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说过一句最经典不过的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放之电影界,也不例外。
对于一些电影而言,特别是当下快餐化娱乐的时代,你不能认真,你一认真,你就输了。
因为很多电影并不是冲着严肃、崇高的目标而去。
仅仅是娱乐而已,在90分钟里让你忘乎所以的沉醉其中,大笑一番便已足矣,譬如新近上映的新片《熊猫大侠》就是如此,你看它便是冲着恶搞低俗、疯狂耍宝的路子,做到摆低姿态,与民同乐。
君不见片尾熊猫表演之际李晓川开唰“艺术”而说道“先搞完艺术再说”……因此,对于《熊猫大侠》,如果你能放下电影作为崇高艺术的标签,也许你会得到很多。
再说对于《熊猫大侠》这类电影,你可以说其有诸多缺点,但是你很难说其不好笑,而对于一部喜剧而言,能够达到后者,便是赢在起点。
恶搞LV更贱更无敌 山寨风格超《十全九美》相对《十全九美》的山寨特色,《熊猫大侠》与其相比不分上下,过犹不及,譬如对各地方言的娴熟利用,还有熊猫cosplay选秀、粉丝“蝗虫”以及对奢侈品名牌LV的“哎呦喂”恶搞都是对当下热门娱乐事件的平行照搬。
除了“山寨”风格一展无余之外,《熊猫大侠》“更贱更无敌”,一是演员贱(无贬义),主要是说其在片中的表演贱,这里首推阿朵饰演的山寨债主金莲,如此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名,想不笑都难……何况对着阿朵玲珑出鞘的曼妙身材,看得让人喷血。
而其一段“现代舞”更是至贱无敌,搞尽低俗。
众丑星各个出彩 彷佛当年《五福星》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本片虽无《十全九美》里立威廉和黄奕那般的俊男靓女的组合,但是一众丑星却各个出彩,犹如当年香港经典喜剧《五福星》系列。
如在《十全九美》里以“淡定”、山寨许冠英出名李晓川,此番在《熊猫》里化身刺客却大谈“人品”,那副正儿八经的样让人想揍他,但是同时又忍不住暗爽。
而李彧饰演的演出策划人,一出场的“熊猫掌印”“去横店租借”就让人印象深刻、而“食全酒美”大酒店的掌柜的口头语“蠢货”的多次方言念出,笑果异常。
此外矢野浩二的乖张,吴佩慈的“玩猜猜”以及满口上海话的刑捕头都是本片的强大绿叶。
相对这些人的疯癫演出,男主角刘桦却较为正统。
并不出彩,但是作为该片的主线,完成的已算不错,而其理想“混口饭吃”虽浅薄却放在当下极为实用,颇能引起人的共鸣。
镜像现实 “躲猫猫”“草泥马”罕见登场《熊猫大侠》虽然漫天恶搞,山寨无边,至贱无敌,但是其仍不乏讽刺喜剧的些许特点,譬如对现实的直面。
如片中的“城管执法”,“贩卖野味”还有“躲猫猫”、“草泥马”等都是来自近一年内在社会上引起过广大反响的热门事件,《熊猫大侠》此番将其收入其中,其勇可嘉。
而这也是拜网络所赐,因此《熊猫大侠》除了将这些现实事件放大波普化之外,还有对“我唱的不是歌,是寂寞”“穿越啦”“他妈妈喊他回家吃饭”等网络流行语的一网打尽。
不过过多重复的滥用,让人感觉有点过,没有做到适可而止。
此外,本片的爱情戏过于儿戏,阿朵与巴图鲁的鱼水之欢表现的极为过场,这还不算大毛病,最大的毛病是该片的副线过多,主线交代不清。
最后沦为剧情为笑料而服务,可谓失策。
也许我不应该认真这么去说它的缺点,因为导演只求一时之“灿烂”(也许相对不少观众是烂片的烂),不求将来之永恒。
网易娱乐专稿:http://ent.163.com/09/1119/13/5OG4FNPE00033TOR.html
首先想说说表现好的地方,台词很搞笑,其它就没什么了,演员中,阿朵给了一些惊喜,其它人简直就是在比谁更做作一些,剧情不用提,根本就不完整,摄影,音乐,剪辑也都没什么亮点。。。
算不上年度最烂片,毕竟在看的时候没有想用快进或者是骂人的想法,但也绝对不是值得去电影院看的片子,有些不太明白,怎么会有人花钱到电影院去看这一部电影的,虽然在我国上映的影片并不太多,但还是有几部可以选择的啊。
阿朵扮相挺性感的,衣服好像就不喜欢穿多,那胸是故意那么露的吧,刘桦的表演一直都觉得很脸谱化,难道这就是非职业演员出身的弊病麽?
