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就像毒瘾,恋爱的时候,那种快慰、狂喜的感觉如同多巴胺撩拨着你的每一根神经,游走在你的脑细胞中,让人欲罢不能。
电影《恋人絮语》由导演曾国祥指导,为我们讲述了几段颇具代表性的恋爱故事,相恋、暗恋、单恋和苦恋,情节上相互关联,情感上产生共鸣,影射了当下年轻人的恋爱经历。
时而轻快,时而忧郁的音乐,暧昧的色调,将故事渲染进如梦似幻的氛围中,笔者沉迷于浪漫主义的错觉,心却如被利刃一刀刀割开,感受着絮语中难以宣泄的悲伤。
陈伟霆饰演的年轻阿宝,性格内敛又透着坚定,或许出于对成熟女性的迷恋,这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爱上了他朋友的妈妈,这场错位的爱情该如何行止?
在他的眼里,那个辛劳操持家务,默默付出的中年女人,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目睹黎先生的出轨背叛,心中油然而生的怜惜与心疼使阿宝对黎太太的执迷越来越深,陷入这段不伦之恋难以自拔。
导演花了重笔墨描述这段揪心的不伦之恋,作为回忆的一段过往穿插在电影的片段中。
言辞不多的阿宝,安静时通身散发着压抑气息,不同寻常的暗恋情感造就了他时而沉闷的个性。
晚饭餐桌下,他用脚轻轻挪走黎太太的拖鞋,硬穿入那只不合脚的拖鞋,紧张、兴奋却仍要强装镇定,热气弥漫的镜片下,掩住的是阿宝暗潮汹涌的心。
陈伟霆对这个角色的演绎把握很好,从微小的眼神到表情上都变现得细腻到位,勾画出了一个懵懂少年内心的忐忑与激动,这一段不仅成为了阿宝心中一个短暂而美好的瞬间,也着实是片中的一大亮点。
有多少像阿宝这样的年轻人,爱上过不该爱的人,藏着喜欢却不能宣之于口的隐忍。
阿宝是单纯的,空闲的生活造就了他的少年心性,玩游戏机时的笑容、茶餐厅里把玩勺子的小动作、一句“我想你离开他”,简单直接又透着坚定。
阳光下,阿宝的目光追随着黎太太的身影,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她的步伐;他悄悄地在车窗上贴上报纸,阻止刺目的阳光折射到办公室中忙碌的她;发现黎先生出轨,他偷偷地跟踪,并拍下照片塞进黎家的信箱。
陈伟霆演绎的阿宝有着少年的纯真,他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他想像个大丈夫一样给予黎太太缺失的呵护和照顾;他愿意为她做任何微小但温暖的事,车窗后薄唇微启的会心一笑写满了他的心甘情愿。
阿宝也是心思细腻、深情的,痴迷于不能被接受的爱情中,纠结、放不下,却又期待着或许的可能。
廉价色彩的月租房里,他与她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看着她痛哭时颤抖的肩膀,他诚惶诚恐地靠近,不由自主地将她拉进怀里,梦呓般地在她脖颈间落下一吻。
他以为自己能够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却被硬生生推开;他以为,把真相放在她的面前,是最好的,却不想黎太太离家出走,一去不回。
那清脆的一巴掌,打散了阿宝的少年深情。
阿宝在电影中所占的篇幅较小,却深刻地活在了观者的记忆中。
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陈伟霆在角色对待感情的演绎上着实惊艳。
陈伟霆于情感收放的节奏上把控的正正好好。
同桌吃饭时,轻轻一瞥中流露的柔情,专注得仿佛藏着千言万语,;面对黎太太的质问,他略带委屈的反驳;地铁上,他孤独地望着黎太太的背影,眸光中闪过深深的依恋与不舍。
内敛的外表下,角色内心情感的变化,陈伟霆于细节中成功将少年纯情的阿宝刻画下来,富有层次感,渲染出角色挣扎在不伦恋与道德中的悲剧色彩。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同阿宝一样的人,在那些青葱岁月里,我们或许都曾疯狂追逐过别人不能理解的爱情。
无关乎恋爱的对象,爱情本身没有对与错,有人选择默默付出,有人执着心中暗恋,有人沉醉出轨的贪欢,有人选择遗忘背叛的痛苦,每个人维持爱情的方式都不一样,就像恋人间的絮语,于平实中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全家在四处漏风的西湖电影院各花50元RMB,看了这部剧情七零八落,主线支离破碎的拼盘式电影。
过程中出现了有人频频看表,有人睡着了,有人开溜买回新丰肉包,最后观影厅里弥漫着一股包子味。
看完后,大家抹抹嘴角的油水,全体大呼:坑爹啊!
