们。
火爆直率的pina自然是跟她对着干,称其为“八婆”,要反抗,要更多自由(出现时间)。
而愁擘擘脆弱敏感易哭爱吃,不受因因待见,愁擘擘也乐得避开,双方没有话说。
但有了阿kai这个中间人,慢慢地,在阿kai的鼓励和帮助治疗下,三个人格有了沟通、了解。
因因知道了pina的原型是动画反派,是反抗母亲的投射,还与pina有过谈判达成共识。
与愁擘擘,也有了书面交流,通过阿kai侧面了解愁擘擘更多,还在担忧阿kai官司的时候,主动写信问愁擘擘。
因因从开始的抗拒,到交流,到共存,到接纳,与pina、愁擘擘的关系是慢慢在转变和融合。
我觉得,公园里这个似是而非的愁擘擘,正是在体现这个过程里将近终点的阶段——接纳。
那个时候,因因被公开爆出多重人格,还被母亲苛责、冷漠对待,还几近确定了母亲“害死”父亲,因因处于很伤心状态,循例,她哭起来愁擘擘就要出来替她伤心,而她自己就躲起来,作为完美主义、理性、好强的她,从不轻易展露柔弱。
按照以前,公园这个肯定是愁擘擘,但结合融合过程去看,此一刻,我却觉得那是因因接纳了愁擘擘,看上去像愁擘擘,却是愿意表露脆弱和哭泣的因因。
与其说是愁擘擘在“扮”因因,不如说是因因在“扮”愁擘擘——“我都想要吃雪糕”,因因终于可以拥抱愁擘擘,不再死撑。。。
这个情形就如同之前的pina。
theo拒绝因因的辩护和帮忙,而因因为帮前度,“扮”pina去酒吧勾引太子爷。
要是往日的因因,肯定不愿意放下她的姿态,去扮什么奔放自由女,更不愿意去扮pina。
不仅如此,后来在太子爷家里还主动求助pina,而pina也助因因脱险和盘问太子爷,“两人”合作愉快。
后期的她们,几乎到了可随时沟通的地步,可以说,因因已完全接纳了pina,拥抱了pina。
一个展现因因“扮”pina的高光表现是,后来的因因不用借pina之手,终于可以以因因的身份直接向母亲发出愤怒和反抗。
事实上,因因不轻易展露柔弱,也不就是理性好强的缘故,她是不能。
愁擘擘不仅帮因因伤心,还帮因因封存了最重大的秘密,一个非常痛苦的秘密。
若果因因不理性强硬起来,柔弱哭泣会让她有机会触碰到那个秘密,所以,她不能,她必须尽量维持理性好强的面孔,尽量避开愁擘擘。。。
但要治本、要融合就必须要面对,当融合过程到达某程度,因因就要直面愁擘擘,而公园这里就是这样一个节点。
因因终于可以去面对愁擘擘,拥抱愁擘擘。。。
而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因因要碰触到那个真相了,而剧情也正是在公园回家后,因因主动去询问愁擘擘事实真相。。。
所以,基于上述的理由,我认为那个是因因。
这大概比表现因因的嫉妒,阿kai的“忠心”,愁擘擘的“失恋”要有意义得多,而从心理治疗、心理成长,转变融合的角度看,也应该是这样,应该有这样的过程。
因此,我认为那个就是因因。
既然是因因“扮”愁擘擘,那上面的那些理据就可以糅合一起看了,是愁擘擘,也是因因。
就像因因第一次不用化身pina来怒怼母亲,她也第一次不用化身愁擘擘来面对伤心,她还一度为愁擘擘说话“她真的很喜欢你的”。
因因就是愁擘擘,因因就是pina,她们本来就是一个人。。。
至于20集愁擘擘避开,可以理解为,没有最终融合就始终人格有别,但那时融合度很高了,不用说出来愁擘擘都知道因因感情,并表现了出来。
——————————————————————————————————————————这篇文在我写到一半的时候,收到了一位朋友的回复,他说确实有权威确认——黄智雯在ig story放了公园剧照,加了一句话“人家都话要食雪糕,咁都唔认得我”。
言下之意,是愁擘擘了。
好吧,虽然我觉得我那个解读更适合更有意义,但既然因因都这么说了,那也只能这样了。
虽然写了一半知道了相反的结论,但我还是写完了,我想将所想都表达出来,哈。
在此感谢 @zpy1002 朋友的回答!