他根本就没有主角的样子,影响到本片在情节上有难说服观众,本来数个美女主动投怀送抱已经是非常离奇了,更为不合常理的是他居然成了柳下惠一样的人物,只能说是莫名其妙。
一众演员都在争相比着谁是本片最做作的,当做作的后舍男生,邓家佳,任泉们遇到了更做作的吴佩慈和何炅,恐怕只有暗叹一声,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啊,想想后面两位主要的《我的野蛮女友2》,这一次就替韩国人觉得不值,多么好的题材就要被他们糟蹋了。。。
看完了豆瓣专场过了这么久才有空写写这篇作业。
一部娱乐片,不期待有什么深刻内涵,所以就不必说肤浅如何,只求娱乐的纯粹。
这点上,《熊猫大侠》已经交了一份合格答卷。
1.诸多观众看过之后普遍对片中的可爱熊猫甚有好感,我也不例外,连同那个哈里哈气的巴图图,妩媚的阿朵,叽哩和咕噜,还是只想混口饭吃的王老吉,一个个都偏执的可爱。
巴图图一门心思练穿墙,铁门也一定不放过。
阿朵认定王老吉,舍山寨追到临安。
叽哩咕噜一开始死活分不清熊猫和羊驼。
王老吉后半段就和祥林嫂一样口中总是念着:我的熊猫,我的熊猫。
执着的人们是有福的。
2.“你不是那块料”。
我们经常被残酷的外界吓住,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人告诉我们做不了这个做不了那个,“你不是那块料”,这句话在王老吉们看来算是一句鞭策。
许多时候生活给你设置的障碍只是纸老虎,自己的心理暗示在这时就起到决定性作用了。
“路遇美女,都是蛇蝎。
”或者“路遇蛇蝎,都是美女。
”王老吉怀揣的那本宝典教会我们这样一个可以辩证看问题的心态。
乐呵之后,继续跟生活较劲。
自习归来,补上作业。
今天又结识了2位豆友,每次观影都能结识两位豆友,按这个速度下去,我也能混出不少朋友来,吼吼。
从人生来看呢,回顾过去与展望未来构成了贯穿我们一生的两条主线;从年份来看呢,年初必然有工作计划,年底必然有总结报告。
那么,这只肥肥的熊猫大侠,便是芒果台今年的年度总结报告。
看抱着不同的心态去看待不同类型的电影,对于十全九美,熊猫大侠这类型的恶搞+荟萃片,就要本着舒缓工作压力,随着片中无厘头的台词和场景傻乐到底的心态去看,那么你不仅不会失望,反而会收获颇多,最起码我是舒缓了下最近疲惫的心灵,傻乐了一个半小时。
年根儿底又到了,各大媒体又会纷纷推出09全年回顾,躲猫猫,草泥马,城管,草根......将会重新出现在你的视野当中。
作为芒果台的年终总结报告,这一切当然不会错过啦,反过来的NIKE,声线颇像七仔的猫熊熊,李小龙式的“阿朵”,哎呦喂一次次的让影院爆发出阵阵欢笑。
叽里咕噜的人品,阿朵的现代舞,吴佩慈的玩儿猜猜,“我的地盘听我的”的伟大城管,一水儿上海腔的邢捕头,二麻子的羊驼反而比主角儿王老吉更为出彩,支线坚定的走搞笑路线,主线拼命的保持正统,哀叹生活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二者融会贯通,或许生活也是这样吧,永远是欢笑伴随着眼泪,苦涩中掺杂着甜蜜。
影片最后还歌颂了把主旋律,娱乐政治两不误。
继风靡大江南北的东北腔之后,今年四川话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继上次《倔强萝卜》中阳痿男之后,这次又有黄老吉大放光彩,看来川普要越来越火了
每天在现代这个光鲜艳丽的大都市中奋斗,人们都在辛勤耕耘中追求着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他们拿出青春作为种子,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与劳累中悉心培育,希望随着脸上皱纹的增长,幸福能够一天天的临近。
但得到幸福的路却是如此的漫长,有人花了10年,有人花了30年,而有的人,花了一辈子。
到最后,当真正得到了那个叫做“幸福”的东西,体会“幸福”到底和年轻时自己所幻想的有无差别时,真的很难说清了,甚至仔细想来,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在岁月的恍然与冥冥之中,自己真的早已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在这段追求幸福的漫漫长路上,人们需要休息。
有很多人停下来,找到路边说书的,希望自己可以陶醉在说书人,或真实,或虚幻,或惊险,或壮美,或恐怖,或有趣的故事中,得到身心的放松,然后继续上路。
现实的生活中,路旁说书的很难找到,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慢慢的承担起了这项任务,电影艺术属性在不断边缘化的同时,娱乐属性不断凸现。
现在的电影,除了在各大电影节上还偶尔标榜自己的艺术标签,就很少不把自己当成商品处理了。