并且迅速买了让子弹飞的票,决心不让那一个晚上虚度。
这是一部曾志伟公子导演,向华强公子主演的富二代YY小清新电影。
影片虽然名为:恋人絮语,但其实所谓的“恋人”也就是:偷腥恋,不伦恋,花痴恋,以及报复恋。
陈奕迅与林嘉欣从熙熙攘攘的马路上一路走到鹅卵石小径上,两人很拧巴地纠结了一个晚上后终于接了下吻。
然后迅速分开,各回各家。
以上是全片唯一正常的你情我愿,虽然还是在偷情。
接下来这个故事是,谢安琪花痴彭于晏,日夜思君后终于在脑子里与彭于晏的人偶上演了各种浪漫桥段。
有一段:彭人偶对着追上来的谢安琪说,我离开后不会再去洗衣店,因为我要买台——洗衣机。
于是谢安琪泪光闪闪地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彭于晏搬走后,谢安琪很快就从悲伤中走了出来,迅速找到了下一个花痴目标。
作为花痴帮帮主的我看到这里不禁点头称赞,这就是一个成熟冷静的花痴理应的所作所为:天涯何处无芳草,搬走一个继续找。
刚刚在得闲炒饭中恋上周慧敏的陈伟霆同学在本片中延续了他一贯的姐弟恋风格。
这一次,他爱上了同学彭于晏他妈陈洁仪,并且为了得到她不惜拍下陈洁仪老公曾志伟的外遇证据。
结果是,陈洁仪崩溃并离家出走。
伟霆弟弟并没有得到同学他妈。
以上各种狗血装逼小清新我都还可以忍受,谁叫咱也是混豆瓣的人呢。
等到向佐那张劳改犯一样的脸出现在银幕时,我终于受不鸟了立马夺过我妈手中的大肉包开始醉心于美食。
如果说鲜嫩的陈伟霆长大了就变成一脸戾气的向佐,那么我真的为祖国各种正太们的前途堪忧啊。
范晓萱在里面和劳改犯一齐捉奸——捉的便是开头那对。
当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林嘉欣与陈奕迅你侬我侬时,小萱萱立马崩溃鸟,她随即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要和劳改犯困觉。
“不能让他们那么Happy”。
困完觉,显然不够Happy的还是小萱萱 (废话,和一脸杀气的男人睡觉谁会happy啊)。
后来,小萱萱离开了陈奕迅,而林嘉欣继续被劳改犯的魔爪所控制。
故事结束前,曾公子大方地把里面每一个人的婚恋状况都告诉给了观众(其实我还真的不是很关心他们):陈洁仪找了一个很像陈伟霆的男人并有了小孩;曾志伟和他的小三继续生活在那个公寓里;彭于晏是gay (哭),并且有一个老外男朋友。
(估计他少年时对陈伟霆的友谊也不纯洁);可喜可贺的是谢安琪,这个花痴终于找到了一个看对眼的帅哥。
花痴们,我们还有救,只要花痴功夫深,帅哥梦也能成真!
---我是不专业的吐槽分割线看得出导演想拍的是一部和《真爱至上》类似的爱情片,他煞费苦心的把人物串了起来,并且在细节上尽量做到了前后呼应(陈洁仪到洗衣店时可以看到Loli期的四眼花痴妹谢安琪在看小儿书),光这点就比明星一锅炖的《全城热恋》有诚意多了。
可惜抱负太大,超出了自身能力范围,对于新人导演,要讲好一个故事尚且吃力,何况是一下子讲四个。
当到后来故事的结构松散,逻辑混乱,导演想必也忘了他想拍的每个故事的初衷。
另外,观众到电影院去是想体验另一种生活,而当电影叙述缓慢地如同放映幻灯片时,鼾声四起也就不奇怪了。
我是专业的花痴分割线---彭于晏的戏份太少,减10分。
向佐的脸部特写太多,减10分。
范晓萱还是美啊还是美。
林嘉欣,你给孩子喂完奶记得要穿塑身内衣哦,你在这里面,胸部已经有点下垂了。
没偷吃过?
那你Out了。
还没试过用网络偷吃?
那你可以洗洗去死了。
如果上有老下有小的你不想洗太早,只有一个办法了,去Facebookr捉奸吧,昨天在手机报上看到一条信息,大意是Facebook已成为全球头号婚姻杀手,促成了全美五分之一的离婚,同时也是离婚案件中最主要的婚外情证据来源,而且有确凿的调查,说很多失散多年的老情人通过Facebook重新勾搭上了。
看到这里,就想起了《恋人絮语》,片子里陈奕迅和林嘉欣、范晓萱、向佐不就是通过Facebook引发了一场关于偷吃和捉奸的游击战嘛。
原来曾国祥这个愣小子还是有点眼光,美国人刚刚拍到Facebook的创办(《社交网络》),阿祥已经拍到了脸谱的最新玩法——捉奸!