不过,这么虐愁擘擘我是觉得有点不厚道,本来她都背负重大秘密了,还要来一段失恋。。。
以我对多重人格有限的理解,阿愁是因因将痛苦秘密连同脆弱柔和哭泣的一面分裂了出去,她本身是自己一部分,融合过程越深因因和阿愁的关系就越缓和,越能互相接纳,因因能感受到阿愁的感情就越多,最终融合后因因会拿回柔弱哭泣的那一面,同时感受到阿愁所有的感情,阿愁很喜欢阿kai也几乎等于因因自己很喜欢阿kai,现在这么来一段嫉妒失恋是意欲何为?
也没见对剧情有什么作用?
后来她们还要融合,阿kai还要表白,这是置次人格和阿愁于何地?
而趴在沙发上悲泣的那句“为什么”,最适配的是因因对坎坷遭遇、对母亲对命运的悲语,现在成了一次失恋的追问,这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
还有巧合的是,我那个心理融合的解读,竟然也能无缝接上剧情和镜头,导演编剧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啊啊啊?
这样的话,那上面的解释就要改了,也还是能改的。
说愁擘擘少女思维状态扮不好因因,可以认为,愁擘擘只是表面上少女,实质上仍然是成人心智,她对许多事情都明白,只要她有心去扮,是能够扮出来。
开始阿kai没认出来,于是她也没有说破。
而说起母亲骂她悲从中来,其他伤心事可能未必有交集,但母亲却不然,愁擘擘一样有深刻过去。
而愁擘擘为自己说的那句“...她真的很喜欢你的”,语气很干脆利落,或许如刚才所说,她能扮出来的,又或者是,黄智雯没演好?
这个可能又比较低。
所以就当愁擘擘有能力去扮,只看她是否有心好了。
这里还有一个疑似“是愁擘擘”的理据。
就是趴在沙发上悲泣后,进入了内心世界,镜头是因因的房间,因因从床上起来,疑似之前在厅的人不是她,在厅的人是目前主导的人格,那结合之前剧情,就是愁擘擘在主导了。。。
然后门亮了起来,意思是厅没人了,愁擘擘回房了。
随后因因会去愁擘擘房间询问真相,而这里愁擘擘排斥地说“我没什么要跟你说,我不想看见你啊,你让我自己一个人”,看来愁擘擘确实受到了失恋的打击。。。
再思索下去,或许融合并不如我想,会接收次人格的感情,相反多重人格融合后,次人格的记忆和感情都要尘封。。。
就如人格互相并不知道对方做了什么,感情也一样互相不能感知,例如因因与theo分手,伤心,阿愁出来,恋上了阿kai,开心。
人格各自的行为记忆,包括行为带来的感情,都不互通,除非共同经历过,例如因因与pina合作搞定太子爷。
如果融合,会将次人格的个性特征拿回来,例如pina的反抗果敢、自由奔放,阿愁的柔和感性、哭泣示弱,但次人格的记忆和感情,却不能存留,即是说,pina、阿愁的人格特征整合到因因处,成为完整方以因,但pina、阿愁之前独自经历的那些事、那些情感,不能保留。。。
pina已了无牵挂,但阿愁还念着阿kai,为了让阿愁了断,“安心上路”,特意安排她失恋,或许这就是解释了。。。
不过,不管能否保留记忆情感,融合都要双方同意,也即关系良好,现在阿愁和因因心有芥蒂,但阿愁仍愿意融合,意思是她没有计较,这符合阿愁柔和避让的个性,另也或是赎罪的一种表现——不争取阿kai感情以赎罪。。。
但不管阿愁怎么想,若次人格的想法和情感在融合后不保留,那安排阿愁失恋有何意义?
