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你生命中降临了那个人,他来自你向往的世界,但是却是和你颠倒着的,而你的世界也是他内心所向往的。
但在彼此的世界里,他们需要紧抓着对方,因为无法触碰自己的大地,不安。
他们需要刚刚好好匹配的重量才能一起在彼此的世界遨游,然而在此之前,也要先走过来自自己世界外部的阻挠。
一个恰好符合自己配重的人并不会突然有一天降临在你的世界。
先走进另一方世界的人是付出了更多的勇气去探索的。
当你们都付出勇气走入彼此的世界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些重量是无法调和的。
而这些不可调和的重量就连带着彼此,坠入那个不可调和的深渊。
这个深渊有多难以舍弃,那份探索的勇气就多难拾取。
那个深渊真的是无法调和的吗,这样认定的人或许才是带彼此走进这个深渊的人。
因为他无法舍弃自己身上多余的那份重量。
但那不能归罪于他,那个让他能够安心的自我重量不仅仅由自己构成。
所以陷入这样的深渊也仅仅是彼此不是对方最合适的重量而已。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
《颠倒的帕特玛》似乎有这样魔力,勾起了我很久未燃起的对文字的欲望。
这是一部细腻到我想流泪的电影,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味其中蕴藏的各种滋味。
爱情是很多电影的主题,本片也不例外。
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男女主人公,本没有可能在一起。
爱情是如此浪漫,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爱情的催化下也产生了可能。
经历了两人的邂逅、彼此的救赎…在两个少年的爱情面前,世界观似乎已不再是阻碍。
帕特玛和英治只要相拥在一起,就可以达成平衡,不再坠落。
爱情是一种巨大的动力,鼓舞主人公们逾越空间上的障碍;爱情给人超凡的勇气、即使脚下是万丈深渊,此生也要与你在一起的信念,是本片传达给我们绝对的正能量。
当然影片中的爱情太过理想化,两个重力互相颠倒的人的相爱,一旦分开,对方就会有生命危险。
现实中,爱情却更加残酷,也更脆弱。
残酷在于阻碍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因素太多太多,脆弱在于即使离开对方,也可以正常生活…没人谁离不开谁,除非你遇到了超越氧气般存在的爱情,没有对方就会立即死去。
人的孤独是本片传达的中心思想之一。
帕特玛生活在地底世界、英治生活在艾嘉王国。
如果不是爱情的奇迹,也许终生不会有交集,也不会有这个故事的发生。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的人近在咫尺,却如隔天涯。
有的人触手可及,却总是擦肩而过…纵观整部影片,呈现在观众眼前有四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失落的地下世界;禁闭的艾嘉王国;被遗弃的天空之城;无人的地上世界。
重力相反的二个世界观贯穿了影片的始末,镜头开始有意将男主所在的艾嘉王国”正常化“。
这里有草地、蓝天和白云…观众难免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里就是地上世界。
格格不入的是突然闯入的帕特玛,因为她是”颠倒的“。
英治仰望的天空对帕特玛来说竟是云雾弥漫的恐怖深渊!
两人相拥之后,由于重力抵消可以短暂的漂浮在空中,此时,对于男主来说,体验到最多的应该是奇妙、兴奋,借助帕特玛的体重,他有了超人的弹跳力、甚至可以短暂的在空中滑行。
而女主呢?
看着这个什么都是颠倒的世界,不断的坠落,我想她体验到最多的是恐惧和不安吧!
帕特玛就像一颗石子,激起这个原本静如止水的颠倒世界千层浪。
起初,面对帕特玛的胡搅蛮缠式的撒娇,英治只是认为这是帕特玛的公主病在作祟。
当根深蒂固的思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人出于自我保护,内心会不断说服自己是正确的。
就如同英治说帕特玛是颠倒人,而帕特玛说英治是蝙蝠人一样,没有谁会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错的。
后来两人飞入天空,穿过厚厚的云海,接近满天繁星,来到天空之城…两人的身份第一次发生了反转,在天空之城,颠倒的帕特玛站在了颠倒的城市地表,英治没有落脚之地,只能靠帕特玛瘦弱的手臂拉着。
在这里,他熟悉的一切都变得颠倒无序,地表和城市在他的头顶之上,云雾缭绕的天空却在自己颤抖的脚下。
脚踏实地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当没有立足之地时,你的世界观是否会崩溃?