看样子如果不想太早被Out掉的话,《恋人絮语》还是必须再Mark一下的。
曾国祥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以前有印象的是《AV》和《维多利亚一号》中的猥琐男,后来看他导演的《指甲刀人魔》小失望了一下,但《恋人絮语》是可以给他的导演水准加分的,不仅有制作,有个性,也有不拘禁的想象力的创作力。
其实是一个格局不小的电影,四段很奇怪的爱情故事,从80年代到现在,时间背景有三个切换,第一段陈奕迅、林嘉欣偷吃,第二段谢安琪和彭于宴演女生对充气娃娃的迷恋,第三段是曾志伟、陈洁仪和陈伟霆三人间的不伦三角恋,第四段返回讲述第一段的另外一条线索,范晓萱在Facebook上发现老公陈奕迅偷吃,联合情敌的老公向佐捉奸。
说起来很简单,风格也不复杂,但观感很难说清楚,只能用很多形容词来描述:就像是饮完一杯悲凉、愤怒、羞涩、兴奋混合一起的药酒,然后看到了纯真和丑恶、真实和伪装、天性和欲念,唯美的视听语言包装着很刺激,很闷骚,很邪典、很腐烂的内容,没有一颗很年轻的心脏是无福消受的。
在2010年末的今天来看这个影片里的捉奸,有必要回溯一下社交网络在中国异常发达的历史,从QQ开始流行的那一年算起,陆续出现的语音聊天室、游戏论坛,后来的开心网、微博,Myspace到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还不怎么会操作的Facebook,遇见过的所有人都可以分到两个队伍里面去,一队是来泡妞的,另一队是来被泡的。
两性关系,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最畅销的话题,无论你现在是在QQ上用网上荡来的荤段子和图片调戏春心荡漾的办公室小妹,还是无聊的在MSN或开心网的好友名单里飞快的判别哪些是值得尝一口的异性,你都只是一只自作聪明的网内人。
Facebook是一个工具,能衡量出你偷吃和捉奸的手法是不是已被Out了,电影却像一张无形的网,能在错综交杂的线索中,刺探到你内心深处的弱点。
还是那句话,不想洗得太早,就去捉奸吧,如果不想去Facebook捉别人,就去《恋人絮语》捉回你自己。
看罷本片良久,方才醒起,曾國祥好像在台灣待過很長的日子,難怪他能夠將這類型小品處理得這麼好。
電影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有看點,就好像一張出色的音樂專輯。
很多同類型的小品電影都有一個問題,就是總有一些故事是為了堆砌成形、濫芋充數而存在的,但《戀人絮語》則沒有,它的每一個故事都很獨特,很有看頭:陳奕迅與林嘉欣的一段是細膩;彭于晏與謝安琪的一段是幽默;陳偉霆與陳潔儀的一段是刺激;而范曉萱與向佐的一段則為整部電影提供了一個結構。
如果你喜歡像《花吃了那女孩》般的小品,也應該會喜歡《戀人絮語》。
在罗兰•巴尔特的时代,坠入爱情中人希望获得——理解,把爱情故事突然感受为无理由可解释和无办法可寻求的一种症结,于是当事人喊到“我想理解!
”——当下的机械复制时代,原子化生存的都市男女,却远离理解的可能,整个过程全然反过来,说出来的不过是碎片化的只言片语,误解连连,又当成彼此信任。
由彭浩翔监制,曾国祥和尹志文联合导演,陈奕迅、林嘉欣、谢安琪、范晓萱、向佐等人主演的电影《恋人絮语》。
每个人都是他人感情生活的背景板,那些春光乍泄与否,都不曾改变孤独与疏离。
《恋人絮语》的出品人是江志强与施南生,他们发现后晋电影人的创意不错,是难得的新鲜血液。
时尚、青春、靓丽的都市层林,真实与虚拟那很难分清。
那些多种方式的恋爱,甚至对方都不确定相知、相识,或者只是恋物癖的幻想。
在斑斓光柱、喧嚣扬声器之外,没有人可以张扬自己的幸福,颤抖的手摇曳着游走于斑驳依旧的夜幕。
香港注定是北京和上海的明天,虽然还没有导游能够接上王家卫的班,然而都市客却更迷惘。
罗兰•巴尔特教我们“让人理解”,萨特却谈“他人就是地狱”,很难复述本片的段落。
那些明星之间错综复杂、缤纷多姿的爱情,又是沉默,以致于真相缺席,银幕下的我们无无刻不在重复,重复也就是和自我相遇。
旁观他人与自我的孤独,最近几年开始的过去时这样,现在还这样,未来也宿命般如此这样。
谢安琪对彭于宴的幻想,在华语电影中可谓是石破天惊,女生对男版充气娃娃的迷恋诉说,那是自由的,又是无望的。
每个人都在寻找,但真爱或许消失在没有黎明的地平线上。
我们没有个性,你和我不过是漫漫序列号中的某一个些许差别的1和0排列组合罢了!是哪一个,男或女,黄或白,美或丑,高或矮,有趣或无聊,聪慧或愚昧,富有或贫穷,坦诚或虚伪,则纯粹是造物主的偶然。
存在,已不能证伪,更无从说起是误会。
作为观众,无陶醉在纯逻辑演绎的快感中无法自拔。
某种现实的发生,对于一个并非全知全晓的叙事者来说,还算不上已然既成事实,更似乎是虚构的臆想。