不能让阿愁高兴点而去?
若会保留,那融合后阿愁的想法和情感也即是方以因的,方以因会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去看待,就算她有意识到可能是阿愁的,但大概会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例如她能感到很喜欢阿kai,但分不清是阿愁还是因因的。
而如果能区分,那两人喜欢阿kai的情感也无冲突,因为都是一个人啊,而从赎罪的角度看,因因还应该好好对待阿愁,是阿愁帮她承受了痛苦真相,知道真相后的因因大概不该继续嫉妒。
而这样反而贴合因因的告白“我想经历她们的人生,感受她们的感受,我想知愁擘擘为什么那么喜欢你,我想看看她有没我那么喜欢你”,既如此,那安排阿愁失恋又有何意义?
不能让阿愁和因因的感情融洽共处?
要让她们融合后还在内心纠结打架?
所以,没有意义,这么分析下来,不管何种状态,愁擘擘失恋都没有意义,单纯虐了愁擘擘糟心了观众。。。
或许就只剩下上面说的,让阿愁了断、安心上路一个解释了。
而看结局方以因的表现,也比较符合个性特征整合了,但记忆感情都尘封了的状态,不过貌似偶然间有机会出来一下,不知是融合后的无意识次人格行为,还是以独立人格意识出现,但既然失恋,还是别独立人格意识出现好了,让愁擘擘“安息”吧。。。
好了,不管如何,尘埃落定,我的探讨也到此结束了,谢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也欢迎来聊。
下笔之前,我在想,现在写剧评会不会太早了呢?
毕竟才播到第四集。
不过还是趁着现在刚看完有感觉,先记录一些东西。
这部剧16年7月就已经拍毕,原本安排17年5月播出,接档当时大热剧集《不懂撒娇的女人》,结果播出前一个月被抽,安排播放一部06年的老剧《兰花劫》,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之后据说又安排在17年8月播出,结果最后播另一部小品剧《灿烂的外母》。
被抽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高层斗争的牺牲品,也有人说是因为广告商不买账,拿不到冠名,也有人说是因为剧本不行,还有人说女主角黄智雯得罪了高层。
不管怎么说,这部剧经历重重波折又剪了两集之后,终于顺利在周播档播出了。
《三个女人一个“因”》这部剧还算“争气”,一开始就来了个“开门红”,虽然第一第二集收视率还没出来,但从网上的评价来看,大多数观众对这部剧的评价还是蛮高的。
或许是因为所谓的炮灰档仓底剧的原因,原本大家对这部剧的期待值并不高,结果反倒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情节紧凑(不知道是不是减了两集的原因),笑点够,演员有火花,再加题材够新颖,虽然是周播剧,但是比起正在播出的两部日播剧,口碑跟话题都略占上风。
其实这部剧从选角开始就波折重重。
据说原定男主利东佳的角色是由罗仲谦出演,不过因为要拍其他剧给推了,才换成了袁伟豪。
不过现在看来,我觉得袁伟豪更适合这个角色。
贱兮兮二流子的感觉演得很好,一脸的褶子(粉丝不要打我),而且又黑瘦黑瘦的,挺符合人物设定的(年纪大但又才刚读完书出社会,历经波折带着沧桑但又还很青涩的感觉)。
他现在演戏也算是开窍了,第一次担正,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虽然这角色有点跟《铁马战车》的施马有点相似,但是演得没施马那时候那么油腻,搞笑跟正经能够收放自如,而且这几集他的戏份其实要比黄智雯多,能镇得住场,这是我比较满意的。
估计很多人都想过如果这部剧,去年没有被抽,黄智雯能不能拿视后?