英治此时才切身的体会到了帕特玛在艾嘉王国的处境。
两人的世界观因为真实的触及,融为了一体。
反观艾嘉王国,看似文明,实则蒙昧。
一个先进的国度,人民的思想应该是自由开放的。
越是禁锢,就越会爆发出如英治父亲般的先驱者。
而继承了先王衣钵的伊邪武良,他应该是知道真相的,之所以要制定这样那样的法律和条例,无非是为了阻止国民了解外面的世界。
禁止人们仰望天空,对“颠倒人”的厌恶,归根结底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人活着需要信念的支撑,而“艾嘉国民是真正的人类”、“只有艾嘉王国是人类唯一可以居住的世界”这样的观念便是这信念的基石。
我能理解伊邪武良的所作所为,他捍卫的是艾嘉王国的尊严和他人生的信条,尽管这一切都是错误的。
他的世界观因为自闭和固执而变得狭隘。
当伊邪武良坠落到真实的地上世界时,在两个世界观的剧烈碰撞下,他崩溃了。
他没有信任的人,更没有可以拥抱的人,讽刺的是,英治父亲制造的飞行器最后真的飞向了真实的天空,而这台飞行器却载着伊邪武良飞向了死亡。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现实中,像伊邪武良这样的人很多。
人们在从童年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各自经历不同的人生道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世界观。
因为“经验”可以让人少走弯路,可以减少前进的阻力,所以大多数人思想上都在走捷径,不愿再接受其他的世界观。
现代人活的越来越模式化,人生的轨迹似乎到了某个年纪后就已经定型。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
这是一个高深的哲学命题。
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命题,为什么而活,怎样活,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只是有些人从未真正的在心底寻找过这个答案。
疲惫、迷茫、恐惧会在每个死寂的夜晚侵袭他们的内心。
世界因多元而精彩,存在即合理。
也许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不尽相同,只要你敞开心扉,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创造…借用佛家一句经典:“森罗万象,万法归一。
”多个世界观的融合有助你看清世界的本质,那样我们才能找到心中迷失的钥匙。
I need a key to free the shackles of my soul.We also need such a key.
本作的创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反转很容易猜到,但是真相揭开时还是会惊住。
bgm舒缓悦耳,好听的。
但是 本作的优点也就仅限于此了。
过快的节奏和混沌的人设浪费了优秀的创意。
在女主第一次因为意外见面后,感情升温太快,令人无法共情。
仅仅才聊了两句,在女主被抓走后男2来找女主时,男主就坚定了一定就要去救她了?
你们只是萍水相逢啊?
况且你还是在接受了深程度的洗脑,明知道可能会被处罚的情况下。
反派角色的动机也令人摸不着头脑。
要么你就搞极端主义,把反转人都当成异端,抓到就处死。
把反转人贬低得一文不值后还要得到女主的依赖,或多或少有点扭曲,令人迷惑。
反派的手下的25仔为何背叛交代的同样过于敷衍。
男主爹和知音相遇相知的的过程也很仓促。
总之就是无法共情。
节奏太快了,如果能多花一点时长来交代就好了。
人物塑造又是另一大问题。
族长、女主爹,男主、男主爹,几乎出场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只有通过事件侧面反应的一点点,是躺在纸面上的形象标签,而不够立体。
本作还出现了意义不明意象。
包括传送带一样的路和学生们。
我能感受到这些意象想传达的信息,过于是刻画这个世界的呆板教条的形象。
但是真正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明明有很有象征意义的沙漏和照片,却未能将其蕴含的超越时空的和平共处的理念、情感的延续羁绊传达给观众,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总而言之,我欣赏本作的设定和创意,但是节奏和人物塑造不合格 如果能增加点时长补充一些细节就好了。
定档7分 节奏破碎-0.3 人物塑造-0.2 bgm+0.1 总分6.6
时值大年初一,趁着显卡还在跑着漫长而依旧毫无进展的实验,在等待结果的期间,终于下决心静下心来补完了这部很久之前就想看的《颠倒的帕特玛》。
观影之前读了不少影评,期待被拉得很高,只可惜看下来感觉整体时长有一点短,因而配角的人物形象有些不够丰满,许多情节的表现力也稍欠了一点。