在日益趋向个体想象化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极其不同的引力场的流动触接性期待式考验,你只有在被动的限定区间里体验生存。
我酷似那只闻名遐迩的猛追自己尾巴的狗,迷惘但很快乐,心底也明白这是别一种演出。
往昔的我,竭力倾听观者的评语,以便把自家的感发和快慰痛彻淋漓地挥洒。
忘记。
分明,这是另一种躲避,恋人絮语那般无助,这种奄奄一息与各种电子媒体的兴起及娱乐多样化有关。
本雅明当年预测的“机器复制时代”已然来临,大众媒介的受众,也就是你你我我,都是是一群“乌合之众”,银幕内外都如此。
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孤独,即便猜到了也不去做,就永远徘徊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在此就获得了某种暖味的伦理态度。
在痛楚中达观,分明是现代人困于情网中的寻常表现。
和朋友去看《恋人絮语》。
场次原本不多。
而影院里冷冷清清。
也就。
那么的几对。
放到一半的时候。
走了几对。
也有不愿枉费了电影票。
起身,辗转。
又坐下的。
结束的时候。
偌大的影院里。
只有四个人。
我。
朋友。
不耐烦的两个女人。
朋友说。
这些人,看不懂这样的港式爱情片。
的确。
很多人看不懂《恋人絮语》。
正如很多人读不懂爱情一样。
《恋人絮语》。
不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片。
它探讨的是,爱情的方式。
爱情的N种可能。
以及。
维持爱情的N种方式。
* * * * * * *>>> 梁宝晴说:『爱是……苦涩的』左上和左下。
少年和成熟的梁宝晴。
由陈伟霆及向佐饰演。
依旧是轮廓分明的脸庞。
都还架一幅眼镜。
但,都没有笑。
在他的心里。
爱情是苦涩的。
年少时,和好友黎广生关系亲密。
是死党,所以常常去对方家一起吃饭看球。
黎生是个大男人,对儿子过问不多,而对妻子,更加没有丝毫的关心。
只是偶尔地表示晚餐的菜不错。
这就是,黎生和黎太之间的爱情。
没有丝毫激情,甚至乎,没有爱意存在了。
而梁宝晴眼里。
那个默默操持家务,不动声色的中年女人,在他眼里,有一种别样的风韵。
晚餐桌下。
他的脚悄悄地挑走了黎太的拖鞋。
硬塞入那只不合脚的鞋里,紧张兴奋,却要装得不动声色。
而黎太要起身,脚却踏到了地面,搜摸着拖鞋。
她脸上的困惑,立刻让梁宝晴读出。
他连忙踢开那只鞋。
拖鞋撞到黎太。
她眼神扫过少年梁宝晴的眼睛,他立刻盯着桌面,不动声色。
而她,收起脸上的困惑,匆匆起身,继续着一个主妇的忙碌。
这个小情节,黎家父子都略过的小插曲,在梁宝晴的眼里,是一个短暂而美妙的火花。
它不足以大到成为花火去绽放炽烈的爱恋,但却勾起一个少年内心的忐忑,去默默地迷恋着一个婚姻不幸的中年女人。
他愿为她做许多微小而自认为温暖的事。
为她在车窗上贴上报纸,好阻止炽热的阳光折射到办公室里忙碌的她。
看到她眉头舒展,淡淡一笑。
他在车的另一侧,偷偷的会心一笑。
而无意撞见黎生吊诡的行踪,他偷偷跟踪,目击并拍下背叛的过程。
然后偷偷地塞到黎家的信箱,故意让黎太取到。
随后。
他带着黎太去了监视的那个房间里,让她用望远镜亲眼见识到第三者的存在。
她颤抖着肩膀。
哭了。
起初黎太故作强硬地说『你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
』 这只是一个女人面对挫败的当下反应——生硬的自我保护。
她不愿做那个被蒙在鼓里的人,不愿被人硬生生地揭开伤疤。
而当她亲眼目睹了丈夫偷欢的场景和对象时,尽管不是抓个正着,她终究,不能自已的痛哭起来。
女人都是,爱装坚强,但又脆弱的动物。
梁宝晴以为,自己能够给她一个温暖的臂弯。
但却被,硬生生地推开。
他以为,自己寻出的真相,对黎太来说,才是最好的。
殊不知,因为自己的所谓真相,让黎太毅然离开家,抛下儿子,再也没回来。
在梁宝晴心里,爱情是涩的。
他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
伤了一个不该伤的家。
所以。
当很多年过去以后。
当他面对到自己伴侣的欺骗和出轨。
他起初不愿面对,生硬地否决。
然却按奈不住自己的猜忌,偷偷地在社交网站上调查起女友的记录。
真相残忍。
但他最后还是选择忽略。
当作一切从没发生。
不再赴汤蹈火冒着失去爱人的危险去追求所谓的『真相』。
这就是。
他维持的爱情方式。
>>> 阿磊和阿楠说:『爱是……刺激的』我喜欢林嘉欣。
或者说我爱阿楠这个角色。
她是。
眼睛跳耀着灵气,笑起来甜美动人,大咧中带着优雅味道的女生。
不需刻意打扮得多女人味。
简单平凡的装扮,都可以在茫茫人海里吸引到他的双眼。
适度的调皮及小撒娇,永远挂在嘴角的淡淡笑意,和恰到好处的黏人。
有人说,讨厌阿楠,因为她周旋于男人间,玩弄着感情。
但是。
如此灵巧又阳光的女生,给予人满满的正面能量,又如何不惹人喜爱呢?