是商品,就要遵守现代商品经济的一些相关规律,比如一些基本的,顾客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赔钱的买卖谁都不会做,宣传很重要,好酒也怕巷子深等等;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遵守那些更复杂的商业法则,比如那些关于尾巴与木桶的说法。
就中国现阶段而言,电影作为一个市场的运作还很稚嫩,基本上还处在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初级阶段,摆摊的少,顾客多。
很多热钱都拿去炒股炒房,不可否认,相比于以前确实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大多数有钱的人并不认为拍电影能挣钱,现在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不是拍出好看的电影,而是拍出能给商家赚钱的电影(这句话肯定会招到一票人的不同意见),让电影作为市场的存在,可以给投钱的人带来丰厚利润。
好看与赚钱对于电影来说有一些交集,但并不是完全重合,走赚钱带动好看这条道路是被美国等电影强国证明过的,可喜的是,中国正在这条正确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大步向前。
《熊猫大侠》正是中国电影快速前进过程中的一步,这一步可能不像《英雄》、《赤壁》、《非诚勿扰》、《建国大业》那么举足轻重、落地有声,但是绝对可以说清晰可见、不可或缺。
它是继《十全九美》成功后,这种针对年轻人喜欢无厘头的特点,结合一年风靡网络的雷人雷语,不求好看,但求好笑,不求最傻,但求最贱的又一次深入尝试。
这部电影的缺点是非常明显的,剧情荒诞,不符合正常逻辑;演员表演极尽夸张之能事,语不雷人死不休;主题肤浅幼稚,与现实严重脱离,让观众看了毫无移情的可能性。
但不可否认,这种类型的电影要比中国第六代导演拍出来的那些只针对某个电影节,在文艺青年圈内欢呼雀跃的电影更有可能赚钱;还有,这只是这种装疯卖傻类型电影的初级阶段,在今后不断的观众与市场纠正下,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还是可以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的。
我在这里说这部电影到底是好还是坏,毫无意义。
因为不同人喜欢看的电影类型不一样,而且不同时间看电影的目的与心情也不一样,一个电影,你看完后作出评价,到底是好看还是难看,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的。
我只能这么说,这部电影名叫“熊猫大侠”,电影的风格与电影的名字和海报非常相配,它的宣传口号“十全九美升级版”,也确实没有骗你,剩下的工作就要有你来完成了,相信你也不是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现在的状况进行分析,决定到底你看还是不看。
那些想用50块钱买2小时快餐式傻笑的平常人喜欢看的可能性比较高,标榜自己为文艺青年的说它是好片的可能性比较低,就是这样。
1 故事情节——太假!
2 人物表演——太假!
3 羊驼咋看第一眼,一整长江七号。
再看第二眼——我X, 这不是草泥马么?
4. 月亮长得像熊猫——太槑了...5. 熊猫会叫“妈妈”——囧囧有神---
注:网络出了问题,传的晚了,见谅。
周六的早上,能来电影院的都不是一般人,大家辛苦。
所以都期待着一个多小时有个惊喜,毕竟生命是时间来算的。
开头,不罗嗦由一个小包袱开始,简单地寥寥几笔交代了人物关系。
影片在开头的五分钟,一般都奠定了观众对影片观赏兴趣。
大侠就是大侠,开头包袱的存在,让观众有了怎么回事的疑问和继续的观影的兴趣。
现在都是影音视觉大行其道的时代,不让视觉过瘾那怎么跟得上,时代“潮”的脚步。
影片的开头几个镜头借用了漫画的表现手法,速度线,声音符号的运用都让观众感觉到了新鲜与好玩。
视觉平面与实景的结合,成为时尚的弄潮儿。
影片在多处运用了,视觉平面的表现手法,让如今追逐3D并泛滥的这个时代,多了一丝中国元素的惊艳。
不想说这是三维渲二维的手法,更不想说它的来龙去脉。
我只想说,只要在需要的地方表现出了你所需要的效果,任何手法都不是过时的。
活学活用,在当今追逐大片制作手法,大片特效的同时,如何保持中国烙印与特色才是更需要考虑的问题。
流行潮语的波涛汹涌。
当“羊驼”很早便崭露头脚时,在豆友们爆笑后,注定它将伴随我们一个多小时。
而这只是个开胃菜,编剧将”你妈叫你回家吃饭”,“我唱的不是歌,是寂寞”,“我是霹雳背背”等等,让网络潮语一个个合理出现,没有太多的耐人寻味和深度思考,逗乐!