照我看来,目前播出的几集中,黄智雯的表现还不错,实力是有的,三个人格个性分明,即便是同一套戏服,她也能让人分出了谁是谁,这个相当考功力。
虽然角色演绎还有不足,比如Pina的确有点太过于奔放了,也有很多人说仿佛看到了《降魔的》中的魔(不过这部剧比《降魔的》拍得早,其实说是魔像Pina更为合适),但是还是能给个高分的。
毕竟现在TVB的当家花旦中,想找一个能同时Hold得住这三个角色的人实在太少。
看过别的讨论帖列出不少候选名单,但是在我看来,似乎都差了那么一点。
不过没有如果,即便去年这部剧没有被抽,正常播出,黄智雯估计也只是陪跑的份。
不是对她没信心,是对TVB的高层没信心。
原本12年她拿了女飞跑出之后,大家对她赋予了很高的期待,结果梁家树一走,她也就那样了,一蹶不振。
上位担正了不假,但是拿到的角色也真让人一言难尽,讨喜的角色配角戏份还多过她,戏份多的发挥又不大(这部剧要不是德哥偏心,也轮不到她)。
她跟马明简直就是一对难兄难妹,去年马明呼声那么高,结果也就只来了一个男喜二封。
即便今年凭这部剧跑出,能够在新马其中一地拿到视后,那也已经是最大的鼓励了,其他的不用想。
关于这三个角色,开播前看到很多人讨论,这部剧其实就是将她以前某几个角色揉和在一起的一部剧。
说实话,看到这种评论,我是担心的,毕竟我不想在一部新剧里面看到以前剧集/角色的东西。
直到阿愁出来之后我才放心,这是三个全新的角色。
每个角色她都赋予了一些新的东西给她们,方以因的龟毛与挑剔(我之前怀疑她是不是处女座,结果不是,让我有点失望),Pina的癫狂与暴力,还有阿愁的悲观又带着搞笑,虽然她的剧我没完全看完,这三个角色或许跟以前的角色有相似之处,但绝不相同。
其实这部剧最初吸引我的,并不是题材,而是黄智雯跟袁伟豪!
毕竟当年的《On call 36小时》,除了鱼头,雪饼也是配一脸啊!
这次再续前缘,还是同一个监制,一开始就勾起了我的期待。
再看剧,果然火花四溅,噼里啪啦,火树银花!
我曾经说过袁伟豪演戏一个问题,慢热!
他演戏前后段对比还挺明显的,后边比较游刃有余,我在想,是不是对手的问题,这部剧算是给了我答案,两人的默契的确是有的。
虽然过了那么多年,两人已经褪去了脸上的青涩,不过还是那么有西皮感!
这不禁让我想起黄智雯的另一个“官配”罗仲谦,不过我一直get不到两人的西皮感。
罗算是越长越嫩的那种,如果两人搭档,估计是上演一出姐弟恋吧?
或者妥妥的师徒情。
umm...不是黑黄智雯,毕竟人家现在也挺好看的,各花入各眼吧。
《kill me heal me》跟《柒个我》,一个我没看完,一个我没看。
虽然这部剧号称以《kmhm》为蓝本,但在我看来,也就是拿了个人格分裂的梗,其他的没什么相似的地方,个人觉得也没啥好比较的。
三个演员也都是好演员,也不需要踩谁来捧谁。
最后说一句,这部剧周播,追得太辛苦!
TVB长长心吧!
好几部剧都看走眼了!
好久没有追过TVB的剧了。
粤语听起来有种亲切感。
开头还是挺吸引人的,女主的颜值,三个人格的搞搞震,也挺有趣的。
但是,到后面已经明显有点崩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cut了几集的关系,总感觉后面匆匆忙忙,很多事情没有交待就结束。
而且,三个人格频繁的互换,反而让观众有了一种跳戏的感觉,就像看猴戏。
前面因为有过渡,有猎奇,看起来新鲜,后面基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如果没有演技支撑就会觉得有些怪。
值得说的是妈咪同女主的戏份。
现在的成人小时候有类似经历的很多,所以这part感情牌打得不错,台词也可以,可以赚一点眼泪。
有点遗憾的是,女主感情的选择。
为什么同Theo分手,同埋利东佳一起?