相信要是能做足两个小时,成品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感觉世界观与人物关系稍微深挖一下的话做成类似DitF的季度番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依旧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原创长篇动画。
有着吉浦康裕作为导演与编剧,整个故事的背景设定与作画表现等自不必说,而人设也非常讨喜,作为故事主角的“帕特玛”表现得自立而勇敢,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你很难不会渐渐喜欢上她。
另一方面,不像大多数类似的围绕着「Boy Meets Girl」这一经典桥段进行展开的日系作品,吉浦康裕其实并没有真的想着要讲好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故事,他毫无疑问有着更加宏大的野心(你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艺术性有着更高的追求),而是希望在这一大框架下加入更多自己的“私货”。
巧妙的镜头语言,表现得如同分离而实际上是统一的两个视角,刻意营造出来的极具冲击力的颠倒错觉,依托男主之口所表达出的对于主体间性的反思,形如反乌托邦形式的未来社会的刻画,这些内容无一不包含着吉浦康裕式的精巧构思与深刻洞察。
在对于作品的解读上,我更赞同某位知乎答主的观点,也即应该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而非故事设定与的物理细节上来进行解读。
随着剧情的推进,“天空”与“地面”的对立(伴随着“正常人”与“颠倒人”的对立,和“善”与“恶”的对立)先后经历了反转与再反转的过程,而电影的名称也即“颠倒的帕特玛”这一概念最终也在影片的末尾被彻底打破。
但吉浦康裕并没有沉浸于把概念的重构与解构作为最终归宿,而是“以伦理学和人文关怀作为脚下可以站立的大地”,让几乎所有角色(除了可怜的反派)在片尾都接受了立场的变化所导致的价值坍塌,进而凭借善意与交流互相拯救,共同立足于真实的苍穹之下。
总体上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并且不止“一”看)的动画电影。
作为吉浦康裕长篇动画的处女作来说,它还稍显打磨,但依旧瑕不掩瑜(毕竟在当年就与《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等影片一起获得了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优秀奖)。
最后引述下AniTama小编的话,“把这部动画列入周末补片的消遣之选,完全不会浪费你的100分钟,如果就此连同吉浦康裕一并列入关注名单,一定能有更多惊喜!
”
如果说当前电影趋势是贩卖世界观的话,那么这部电影贩卖的是二手世界观,颠倒的世界模式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有点新奇,第二次就未免有点无趣了,况且连情节往往都是猜到了开头猜到了结尾,之所以要写这部电影,不过是电影中有段故事确实很不错,并想借题发挥一下。
综合来说,这部电影适合闲来没事吃饭的时候随便看看,不用太认真。
这部影片还是上个星期看完的,影评一直拖着未写导致近期都不能安心再看新的影片啦,必须先将他了结啦。
虽然时间过去的有点久了,对于电影中那个情节印象还是很深,“以前我以为我懂,当身临其境的时候才知道以前不懂,现在才真正懂了”,大意便是如此,男孩的生活中来了一个来自重力相反世界的女孩帕马特,帕马特在男孩的世界里只能生活在屋顶,踏错一步就是堕入无尽的天空,男孩直到进入帕马特的世界,自己成为了颠倒人,才明白那种望向天空的恐惧、那种无助、那种瑟瑟发抖不敢前进的无奈,应该就是那年在华山索道,两边都是峭壁悬崖,有的只是羊肠小道以及边上的两条锁链,在那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前行,抑或更甚吧。
记得前两年在做模拟咨询的时候,有个同学对我说“我理解你”,当时我很生气,出离地愤怒,“我活了20几年,我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仅仅几分钟,你告诉我你理解我,你理解我什么?
”当时,我就是这样回击的。
或者,这就是我从影片中看到的答案,不曾身临其境,所谓的理解不过都是自我意想而已。
这段时间内,刚好听着简里里的电台,听几个咨询师将共情,这是咨询师的利器,但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理解你”这句话恐怕是很多咨询师都想会在咨询中表达的,毕竟来访者需要的是最难得的认同感,但什么时候来表达很难把握,至少像我防御这么重的人面前不能随意表达。
很久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咨询师需不需要很多社会经验?