阿楠和阿磊。
有一段未了的情感,埋伏在过去,未能延续,亦未有了结。
即便两人并非时常的联络。
但阿楠总能,适时地撩起阿磊的心。
他们之间,没有过度甜腻。
见面如同一般多年老友,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行走。
但是,彼此间的默契,让他们即便没有参与到对方的生活,却能自如的谈笑风生。
一顿饭。
一段路。
他们分享着美食带来的喜悦。
他们在鹅卵石路上俏皮地踮脚行走。
这一切,带给阿磊,满满的暖意和满足。
因为和阿楠一起,可以忘掉生活中的不快,纠纷,争吵,空虚。
好像生活里平凡无味的一切,骤然间绽放着光彩。
这些。
都是阿磊的伴侣所无法带给他的,幸福感。
偶尔,就情不自已地跨出界。
但是,两个人,依旧保留着自己的生活。
也许保存一段爱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开轰轰烈烈的情节,简单而淡然。
>>> 阿琪说『爱是……绝望的』阿琪是阿磊的伴侣。
每日守候在小小的家里。
目送阿磊离家赴工。
然后,独自一人等候阿磊回来。
有时候,等太久,便在黑夜里,一个人寂寞地睡着。
她年轻。
面容姣好。
但脸上鲜少有笑。
生命旺盛,却在做着最枯燥乏力的事——等待。
平淡乏味的生活,给了她充沛的精力去猜测阿磊的生活。
所以,她翻手机,看电话簿,查图片。
于是,在照片簿里,找到了阿磊拍食物的图:玻璃桌下面,分明是一对女人的脚。
她心里记死了这对令人憎恶的鞋子。
做起了私家侦探。
查找了阿磊的社交网站,然后翻出了和阿楠的对话,并找到了阿楠的伴侣梁宝晴。
于是,她和梁宝晴,决定交换跟踪目标。
阿琪跟踪阿楠,梁宝晴跟踪阿磊。
一路地跟着阿楠和朋友逛街,晚餐,搭车。
看着她笑得灿烂,和朋友悠然自得地试着一对对样式精美的鞋子,阿琪便偷偷地将阿楠本来穿来的鞋子踢了一只到手拉车下。
故意让她找不着。
(到这里,我跟朋友说,这段拍得太好了。
女生嫉恨起来,就是这心态!
)而她和朋友们晚餐上谈笑风生时,阿琪一个人郁闷地喝着咖啡,并随时和梁宝晴交换讯息。
当阿琪目睹了阿磊的背叛时,她选择的方式,是最绝望而激烈的报复。
她选择,和梁宝晴出一次轨。
女人恨起来,就没有了原则。
也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头来恨的,究竟是什么。
所以。
阿琪心里想的以牙还牙,究竟是『报复阿磊的出轨』还是『占有阿楠所有』?
所以。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比同床异梦更可怕。
>>> 阿芝说『爱是……自high的』阿芝单纯可爱。
单纯到每日在洗衣店里幻想着自己与高大帅气的黎广生的种种可能。
她抱着他送来的衣物,闻着属于他的气味,揣摩着他的生活。
洗不干净他衣物上的脏痕,就偷偷买了件新的,并期待着他会发现。
每次循例的询问他的电话并写在收据单上,其实内心早就熟记了这个号码。
口袋中找到他爱的惊悚片的电影票,也不畏黑地买了夜场,挑了他坐过的位置,遵循着他的行踪,去体验一番他的生活。
虽然到最后。
阿芝和黎广生没有了下文。
她不知道自己买来的那件新衣服,穿在了黎广生同性恋人的身上。
也不知他说的搬家,其实是搬到了爱人的家里。
她不知道,自己脸红心跳了一段时间的对象,其实是个gay。
但是。
这不重要。
阿芝只是在单调乏味而又重复的日子里,寻找一些美妙的际遇,来小小地刺激自己的生活。
所以,在黎广生不再出现在洗衣店以后,她又开始单恋起下一个出现的型男。
但幸运的是,这样单纯又傻气的女孩,最后,也被人暗恋。
爱对她,是个自high的暗恋过程。
去捕捉每一个关于他的细节,去猜测对方的生活状态。
p.s. 想到微博上一个帖。
讨论说『如果微博能显示来访记录的话……』。
想想会有多可怕呀。
对那些每天狂刷暗恋对象的页面的女生们来说。
* * * * * * *《恋爱絮语》探讨着人们对待爱情的方式。
有黎太这样,遭受不了背叛打击而离去的。
有梁宝晴这样,因年少经历,而选择忽视。
有阿磊这样,不主动,淡然地接受各种后果。
有阿楠这样,游刃自如,继续着生活该有的方式。
有阿琪这样,刚烈女子,以牙还牙容不得一颗沙。
有阿芝这样,耍小心思但不动真情,给己的生活编排了美妙的插曲。
也有黎广生这样,少年时默爱着朋友梁宝晴,而长大后继续坚定自己对同性爱的选择。
剧情铺陈好似电影《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一个个小故事到最后串成了一起。
但到最后,却留有余地,让人揣摩着接下来剧情发展的种种可能性。
这就是。
恋人间的,种种絮语。
这是一部讨论爱情的另类佳作,尾行的少年、思春的少女、两对出轨的情侣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伦理畸恋组成了一个贯穿12年的怪圈,在陈奕迅、林嘉欣以及范晓萱这种纯爱阵容,和影片片头充满了生理心理学说教的包装下,让《恋人絮语》在今年的华语电影中个性十足,格外显眼。