除了主角光环,会不会有一些逻辑交待。
前面男主不知道女主有人格分裂时,说了一些重话,想着俩人可能很难合好,即使知道了真像,因为很多事情过了就过了,弥补不回来了。
但是,后面剧情中俩人好像又有合好的迹像,心中还是有些期望他们能够合好,毕竟真心相爱过。
但,突然间又分了,然后突然间女主接受了男主,节奏有点过快,交待不清。
女主的演技,前面感觉挺稳,但到了后面需要频繁转换时,就有点搞笑了。
很怪的感觉,总觉得哪里不对。
其它的,好的好不好的不好,随便看看啦。
我是真的不太明白为啥这部剧在豆瓣上了8。
首先不能忍的是黄智雯的演技。
我忍了她到14集实在忍不了了。
她的演技是真的不行,而且是退步的。
印象中她很出彩的几个角色,有搜下留情的鹌鹑妹(和这部剧里第三人格好像),有巴不得妈妈里的kui yi xi,缺宅男女的二嫂,再加上拆局专家和on call 36 小时。
其实说实话,她这次的三个人格以前她都演过。
但是这次不知道为啥,每个都演的用力过猛。
主人格方以因,装b到家,不标准的英语分分钟出戏,说话的声音故作端庄。
第二人格菠耶,躁狂症多动症晚期,面目狰狞不会好好说话,英语更烂。
第三人格明明是胆小却演的像个弱智,就会缩脖子缩肩膀。
除了黄智雯,袁伟豪的搞笑实在是过犹不及,夸张到油腻。
扮女人那里算什么演技好啊?
靠妆发去扮还需要演什么啦!
他比较好的喜剧表演其实是铁马战车里的施马sir。
明明on call里很有感觉的cp, 现在搞到我看到最后他俩在一起显得无比尴尬。
除了两个主演的演技尬得一比以外,孙慧雪演的心理专家也是让人无力吐槽……背台词背的挺流畅,但是一点professional气质没有,谁都能多重人格而且她都信,催眠到最后就是啪啪打响指我也是醉了。。。
最顶唔顺的是那个方以因的挂名老公dominic,带着一身的肌肉和面瘫脸,演技为负数。
还非得要和男主搞基。。。
什么几把玩意儿?
tvb为了捧新人也是一向的不择手段了。
其他的配角,特别是后面那个helen简直没法看。
至于为啥搞出来这样一个支线剧情就更加诡异了。
这个女魔头最后一直被强调被嘲笑是五十岁和整容……真是丝毫没有悬念的跑偏成恶臭的对女性的年龄歧视。
剧情逻辑上有TvB一贯地粗制滥造漏洞百出,还有非常脸谱化的意淫丑化同性恋(我就想说这个没有接到投诉吗?
LGBTQ团体不抗议吗!
)和这些人一比,陈智燊但是一股清流了,他向来不就是演这种精英小白脸形象吗。
而且突然翻白眼吓昏倒的样子反而蛮有趣。
然鹅……最后突然主动退出我也是不懂什么鬼……神经病一样的剧情,越来越乱越来越烂,兜不回来了简直。
香港弹丸之地文化沙漠电视剧投资紧张,然后港剧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地位。
不死的秘诀是编剧的思考和角色的设置。
港剧女性角色的灵魂在于独立坚强。
无论是工作上,生活中,感情上都是如此。
这部戏虽然最后毛病不少,后面四集玩神转折可以说烂尾了。
但是港剧曾经的优点,终于回来了。
方以因工作上的peer pressure,来自高检,还有要在35岁升职的压力。
开工边吃饭边工作,思维缜密考虑周全,资料准备详细。
有正面描写,也有通过对她徒弟白大状的言行举止侧面描写。
在家庭上被奶奶和母亲叮嘱不可丢了父亲的脸,又体现了中国式家庭教育的问题。
那段妈妈数落女儿的台词,起源于奶奶对妈妈一模一样的数落,完全复制的情感伤感真是尖锐。
虽然pina和小愁的人格设计有些夸张,但是编剧还是想说明方以因保护自己情感的一个方法。
Theo爱方以因,是因为方以因包容他的缺点,方以因在感情上的坚强保护着theo。
可惜的是,他一直看不到方以因的脆弱,看不到方以因坚强突破自己的努力和艰难。
THEO最后意识到,他当初没有拉开帘子,不敢面对方以因,失去了唯一一次珍贵的机会。