”我在那时便写下了我的答案,需要,咨询师敏感,体察自己的情绪,但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情境经历才能感同身受,不断地感同身受才能身临其境,而自己的经历可以说是素材库,素材不足又谈何绘制绚丽画卷。
反反复复不过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有点悲观又无奈的现实,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许在经历相同的境遇后才能有一点点共同的体会,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经历相似的情况下极容易抱团,极容易产生共鸣和共同感。
反过来说,理解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地想要去理解的意愿和真诚吧。
画了一张图来解释,首先,电影结局很清楚,男主那一个系列的人种才是颠倒人,女主是原来没有颠倒的纯地球人(⁎⁍̴̛ᴗ⁍̴̛⁎)现在开始,图文解说,G男,G女分别表示男女重力方向。
女主和她的族人生活在1场景里2场景为动画开头提到的危险区,女主爱在那里玩女主玩着玩着玩脱了,在2区碰到碰到了“蝙蝠人”,掉到了男主所在的地面男主发现女主并把女主藏在3场景的小屋里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女主被关到了贯穿两个地面的高塔的一端,4场景电影第一个高潮要来了!
男女主和男二经过一番厮杀,男女主相拥(男主那猛地一个抱抱让我小鹿撞的直喘粗气!
⁄(⁄ ⁄ ⁄ω⁄ ⁄ ⁄)⁄)坠入“天空”,却发现卧槽,自己站在了一个满是灯泡的地方,场景5。
这里要注意了!
(敲黑板)本来一开始我以为这里会有人住,可是我等的花儿谢了开都没等到,最后天亮的时候两人差点被晒死我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模拟天空,也就是说,太阳,星星,云朵这些构成的天空其实是人造的。
天大一个伏笔卧槽,和电影结尾的逆转相互呼应了。
男主他们这一系列的人种才是一直受到真正没有颠倒的人的照顾,你们重力倒过来了,那就在地下给你修一个地面,撑一块天空。
卧槽这才是真正感人的地方好吗(;´༎ຶД༎ຶ`)大反派的每一句话都反得很彻底,这种完全不准备洗白的人物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让电影看得很过瘾(⁎⁍̴̛ᴗ⁍̴̛⁎)男主女主发现了自己重要的人的东西,并借助男主爹和女主崇拜的大叔(很喜欢但没记住名字,gomei)一起造的飞行器飞回了地面,3场景。
并一路杀回帕特玛的故乡,4场景电影第二个高潮来了!
他们的打斗直接杀穿了地球表面,在场景6这里。
他们来到了场景7,也就是真正的地球表面看到了木星,我很喜欢那个场景,但是有点怀疑电影主角都是外星人,我他妈在地球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大个的木星(⁎⁍̴̛ᴗ⁍̴̛⁎)不过丝毫不减对这个创意的好感!
男主和那个后来变的很善良很给力的反派发现自己才是颠倒人。
男主来不及接受这些信息量,这些都不是问题,老子反正有女朋友了。
全剧终看完觉得虽然不算神作但是算得上一部好片子了,以前看过电影《逆世界》,感觉全成就只记得那个上下颠倒的办公室和那个好吃到飞起来的粉红色花蜜(⁎⁍̴̛ᴗ⁍̴̛⁎),个人觉得帕特玛比电影更棒。
但影片的情节节奏把握还是有点乱,让你刚刚开心一下马上就紧张起来,少女心一抱很棒但是感觉不是时候,小鹿乱撞的同时还要为他们担心……等等等等。
哦对了,前面一系列晕眼的模糊对焦场景看的仙女我好急好气眼睛好难受。
这些就是我扣掉一星的原因。
希望这篇可以帮到后面看得云里雾里的胖友们(⁎⁍̴̛ᴗ⁍̴̛⁎)哦对了,顺带打个广告,小仙女我比较喜欢手绘,以后准备做个公众号,有兴趣的可以先加我豆瓣,以后做好了通知大家(⁎⁍̴̛ᴗ⁍̴̛⁎)估计没啥用,不过没说总没有说了好。
祝大家观影愉快!
重看了一遍<颠倒的帕特玛 >又这么晚了。
第一次看,世界观被颠倒,原来善恶真的至少相对的。
第二次看,爱情观被颠倒。
如果第一个心动的人就是那个对的人,那跟在地底世界的反派的世界观有什么区别?