成为最难也最需要解决的时下快餐之一。
这方面编剧和导演都是成功的,观后只能用一句“本片有较强的小宇宙”来概括。
如果你在失恋,痛苦,彷徨的边缘游离,至少凭大侠“功力”能让你吃的涨会儿,喝的香会儿。
把大侠的对话包袱抖起来。
如果需要想要思考,那就需要悬念。
需要悬念就当然不能少了包袱。
这不是一个直来直去的对白时代,电影更不能如此,那样对话后的商业片是我不敢想象的,独立影片倒是想看看如何表现。
影片的对白是导演和编剧们没少考虑的,这里还请观众们自己体会其中的乐趣。
武功盖世的大侠岑出不穷,没弱点的至今还没有在流行的圈子里,什么火咱跟什么。
道理简单做起来不易,不但要跟的快,如何还要做出自己的流行姿态。
难,真难。
“大侠”延用了多线索的套路,熊猫就是这个点。
如何在里面玩的转就是要看编剧的了。
求新不敢说,如何让片子把故事讲的明白,这基本要求还是做到了。
但有些线索的出现总是让人感到画蛇添足,不是铺垫也不够热烈,所以我想商业光环下的产物,不免会有这样那样“小毛病”,或是某些无奈的需要,或只是一个需要噱头,让人们在嘴边提起。
最后,感谢导演和编剧给我们在09年的冬天带了一部热闹的影片,以及豆瓣和保利博纳。
有机会和豆友们在聚。
谢谢。
期待新作。
最近要挂“whip it”,可是做种的太少,TTG上逛了一圈发现这部搞笑片,顺手下了下来。
看完后只好感叹一句“国片依然烂”。
前几年李湘拍了部《十全九美》,貌似还蛮卖座的,于是众人发挥山寨国本色,纷纷排起了这类小成本搞笑片。
怎么搞笑?
第一乃是方言。
赵本山火了东北腔,这些搞笑片则火了四川话。
片子是很搞笑,从头到尾能笑很多次。
但依然是烂片。
除了搞笑什么都没有了,不要说那种让你笑着哭的境界,这种片子只能戳着你的笑点,让你不知为啥而笑,笑完又不能在笑。
就像用味精泡了一碗汤,似乎很鲜,但喝完什么味道都没有。
似乎导演还想加进一些爱国元素,片头片尾强调了两句“一定不能卖给番人”。
无比生硬,就算是做的牛肉味精汤也是干牛筋。
何况这主旨思想在这个国土都能卖的政府管辖的国度,显得如此不合时宜,牛筋都长霉了。
国片依然烂,何时得见百花开?
大S说 风声 的演员在用灵魂演戏, 我想说 熊猫大侠 的 全体人员在用全力点众人的笑穴。
好吧,我承认我从头笑到尾,可是我不得不矜持地给三颗星,因为让我给一部喜剧打高分,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类似的充斥着南方方言的影片在我看来是一种享受:我听得懂其中的玄妙,无需字幕也可以。
这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还真不是煎熬。
那个 “当然”,我在听第一遍时就知道了玄机,并且骄傲地暗自试了一次,第二次才听到周围人群发出的笑声。
不过众人的言语还是挺别扭的。
四川话透漏着一种莫名的感觉,难道就不回家,方言发展到我凹凸的程度?
上海话就不说什么了,外行人听热闹嘛。
那银莲湖北恩施的唆?
城管湖北武汉的唆?
临安城的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公务员来自五湖四海唆?
阿朵是亮点啊,演员里就是冲她去的,一颦一笑(这个词是不是力道不够)让我的小心肝扑通扑通滴那些水粉特效做的真漂亮开头的动画是不是模仿功夫熊猫?
那几部片子被调侃了?
流行元素除了 羊驼(另外一个名字叫做 神兽***)回家吃饭 选秀 哎哟喂 开幕式 横店 躲猫猫 还有太多啦 自己慢慢找吧 不混天涯猫扑还真跟不上时代大将军舞酒杯时满地的花瓣是要跟 中天 一较高下么后舍男生出来了一分钟,很抢眼,粤语将是我的目标语那段只有一句歌词的LOVING YOU,是不是张靓颖本人唱得?