一切要从12年前开始说起:曾志伟扮演的中年男人找了年轻的小老婆,他的老婆陈洁仪则要面对老公出轨和比自己小太多的追求者。
这个追求者就是曾志伟儿子的同学陈伟霆,他尾行偷拍收集证据就是为了能让陈洁仪离婚。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曾志伟的儿子陈家乐却一直暗恋着他,并将这份不伦之爱深深埋藏。
12年后陈伟霆变成了向佐,交往了女友林嘉欣。
林嘉欣在facebook上和另外一个男人打得火热,他就是陈奕迅。
陈奕迅和交往四年的范晓萱日渐冷淡,他的出轨逼迫范晓萱找到了向佐。
这对被欺骗背叛的男女选择了以牙还牙而让心理平衡。
12年后陈家乐变成了彭于晏,他的性取向和12年前一样。
然而暗恋她的洗衣妹谢安琪却毫不知情,她每天通过收集彭于晏送来衣物中的零钱、名片来幻想,沉浸在少女的春梦之中。
而当彭于晏离开她的生活,她也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男孩。
影片除了在人物关系上错综复杂外,在镜头中也处处留有线索,首尾呼应。
比如在影片第一段陈奕迅回头曾闪过一个男人的脸孔,从脸型来判断应该是向佐。
可想而知范晓萱找到他之前他就已经发觉了林嘉欣的出轨行为,并实施尾行。
而在第二段落中出现的洗衣妹同样出现在12年前,12年前的她就喜欢一个人玩芭比娃娃。
第三个段落陈伟霆约陈洁莹出来喝茶,无聊时玩弄勺子,折射出了12年后自己向佐的摸样。
陈洁莹穿的鞋子与第四段落林嘉欣新买的鞋子同款。
第三个段落陈伟霆与同学陈家乐一起看球打足球电动,而到了最后向佐更是在足球街机上点球决胜了陈奕迅。
影片中更是有四位演员姓陈,当然这可能仅是巧合……这种从片名看似纯爱,片头流露出的一本正经,以及骨子里的出位大胆,非常符合彭浩翔的风格,2010年三部监制作品《维多利亚一号》《志明与春娇》以及这部《恋人絮语》都让人赞誉有加。
而作为第一次导演长片的曾国祥、尹志文也交上了让人满意的答卷,虽然刻意放缓的节奏容易引发观众的倦意和不满,但能够处理好诸多线索也属不易,尤其影片第二段落少女怀春拍的港味十足,怀旧情怀浓烈,深得人心。
第一段。
陈老师跟嘉欣。
从出场的那十多分钟来看,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一对。
但他们的玩笑与打闹,还没流露出情侣的亲密无间。
后来才晓得,那是刻意保留出来的距离。
当你我身边都有叫着亲爱的他或她,但是他们却不够让我们相信永远,于是我们一边陪伴身边忽近忽远的人一边也在等待。
忽而发现,其实你喜欢的人一直都在不远处时,这是多么身不由己的事情,因为我们彼此都被束缚都有人陪伴。
最残酷的现实莫过于,我们都找到了对的那个人但是却不能因为想在一起而在一起。
那一瞬间,嘉欣没有说话,沉默许久,对着陈老师说,我好想你阿。
接着陈老师也跟着回应,我也很想你。
嘉欣说,我决定好上次见了你就不跟你联系了。
陈老师说,我每天都好想你,可是还是没给你打电话。
嘉欣又说,也许我们在一起后,也会跟别人一样了,开始很好,之后就归于平淡,开始厌烦了。
陈老师回答,也许不会呢。
后来他们的那段让我立马想到耳鬓厮磨,好温暖。
我突然想到朋友以前说过的,不联系不代表不想念,不代表不关心。
可能用在这里会非常合适的。
世上有三种爱,爱、不爱与不能爱。
我们没有在一起,并不代表我无法拥有你的一切,起码我能永远将你存在内心里的某个角落,而他人无法预知。
第二段。
阿芝与黎先生。
看了开始便想起那句话:我把青春耗在暗恋里,还不是为了和你在一起。
你来了,我装作对你无所谓,装作不记得我那烂记于心的电话号码,装作平淡无奇,装作对你毫无兴趣。
或许这暗恋的心事全被你看在眼里,或许你全然不知,但是有何关系呢,反正我乐在其中。
凡是有关你的东西我都想去了解,凡是你做过的事情我都想去尝试,只是因为那是你,让我欢喜却又无法言语的你。
最让人动情的是,阿芝给黎先生洗了被单挂在店里,然后整个人靠在上面,不断的去触碰与嗅那床单上的味道,仿佛此刻她真的就与黎先生用不分离了。
黎先生问阿芝名字的时候,她肯定以为自己快看见春天了,连我都忍不住替她欣喜,却不知黎先生却说他过两天就要搬走了。
以后就见不到你了,以后真的只能暗暗的想念你了,连看一眼的权利都被没收了。
第三段。
恋母情。
第一眼看到陈伟霆演的那角色就感觉很邪恶。
居然喜欢上朋友的妈妈。
为了保护他喜欢的女人,他去跟踪朋友的爸爸,发现他爸爸养了小蜜,于是偷拍了很多照片,然后匿名寄给了喜欢的女人。
可是即使朋友的家庭散了,他也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的。
最合适的一句话,该是那女人说的:我都可以做你妈妈了,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第四段。