港剧中招人稀罕的男性角色,其中有一种,不是特别聪明但是够皮厚,属于女主聪明绝顶或者一堆毛病都会不卑不亢地对待她。
这头看到女主不对的地方就吵一架,声音要比女主还大的那种,转头继续随传随到,同时还要时不时回家喝喝老妈的靓汤,听听老爸的牢骚,和老妹斗斗嘴。
利东佳就是久违的港剧男主。
港剧的优点,就是在狭窄的街道上,写字楼的格子间里,拥挤的家里,吹着冷风的码头上,爽朗的谈着人生喜怒哀乐。
那种卧底啊,枪战啊,英国情报局啊大投资的,最后不回到职场家庭的,注定会空洞。
是的,我说的是《使徒行者2》和《兄弟》,虽然我挺喜欢后者的,但是摊子铺太大,根本收不回,没那么大头就别戴那么大帽子。
虽然黄智雯的OL形象和当年六大花旦还是有一些距离,但是方以因绝对代表港剧女性角色的回归。
不能找到一个好的职业女性角色的女星,就别想在TVB争当家花旦了。
是的,我说的就是近几年港剧中走韩剧和台剧风格的港姐们。
之前看過不少關於人格分裂的電視劇,TVB好像第一次拍這種,這部戲黃智雯演是多重人格分裂症。
身體裡有三個人格,主人格是方以因Evie,她是個大律师也是個追求完美的人。
第二個人格是Pina,Pina是個渴望自由最野蛮的人。
第三個人格是愁擘擘,是個愛哭愛吃雪糕又害羞的人。
她能演出三個人格無縫銜接真的很好,演技爆發了。
期待黃智雯下一部電視劇!
get到黄智雯的美了,特别是次人格,太美了!
被圈粉了。
2020年看的最出彩的TVB电视剧了,值得2刷。
2刷了,看的是20集版本。
感觉前14集剧情满分,后面无论是人物感情、boss处理、剧情都有点加速,如果加长到23集就更加好了。
先说不足:1、18集让愁擘擘伤心是一大败笔,除了推进剧情之外毫无作用。
2、男二退出得太快了,缺少一点铺垫。
3、方以因刚和男二分手,转头就和利东佳好上了,前面剧情已经铺垫得很好了,19集后转变得太快了。
4、boss突然就入狱了,应该加一场利东佳上庭单挑的戏码。
5、菠椰是方以因和利东佳小时候玩的游戏延伸出来的反派,暗恋水果超人。
但这个设定到后面放弃太可惜了。
17集后剧情和出场机会非常少。
应该加上水果超人(利东佳)在现实中保护和回应菠椰的爱,这样方以因后期人格融合后爱上利东佳,就更合理了。
其实这几年TVB剧已经引不起我的兴趣,特别是看完暖男爸爸之后,更加反衬出TVB剧已经死亡。
好彩,不小心看到这电视剧,竟然还能够像旧的TVB剧一样,看一集就能够吸引我追落去。
其实剧情和TVB的范本一样,剧本不合理说不通的地方还是有的,但总体来讲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可能是导演比较好吧,也可能是各个演员都演技在线。
总之看来很流畅没有冷场,情节很温馨很紧张也很吸引人。
讲讲女主角吧,觉得几可惜的,能够做三个角色的演技,相信在TVB里面也没有几个做得到,虽然深层次啲演技做不到,但是这种高难度角色能够做到及格也很难得了。
可能是他运气不好,原来他已经拍过好几部戏的女主角,但总感觉不是太红的样子,我是刚看了最新的剧《把关者们》才知道这个演员。
我很认真的看了这个演员的外貌,可能是他的样子不适合做明星吧,至少没有令观众一眼难忘的外貌特徵。
但你说不漂亮吗也不可以五官都是很漂亮的,不知道算不算是别人讲的没有星味。
也可能他的眼睛不会演戏,没有从眼睛流露得出感情出来。
说说男主角,至少我记得这个演员,好像也是做了很久也不红的样子 ,也是挺可惜的。
他在这里的角色我对比起马国明的律政新人王二。
两个人的表现都很好,两个人都同样不是算很靓仔,但是我就觉得马国明就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印象。
会不会是马国明的五官和面部轮廓比较突出的原因呢?