那个邓家佳总是让我想起李小璐,即便给出特写我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道哥已经演三回一样的角色了(疯狂的石头 十全九美 加这个)基本完成任务何炅大叔回家继续你主持人+老师的很有前途的职业吧吴佩慈 以后接片子不要卖人情了, 追影 之流 放弃是上选任泉……不做评价喜剧,吾所爱也,所以好莱坞那种屎屁尿加荤段子全上的厕所喜剧我都会一边摇头一边觉得还蛮好笑的,这般老少咸宜适宜阖家观赏的片子质量也算上了一个台阶了吧。
故事零碎了些,复线多了些,不过看明白还是没问题的。
笑果达到行了,你指望多深刻多主旋律多有教育意义最后给王导道个歉:我昨儿一激动把电影名字写成 功夫熊猫 了。
实在对不起。
09年的时间已经在不经意件滑到了11月份,贺岁片大战序幕刚刚开启,硝烟已经在电影院弥漫开来。
感谢豆瓣,感谢保利博纳,让我有幸坐上了贺岁片的头班车。
其实我一向对纯商业片兴趣不大,尤其是纯搞笑的纯商业片,尤其是有了上次《倔强萝卜》的失望观影经验,让我对此次的《熊猫大侠》不抱任何期待。
可以说,报名参加此次观影,完全是冲着“免费”二字。
在如此的心境之下,使得一向懒惰的我在美好的周六早上差点没能挣脱温暖被窝的诱惑。
但是之前在观影页面表示确认时已经承诺过“一定会去,一定会按时交作业”,一阵艰难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承诺的力量战胜了邪恶的惰性,我赶在开场前两分钟感到了影院,开始了我与“熊猫”亲密接触。
首先是一系列动漫形象的人物介绍,画风是我喜欢的类型,这安抚了匆忙奔波的浮躁。
影片正式开场,刘桦饰演的王老吉是个郁郁不得志的落魄小人物,靠售卖镖具勉强维持生计,在对门春风得意的镖师黄老吉喜气洋洋的映衬下,更显荒凉。
然后是极度近视的何炅误打误撞找上了王老吉,王老吉在阴差阳错之下又镖具师变成了镖师,第一桩人物便是护送一只“会耍宝”的大熊猫进京(当然不是北京,南宋的京都是临安城,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随即拉开序幕,一连串风格各异的人物也渐次登场。
表面风骚不羁、内心渴望爱情的山寨女王金莲(阿朵),一心要吃熊猫肉已实现英雄梦想的蒙古猛汉巴图鲁,阴谋行刺大将军的番人刺客二人组,不被重用但极具敬业精神、渴望在事业上咸鱼翻身的小捕头阿好,贩卖野生动物的无良商人矢野浩二,文艺气质、甚至有些娘的大将军任泉……以及,以及本片的中心线索——一个做工粗糙、但性格超级可爱的熊猫MM。
无处不在的笑料,极具时代精神的恶搞手法,让放映厅无时无刻不充斥着笑声。
走出电影院,我发现在完全没有期待的情况下,《熊猫大侠》竟然令我如此满足。
这不是一部具有宏大主题的片子,它不忧国忧民,也不探讨灵魂深处,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在90分钟的时间里,充分调动观众的笑肌。
一张电影票,买90分钟的笑,值与不值,只有观众自己说了算。
浮躁么?
商业么?
浅薄么?
是吧,是的,可是谁会否认我们现在的时代不是浮躁的、商业的、肤浅的呢?
谁会否认现在的社会精神不是“娱乐至死”?
哪位先哲说过,存在即为合理。
有半星吗
别认真,看看就行。
单纯娱乐来讲 蛮好笑的 神兽+国宝 XXXXDDD
不看也知道很烂
我也是混口饭吃而已
F122画质:★★★★;音效:★★★★★;演员:★★★★;情节:★★★★。
不如《十全九美》。
好笑
呵呵
草泥马是亮点。
当我看过了。。我妈都吵着要换台
可以看
我觉得这电影还可以。笑料还是挺多的。
比我想想得好些,不过结尾很没意思。
熊猫是最可爱的
下次拍个草泥马大侠吧
因为李小川是婷婷的老师,所以想看,哈哈
王岳伦成熟了
擦 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
一个人看给三星,毕竟在山寨片儿里算是称职了;一帮人看给四星,大家一起哄一热闹笑点就多了。草泥马以和谐的“羊驼”身份出场,大家心里都明白但都憋着没人道破天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