有一天,陈老师的女友找到嘉欣的男友,说彼此的另一半在一起了。
于是,他们为了让自己相信这个事实,各自跟踪了对方的伴侣。
最后,终如所愿的,他们不得不相信已是事实的事实。
男的说,现在你知道了这个事情,你还会跟他在一起吗。
女的回答,那不是太便宜他了。
很俗套的,他们俩也混到一起了。
于是大家都没亏到,大家都有了最爱的他和她。
最好的那句话,是海报上的。
恋爱从没有大道理,只有小故事。
爱情,是一个永恒热议的话题。
每个人不同阶段对爱情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不同条件下爱情又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过程从来不会一致。
每段热议的内容就算再相似,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始终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段爱情。
电影《恋人絮语》为我们讲述了几段颇具代表性的爱情故事,而且是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仅仅把过程摆在了观众的面前。
这些故事,或许有自己的影子,或许有身边人的影子,不管它的存在是甜蜜还是痛苦,是真诚还是欺骗,是美丽还是丑陋,也不管你认为它是对还是错,无论如何,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恋》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暗恋戏。
谢安琪饰演的洗衣店小妹阿芝,是个可爱的花痴小女生,暗恋上彭于晏饰演的牙医黎广生。
相信大多数人能从这段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表面上装作不在乎,私底下又很认真地帮他做事,偷偷地送上小礼物,在乎对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幻想与之在各个场景中上演悲喜大剧……若干年后,回想起这段“我爱上你却与你无关”“自己和自己恋爱”的疯狂,除了觉得好笑外,那份最初的甜蜜仍然会涌上心头,终生难忘。
那一种虽然转瞬即逝,如梦存在,但再怎么虚幻,也不由得想给梦中人美好的祝福。
阿芝最后 “被暗恋”桥段设置得十分童话,也十分巧妙,总算完结了观众心中的美好心愿。
谢安琪把这个小女生的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可塑性极强,第一角色以及与木偶人幻想戏中的古装、纯情等戏中戏角色都演得十分精彩,惟妙惟肖,惹人喜爱。
出轨与不忠之下的爱情是《恋》的重头戏。
陈奕迅与林嘉欣两个角色的相恋,是建立在双双的劈腿基础之上。
心中有着各自恋人的包袱,从一开始就难完全展颜。
不否认此境中两个人的感情是真实存在的,但基于尴尬前因,即便是两个人在一起十分亲密,无奈的情绪也会时常溢于言表,这一点陈、林二人表演得都很到位。
范晓瑄与向佐分别饰演陈奕迅和林嘉欣角色的另一半,为了证实另一半的不忠,联手作战,换位跟踪,证实双方爱人已出轨的真相后,在复杂的情感趋动下也做出了不忠的行为。
回家看着枕边深爱的却彼此已不忠的爱人,此时此景的无奈已经不仅仅属于角色了,相信当时观众的心情也一样无奈,一样揪心。
还有一段故事是暗恋与出轨情感的交集,曾志伟扮演的黎广生之父,人到中年有了外遇,偏偏儿子的好友向佐暗恋起陈洁仪扮演的黎母。
现实中也经有这种情况出现,男孩子年轻时喜欢成熟的女人,而当他成熟后却又对年轻女孩产生兴趣。
那曾经的爱呀,那曾经家庭的温馨呀,断然抛失,若干年后余留苦笑。
纠结不纠结,荒唐不荒唐,可笑不可笑,这部分现实它就是如此真实地存在着,让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感慨万分。
影片的整体节奏处理很慢,再遇到悲重戏份时,难免看得有些压抑。
影片罗列了几种特殊爱情的存在,而生活中千奇百怪的爱情故事又何拘于此,或许台下某位观众经历的可能会比这些奇怪一百倍不止。
《恋》并没有给出每段感情的结果,因为既然以段来化分爱情,到底相遇和分手哪个算开始?
哪个算结局?
谁也说不清。
当一个人身陷爱情漩涡中时,更多的是只能勉强经历过程,根本无力左右结果。
就算经历过伤痛,就算再怎么发誓不相信爱情,当多巴胺大量分泌的时候,仍然是挡不住自己潜意识的。
曾经的伤曾经的痛,曾经的誓言早又被抛诸脑后了。
现实中的每段爱情就这样混混沌沌地存在着:让我爱上你,让我们在一起!
让我爱上你,为何不能在一起?
让我爱上你,又何必在一起……
爱情是如何主宰我们的身体?