大反派不一直也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以自己第一个看到的世界为准,其他的都是颠倒的。
殊不知,原来自己才是实验的牺牲品。
人都难免先入为主,这让我想起了小鸭子的故事。
出生后就算看到一条狗也会当成妈妈。
而爱情不也是,因为第一个心动的就是爱。
谁他妈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殊不知的事情。
所以还是被骗一辈子比较幸福。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一直在回味这部影片,思维的层次逐步提高我发现这是一部极具深意的影片值得向大家推荐,当然其中少不了思考。
思考的开端:我发现我沉醉在帕特玛甜甜的微笑中;沉醉在帕特玛和英治紧紧的拥抱中。
然后我开始以理科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开始“解题”:我把影片以人物身份的变化为分界线即在中央塔塔底的破裂那一刻把影片分成AB两个部分。
A中以英治为代表的爱贺人是“正常人”,而在“地下”生活的穿着厚实的防化服的人是“反转人”。
B中则相反。
这一身份的大反转是影片升华之处!
是影片令人惊奇之处。
B中展示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真实世界有鸟儿、有河流、可以实验导致原世界中被剥离出去的物质形成的新的星球。
而英治和帕特玛都生活在地下,帕特玛在地下世界的地面上,英治在地下世界的地面下,两人隔了一层地面而已。
接着是对电影传递给观众信息的思考: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最想吐槽的是爱贺学生听课的内容伊邪武良(你们还不知道这名字是谁吧,就是爱贺国的君主)(一张死人脸定格在大屏幕上,哪有我们男主对着窗外发呆都英俊的面庞好看)义正言辞地讲:-过去一场大灾难席卷这个世界-许多人被天空夺去了性命-所以现在只有我们-能够脚踏实地的爱贺国民-才是真正的人类-爱贺才是人类绝无仅有的世界-爱贺之外什么也没有-我们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遵从纪律与秩序-永远守护这片大地-远离悬崖之外的不毛之地-远离那不详的 充斥着邪恶光芒的天空如此绝对的否定,这不明摆着的是洗脑吗?让你们不去不毛之地你们这些学生就不去?
都没有一点好奇吗?
你们这些学生还听不出来吗?
编剧和导演当观众们是傻子啊?
对一带青年洗脑有点水平好不好。
(以上是观影时的心声)其实那些学生是受着“没有足够学分就不能成为爱贺公民”这一规定约束的(当代学生写照啊,我的高考→我的绩点(#-.-)哎),它们至少还是保留着人类最重要的特质——好奇心的,这一点在帕特玛和英治乘“热气球状飞行器”返回“地面”学生们都来到室外观望可以看出。
继续从爱贺君主的讲话深入探究:爱君真的那么坏吗?
他的洗脑的水准真的那么低吗?
其实他是无辜的,他并不知道真实的历史,他只是严格按照他的祖先的意志在执行。
他的祖先是非常理智的,他的祖先是主张与地上人和睦相处,但他知道只能活在地下的仇恨肯定会使少部分人和地上人发生冲突,那最合理的办法就是颁布法令——不允许到悬崖(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冲突造成灾难额外的伤亡),并且向后人隐瞒事实真相,让两族相安无事地生存下次。
这一法令被严格遵守,但是由于后人不知道事实真相,这个法令被赋予各种神鬼传闻,就像古时候人对自然的无知而产生的神话。
爱君念得那一段话即是在这个时期中逐渐形成的,之后被编入教材爱君只是“照本宣科”而已,那些学生之所以没有思考是因为他们的祖先世世代代都经历了类似的熏陶,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便麻木了。
其实爱君也是受害者,在他准备遵照祖先的法令“反转人”时,他表露出了对帕特玛的喜好。
爱君把拉出窗外悬在空中,就是想让帕特玛紧紧抓住他,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学校里有那么多漂亮的女学生,这位爱君(校长)却仅对帕特玛本能地表现出了“性”趣,这是被历史歪曲了的人格凭借着潜藏在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的畸形的表现,错不能归咎于他。
2016.1.17(未完)
首先,主角帕特玛一派的“地底人”才是没有反转的正常人,从最开始一个细节就已经在暗示了:女主探索的那个圆形大坑里,延伸出去的铁的悬廊,扶手是跟她在一面的,反面是支撑!