《三个女人一个因》非常有意思的都市小品,主要讲女主人格分裂,而且有三个人格存在,面对职场,面对亲人,面对爱人,女主的角色该如何切换呢?
这是个很有趣的梗,因为女主本身设定既有趣又有难度,一个高冷法官,一个火辣风骚,一个情绪化宅女,选对女主角这剧就成功了一大半,所幸该剧找对了黄智雯,同时切换三个人格,黄智雯完成的非常棒,若不是这剧比较冷门,单凭黄智雯的表现完全能角逐今年的视后,袁伟豪演一直在身边默默帮助女主又是女主徒弟,最后爱上女主,论人物性格特点,这个男主角色袁伟豪近期几乎都是如此,并没有什么特别,但非常不错的是黄智雯和袁伟豪搭档擦出的火花还是相当不错的,两人演技都不错,对手戏演起来特别对味,陈智荣依旧不成气候,演了这么久,外形这么好,居然依然原地踏步。
小鲜肉郭子豪挺有前途的,外形阳光,接下来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可惜作为三个男主之一戏份太少,没什么可说的,期待有朝一日冲上一线吧,毕竟年轻就是资本嘛
真的不懂这个剧何以得高分啊,我承认演员可以5星但是剧情,逻辑,真的可以吗“我跟妈咪,一个在英国,一个在香港”“我买了机票去美国LA呀“”不要,我真的很害怕见到我妈妈“ 什么。
什么,不是移民英国吗还有各种逻辑穿帮,发生了什么是我只看了两集的关系,还是真的大家的注意力不一样?
真的除了男主的欢乐萌趣之外没有看出这部剧的内容在哪里。
多重人格的主线,也不是这样进展的吧
半山电梯那段,拍的还蛮搭的。
这剧里的人几乎都有病。。。
3.5
真是非常「吵」的一部電視劇 一開始覺得蠢 後面看著覺得黃智雯演技還可以啊。
袁伟豪
你们都说好,为什么我两次都只看了一集,就放弃了,还是同一集。#20210722
get到黄智雯的美了,特别是次人格,太美了!不过话说陈智燊啊,喜欢你也有几年了,感觉啥啥都在原地踏步啊【姨母愁苦脸.jpg】
黄智雯演技未够驾驭一人分饰三角啦。。。反而袁伟豪确实越看越顺眼既~
还行吧,演技什么的,剧情就一般了
无聊,没能坚持看完
成个中环嘅核心价值都比你破坏晒啦!
太心疼Theo了,女主为什么一直不跟他坦白呢,Theo真的是很好的男朋友了啊,真的无法接受男主上位 ,女主真的是气的我要看不下去了,都分手了男二都已经这样了还不坦白
看在女主一人饰演三个不同人格,角色转换流畅的份儿上,打了三星。很好的编剧创意,但是粗制滥造的细节与过于随意的剧情推进,一大波塑造单薄的角色,真是倒胃口。
今年视后是黄智雯了吧
啊啊啊啊啊啊啊好看又好笑又好甜! 大声推荐给全世界❤
中规中矩,但是袁伟豪和黄智雯真的how pay,cp感满满
最新一集袁伟豪演技逆天了
点解我咁钟意愁擘擘?
挺甜。编剧肯定是玄彬粉丝。我马上复习秘密花园!剧情本身是挺阴暗的,可惜最后几集光速烂尾。和妈妈一夜和解,但心结却缠了这么多年,不通。多编10集不行吗?🙄但可以算得上是这几年让人很惊喜的剧的。阿Dominic完全掌握近年财富密码
两集弃,还能再浮夸点吗,看的我尴尬癌都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