是我们的脑子,在释放那些我所不知名的化学物质。
还是我们每个人,在骨子里都有一种类似于吸毒般的欲望。
《恋人絮语》的开场那段周俊伟的旁边,马上让我意识到了彭浩翔的存在。
那种略带黑色的调侃论调,一直是我钟爱的款式。
可当第一个故事开始的时候,我就完全忘了去顾及这部期待中的电影,该有多么聪明的表现。
一对旧情人在网络上出现了交集。
他们默契地选择了见面。
从对方的脸上,他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与淡淡的纠结。
“我等你。
”“不,我等你。
”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会心地笑了。
他们像是在热恋中的情人一样,而恋爱中的人,真的就是这样可以可爱地像一个孩子。
这场面,很快让我把自己也带入进去。
只是不知道你,看到此时是否会像我一样会心地一笑。
这是我期望的,你呢?
当暗恋的故事进入时,我开始感到了些许陌生,却同时又是那么熟悉。
陌生,是我有些忘了,自己是不是曾有那样热切地去暗恋过一个人。
熟悉。
我终于还是看到了彭浩翔的印记。
女孩暗恋的玩偶,每做一个动作都会发出“咯咯”的塑料摩擦的声音。
呵呵,这种亦真亦幻的傻瓜般的想象,透露着作者顽劣的聪明。
很高明,我只能说,很高明。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该怎样地去选择爱上一个人。
其实无从选择,就像第三个男主角的故事。
他爱上了朋友的妈妈。
男演员在片花中解释到“那是一种可以为她去死的爱”。
他跟拍了朋友爸爸包养小三的证据,并告诉朋友的妈妈,想以此把自己钦慕的女人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或许是幸运,又或许是种不幸。
这段青涩的感情并没有如他所愿。
编剧很精明,他把年轻时候置身于畸恋的男孩,和成年后受到女友背叛的男人,贯彻成了一个人。
而也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在感受爱情艰难的同时,却又选择了包容的延续。
猜疑与背叛,永远都是爱情硬币的背面吗?
范晓萱的台词说的那样无奈“好累,真的不想再去适应另一个人……重新感觉……重复……反复”。
当热恋褪去,爱一个人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们又该如何。
是去报复爱人因为同样感到索味,而做出的背叛。
还是释然地放手。
或许,这就是恋爱与婚姻的一线差距。
婚姻是一种虔诚包容的责任,而恋爱,却总是一朵疑似飘在天空中的浮云。
电影的结尾也演绎的很圆满,女人说服了自己,既然无法包容他,分手就是最好的对自己的解脱。
而在另一边,男人因为他的宽容,终于还是守住了自己的爱情。
《恋人絮语》着文艺片惯有的大段留白,和显得支离的对白。
但全篇充斥着铺垫剧情前进的弦乐,完全打消了一般文艺片在留白部分的悬闷感。
而暗恋那段,幻想热恋时的女声+吉他的搭配更是,全片配乐的亮点之一。
作为剧情的推动者之一,配乐上的通俗,一直在牵引着我的思绪神经。
在影像方面,暗恋故事中的旧幕电影,畸恋故事中的昏黄黯然,背叛故事中的贯穿始终的雨景和黑夜。
无一不显露着,优秀的香港电影,在电影色调上的一贯精致。
写到这里,我迫不及待地想再回头看一遍。
我看到的,不仅是作者的聪明与用心。
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印了我对恋爱全部的理解。
有时候,幸运与覆灭就是简单地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有所触动
于是唐钰小宝在里面就是GAY的存在= =?
陈伟霆现在是情欲王子么??
闷到爆
你信不信香港電影會在小品電影中最終摸索出新方向?其實這是很合理的,香港的類型電影暫時無法東山再起,應該網絡時代口味的碎語與小品,也許能重新感動觀眾。當然,2010年的他們還不夠好。但是就算是為了看林嘉欣在螢幕上最後的微笑(hope not),也值得入場了。
构思巧妙的三段式,包含了多种爱情。最喜欢第一段。
怎么说呢 对于这种没有情节只有细节的电影来说就像在钢丝上跳舞难免有玩砸的
戀人們的絮絮叨叨。還有謝安琪驚豔的表演。
好闷
大家评价都不高,不知为何。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是因为太过真实。
爱情大杂烩火锅,虽然爱情并不总是美好的,可是,看完电影之后,却是感到深深的苦涩,丝毫感受不到爱情给恋人带来的快乐。影片难道只是为了要表达现实生活中不可信的爱情?
我只想說,認真看完演員表才知道,片中第三段故事裏黎太太去的洗衣店當時正是謝安琪她媽媽在經營,而坐在旁邊的小姑娘就是童年時的謝安琪
我擦,这是么逼啊!!!!应该有人警告我不要看的!!!!陈奕迅啊,范晓萱啊,就这样被糟蹋了。。
不喜欢这种风格的,太文艺了
Someone never be apart, someone never have a heart.
什么Facebook 校内啦 微博啦 QQ空间啦都是勾搭+捉奸+偷窥EX的好地方 这难道就是它们建立的意义吗?陈家乐很帅,我的菜。
信任与不信任 爱情里本来就是这样。
有点拖沓
隐忍的亲密与热爱。
节奏太慢太慢太慢太慢了,还没硬起来就完了,谈什么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