这个坑是远古正常人建造的,所以帕特玛是与远古正常人相同重力方向的。
而影片中所谓“地面人”才是重力反转了的异常人。
他们生活在比“地底人”所在区域更深的地底,他们的天空,包括太阳,云层,星星都是人造的。
在主角去到“地面人”的天空后已经可以看到星星是人造的,同时也会发现这里的“天空”都是连成一片的巨大实体(实际是地底的地面),那么远在N光年外的真实太阳是不能穿透这个实体照耀大地的,所以太阳肯定也是人造的。
云层嘛,前面都人造的,这个就没法是真的了。。。
有影评解释艾吉所在的世界在地下,帕特玛所在的世界也在地下但是两者的联系的是一个漫长的地道?
而艾吉所在的艾嘉王国的天空与他们的世界距离相当的远啊,在电影里有反应,如果双层地底的假想成立,那只能解释为艾吉所在的重力反转区域实际是现实地球的一个巨大的洞,而人造天空位于接近地球核心的位置最后他们穿越地道到达的地表其实应该是地球的另一面,没有重力反转的荒废的世界?
在这一侧看到了带有陨石光环的月亮,这也应该理解为地球的引力场受到了影响,已经丧失了自转的能力所以这个颠倒的反转世界个人猜测应该是:一个丧失了自转能力的地球,面向月亮的一侧保持来原来的重力体系,背向月亮的一侧由于实验的问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球形坑洞,一部分的地表体由于实验的爆炸反转了重力体系,而且是整个地表的反转,因此形成了艾嘉王国(如果只是人体自身的重力反转,那无法形成那样完整的反转世界,必须是原来地球表面的一整块,深度达到地核区域的位置形成的反转才能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逆转世界,而对应的逆转世界“上空”其实是原来的这一个区域的地下)一张图解释这个反转又反转的世界:http://ww4.sinaimg.cn/bmiddle/4962091fjw1ehqgi4l0kdj21kw28gqqp.jpg
逆世界糟蹋了好创意,这个也没好到哪去,太无聊
不是两个世界哦,男主的世界是地底下,男主世界的“天空”是人造的,看两个主人公坠入天空那段就知道了,女主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真正的天空,前面也有伏笔,男主世界的人害怕天空。
喜欢!好想别人也对我说「公主大人,请不要害怕!」少女心满满!
逆世界、头朝下的生活、颠倒的帕特玛。PS:原来这个早先还有TV版,可是TV版4集一共24分钟,剧场版99分钟,这也真够特别的。
先给封面点个赞!原来真是全程保持这个姿势。。的确高潮铺垫做的一般般,本人觉得异性恋的戏有点多啊喂,一见钟情别太过分。男二女二都被秒发卡有点虐。。。T▽T画面感和世间观还是挺酷炫的(´∇ノ`*)ノ
(9/10)我唯一关心的只有……帕特玛和英治怎么做爱啊!!!!!你们倒是说啊!你们倒是面对这个现实啊!!别被浪漫的爱情故事给遮住双眼了!你们说帕特玛和英治怎么上床?!!怎么到同一张床上?!脱裤子后怎么做?!!恐怕只有睡袋能解决问题吧?!!可交配时的运动不辛苦吗?!!
11区终于用反重力解决了“倒立少女裙摆不下垂”这个世界难题,但是喝了倒置世界的水尿尿会不会往上喷?
漫迷室友都猜到剧情了
浪费设定
看两遍,一遍正着看,一遍反着看,以感受来自双方不同角度的感官代入。剧情很简单,全片诉求点在于随剧情推进而逐步揭露并完善的世界观,以及角色间互换立场的感触与理解过程。
好有意思的设定,我居然现在才知道这个番
结尾逆转得太棒了!
设定把人物吞掉了,男主还好,女主一说话就好跳。想把两个人物都做饱满,但是平均分配视角转换只会两边都做不实
有点晕……虽然知道到了最后女主角一方是正常人类,男主角一方是收到实验影响的反重力人,不过为何外部世界没有幸存者还是无法解释的通啊……除非男女主角双方是唯一的幸存者
很纯爱很SB
景色还不错
2014.10.22 晚间【看过即忘的故事。。。
设定不错,剧情垃圾。
故事有点平呐
可惜了这么好的设定(还是说本来就是子供向的…?